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后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辅导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因此,在近二十几年以来,在全世界针对各大灾难的救援活动之中,灾后心理辅导基本上已被列为了正式的医疗救助手段和项目。而至今为止,大家最为熟知的灾后心理救援活动就是关于911事件的心理辅导工作。

灾后心理辅导在我国

有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正式出现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十多年来,我国的心理干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2002年5月7日晚发生的大连空难事故为例,当时,我国一些精神卫生学专家就受政府的邀请,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心理干预。专家在大连和北京分别举行了三次集体的心理干预,对有个别心理创伤严重的人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由于干预及时、措施得当,“5·7”空难后遇难者家属的失常程度相对要轻很多。

目标人群

一是遇难者家属;

二是旁观者,包括幸存者、目击者;

三是外围人群,包括救援人员、官员、记者、遇难者同事,以及通过媒体间接体验到灾难冲击的一类人。

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像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1 / 14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疲倦发抖或抽筋

失眠呼吸困难

作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恶心

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

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疏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2 / 14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 灾难的再次经验

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2. 逃避反应

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3. 高度的警觉性

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易怒或爆发愤怒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过度警觉

·过度的惊吓反应

3 / 14

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经历过这次大灾难,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儿童与青少年们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想法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也稍异于成人。以下的整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分述如下:

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共同反应:

·害怕将来的灾难

·对上学失去兴趣

·行为退化

·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

·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

学龄前(1-5岁)

˙吸手指头

˙尿床

˙害怕黑暗或动物

˙黏住父母

˙畏惧夜晚

˙大小便失禁,便秘

˙说话困难(例如:口吃)

˙食欲减退或增加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的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特别显得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学龄儿童(5-10岁)

˙易怒

˙哭诉

˙黏人

˙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

˙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

˙畏惧夜晚、做恶梦、害怕黑暗

˙逃避上学

˙在同伴中退缩

˙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

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失去宠物或有价值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特别难处理的。

4 / 14

青春期前(11-14岁)

˙睡眠失调

˙食欲不振

˙在家里造反

˙不愿意做家事

˙学校问题(例如:打架、退缩、失去兴趣、寻求注意的行为)

˙生理问题(例如:头痛、不明原因的痛、皮肤发疹、排泄问题等)

˙失去与同侪社交活动的兴趣

同侪活动在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一样,反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

青春期(14-18岁)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头痛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侪,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变的容易紧张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

各种灾难让学童面临空前重大的压力。学校复学之后,学童心理复健的责任便直接落在教师的肩上。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也是灾难的受害者,承受着丧失亲友、财产的伤痛,同时身兼受灾者与救难者的双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亲身经历灾害、失落亲友,但经由媒体的报导或亲友间的传述,也真确地感受到灾难的震撼。因此,在复学之后,5 / 14

这势必成为校园内每一位成员所必须立即面对的,若教师无法先平复自己情绪,将对学童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

故在此我们列出救灾人员在面临如此灾难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与自己能做的因应对策,期望能对教师情绪的平复有所帮助。最后,我们列出教师们在帮助学童时可能面临的挫折与因应方式,希望能对教师辅导学童时有所帮助。

面对如此重大灾难之后,您可能出现以下反应: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ZF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周围的人。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您能为您自己做些什么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然而,当您在学校面对学童,试图帮助学童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童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为学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学童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影响个人情绪......

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学童,却因为学童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与其它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

对学童多些包容。学童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常行为,例如学童会很黏老师、愤怒攻击其它学童、或出现一些幼儿时期才会有的行为。

6 / 14

确认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自助而后助人,期望这本手册提供的方式能帮助教师平复心情,使您更有心力帮助学童安心就学,如此不仅能协助学童度过心理的困顿,也能减轻学童父母的负担,不需花费更多力气安顿孩子的身心,而投注更多的心力于家园的重建。

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

在灾后,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症状,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辅导,便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所可能造成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进一步的发现及做出及时的辅导,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因应其突如其来的不明情绪,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以下的介绍,将分为一般性通则与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适用的特则来说明。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 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量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1. 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7 / 14

·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

·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画。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开放式问句

(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

(2)你会怎么做?

(3)我希望你说一些…

使人成长的气氛

(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2)专注

(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A.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

B.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C.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倾听时需要

A.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B.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

C.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8 / 14

D.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E.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F.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G.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特则

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的辅导方式

上述的说明是一通则式的介绍,以下则针对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给教师从事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参考。

对学前阶段的教师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9 / 14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画演练。

对中学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伴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同伴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是正常的。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设定专题讨论,如“社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的搜集资料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灾后心理辅导员的具体要求:

对于从事灾后心理辅导的人员是有具体要求的:原则上,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至少大学里是学习过心理学或受过三级心理咨询师以上的培训,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对于没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志愿者,只凭热情去做危机干预其实是不合适的。这些志愿者可以作为后勤支援,心理咨询师在进行服务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但不适合独立的从事心理服务工作。

由此不难发现,灾后心理辅导正和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个专业而长期的工作。而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将这一工作与对灾难造成的经济方面的补救和重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后记:

10 / 14

只说,灾后心理救援,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选自:中科院心理所专家谈灾后心理援助)

(回答人:林春

简介:林春,男,196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范围为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问:在遇到突发性灾难的时候,如果心理援助还没来得及帮助到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救,自己来进行心理调试?

答:一个事件发生以后,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亲人失去了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并不是不去面对,它就不是真的,因此一定要回到现实中来。怎样做心理调试呢?我觉得第一、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承认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灾后所产生的情绪一般都是负面情绪,悲伤、痛苦、内疚,这都属于正常的范围,不要去否定它。不要觉得,我怎么这样呢,别人都说不要伤心,我还是伤心,我是不是有问题了。伤心没有问题,肯定会伤心,有的人不仅伤心,还有内疚,还有愤怒,这些情绪都很正常,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第二、多跟周围人的交流。我们都学过物理学,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跟外界其它系统不能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流,那么很快就会失去结构,而功能又是建立在结构的基础上,没有结构就没有功能了。像疯牛的脑袋里面是糨糊状的,那它就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了。人在灾后,很容易出现自我封闭,自责、自疚……各种各样的情绪导致自己减少社会交往,出现回避行为,不愿意跟别人说话,这样其实对人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心理功能是不利的。

问:那如果大家都有负面情绪,交流之后会不会更加严重?

答:不是这样的。也许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你也痛苦,我也痛苦,两个人一交流不是双倍痛苦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交流本身就是宣泄的过程,通过交流,心理压力会减少,对恢复心理平衡、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是有益的。比如说皮肤上长了个疮,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你把它盖起来,看不见它,但是看不见就会好了吗?实际上不是这样。你盖起来视而不见,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你不妨把它打开,该怎么治疗怎么治,当时会疼痛一点,被治好以后就正常了,各种功能又重新具备了。这和我们很多人的常识是不一样的。当人家很痛苦的时候,去安慰他说你别哭了,这并不科学。

问:比如说,一个人的亲人在地震中去世了,我们该怎么安慰他呢?

答:不一定要直接提他的亲人,但是也不要对故意回避或漠视,比如他怀念自己去世的爸爸妈妈的时候,你说别说了,都过去了。这种安慰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特别冷漠。你可以陪着他,跟他分享对爸爸妈妈的回忆,然后说,如果他的爸爸妈妈活着,会希望他好好地生活。这是天灾,不是人能够控制和左右的,慢慢地,他会对事情有正确的认识,情绪得到充分宣泄,这样有利于他的恢复。安慰和同情要讲究方法,不仅专业的做心理工作的人,社会公众在给别人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时候,也要学一点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使帮助更有效。

11 / 14

问:地震之后,当晚上我收到几个朋友的短信,他们住在高楼上,担心地震了该怎么办。我想问的是,对于不在灾区的人们,怎么面对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恐惧和负面的情绪呢?

答:假如住在高楼上,有震感,这时候人们有恐慌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还是像刚才说的,多做交流。我们关心灾区,每天的电视,网络的报道和图片,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对正常人来说也会体验严重的负面情绪。如果认知模式和人格特点不是特别合理,或者是不太正常的、适应能力不是特别强的人,他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种事情很难避免,很无奈。我个人觉得,我们媒体宣传的时候也要把握一个度,地震严重的程度还是要说的,因为消息的公布有利于救灾,也在整体上有利于恐慌情绪的平复。人们往往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特别想搞清楚,你不告诉他,他会从其他渠道了解,很容易把事情的严重性放大。如果什么都解释清楚了,从整体来说有利于恐慌心理的消解。但是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特别血腥的东西还是少发一点。作为普通老百姓,我觉得地震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天关心这个事也是可以的,但还是要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这本身也是对抗震救灾的一种支持,如果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看起来令人动容,但是把事情都耽搁了,是于事无补的。所以还是应该正常工作,这本身就是对灾区的支持,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安慰。再就是自己有能力的,可以捐钱,帮助灾区人民。如果平常看到这种惨烈的画面太多了,脑子里想得太多了,自己痛苦得不能自拔,晚上不能睡觉,可以通过跟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和有心理学知识的人沟通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使自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构成严重且长期的干扰,可以找专门的心理学工作者帮助解决问题。不过,一定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和干预。

问:作为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您希望今后政府如何加强对重大事件、重大灾害知识的宣传,让大家更愿意接受呢?

答:我觉得我们国家和政府救灾的工作组织得非常迅速,非常有效,比我们知道的以前那些救灾工作好得多。当然还有不够不足的地方,尤其心理服务这方面,我觉得应该纳入国家整个危机救援体系,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在抢救生命和财产以后,心理服务要及时跟进,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该有预案,有队伍的准备,有解决问题的专业的模式。平时就应该做好准备,组织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再就是在社会上多普及一些人们应对危机的心理知识,如正常的心理反应和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什么样的,如何助人、自助。

如何预防灾后心理后遗症

连日来,大家一直注意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却料不到,心理上的创伤也随着电视、收音机、报纸、因特网、开始打击非灾区的每一个人。灾难心理后遗症,不用捐钱,你帮得上忙……

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有恐惧而未到以上立即求医的状况者,那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的你,你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有效,但最好具备以下的态度和方法:

1.无言的陪伴

12 / 14

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

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2.一杯温水

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3.一张面纸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4.大耳朵少嘴巴

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故事罢!这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心理治疗派别的作法。

5.说停就停

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他。

如果有更加严重的情况,那就要赶快送去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医院,必要的时候还要以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灾后心理辅导禁语

心理干预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没有心灵的重建,所有的重建都看不到阳光。目前有上千心理志愿者在灾区与灾民进行心理式的交流或集体心理活动。由于中国真正的心理医生是很少的,灾区大多心理干预者是只懂心理常规的志愿者。除了热情和爱心外,心理交流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心理专家对心理志者进行培训时,对与灾民特别学生进行心理情绪释放性交流时,非专业心理学志愿者必须铭记的15条语言禁忌。

抚慰心灵,15条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不能说的话,原因附后。

1、“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幸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我们只能想象灾难的苦楚,不能体验经历者真实心理感受;

2、“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幸存者常常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和亲人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死去;

3、“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这是旁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幸存者的处境;

13 / 14

4、“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死去的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幸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

5、“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实际,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6、“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幸存者的看法;

7、“你会走出来的”———没有站在幸存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8、“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9、“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11、“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说这种话,是在帮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

12、“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或许他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再回去了。

13、“坚强点,想开点,面向未来吧!”——一个幸福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受伤如此之重的人们?

14、“过两天我来看你。”——如果你不能保证到来的话,请不要随意许下不能完成的诺言。

15、“我代表……政府……人民……”——不要一时激动“代表”政府和人民许诺。

另外,不要询问惨烈事件中的细节,不要强迫回忆痛苦。如果他不愿意回忆不愿意说,自然是其内心力量不足以应对,强行介入会产生一系列创伤反应。此外,与受灾群众交流时出现冷场不要着急找话,只是深情而默默的陪伴本身也是一种安抚。再者,不要过分关怀,这样会使对方失去真实自我需要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带上面具生活。试想,领导如果天天来你房间看望你。

心理志愿者不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抚慰受难的心灵。在灾难发生十天后,作为心理救助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走过去,握着对方的手,无言地陪伴。站在灾民的心理立场上去面对所有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心理志愿者首先一定要进行心理换位。我们只是心理郁闷释放的桥渠,给处于灾难深渊中的心灵一线光明,再发现人性本能自救的力量,我们给灾民生存的路上一盏明灯,照着他们用自己的脚走出来。让住!面对我们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他们所历灾难的共同亲历者,在寻求快乐自生的路上我们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和积极向上的榜样。

14 / 14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

灾后心理辅导手册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身体症状 ?疲倦?发抖或抽筋 ?失眠?呼吸困难 ?作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 ?心神不宁?恶心 ?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 ?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 ?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一、教学目的教学生倾诉的方法,并学会倾诉。 二、教学内容大灾之后不要自己压抑不良心境,而应当学会倾诉,找朋友,同学,老师,把自己郁积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 1、高歌释放音乐对治疗心理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歌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大灾之后,焦虑、烦躁、愤怒、失望、失眠等情绪积压在心中, 不妨自己唱歌,歌的旋律、唱歌时有节奏地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情绪。 2、以静制动当你心情不好,内心十分激动,烦躁、坐立不安时,可默默地侍花弄草,挥毫书副或在树阴下散步,这种看似与排除不良情绪无关的行为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独特的宣泄方式,它是以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从而排除沉重的压抑。 3、不妨痛哭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从医学角度讲,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 施。但如果遇事就哭,时时哭哭啼啼,事事悲悲泣泣,反而更加重不良情绪。 四年级梁从贵

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三年级徐春华 教学课题: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学教案 目标:1 、正确认识地震;2、怎样正确躲避地震; 3 、抚慰心灵。 内容: 一、正确认识地震 1 、地震形成的原因;2、地震分为震中、震源; 3、有哪些危害。 二、怎样躲避地震 1 、室内:厕所和厨房、教室、墙角或桌椅下。如果是教室,排成队伍,把头,或用书护住头部迅速下楼,到操场。 2、室外: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不要靠近建筑物,尽量远离建筑物。 三、抚慰心灵 1、既然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避勉,尽量只能安全躲避。 2、要鼓励、正确对待。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为什么害怕,怎样克服,为什么不怕,提出来,让大家学习。 小结:虽然地震带给我们了一定的伤害,但是我们在困难和自然灾害面前,要更坚强,勇敢,来战胜、克服它,要更好的学习,长大以后,争取能够知道地震,并让它减少对人们的危害。 二○○八年十月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通过应用心理学课关于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小节课程的学习,使我对于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与具体运用有潜在的了解,最后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以及台风受灾区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那发现有人存在心理危机时,当我们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其基本原则包括:(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了解完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心理危机呢经过老师的归纳讲解,主要包括这么几个原因,分别是: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大财产损失;重要考试及晋升失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在实际中,这些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同时对人们心理造成危机。例如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亲人或朋友的离世及自身严重疾病和重度残

疾,那么这些原因都可能集中在一起造成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件不幸的事并不能造成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但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时,恋爱的失败,事业的不顺再加上亲人的离世等一系列的原因堆积而成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比单独某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更棘手更难以处理。我们必须尽早地找出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尽快的时间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 那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专业心理咨询者及工作人员有关于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1、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求助者知道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这一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许多适当的方法或途径可供求助者选择;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 心理危机在前些年并不为人所重视,人们普遍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够了解,几乎忽视这一方面的问题,所以当心理产生危机,并且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人们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但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受到社会重视缘于汶川地震中,心理危机干预对于灾后的灾民心理信心重建,灾民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令社会各界开始关注人们的心理问题,关注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自从08汶川地震之后,心

地震后灾民的心理重建问题之灾后救济需要心理干预

地震后灾民的心理重建问题之灾后救济需要心理干预 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 首先,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通常都很大,它会立即在当事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这辈子再也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起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的、黑暗的空间里,他在废墟里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其次,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强烈地震,房屋夷为平地,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 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我曾看过一部反映空难之后幸存者心理历程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死而整日责怪自己,总以为如果当时她抱得更紧些,她的孩子就会安然无恙。男主角为了帮助她摆脱自责,让她紧紧抱着一个背包,然后冒险将汽车撞到墙上。撞墙的一瞬间,背包从玻璃窗飞出车外。在这样一个铁的事实面前,女主角终于认识到当时她无论抱得多紧,她都无法挽救孩子的性命。意识到这一点,女主角一下子释然了。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我们中国人在情绪表达方面本来就比较压抑、委婉,我们平时劝人时也爱说“别哭、别哭”。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让幸存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不坚强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疲倦、喉咙及胸部梗塞感等。 相比而言,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今后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正式出现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这十多年来心理干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等的变化,世界进入高风险时期,我国出现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概率也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干预、加大心理干预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 也许有一天,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队伍中除了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还有心理工作者。 灾难发生之后,所导致的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它往往发生在一些威胁生命的事件之后,伴随着一系列令人痛苦的心理体验,并且长时间消磨不去。PTSD的患者会持续的体验到创伤事件本身,灾难的梦魇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像挥之不去的幽灵折磨着他们,并且会持续不断的进入他们的梦境。 对于创伤性的事件本身,他们则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他们会回避所有与事件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谈话,对于相关的活动、地点和人物也避之不及。对于所经历的创伤事件,他们会表现出对于事件重要方面的遗忘:似乎所经历的一切在他们头脑中变成了一片空白。 PTSD的受害者在受难后还往往表现出对一般事件的麻木。对于有意义的事件和有趣的事情,他们表现得异常冷漠。身边的人也许能够体会出,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对他们的亲近,甚至更加疏远,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表达也受到了禁锢,很多PTSD的患者在灾难过后不再能够很好的沟通情感,也无法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恋之情。在很多亲人的严重,他们变得陌生,不再像以往那个具有人情味的亲人,而成为一个情感淡漠的“木头人”。

灾后心理与干预

灾后心理与干预

新闻回放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万间。 震后正常的心理反应: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此不能回忆。 (2)恢复期,在这个阶段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正常的恢复期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纳”五个阶段。 (3)康复期,康复期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处还能适时鼓励别的受灾人群,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1、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1)情绪反应 害怕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悲伤、罪恶感 ?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愤怒 ?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重复回忆 ?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望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2)身体症状 ?疲倦?发抖或抽筋

(完整版)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王思斌 2012-8-27 14:59:45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京)2008年6期第11~13页 【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灾害是人类的敌人,但同时也促进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在战胜灾害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增强知识、促进团结。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抗灾,尽最大可能拯救灾民的生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方都会以其优势发挥作用并作出贡献,社会工作作为以服务困难群体为天职的专业,在长期的灾后重建中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工作是救难解困的专业活动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类面对的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人类应对这些问题能力的提高,首先在发达国家,后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发展出了专门帮助贫困群体、弱势群体解决生存问题,帮助其走出困境并促进其发展的专门职业,这就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它以遇到特殊困难、陷入困境进而影响了正常生活的人群为服务对象,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们脱离危险、走出困境、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不但在人们遭遇困境时从“治疗”的角度去诊断问题,向其提供帮助,而且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还从发展的角度去启发、帮助他们增强能力。通过这些专业活动,社会工作不但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正常生活,而且可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中共中央十六届

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相当广泛,可以对陷入困境者实施物质帮助、心理舒缓、社会关系重建等多方面的支持。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在世界各国各地,社会工作在救助灾民、心理辅导、精神抚慰、社区和社会关系重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从“大灾害”的概念看社会工作介入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意义 灾害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不但对灾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破坏他们的家庭及社区的社会结构,并会严重地影响灾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运行。灾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灾民造成严重的、长期的心理创伤,破坏原来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给原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这样,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就是多方面的和影响长远的。从人员伤亡、家庭破碎、心理创伤、社会关系破坏、房屋财产损失等角度来看,灾害是一个重大伤害事件,也可以说,如果比较全面地看待灾害给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就应该有一个“大灾害”的概念。“大灾害”概念不但强调灾害的广度和烈度,而且也注意到破坏性影响的深度。即看到它对灾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影响,看到灾害对维持社区正常运行的社会结构的破坏,看到它对人们的心灵和持续生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大灾害”的角度来看,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做更多工作,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得更加深远。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能以其对人类的深刻关怀及专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12.02“5.12”XX大地震给我镇造成巨大自然灾害,为又好又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级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有力地推进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200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确保领导责任到位。为确保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XX党委、政府成立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别落实分管领导具体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建材监管和施工安全、信访维稳、日常联络和政策兑现等工作小组,分别由副职领导任工作组组长,抓好各个环节具体工作的落实。同时,根据农房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及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作 的不同性,分别成立了农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城镇住房重建领导小组和各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分管领导,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人头。 二是实行领导联片,干部包村责任制。由党委书记、镇长牵头分别负责XX、跃进两个办事处的灾后重建工作;其他党政副职领导实行包片责任制,分别负责2-3个村(或社区)的农房重建和城镇重建工作;各驻村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分

别负责所驻村灾后重建的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并实行“五包”责任制,指导、督促所驻村严格做到“包放线、包安全、包技术、包质量、包验收”。同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灾后重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各项责任落实。 二、精心组织,确保目标按期完成 1、农房重建完成情况。我镇经县批准的永久性农房重建对象户共974户,其中2009年3月1日前批准确定的重建户933户已全面开工,已全面完工928户,完工率达99.5%;3月1日后因余震和外出务工返乡新增的41户重建户已开工37户,开工率达90%,已全面完工29户,完工率达70.7%。4687户需维修加固农房已全面完成维修加固任务。 2、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完成情况。我镇经县批准的永久性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对象户共102户,已开工95户,占93.1%,已完工86户,占总任务的84.3%;241户维修加固对象户已全面完成维修加固任务。 3、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完成情况。2009年底前,我镇经县发改局立项批准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19个,根据县有关部门要求,启动建设的项目12个。其中10个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全面开工建设,司法所灾后重建项目已通过购买方式完成重建任务,社区居委会、文化站、图书发行网点及政府周转房、劳动保障平台2个整合项目已完成平面图测绘、地勘、地质灾害评估、初步方案设计等前期

学习心理辅导

第一篇学习心理辅导的原理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学习与人生发展 一、终身学习的理念 1、保罗·朗格郎,法国学者,于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基于现代人面临九种挑战:①社会变革的加速;②人口的增长;③科学技术的发展;④政治的挑战;⑤信息;⑥闲暇;⑦生活模式和相互联系的危机; ⑧身体;⑨意识形态的危机 2、(朗格郎)终身教育的任务:①确定能够帮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学习和得到训练的结构和方法。②通过多种自我教育的形式,向每一个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实程度上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工具。 3、(朗格郎)终身教育的意义:①终身教育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需要②终身教育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朗格郎指出:“因考试失败而被淘汰,会导致社会资源和现金、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的浪费。失败所引起的对人的伤害和感情上的震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③终身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 二、人生发展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二节中小学学习心理问题面面观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前十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 1、厌学问题学生厌学是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位于十大心理问题之首。 2、学业失败学业失败给孩子带来的最大伤害,莫过于自尊和自信的动摇。 3、注意力障碍多动、分心和注意力缺陷是儿童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 注意:“多动”不一定是“多动症”。多动的孩子往往也可能是精力过剩、有强烈的体力活动要求的,或者性情躁动不安;而多动症的孩子则除了多动的特征外尚有分心与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注意缺陷,并严重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控制。 4、学习过度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学生平时总是担心自己学不好,跟不上,焦虑异常,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考试时,表现出焦躁不安,紧张(出汗、心跳加快),水平失常,有考场晕场现象。 5、恐学症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来自学习活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节学习与学习心理辅导 一、学习概念: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二、学习定义的要点:1、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2、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产生于经验,而不是来自成熟。 三、学习心理辅导:它是指教师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辅导。 四、学习辅导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进行训练与辅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消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障碍进行矫治,如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矫治注意力障碍、自卑自弃心理、学校恐怖症。 五、学校心理辅导的四大主题:(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六、学习辅导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其创造能力。2、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3、正确对待学业的成功与失败,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帮助学生解决与学习有关的各种心理困惑。

社会群众心理辅导

与此同时,亲历现场悲惨的场面、过度劳累和后勤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现场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灾区的心理救援工作,近年来,我国心理卫生界在这一重要领域也积累了许多实际经验。本文就如何组织和实施灾区心理救援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一、灾区心理救援的组织 首先,灾区现场指挥中心必须充分认识现场心理救援的重要意义,把心理救援列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中。在所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都应把心理救援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必要的演练和准备。 第二,组织心理救援工作队,及时奔赴现场。心理救援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现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危机,而且能够和其他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为现场救灾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从而保障整体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 第三,充分发挥各类现场救援人员的作用。在灾区,任何直接接触受灾群众的人员,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各级政府救灾人员,医务人员,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的行动、语言都会对受灾群众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所有现场救助人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救援。因此,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之前,甚至在救援的途中,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心理救援培训。

二、现场心理救援 现场心理救援工作是在紧急状况下进行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及其对救灾工作的影响,为灾后心理健康的尽快恢复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由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和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受灾群众通常会恐惧心理。个体的心理恐惧会导致情绪失控和非理智行为的产生,灾区谣言的传播则会推动群体心理恐惧的发展。因此,除了积极的救援外,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布告等),迅速发布有关灾情的权威信息,以阻止相关谣言的传播,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稳定受灾群众的心理。 2、消除受灾群众的孤独感。大规模的灾难(如地震),导致很多受灾群众孤单地滞留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境况下,他们与亲人失去了联系,与外界失去了接触,其社会支持系统遭到彻底的破坏。救援人员要利用与受灾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传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唯一的受灾者,鼓励他们和所有受灾者一起克服和战胜困难。 3、给受灾群众以希望。心理学家认为,希望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最重要的一个。在灾区,人们常常会感到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绝望情绪。对于这种情况,引导受灾群众看到希望,能够坚定他们战胜威胁的信念,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发展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感,以积极的心态等待进一步的救援。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教案 【疏导目的】这次前郭地震是一起严重的灾难性应激事件。我们的学生亲身经历了此次地震的各种逃离场面,再加上整个社会人群处于紧张、焦虑、恐慌的状态,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此次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疏导情绪,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度过这一时期。 【指导人员】高爽【疏导对象】6年2班学生【班会课题目】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 【教学过程】 一、合理宣泄: 1 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谈谈在这几天自己看到了什么,知道些什 么? 2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是什么,让情绪表露 出来? 3 要求学生回顾在这个事件中,自己的情感,行为,看法甚至是躯体体验? 这个时候刻意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 自己在这个事件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充分宣泄、交流,营造相互安慰和鼓励的气氛。 强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状态是一种灾难发生后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可理解的行为。 二、面对危难我们怎么办? ●转换思维分辨曲直 提问: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是否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有过自责?比如:事件后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在事故中过度紧张、没有帮助到他人而感到羞愧,得出自己不够坚强的负性评价。如果有类似的对危机事件的解释,当事人应该学会做自己的辩护律师,挑战这些观点。转换一下思维,对上述信念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观点。如:我因为吓坏了没能帮助别人,但吓坏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遇到如此恐怖的事情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有可能给我的心理带来更大的危害,以至于影响到更多人的生活。 ●放松训练整理心情: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或呼吸调节减轻不良情绪。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今年,红卫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1、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4.24”、“8.29”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95.59万元,同比增长1.7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1.9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0.86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红卫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

2620.1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1.97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6.5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5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13.5%;人口自然增

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第三编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技术 第一章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的步骤一般分为开始阶段、指导与帮助阶段、评价与结束阶段。 一、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美国咨询心理学家沃尔斯(J.W.Worth)指出,不好的开头会阻碍有效的相互影响。的确,如果开头实在不佳,也就意味着咨询双方关系的终结。一个成熟的咨询者;总是非常重视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机智慎重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 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诊断。 1. 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与来访学生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起点和基础,这种关系有助于咨询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准确确定咨询目标并有效达到目标;对学生而言,基于这种积极的关系,才会与咨询教师积极合作,对心理咨询抱有热情和信心,从而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此外,这种积极的关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范例,使其能在咨询环境之外加以运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否建立起积极的咨询关系,咨询教师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要向来寻求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在于给来访学生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使他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可以就咨询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对方作出解释。解释的内容包括时间的限制、会谈的次数、保密性、正常的期望等。对这些问题的说明,可以减少对方的困惑,消除因此而引发的焦虑,也使对方不致对咨询产生不当或过高的期望。在初次会谈中,有必要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来访学生的戒备心理。 对来访学生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初次会谈,来访学生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咨询教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特别是他们在受心理困扰时,热情友好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水平。

(完整版)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2015-12-18 心理画 第一章 心理危机干预总论 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 1.灾难事件 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 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 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 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 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 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 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 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人(主要是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 举例: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受害人群分级 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水灾后重建工作总结.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总结洪灾后重建工作总结入汛以来,我市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历史特大洪水,八岔乡受灾最重,农田、房屋、道路、电力、通讯设施等全部被毁,全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在同江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全乡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目前,按照《同江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工作方案》要求,我乡重点工作已经全面转向灾民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基本情况 八岔赫哲族乡位于同江市东北140公里处的黑龙江南岸,是我国赫哲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辖区内有国家级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域内泡泽、河流众多,有著名的四泡一河。全乡辖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总人口1293户4129人,总控面积45。1万亩,其中耕地21。1万亩,林地0。75万亩,草原0。89万亩,水面16万亩。 二、堤坝情况 黑龙江同江八岔堤段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于1986年开工,1990年竣工,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是在民堤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加高培厚,后加坝体多为沙性土质。进入汛

期以来,佳木斯市、同江市始终将该段作为最危险地段,共投入包括部队、机关干部、群众等人力1。9万人次,投入土石砂方11。6万立方米,集中力量进行加高加固。垮坝前,坝体迎水坡铺设无纺布3。97万平方米、彩条布21。5万平方米,背水坡压渗处理管涌险情等使用编织袋115。2万条。先后处理管涌群、背水面脱坡等重大险情20多处,一般性险情70多处。 三、受灾情况 8月23日上午8时20分,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段发生垮坝,具体位置在桩号44 650处。截至9月17日,垮坝宽度达到540米。垮坝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初以来,黑龙江始终高水位运行,堤坝经洪水浸泡时间已超过100天,该处为沙基沙坝,迎水面坝基渗水,瞬间突发管涌,穿堤垮坝。垮坝前该段水位46。88米,超历史最高洪水位1。13米,超保证水位1。27米。 垮坝后,八岔乡4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全部过水,4129人受灾。21。1万亩耕地全部淹没;林地草原全部淹没;公路损毁42公里;农田路损毁165公里;土草房倒塌638栋;砖房368栋过水,其中,倒塌6栋;农机具840台套、收割机23台全部过水。电力设施全部损毁,乡政府及各驻乡单位(学校、卫生院、邮局、信用社、电站、派出所)等全部过水。经济损失达到6。5亿元。

浅析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浅析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2008 年5 月12 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 0 级特大地震, 这一历史性灾难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创伤性的心理打击, 因此, 对于灾区人民受灾后及时的心理救助是非常必要的。灾后灾区的重建是漫长的, 而灾民的心理重建更是艰巨的。与经济损失相比, 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 所以不为人注意。但实际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灾后3 个月可能是心理危机爆发期, 人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某些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人们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甚至对他们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从而影响其日后的生活帮助受灾人民消除心理阴影,恢复生活信心, 实现“心理重建”是当下刻不容的艰巨任务。 1突发灾难事件与心理应激 有研究表明, 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 , 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 个体经历灾难、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 这些可能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反应, 主要表现在情绪、生理、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上, 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加重或诱发疾病, 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一般性的心理应激反应, 如焦虑、紧张、恐惧、寝食不安或情绪激动、大哭大闹更为普遍, 这时如果不及时干预,心理障碍会进一步加重, 还会出现脑损害、记忆障碍、严重抑郁, 甚至有自杀念头。 1. 1 情绪反应 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有害怕、惊恐、否认、焦虑、怀疑、悲伤、沮丧、无助、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易怒、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 首先, 害怕、惊恐是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 而且这一反应会一直持续到地震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担心灾难会再次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出现持续的担忧与深深的无助感。其次, 在得知自己的亲人朋友遇难的消息或亲眼目睹自己最亲近的人遇难的经过之后, 当事人可能刚开始意识上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从否认到慢慢接受, 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悲伤、沮丧,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自责、愤怒。而对于那些焦急等待救援人员救助自己亲属的人们而言, 焦虑、无助、绝望、自责使他们陷入无法放松的情绪状态。最后, 灾难幸存者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痛失亲人所带来的孤独、麻木, 严重者可能企图自杀。 1. 2 生理方面 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劳、失眠、作噩梦、容易受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症状。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人们遭受沉重的打击, 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从而对其生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当事人在经历特大地震这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后, 情绪的不良反应会影响其肠胃功能和神经系统等, 出现肠胃不适、食欲下降甚至绝食等现象。在神经系统方面, 由于精神过度悲伤、疲劳、紧张, 许多人会出现头痛、失眠、频繁作噩梦, 灾难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严重影响其精神状态。这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心理学资料汇集

心理学资料汇集 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诊断技能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真实个案集 心理论文指导与优秀范文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集心理咨询教学影片精选资料包括以下: 001、励志经典之《做你想做的人》word版 002、李天命经典之《思考三式VS三大盲潮》WORD版 003、催眠电子书之《催眠技巧大全》TXT版 004、隐喻成长故事《海鸥乔纳森》WORD版 005、《激发心灵的潜力》《唤醒心中的巨人》《一分钟巨人》 006、强烈推荐NLP系统参考版思维导图 007、洞察日本民族特性的《日本四书》WORD版 008、《成功精品贴贴贴一》电子书 009、灵修课件之《宽恕十二招》PPT版 010、催眠电子书之《丽天晓斐催眠实录》 011、NLP解读线索-观眼知心(一份来自台湾的资料) 012、心理电子书之《咨询者工作手册》WORD版 013、成功学电子书之《10只魔戒的力量》chm版 014、潜意识经典之作《墨菲文集》word版 015、《全力以赴-让进取战胜迷茫》CHM版 016、《身心合一》 017、致富学之《富爸爸丛书9本》txt版 018、《我们为什么生病》 019、瑜珈电子书之《愈瑜伽愈美丽》chm版 020、电脑垃圾清理超小软件 021、成功学之《安之研习会记录》CHM版 022、《NLP学院打包E书第一期》电子书隆重出炉啦 023、《NLP学院打包E书第二期》电子书面世了 024、《少有人走的路》CHM版电子书 025、《货币战争》电子书免费下载 026、心灵宝典,NLP的优质信念 027、NLP经典之《大脑操作手册》简体电子版 028、催眠电子书《让一切听你的》pdf版 029、《星座算命》电子书提供 030、心理学电子书之《心灵黑洞》exe版 031、某教练技术课程的PPT课件 032、分享《心理学故事》PDF版 033、催眠大师密训专业教程之《入门指导手册》 034、[分享]《亲子关系全面技巧》部分内容 035、催眠电子书之《秘藏超能催眠术》PDF版

离退休工作总结(3篇)

离退休工作总结(精选3篇) 【第1篇】离退休工作总结 20 xx年,我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在县局党组的关心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从实际出发,关注、关爱老干部生活,使老干部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将我局20 xx 离退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 xx年11月30日,我局共有离退休人员4人。平均年龄在64.75岁左右,3名男同志、1名女同志,我局老干部2人常住称多县、2人常住西宁。今年1月,我局1名离退休干部因病离世。我局老干部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具有高龄、分散的特点。 二、老干部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工作,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 怀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局领导带队分别看望了离退休老同志,在“七一”来临之际,县局召开了以“关注行评,共话发展”为主题的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座谈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乔扎西代表县局党组,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福,简要介绍了县局坚持依法治税,推进科学管理,优化税收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就,并就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向老干部们作了汇报,恳请老

干部们谏言献策,并发放了慰问金,让离退休干部感受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二)切实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帮助解决老干部实际问题 县局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高度,认真细致地做好信访工作,县局人事教育(监察)科、办公室等科室平时就注重做好对老同志在诸如工资和公费医疗等方面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工作 (三)建立老干部帮扶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医疗保健是作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重点。在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形势下,加强医疗保健工作尤为重要。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从思想上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是做好与相关医疗单位的联系工作,积极向相关单位争取,尽最大努力为老干部们解决医疗费报销比例,并协调解决报销中的各项问题,使县局老干部医药费的报销得到较好地保障。其次是定期做好体检工作。 (四)广泛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局把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贯穿于老干部工作的始终,在局内专门设置了“老干部活动室”,坚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同志们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晚年生活,展现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当前老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局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在县局党组和州局领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