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黄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黄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黄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黄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在我们的感官当中,简单粗暴的认为黄油就是做烘培的,食用油就是做菜的,其实食用油和黄油的本质都是油脂,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外形上就不用多说了,从制作上来看,黄油是从牛奶加工提取的物质,而普通的食用油是从动物的脂肪部位以及植物的果实、种子当中提取的,相对而言植物油的提取过程比较的复杂。

首先,当然要从人类的肉眼和触觉的角度来区分。

黄油:常见的黄油形态多为固体,色泽浅黄,质地均匀、细腻,在常温下的手感较软,气味常常带着一丝奶香哟。普通油:普通油当中包括了植物油和动物油,其中动物油有猪油、鸡油等,而植物油又包括了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等。普通油大多以液体形式存在,不同的油的颜色深浅的程度也不相同喔,当然,透明色是它们的主色调~

从提取制作来看:

黄油:黄油是用牛奶加工出来的一种固态油脂,把新鲜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脱脂乳分离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经搅拌而成的。据说生产1千克的黄油,需要20升的全脂牛奶呢~加工出来的黄油还可以根据口味来区分为原味、半盐和加盐。

普通油:普通油当中的动物油是从动物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当中炼制而成。而植物油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植物油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需要将原料经过除杂、脱壳、

破碎等一系列预处理之后,再压榨或用溶剂浸出法提取粗油,最后再将粗油精炼后获得我们见到的植物油。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油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而三、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虽然保留了较多的营养成分但杂质含量较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哟~

那么它们之间的营养区别又在哪里呢?

黄油:黄油的营养被称作奶制品中的NO1,是不是很优秀!黄油中富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安佳黄油拥有独特的淡黄色,正是因为它含有β-胡萝卜素呢~β-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预防夜盲症和补充钙质,让你的眼睛blingbling~这里安小佳要特别墙裂推荐自家的黄油啦,从新西兰天然草场中自然放牧的奶牛生产的牛奶中提炼的哦,营养又美味!

普通油:不同的油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一样哦。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葵花籽油含有甾醇、维生素、亚油酸等有益物质,它的天然维生素E含量在所有主要植物油中含量最高。葵花籽油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花生油的营养成分除了有甾醇以外,还有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保护血管壁,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而作为被时尚界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所“宠幸”的橄榄油,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跟着时尚老佛爷走准没错~ta富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还有维生素A、B、

D、E、K及抗氧化物等。当然还有能与橄榄油battle的茶籽油也要了解一下啦,咱们的茶籽油可是有着“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油茶籽油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有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预备”、“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1、课程分析 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看,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专门好铺垫。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尽管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依照已有的生活体会明白了水和食用油的一样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差不多上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锤炼、提高及澄清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得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粘稠度、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淌、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认真观看比较水和油;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课要紧进行五个活动。 一是利用感官直截了当观看比较水和食用油; 二是比较它们的浸润和液滴形状; 三是比较水和油的沉浮情形。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桌子上老师给同学们预备了什么材料? 预设:试管,水,食用油,滴管,面巾纸,试管架。 师:这节课我们就比较水和食用油,关于水和油,同学们想想有哪些不同?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1、认识实验用具。提高小孩们的学习爱好 2、引出本课的主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 二、要紧活动 活动一、利用感官观看比较水和食用油 1.确定方法:比较水和食用油能够用哪些方法呢? 预设1:看,听,摸,闻,尝。 预设2:教师追问:尝的方法合适吗?什么缘故? 策略2:尝是不卫生的,不安全的。不合适。 2.确定记录的方式:维恩图。 3.观看活动。

18种食用油的常识及其功效

18种食用油的常识及其功效 18种食用油的常识及其功效 我们每天吃饭都离不开油,但是你对油这种每天都要吃的东 西了解多少? 怎样挑选食用油?1.颜色清淡、无沉淀物或悬浮物。 2.无臭味,保存中也没有使人讨厌的酸败气味,油的气味正常、稳定性好。3.要求其富有耐寒性,若将油放在低温下,也不会产生浑浊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色拉油主要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花生色拉油。烹调油又叫炒菜油、烹饪油或煎炸油。一般来说,烹调油主要作烹调、煎炸食品用,色拉油主要是用作凉拌用。色拉油不宜作为煎炸油使用,但可以作炒菜油使用。 评价食用油质量优劣主要看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给人体带来许多危害,所以常被形象地称为“坏脂肪”;而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作“好脂肪”。 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尽量到有一定信誉度的商家购买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选购带包装的、近期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并注意产品标签上有无厂名、厂址、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观察产品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渗漏现象。产品是否澄清透明,有无明显的沉淀或其他可见的杂质。还可闻其气味,各种植物油都有其固有的气味,如有较明显的异味,则表明油已经氧化变质。另外,消费者购买食用油时量不要过多,以免开罐后,受光线、空气中的氧分、水分和金属等因素影响,油容易被氧化,长时间不用会导致酸败。 因此,家庭购油时应根据需要,适量购买。食用油开封后及用后应及时将盖封好,于阴凉处贮藏,存放最好不超过两个月。使用食用油不宜过多煎炸,因为它受空气氧化、加热等原因易造成油脂黏稠,使油脂营养下降,并产生有毒物质,食量过多对身体无益 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油温问题: 油脂的油温大体相近,除了动物性油脂有较大差异以外,比如,牛油就需要很高的温度才可以开始炒菜(150度左右),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小组活动材料:水和食用油各两份、小汤匙2把,记录单2张,面纸、报纸、塑料板、玻璃各一份,2支滴管等 教师准备材料:学生操作材料一份,天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课件出示:今天带来的两种液体是什么?(水和食用油) 2、引出课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油 1、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 (1)让学生说说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 (2)你们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尝一尝) 2、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食用油 (1)介绍材料,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观察比较。 (3)交流 (4)师板书在维恩图中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问:如果把油滴和水滴滴在不同物体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2、设计活动方案 (1)出示实验需要材料。 (2)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4)交流 (5)出示实验要求。 3、比较液滴实验。 (1)各小组取出材料开始实验。 (2)小组比较液滴不同。 (3)交流 (4)汇报 (5)师板书:水滴更圆,油更扁 四、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猜测:一样多的水重,还是食用油重呢? 2、学生分组实验 (1)把水倒入油里,把油倒入水里后观察。 (2)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用天平称比较它们的轻重。 4、教师演示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6、得出结论:水重油轻 五、研究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 3、完成课本的维恩图。 六、总结延伸 实验一: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的不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练习 (I)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2. (2分)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3. (2分)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4. (2分)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5. (2分)胶头滴管取完了油以后接着取水。 6. (2分)胶头滴管用完了直接放到桌子上。 7. (2分)实验室里用剩下的液体倒回原来的瓶子里。 8. (2分)水和食用油都是没有固定形态,会流动的液体。 9. (2分)用鼻子闻,我们会发现水没有气味,食用油有香味。 10. (2分)闻液体的气味,应该把盛液体的瓶子放到鼻子附近,用手轻轻在瓶口煽动,辨别气味。 二、综合题 (共3题;共9分) 11. (2分)下列选项是水和油的相同点是()。

A . 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不同 B . 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 C . 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12. (2分)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油和水重量间的关系是()。 A . 油比水重 B . 油比水轻 C . 一样重 13. (5分)比较食用油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9分) 11-1、 12-1、

食用油最好几种换着吃

食用油最好几种换着吃 市场上,食用油的种类很多,价格相差很大。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的食用油该如何选择呢?告诉你一个小窍门,那就是从它的食物标签上找答案。 一看品牌 一般地讲,知名品牌注重产品的全方位管理,相关部门对它的监控也更加到位,所以,它的产品让人们吃得更放心。 二看品种 目前国内市场油料品种已达上百种。除了常见的菜籽油、葵花子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以外,还有橄榄油、野山茶油、大蒜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等特种油。一般来说,特种油的价格相对比较高,这与其原料来源稀少有关。“物以稀为贵”,有些特种油中还含有特殊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大蒜油、葡萄籽油等。无论哪一种油,都是人体获得脂肪酸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多摄取一些特种油,最好是几种食用油换着吃,对保持健康更有益。 三看原料 市场上出售的食用油多为“调和油”。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市场上的调和油可分为三种: 营养调和油也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亚油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对健康有保护的作用。 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价格比较低廉。 风味调和油即将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或芝麻油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生产厂家,故意将调和油中某些价格高的特种油名称放在显著位置,以误导消费者。还有要看清是否为转基因产品。如果说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一般在标签的下方会有“加工原料中含有转基因大豆”的字样,但商家常用很小的字标注,仔细寻找才能发现。这类油的价格比较便宜。目前市场销售的大豆色拉油和菜籽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原料。任何一种作物被确定是否用转基因技术改造时,首先要进行安全性评价,确保其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才能上市。有些转基因产品还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更高。当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 四看加工方法 食用油有两种制取工艺,即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利用施加物理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现在的压榨法已经是工业化作业。压榨法由于不涉及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榨出的油所含的各种成分保持较为完整。但是,其缺点是出油率低,价格比较高,且可能含有杂质,因而保质期比较短。 浸出法是利用油脂与脂溶剂的互溶性质,需要通过溶剂与油料中的油脂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采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使油料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浸出法生产的油脂价格低于压榨法。 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都是安全的食用油。五看生产日期 食用油保质期较短,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存放时不注意避开日光照射、存放时室温过高或者将油桶开启后长期不用等,食用油就容易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氧化酸败的食用油,其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将大量增加,对人体健康有害,应停止食用。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看清生产日期,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以保证在保质期内食用。 读懂食用油标签上的相关产品信息,可以帮助你买到称心的食用油。还有,别忘了一条最基本的信息食品质量的安全标志。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作为教师,“知识的超市”需要我们备课,“生命的狂欢”需要我们备学生。 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同时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比如水的作用,水的颜色、触感等,这些知识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是富有趣味的,同时也是零散的。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总结水和空气有的相同和不同点,了解液体和气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问题——猜测——验证——结论——应用”五个环节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习惯。以达到高效课堂的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水和空气”单元共7课。前四节课探究水,五六节探究空气,第七节课总结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总结提升。通过《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四节课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逐步实现认知经验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本课通过水和食用油的对比探究,学生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以达到高效课堂的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能够通过一般的感官观察到水和食用油的一些特点。但部分深层的特点的观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及提高。让学生身动、心动、行动,肯学、想学、学会。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教学从学情开始,根据“学情”做出决策,设置环节。经过对学情的把握,将第一个活动过程简化。直接利用看、闻、摸等感官,观察与比较水和食用油,引入生活中品尝食用油的经验(科学实验中不采用尝的方法,故而只引入生活经验,并强调科学实验的安全),完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2)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玉溪聂耳小学纳爱新 教材分析 1、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2、重在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等)认识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3、进行三个比较活动。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的外部特征,从液体的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过程与方法是有序、有深度地逐步开展。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和“轻重”,两种液体在玻璃片和蜡纸上形成的液滴不同,水在玻璃片上会浸润,滚动后在玻璃片上形成水痕,在蜡纸上则不会;而油滴在两者上都会浸润。三是观察、比较、发现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对科学既好奇又陌生。 2、学生通过对一、二单元《观察植物》、《饲养小动物》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初步用感官观察物质的方法,但仍然没有独立地完成过科学实验,学生操作还很依赖教师的扶持。 3、在生活中学生对水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将水、醋、牛奶归为一类(液体)。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异同,二者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的差异,及二者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等的相同点。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的差异及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等的相同点。 2、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觉器官和实验活动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异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塑料瓶、锥形瓶、醋、水和食用油各100毫升等。 为学生准备:每组学生2个玻璃杯、2只筷子、1块玻璃片、2个滴管、1条毛巾、1张报纸、1张蜡光纸及维恩图、观察记录表等。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比较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1)看得见,摸得着, 无颜色,没味道, 动物植物都需要, 没有它就活不了。

各种食用油的功效

健康知识 走进超市,站在食用油的陈列架前,看着品种众多的油类,突然间觉得无所适从,花生油、菜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茶油、红花油、黑醋栗籽油,还有部分调和油。有没有一种植物油是最好的呢? 其实各种植物油各有特点,成份不同,作用也有所区别,合理的使用对身体的健康都有益,而不能简单就说谁好和谁坏。很多人主要是从油的成分上来区分它们的好和坏。比如说饱和脂肪酸多对身体更有危险,因此多数人放弃了动物油、黄油等,而专用植物油。而植物油中又会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同又分出好坏来。现在,橄榄油、茶油等因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而被认为是最好的植物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所含的亚油酸、DHA、EPA(俗称“脑黄金”)对大脑的发育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大的好处。但过多摄入的多不饱和脂肪会消耗身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出现其他的损害。 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使用可避免多不饱和脂肪的使用比例过高,造成身体内过氧化物产生而损害健康。但单不饱和脂肪不具有多不饱和脂肪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而从营养学上对油质的摄入推荐来看,多数建议是:在每日的脂肪总摄入量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其中饱和脂肪最好不超过1/3,而用部分单不饱和脂肪来替代。 因此,从植物油的成分和作用来看,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使用上也各有要求,仅以成分论其好坏是不全面的。 1.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

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迈克施密德特著有《厌倦疲劳》一书,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2.沉思。 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舒舒服服地坐着、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像“一”那样简单的字。当其他想法侵入时,集中精力,再去想先前的那个字。 3.慢慢地做一些伸展运动。 做伸展运动的效果跟做深呼吸差不多。它可以减轻肌肉张力,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以及帮助把氧气输送到大脑等。 每天开始时都来一次和缓的、适度的、给身体增加活力的伸展。弯曲脊柱可加速体内的循环。最好的伸展运动是:双手和膝盖着地,然后慢慢地、用劲地把背弯成弓形。保持这种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地放松。或双脚以肩宽分开,身体略微向前倾斜、屈膝,把你的手放在大腿中部,然后轻轻地弯腰,保持10秒钟,再放松。再重复做。 1.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迈克施密德特著有《厌倦疲劳》一书,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2.沉思。 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舒舒服服地坐着、放松,

18种食用油你了解几种

一:棉籽油: 用法: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大豆油: 用法:炒菜,炸食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用法:炒菜,炸食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各种食用油营养特点,及如何选择食用油

各种食用油营养特点,及如何选择食用油 一、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 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站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前,看着各种品类的食用油,也许我们知道它们的名字: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核桃油……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有什么区别。 于是,三思之后,往往仍茫然而随意地选一种,把问号留在心里。现在,就让Hers变身解惑帮手,并邀请10位女性读者,悬挂出自己制作美食的油瓶,由营养专家贴心解析。哪种油低脂清淡?哪种油排毒降压?哪种油香味浓郁?哪种油适合煎炒烹炸?……得出答案之后,或许我们再也不用在货架前束手无策喽! 那些时常困扰我们的油惑 Q油里面既有好脂肪,也有坏脂肪吧?怎么“趋好避坏”呢? 傅国翔:其实,只要是天然的食物就没有所谓的好坏,只有食用方法的对错。现今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亚麻酸(Omega3)和亚油酸(Omega6)在体内严重失衡,形成1:25的比例(最佳比例1:4),这是许多人出现亚健康与患慢性疾病的根源。建议多补充亚麻酸含量高的优质食用油,如

亚麻籽油,以协助体内的脂肪酸平衡。现在很多人出外就餐,因此摄取到“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坏脂肪的几率大大增加,它们可不是“来自大自然的食物”。氢化油与植物奶油为纯人工制造,可以说是地道的坏脂肪,摄取过多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或是癌症。在购买包装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标签,避免购买含有氢化油与植物奶油的产品。 Q我觉得自己很胖,所以,我想每天吃白水煮青菜,这种无油食谱是不是更能健康瘦身? 傅国翔:油脂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同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对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饮食中是不可以没有油脂的。相信有许多女性都很关心自身的皮肤状况,常常会补充维生素E来保养皮肤。如果饮食中没有摄取任何油脂的话,吃再多的维生素E身体也无法吸收,因为需要油脂来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油脂也是体内生成各类激素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油脂来制造激素,很容易产生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其实只要吃对了油,吃对了量,“吃油减肥”绝对是有可能的。 Q既然每种油的健康成分都有好处,可不可以混合在一起食用? 傅国翔:没错。在市面上不难看到销售调和油的,但是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不管从标签上或是口感上,都很难了解到每种油中所含成分的比例。所以在家自行制作调和油是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活动一材料: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筷子、科学表格纸1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 教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它都有什么特征?它的用途也是很广泛的,谁来说说。 师:我们说水是一种液体,那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液体? 生1:食用油。 生2:饮料。 生3:酱油。 师:那所有的液体都相同吗? 生:不同。 师:那有什么不同啊?我这还有一杯液体,出示食用油。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较水和食用油这两种液体,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油。 1、说说观察方法 生1:看一看生2:听一听 生3:摸一摸师:老师建议大家摸完后赶紧用纸巾把手擦干净。 生4:闻一闻生5:尝一尝 师:这液体不干净的,你敢尝吗? 生:不敢了。 师:这就对了,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法,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食用油 师:原来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比较水和油,假如把这样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你们的桌上,你们能快速把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找出来吗? 生:能 师:那就请各组上来领取材料开始观察吧!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特点多。 小组观察比较。 3、交流 师: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导语: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知道吗?

《水和食用油地比较》教学案例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案例 编号: 教学内容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材分析 《空气和水》单元一共有7课,《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这一单元是以水为主要线索,用感观和实验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观察方法引领观察内容,以比较为手段,以维恩图为促进概念转化的方法,形成关于液体、气体的概念。《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如颜色、气味、粘稠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很好铺垫。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小木棒及玻璃棒、科学记录纸1张、1张餐巾纸、2支滴管、两支小试管(一支放油,一支放水),报纸,玻璃片,蜡光纸各一份。 教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样、天平。同学生器材一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水,现在啊水遇到了困惑,它不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家族的吗?你能帮帮它吗? 生:液体 师:真棒,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再来帮水找找好朋友吧,你知道和水相似的朋友都有哪些呢?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

18种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18种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1、肉食保质期: 2天—1周。鱼、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新鲜肉食冷藏时间不要超过两天。肉末买回家后,应尽快做成食品。熟肉冷藏时间稍长些,但是最好一周内吃完。熟猪排应该在三天内吃完,非冷冻的火腿、熏肉或腊肉的保质期最多1周。 2、调味品保质期: 3个月—1年。番茄酱保质期为8—12个月;蛋黄酱可保存6个月;调味品可在冰箱中保质1年;芥末在冰箱中可保质8个月。沙拉酱可储存9个月;酱油开启后最好3个月用完;黄油可冷藏1年不变质;果酱保质期一般为1年。 3、煮熟的蔬菜和谷类保质期: 3—7天。蔬菜煮熟后保质期更短,熟的西兰花放入冰箱别超过三天。米饭、高汤及剩菜在冰箱中放置时间不可超过一周。 4、乳品保质期: 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5、奶粉类食品保质期: 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6、食用油保质期: 通常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7、米面保质期: 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个—12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但米面一旦发霉,绝不可食用。 8、酒类保质期: 11度—12度的省优级熟啤酒为4个月,普通熟啤酒为2个月;10.5度的熟啤酒为50天;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 9、面包糕点保质期: 一般冬天7天,春季3天—5天,夏季1天—2天。因为含有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10、蛋类保质期: 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周—5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使用。 11、麦乳精保质期: 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12、糖果保质期: 第一、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 个月)。 13、罐类保质期: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专探小学郭高敏【教材理解】 本课教学是在前一课《水》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对水和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密度、黏度等)认识水和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材在本课目标的落实上还是比较清晰的,探究活动的安排还是非常合理的。本课教学主要安排两大板块的教学:水与食用油不同点的研究和水与食用油相同点的概括提升,但是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入到四个探究活动中的,这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比较水和油的液滴、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比较水和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现的共有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与我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打算将感官观察和液滴观察以及轻重比较作为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而把用木棒了解水与油的轻重和水与油倒入不同容器所呈现的现象作为演示实验。课的重点放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比较,重在培养孩子的描述能力、整理概括的能力,形成有关的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常见食用油种类及功效盘点

常见食用油种类及功效盘点 常见食用油有哪些种类,各自有什么功效?如何挑选优质食用油,避免遭遇地沟油?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食用油的不得不知道的营养秘密。 常见植物油种类及功效 我国将食用油按品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低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食用油外包装上仅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等含糊词汇的将被禁止。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但所有的食用油按生产工艺区分只有两种,即物理压榨油和化学浸出油。两者只是油脂制取工艺不同,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是安全的食用油,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下面介绍几种市场上常见的植物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花生油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宝宝如果缺锌,就会出现发育不良,智力缺陷等症状,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记忆力,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 烹调方式: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温皆可。 2.菜子油 菜子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子油中含花生酸0.4%~l.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子油消化吸收率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子油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子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子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苷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香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为原料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浙江省第二期“农远工程”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一、课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课(第68页-第69页) 三、作者:浙江省海盐县向阳小学王超2009年12月 四、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一杯水、一杯食用油,1张蜡光纸、一张报纸,两根筷子,记录表、抹布等; 教具准备:2个量筒、一架天平、一杯食用油、一杯水、2杯50毫升的水和食用油、两个装同体积油和水的试管、小竹棒、水瓶油瓶各一个等。 五、教学目标: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能够找出水和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知道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能用韦恩图记录比较的结果。 六、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七、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八、设计说明: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引出这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研究材料:食用油和水,学生自己认识到他们都是液体时其实也就找到了他们的一个最本质的相同点。虽然知道他们同是液体,但是对这两样们到底是不是相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猜测,顺势引出这节课的研究点: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食用油和水的比较。 先在学生原有知识起点上找出已知道的相同点,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找出可能在哪些方面还会有不同,学生在前一个单元观察植物是已经解除到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和特点,在此处可以说到比如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的不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领孩子把观察方法进行回顾并把观察时的注意事项进行提点,在对观察方法的进一步明确后,让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究,获得更多的相同和不同点比如说透明都透明吗?流动的速度一样吗?油更加粘稠些吗?等等,这样就不只局限在比较浅薄的了解上,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对水和油滴在蜡光纸和报纸上的不同点比较中,利用了筷子来滴,可以更好地控制滴的量。倒油和水比较轻重后再呈现在装有水和油的试管中分别放入较小的小木棒现象更加明显,也能更好地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作出合适的解释。 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水是一种液体,(课件出示液体)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液体?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彭场二小杨志咏 教学目标: 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活动一材料: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木棒、科学记录纸1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 教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样、天平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两杯液体,这杯是水,这杯是食用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它们吗?板书课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油 1、说说观察方法 生1:看一看生2:听一听 生3:摸一摸师:老师建议大家摸完后赶紧用纸巾把手擦干净。 生4:闻一闻生5:尝一尝 师:这液体不干净的,你敢尝吗? 生:不敢了。 师这就对了,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法,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食用油 师:原来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比较水和油,假如把这样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你们的桌上,你们能快速把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找出来吗? 生:能 师:那就请各组上来领取材料开始观察吧!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特点多。 小组观察比较。 3、交流 师: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师板书在维恩图中)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导: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知道吗? 2、设计活动方案 师:要想找到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还需要先用这个(出示滴管)取出液滴。师:这个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这叫滴管(使用滴管时首先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中部,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上部,再把它浸入液体中慢慢放开,液体就跑到滴管中了,要滴液体时只需轻轻挤压,像这样,不可以太用力哟!)

三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比较》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比较》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三年级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评课稿 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亲身经历,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涂植威老师执教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能抓住本课重点,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和实验分析,简单、清晰地使学生对水和食用油有更多客观上的认识。 一、开门见山,指向明确 涂老师直接展示“一杯食用油”和“一杯水”,通过“你有什么方法比较油和水”这一问题,直截了当地引出新课,并让学生思考两者比较可使用的科学方

法。在动手操作前,首先就应明确该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学生才不会在整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明确用“看”、“闻、”“摸”等方法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比较,大大提高活动效率,也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演示,体现细节 演示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图表、图片、幻灯片及示范实验等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涉及的三个小组实验中,涂老师采用以学生记录、学生汇报为主,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为辅进行。学生记录方式为填写记录单,学生汇报则是以投影的形式展示小组记录单。 在第二个小组实验——“液滴实验”中,为了强调本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该内容并不只以文字的形式展示,还出示3组图片,学生通过每组两幅图片较为直观地的辨析,明确“液滴实验”的实

验细节。图片两两对比,既反映学生是否清楚实验细节,也可通过比较图片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此外,图片是学习者很容易接受的信息,一幅图片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的信息量也很大。我认为此处为一大亮点。 在演示实验——“水和食用油没有固定形状”中,涂老师运用烧杯、圆底烧瓶和锥形瓶,水和油的形状由圆柱形到半球形再到锥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两种液体的形状随时在发生变化,使“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更有说服力。 总结本堂课采用“维恩图”,将学生得出的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示出来,具有准确性、整体性和实用性。 三、优化教材内容,注重启发诱导 此处为本堂课的另一大亮点体现在对混合水和食用油的处理。第三个小组实验——“混合水和食用油”实验,它在教材中出现的目的是验证水比食用油重。我认为,混合水和食用油来判断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