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力墙布置方式

剪力墙布置方式

剪力墙布置方式
剪力墙布置方式

剪力墙布置方式

框剪结构剪力墙布置有8字方针,即“周边,均匀对称,相交”底框结构中山墙一般要布置剪力墙,因为只在每个住宅单元楼梯间两侧布置混凝土毅力墙的底框结构是不宜采用的。

相关试验表明,加大底层空旷房屋两端平面刚度,对底层框架端部竖向位移进行控制,可有效增加底层杠架的安全储备,但尽管如此布置也并不全周边,中间还需要很多剪力墙。因此底框结构8字方针可概括为竖直,均匀,对称,相效“,所谓竖直就是在布置底层剪力墙时应尽量对应上部上下竖直、中间不间断的墙体,否则即使底层布置的剪力墙刚度再大,若竖向无对应的上部墙体,不仅传力途径不直接,且上下层刚心相距较远,地震时上部墙体与底层剪力墙间会形成很大扭矩,极易破坏。

另外,布置底层剪力墙时要避开上部墙体洞口,若具体执行时实在难以避开,(例如楼梯间入户门等),那么应采取在上部洞口两侧增加构造柱等加强措施,以更好地传递地震力。对个别剪力墙未能与上层砖墙对应者,应设法加大底层与二层转换层之间楼板的平面内刚度例如楼板加厚,配筋率增加,双向双层配筋等。相交主要是指剪力墙应尽量布置成L形和T 形,以使它们相互支撑,增大每片单肢墙的平面外刚度,增强抗扭性。

具体设计时剪力墙的长度、开洞等均需通过计算确定。剪力墙的计算长度确定后、应将实墙面布置在两端中间用洞口分隔,避免采用一端有剪力墙而另一端为独立柱的方式。总之混凝土剪力墙具体布置时宜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并保证各墙段高宽比不小于2。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整体规定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

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

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

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

◆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

扭转:A级高度——

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

楼板:有效楼板宽≥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

开洞面积≤该层楼面面积的30%

无较大的楼层错层

凹凸: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

侧向刚度: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相邻下一层的25%

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宜)≥相邻上一层的80%

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65%

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75%

(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

◆水平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

◆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0.15 m/s2,办公、旅馆0.25 m/s2

◆伸缩缝

1. 最大间距:现浇45m,装配65m

2. 可适当放宽最大间距的条件:

①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②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③每隔30~40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砼两个月之后浇灌

④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⑤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⑥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防震缝

1. 最小宽度:按框架结构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规定为:高度≤15m的部分,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缝宽加宽20mm

2. 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情况确定

缝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房屋高度确定

3. 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4. 相邻结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加宽防震缝

墙体布置

◆宜双向布置,尤其是抗震时应避免单向布置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一、二、三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且所有部位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墙肢长度不宜超过8m,且墙段总高与墙肢高度之比应大于2。当墙肢较长时宜开设洞口,各墙段间设置弱连梁

◆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审查要点》3.6.3 / 6)

◆当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一种措施:

◆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的取值:

◆构件截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4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砼规》10.5.1)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5

当其比值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限值,当一、二级抗震时,应较正常墙肢的相应值减0.1,三级抗震时为0.6

当其比值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设计,但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变,且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双肢剪力墙的抗震设计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拉,当任一墙肢出现大偏拉时,两墙肢均应将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2 剪力墙布置分析

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墙体构件类型、施工工艺及综合经济技术指标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就本工程而言,墙体布置按承重情况可分为小开间横墙承重(方案一)和大开间横墙承重(方案二)两种方案。为了对本工程进行优化设计,使结构设计既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又达到经济合理,对大小开间横墙间距两种布置方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二、剪力墙的边缘构造

1.结构试验表明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墙差;计算分析表明增加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约束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从89规范开始在剪力墙中提出了暗柱、端柱、翼墙(柱)、转角墙(柱),也就是目前规范中的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抗震措施。

2.对规范的不同理解往往产生了五花八门的设计。有人将每一轴线的墙理解为一片墙仅在端墙设暗柱,有人将凡是拐角或洞口边都设暗柱,而即使是公开发表出版的权威参考书或设计手册对暗柱(翼墙柱)的截面取值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尺寸,因此造成配筋的差别很大,甚至相同的资料由于出版的时间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3.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建筑结构规范,根据结构类型及受力状况,对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的加强边缘,按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轴压比的界线及加强部位要求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

“抗规”GB50011-2001规定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中落地剪力墙当一、二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均应按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对于一般抗震墙结构(除部分框支墙外)当满足墙肢轴压比限值界线值时可按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抗规”未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界限值;但根据混凝土规范11.7.14条笔者理解框架-剪力墙不受一、二抗震等级限制,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当不满足轴压比限界时则均应设约束边缘构件。综合分析“抗规”、“砼规”和“高规”设计约束边缘构件时,框剪结构、框支结构、框筒结构的要求应严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因此规范要求的条件也就多了一些,设计中应引起注意。由于各规范标准的的编写出版、发布、实施的时间不同,加上编写人认识上的差别,各规范在一些条文内容上还存在不协调和不一致的地方。在此必须指出设计中不但要复核短墙肢轴压比,也要复核长墙肢的轴压比:抗震墙结构中,当层数在15层以内时其墙肢轴压比一般都小于0.2,所以一般除9度地震区外,都可以不设约束边缘构件(高层底部加强区除外),只需设计构造边缘构件,不少设计都忽视了这点,造成浪费。

1.剪力墙高和宽尺寸较大但厚度较小,几何特征像板,受力形态接近于柱,而与柱的区别主要是其长度与厚度的比值,当比值小于或等于4时可按柱设计,当墙肢长与肢宽之比略大于4或略小于4时可视为为异形柱,按双向受压构件设计。

2.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平面构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需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

要求:墙肢必须能防止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因此注意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3.实际工程中剪力墙分为整体墙和联肢墙:整体墙如一般房屋端的山墙、鱼骨式结构片墙及小开洞墙。整体墙受力如同竖向悬臂,当剪力墙墙肢较长时,在力作用下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破坏形态似偏心受压柱,配筋应尽量将竖向钢筋布置在墙肢两端;为防止剪切破坏,提高延性应将底部截面的组合设计内力适当提高或加大配筋率;为避免斜压破坏墙肢不能过小也不宜过长,以防止截面应力相差过大。

联肢墙是由连梁连接起来的剪力墙,但因一般连梁的刚度比墙肢刚度小得多,墙肢单独作用显著,连梁中部出现反弯点要注意墙肢轴压比限值。

壁式框架:当剪力墙开洞过大时形成宽梁、宽柱组成的短墙肢,构件形成两端带有刚域的变截面杆件,在内力作用下许多墙肢将出现反弯点,墙已类似框架的受力特点,因此计算和构造应按近似框架结构考虑。

综上所述,设计剪力墙时,应根据各型墙体的特点,不同的受力特征,墙体内力分布状态并结合其破坏形态,合理地考虑设计配筋和构造措施。

4.墙的设计计算是考虑水平和竖向作用下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求得内力后按偏压或偏拉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当受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再增加对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在剪力墙承载力计算中,对带翼墙的计算宽度按以下情况取其小值:即①剪力墙之间的间距;②门窗洞口之间的翼缘宽度;③墙肢总高度的1/10;④剪力墙厚度加两侧翼墙厚度各6倍的长度。

5.为了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及便于施工,使墙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地震作用下耗散能力,规范要求一、二级抗震墙时墙的厚度应≥160mm,底部加强区宜≥200mm,三、四级抗震等级时应≥140mm,竖向钢筋应尽量配置于约束边缘。

以上所述的剪力墙设计中的概念问题可能绝大部分设计人员都懂,但实际应用到工程设计中,施工图纸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时则存在很大差别,追究原因,许多是与具体的构造处理有关,因此造成墙的截面和配筋差别大不合理。

二、剪力墙的边缘构造

1.结构试验表明矩形截面剪力墙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墙差;计算分析表明增加墙肢截面两端的翼缘能显著提高墙的延性;因此在矩形墙两端设约束边缘构件不但能较显著地提高墙体的延性,还能防止剪力墙发生水平剪切滑动提高抗剪能力。从89规范开始在剪力墙中提出了暗柱、端柱、翼墙(柱)、转角墙(柱),也就是目前规范中的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抗震措施。

2.对规范的不同理解往往产生了五花八门的设计。有人将每一轴线的墙理解为一片墙仅在端墙设暗柱,有人将凡是拐角或洞口边都设暗柱,而即使是公开发表出版的权威参考书或设计手册对暗柱(翼墙柱)的截面取值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尺寸,因此造成配筋的差别很大,甚至相同的资料由于出版的时间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3.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建筑结构规范,根据结构类型及受力状况,对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的加强边缘,按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轴压比的界线及加强部位要求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

“抗规”GB50011-2001规定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中落地剪力墙当一、二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均应按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对于一般抗震墙结构(除部分框支墙外)当满足墙肢轴压比限值界线值时可按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抗规”未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界限值;但根据混凝土规范11.7.14条笔者理解框架-剪力墙不受一、二抗震等级限制,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当不满足轴压比限界时则均应设约束边缘构件。综合分析“抗规”、“砼规”和“高规”设计约束边缘构件时,框剪结构、框支结构、框筒结构的要求应严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因此规范要求的条件也就多了一些,设计中应引起注意。由于各规范标准的的编写出版、发布、实施的时间不同,加上编写人认识上的差别,各规范在一些条文内容上还存在不协调和不一致的地方。在此必须指出设计中不但要复核短墙肢轴压比,也要复核长墙肢的轴压比:抗震墙结构中,当层数在15层以内时其墙肢轴压比一般都小于0.2,所以一般除9度地震区外,都可以不设约束边缘构件(高层底部加强区除外),只需设计构造边缘构件,不少设计都忽视了这点,造成浪费。

4. 规范标准之间矛盾问题举例

①。GB50011-2001第6.4.7条规定暗柱截面长度仅需满足bw及≥400mm,不要求满足lc/2,在翼墙(柱)中只要求满足壁柱≥300mm,不受墙厚bw的限制,而与“砼规”的要求矛盾。笔者认为“抗规”GN50011的规定比较合理;实际工程中按现行规范要求需要设暗柱之处绝大部位为对门窗洞口边缘的加强,其墙肢属于联肢墙,非一字型矩形墙体,联肢墙连梁起耗散地震能量作用,受力状况和延性较好,在整体受力时当洞口较小时,往往墙体显槽形截面,因此在剪力墙结构中除设置角窗处外,暗柱截面尺寸不必过大;而翼墙(柱)处实际上只是建筑横墙肢的端边缘,不属纵墙肢的端边缘,在纵向水平力作用下,纵向墙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纵墙肢受力似同偏压柱;横纵交点处刚度,约束性能好,因此对于翼墙(柱)的截面取值也没必要过大;截面过大的暗柱和翼柱往往还容易形成连在一起,造成纵墙竖向配筋增加过多。但转角墙(柱)则是剪力墙很重要的部位,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的规定。

②。构造边缘构件虽然“抗规”、“砼规”和“高规”都规定了配筋要求,但比较三本标准所给出的配筋要求的表格中的内容则是矛盾的,是不协调的;笔者认为“砼规”GB50010-2002表11.7.16的要求比较合理。而“抗规”和“高规”表中的配筋要求是不够合理或是不够严密的。还应指出三本规范中所给出的纵向构造筋的数量4根或6根是不实际的;例如对于转角墙(柱)的纵向筋数量,由于墙纵向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又受墙厚限制,角柱的最小的纵向筋应为8根,当墙厚≥300时则最少需要12根,不会出现4根或6根的情况。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整体规定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

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

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

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

◆结构的最大高宽比:

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

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9~1.0

◆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

扭转:A级高度——

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

楼板:有效楼板宽≥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

开洞面积≤该层楼面面积的30%

无较大的楼层错层

凹凸: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

侧向刚度: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相邻下一层的25%

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宜)≥相邻上一层的80%

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65%

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75%

(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

◆水平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

◆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0.15 m/s2,办公、旅馆0.25 m/s2

◆伸缩缝

1. 最大间距:现浇45m,装配65m

2. 可适当放宽最大间距的条件:

①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②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③每隔30~40m留出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砼两个月之后浇灌

④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⑤采用收缩较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⑥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防震缝

1. 最小宽度:按框架结构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规定为:高度≤15m的部分,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缝宽加宽20mm

2. 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情况确定

缝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房屋高度确定

3. 缝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和基础可不设,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4. 相邻结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加宽防震缝

墙体布置

◆宜双向布置,尤其是抗震时应避免单向布置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一、二、三级抗震时,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且所有部位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墙肢长度不宜超过8m,且墙段总高与墙肢高度之比应大于2。当墙肢较长时宜开设洞口,各墙段间设置弱连梁

◆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审查要点》3.6.3 / 6)

◆当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一种措施:

◆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的取值:

(说明:当有地下室时,墙肢总高度应从地上一层(首层)算起,但底部加强部位应额外加上地下室的高度)

截面设计

◆构件截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4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砼规》10.5.1)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5

当其比值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限值,当一、二级抗震时,应较正常墙肢的相应值减0.1,三级抗震时为0.6

当其比值不大于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设计,但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变,且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双肢剪力墙的抗震设计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拉,当任一墙肢出现大偏拉时,两墙肢均应将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关于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工程平台昨天来源:筑龙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1) 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对直联合。 (2) 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 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 (4) 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 (5) 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1) 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 (2) 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 0层C35。 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1) 剪力墙厚度h与楼层数n关系:6度为h=8n,7度为h=10n,8度为h=12~15n,且h≥200mm。 (2) 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 2~20h。 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1) 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 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 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

剪力墙布置总结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总结 2012-4-8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Cscsu2010;qq:1799200026 1.总体把握: 假设形状的大小近似于3*6m的样子,则尽量做成槽钢型的盒子(或者大包小),如图所示: 其它尺寸,其它形状:

1.1:翼缘: 一般尽量布置成有效翼缘,假设200墙厚,则600长;建筑上不允许,也可以布置的短一点,满足锚固长度是底线。有时候,建筑允许比600布置的还要长,允许长值若在300以内,则翼缘做长点,齐窗。内部则没必要,原因后面会分析。 2.总体把握时,应结合其它方面: 2.1:凹凸处,都布置成长墙,且长墙肢尽量控制不是短肢剪力墙(200墙厚,墙长1700),凹凸处,大多形状都比较怪,z型居多,且翼缘尽量齐窗,若翼缘齐窗后长度太长,则不齐窗。

2.2:方便钢筋的锚固,梁搭接,做端柱,设置翼缘;虽然用钢量大了些,但这种浪费是必须的,所以不必纠结。但尽量控制z型墙是底线,一些跨度比较小的的填充墙下可以不必设 梁,比如小于等于3.6m的跨,加强板的配筋即可。

2.3:某些所谓的翼缘,除了其自身外,其拐角处没必要按边缘构件去配筋,因为此处应力小。但有个前提,翼缘(可以当作扶壁柱)在墙身中间的位置。电梯井也会出现此情况。

2.4:墙的经济长度:200墙厚时,剪力墙的经济长度1.7m,短肢剪力墙的经济长度为600 ,即一般1700mm的墙,一般都满足轴压比的。 3.梁长:在建筑有要求的部位,梁高尽量不超过450mm,所以,按梁的跨度取值 (10~15)X450=4.5m~6.75m;既然是经验跨度,则说明一般梁长在此范围之内是合理的。 3.1:梁只听说过“连梁超筋”,一般没有听说过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出什么问题的。并且,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还是占大多数,连梁占少数。所以,假设梁高450,则梁长尽量布置成大于2300mm(跨高比大于5),一般都没什么问题,只要大于2300,不要太长(比如7m、8m),管它多长,不用管,梁长不是重点。 如果是建筑布置的原因或其它需要,梁要布置成连梁,则跨高比尽量大于2.5,假设梁高450,即梁长尽量大于1200mm,为啥?可以从规范中抗剪公式可以看成,如果可以,尽量比1200mm长。 连梁一般可以看成墙的一部分,但有些地方,梁不长,与剪力墙垂直,此梁属于框架梁,如果支座刚度不足,则点铰接,比如楼梯间梯梁。 有时候,一字墙平面外有梁搭接,则需要把此梁做得强一些,比如有些住宅中的阳台处,原因可以见后面的分析: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1、结构布置时宜尽量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 是指含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8 的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 3.2.4 条则定量化地界定 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指短肢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50%以上”。当结构体系属短肢剪力墙结构时,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 条规定,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有所降低,同时需对短肢剪力墙采取加强措施,对实际设计影响较大的有“… 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T、“… 其他各层(非底部加强部位)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4 和 1.2、等,故实际设计时,宜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以获得较优的经济指标,同时也可相对简化设计,且结构也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但应注意,即使结构不属 “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补充规定》的 6.0.3条仍对短肢剪力墙有提高抗震等级、降低轴压比限值和加强构造配筋的要求。 避免剪力墙结构成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做法为:保证一般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8 的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数超过剪力墙总面积的50%,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使X向和Y向的一般剪力墙面积均超过相应方向剪力墙总面积的50%;(2)某方向的剪力墙,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 时,按一般剪力墙计算;当长度与厚度之比在5

?8之间,或为小于5的独立墙肢,或为小于5的非独立墙肢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宽比也小于 5 时,按短肢剪力墙计算;当非独 立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 5 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 5 时,可将该墙肢看作是属于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的翼缘,不按剪力墙计算面积。但应注意,当剪力墙满足《补充规定》第 3.2.3 条规定,即“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般剪力墙。 2、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某楼层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我们这里定义为: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 这是反映剪力墙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剪力墙折算厚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时, 只要我们将剪力墙的配筋率在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可以基本保证该剪力墙结构造价是经济的。根据我司以往设计的若干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统计经验,当建筑为12 层左右的小高层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控制在90?100mm左右;当为18 层左右时,控制在120?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 左右,则该工程会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若剪力墙折算厚度偏大较多,则说明该工程布置的剪力墙数量或面积过多了,计算结果的具体表现为:轴压比普遍较小,层间位移角比规范限制有较大富余(即侧 向刚度较大),这时应考虑对剪力墙的布置或截面进行优 化,以控制结构成本 3、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 (1)标准层:一般住宅标准层剪力墙的厚度取为200mm 则基本可满

剪力墙的布置方法(很好)

布置一个7度(0.10g)60多米的住宅,特把剪力墙布置方法总结如下: 剪力墙布置,宏观上: 尽量均匀,外围。一般经验长度(若200厚)在1.7~2m之间,抗震设防烈度越大,墙长也越长。剪力墙一般布置成L型,半回子型或带端柱。布置时,应遵循房间的四个角一样“壮”墙之间最大间距,6读区6-8m,7度区5-6m。原则上:少布置奇形怪状的墙,否则边缘构件多,不经济,多布置L型、T 型、半回字型的墙。 原因剖析: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都与变形有关,当变形控制了,这些指标都容易满足。结构布置在外围,刚度大(包括抗扭刚度),如果布置在外围又均匀,则变形小。 细节上: 1.有时候,层数20层左右,6,7度区在中间位置墙最大间距可以定位6-8m,可是,此处若梁的支座(墙)刚度不是很大,还是要在梁跨之间加片墙好,中间那么大范围荷载都会传到那个端部应力水平很高,梁的刚度也很大,如图(1)所示(画圆圈部分): 2.实际中墙肢往往有些不会是L型,T型、半回子型,会加些翼缘,看起来奇形怪状,此时,经济上的矛盾退为次要矛盾。一般外围拐角处(变形大)要加翼缘,有时候就有了2个翼缘,有时候,在梁受力较大的部位,也要加个翼缘或端柱,方便钢筋锚固。如图(2)~(3)所示: 拐角处变形大,需要有墙(翼缘),本质是需要刚度,减小变形,若原先布置的L型、T型能提供该方向上的刚度,则在拐角处则可以不加翼缘,如图(4)所示:

若拐角长度不大,比如200-300mm,可以加翼缘或者假设一个端柱来方便提供拐角方向刚度,也方便钢筋锚固,如图(5)所示: 一般来说,首先应满足"桌子的四个角一样壮",即先尽量均匀布置L型、T 型墙肢,再考虑外围拐角处加翼缘、锚固需要加翼缘,如图(6)所示 3.加了翼缘后(200厚,翼缘一般700长),若建筑允许700长翼缘还可以加长,该值在300mm左右,一般在结构外围,可以加长,方便防水,外围刚度也大,内部则没需要,如图(7)所示: 有些部位,受力教小,比如阳台处(图8)、楼梯处(图10)不需要加翼缘当2个拐角处长度不大时,若在拐角处分别布置剪力墙造成墙重叠或梁长过短,可拉成一片长墙,如图(11)所示: 墙长,要根据梁的搭接位置调整,也要根据SATWE计算结果调整。 4.楼梯间、电梯间此部位的墙肢一般比较多,多为半回字型或长墙,可以最后布置,根据其他房间的墙位置最后布置。电梯井出口左右两边一般为不开洞的墙,因为楼板中断,应力集中,需要形成一个筒体,如图(12)所示:总结: 尽量让“桌子的四个角”一样壮,再满足锚固和减小拐角变形的前提下,减小翼缘的个数。外围、均匀,稀疏一些、外墙长一些,控制墙肢的形状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物的竖向承载体系,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一种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缺点是自重大。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m~5m。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由于其良好的抗侧性、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可以建造较高的建筑物。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为: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所以一般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双向布置。特别是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宜使两个方向抗侧刚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 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以增加抗震能力。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叠合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对抗震尤为不利。 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沿竖向改变时,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侧刚度逐渐减小,避免各层刚度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剪力墙要避免洞口与墙边,洞口与洞口之间形成小墙肢。小墙肢宽度不宜小于三倍墙厚,并用暗柱加强。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墙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短肢墙应尽可能设置翼缘。在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以形成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应采取增加与沿梁轴线方向的垂直墙肢,或增加壁柱、柱等方式,来减少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弯矩。 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尽量避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n为结构计算层数)为主,各自独立工作,当无设计水位时可取最高洪水位作为偶然作用。(20)受弯构件、受拉构件需作裂缝宽度验算,Q345钢)十.与工种间图面标准关系1.结构施工图均标结构标高,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 一.概述 本措施适用于10~13层(含10层、13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带有一层地下室(非人防设计),结构体系采用短肢剪力墙–一般剪力墙(不得采用纯短肢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不包括带转换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 二.安全等级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 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 4. 工程建筑防火等级:地面以上部分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 5.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6.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连梁的设计,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一些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住宅正在大规模兴建。剪力墙结构具有室内空间合理、墙面平整、美观实用的特点,且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能有效地减少侧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剪力墙平面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抗震性能。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剪力墙最好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进行双向布置,尽量避免单向布置,增强房屋在两个方向上的抗侧刚度。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应本着尽可能均匀、对称的原则,尽量使墙面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完全重合,从而减少扭矩。内外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剪力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不宜过大。为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大剪力墙可利用空间,剪力墙的间距不宜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判断结构侧向刚度与剪力墙数量的适应程度,可以选用经验公式 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公式计算出来的T1值与建模计算的周期T2相比较.TI>T2则表示剪力墙偏多,可适当减少剪力墙数或开些适合的大洞来减小墙的刚度,反之则需要增加剪力墙数量。 2.剪力墙竖向刚度应均匀 在竖向,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对于建筑功能等原因造成的竖向不连续,导致了刚度突变等问题,可以通过加

厚墙体和提高砼等级的方法,使结构在竖向上刚度趋于均匀。 3.墙肢的高宽比例应合理 剪力墙的结构必须具备延展性,优化高宽比例能够使房屋在地震中的延性得到提升。剪力墙的高宽比例最好是大于2,如果剪力墙的长度太大影响了剪力墙在抗震中的延展性,则应当在合适的位置开设洞口使长度减小。同时,要注意墙体间是否形成均匀的独立墙段。 短肢剪力墙的合理使用 A短肢剪力墙的应用范围 高层结构设计时,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的设计是不科学的,因为它的抗震性能很差,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无法保障。所以,在设计时通常把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进行结合,且其所占比例不能过多。即使设计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情况下,也要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高度进行适当的降低。对于不同高度和抗震级别的高层建筑,应当根据其高度和地震级别进行选择。 B加强短肢剪力墙的相关措施 (1)短肢剪力墙的优点在于有一定的延性,在抗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其承受力没有一般剪力墙和筒体强。所以,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它的不足,从而在设计当中提高其抗震等级(比一般剪力墙或筒体高出一个等级)。 (2)普通剪力墙在重力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轴压比,当针对一、二、三级抗震能力设计时,其轴压比不能大于0.4至0.6。因此,对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应当比一般剪力墙的轴压值至少降低0.05。 (3)对短肢剪力墙布置钢筋问题上,应该在纵向上对钢筋的分量进行提高,尤其在底部的钢筋数量不能低于1.2%,而在底部之外的部分则不低于1%。 (4)在剪力值的要求中,出于对短肢剪力墙性能的考虑,应当在其底部进行一定的加强,同时对底部以外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增大抗震的系数。其目的在于增强短肢剪力墙的抗损坏性。 (5)在短肢剪力墙的厚度方面,一般情况下要求其厚度不能低于200毫米。在非抗震性房屋建造时,应当对房屋的高度进行控制,并且加大墙肢的厚度。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1 剪力墙布置原则 (1)剪力墙的位置: 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 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 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 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 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 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 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 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 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故稳定性一般会满足;此时剪力墙墙厚主要由构造与施工要求控制。 建筑物高度在百米以下时剪力墙厚度一般取200~300mm (3)剪力墙的墙肢长度: 剪力墙墙肢长度不能太短,否则就短肢(4-8倍),不能太长(大于8 m),受弯后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较大,墙体的配筋容易拉断。 故我们控制剪力墙的墙肢长度大于厚度的8倍一点点,比如200墙;取1650墙肢长度,300墙取2450墙肢长度就行,但整个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一般不要超过4m,当墙的长度很

DB11T 970-2013.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北京市地方标准 备案号:JYYxxx-2013 编号:DB11/T 970-2013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 Regul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Precast Share Wall 2013-03-18发布2013-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前言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2]20号)的要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相关试验数据,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建筑模数协调、平面设计、预制墙体设计、楼面设计、内装修与设备管线设计等。 本规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各单位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邮编:100045,传真:68027014)。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联系电话:68058071。邮箱:bjbb3000@https://www.doczj.com/doc/8410737285.html,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促进中心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樊则森赵丰东李禄荣陈彤杜佩韦王炜 杜娟王颖陈静马涛郭惠琴蒋勤俭 秦珩刘昕张晨肖杨帆李文李新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李晓明刘东卫苗桂彤钱稼如王富青王建明张建 周燕珉

剪力墙结构怎样布置才是最省的

1、剪力墙结构类型的确定 剪力墙结构,即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目前结构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建筑,但对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区域,诸如北京,由于当地不认可异形柱规范,故即便6层高的住宅楼也会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通常来讲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在20%-30%是比较经济的。 2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 1、尽量在角部布置剪力墙。 2、核心筒,竖向交通处布置剪力墙。 3、在离刚心最远处要特别加强。 4、墙体尽量布置成L, T等简单形式,不要过于复杂,同时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尽量大于等于翼墙厚度的3倍,以减少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及配筋。 5、尽量减少短肢剪力墙的出现,当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超过 30%时,即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结构,此种结构短肢墙承受的倾覆力矩不宜超过 50% 6、墙长度不宜大于8米,避免受弯后产生大裂缝及拉断钢筋。 7、避免刚度突变,比如出屋面电梯间要适当加强,减小鞭稍效应。 3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经济指标 (1)层间位移角 1/1000(广东地区1/800) 层间位移角越接近限值,表明其刚度越适宜。 (2)墙肢间距【经验数据,经供参考,具体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房屋层数高度及风载大小等综合考虑。】低烈度区( 6、7 度区)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 6~8米 高烈度区( 8度区)剪力墙间距一般为 3~5米 (3)钢筋及混凝土含量 剪力墙结构钢筋及混凝土指标一览表 4剪力墙结构的注意事项 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 30%。 2、注意短肢剪力墙、一字墙的轴压比限值及相应的配筋率要求。(高规 7.2.2) 3、一字形独立剪力墙是指纯独立的,若与它有连梁相连,则不是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并要注意此种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他部位的墙厚要求。 4、除首层外,变截面处的轴压比容易超。要注意查看。 5、剪力墙墙身及边缘构件配筋不必过分放大,满足规范即可。

住宅标准化-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

目录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自然条件(天津地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计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屋)面活荷载(单位:kN/m2)错误!未定义书签。 砖墙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面装饰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荷载特殊的部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结构设计统一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构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其他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7重要经济指标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高层住宅经济控制简明参数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技术措施解释说明及论证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1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材料和荷载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恒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活荷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地震作用及设计基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4剪力墙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结构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部结构设计计算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6计算参数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经济性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剪力墙长度的一般经济性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含钢量的经济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8结构加强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9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经济论证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标准配筋截面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技术措施 编制目的 在满足集团专业化、设计精细化要求前提下,本着经济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合理控制土建结构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控制项目开发投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针对目前市场高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论证,编制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技术措施讨论稿,本措施仅供集团内部参考。编制目的在于针对高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结构计算进行设计控制与设计洽商。如设计院有不同意见,超过本措施规定的,应与甲方协商确定并上报集团。设计院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做出的经济优化调整,不受本细则限定。本细则不替代设计,设计同时应遵循有关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异地项目应参照本措施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措施上报集团。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总结 1.总体把握: 假设形状的大小近似于3*6m的样子,则尽量做成槽钢型的盒子(或者大包小),如图所示: 其它尺寸,其它形状:

1.1:翼缘: 一般尽量布置成有效翼缘,假设200墙厚,则600长;建筑上不允许,也可以布置的短一点,满足锚固长度是底线。有时候,建筑允许比600布置的还要长,允许长值若在300以内,则翼缘做长点,齐窗。内部则没必要,原因后面会分析。 2.总体把握时,应结合其它方面: 2.1:凹凸处,都布置成长墙,且长墙肢尽量控制不是短肢剪力墙(200墙厚,墙长1700),凹凸处,大多形状都比较怪,z型居多,且翼缘尽量齐窗,若翼缘齐窗后长度太长,则不齐窗。

2.2:方便钢筋的锚固,梁搭接,做端柱,设置翼缘;虽然用钢量大了些,但这种浪费是必须的,所以不必纠结。但尽量控制z型墙是底线,一些跨度比较小的的填充墙下可以不必设 梁,比如小于等于3.6m的跨,加强板的配筋即可。

2.3:某些所谓的翼缘,除了其自身外,其拐角处没必要按边缘构件去配筋,因为此处应力小。但有个前提,翼缘(可以当作扶壁柱)在墙身中间的位置。电梯井也会出现此情况。

2.4:墙的经济长度:200墙厚时,剪力墙的经济长度1.7m,短肢剪力墙的经济长度为600 ,即一般1700mm的墙,一般都满足轴压比的。 3.梁长:在建筑有要求的部位,梁高尽量不超过450mm,所以,按梁的跨度取值 (10~15)X450=4.5m~6.75m;既然是经验跨度,则说明一般梁长在此范围之内是合理的。 3.1:梁只听说过“连梁超筋”,一般没有听说过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出什么问题的。并且,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还是占大多数,连梁占少数。所以,假设梁高450,则梁长尽量布置成大于2300mm(跨高比大于5),一般都没什么问题,只要大于2300,不要太长(比如7m、8m),管它多长,不用管,梁长不是重点。 如果是建筑布置的原因或其它需要,梁要布置成连梁,则跨高比尽量大于2.5,假设梁高450,即梁长尽量大于1200mm,为啥?可以从规范中抗剪公式可以看成,如果可以,尽量比1200mm长。 连梁一般可以看成墙的一部分,但有些地方,梁不长,与剪力墙垂直,此梁属于框架梁,如果支座刚度不足,则点铰接,比如楼梯间梯梁。 有时候,一字墙平面外有梁搭接,则需要把此梁做得强一些,比如有些住宅中的阳台处,原因可以见后面的分析: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1 剪力墙布置原则 (1)剪力墙的位置: 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 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 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 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 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 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 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 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 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故稳定性一般会满足;此时剪力墙墙厚主要由构造与施工要求控制。 建筑物高度在百米以下时剪力墙厚度一般取200~300mm (3)剪力墙的墙肢长度: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剪力墙布置原则

高层住宅剪力墙的合理布置 摘要:本文以8度抗震设防区一幢高层住宅剪力墙的布置为例,分析了高层剪力墙结构不同墙体间距方案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材料用量等的影响。 关键词高层住宅剪力墙墙体间距周期位移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省军区军官住宅发展中心筹建的一幢高层住宅,大楼建筑面积为23400m2,地下2层,地上24层,顶部设有2层塔楼,建筑物总高78.6m。其中,准层层高2.8m,因没有设置设备层,故十二层及二十四层的层高为3.2m,地下一层层高为3.0m,地下二层层高为3.6m。平面形式为对称蝶形,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该场地土为Ⅱ类土,需按8度抗震设防,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二级,采用筏板基础,埋深7.4m。±0.000以下墙体厚均为300mm,±0.000以上内、外墙厚均为200mm,填充墙采用加气砼砌块。砼标号十三层以下均为C35,十四层以上均为C30。 2 剪力墙布置分析 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墙体构件类型、施工工艺及综合经济技术指标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就本工程而言,墙体布置按承重情况可分为小开间横墙承重(方案一)和大开间横墙承重(方案二)两种方案。为了对本工程进行优化设计,使结构设计既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又达到经济合理,对大小开间横墙间距两种布置方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2.1 小开间横墙承重方案(方案一) 采用方案一,每开间都有剪力墙(见图1),因结构不是双轴对称,所以应考虑扭转耦联作用。计算时,采用9个振型,计算结果见表1。从这些结果中可看出,采用小开间剪

力墙布置,基本自振周期较短,结构的抗推刚度和抗扭刚度较大,相应的地震作用也较大。同时,墙体开间小,建筑布置也受限制,不够灵活。墙体过多,用的材料也多,楼房建设费用也要增加,而且墙体自身的承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从抗震性能讲,结构越刚,地震作用越大,墙体损坏后,才能减小地震力,如果墙体的延性设计不当,就容易产生脆性破坏。 2.2 大开间横墙承重方案(方案二) 图1 方案一平面布置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1、结构布置时宜尽量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含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3.2.4条则定量化地界定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指短肢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50%以上”。当结构体系属短肢剪力墙结构时,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有所降低,同时需对短肢剪力墙采取加强措施,对实际设计影响较大的有“…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其他各层(非底部加强部位)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等,故实际设计时,宜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以获得较优的经济指标,同时也可相对简化设计,且结构也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但应注意,即使结构不属“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补充规定》的6.0.3条仍对短肢剪力墙有提高抗震等级、降 低轴压比限值和加强构造配筋的要求。 避免剪力墙结构成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做法为:保证一般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8的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数超过剪力墙总面积的50%,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使X向和Y向的一般剪力墙面积均超过相应方向剪力墙总面积的50%;(2)某方向的剪力墙,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时,按一般剪力墙计算;当长度与厚度之比在5~8之间,或为小于5的独立墙肢,或为小于5的非独立墙肢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宽比也小于5时,按短肢剪力墙计算;当非独立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5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5时,可将该墙肢看作是属于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的翼缘,不按剪力墙计算面积。但应注意,当剪力墙满足《补充规定》第3.2.3条规定,即“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般 剪力墙。 2、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 某楼层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我们这里定义为: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这是反映剪力墙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剪力墙折算厚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时,只要我们将剪力墙的配筋率在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可以基本保证该剪力墙结构造价是经济的。根据我司以往设计的若干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统计经验,当建筑为12层左右的小高层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控制在90~100mm 左右;当为18层左右时,控制在120~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 左右,则该工程会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若剪力墙折算厚度偏大较多,则说明该工程布置的剪力墙数量或面积过多了,计算结果的具体表现为:轴压比普遍较小,层间位移角比规范限制有较大富余(即侧向刚度较大),这时应考虑对剪力墙的布置或截面进行优化,以控 制结构成本。 3、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幸免剪力墙结构成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做法为:保证一样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8的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数超过剪力墙总面积的50%,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使X向和Y向的一样剪力墙面积均超过相应方向剪力墙总面积的50%;(2)某方向的剪力墙,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时,按一样剪力墙运算;当长度与厚度之比在5~8之间,或为小于5的独立墙肢,或为小于5的非独立墙肢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宽比也小于5时,按短肢剪力墙运算;当非独立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5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5时,可将该墙肢看作是属于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的翼缘,不按剪力墙运算面积。但应注意,当剪力墙满足《补充规定》第3.2.3条规定,即“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样剪力墙。 2、操纵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 某楼层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我们那个地点定义为: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这是反映剪力墙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剪力墙折算厚度在一个合适的范畴时,只要我们将剪力墙的配筋率在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操纵在一个合理的数值,那么我们就能够差不多保证该剪力墙结构造价是经济的。按照我司以往设计的若干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统计体会,当建筑为12层左右的小高层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操纵在90~100mm左右;当为18层左右时,操纵在120~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操纵在140~150mm左右,则该工程会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若剪力墙折算厚度偏大较多,则讲明该工程布置的剪力墙数量或面积过多了,运算结果的具体表现为:轴压比普遍较小,层间位移角比规范限制有较大富余(即侧向刚度较大),这时应考虑对剪力墙的布置或截面进行优化,以操纵结构成本。 3、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 (1)标准层:一样住宅标准层剪力墙的厚度取为200mm则差不多可满足稳固性和轴压比的要求,这时,除提升刚度需要或建筑构造需要或减少梁

剪力墙的分类、特点及布置原则

剪力墙的分类、特点及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横向剪力墙及楼盖所组成的空间结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纵、横向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刚度都很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小,因此这种结构抗震及抗风性能都较强,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适宜于建造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1.剪力墙按结构分有:平面剪力墙和通体剪力墙 (1)平面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2)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2.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分有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3.按照剪力墙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将剪力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整体墙:没有门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这种剪力墙即称为整体剪力墙,简称整体墙;当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剪力墙侧面积的15%.且洞口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时.即为整体墙。

(2)框支剪力墙: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部剪力墙,就形成框支剪力墙;在地震区,不容许采用纯粹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壁式框架在连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故称壁式框架。(3)连肢墙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受力相当于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故称连肢墙。(4)小开口整体墙:门窗洞口尺寸比整体墙要大一些.此时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矩,这种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4.根据受力性能不同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剪力墙分法,一般分为:独立墙肢、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整截面剪力、墙壁式框架、连肢剪力墙这几种。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一些特点,可在提高的建筑的灵活性同时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纯粹的剪力墙更少见,基本只有钢板剪力墙、留缝剪力墙符合这个条件。在普通的框架结构里,塞进一片片的钢板剪力墙,它们不承受重力荷载,只有在地震到来的时候才发挥作用,抵抗地震带来的水平力。对于普通建筑来说,几乎不会用到纯粹的剪力墙。剪力墙主要承受两类荷载:一类是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在地震区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另一类是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的内力分析包括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片剪力墙所受的内力比较简单,可按照材料力学原理进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都比较复杂。

剪力墙布置及模型调整方法

剪力墙布置及模型调整方法 1、结构布置 应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在满足位移限值的情况下尽量少布墙。剪力墙应设置成“L”、“T”、“U”、“工”、“十”形,尽量不要设“一”形墙。在竖向布置上剪力墙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1.1 结构中间部位布置剪力墙的原则 建筑专业为满足使用功能需要而对结构梁布置有诸多限制。结构人员在拿到建筑图时应首先考虑梁布置,应避免主次梁关系过于复杂情况的出现。如果主次梁关系过于复杂,次梁 念所不许的,应在此原则下布置因设置楼面梁所需的剪力墙。 恒荷载较大处以及楼(电)梯处所设置的剪力墙。由于楼面开洞及楼梯构件的影响,楼(电)梯间处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同时楼梯间也是地震等情况下建筑物唯一的逃生通道,因此在楼(电)梯间四周能布置剪力墙的地方应全布置上剪力墙,既可以作为薄弱环节的加强,也可以形成筒体,为结构提供竖向刚度。 结构中间部位布置剪力墙时在遵循上述两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做到尽量的少布墙,这主要是对为楼面梁布置所设置的剪力墙而言,中部布置剪力墙过多,结构抗扭转刚度相对较小,第一振型下的扭转周期就相对较大,不利于周期比的调整。中间部位剪力墙的布置是结构布置的关键,要做到数量少和位置均匀两点,最主要的就是从梁布置方案出发,分析出最合理的梁布置方案,也就得出了最合理的中部剪力墙布置方案。 1.2 结构周边部位布置剪力墙的原则 周边部位剪力墙可以为结构提供竖向刚度,以减小结构位移,也可以提高结构的抗扭转刚度,减小扭转周期。在周边剪力墙的布置时,在结构周边,建筑允许设墙的位置应尽量布置剪力墙。与周边剪力墙相连的另一方向肢的长度应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结构位移计算需要而增减。 1.3 在不违反规范前提下应尽量布置长墙 从经济性考虑,结构剪力墙布置若短而多,则剪力墙暗柱数量也会很多,如果设置长墙,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墙或者开洞,这样剪力墙暗柱数量少,在墙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钢筋用量,施工图绘制中也会省下一定的时间。

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

1、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解释:(1)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对直联合。 (2)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 (4)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5)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2、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解释:(1)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 C50,20层C40。 (2)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 为40层C50,30层C40,20层C35。 3、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解释:(1)剪力墙厚度h与楼层数n关系:6度为h=8n,7度为h=10n,8度为h=12~15n, 且h≥200mm。 (2)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 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2~20h。 4、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解释:(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

要求最长剪力 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 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 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5、上下楼层剪力墙长度可以变化吗? 解释:(1)一般情况下,上下楼层改变剪力墙厚度,保持剪力墙长度不变。(2)当为了保证上下楼层建筑空间净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墙厚度不变,改变剪力墙长 度。 (3)一般不采用既改变剪力墙厚度又改变剪力墙长度的做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