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

剪力墙布置、画图、配筋总结

1.总体把握:

假设形状的大小近似于3*6m的样子,则尽量做成槽钢型的盒子(或者大包小),如图所示:

其它尺寸,其它形状:

1.1:翼缘:

一般尽量布置成有效翼缘,假设200墙厚,则600长;建筑上不允许,也可以布置的短一点,满足锚固长度是底线。有时候,建筑允许比600布置的还要长,允许长值若在300以内,则翼缘做长点,齐窗。内部则没必要,原因后面会分析。

2.总体把握时,应结合其它方面:

2.1:凹凸处,都布置成长墙,且长墙肢尽量控制不是短肢剪力墙(200墙厚,墙长1700),凹凸处,大多形状都比较怪,z型居多,且翼缘尽量齐窗,若翼缘齐窗后长度太长,则不齐窗。

2.2:方便钢筋的锚固,梁搭接,做端柱,设置翼缘;虽然用钢量大了些,但这种浪费是必须的,所以不必纠结。但尽量控制z型墙是底线,一些跨度比较小的的填充墙下可以不必设

梁,比如小于等于3.6m的跨,加强板的配筋即可。

2.3:某些所谓的翼缘,除了其自身外,其拐角处没必要按边缘构件去配筋,因为此处应力小。但有个前提,翼缘(可以当作扶壁柱)在墙身中间的位置。电梯井也会出现此情况。

2.4:墙的经济长度:200墙厚时,剪力墙的经济长度1.7m,短肢剪力墙的经济长度为600 ,即一般1700mm的墙,一般都满足轴压比的。

3.梁长:在建筑有要求的部位,梁高尽量不超过450mm,所以,按梁的跨度取值

(10~15)X450=4.5m~6.75m;既然是经验跨度,则说明一般梁长在此范围之内是合理的。

3.1:梁只听说过“连梁超筋”,一般没有听说过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出什么问题的。并且,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还是占大多数,连梁占少数。所以,假设梁高450,则梁长尽量布置成大于2300mm(跨高比大于5),一般都没什么问题,只要大于2300,不要太长(比如7m、8m),管它多长,不用管,梁长不是重点。

如果是建筑布置的原因或其它需要,梁要布置成连梁,则跨高比尽量大于2.5,假设梁高450,即梁长尽量大于1200mm,为啥?可以从规范中抗剪公式可以看成,如果可以,尽量比1200mm长。

连梁一般可以看成墙的一部分,但有些地方,梁不长,与剪力墙垂直,此梁属于框架梁,如果支座刚度不足,则点铰接,比如楼梯间梯梁。

有时候,一字墙平面外有梁搭接,则需要把此梁做得强一些,比如有些住宅中的阳台处,原因可以见后面的分析:

4.初步建模后,受力分析,调整:

看位移比,周期比,层间位移角等,结合“结构整体空间简图”的俯视的图,在该要布置墙的位置多加点墙,该减少墙的位置减少点墙,但有一个原则:强周边,弱内部。也要结合轴压比,让力尽量分配的均匀点。

4.1连梁超筋:

Pkpm受力分析时,有一个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如果还有连梁超筋,则可以减小梁刚度、做成双连梁、把洞口加宽,增加梁长、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也可以改变梁两边支座的刚度(例如改变墙长,因为支座两端的位移差很容易造成连梁超筋)-----最后实在还有连梁还是超筋,超就超呗,但要验算连梁失效后独立墙肢的稳定性。

4.2某方向刚度不足,把梁做强的原因:

左图框架的抗侧刚度是右图的四倍

6.画图:

Pkpm剪力墙施工图中的模板-------图层独立后,用刷命令;ma。----首先应准备一些资料:约束边缘构件:

比如200墙厚时,不同抗震等级,不同轴压比下,Lc=阴影区长度=400(暗柱)时的墙长、Lc=阴影区长度=端柱+300(端柱)时的墙长、Lc=阴影区长度=bf+300(L或T型)时的墙长。

约束边缘构件、构件边缘构件阴影区的“模板”,再用拉伸命令去改,再定点复制。

7.配筋:

纵筋:

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也就是拿别人的大样,再用拉伸命令改。依据pkpm计算结果,算好用多少根钢筋,纵筋间距控制在150mm左右。一般都为构造配筋,顺便参照下pkpm自动配筋的计算结果。

箍筋:

箍筋体积配箍率,约束边缘构件:10@100,构造边缘构件8@100,三级钢,均能满足体积配箍筋率。

墙身筋:在图框里放几个墙身大样图,顺带一些说明,比如:为注明的墙为Q-1,未注明的墙定位为居轴线中。

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关于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工程平台昨天来源:筑龙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1) 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对直联合。 (2) 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 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 (4) 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 (5) 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1) 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 (2) 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 0层C35。 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 (1) 剪力墙厚度h与楼层数n关系:6度为h=8n,7度为h=10n,8度为h=12~15n,且h≥200mm。 (2) 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 2~20h。 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 (1) 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 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 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doc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剪力墙计算方法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的基本原则 1、结构布置时宜尽量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 是指含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8 的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 3.2.4 条则定量化地界定 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指短肢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50%以上”。当结构体系属短肢剪力墙结构时,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 条规定,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有所降低,同时需对短肢剪力墙采取加强措施,对实际设计影响较大的有“… 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0.7;对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T、“… 其他各层(非底部加强部位)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4 和 1.2、等,故实际设计时,宜尽量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以获得较优的经济指标,同时也可相对简化设计,且结构也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但应注意,即使结构不属 “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补充规定》的 6.0.3条仍对短肢剪力墙有提高抗震等级、降低轴压比限值和加强构造配筋的要求。 避免剪力墙结构成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做法为:保证一般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8 的非短肢剪力墙)的面积数超过剪力墙总面积的50%,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使X向和Y向的一般剪力墙面积均超过相应方向剪力墙总面积的50%;(2)某方向的剪力墙,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 时,按一般剪力墙计算;当长度与厚度之比在5

?8之间,或为小于5的独立墙肢,或为小于5的非独立墙肢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宽比也小于 5 时,按短肢剪力墙计算;当非独 立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 5 且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 5 时,可将该墙肢看作是属于与之相连的垂直方向剪力墙的翼缘,不按剪力墙计算面积。但应注意,当剪力墙满足《补充规定》第 3.2.3 条规定,即“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般剪力墙。 2、控制合理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某楼层的剪力墙折算厚度我们这里定义为: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 这是反映剪力墙结构体系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剪力墙折算厚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时, 只要我们将剪力墙的配筋率在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可以基本保证该剪力墙结构造价是经济的。根据我司以往设计的若干剪力墙结构工程的统计经验,当建筑为12 层左右的小高层时,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控制在90?100mm左右;当为18 层左右时,控制在120?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 左右,则该工程会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若剪力墙折算厚度偏大较多,则说明该工程布置的剪力墙数量或面积过多了,计算结果的具体表现为:轴压比普遍较小,层间位移角比规范限制有较大富余(即侧 向刚度较大),这时应考虑对剪力墙的布置或截面进行优 化,以控制结构成本 3、合理确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 (1)标准层:一般住宅标准层剪力墙的厚度取为200mm 则基本可满

剪力墙配筋的解惑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 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 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 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 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 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 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 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 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 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 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 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 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 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 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正确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 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 (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 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 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 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 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建筑物的竖向承载体系,并用它抵抗水平力的一种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缺点是自重大。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m~5m。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由于其良好的抗侧性、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可以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为: 1、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所以一般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双向布置。特别是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宜使两个方向抗侧刚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 2、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以增加抗震能力。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 3、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叠合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对抗震尤为不利。 4、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沿竖向改变时,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侧刚度逐渐减小,避免各层刚度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剪力墙要避免洞口与墙边,洞口与洞口之间形成小墙肢。小墙肢宽度不宜小于三倍墙厚,并用暗柱加强。 5、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墙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6、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短肢墙应尽可能设置翼缘。在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以形成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应采取增加与沿梁轴线方向的垂直墙肢,或增加壁柱、柱等方式,来减少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弯矩。 7、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尽量避免。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一、YJK的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 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部分,设置了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照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另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1、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勾选该项,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这样的计算方式更加合理。 详细计算方法见用户手册第四章第六节剪力墙部分内容。 2、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二、规范要求对剪力墙的截面配筋应按照组合截面进行 规范条文: 《混凝土规范》第9.4.3,…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 《抗规》第6.2.13-3,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不勾选如上参数,即是以往的设计方法。以往的设计,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然后叠加配筋结果,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两者相加后再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三、YJK的剪力墙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过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软件对翼缘的考虑不一定包含翼缘的全部长度,有时仅考虑翼缘的一部分参与组合计算,即考虑的翼缘长度不大于腹板长度的一半,且每一侧翼缘伸出部分将不大于4倍翼缘厚度。但软件对短肢剪力墙自动考虑翼缘的全部长度。 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下左图即是。对短肢剪力墙将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 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下右图即是。按照不对称配筋方式才能得到经济合理的配筋结果,因为对于不对称的剪力墙组合截面,按照对称配筋总是两端取大,造成浪费。

11G101剪力墙钢筋详细计算方法

11G101剪力墙钢筋计算方法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1G101-1第68页)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搭接及锚固长度均为1.2lae)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弯折10d和15d两种,注意区分)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8Lae (12G101-1 3-6页)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弯折10d和15d两种,注意区分)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算量时多参看图集的示意图)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图集中没有连通的情况,因为考虑实际施工时,为便于施工,尽量断开,不考虑连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端柱截面长度(≥0.6lae)-保护层+15d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端柱截面长度(≥0.6lae)-保护层+15d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剪力墙结构设计计算要点和实例

剪力墙计算 第5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5.1概述 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分类 剪力墙的分析方法 5.2整体剪力墙和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整体剪力墙的计算 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5.3联肢剪力墙的计算 双肢剪力墙的计算 多肢墙的计算 5.4壁式框架的计算 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位移的计算 5.5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按整体参数分类 按剪力墙墙肢惯性矩的比值 剪力墙类别的判定 5.6剪力墙截面的设计 墙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墙肢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 5.7剪力墙轴压比限制及边缘构建配筋要求 5.8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5.9剪力墙设计构造要求 5.10连梁截面设计及配筋构造 连梁的配筋计算 连梁的配筋构造 5.1概述 一、概述 1、利用建筑物的墙体作为竖向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 2、剪力墙的间距受楼板构件跨度的限制,一般为3~8m。因而剪力墙结构适用于要求小房间的住宅、旅馆等建筑,此时可省去大量砌筑填充墙的工序及材料,如果采用滑升模板及大模板等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很快。 3、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墙厚在高度方向可以逐步减少,但要注意

避免突然减少很多。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及160mm。 4、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很小。墙体截面面积大,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较好。因此,它适宜于建造高层建筑,在10~50层范围内都适用,目前我国10~30 层的高层公寓式住宅大多采用这种体系。 5、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应于建造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 6、为了减轻自重和充分利用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剪力墙的间距要尽可能做大些,如做成6m左右。 7、剪力墙上常因开门开窗、穿越管线而需要开有洞口,这时应尽量使洞口上下对齐、布置规则,洞与洞之间、洞到墙边的距离不能太小。 8、因为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方向是任意的,因此,在建筑物的从纵横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且各榀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 9、在竖向,剪力墙应伸至基础,直至地下室底板,避免在竖向出现结构刚度突变。但有时,这一点往往与建筑要求相矛盾。例如在沿街布置的高层建筑中,一般要求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底部若干层布置商店,这就要求在建筑物底部取消部分隔墙以形成大空间,这时也可将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在底部改为框架,即成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也称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10、当把墙的底层做成框架柱时,称为框支剪力墙,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的内力和塑性变形,致使结构破坏。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单独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11、剪力墙的开洞:在剪力墙上往往需要开门窗或设备所需的孔洞,当洞口沿竖向成列布置时,根据洞口的分布和大小的不同,在结构上就有实体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壁式框架等。

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

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总结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占勇 搞要:对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剪力墙结构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配筋首先满足电算结果,其次满足《抗规》的构造要求。边缘构件箍筋计算可考虑墙体分布筋。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配筋规律墙体分布筋边缘构件配筋 前言: 剪力墙结构为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多用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配筋的安全与经济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现对剪力墙结构配筋图规律进行总结,以便设计效率提高。 实例分析: 现以18+1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为例进行总结。该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剪力墙结构墙的配筋分为墙体分布筋和边缘构件配筋。墙体分布筋首先满足电算结果,其次满足《抗规》6.4条的构造要求。关于边缘构件,首先也应满足电算结果,其次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根据轴压比情况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以及不同的约束边缘构件;而此以上各楼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当然也应满足电算结果。

以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 一、墙体分布筋 首先满足电算结果。除地下室处该处大多数情况,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 此时应满足《抗规》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6.4.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l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3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lOmm。 对于200mm厚剪力墙,水平筋一般采用 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 10@300(双层),即可满足安全经济的要求。 另外,《高规》7.2.19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所以相应部位剪力墙,水平筋采用 8@200(双层),竖向筋一般采用 10@200(双层)。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1 剪力墙布置原则 (1)剪力墙的位置: 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 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 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 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 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 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 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 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 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故稳定性一般会满足;此时剪力墙墙厚主要由构造与施工要求控制。 建筑物高度在百米以下时剪力墙厚度一般取200~300mm (3)剪力墙的墙肢长度: 剪力墙墙肢长度不能太短,否则就短肢(4-8倍),不能太长(大于8 m),受弯后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较大,墙体的配筋容易拉断。 故我们控制剪力墙的墙肢长度大于厚度的8倍一点点,比如200墙;取1650墙肢长度,300墙取2450墙肢长度就行,但整个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一般不要超过4m,当墙的长度很

广联达画剪力墙时的常见问题(值得收藏)

梁的支座识别为剪力墙,但是计算却没有按照锚入平行墙节点计算。钢筋算量2009济南 2010-6-11 答:新版本中重新提取梁跨就可以了 剪力墙遇到很长的暗柱,剪力墙只想锚入墙里一个锚固,怎么设置钢筋算量2009南宁2010-6-11 答:可以把暗柱的类别换成端柱就可以了,因为剪力墙遇到暗柱是不考虑直锚和弯锚的,但是遇到端柱就考虑了 剪力墙钢筋一侧的直径不同如何输入?钢筋算量2009长春2010-6-10 答:剪力墙的输入格式:(1)B12/(1)B14@100+(1)B12/B10@100,主要处理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不同属性的剪力墙合并和钢筋计算?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 答:工程中有相邻墙段,厚度不同,一侧平齐,平齐这一侧的钢筋是通长计算的,但是绘制时需要分段绘制。采用合并功能,可以把两段墙合并,但是保留本身各自的属性。选中两段墙图元,选择“合并”命令。在是否保留墙段各自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是,合并成功。汇总计算,在编辑钢筋中查看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剪力墙平齐一侧的钢筋是通常计算的。 在钢筋中剪力墙要布置暗梁,但导入算量怎么变成框架梁了?钢筋算量2009郑州2010-6-10 答:一般情况下,暗梁是不需要导入的,因为和剪力墙一起浇注,他们的量是算在一起的,所以GCL2008中没有暗梁构件,在钢筋导入图形软件时可以选择需要导入构件类型,暗梁不选就可以了。 CAd识别短肢剪力墙的时候两段墙体距离比较近,软件识别成一段墙体了?图形算量GCL2008杭州2010-6-8 答:按照正常操作提取墙体边线和读取墙厚,进行到识别墙这一步的时候,对话框下方有个洞口最大宽度的选项,默认是3000,此时可以测量一下图纸上两段墙体的间距,输入一个小于这个间距的数值,然后再去识别墙就可以了。 GGJ10.0中,剪力墙能否处理三排、四排的钢筋?GGJ10.0洛阳2010-6-8 答:如(2)B12@200中括号的2即为排数,如果是三排改为3即可,如果钢筋直径或间距不同时可以用加号连接,如(2)B12@200+(1)B10@200,需注意:“+”前是墙外侧钢筋,“+”后是墙内侧钢筋(前提是墙要顺时针绘制)。 剪力墙底部加强,多了一排水平筋和垂直筋,输入技巧钢筋算量2009银川市2010-6-7 答: 20、剪力墙底部加强,多了一排水平筋和垂直筋,输入技巧 剪力墙底部加强的输入,底部1000范围内为三排,到上边2000范围内为两排钢筋,软件中怎么处理? 方法:步骤1、水平筋的输入方式为:(1)b12-200+(1)b14-200[1000]+(1)b12-200,如果不输入范围软件默认剪力墙的全高 步骤2、垂直筋的输入方式:在垂直筋中输入内侧和外侧两排,剩下的一排在其他钢筋中输入,因为底部加强的这个钢筋长度一般是固定的,很容易计算 注意:尽量不要断开两道墙绘制,因为断开了,垂直筋会多一个搭接或者多一个接头

剪力墙结构怎样布置才是最省的

1、剪力墙结构类型的确定 剪力墙结构,即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目前结构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建筑,但对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区域,诸如北京,由于当地不认可异形柱规范,故即便6层高的住宅楼也会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通常来讲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在20%-30%是比较经济的。 2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 1、尽量在角部布置剪力墙。 2、核心筒,竖向交通处布置剪力墙。 3、在离刚心最远处要特别加强。 4、墙体尽量布置成L, T等简单形式,不要过于复杂,同时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尽量大于等于翼墙厚度的3倍,以减少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及配筋。 5、尽量减少短肢剪力墙的出现,当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超过 30%时,即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结构,此种结构短肢墙承受的倾覆力矩不宜超过 50% 6、墙长度不宜大于8米,避免受弯后产生大裂缝及拉断钢筋。 7、避免刚度突变,比如出屋面电梯间要适当加强,减小鞭稍效应。 3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经济指标 (1)层间位移角 1/1000(广东地区1/800) 层间位移角越接近限值,表明其刚度越适宜。 (2)墙肢间距【经验数据,经供参考,具体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房屋层数高度及风载大小等综合考虑。】低烈度区( 6、7 度区)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 6~8米 高烈度区( 8度区)剪力墙间距一般为 3~5米 (3)钢筋及混凝土含量 剪力墙结构钢筋及混凝土指标一览表 4剪力墙结构的注意事项 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片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 30%。 2、注意短肢剪力墙、一字墙的轴压比限值及相应的配筋率要求。(高规 7.2.2) 3、一字形独立剪力墙是指纯独立的,若与它有连梁相连,则不是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并要注意此种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他部位的墙厚要求。 4、除首层外,变截面处的轴压比容易超。要注意查看。 5、剪力墙墙身及边缘构件配筋不必过分放大,满足规范即可。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 |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 =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详解

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 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 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 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图18) 一、墙身竖向筋计算

当筏板基础>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 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如采用焊接时,搭 接长度为0) 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 图20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 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图21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图22(图19)(图20) (图21)(图22)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中间层竖向钢筋 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48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图24 图25(图24)(图25)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顶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lae(la)04G101-3P48图26 (图26) 二、墙身水平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保护层+15d 03G101-1P47 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 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 (03G101-1P47注5)图27 外侧钢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 -2*保护层 03G101-1P47 根数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04G101-3P32、45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 1 剪力墙布置原则 (1)剪力墙的位置: 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 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两端楼(电)梯处,在结构中部尽量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 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沿高度均匀变化;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多均匀长墙(增加抗侧刚度和减少剪力墙数和混凝土用量),少短墙(抗震性差);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T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 少复杂形状转折。 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 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3)剪力墙的厚度: 剪力墙厚度取值由以下因素确定: 1)通过结构分析,在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的各项指标确定每层剪力墙的厚度; 2)不同抗震等级的轴压比的限制; 3)构造性及稳定性要求(而稳定性一般会满足); 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在7度或8度地区,墙厚大多情况下是按稳定性和构造要求所控制的; 首先剪力墙厚度应满足《高规》7.2.1条7.7.2条规定(其实是高厚比要求),当不能满足上面几条的时候应按《高规》附录D 计算墙体的稳定,从大量工程实例看, 按《高规》附录D 计算的墙厚比《高规》7.2.1条7.7.2条规定的小得多。故稳定性一般会满足;此时剪力墙墙厚主要由构造与施工要求控制。 建筑物高度在百米以下时剪力墙厚度一般取200~300mm (3)剪力墙的墙肢长度: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计算刘孝国

1.工程实例: 第一类:短肢墙的边缘构件 (一):构件信息 图一 横向墙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0.7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AS=873.(图一取为9) 竖向墙肢的信息如下: 混凝土墙短肢墙加强区,截面参数(m)B*H=0.300*1.850 墙分布筋间距(mm)SW=200.0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NF=3计算配筋为0 (二):边缘构件信息:

上部 中部 下部 图二 (三):配筋计算结果及过程 图二中,竖向墙肢上部(标注上部的地方)边缘构件配筋信息及计算过程: 第28号:约束边缘构件 抗震等级:3 楼层属性:加强层 竖向墙肢总长度1850,底部加强区三级短肢剪力墙的最小配筋率1%(高规规定),墙宽300,所以整个墙肢的配筋为: 1850*300*1%=5550(cm2) 图二中间部分按照分布筋配筋(分布筋配筋率为0.25%): (1850-400-400)*300*0.25%=787.5 剩下的部分两边边缘构件按面积分配,两边面积相同 所以上部边缘构件配筋面积为: (5550-787.5)/2=2381.25(cm2)(包括竖向分布筋和阴影区纵筋?) 图中横向墙肢的配筋:从构件信息中知道AS=873 横向墙肢总长700,计算的时候,aa取40 (350-40)*300*0.25%=232.5 计算配筋+分布筋=873+232.5=1105.5 两边分布筋相等,下面也是232.5 图二下部第15号:约束边缘构件 楼层属性:加强层 由2个边缘构件合并而成

(1)纵筋原始数据: 阴影区面积(cm2):2700.0:(300*300+300*600=270000) 构造配筋率(%): 1.00 构造配筋(mm2):2700.00 计算配筋(mm2):3487.15 3487.15=下部配筋面积+分布筋面积+横向墙右侧配筋=2381+873+232.5 (2)纵筋当前结果: 采用最大构造配筋率的计算结果:3900.00 构造钢筋取值:采用求和后,再调整的算法(3900.00) 有效阴影区面积(cm2):3900.0 构造配筋(mm2):3900.00 计算配筋(mm2):4593.07(=3487.15+1105) 主筋配筋率(%): 1.18 第二类:转角加洞口的边缘构件 异形柱框剪的工程,6层,按照规范此工程是3级框架,2级剪力墙,底部一层加强区,构造配筋率0.008Ac和6Φ14中较大值,为其他部位的构造配筋为0.006Ac和6Φ12,那PKPM 里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率0.94怎么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