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信贷结构的认识

对信贷结构的认识

对信贷结构的认识
对信贷结构的认识

对信贷结构的认识

信贷结构就是在信贷资产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比例和相互关系,它反映银行在某一时期内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是银行有意识、有目的的信贷经营活动结果。信贷结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质的方面,它是指信贷资产中各个因素的分布状态,如资本占用、集中度、风险敞口、收益回报等,它揭示了在信贷业务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关系。二是量的方面,是指信贷资产中各个维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等。信贷结构从不同的维度还可细分为:信贷的总量结构、方式结构、收益结构、期限结构、组合结构等,以及反映某些特定要求的社会责任结构、节能环保结构、效率结构等等。>>更多最新相关资讯请点击合时代进行浏览…

信贷结构不仅与银行的发展、经营收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对银行的风险防范也十分关键,它反映的既是信贷发展战略结构,又是信贷风险防范结构。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在的结构决定着事物的特性,银行的信贷结构也决定着银行信贷资产的特性,是评价和分析信贷资产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信贷业务的风险和收益对银行的经营影响很大,所以银行经营的状况不能只看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有时会有一些偶然因素或不可比因素,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很难判断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竞争能力。只有从信贷资产的分布结构中才能更清晰地看到银行的风险状况,才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更科学地评价银行的经营状况。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价也不能只看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这两个指标同样也不能全面反映贷款的质量。银行的经营往往是成也信贷,败也信贷,而真正能全面反映和评价贷款质量的是信贷结构,是信贷结构的质量。通过对信贷结构的分析就可以较清楚地看到一家银行的风险偏好、经营战略、竞争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等,就能弥补财务分析的缺陷或不足。这一点在次贷危机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一些在危机前财务表现很不错、不良贷款率很低的金融机构,由于其资产结构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十分脆弱,经不住危机的冲击,结果遭受了重创或倒闭。

银行的风险偏好是指根据战略规划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所确立的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和水平,它会直接体现在信贷结构上。风险偏好较激进的银行,会对短期收益较高的领域配置更多的信贷资源,以获取较充分的盈利机会;而风险偏好较谨慎的银行,则会更倾向于把信贷资源投向风险较低的领域,以求得长期的稳健发展。无论风险偏好是激进还是谨慎,银行都必须把信贷资产的非预期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如果银行在信贷结构上没有把握好,不仅很难在短期内加以扭转和纠正,而且极容易导致风险失控,遭受重大损失。就此而言,信贷结构决定银行成败。

信贷结构和信贷总量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信贷总量控制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信贷结构合理的总量才是合适的信贷总量,所以信贷结构是评价信贷总量状况的主要因素。信贷结构

与信贷总量有时又是相互转换的,由于信贷结构是有层次的,不同层面有不同内容和特性的信贷结构,上一层次的信贷结构部分会是下一层次的信贷总量,下一层次的信贷总量会是上一层次的信贷结构部分。如当我们分析资产总量结构时,信贷资产只是总资产结构的一部分;在信贷资产中又可以按客户、行业、区域、期限、产品、表内表外等来看分布结构。如以房地产贷款为例分析,在银行信贷资产中,有房地产贷款与非房地产贷款的比例结构,这时信贷资产是总量,房地产贷款是结构部分,主要反映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重;在房地产贷款中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贷款种类、贷款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客户、贷款风险、贷款收益等因素来分析,这时房地产贷款就成为总量了。信贷总量合理与否的关键,是要看信贷结构的质量,要保证信贷结构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调整优化信贷投向结构。

信贷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态及其变化是整个经济结构的资金形态。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决定金融,经济结构决定信贷结构,投资结构决定银行信贷投向结构,经济运行的风险是银行信贷最大的风险,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是信贷结构调整根本性因素。信贷结构合理意味着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就发挥良性作用。信贷结构的形成状态不但要受到国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与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投向也有很大的关联度,而且信贷结构的调整方向也要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才能实现银行预期的战略目标。

银行的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存在着密切的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关系,银行信贷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反映,经济结构中的问题必然会在银行信贷结构里得到解答,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也会对国民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持续提高,反映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信贷结构也总是表现为不断地从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信贷结构是银行经营中最主要的结构,它关系到银行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关系着银行风险和安全,关系着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指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指令或引导信贷业务的投向结构的变化,改变原有的、内在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配置,使信贷资源分布和信贷资产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风险与收益是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约束条件,事实上,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也就是信贷风险结构、收益结构的调整优化,并使之能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信贷结构调整有时是很痛苦的,因为调整就意味着改变既有的条件,就会伤及既有的部分利益。所以信贷结构调整应当是渐进的,要有阶段性信贷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措施,要量力而行,防止矫枉过正,不能走极端。因此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和要求也只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没有绝对的目标,更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由此可见,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是一种哲学观、是一种方法论,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地去占领信贷结构的战略高地。

信贷结构统计分析.doc

信贷结构统计分析 年初贷款余额 18 241 万元,小额质押贷款 1 188万元,占比仅为6.51%;个体农户和集体农业贷款 1 711 万元,占比为 9.38 %;法人客户贷款15 342万元,占比为 84.11 %。 从占用形态看,不良贷款 8 300万元,不良贷款率 45.50 %。 其中:逾期贷款 2 504万元;呆滞贷款4 691 万元;呆帐贷款 1 105万元。 逾期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呆帐贷款率分别为 13.73 % 、25.72 % 、 6.06 % 。 法人客户贷款中,不良贷款为 6 739万元,在法人客户中占比为43.93%。 其中:逾期贷款 2 233 万元;呆滞贷款 3 557 万元;呆帐贷款949万元。 法人客户逾期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呆帐贷款率分别为 14.55% 、23.18 % 、 6.19 % 。 从法人客户的客户分类结构上看,优良客户和一般客户没有,限制客户36户 11 361 万元;淘汰客户 94 户 3 981 万元。 以上数据表明,我行存量贷款结构极不合理,如不逐步改善,将对我行今后的信贷管理及其整体经营产生及其严重的影响。 为此,我行在信贷管理上,注意把握增量,管好存量,逐步调整信贷结构,使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逐步消灭限制客户和淘汰客户,积极发展和培植优良客户,慎重发展一般客户。

到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 23 010 万元,比年初增投 4 769 万元。 增幅为 26.14 % 。 其中,小额质押贷款 3 280 万元,比年初增加 2 092 万元,增幅为 176.09 %,占比为 14.25 %,占比比年初增加 7.74个百分点;个体农户和集体农业贷款 1 450 万元,比年初减少 261 万元,减幅为 15.25 %,占比为 6.30 %,占比比年初减少 3.08 个百分点;法人客户贷款 18 280 万元,比年初增加 2 938 万元,增幅为 19.15 %,占比为 79.44 %,占比比年初减少 4.67 个百分点。 从占用形态看,不良贷款 10 136 万元,比年初增加 1 836万元,增幅为22.12 %,不良贷款率为 44.05 %,比年初下降 1.45 个百分点。 其中:逾期贷款 4 630 万元,比年初增加 2 126 万元,增幅为84.90 %;呆滞贷款 4 582 万元,比年初减少 109 万元,减幅为2.32 %;呆帐贷款 924 万元,比年初减少 181万元,减幅为 16.38 %。 法人客户中,不良贷款8 915万元,比年初增加 2 176 万元,增幅为 32.29 %,在法人客户中占比为 48.77 %,比年初上升 4.84个百分点。 其中,逾期贷款4 490万元,比年初增加 2 257 万元,增幅为101.07 %;呆滞贷款 3 600 万元,比年初增加 43 万元,增幅为1.21 %;呆帐贷款 825 万元,比年初减少 124 万元,减幅为 13.07 %。 从法人客户的客户分类结构上看,优良客户和一般客户从无到

银行关于对公客户信贷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银行关于对公客户信贷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 银行关于对公客户信贷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 与珠三角地区相比,粤东地区历来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全省占比较低,金融资源比较匮乏,信贷客户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今年以来,特别是实施“公司业务经营重心上移”、网“公司业务营销和客户维护职能分离”和“信贷业务集约化审批”等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后,为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优化扫除了体制障碍,理顺了各信贷经营管理环节在信贷结构调整工作中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粤东地区业务总部和五市分行按照总行“控制信贷风险,调整信贷结构”的股改要求和省分行有关对公信贷“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的调整措施,积极改变和调整信贷营销策略,大力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五市分行对公客户贷款总体情况 1、贷款总量情况 粤东地区是非重点区域,五市分行对公信贷余额在全省占比一直较小,信贷资产质量较低。今年以来,五市分行根据我行股改要求和“控制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的经营策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对哪些规模较小、效益低下、发展前景差、信用等级低、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退出政策。至6月底,五市分行对公信贷余额为795069万元,比年初减少175077万元(剔除剥离对公客户不良贷 1 / 16

款166116万元因素则减少8961万元),余额在全省的占比由年初的7.58降至6.67,为全省分行的信贷区域结构调整作出努力。 图表1、五市分行对公贷款全省占比情况表 单位:万元 20xx年底余额全省占比20xx年6月底余额全省占比余额变化占比变化 五市分行9701467.58y50696.67-175077-0.91 全省分行12800294100926254100-8740400 2、贷款质量情况 五市分行在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把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作为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几个贷款大户在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出现较严重下滑,偿债能力有所下降,经办行将其贷款在6月底的信贷清分中列为次级类,如汕头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5000万元贷款和南澳县风能开发总公司860万元贷款等,因此五市分行整体不良贷款压缩不多,信贷资产的提高不明显。6月底,五市分行对公客户不良贷款余额67194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下同),比年初减少162472万元,不良率为8.45,比年初下降15.22个百分点。剔除剥离因素,五市分行不良贷款额则比年初增加3644万元。 图表2、五市分行对公信贷资产质量分析表 单位:万元 贷款余额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合计不良率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李建定稿)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 摘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安危,又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负面影响及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具体措施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调整优化 信贷结构指的是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臵与配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放量投放,但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信贷业务中长期化倾向更加明显,银行信贷过多投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优势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等等。这种信贷结构失衡性问题的存在, 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配臵效率,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银行业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信贷资金期限结构严重失衡。 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短期贷款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占绝大多数。现在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不断调整短期资产,增加长期信贷资产,甚至有些银行不惜

牺牲流动性而增加长期贷款。当信贷资金紧张时,由于银行的偏好,往往首先保证长期信贷资金,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着一硬一软双重约束:其中,硬是硬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一种硬约束,活期存款可随时提现,定期存款到期也要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没有理由拒绝支付,否则,就有可能引发挤兑,使整个金融业的信用严重受损;软是贷款的软约束,商业银行放出贷款以后,虽然有严格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完全保证贷款的归还,并且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客户往往是一些大型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到期能否顺利还本付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一方面是短期存款占很大比重的负债结构,另一方面是中长期贷款占比重很大的资产结构。在金融能够维持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会有危险。但一旦出现意外的金融波动,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危及银行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二)信贷资金的产业配臵存在着个别行业高度集中的倾向。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纷纷将制造、电力、建筑、交通和房地产业作为信贷资金投放重点,使贷款集中于个别行业的问题突出。某县四家商业银行投向基础性建设项目的贷款余额达到490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2.62%,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20411万元,占比26.09%,当年新增贷款中,投向基础建设工程9000万元,住房按揭贷款新增4072万元,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额的54.91%和24.84%。而企业急需的项目贷款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均为空白。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可编辑版】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加入to,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 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战役。201X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1X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制度。至此,距199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一、商业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回顾起来,今天商业银行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五级分类取代四级分类,是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93年至1997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88年财政部在金融

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 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俗称“一逾两呆”。很显然,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很多贷款只要不到期就被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发放贷款或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现和控制风险,导致收入高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当局从银行外部监控风险,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赖账文化”盛行的制度性根源。9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贷款通则》,对逾期和呆滞贷款的定义作了调整,例如规定贷款过期一天即为逾期,逾期一年为呆滞,或逾期虽未满一年,但企业停产、项目下马的,也可划为呆滞。但总的来看,《通则》基本上重申了财政当局从税收角度制定的贷款分类方法。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借由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的技术援助,开始学习和了解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将五级分类法引入中国。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实行五级分类。 (二)“鸵鸟政策”时期的“清分”试点阶段(1998年至2001年)1998年5月,央行在广东开始“清分”试点,要求广东境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三个月内完成辖区全部金融资产的清理和分类,形成上呈国务院的试点报告,并在次年春天将五级分类法扩展到全系统。这是一场中外非常关注、结果却有虎头蛇尾之感的尝试。三个月后,广东的“清分”试点结果表明,按五级分类计算出的不良资产比例,比“一逾两呆”下的不良资产比例要高近20个

银行信贷损失准备现况分析与反思

银行信贷损失准备现况分析与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商业银行运营应具有稳健性、信息披露应具有透明度,监管机构、会 计规范制定机构对银行业的注重也突出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不可否认 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在持续地拷问世界的银行业,运营是稳 健的吗?信息披露是充分且透明的吗?负有更多期望的会计准则和监管 规则的世界趋同似乎并没有解决银行业面临的运营缺乏必要的稳健性、信息披露缺少充分的透明度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对其发生 根源的多角度剖析,更是令世界银行业以及正在致力于加快国际化进 程的中国银行业面临诸多困惑。 贷款业务的收入水平、成本水平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收益,贷款业 务的风险水平直接影响到银行运营的风险,对贷款业务的信息披露则 更是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信用风险 始终是客观存有的,历史上众多银行机构的倒闭也多源于信用风险的 失控。信用风险理应如何体现在银行贷款业务的成本中以恰当计量贷 款资产的价值和收益?又理应如何对贷款导致的信用风险实行覆盖以保 证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在中国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的现实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收益确认,又影响其信用风 险覆盖,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更是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运营的 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作者希望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目标 的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现实问题的分析,对我国银行 业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规范和和监管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目标———资产计量还是风险覆盖?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目标的不同直接导致了银行监管部门和会计规范部 门对贷款损失准备的理解和注重角度的不同。 (一)资产计量目的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银行关于对公客户信贷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

银行关于对公客户信贷结构调整情况的 报告 与珠三角地区相比,粤东地区历来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全省占比较低,金融资源比较匮乏,信贷客户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今年以来,特别是实施“公司业务经营重心上移”、“公司业务营销和客户维护职能分离”和“信贷业务集约化审批”等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后,为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优化扫除了体制障碍,理顺了各信贷经营管理环节在信贷结构调整工作中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粤东地区业务总部和五市分行按照总行“控制信贷风险,调整信贷结构”的股改要求和省分行有关对公信贷“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的调整措施,积极改变和调整信贷营销策略,大力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五市分行对公客户贷款总体情况 1、贷款总量情况粤东地区是非重点区域,五市分行对公信贷余额在全省占比一直较小,信贷资产质量较低。今年以来,五市分行根据我行股改要求和“控制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的经营策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对哪些规模较小、效益低下、发展前景差、信用等级低、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退出政策。至6月底,五市分行对公信贷余额为795069万元,比年初减少175077万元(剔除剥离对公客户不良贷款166116万元

因素则减少8961万元),余额在全省的占比由年初的%降至%,为全省分行的信贷区域结构调整作出努力。图表1、五市分行对公贷款全省占比情况表单位:万元 XX年底余额全省占比XX年6月底余额全省占比余额变化占比变化五市分行%%- 全省分行12800294100%11926254100%-8740400 2、贷款质量情况五市分行在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把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作为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几个贷款大户在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出现较严重下滑,偿债能力有所下降,经办行将其贷款在6月底的信贷清分中列为次级类,如汕头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5000万元贷款和南澳县风能开发总公司860万元贷款等,因此五市分行整体不良贷款压缩不多,信贷资产的提高不明显。6月底,五市分行对公客户不良贷款余额67194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下同),比年初减少162472万元,不良率为%,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剔除剥离因素,五市分行不良贷款额则比年初增加3644万元。图表2、五市分行对公信贷资产质量分析表单位:万元贷款余额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合计不良率 03年底% 04年6月底% 变化情况-175077-25186+ 二、贷款结构调整情况1、区域结构分析。从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看,粤东地区对公信贷资产逐步向总行确定的重点城市行汕头市分行和省分行确定的次重点城市行梅州市分行转移,这两分行的信贷资

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单位:演示单位 报告期间:2011年

目录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1.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2.行业标杆单位对比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动分析 2.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3.非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二)利润表分析 1.利润总额增长及构成情况 2.成本费用分析 3.收入质量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项目结构与变动分析 2.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对比分析 3.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三、财务分项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1.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分析 2.成本费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3.收入、成本、利润的协调分析 4.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盈利能力(二)成长性分析 1.资产增长稳定性分析 2.资本保值增值能力分析 3.利润增长稳定性分析 4.现金流成长能力分析(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1.现金偿债比率 2.现金收益比率

(四)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五)经营效率分析 1.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2.存货、应收账款使用效率分析 3.营运周期分析 4.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协调性分析(六)经营协调性分析 1.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 2.营运资金需求变化分析 3.现金收支协调性分析 4.企业经营的动态协调性分析 四、综合评价分析 (一)杜邦分析 (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 (三)财务预警-Z计分模型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2006年,演示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659.69万元,去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75,411.19万元,同比增加32.07%;实现利润总额7,644.2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16%;实现净利润6,370.21万元,较同期增加 21.11%。 (一)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财务综合能力】 财务状况良好,财务综合能力处于同业领先水平,但仍有采取积极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综合能力的必要。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体会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 加入wto,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 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尤 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 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 的革命战役。20__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 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__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 制度。至此,距19XX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 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 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 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 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一、商业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回顾起来,今天商业银行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五级分类取代四级分类,是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XX年至19XX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XX年财政部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俗称“一逾两呆”。很显然,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很多贷款只要不到期就被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发放贷款或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现和控制风险,导致版权所有收入高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当局从银行外部监控风险,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赖账文化”盛行的制度性根源。 19XX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贷款通则》,对逾期和呆滞贷款的定义作了调整,例如规定贷款过期一天即为逾期,逾期一年为呆滞,或逾期虽未满一年,但企业停产、项目下马的,也可划为呆滞。但总的来看,《通则》基本上重申了财政当局从税收角度制定的贷款分类方法。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借由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的技术援助,开始学习和了解以风险为基础的贷

银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国内外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我国金融业的体系结构、银行业的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单个银行的市场运行结构包括业务经营结构、信贷作用结构等也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银行信贷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中小企业、个私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调整信贷结构是银行市场运行的重要方面:——积极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投放和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当前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银行的信贷投向要有所作为,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对于金融服务提出的新需求。为此,认识上要逐步转变观念,对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做到一视同仁,并把支持私营经济发展作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行动上要有步骤、有选择地推进银行信贷支持私营经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大对私营贷款的投放数量;措施上加大管理力度,充分行使信贷管理的自主权,并建立一套适应私营经济特点的科学的贷款管理办法,不断探索和总结成功的经验。——切实提高消费信贷业务的比例。总体来看,国内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发展仍然是比较缓慢的。经济金融结构的变化致使生产信贷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平台,消费信贷作为信贷业务领域中的新增长点,无疑是银行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所在。消费者信贷向来是外资银行的强项,商业银行如果不在消费信贷发展方面下大力气,必将在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失去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根据金融结构变化和金融服务需要的新特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尤其是要进一步在门

槛、期限等方面有所创新,以降低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促使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扩大对以科教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信贷支持。科教领域无疑将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商业银行应该也可以在科教领域发展中寻求到稳定的业务机会,并以此作为探索金融服务的有益实践。商业银行扩大对科教领域的信贷支持,除了要扩大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等稳定收益项目的支持之外,也要加大对于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等高收益项目的信贷支持。银行经营活动领域的调整和拓展随着全球范围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传统概念正在被打破,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重要趋势。为此,我国也已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这为商业银行业务的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可以预料,银证合作、银保融通及银行参与投资创业已经成为事实,为此我们的建议是:——有步骤地大力拓展代理收付款项、代保管财物、代理保险、基金销售、信用签证、押汇等业务,完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具体可按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适应全球性金融创新的时代潮流,加快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创新步伐。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现状来看,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基本上以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全球性金融创新潮流,以加入WTO为契机,努力推进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创新,培植新的业务与效益增长点。[!--empirenews.page--] ——探索参与证券投资基金、发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某服务性企业2008年的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

(一)资产规模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公司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56.09%远远高于流动资产比重43.58%,说明该企业非流动资产周转缓慢,变现能力低,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削弱了企业的应变能力。 流动资产的比重,由20.90%上升到43.58%,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78.58%下降到56.09%,说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变现能力提高了,企业创造利润和发展机会也增强了,加速资金周转的潜力较大。 (二)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6.09%,说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比重较高,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周转缓慢,变现能力较低,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削弱企业的应变能力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43.58%,比重较低,说明该企业的底子较厚,但灵活性较差。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100%,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耐性很强,从而企业偿债的压力也就加大。 该企业的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0,说明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借助外来长期资金。从而减轻的企业的偿债压力。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营运资金分析 营运资金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该注意,营运资本指标必须与过去期间的营运资本指标相比才能衡量指标的合理性,但要注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缩小问题,如果营运资本显得不正常,过高或是过低,就必须逐项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金为-558268.1000 ,年末营运资金为-713021.9600 ,金额都为负,表明企业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大,而且与年初数相比减少了154753.8600 ,表明营运资金状况继续下降,而且还增大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但是,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是个绝对数,相比的意义很有限,不便于不同企业的比较,因此在务实中很少直接使用。 (二)流动比率分析

银行信贷资产转让

银行信贷资产转让 信贷资产转让是银行业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金融创新。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融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它有助于解决银行在资本 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之间的"两难选择",解决银行负债和资产在利率 和期限结构上的非对称矛盾,尤其是不良资产的转让对于化解资产 长期沉淀而形成的期限结构矛盾的功效就更为突出。 信贷资产转让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两大类型,每一类型各有两种操作模式: 第一类:银行甲提供保证担保,后期贷款置换或备用贷款支持, 信托公司新增贷款,过一定时期,转手卖给银行甲或银行乙。这一 时期一般在几天至一年之内不等。 信托公司卖出之后,又分为两种情形:信托公司承诺回购与完全 卖断两种。信托公司一般是采取完全卖断,不愿意回购。 这一类转让之所以发生,在于借款人具有相当实力,议价能力强,追求低成本资金。银行甲期望维护重点客户关系,囿于无法突破贷 款利率下限,介绍信托公司首先介入,愿意提供担保,便于到期接 回项目。或者因为过一定时期后,甲的存贷比下降,可以新增贷款,或客户在甲的借款额度已经下降,可以重新对客户贷款。同时银行 乙缺乏优质项目,资金较多,愿意接受该信贷资产。 第二类:银行存量贷款出售,信托公司买受: 信托公司买受之后,又分为两种情形:原出售方附回购承诺、信 托公司完全买断两种。第一种较多,许多信托公司已经与多家银行 合作多次;第二种较少。 这一类业务出现,是由于银行分、支行需要调节资产负债表,尤其是在月底、年底;创造中间业务收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调整收 入结构,完成内部业绩考核要求;为高端客户提供理财品种,信托公 司受让贷款后,由银行代销信托产品,兼顾吸收储蓄存款;调整行业

商业银行应主动改变信贷模式和信贷结构

商业银行应主动改变信贷模式和信贷结构 来源:《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5期 2016-2017年是产能过剩行业清理整顿的重要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去产能和去杠杆将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构成较大压力。同时,去产能政策的落地实施也会给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带来历史性机遇,商业银行宜甩掉包袱,改变现有信贷模式和信贷结构,从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新型授信模式创新中寻找增长的新动能。 充分认识去产能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去产能仍然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和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去产能任务已经被摆在首要位臵。去年底,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这就表明中央政府对去产能抱定了壮士断腕的决心。目前,去产能政策在相关行业落地实施还面临很多困难,例如,钢铁、煤炭和水泥行业产能压降指标数量巨大,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为12亿吨,需要在3-5年内压降产能1亿-1.5亿吨,即使完成指标,也仍未摆脱过剩局面。同时,钢铁去产能还受到了国际炒家和游资的干扰,今年3月,原本产能过剩的螺纹钢出现了一轮诡异的暴涨,促使中小钢企纷纷复产,扰乱了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进程。

另以水泥行业为例,2015年我国水泥产能约为34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0%。2016年需求量还会下降,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 将有1/2水泥产能退出市场。虽然水泥行业采用地区性轮流停产的措施应对产能过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设备和技术落后的水泥企业还在勉强维持生产。这也给去产能政策落地以及压降指标的按时完成带来不确定性。 此外,去产能政策落地还需要地方政府、中央多个部委的配合,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方案和辅助政策。例如,在安臵就业人员方面,据初步统计,此轮去产能过程,煤炭行业将涉及约130万人,钢铁行业涉及约50万人。虽然中央政府给予1000亿元专项资金,但如何用好这些资金并真正解决好企业职工转岗分流或就地安臵等具体问题,也是影响去产能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去产能与银行资产质量存在博弈关系。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在一些银行的存量贷款中占比较高,上述行业的集中去产能会造成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可能给银行的稳定经营带来多重冲击。因此,银行在如何对待产能过剩企业与稳定自身资产质量问题上处于两难抉择 的境地。 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均对产能过剩行业收紧了信贷审批权限。有的银行对铁矿石、钢贸、煤炭贸易三类企业实施了系统性融资控制,对贷款(含贴现)、汇票、保函、信用证以及银行账户债券投资等业务进行了锁定控制。对于存量授信,到期后项目贷款要全额收回,到期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融资要尽可能收回,续贷部分要加强增信措施。由于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模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信贷。所以,

信用社(银行)信贷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信用社(银行)##年信贷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年,我辖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市联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县联社总体信贷计划,加强信贷管理,大力组织信贷资金,增强农村信用社发展后劲,在信贷资金运用上,根据资金情况,适度扩展贷款规模,但增量控制在计划之内。全年信贷运行平稳,充分发挥了地方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年,我们坚定地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全辖信合职工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各项经营业绩连创新高。截止到12月末,信贷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1、各项存款余额达到xxxx万元,较年初增长xxxx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2、各项贷款余额达到xxxx万元,较年初增长xxxx万元,存贷比例xx%,控制在计划之内; 3、两呆贷款累计收回xxxx万元,不良贷款总体较年初下降xxx 万元。 4、贷款实收利息xxxx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x%,全辖实现盈余。 ##年我辖信贷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一、存款增速较快,信用社资金进一步增强。二、根据资金规模,适度加大贷款投放,严格控制新增存贷比,年末贷款规模控制在计划之内。三、新增贷款落实了向“三农”倾斜的政策,重点客户的支持体现了流动性、临时性。四、

不良贷款总体清收效果明显,两呆贷款大幅下降,逾期贷款没有控制在计划之内。五、贷款收息力度加大,同比大幅度增加。六、股本金逐步扩大,信用社资金实力逐步增强。 一、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 ##年12月底,全辖各项存款余额达到xxx万元,存款较年初增长xx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x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xxx%,其中:低成本存款年末余额xxx万元,较年初增长x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x万元。资金备付率年末为xx7%,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综观##年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我辖农村信用社在准确把握农村资金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良好形势,立足农村资金市场做文章,进一步发扬贴进农村、点多面广人熟的优势,大打优质服务牌,以服务保储源,以服务赢客户,促使全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确保了存款稳步增长,资金实力进一步加强。 从横向比较看,12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在全县金融机构中名列第,占比为%(全县金融机构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为万元),各项存款增加额占全县金融机构的增加额的%。从全辖情况看,虽然我们点多面广,但许多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出来,因此,2005年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狠抓组织存款工作不放松。 二、根据资金规模,适度加大贷款投放,严格控制新增存贷比,

某银行信贷系统_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银行 消费信贷系统 规划及实施管理项目软件架构概要设计说明书 文档审批信息

目录 修订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文档审批信息.. (1) 1.简介 (2) 1.1目的 (2) 1.2面向读者 (2) 1.3文档组织 (3) 1.4设计限定 (3) 1.5术语说明 (3) 1.6参考文献 (3) 2.项目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 (3) 2.1建设目标 (3) 2.2主要预期成果 (3) 3.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4) 3.1非功能需求分析方法 (4) 3.2分析视角:系统服务对象 (4) 3.3分析视角:系统服务目标 (4) 3.4分析视角:生产类型定位 (4) 3.5分析视角:文档电子化管理要求 (4) 3.6系统目标 (4) 4.系统设计限制及约束条件 (7) 5.面向层次的技术架构设计 (7) 6.技术架构的逻辑构成 (8) 6.1概况: (8) 6.2分类说明 (8) 7.实际部署 (9) 1. 简介 1.1 目的 此文档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不同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在构架方面对系统作出的重要决策。 同时此文档也是在此项目后续具体实施时,各个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的基础依据。 1.2 面向读者 ?项目开发人员 ?项目测试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1.3 文档组织 1.4 设计限定 1.5 术语说明 1.6 参考文献 2.项目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 2.1 建设目标 建立基于http访问的消费信贷申请系统,方便****银行的合作伙伴通过此系统能够便捷的收集信贷人的资料,提高服务资料,缩短信贷申请时间。 2.2 主要预期成果 1 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以客户为中心,支持全流程一体化的业务处理,提升整体业务效率; ?结合用户职责,提供客户、项目、合同等全方位的信息,缩短信息查阅时间,提升业务经办效率。 2 增强业务监控能力 ?实时监控机制运行的关键信息和指标,为业务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提供全面的操作痕迹保留手段,为稽核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3改善数据质量 ?依据业务的需求,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可以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建立集中化的、一致、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满足内部统计、分析、决策的需要,以及外部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4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整合第三方的评级系统,实现定量化的信用风险评估; ?整合外部信息,识别风险征兆,促进资产质量与收益的持续性改善与提升。

完整度财务分析报告

月度财务分析报告 单位:**单位 报告期间:20**年**月

目录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1.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2.行业竞争对手对比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动分析 2.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3.非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二)利润表分析 1.利润总额增长及构成情况 2.成本费用分析 3.收入质量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项目结构与变动分析 2.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对比分析 3.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三、财务分项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1.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分析 2.成本费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3.收入、成本、利润的协调分析 4.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盈利能力(二)成长性分析 1.资产/资本增长稳定性分析 2.利润增长稳定性分析(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1.现金偿债比率 2.现金收益比率(四)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五)经营效率分析 1.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2.存货、应收账款使用效率分析 3.营运周期分析 (六)经营协调性分析 1.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 2.营运资金需求变化分析 3.现金收支协调性分析 4.企业经营的动态协调性分析 四、综合评价分析 (一)杜邦分析 (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 (三)财务预警-Z计分模型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2007年4月,演示单位当月实现营业收入72,183.41万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0,529.25万元,去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26,656.40万元,同比增加137.28%;当月实现利润总额2,509.69万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906.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0.70%;当月实现净利润1,634.39万元,累计实现净利润7,851.99万元,较同期增加86.25%。 以下是根据沃尔评分体系对企业进行的综合评价: 项目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综合得分分项得分 综合能力213.76 213.76 偿债能力54.99 274.96 资产负债率80.33 64.30 14.99 74.96 已获利息倍数35.04 1.10 40.00 200.00 盈利能力76.00 500.00 净资产收益率21.10 1.07 50.00 330.00 总资产报酬率 5.69 0.83 26.00 170.00 运营能力36.00 418.07 总资产周转率(次) 1.68 0.27 18.00 250.00

中国XX银行XX省分行XXXX年上半年信贷业务经营情况分析报告.doc

中国XX银行XX省分行XXXX年上半年信贷业务经营情况分 析报告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13.89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8亿元;外币贷款余额3350万美元,比年初下降167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802万美元。 XXXX年上半年贷款投放特点主要是:贷款增速较同期有所加快,法人客户贷款投放萎缩,个人客户贷款投放活跃。 XXXX年上半年,全辖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3.94亿元,其中法人客户较年初下降2.54亿元,同比少增10.44亿元;法人客户中:xx法人、工业法人、商贸法人、贷款余额较年初均有较大程度下降,较年初分别下降了1.78亿元、2.14亿元、2.96亿元;房地产法人、事业法人贷款余额较年初有较大幅度增加,较年初分别增加了 1.18亿元、3.13亿元。 个人客户贷款投放活跃,余额较年初大幅增加16.46亿元,同比多增7.26亿元;个人客户贷款投放呈现“两个集中”的特点:一是信贷对象集中。 农户及城镇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5.5亿元,占个贷增量的94.1%。 其中:农户增加13.71亿元,城镇户增加1.79亿元,分别占个人客户贷款增量的83.2%、10.87%;二是贷款业务品种集中。 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个人一般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5.41亿元,占个贷增量的93.6%。

其中: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增加13.34亿元,个人一般消费贷款增加2.07亿元,分别占个人客户贷款增量的81%、12.5%。 增量贷款的区域配置结构合理,xx、xx两市继续保持了较高的贷款集中度。 上半年贷款增加较多的行主要是省行营业部、xx市行,贷款总额较年初分别增加了5.05亿元、3.31亿元,两地区合计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0%。 xx、xx、xx市分行贷款总额较年初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增加了 2.64亿元、1.44亿元和 1.29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增量的18.9% 、10.35%和9.27%。 以上各行贷款增量除了xx市分行法人客户有1.5亿元增量拉动外,其余各行贷款增量均系个人客户贷款投放拉动所致。 详细情况见下表:机构-贷款余额表单位:个、万元序号客户个数贷款余额比年初下属机构 (1) (2) (3) 1 xx省分行营业部 XXXX年初略有下降。 上半年,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较年初增加11.79亿元,余额278.25亿元,占比66.77%,较年初上升0.77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加2.12亿元,余额138.5亿元,占比33.23%,比年初下降0.77个百分点。 存量客户贷款期限分布仍以短期贷款为主。 中、小型企业仍旧占据法人客户贷款的绝大部分,客户结构呈

农业银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农业银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支持经济发 展 农业银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20_______年全市农业银行信贷工作总体思路是: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认真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按照经济资本管理要求加大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力度信贷资金重点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优势项目和优质法人客户适度加大对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客户的支持力度实现银行效益、客户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一、积极支持重点法人客户加快发展。今年在法人客户营销上农业银行实施行业分类营销和“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新增贷款重点投向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拟上市公司等优势行业优先保证其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城市资产经营公司的合作对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形成有效支持。 在贷款品种上突出发展票据贴现、质押贷款、打包押汇、外汇担保贷款、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在关注市场、区域和结构风险的基础上重点支持资金实力强、有品牌优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优质楼盘同时密切关注和适度支持房地产业拉动下的相关新兴行业。

二、适度加大对中小个人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今年农业银行拟把个人资产业务作为加快个人业务发展的切入点在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度加快个人质押、“一手房”按揭、商用房按揭、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个人贷款业务的拓展。 适应全市民营经济活跃、个体经济发展迅速、融资需求量大的实际以城区个体工商户商场、镇政府驻地、商贸集中区和大型批发市场为重点筛选一批资信较好且前景广阔的优质个体工商户在办理足值抵押担保的基础上发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支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发展。 三、完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年内全市农业银行将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对公一柜通、现金管理系统等对公业务服务功能帮助集团性、系统性大客户有效归集资金提高融资效率;加快个人理财中心建设在市分行和三市支行营业部依托个人金融超市整合消费信贷、教育储蓄、通知存款、漫游汇款、本利丰、基金销售等个人金融产品组建规模大、品种全、服务优的个人理财中心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元化的理财思路和品种多样的增值性理财产品;全市农行各网点在办理储蓄、结算等传统柜台业务的同时提供通汇宝、全额质押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国债、基金、代理保险等个人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将ATM自动取款机、APM自助缴费机、特约商户POS结算等自助设备向地处繁华商贸区的营业网点倾斜扩大设备覆盖面和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