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香蕉

分香蕉

分香蕉
分香蕉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

生:香蕉。

师:谁能说出图意?

生:两只小猴子来智慧老人家里做客,智慧老人要把12根香蕉分给两只小猴子。

二、问题探究

师:通过看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根香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问题)

师:我们可以用12根小棒代表12根香蕉分一分。看谁分得最快。学生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演示自己分的过程。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教师讲解把平均分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教师板书:÷)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列式?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香蕉。算式是“12÷2=

6(根)。(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教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2除以2等于6。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4(根)。(教师板书)

师:在12÷3=4这个算式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是除号。(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分香蕉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把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计算的方法。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出又快又好的办法解决。

教师出示题目:18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每份是几根?把分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分,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平均分成2份,算式是18÷2=9(根)。18÷2=9表示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

生: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生:18÷6=3,……

生:18÷9=2……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完成第38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12 ÷ 3 = 4(根)

被除除

数号数商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 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香蕉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况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分东西)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分小棒,每人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你还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反馈。 新授课 1、师:同 2、学们分得真好, 3、有两只小动物也想参加, 4、欢迎吗?(欢迎)快

看看他们是谁?(小猴子)他们在分什么?(分香蕉)板书 5、出示课件, 6、两只小猴会分多少根香蕉呢?(12根)要把12根香蕉分给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 7、每份是多少?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 8、学们用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学生操作,反馈,请学生上台演示。(出示课件) 9、师:这道题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12*2=6(根)板书 师:12*2这个部分怎么读? 生:读作12*2。(板书) 师:算式中12表示什么?(12根香蕉) 2表示什么?(两份)6表示什么?(每份是6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中有加号,减法算式中有减号,乘法算式中有乘号,那么除法算式中这是什么符号?(除号)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10、出示三张卡片*** 师:你们看哪个除号好看?为什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三上教案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 除法中的第四课。通过对前面的“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但这些平均分的活动都是在没有学习过除法基础上,只从活动操作和生活经验出发的,从这节课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让学生认识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从而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是森林小猴的生日,瞧,它准备了什么呢? 生:香蕉。 师:有多少? 生:12根。 师:小猴想要和它的伙伴们分享香蕉,需要大家帮忙分一分,今天我们就来和小猴一起分香蕉。(板书课题)生:小猴现在很苦恼,它说:‘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课件展示)你能帮帮它吗?用你的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自由汇报)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板书) 教师继续出示情景图,展示将12根香蕉平均分的6种情况,并请孩子们一起说一说。 生1:把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根。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生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2根。 师:刚刚汇报的同学用的都是确定份数的方法来分,你能用我们学的确定每份数的方法来分一分,说一说吗? 生:把12根香蕉每6根一份,可以分2份。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一份,可以分3份。 生:把12根香蕉每3根一份,可以分4份。 生:把12根香蕉每2根一份,可以分6份。 师:同学们真棒,全都知道,所以智慧老人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是谁。(课件出示新方法) 齐读: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师:请看这幅图,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我们就可以用算式12÷2=6

分香蕉综合练习1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18÷3=6,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读作()除以()等于(). 12÷4=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读作()除以()等于(). 2.○○○○○○○○8÷2 表示有()个○,每()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份.8里面有()个(). 3.根据图意填空并写出算式. ①表示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②()里面有()个(). ③算式:□○□=□ 二、在□里填上“+”、“-”、“×”、“÷”. 5□6=30 4□6=24 4□4=1 8□12=20 9□9=0 12□3=4 18□12= 30 18□6=3 8□4=2 三、在□里填上“>”、“>”或“=”. 10÷2□5 1×3□8÷2 25÷5□4 4□4÷4 20□4×5 13□3×5 2×2□2+2 5×2□10 4+16□3×4 4□6÷2 四、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五、列式计算. 1.3个5相加是多少?再加3呢? 2.15除以3,商是多少? 3.6里面有多少个2? 4.被除数是18,除数是6,商是多少? 5.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6.除数是6,被除数是30,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 1.18个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每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几组? 2.王芳读一本30页的故事书,每天读5页,几天读完? 3.15本连环画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本? 4.每个同学分得3本连环画,5个同学共得多少本? 5.每个同学分得3本连环画,15本可分给几个同学? 6.二(1)班每小组浇6盆花,有4个小组,____?(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7.有24盆花,____,每组浇多少盆?(补充条件,再列式计算.)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师:像这样,把10 根香蕉平均分成2 份,每份5 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 2= 5 (根)) 师:10,2,5 分别表示什么? 生:10 表示有10 根香蕉,2 表示两只小猴,5 表示每只分得5 根。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 10+2”读作“ 10 除以2”。)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0 是被除数,2 是除数,“+”是除号,5 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 2= 5 (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 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使学生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演示课件“分香蕉”】你们真是热情和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也不是笑笑,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智慧老人拿出了12根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两只小猴子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所以智慧老人想请我们二年二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行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2、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汇报分香蕉的结果. 3、智慧老人传授数学知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2)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 (3)在这个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6叫做“商”. 4、学生汇报所学知识,师板书,并介绍除号的写法,明确每个数的意义.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里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请你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 2、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同步练习

分香蕉 一、计算。 1、 9÷3 = 6×4 = 4×5 = 5×6 = 5×5 = 24÷6 = 15÷3 = 10÷2 = 68-30 = 32-9 = 30÷5 = 85-70 = 12÷6 = 20÷5 = 17+13 = 24÷4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 = 18 18÷3 = 12÷( ) 2×4 = 16÷( ) 12÷( ) = 2 30÷6 = 20÷( ) 4×( ) = 6×2 ( )÷9 = 3 3÷( ) = 4÷4 9÷( ) = 18÷6 6 = ( )÷( )=( )×( )=( )-( )=( )+( ) 3、在○里填上“+”、“-”、“×”或“÷”。 4 ○ 4 = 16 18○ 7 = 2 5 5○5 = 2○5 2○5 = 10 10○2 = 5 3○5 = 15 4○3 = 2○6 30○6 = 24 7○7 = 1 24○6 = 4 3○3 = 18○2 5○1 = 25○5 4、配钥匙、连线。 30÷6 四五( ) 18÷2 20÷4 二九( ) 30÷5 18÷9 五六 ( ) 20÷5 5、用卡片上的数写出所学过的除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6、列式计算。 (1)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有几个6? (3)9的2倍是多少? (4)5个5相加是多少? 20 9 12 5 18 3 2 30 6 4

二、解决问题。 1、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盒子? 2、把1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有几个? 3、张玲得了16朵红花,李芳得了8朵红花,张玲的红花数是李芳的多少倍? 4、四个小组的同学去栽树,每组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 5、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6、小红4天做了16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题需要几天可以做完? 7、小宁带了100元去买文具,想买一个书包和一个笔盒。他带的钱够吗? 8、一辆小汽车可以坐4人,一辆面包车上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3倍,一辆小汽车和一辆面包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9、一条绳子15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小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段?需要剪多少次?如果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才能剪完?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分一分与除法4分香蕉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七分一分与除法4分 香蕉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圈一圈,填一填。 1. □○□=□( ) 2. □○□=□( ) 3.一共有( )个苹果。 □○□=□( ) 4.每3个苹果放1个盘子,需要( )个盘子。 □÷□=□( ) 5.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苹果。 □÷□=□( ) 6.如果每5枝花是1束,可以分成( )束。□÷□=□ ( ) 7.如果平均分成3束,每束有( )枝。□÷□=□( ) 8.平均每人分得多少颗糖果?

二、作图题 9.说一说,圈一圈。 18÷2=9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圈一圈:

参考答案 1. 10÷2=5(辆) 2. 12÷4=3(盘) 【解析】 1.略 2.略 3.24 4×6=24(个)或6×4=24(个) 4.8 24÷3=8(个) 5.3 24÷8=3(个) 【解析】 3.略 4.略 5.略 6.3 15÷5=3(束) 7.5 15÷3=5(枝) 【解析】 6.略 7.略 8.5颗 【解析】 【分析】 小女孩和她的4个好朋友一起分享25颗糖果,一共有1+4=5(个)小朋友,所以是把25颗

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糖果有25÷5=5(颗)。【详解】 1+4=5(人) 25÷5=5(颗) 答:平均每人分得5颗糖果。 9.答案一:18个圆圈平均分成2份,每份9个。 答案二:18个圆圈每份2个,能分成9份。 【解析】 【详解】 略

分一分与除法-分香蕉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接触除法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等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同学们,今天,智慧老爷爷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他们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这两位客人 我们在分桃子的时候已经见过了,大家知道是谁了 吗?(猴哥哥和猴弟弟)。对,大家的记性真好!(出 示猴哥哥和猴弟弟挂图)。智慧老爷爷听说:这两调 皮的家伙特别爱吃香蕉。于是他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 来招待它们。大家数数看老爷爷拿出了多少根香蕉 呢?(出示香蕉挂图)(12根)。对!他想:要是把这 些香蕉给这两只小猴子分不公平,这两小鬼可能会闹 翻天。所以老爷爷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 蕉,你们愿意吗?(愿意)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分 香蕉”吧!(板书课题) 进入故事情境,数 出香蕉数,做好帮 智慧老爷爷的准 备 创设学生比较熟 悉的分一分的情 境,符合学生帮助 别人的心理,学生 很容易进入问题 的情境中

分香蕉练习题

《分香蕉》同步练习1 一、计算。 9÷3 = 6×4 = 4×5 = 5×6 = 30÷5 = 85-70 = 5×5 = 24÷6 = 15÷3 = 10÷2 = 17+13 = 24÷4 = 68-30 = 32-9 = 12÷6 = 20÷5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 = 18 18÷3 = 12÷( ) 2×4 = 16÷( ) 12÷( ) = 2 30÷6 = 20÷( ) 4×( ) = 6×2 ( )÷9 = 3 20÷( ) = 4 9÷( ) = 5 18÷6= 6 = ( )÷( )=( )×( )=( )-( )=( )+( ) 3、在○里填上“+”、“-”、“×”或“÷”。 4 ○ 4 = 16 18○ 7 = 2 5 5○5 = 2○ 5○5 = 10 3○3 =9 4○ 6 = 24 10○2 = 5 3○5 = 15 4○3 = 12 5○6=30 4○6 = 24 7○7 = 14 4、配钥匙、连线。 30÷6 四五( ) 18÷2 20÷4 二九( ) 30÷5 18÷9 五六 ( ) 20÷5 5、用卡片上的数写出所学过的除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6、列式计算。 (1)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有几个6? (3)9的2倍是多少? (4)5个5相加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盒子? 2、把1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有几个? 3、张玲得了16朵红花,李芳得了8朵红花,张玲的红花数是李芳的多少倍? 20 9 12 5 18 3 2 30 6 4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 师: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2=5(根)) 师:10,2,5分别表示什么? 生: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10÷2”读作“10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生: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 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 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生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 生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 师: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生: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 师: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小猴子的考验吗? 生:(齐答)敢。 1.连一连。 (1)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几? 10÷5 (2)有10个梨,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

2019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九

2019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 15÷5读作( )。 A、15除5 B、5除以15 C、15除以5或5除15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 )。 A、一定有0 B、不一定有0 C、一定没有0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的算式,除数最大的是( )。 A、36÷4=9 B、28÷7=4 C、18÷9=2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被除数是9的算式是( )。 A、9÷3=3 B、45÷9=5 C、2×9=18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0不能做除数。(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24÷8=3读作24除以8等于3。(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除的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30÷5=______,这个算式中被除数是______,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12÷3=4,读作______,其中12叫______,3叫______,4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36÷4=9,这个算式读作______,其中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把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个;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个。 【答案】: 【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香蕉》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

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意义与除法算式 安居街校区李菊平 一、学习目标: A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景,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B、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C、结合具体情境,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20根小棒。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课件出示:12根香蕉,两只猴子。师讲述:有一天,猴妈妈从树林里摘回一些香蕉。看课件,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察汇报。师:你能帮猴妈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给这两只猴子吗? 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 汇报分的过程。 师小结:分的时候,可以一根一根地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地分、还可以三根三根地分……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创设学习情境,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师: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 生:6根。 师:你知道怎么用算式表示吗? 生:尝试表示。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自学算式的读法。 课件再出示:一只猴子。 师:现在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个猴子有几根? 生:继续操作并用算式表示。同桌交流算式。 汇报探究情况。同时教师课件演示分的方法。 师:课件出示:如果把12根香蕉,每4个1盘,需要几个盘子? 生:独立探究,并用算式表示。 自学课本38页的各部分名称。 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新知: 完成习题。 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8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 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可以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出示课件录音)猴大宝说:妈妈,你分得可真公平,我们喜欢你这种分法,就是急得我口水流了一大堆。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操作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2、认识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分香蕉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片。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 生:香蕉。 师:谁能说出图意? 生:两只小猴子来智慧老人家里做客,智慧老人要把12根香蕉分给两只小猴子。 二、问题探究 师:通过看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根香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问题) 师:我们可以用12根小棒代表12根香蕉分一分。看谁分得最快。学生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演示自己分的过程。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教师讲解把平均分转化成除法算式。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教师板书:÷)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列式?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香蕉。算式是“12÷2=

6(根)。(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教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2除以2等于6。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2÷3=4(根)。(教师板书) 师:在12÷3=4这个算式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是除号。(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分香蕉的时候,出现了多种分法,同学们掌握了把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计算的方法。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出又快又好的办法解决。 教师出示题目:18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每份是几根?把分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分,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平均分成2份,算式是18÷2=9(根)。18÷2=9表示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9。 生: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生:18÷6=3,…… 生:18÷9=2……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完成第38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12 ÷ 3 = 4(根) 被除除 除 数号数商

合欢树优秀课件

合欢树优秀课件 合欢树优秀课件 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合欢树优秀课件,欢迎参考! 合欢树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铺垫感悟本文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磐”一般坚强地站立起来,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分香蕉同步练习(I)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分香蕉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46分) 1. (1分)学校计划买来42套桌椅共花1344元,学校实际花了2880元,实际买了________套桌椅? 2. (8分)用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五六三十 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________ ________÷5=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 3. (2分)在方框里分别填哪两个数字,才能使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 ________、________ 4. (3分)想一想,填一填. 80÷2=________ 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________个十,就是________. 5. (2分)工程队要修一条长5320米的路,如果每天修38米,________天能修完,如果要在76天内修完这条路,平均每天要修________米。 6. (1分)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填写)

________ 7. (5分)口算. 80×80=________80÷80=________70×60=________810÷9=________24-9=________ 8. (8分)口算 16×2=________300÷60=________ 24×3=________720÷90=________ 17×4=________450÷9=________ 210÷70=________80×20=________ 9. (12分) (2018二下·云南月考) 在横线上填上“+”“-”“×”或“÷”。 3________3=9 15________5=3 18________6=3 15________5=20 8________8=0 24________4=6 12________3=4 3________6=18 30________5=6 4________4=8 16________4=4 14________2=12 10. (4分)直接写得数 600÷3=________ 160÷40=________ 23×30=________ 50×12=________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城北小学陆红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材简析及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是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教材通过小猴分香蕉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联系,由于我校有多媒体,很直观的再现小猴分香蕉的等分过程,因此,我吧“分香蕉”的情境改为学生分组参加分彩笔让学生自行设计分组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并体验数学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法】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交流。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诀卡。 [媒体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 ?分一分,说一说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10* 2= 5 (根)) 10,2, 5分别表示什么? 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 10* 2”读作“ 10除以2”。 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 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 2= 5 (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猜一猜,分一分。 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 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 2 (根),小猴家来了6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分香蕉同步练习D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分香蕉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 (3分)不计算,确定商是几位数. (1)652÷89________ (2)8326÷52________ (3)584÷49________ 2. (5分)口算. 40÷5=________ 45÷9=________ 6×9=________ 7×2=________ 72÷8=________ 3. (2分)填上合适的数. (1)5400÷9=________÷3 (2)25×12=3×________ 4. (1分)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________倍? 5. (1分) (2018二下·合水月考) 每只小猫分2条鱼,12条鱼可以分给________只小猫。

6. (1分)除数是5,被除数是20,商是________ 7. (8分) (2018四上·始兴期末) 直接写出得数 240×30=________120×40=________300÷50=________630+90=________ 363+40≈________69×199≈________25×48×4=________150-50×2=________ 8. (1分) (2018三上·山东月考) 把69块橡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下边算式中 箭头所指的一步表示:3个小朋友先分掉了________块? 9. (6分) (2018二上·青岛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6÷2________5×1 4×8________9÷3 54÷9________10÷224÷6________42÷7 3×4________18÷972÷8________7×3 10. (1分) ________ 二、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1. (2分)42÷7=() A . 8 B . 42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练习题二十一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练习题二十一第1题【单选题】 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几本?写出的算式是( )。 A、3×3=9 B、9÷3=3 C、9-3=6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生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 A、7 B、6 C、4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5÷5读作( )。 A、15除5 B、5除以15 C、15除以5或5除15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列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36÷4=9,这个算式读作______,其中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请你给下面的○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再根据涂色结果。提出一道用除法计算的用题并解答。 ______ 问题:______ 列式计算: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把______平均分成______份,每份有______个。用除法算式表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我能填得准. 除数是2,商是8,被除数是______. 除数是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______.

一个数比7的8倍还多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30÷5=______,这个算式中被除数是______,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因为“______÷除数=商”,所以商×除数=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六______ ______ ______

《分香蕉》的教案

分香蕉 教学课题:分香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分香蕉》,练一练及相关练习。 教案背景:《分香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在学生经历前面三节课的“分一分”,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经验,对平均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本节课之前,学生经历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本课主要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经历“平均分”具体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获得对除法运算意义的初步理解。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分一分”的教学,学生经历过大量的等分活动,对等分的概念已经有明确的认识,对于用除法表示等分,学生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景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的读法、分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初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会除法与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小朋友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把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成“小猴分香蕉”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展开,逐渐出示课本的问题,通过问题的逐一解答,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香蕉(实物)。 学具准备:12条小棒。 学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分香蕉》的相关内容和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欲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有两只猴子从果园里摘了很多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出示主题图)但它们回到家后,却发愁呢!猜猜它们为什么发愁?(学生自由猜一下)对,它们为分面前的香蕉发愁。猴哥哥和猴弟弟谁也不肯吃亏,想分得公平一些,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自己想的办法,引出平均分。) 小朋友们,你能帮他们分香蕉吗? (板书课题:分香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分一分”的情境,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迅速地进入问题情境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有利的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