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站制作》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一种全新地理实结合的考核方案,本方案的提出对落实课程目标,推进课程改革、以考促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过程考核;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72-02

《网站制作》课程是我院第一批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示范课程,该课程的改革从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到课堂效果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如何来评价学生掌握的程度,确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课程的传统考核方法都采用终结性的评价,属于“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方式,这样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端正学习态度,不能循序渐进地学习,也使得我们的任课教师不能清楚地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好坏,不能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授课内容,也就是说仅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学习的好坏显然是缺乏科学性、全面性的。因此,我课题组成员以制定课程考核方案要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应教学模式,关注教学产品,对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评价,以考促改,以考促学的思路,提出了适应于规划设计类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考核评价方案。

一、课程考核分类考评

教学模式是根据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定的,课程考试应与

对项目课程教学的反思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教研中,有项目课程教学法过热的现象,而项目课程教学法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正确对待和使用项目课程教学法。 关键词:项目课程教学最近几年来,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时,项目教学、项目课程的提法不绝于耳,但与这些活动热闹程度不相称的是项目教学法在绝大多数的正常教学中却鲜有采用,似乎运用项目课程教学仅仅成了针对教研活动的表演秀。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因此项目课程能消除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沟壑,无论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是将来适应工作都有大有裨益。 应该说项目课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还是具有它自身的优势的,然而这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说的反差呢?这应该引起我们在热闹中进行冷静地反思。 就像许多美好的事物,本身并没有错,但“一刀切”地让所有事物向它看齐就会产生很多问题。项目课程教学法也是如此。 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宜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 二、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宜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即使有些适宜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 的课程,也并不是所有章节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效果都好。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 项目课程教学法比较适宜实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课程。二、从 教学环节上来看项目课程教学法有着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弱点从教学环节上来 看,项目课程教学法在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外,同时也有着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弱 点。首先,现在为了迎合项目课程的潮流,许多教材的编写完全“项目二”这 样的方式编写。这个不可避免地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在开头的项目中大量用到许 多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新技能,结果是教师还是不得不放下所谓的项目,花 大量的时间,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铺垫性的讲解,然 后再实施相应的项目教学,这种实际效果与传统教材的先按顺序讲基础知识和技 能,再通过章节作业的形式做综合练习有多大区别呢?既然没有多大区别,又为 什么一定要采取这种所谓的项目式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呢?二是在教材里靠后的 项目中必定会大量用到学生早已学会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是以项目的形式出 现,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想触及到项目中的新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花费 大量的时间完成项目中的旧知,这又会大大降低课堂中新知的密度,导致学生产 生厌倦情绪。其次,因为项目式教学需要花费的课时较多,而对大多数项目而 言,不可避免地将师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花费在对旧知的重复上,这样就会产生一 个矛盾,那就是,要么增加项目课程的总课时数,要么难以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另外,综观现在的项目式的教材,以一个个的项目式实例的编写方式给学生总结 复习所学的知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就经常发现学生 为了一个学过的暂时遗忘的操作参数,不得不一个实例一个实例,甚至一行一行 地艰难查找,而这在传统教材中,只需要按目录进行索引便可迅速找到。除了查 找知识点困难,由于项目式的编写方式将系统的知识拆成了零碎的部件分布在若 干的项目中,非常不便于学生的总结和记忆。这样一来,即使学生看起来掌握了 课堂上所学的项目,但从长远来看,不便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就是项目 课程教学法对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众所周知,现在的职 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会经常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势必要 开辟众多的新课程,如果这些课程都采用项目式教学,而项目式教学又是建立在 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基础之上,其结果只能是两个,要么学校进行大量的资金设备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材料、范围、要求及其进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特定教学内容所展开的教育活动。一般认为,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教育学分支学科。这种说法本身没错,但失之笼统。胡德海先生将教育现象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教育制度或称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基于此种分析,我们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该现象亦可划分为: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与教学制度、课程与教学思想。 (一)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活动主要指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以及教学的过程、方法与策略,它们是课程与教学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所开展的系列活动。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课程与教学活动事实、价值、方略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事实是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过程及其行为表现,是客观发生的课程与教学过程在人脑中的再现,它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形态、关系、现状及其问题。课程与教学事实研究是对课程与教学实存状况进行“实然判断”,揭示课程与教学的实质、过程、关系。如课程是什么?教学是什么?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价值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意义与取向,课程与教学价值研究即对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前提进行价值透析,澄清课程与教学活动隐含的价值观念,表达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理想,做出有关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应然判断”。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堂教学是优先考虑全体儿童还是部分儿童?”“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方略指开展、完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方法、策略、途径、手段与技术。课程与教学活动方略研究有关优化、改进、完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路径与策略,回答诸如怎样开发课程、怎样教、怎样学,如何进行课程规划、教学设计,如何组织学生的课程学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问题,等等。 (二)课程与教学制度的研究 随着课程与教学活动日益丰富、复杂,个别的、简单的课程与教学活动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制度化的课程与教学事业。可以说,课程与教学制度是专门化、系统化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产物。课程与教学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便产生了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程与教学活动进行协调、控制和管理的需要,于是课程与教学制度应运而生。 课程与教学制度研究涉及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及其组织、管理与领导的问题,诸如课程的总体规划、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课程领导、课程改革实验,学期学年编制,学生学籍管理,选课考试管理,课堂行为规范,教学研究制度,等等。这些是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关系到整个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的运行及其效率与质量。课程与教学管理涉及学校、地方与国家各个层面。

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方案

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方案

阜宁县合利中心小学 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结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依托校本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专门训练和考核,不断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升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促进全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组织领导 组长:顾雄飞 副组长:陈建飞顾明光 成员:姜志东顾孝敬顾春娥朱秀华崔丽 三、参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均应参加训练和考核。(下列人员免于考核,但需参加必要的训练:获市级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教师及50周岁以上女教师、55周岁以上男教师。) 四、训练内容 教师“教学基本功”主要指:教学设计、教学表示、教学测评、教学研究、学科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六项基本功。具体训练达标要求及考核办法见附件。

五、训练原则 1.坚持面向全体与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所有专任教师都要立足实际,本着提高本岗位的专业素质的目的,参加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根据教师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起点,各校要把教师划分为不同梯级与团队,有所侧重地安排训练内容,规定训练项目,做到因需而练,各扬所长,分步推进。 2.坚持校本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以学校为单位,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自学自练和活动锻炼相结合。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培训,并充分利用时间与机会进行自我研修,苦练基本功,提高从教技艺。 3.坚持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基本功训练重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从教素质,促进教师奠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主攻目标,练就独特的教学特长。 4.坚持校本评价与市县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夯实教学基本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对教学基本功的达标情况将实行自我检查、校本评价、市县联动考核三位一体的办法。自评是基础,校评是重点和关键,市县考核是督促和提高。学校将经过搭建教学基本功单项与综合大赛平台,推进基本功训练的有效开展。

【精选】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试行)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精品学校、名牌学校,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活力课堂教学”特色模式,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活力课堂。以翻转课 堂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活力课堂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具有蒋垛小

学特色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所有教师认真领会活力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课堂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打造活力课堂”为突破口,把“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活力课堂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活力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活力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活力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活力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活力课堂”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活力课堂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基本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P3 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P4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P4 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 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P9-10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 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P13 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P13

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P14 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P14 11、学科结构两个基本含义: 1是一们学科特定的半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是一门学科特定的套就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骇异的统一。P15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 “实践性课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P17-20 13、“概念重建注意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P24 14、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开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涵的意义P24 15、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P25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的国教育家拉特克。P2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P26

项目化教学设计培训总结

项目化培训总结 信管系姬贵阁 2015年7月25日,我与我院同事一行20人在曹五军副院长的带领下来到江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五天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演练”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听取了在项目化教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并根据自己所教授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实施演练,五天的学习让我对项目化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化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培养学生能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而不是原来的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强调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的整体联系,项目不是简单的实验实训项目,它是从岗位工作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特定任务,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实战性、结果可展示性及可操作性的特定工作。 二、两种教学方法的区别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本质区别: 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要任务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不是以学科体系为导向。要突出能力目标,而不是盲目的传授、积累知识。课程内容必须有符合课程要求的项目作为载体,教学是领着学生完成项目,来做事,而不是单做习题,项目来自于企业实际但高于实际,要把支撑时间的理论知识融于工作过程中,学生工作要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行项目化教学要精心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标准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主要衡量尺度。教学过程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不能在教师、地点、内容上进行分离,尽可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1、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3、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一起; 4、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 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7、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多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 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心得适应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 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 五、项目化的工作过程 在学习的第一天就向专家老师学习的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工作流程“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首先,要了解工作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 第二,工作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按照任务实际需要,自己独立确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时间、检验计划等。 第三,各自的工作计划要在组内共同讨论,形成小组决策,大组交流评价,

2020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doc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xx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的要求,力推进我校课堂改革实验工作,探索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新的指标体系,促进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课堂评价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目标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和关键,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旧的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式习以为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习惯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我校旨在通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的理念转变。 1.在教学目标上:促进教师由一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向三维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变。老师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在学生要求上:促进教师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而且要把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发,采取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分别对待,以体现因材施教、各有发展的要求。 3.在教学内容上:促进教师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适当拓宽知识面,根据学情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教学方法上:促进教师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趋向的新教学方法,尝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研究式教法,注重多法结合、灵活运用。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学的发展功能和育人的功能。 5.在教学活动上:促进教师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教师要凸显新课程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的价值追求,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全面发展本位的转移。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6.在师生关系上:促进教师由不够民主、不够和谐向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优化合作,使学生在平等对话心态下主动参与,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解放;使上课成为师生共同分享和理解体现生命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7.在教学手段上:促进教师由不够重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积极主动运用何许为,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研讨

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研讨 发表时间:2018-07-23T16:31:07.2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作者:张俊文 [导读]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学院,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闻名,她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众多高素质工科建设人才。本文对该院所采用的问题启发式学习(PBL)项目化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学院,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闻名,她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众多高素质工科建设人才。本文对该院所采用的问题启发式学习(PBL)项目化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PBL 项目化教学教学创新 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是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学院,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闻名,她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的、高素质的工科建设人才。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其教师的来源、管理、培训、评估都有其独到之处。教学创新方面,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实用的“教学工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的定义:项目是在限定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执行的一次性任务。项目作的目的是追求一个特定的、可能实现的目标,目标贯穿项目工作的始终,所有的项目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项目化教学定义,项目化教学是特指教师将所授课程内容溶于项目工程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是实践的主体,要求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项目化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工作任务的设计与制定,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项目化教学,也并不是一个的每一部分都适合项目化教学,通过学习和自身的经验总结,我们认为一般性的工程应用比较适合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把课堂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应践的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能过一次次具体的项目合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其实要求更高,不仅仅是设计制定项目,在整人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的监督作用更重要。而且还要有协调的指导防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项目化教学的优点是不再是把老师当做知识的传授工具,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或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授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更加主动追求知识,通过主动学习找到解决项目的方法,最终得到一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通过这个过程自主的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不在是教学的中心,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中心 二.新加坡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方法 1.建构学习主义 构建学习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比软好地说明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关于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关于学习,现代教育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处理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项目教学方法 共和理工学院的学习体制是每年共有两个学期,每个学期13周,一学期共有五个学科,学生每天只集中探讨一个学科里的问题。学生每天按照规划好的课程上课。一天一题(自由讨论时段):把班级分组,导师发布问题,学生在建导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拟定和分配实际任务,学生在各自的组别内进行独立的控索,或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完成以下任务:搜寻和阅读资料,开始建构初步的解题方案,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议题。一天一题(会议):导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集中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协助学生定制学习方案,会议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一天一题(自由讨论时段二):学生继续在所属的组别内探讨问题;一天一题(阅读和剖析资料):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制定更精细的解决方案,准备演示内容;一天一题(会议):和导师交流.学生演示研究成果并进行答辩,学生观摩并通过的提问了解其他组别如何制定解决方案,导师进行探究和给予评价,若有需要,导师提供额外资料。 三.项目教学法在工科院校对象设计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是先讲理论,再研讨,然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课程实验,验证教学理论。项目化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中心,根据项目的需求,可以在项目之前、之中讲解相关理论。讲授理论是为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团队的配合,共同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监督,而且要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分析,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通过一个大的实例项目来完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任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项目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由老师讲解抽象章节重点与难点;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实例进行说明解释,把原先相互独立的章节联系成一个整体,每一次按照教学章节完成一个小的实验项目,通过十三个实验项目完成整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引导者、评估者,实际的学习以学生小组自我学习为主,学生通过小组内探讨、研究成果答辨等方式,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不足之处与解决方法 项目教学方法优势非常明显,但也有很多限制条件与不足,首先采用的了项目式教学方法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了,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适应,第二,项目教学法实施对于学时要求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方法,以本门课为例,传统教学只有40学时,,实行教目教学后按照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教学需要104个学时,远远多于学校给定学时.第三学校对教学评估的方法不一致,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完成六次课后作业和十次实验报告.而项目教学方法实施后,这些工作实际并不必要,但为了完成学校评估又不得不要求学生完成.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与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与 评价标准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汾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的要求,大力推进我校课堂改革实验工作,探索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新的指标体系,促进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课堂评价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目标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是新课程实施的难点和关键,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如果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旧的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式习以为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态度、习惯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我校旨在通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的理念转变。 1.在教学目标上:促进教师由一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向三维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变。老师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在学生要求上:促进教师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而且要把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发,采取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分别对待,以体现因材施教、各有发展的要求。

3.在教学内容上:促进教师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适当拓宽知识面,根据学情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教学方法上:促进教师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趋向的新教学方法,尝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研究式教法,注重多法结合、灵活运用。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学的发展功能和育人的功能。 5.在教学活动上:促进教师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教师要凸显新课程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的价值追求,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全面发展本位的转移。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6.在师生关系上:促进教师由不够民主、不够和谐向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优化合作,使学生在平等对话心态下主动参与,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解放;使上课成为师生共同分享和理解体现生命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7.在教学手段上:促进教师由不够重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积极主动运用何许为,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项目课程教学组织安排

《销售技能培训与管理》项目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课时:54小时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组织与安排 学习领域内容及组织授课教师课时 小时 企业见习了解企业实际销售工作 流程 参观走访合作企业校内专业 教师 企业兼职 教师 课余 4 任务一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标 准,热爱推销工作。 1、由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良好行 业职业道德故事。 2、由学生分小组展示收集的 内容。 3、学生讨论、总结优良职业 道德。 4、专业授课教师总结、提炼 职业道德标准并评价学生表 现。 5、由订单合作企业授课教师 讲解相关企业文化。 校内专业 教师 企业兼职 教师 3 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1、室内团队拓展训练 2、室外团队拓展训练 校内专业教3

建自己的小组,完成销售 任务。 5、讨论如何得到他人的支持 与配合。 6、讨论销售团队如何进行管 理 7、总结、评估 练营教师 任务三具有情绪管理能力1、由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展 示国内外推销大师的成长故 事。 2、教师提供顾客不满意销售情 境,由学生分小组模拟解决。 3、学生讨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 因。 4、学生讨论应如何引导顾客的 不良情绪。 5、教师总结,讲授情绪控制方法 与自我排压方法。 校内专业授 课教师 3 任务四自我推销1、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自我推销 表述。 2、学生讨论推销工作过程中,顾 客希望了解哪些有关推销员 的信息。 3、学生撰写自我推销书。 4、进行推销员有创意的自我推 销展示。 5、教师评价总结 6、学生撰写描述自我情感的演 校内专业授 课教师 3

7、讲短文,并展示。 任务五产品展示及报价1、学生分小组收集、整理产品知 识。 2、制作产品分析表。 3、撰写产品表述词 4、运用FABFAB产品呈现法则进 行产品展示,并报价。 5、运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更 有效的进行产品展示。 6、总结、评价 企业兼职授 课教师 3 任务六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发 现顾客需求的有效沟通 1、教师提供销售情境。 2、学生分小组模拟沟通 3、讨论、评价、提升 4、教师总结挖掘顾客需求的技 巧及SPIN产品呈现法。 5、评价 校内专业授 课教师 3 任务七整理顾客资料,建立顾 客档案 1、教师提供顾客自然情况信息。 2、由学生分组分析顾客类型。 3、分析整理顾客需求,并展示。 4、总结、提升 5、由学生自己收集顾客资料。 6、由学生分组整理顾客资料并建 立顾客档案。 7、讨论、总结、评价 校内专业授 课教师 企业兼职授 课教师 3 企业到仙妮蕾德门店或哈尔 滨博能汽车广场进行真 1、确定工作岗位 2、岗位跟随实践 校内专业授 课教师 6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王志扬 kechengjiaoxue@https://www.doczj.com/doc/8411829999.html,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二、课程理论的历史发展 三、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五、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七、教师专业化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二)教学与教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 课程涉及“教什么”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 (1)词源分析 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其意与现 代不同;宋代的朱熹提到,“宽着期限,紧着 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指功课及 进程。 外国:“currere”,名词“跑道”,动词“奔跑”; curriculum,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2)几种典型的定义 ①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 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 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心智发展及师生的互动。 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纳入课程的定义,但何谓“有计划”,标准差异很大,并只能局限在可观察方面,而忽视的学生的体验。 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北美的理念: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结果和目标,即从手段转向目的;但课程目标由课程决策者制定,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④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意

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 定义过于宽泛,包含了学生的个人经验,使对课程的研究无从下手。 ⑤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该定义依据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应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 但社会文化中存在大量的偏见、不公正等,课程如不加批判地再生产社会文化,就会使这些现象永久化。 ⑥课程即社会改造 激进的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的社会问题、社会弊端等方面,使学生具有批判的意识。 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改造的理解有本质的区别。 (3)本课程概念界定: ①课程即教学科目; 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2.课程理论 (1)定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 ①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和自我更新等问题; ②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课程改革的要求、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情况的程度等。 (2)《学记》中关于课程理论的论述: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3)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课程思想,对西方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发端于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博比特的《课程》一书的出版。 3.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①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中 ②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 ③学科结构组成:一是组织结构:指说明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方式,同时也阐明该学科的边界;二是实质结构:指探究过程中要回答的各种问题,即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三是句法结构,指学科中收集数据、检验命题和对研究结构作出概括的方式。

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广播电视栏目策划》《电视新闻制作》 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背景和指导思想 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组成。它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对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和学习模式的方向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具体到《广播电视栏目策划》与《电视新闻制作》这两门课程中,就是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情景模拟并直接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过程当中,以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 (一)《广播电视栏目策划》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影音作品的构思和策划、文字稿本的创作与编写、分镜头稿本的撰写、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策划、编排与播出、专题类新闻节目的策划与编排、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编排、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编排技巧、电视专题片的策划、编排与播出等等,与《电视新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交融。 (二)《电视新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制作手段和制作方式、电视摄像技术、数字录像机的使用、非线性编辑的操作、电视特技、电视音响技术、虚拟演播室应用、电视照明基础知识以及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镜头、蒙太奇、镜头组接、节奏等),以项目化教学作为媒介,覆盖相关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摄录编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创新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开展项目化教学具体实施 (一)理论环节的项目化教学实践 1.《广播电视栏目策划》理论环节项目化教学安排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方案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方案 项目责任人:袁弟 一、建设背景与依据 (一)基础与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采取学生评教、督导听课、教学巡视等方法,及时地收集教学过程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课堂与实训教学要求,设置了20多个监控和评价项目,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建设的必要性 “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质量保障,重视过程监控,实施有效评价”是建设示范性院校的必然要求。目前,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还存在以下不足: 1.信息采集、反馈局限于学院内部,不能体现开放性。 2.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等标准建设缺乏实践性、职业性特征,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 3.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开放性,未能形成学校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机制。未能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要求。 4.缺少系统性的数据化操作管理平台的支撑,较难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建设目标 适应“工作室化”教学模式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体系监控评价的基本规范;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制度化建设

为保障,“三率”、“四高”、“五满意”为主要指标,分阶段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制度严密、评价公正、指标科学、操作性强的示范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二)建设内容 探索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相适应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按照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校内成绩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制度,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制度,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质量的动态监控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 以“三率”、“四高”、“五满意”为主要指标,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实行节点监控、过程监控及评价。教学过程结束,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学院“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目标提供保障。具体如下图: 图表5-3-1 以“三率”、“四高”、“五满意”为主要指标的监控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