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润滑脂功效的影响

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1.润滑脂的滴点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

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2.润滑脂的蒸发度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 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3.轴承漏失量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辆及工程机械所用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还要通过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条件下轴承的工作特性及测定轴承漏失量。

据统计,绝大部分滚动轴承润滑都采用润滑脂,因此,润滑脂的轴承使用寿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润滑脂在高温轴承寿命试验机上的评定,可以模拟润滑脂在一定的高温、负荷、转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因此,测得的结果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是在试验机上观测,当润滑脂达到使用寿命时,脂膜破坏,出现破坏力矩的峰值,试验自动停车,还会伴随出现轴承温升记录指示值剧升和干摩擦噪声,若经反复启动仍不能转动,则表示润滑脂膜巳遭破坏,试验结束,试验所进行的时

间就是润滑脂的高温轴承寿命。一般而言,润滑脂的轴承寿命越长,表示其使用期也越长。

SH/T0428一92是高温条件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的工作待性测定法。

测定润滑脂轴承漏失是模拟润滑脂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轮载滚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SH/T0326一92〈〈润滑脂漏失量试验》规定了漏失量测定方法,方法概要:取脂样gDg,往轮毅中装脂样859,小轴承中装脂样29±O.lg,另一个轴承中装脂样39±O.l9。转速为660r/min士3r/min,轴承温度为105℃±l℃箱中温度为113'C士0.5℃,运行时间为10h,以脂在轴承上被甩出量的多少来衡量润滑脂的工作特性,并在试验结束时注意观察轴承的表面状况。显然,漏失量越大说明润滑脂的高温工作性能越差。

润滑脂说明介绍及其选用常识

润滑脂简介及选用常识 (一)润滑脂基本概念 (1)什么是润滑脂 NLGI(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 美国国家润滑脂协会)最新定义: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产物。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它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2)润滑脂的触变性 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在流动中逐渐变软,表观粘度降低,但是一旦处于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就是润滑脂的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殊性能,决定了它可以在不适于用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润滑脂的组成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包括填料)组成。 基础油是液体润滑剂,有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之分。 稠化剂是一些具有稠化作用的固体物质。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脂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1、矿物油,即指石油润滑油。 优点:润滑性能好,粘度范围宽,不同粘度的油分别适用于制造不同用途的润滑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缺点:对高温、低温不能同时兼顾,或不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同时对一些极高温、极低温、高转速、长寿命、耐化学介质、耐辐射等特种条件无法满足要求。要满足这些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还得需要各种合成油。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2.合成油 合成油是指用各种化学反应合成的一大类功能性液体,不同的合成油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比矿物油更好的优越性。 目前润滑脂中常用的合成油有:合成烃类油、酯类油、硅油、含氟油、和聚醚型油等。 一坪分公司多种合成润滑脂因采用合成油而具备在高低温、负荷能力、抗氧化、耐介质、适合高速、抗辐射等方面性能的优越性,并因此在航空、航天和各种民用设备的润滑方面取得了成功。 润滑脂的组成——稠化剂 稠化剂分类 烃基:如地蜡、石蜡、石油脂等 皂基:目前最大的一类,有钠基、钙基、复合钙、锂基、复合锂、钡基、铝基、复合铝等 有机:脲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有机染料、氟碳化合物等 无机:膨润土、硅胶、硼化氮、石墨等

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

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 前言 红外回流焊是SMT大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它是一种自动群焊过程,成千上万个焊点在短短几分钟内一次完成,其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数字化的电子产品,产品的质量几乎就是焊接的质量。做好回流焊,人们都知道关键是设定回流炉的炉温曲线,有关回流炉的炉温曲线,许多专业文章中均有报导,但面对一台新的红外回流炉,如何尽快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所使用的锡膏中金属成分与熔点、活性温度等特性有一个全面了解,对回流炉的结构,包括加热温区的数量、热风系统、加热器的尺寸及其控温精度、加热区的有效长度、冷却区特点、传送系统等应有一个全面认识,以及对焊接对象--表面贴装组件(SMA)尺寸、组件大小及其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不难看出,回流焊是SMT工艺中复杂而又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到材料、设备、热传导、焊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分析典型的焊接温度曲线入手,较为详细地介绍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并实际介绍BGA以及双面回流焊的温度曲线的设定。 理想的温度曲线 图1 理想的温度曲线 图1是中温锡膏(Sn63/Sn62)理想的红外回流温度曲线,它反映了SMA通过回流炉时,PCB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它能直观反映出该点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获得最佳焊接效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事SMT焊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对理想的温度曲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该曲线由四个区间组成,即预热区、保温区/活性区、回流区、冷却区,前三个阶段为加热区,最后一阶段为冷却区,大部分焊锡膏都能用这四个温区成功实现回流焊。故红外回流炉均设有4-5个温度,以适应焊接的需要。 为了加深对理想的温度曲线的认识,现将各区的温度、停留时间以及焊锡膏在各区的变化情况,介绍如下: (1)预热区 预热区通常指由室温升至150℃左右的区域。在这个区域,SMA平稳升温,在预热区,焊膏中的部分溶剂能够及时挥发,元器件特别是IC器件缓缓升温,以适应以后的高温。但SMA表面由于元器件大小不一,其温度有不均匀现象,在预热区升温的速率通常控制在1.5℃-3℃/sec。若升温太快,由于热应力的作用,导致陶瓷电容的细微裂纹、PCB变形、IC芯片损坏,同时锡膏中溶剂挥发太快,导致飞珠的发生。炉子的预热区一般占加热信道长度的1/4-1/3,其停留时间计算如下:设环境温度为25℃,若升温速率按3℃/sec计算则(150-25)/3即为42sec,若升温速率按1.5℃/sec计算则(150-25)/ 1.5即为85sec。通常根据组件大小差异程度调整时间以调控升温速率在2℃/sec以下为最佳。 (2)保温区/活性区 保温区又称活性区,在保温区温度通常维持在150℃±10℃的区域,此时锡膏处于熔化前夕,焊膏中的挥发物进一步被去除,活化剂开始激活,并有效地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物,SMA表面温度受热风对流的影响,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元器件温度能保持均匀,板面温度差△T接近最小值,曲线形态接近水平状,它也是评估回流炉工艺性的一个窗口,选择能维持平坦活性温度曲线的炉子将提高SMA的焊接效果,特别是防止立碑缺陷的产生。通常保温区在炉子的二、三区之间,维持时间约60-120s,若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锡膏氧化问题,以致焊接后飞珠增多。 (3)回流区 回流区的温度最高,SMA进入该区后迅速升温,并超出锡膏熔点约30℃-40℃,即板面温度瞬时达到215℃-225℃(此温度又称之为峰值温度),时间约为5-10sec,在回流区焊膏很快熔化,并迅速润湿焊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焊料表面张力降低,焊料爬至组件引脚的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弯月面"。从微观

温度曲线设定

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 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是获得优良焊接质关键 前言 红外回流焊是SMT大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它是一种自动群焊过程,成千上万个焊点在短短几分钟内一次完成,其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数字化的电子产品,产品的质量几乎就是焊接的质量。做好回流焊,人们都知道关键是设定回流炉的炉温曲线,有关回流炉的炉温曲线,许多专业文章中均有报导,但面对一台新的红外回流炉,如何尽快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所使用的锡膏中金属成分与熔点、活性温度等特性有一个全面了解,对回流炉的结构,包括加热温区的数量、热风系统、加热器的尺寸及其控温精度、加热区的有效长度、冷却区特点、传送系统等应有一个全面认识,以及对焊接对象--表面贴装组件(SMA)尺寸、组件大小及其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不难看出,回流焊是SMT工艺中复杂而又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到材料、设备、热传导、焊接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分析典型的焊接温度曲线入手,较为详细地介绍如何正确设定回流炉温度曲线,并实际介绍BGA以及双面回流焊的温度曲线的设定。 理想的温度曲线 图1是中温锡膏(Sn63/Sn62)理想的红外回流温度曲线,它反映了SMA通过回流炉时,PCB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它能直观反映出该点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获得最佳焊接效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事SMT焊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对理想的温度曲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该曲线由四个区间组成,即预热区、保温区/活性区、回流区、冷却区,前三个阶段为加热区,最后一阶段为冷却区,大部分焊锡膏都能用这四个温区成功实现回流焊。故红外回流炉均设有4-5个温度,以适应焊接的需要。 图1 理想的温度曲线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教学文稿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2?-; 3 4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 1 3 盖只填空间的-?3; 3 4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min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 ;在转速小于 1500r/min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 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0.005DB 式中Q 填充量,g; D 轴承外径,mm B 轴 承宽度,mm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0.01dB 式中Q—填充量,cm; D 轴承外径,mm B --- 轴承宽度,mm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i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0.005dB 3 式中Q补加润滑脂的量,cm; d --- 轴承的内径,mm; B --- 轴承的宽度,mm

钢网制作及温度曲线设定

钢网制作及温度曲线 一、钢网制作 1、钢网厚度 我司MPC6535钢网制作厚度为0.12mm,其厚度是由器件的种类器件大小及管脚间距决定,一般以器件间距为基本依据。 钢网厚度以满足最小间距QFP、BGA为前提,兼顾最小CHIP元件 DFP引脚间距≤0.5mm钢网厚度选择0.13mm或0.12mm,引脚间距>0.5mm钢网厚度选择0.15mm或0.2mm;BGA球间距>1. 0mm,钢板选择0.15mm,0.5mm≤BGA球间距≤1. 0mm,钢网选择0.13mm,在效果不好的时候才选择0.12 2、钢网开口 钢网开口的大小形状一般有器件的封装,焊盘间距大小决定 1、一般钢网的开口大小及形状与焊盘一致,按1:1开口; 2、以印刷面为上面,网孔下开口应比上开口宽0.01mm或0.02mm,即倒锥形; 3、开口区域必须居中; 4、独立开口的尺寸不能太大,不能大于2mm,焊盘尺寸大于2mm的中间应加0.4mm的桥; 5、钢网下方应当刻有型号(MODEL),产品所有者,时间,钢网制作公司,钢网厚度等信息; 6、钢网开口的孔壁,要求光滑,进行抛光处理(特别是引脚间距小于0.5mm的QFP及CSP)。 3、钢网的特殊开口 1、对于引脚间距为0.5mm的QFP和CSP,宽度方向开孔比例为1:0.85,长度方向开孔比例为1:1.1,对于所有引脚间距为0.4mm的QFP和CSP,宽度方向开孔比例为1:0.8,长度方向开孔比例为1:1.1,且外切倒圆角,倒角半径r=0.12mm; 2、对于球间距为1.0mm以上的BGA,钢网开孔比例为1:1;对于球间距小于0.5mm的BGA,钢网开孔比例为1:0.95; 3、对于引脚间距为0.65mm的SOP元件,宽度方向应缩小10% 4、对于一般PLCC,宽度方向开口1:1,长度方向开口比例1:1.1 5、一般的SOT封装,大焊盘端开口比例为1:1.1,小焊盘宽度方向开口比例1:1长度方向开口比例1:1.1 6、CHIP式封装开口 V形开口 A、0402封装,开成内切圆或内切椭圆,保持内距0.4-0.5mm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

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辆及工程机械所用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还要通过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条件下轴承的工作特性及测定轴承漏失量。 据统计,绝大部分滚动轴承润滑都采用润滑脂,因此,润滑脂的轴承使用寿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润滑脂在高温轴承寿命试验机上的评定,可以模拟润滑脂在一定的高温、负荷、转速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因此,测得的结果对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般是在试验机上观测,当润滑脂达到使用寿命时,脂膜破坏,出现破坏力矩的峰值,试验自动停车,还会伴随出现轴承温升记录指示值剧升和干摩擦噪声,若经反复启动仍不能转动,则表示润滑脂膜巳遭破坏,试验结束,试验所进行的时问就是润滑脂的高温轴承寿命。一般而言,润滑脂的轴承寿命越长,表示其使用期也越长。 SH/T0428一92是高温条件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的工作待性测定法。 测定润滑脂轴承漏失是模拟润滑脂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轮载滚动

温度曲线的设定及其依据

回流返修焊接中温度曲线的设定依据 温度曲线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实时温度曲线和焊膏温度曲线的升温斜率和峰值温度应基本一致。160℃前的升温速度控制在1—2℃/s。如果升温斜率速度太快,一方面使元器件及PCB受热太快,易损坏元器件和造成PCB变形。另一方面,焊膏中的熔剂挥发速度太快,容易溅出金属成份,产生锡珠。峰值温度一般设定在比焊膏金属熔点高30-40℃左右(例如63Sn/37Pb焊膏的熔点为183℃,峰值温度应设置在215℃左右),回流时间为30~60s。峰值温度低或回流时间短,会使焊接不充分,严重时会造成锡球不熔。峰值温度过高或回流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金属粉末氧化,影响焊接质量,甚至会损坏元器件和印刷电路板。 ●预热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使PCB均匀受热升温,并刺激助焊剂活跃。一般升温的速度不要过快,防止线路板受热过快而产生较大的变形。尽量将升温速度控制在3℃/秒以下,较理想的升温速度为2℃/秒。时间控制在60 ~ 90 秒之间。 ●浸润阶段:这一阶段助焊剂开始挥发。温度在150℃~ 180℃之间应保持60 ~ 120 秒,以便助焊剂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升温的速度一般在0.3 ~ 0.5℃/秒。 ●回流阶段:这一阶段的温度已经超过焊膏的熔点温度,焊膏熔化成液体,元器件引脚上锡。该阶段中温度在183℃以上的时间应控制在60 ~ 90 秒之间。 如果时间太少或过长都会造成焊接的质量问题。其中温度在220 +/- 10 ℃范围内的时间控制相当关键,一般控制在10~ 20 秒为最佳。 ●冷却阶段:这一阶段焊膏开始凝固,元器件被固定在线路板上。同样的是降温的速度也不能够过快,一般控制在4℃/秒以下,较理想的降温速度为3℃/秒。由于过快的降温速度会造成线路板产生冷变形,它会引起BGA焊接的质量问题,特别是BGA外圈引脚的虚焊。设 设置回流返修焊接温度曲线的依据: 1.根据使用焊膏的温度曲线进行设置。不同金属含量的锡球有不同的温度曲线,应按照焊膏供应商提供的温度曲线进行具体产品的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 2.根据PCB板的材料、厚度、层数多少、尺寸大小等进行设置。 3.根据PCB板表面搭载元器件的密度、元器件的大小以及有无BGA、CSP等特殊元器件进行设置。 4.此外,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例如加热区的长度、加热源的材料、回流焊炉的构造和热传导方式等因素进行设置。热风加热器和红外加热器有很大区别,红外加热器主要是辐射传导,其优点是热效率高,温度陡度大,易控制温度曲线;双面焊时,PCB上、下温度易控制;其缺点是温度不均匀。 5.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实际位置确定各温区所设置的温度,若温度传感器位置在发热体内部,设置温度比实际温度高30℃左右。 6.根据排风量的大小进行设置。一般返修焊接系统对排风量都有具体要求,但实际排风量因各种原因有时会有所变化,确定一个产品的温度曲线时,因考虑排风量,并定时测量。

300度高温润滑脂的种类及特点

300度高温润滑脂的种类及特点 “合轩化工”润滑技术研究 300度高温润滑脂用于润滑部件(轴承、电机、齿轮、链条等)最高或使用温度在300℃及以内的润滑与防护,通常采用合成型基础油为原料,然因设备、行业、工况和环境等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类型 便于达到最佳效果,以下为常见的市场分类及特点,供参考! 一、300度高温润滑脂分类及特点列表: 分类型号名称特点-优势 HEXT8005高温润滑脂 温度范围:-40℃至300℃ ○1一款纯耐高温的润滑脂产品,能很好控制流失滴落,四季通用; ○2附加出色的防水性能,可有效防止生锈腐蚀; ○3使用寿命长,能与大多的塑料、橡胶等材质兼容; ○4常用在热定型机、拉夫拉伸机、高温烘房、导热锅炉等高温设备轴承HEXT8003高温极压润滑脂 温度范围:-20℃至300℃ ○1集合高温、抗极压、抗磨、重载等多功效为一体; ○2高温长时间使用后不产生积碳、结焦物、变色,也不会硬化流失; ○3其中油膜粘附性好,很好适应部件在重负荷下的压力,实现理想润滑防锈; ○4用于24h作业的高温、低速、重载工况下的轴承、齿轮、链条润滑。 HEXT8004高温窑车润滑脂 温度范围:-40℃至300℃ ○1主要针对高温各窑车的润滑防护研制,可根据不同工况定制; ○2除了耐高温性,更完善了窑车脂的抗磨减摩、承载能力、防水性,更可靠; ○3无毒、无味、环保型产品,不对产品、人体、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4常用在烧结台车、加热炉、焚烧炉、隧道窑等轴承、滑道、链轮的润滑防护。

HEXT8044抗化学介质润滑脂 温度范围:-20℃至300℃ ○1属全氟聚醚型合成润滑脂,除了高温性,其他性能达到最佳发挥; ○2可抵抗强酸、强碱、纯氧、核辐射、强硝酸等其他腐蚀性化学介质; ○3同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在使用中化学安定性好,可持久润滑防护; ○4用于与化学介质接触的管道、阀门等机械如:制氧机、SF 开关、反应堆等 6 HEXT8072合成钻具螺纹密封脂 温度范围:-30℃至300℃ ○1高温高压性表现突出,全年均可使用,无需更换; ○2集合防粘结、密封、抗磨、防水、防锈防腐、抗化学介质等多项功效; ○3能很好防止泥浆泄露、避免螺纹擦伤和粘结,拆卸清洗方便; ○4成功用于油气田和地质勘测钻井套管螺纹的密封润滑。 附注:以上产品均为合成型;其中图片颜色以实物为准!更多问题解答请持续关注更新! 二、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Q:高温出现流失、滴落、融化蒸发快 A:观察后排除其他原因,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建议更换润滑脂,一定要结合自己设备润滑点的正常 使用温度和最高温度,然后寻找新的产品替代。用量大,保险做法可获取样品试用,成功后在购买。 Q:持续使用后出现结焦、积碳、变色、发臭问题 A:如果在长期使用中定期添加和观察出现此种问题,建议更换更好的润滑产品,他主要是因为脂抗 氧化性太差,价格上优势好但质量不到位;变色发臭,此种要警惕某些商家用的废机油为原料、假冒 稠化剂的情况。可提交相关部门检测,如属实可要求赔偿。建议购买国标产品! Q:部件烧坏、磨损严重、轴承/齿轮/链条更换频繁 A:此类情况比较严重,有些产品使用时无异常,但轴承等更换频繁;甚至有些内部已经烧坏或磨损; 此类排除设备问题,常见的就是润滑脂失效/有效期太短,只是基本填充,运转后快速消耗,无任何润 滑、抗磨性。 【注意事项】 常常会遇到明明设备最高温度才280-300度,却询问400-500度的高温润滑脂,为什么?一是某些虚报温度、二是图便宜、三是不试用,润滑脂不是其他产品,他具有很强的功效性,高温润滑脂试用 后很快能得出答案,所以选择中不可嫌麻烦,一劳永逸才是关键!

食品级润滑脂性能及应用

食品级润滑脂性能及应用 简介 食品级润滑脂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与食品发生接触也不会对 消费者构成任何生理危害或对食品的气味或味道不造成任何影 响的润滑脂。铁霸Super Lube Plus合成食品级润滑脂是选用合 成基础润滑脂,优质添加剂并加入超细颗粒的PTFE精制而成的 润滑脂。因不含金属基稠化剂,不会老化基础油,它的应用范围 也更加宽广,可以安全地用在塑料、橡胶、金属接触部位等不同 的工业设备中,特别适用于食品工业设备,是真正多功能的合成 润滑脂。 性能特点 合成食品级润滑脂具耐高低温性能,有效地覆盖广泛的温度范围,工作温度由-30℃到200℃。产品亦具抗盐水性能,保护设备免受腐蚀,对所有金属具腐蚀保护。铁霸Super Lube Plus合成食品级润滑脂因加入超细颗粒的PTFE,有良好的干性润滑作用,在设备运转部位形成表层间的隔膜,减少设备磨损。铁霸Super Lube Plus合成食品级润滑脂不含硅,并经NSF H1认证,适用食品工业设备上使用。 优点 1,抗磨极压保护。含超细PTFE颗粒,有良好干性润滑作用,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及部件寿命。 2,耐水防腐性能。抗盐水性能,保护设备兔受腐蚀,对所有金属具腐蚀保护。 3,工作温度特宽。可在-30℃至200℃范围内使用。 应用范围 一、锁具及精密仪器的润滑剂 二、名牌汽车的维护保养产品 三、各类工业轴承、齿轮、活塞等部件润滑品 四、食品设备、医疗器械专用润滑剂 五、大型工农业和建筑机械、电机润滑脂 六、电子元件、电气设备、电动器械产品等绝缘润滑剂 七、渔具、望远镜、光学、健身器材等休闲器材的润滑 八、生物、制药、核工业等高清洁、无灰尘环境的设备润滑剂 九、铁路运输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交通部门 十、食品生产线设备、食品链条油、O型环、化妆品盒、食品包装、医疗器械、轮椅、酒精测试仪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 润滑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32~4 3;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盖只填空间的31~4 3;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 /min 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在转速小于1500r /min 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 = 式中 Q ——填充量,g ;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 = 式中 Q ——填充量,cm 3;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ü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 =

回流炉温度曲线设定

怎样设定锡膏回流温度曲线 “正确的温度曲线将保证高品质的焊接锡点。” 约翰.希罗与约翰.马尔波尤夫(美) 在使用表面贴装元件的印刷电路板(PCB)装配中,要得到优质的焊点,一条优化的回流温度曲线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曲线是施加于电路装配上的温度对时间的函数,当在笛卡尔平面作图时,回流过程中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上,代表PCB上一个特定点上的温度形成一条曲线. 几个参数影响曲线的形状,其中最关键的是传送带速度和每个区的温度设定.带速决定机板暴露在每个区所设定的温度下的持续时间,增加持续时间可以允许更多时间使电路装配接近该区的温度设定.每个区所花的持续时间总和决定总共的处理时间。 每个区的温度设定影响PCB的温度上升速度,高温在PCB与区的温度之间产生一个较大的温差.增加区的设定温度允许机板更快地达到给定温度。因此,必须作出一个图形来决定PCB的温度曲线。接下来是这个步骤的轮廓,用以产生和优化图形. 在开始作曲线步骤之前,需要下列设备和辅助工具:温度曲线仪、热电偶、将热电偶附着于PCB的工具和锡膏参数表.可从大多数主要的电子工具供应商买到温度曲线附件工具箱,这工具箱使得作曲线方便,因为它包含全部所需的附件(除了曲线仪本身)。 现在许多回流焊机器包括了一个板上测温仪,甚至一些较小的、便宜的台面式炉子。测温仪一般分为两类:实时测温仪,即时传送温度/时间数据和作出图形;而另一种测温仪采样储存数据,然后上载到计算机。 热电偶必须长度足够,并可经受典型的炉膛温度。一般较小直径的热电偶,热质量小响应快,得到的结果精确。 有几种方法将热电偶附着于PCB,较好的方法是使用高温焊锡如银/锡合金,焊点尽量最小。 另一种可接受的方法,快速、容易和对大多数应用足够准确,少量的热化合物(也叫热导膏或热油脂)斑点覆盖住热电偶,再用高温胶带(如Kapton)粘住。 还有一种方法来附着热电偶,就是用高温胶,如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此方法通常没有其它方法可靠. 附着的位置也要选择,通常最好是将热电偶尖附着在PCB焊盘和相应的元件引脚或金属端之间. ?(图一、将热电偶尖附着在PCB焊盘和相应的元件引脚或金属端之间) 锡膏特性参数表也是必要的,其包含的信息对温度曲线是至关重要的,如:所希望的温度曲线持续时间、锡膏活性温度、合金熔点和所希望的回流最高温度. 开始之前,必须理想的温度曲线有个基本的认识.理论上理想的曲线由四个部分或区间组成,前面三个区加热、最后一个区冷却。炉的温区越多,越能使温度曲线的轮廓达到更准确和接近设定。大多数锡膏都能用四个基本温区成功回流。

300度高温500度高温800度高温润滑脂的应用

标题300度高温500度高温800度高温润滑脂的应用 瑞典比瑟奴特种润滑剂高温及超高温润滑应用方面拥有50多年的经验。作为特种润滑领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油脂在高温下良好润滑以及长效润滑。一般高温润滑脂的应用都集中在两大类的场合,第一就是维护保养行业的其中包括,火电厂、钢铁厂、砖厂、水泥厂、化工厂、供热公司等的一些有热源接触到的高温设备轴承。第二类则是产品初装行业,其中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代表的发动机周边配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工作下的如,涨紧轮轴承、单向器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等。我们对于高温润滑的理解应该根据具体的工况,产品的应用来合理推荐润滑脂。比如,重载型的大轴承,很多客户也误以为是高温导致油脂润滑失效,实际上则是因为油脂的抗磨性与剪切太差,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油脂从缝隙里面流出来的现象,这种大型设备比如破碎机与辊压机,其主要工况是低速、重载、因外界不存在热源,所以轴承并不存在高温,我们则应该推荐粘度稍高的并且含有固体抗磨剂的润滑脂,而非考虑高温比较好的润滑脂。另外比如,生产无纺布的企业有压延机和造纸厂的瓦楞机,由于压延机的滚筒需要三种方式加热,包括电加热、蒸汽加热、以及导热油,工作环境:进气端轴承表面温度实测185℃,估算轴承内部在210℃左右,负载:属于中等载荷。转速为中低速。由于润滑脂长期工作与200℃左右高温环境下,只能采用人工定期加脂,普通高温润滑脂很容易出现流失现象,主要变现为稠度变小润滑脂变稀,大部分油脂从轴承缝隙中流出,剩余油脂在轴承内部由于高温,基础油承受不了高温很快挥发,剩余残渣导致结焦积碳,同时加剧轴承磨损,严重时导致轴承卡死,影响生产。为了杜绝此问题,一般企业为了设备正常运转,不得不所短加注润滑脂的周期,虽然大大降低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几率,但造成油脂消耗量大,浪费多的问题,同时轴承内润滑脂残留物(积碳)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轴承卡死,烧结磨损,最后只能停机更换轴承,润滑也未到根本解决。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单面机润滑的关键是瓦楞辊及压力辊轴承,该部位的运行温度通常在180℃以上,瞬间温度可达250℃以上,瓦楞纸机长期在高温伴有水蒸汽且负荷较重的工况下运行。多年以来,我们为纸板生产企业提供设备维护服务,大多数客户瓦楞辊轴承的润滑存在润滑不良甚至是润滑不良的问题, 二.总结高温润滑脂常见故障分析与合理选用的油脂的标准 常见故障分析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常出现润滑脂的流失,异常升温、异响、振动、磨损等现象,从润滑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如下分析: 故障一:流失(高温下油脂结构变化粘度与稠度都变小,附着力差,油脂变软) 故障二:变干(高温环境下,除开氟油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其余的基础油蒸发损失较大) 故障三: 轴承磨损

润滑脂简介及选用常识教学文案

润滑脂简介及选用常 识

润滑脂简介及选用常识 (一)润滑脂基本概念 (1)什么是润滑脂 NLGI(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 美国国家润滑脂协会)最新定义: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产物。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它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2)润滑脂的触变性 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在流动中逐渐变软,表观粘度降低,但是一旦处于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就是润滑脂的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殊性能,决定了它可以在不适于用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润滑脂的组成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包括填料)组成。 基础油是液体润滑剂,有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之分。 稠化剂是一些具有稠化作用的固体物质。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脂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1、矿物油,即指石油润滑油。 优点:润滑性能好,粘度范围宽,不同粘度的油分别适用于制造不同用途的润滑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缺点:对高温、低温不能同时兼顾,或不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同时对一些极高温、极低温、高转速、长寿命、耐化学介质、耐辐射等特种条件无法满足要求。要满足这些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还得需要各种合成油。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2.合成油 合成油是指用各种化学反应合成的一大类功能性液体,不同的合成油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比矿物油更好的优越性。 目前润滑脂中常用的合成油有:合成烃类油、酯类油、硅油、含氟油、和聚醚型油等。 一坪分公司多种合成润滑脂因采用合成油而具备在高低温、负荷能力、抗氧化、耐介质、适合高速、抗辐射等方面性能的优越性,并因此在航空、航天和各种民用设备的润滑方面取得了成功。 润滑脂的组成——稠化剂 稠化剂分类 烃基:如地蜡、石蜡、石油脂等 皂基:目前最大的一类,有钠基、钙基、复合钙、锂基、复合锂、钡基、铝基、复合铝等 有机:脲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有机染料、氟碳化合物等 无机:膨润土、硅胶、硼化氮、石墨等 (二)润滑脂的优点和缺点 2.1、润滑脂的优点

温度控制系统曲线模式识别及仿真

锅炉温度定值控制系统模式识别及仿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郭光普指导教师:马安仁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锅炉内胆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参数辨识的概念及切线近似法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然后对该系统的温控曲线进行模式识别,而后着重介绍了用串级控制和Smith预估器设计一个新的温度控制系统,并在MATLAB的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 关键词温度控制,模式识别,串级控制,Smith预测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e boiler the gallbladd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s control principle and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concept and the tangent approximate method pattern recognition basic principle, then controls the curve to this system to carry on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warm, then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designs a new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cascade control and the Smith estimator, and 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in the Simulink of MATLAB build simulation model. Key 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Pattern recognition, Cascade control, Smith predictive control

轴承润滑脂的添加方法

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由于电机的种类繁多,结构和用途各异,因而电机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电机的故障与电机设计和制造的质量有关,与电机的使用条件,工作方式及使用维护因素等都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电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但若由于装配不良,使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就容易发生故障而造成损坏,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过热和产生异响的原因及处理 轴承是电机中较容易磨损的零件,也是负载较重的部分,因而轴承的故障也较多。随着轴承种类的不同,故障现象也有所不同,现分别加以叙述。 一.滚动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1.滚动轴承安装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不仅取决于轴承本身的制造精度,还和与他配合的轴和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选用的配合以及安装正确与否有关。一般卧式电机中,装配良好的滚动轴承只承受径向应力,但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过紧,即过盈大时,则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变得过小,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这样,转动就不灵,运行中就会发热。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松,或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则轴承内圈与轴,或轴承外圈与端盖,就会发生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发热,造成轴承的过热。通常,标准中将作为基准零件的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移至零线以下,这对同一个轴的公差带与轴承内圈形成的配合,要比它与一般基准孔形成的配合要紧的多。 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一般基准轴公差带的位置相同,也在零线下方,但轴承外圈平均外径的公差值也是特殊规定的。所以同一个孔的公差带与轴承外圈形成的配合,与一般圆柱体的基轴制配合也不完全相同。滚动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因为作用于滚动轴承外圈上的负荷是局部负荷,这种负荷仅被外圈滚道的下部区域所承受,故选用滚动轴承的配合时,应使配合面间存在不大的过盈或不大的间隙。这样,在电机运行时,受到冲击或振动的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可以产生间歇性的转动,从而避免轴承外圈的局部磨损,提高轴承寿命。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机转子温度升高时,轴伸长有可能。正确的配合公差见下表。 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紧,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紧时,可采用新加工的方法使配合合适。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时,可采用喷涂金属或镶套的方法来弥补。 2.润滑脂不合适、质量差、加得太多或太少润滑脂选得合适与否将影响到轴承能否正常工作。选用时,主要掌握电机轴承温度以及是否亲水两个条件。可根据电机安装地点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清洁还是多尘,以及运行中轴承的最高工作温度等情况选用。必要时,夏、冬季使用的润滑脂也应有所区别,因为有的地方夏冬季的温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的润滑脂。当使用钙基或钠基润滑脂时,每运行1000-1500小时要添加一次润滑脂,运行累计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当使用二硫化钼时,添加和换油的时间可以延长。锂基润滑脂是一种具有耐高温(150℃)和低温(-60℃)、耐高速、耐负荷、耐水性能的润滑脂,当在冬季时,可选用1号锂基润滑脂,在夏季时可用2、3号锂基润滑脂。 如果润滑脂选得不合适或使用维护不当,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已经变质,或混入了灰尘、杂质等都有可造成轴承发热。润滑脂加得过多或过少也会造成轴承发热,因为润滑脂过多时,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而润滑脂加得过少时,则可能出现干摩擦而发热。因此,必须调整润滑脂用量,使其约为轴承室空间体积的1/2-1/3。对不合适的或变了质的润滑脂应清洗干净,换上合适的和洁净的润滑脂。

如何设定回流焊温度曲线

如何设定回流焊温度曲线 如何设定回流焊温度曲线 首先我们要了解回流焊的几个关键的地方及温度的分区情况及回流焊的种类. 影响炉温的关键地方是: 1:各温区的温度设定数值 2:各加热马达的温差 3:链条及网带的速度 4:锡膏的成份 5:PCB板的厚度及元件的大小和密度 6:加热区的数量及回流焊的长度 7:加热区的有效长度及泠却的特点等 回流焊的分区情况: 1:预热区(又名:升温区) 2:恒温区(保温区/活性区) 3:回流区 4 :泠却区 那么,如何正确的设定回流焊的温度曲线 下面我们以有铅锡膏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Sn/pb) 一:预热区 预热区通常指由室温升至150度左右的区域,在这个区域,SMA平稳升温,在预热区锡膏的部分溶剂能够及时的发挥。元件特别是集成电路缓慢升温。以适应以后的高温,但是由于SMA表面元件大小不一。其温度有不均匀的现象。在些温区升温的速度应控制在1-3度/S 如果升温太快的话,由于热应力的影响会导致陶瓷电容破裂/PCB变形/IC芯片损坏同时锡膏中的溶剂挥发太快,导致锡珠的产生,回流焊的预热区一般占加热信道长度的1/4—1/3 时间一般为60—120S 二:恒温区 所谓恒温意思就是要相对保持平衡。在恒温区温度通常控制在150-170度的区域,此时锡膏处于融化前夕,锡膏中的挥发进一步被去除,活化剂开始激活,并有效的去除表面的氧化物,SMA表面温度受到热风对流的影响。不同大小/不同元件的温度能够保持平衡。板面的温差也接近最小数值,曲线状态接近水平,它也是评估回流焊工艺的一个窗口。选择能够维持平坦活性温度曲线的炉子将提高SMA的焊接效果。特别是防止立碑缺陷的产生。通常恒温区的在炉子的加热信道占60—120/S的时间,若时间太长也会导致锡膏氧化问题。导致锡珠增多,恒温渠温度过低时此时容易引起锡膏中溶剂得不到充分的挥发,当到回流区时锡膏中的溶剂受到高温容易引起激烈的挥发,其结果会导致飞珠的形成。恒温区的梯度过大。这意味

润滑脂技术

润滑脂技术大全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第2版(2009年10月1日) 精装: 1116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1400876, 9787511400871 条形码: 9787511400871 产品尺寸及重量: 26.4 x 19.6 x 5 cm ; 1.9 Kg ASIN: B002W5V3KM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润滑脂技术大全(第2版)》由多位从事润滑脂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专家撰写而成,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润滑脂技术发展历史和现状。全书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润滑脂生产的原料、工艺和设备;润滑脂分析和评价试验方法;润滑脂性能和应用;重要的润滑脂品种(锂基、聚脲基、铝基、钛基、钙基、钠基和烃基润滑脂,以及膨润土润滑脂和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等);润滑脂选用和报废的参考指标;润滑脂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纳米材料在润滑脂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等。 《润滑脂技术大全(第2版)》内容新颖翔实,叙述系统,学术性和实用性强,是有关润滑脂技术的专著,是从事润滑脂研制、生产、销售和应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主要读者对象是润滑油脂及机械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编辑推荐 《润滑脂技术大全(第2版)》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润滑脂工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中国润滑脂工业的现状 一、中国润滑脂工业的现状 二、我国润滑脂工业发展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三、发展我国润滑脂工业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第三节润滑脂分类 一、按稠化剂类型分类和命名 二、按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分类和命名 三、按润滑脂国家标准分类法分类和命名 第四节润滑脂与其他润滑剂的比较 一、选用润滑脂润滑的优点与缺点 二、润滑脂与润滑油、固体润滑剂的比较 第五节润滑脂产品品种构成及产量 第六节润滑脂的包装 第七节润滑脂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润滑脂生产原料 第一节基础油 一、矿物润滑油 二、合成润滑油 第二节脂肪材料 一、动植物油脂 二、油脂化学品 三、合成脂肪酸 第三节制备皂基稠化剂的碱和碱土金属及氧化物 一、单水氢氧化锂 二、氢氧化钙 三、氢氧化钠 四、氢氧化钡 五、氢氧化钾 六、氧化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