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

加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

静脉怒涨可加15mmH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 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 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

返流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 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 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 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 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的. 请问fixedsoldier,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 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就问

他们是如何测的啊!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超声检查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很简便,现在彩超都能显示压差,在压差上加10(可根据右房的大小加5-15,各医院掌握也不一样),就是肺动脉收缩压。正常肺动脉收缩压不超过30mmHg,大于30mmHg为肺动脉高压。但是,要注意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测定肺动脉压力,必须是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肺动脉收缩压等于三尖瓣返流压差加右房压;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mmHg,右房偏大,加10mmHg ,

右房增大,加15mmHg。要注意测量必须是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肺动脉平均压等于肺动脉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舒张压等于肺动脉最大反流压差加右房压。

肺动脉压的估测(摘抄一部分)

1、根据瓣膜返流或心内分流

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测得心内分流或瓣膜返流速度,根据简化Bernoulli方程可定量估测心腔间压差或跨瓣压差,从而估测肺动脉压力。

(1)三尖瓣返流、肺动脉瓣返流

测得三尖瓣返流最高流速,根据简化Bernoulli方程(△P=4V2,V为最大返流速度)可求得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压差。若无右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右心室收缩压(RVSP)在肺动脉瓣开放时大致相当,即ASP=RVSP=右房压(PAP)+三尖瓣跨瓣压差(ΔP) 。其中右房压估计:a、肋下切面观正常呼吸状态下下腔静脉距右房开口2cm范围内的内径小于或等于2.5cm且吸气后减小大于50%,右房压为5mmHg;若减小小于50%,右房压为10mmHg;若下腔静脉内径大于2.5cm且吸气后减小小于50%,右房压为15mmHg。

b、根据右房大小及三尖瓣返流程度估计右房压:右房内径正常,轻度三尖瓣返流,右房压约5mmHg;右房轻度扩大,中度三尖瓣返流,右房压约10mmHg;右房明显扩大,重度三尖瓣返流,右房压约15mmHg。

c、根据吸气时下腔静脉塌陷程度估计右房压:完全塌陷右房压为5mmHg;部分塌陷为10mmHg;无塌陷为15mmHg[20]。另有根据颈静脉充盈情况估计右房压:正常充盈时为5mmHg;中度受阻为10mmHg;重度受阻为15mmHg。尚有右房压估计为10mmHg或5mmHg或14mmHg以及Berger等为简化运算,认为可应用PASP=4V2×1.23mmHg估算PASP(V为最大返流速度的报道。据有关文献报道,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是超声各种估测法中最精确、最简单的方法。依三尖瓣返流速度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与右心导管所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7-0.99。Bibiana Stephen等利用已被证实的右室和肺动脉舒张压在肺动脉瓣开放瞬间相等的原理,测量三尖瓣在肺动脉瓣开放瞬间的返流速度,按照简化的Bernolli方程得出跨瓣压差加上右房压便得出肺动脉舒张压并与右心导管检查做了对比,相关系数r=0.92,从而为无创评价肺动

脉舒张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根据肺动脉瓣返流速度可算出肺动脉瓣跨瓣压差,从而可估测肺动脉舒张压(PADP),即PADP=肺动脉跨瓣压差(ΔP)+右室舒张早期压(RVDP)。无右心衰竭时右室舒张早期压为零,则PADP=肺动脉瓣跨瓣压差(ΔP)。ZGe,YZhang等研究51例患者结果显示依肺动脉瓣返流法及右心导管法所测的PADP值相关性r=0.935,而两者所测量的肺动脉平均压

相关性r=0.947。

MPAP=80-AT/2

MPAP为主肺动脉压,80为常数,AT为加速时间

AT正常值为124.1±18.5ms,正常肺动脉压为18-30mmHg。

当AT<100ms时,(80-AT/2)>80-100/2=30则有肺动脉高压存在。

肺动脉瓣口处血流频谱,正常肺动脉频谱形态类似抛物线形状,上升支与下降支基本对称,轻度肺动脉高压时频谱形态可无明显改变,中、重度时肺动脉频谱可出现射血前期延长,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缩短,峰值前移,下降支顿挫,频谱形态类似三角形。

根据加速时间的变化可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正常成人肺动脉血流的加速时间为124.1±18.5ms;肺动脉高压时,加速时间缩短,小于100ms时说明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小于80ms认为有重度肺动脉高压。也可以通过计算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加速时间(PEP/AT)比值来估计肺动脉高压程度。正常成人PEP/AT<1.1,

若>1.1即认为有肺动脉高压。

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患者伴有三尖瓣返流,通过测定三尖瓣返流速度,经简化柏努利方程计算出三尖瓣跨瓣压差,加上右房压10mmHg,得到右室收缩压,在无右室流出道狭窄的情况下,可近似等于肺动脉收缩压,右房严重扩大或右心衰时右房压应为15mmHg。

其他-肺动脉压的测量方法:

在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的情况下,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

1. 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此法是超声界公认的较敏感和准确的方

法。

公式:RVSP=△P+SRAP

RVSP=右室收缩压;SRAP=收缩期右房压;△P=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压差正常人右房压为5-7mmHg;右房中度增大者为10 mmHg;右房重度增大者为15

mmHg。肺动脉收缩压正常值15-30 mmHg。

2. 存在室水平分流如室间隔缺损时,左右心室的压力阶差△P= LVSP-RVSP(LVSP:左室收缩压;RVSP:右室收缩压),在左室流出道正常时,左室收缩压可用肱动脉收缩压(BASP)代替,这样RVSP=BASP-△P。应用简化的伯努力方程计算最大压力阶差,即左右室之间的压力阶差△P=4V2,V为连续多普勒测得的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最大分流速

度。

例如:测得的室水平左向右分流的最大峰速为5m/s,肱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则RVSP=120-4×52=20 mmHg,即肺动脉收缩压为20 mmHg。应当注意的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双向分流,以右向左分流为主或右向左分流时,右室收缩压与左室收缩压几乎相等,甚至高于左室收缩压,应用分流速度间接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已无意义。

3. 存在大动脉水平分流如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压差△Ps=AOSP-PASP (AOSP:主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在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时,AOSP与肱动脉收缩压(BASP)相近,可替代主动压力,这样肺动脉收缩压PASP=BASP-△Ps。应用简化的伯努力方程△Ps=4V2,即收缩期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计算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期

压差。

例如:测得导管血流收缩期峰速为5m/s,肱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则PASP=120-4×52=20 mmHg,即肺动脉收缩压为20 mmHg。

无论是利用室水平分流还是大动脉水平分流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当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使左向右分流速度明显减低<1.5m/s时,以分流方法计算肺动脉收缩压,有可能低估肺动脉

收缩压。

Doppler法估测肺动脉压有四种方法:1.有三尖瓣反流时可以用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或平均压),2.有肺动脉瓣反流时可以根据肺动脉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舒张压(或平均压)。

3.根据肺动脉的脉冲多谱勒频谱经验公式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

时)。4.VSD、PDA时直接测量左向右最大分流压差△P,然后用血压减△P估测肺动脉压,无论哪种方法均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右房、右室及肺动脉这个循环过程中不能有梗阻的情况,同时一定要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及M型超声心动图改变,比如右心增大或比例(形态)失调、右室壁肥厚、肺动脉增宽、M型肺动脉瓣活动曲线呈W或V型(a凹低平或消失)或有明显扑动、室间隔的异常运动等等。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定性以二维及M型的表现为主,量化则靠Doppler法,两者结合诊断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是可靠、准确的,重复性也较好。二维及M型的表现定性诊断肺动脉高压比Doppler法测得的肺动脉压要更具有特异性,与有创的心导管测压符合率极高,但无法量化,而Doppler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平均压比测最大压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比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对于诊断肺动脉高压更具有特异性,在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如ASD、VSD、PDA等用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压均与有创导管测压有出入。

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情况下肺动脉压估测:右室不大时三尖瓣反流压差加5,右室增大加10,如果有颈静脉怒张加15。不知道是否准确望指正!!!

在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情况下肺动脉压估测:右室不大时三尖瓣反流压差加5,右室增大加10,如果有颈静脉怒张加15。不知道是否准确望指正!!!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二维上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等表现,但是估测肺动脉的压力还是诊断它的准确方法,关于测量肺动脉压(收缩压),方法如下: 《一》正常情况下肺动脉压力的估测: 我们先弄清正常情况下如何估测肺动脉压。我们知道,在没有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狭窄时, 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这时侯我们常规利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 我们计算的公式是:RVSP=△P+SRAP (其中RVSP=右室收缩压;SRAP=收缩期右房压;△P=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压差)所以我们在测量出三尖瓣返流最大压差后,加上右心房收缩压即得出肺动脉收缩压。 右心房的正常压力是5-7mmHg;当出现右房中度增大者为10 mmHg;右房重度增大者为15 mmHg。 《二》当存在心室间分流时肺动脉压的估测: {假如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分流,如VSD,这时候左右心室的压力阶差△P= LVSP-RVSP(LVSP:左室收缩压;RVSP:右室收缩压) 如果左心室流出道无梗阻出现,这时左室收缩压可用肱动脉收缩压(BASP)代替,这样PASP=BASP-△P,其中左右室之间的压力阶差△P=4V2,V为连续多普勒测得的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 举例说明: 如果测得一个VSD患者的室水平左向右分流的最大峰速为5m/s,肱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则PASP=120-4×25=20 mmHg,即肺动脉收缩压为20 mmHg。 但是当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双向分流时,右室收缩压与左室收缩压几乎相等,甚至高于左室收缩压,应用分流速度间接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已无意义。 《三》存在大动脉水平分流如动脉导管未闭时 H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压差△Ps=AOSP-PASP(AOSP:主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在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时,AOSP与肱动脉收缩压(BASP)相近,可替代主动压力,这样肺动脉收缩压PASP=BASP-△Ps。应用简化的伯努力方程△Ps=4V2,即收缩期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计算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期压差。 《四》根据肺动脉反流估算肺动脉压 1、肺动脉收缩压=3(PG+8)-2(MPG+6) PG为反流最大压差MPG为平均压差 2、肺动脉平均压=4Va2 Va为肺动脉舒张早期反流峰值速度 肺动脉舒张压=4Vb2 Vb为肺动脉舒张晚期反流速度 《五》根据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来估算肺动脉压 肺动脉收缩压=79-0.45Act Act为肺动脉频谱加速时间(用于无法获取PA反流频谱时)简单总结来说: 1)正常时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肺动脉压=三尖瓣返流压差+右心房收缩压,前提是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 2)出现室水平分流时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RV收缩压=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室缺分流压差;3)出现大动脉水平分流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 肱动脉收缩期血压-PDA分流压差 静息状态下 肺动脉收缩压: 正常:15-30mmHg 轻度:30-50mmHg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概述]: 正常人肺动脉压力为15~30/5~10mmHg,平均为15 mmHg。若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或平均压〉20 mmHg,即为肺动脉高压。WHO规定: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25 mmHg,运动过程中肺动脉压〉30 mmHg,即为肺动脉高压。 [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未名者。 2、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常见原因为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ASD,VSD,PDA等。 (二)按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分类: 1、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由肺循环血流明显增加所致。 2、反应性肺动脉高压:缺氧致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小动脉管腔器质性病变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3、被动性肺动脉高压:因左心房、肺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如二尖瓣狭窄,三心房心等。 (三)按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分类: 1、轻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0~40 mmHg,Pp/Ps>0.45,肺血管阻力为251~500达因. 秒. 厘米-5. 2、中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40~70 mmHg,Pp/Ps为0.45~0.75,肺血管阻力为500~1000达因. 秒. 厘米-5.

3、重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mmHg, Pp/Ps>0.75, 肺血管阻力〉1000达因. 秒. 厘米-5.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病因]:根流体力学原理肺动脉压与肺静脉压、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有关。 平均肺动脉压=平均肺静脉压+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 1、肺血流量增加: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均有肺血流量增加,因而可使肺动脉压升高。 2、肺血管病变:主要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因而增加。 如:弥漫性肺栓塞,肺动脉炎等。 3、肺部疾病: 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⑵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病变: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间质纤维化等。 ⑶肺泡通气不足:原发性或神经原性肺泡通气不足(格林巴利综合征。 4、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由长期缺氧所致。 5、肺静脉高压 [发病机理] 目前不清,研究认为ET-1,NO,PGI,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PDGF,TGF-β,EGF)等参与了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 第一节肺动脉压监测 早于1949年就有报道肺毛细血管“嵌压”能反映左心室充盈压。1970年Swan和Ganz等首先研制了顶端带胶囊的多腔、不透X线的聚氯乙烯导管,在床边经静脉插入右房,顶端气囊充气后,使导管顺血流漂入右室、肺动脉及其分支,使其嵌楔在肺小动脉上,测定肺小动脉楔压(PAWP),同时还可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压(PAP)。除测压外,肺动脉导管(PAC)还可进行心排血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右心功能监测及肺动脉造影、小儿心导管术、心内膜起搏等。 近年来重危病人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已占45%~58%。至今大量临床研究仍不能证实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能提高重危病人的存活率,但就个体而言,床边心血管临测技术可早期诊断,提供俣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肺动脉导管操作本身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动脉栓塞、出血和梗死等。因此,在重危病人监测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操作技术,临术医师应熟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并以此来判断心血管功能,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一、生理基础 (一)肺小动脉楔压的生理意义 肺小动脉楔压(PAWP)系指心导管插入肺动脉的小分支,导管顶端和肺微血管静脉腔之间形成自同通道时所测得的压力。PAWP应符合3

项标准:①在嵌楔部位所取得的血液标本,必需是完全氧饱和血;②嵌楔后的肺动脉位相图形应变为与左心房曲线相似;③平均嵌楔压应小于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如果病人伴有肺内分流或作用呼气末正压时,则所压得的血液标本的饱和度不一定为100%,故目前仅用后两项标准。 PAWP的正常值为0.67~2.0kPa(5~15mmHg).因肺微血管和肺静脉床、左心房及左心室成一共同腔室,因而PAWP亦可代表左室舒张末压(LVEDP)。但在收缩前期因二尖瓣开始关闭,故PAWP与左心室舒张末压可不相等。在左心房收缩力增强或左心室顺应性降低的情况下,左心室舒张末压可超过左心室平均舒张压及PAWP,而高达2.5kPa.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平均舒张压显著增高时,其与PAWP 亦密切相关,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容量虽仅轻度增大,而左心室舒张末压与PAWP的差别可能明显。然而,平均PAWP一般能相当正确地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情况,当其增高达2.7kPa以上时,已有左心功能异常;若高达4.0kPa或以上时,则出现肺水肿。当平均PAWP在1.6~2.4kPa时,左心室肌的伸展最适度。在心排血量正常时,若PAWP在正常范围的1.1~1.6kPa之间,提示心室功能良好;在低血心排血量或在有循环障碍征象时,若PAWP ≤1.1kPa,则提示有相对性血容量不足,需增加左心室的充盈量,以保证足够的循环作功。 当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时,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肺充血危险性的指标。中心静脉压虽与右心功能状态明显相关,但在很多病理状态下,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干货)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第一节肺动脉压监测 早于1949年就有报道肺毛细血管“嵌压"能反映左心室充盈压。1970年Swan和Ganz等首先研制了顶端带胶囊的多腔、不透X线的聚氯乙烯导管,在床边经静脉插入右房,顶端气囊充气后,使导管顺血流漂入右室、肺动脉及其分支,使其嵌楔在肺小动脉上,测定肺小动脉楔压(PA WP),同时还可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压(PAP)。除测压外,肺动脉导管(PAC)还可进行心排血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右心功能监测及肺动脉造影、小儿心导管术、心内膜起搏等。......感谢聆听近年来重危病人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已占45%~58%。至今大量临床研究仍不能证实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能提高重危病人的存活率,但就个体而言,床边心血管临测技术可早期诊断,提供俣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肺动脉导管操作本身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动脉栓塞、出血和梗死等.因此,在重危病人监测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操作技术,临

术医师应熟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并以此来判断心血管功能,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感谢聆听 一、生理基础 (一)肺小动脉楔压的生理意义 肺小动脉楔压(PAWP)系指心导管插入肺动脉的小分支,导管顶端和肺微血管静脉腔之间形成自同通道时所测得的压力。PAWP应符合3项标准:①在嵌楔部位所取得的血液标本,必需是完全氧饱和血;②嵌楔后的肺动脉位相图形应变为与左心房曲线相似;③平均嵌楔压应小于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如果病人伴有肺内分流或作用呼气末正压时,则所压得的血液标本的饱和度不一定为100%,故目前仅用后两项标准。......感谢聆听PAWP的正常值为0.67~2。0kPa(5~15mmHg).因肺微血管和肺静脉床、左心房及左心室成一共同腔室,因而PAWP亦可代表左室舒张末压(LVEDP)。但在收缩前期因二尖瓣开始关闭,故PAWP与左心室舒张末压可不相等。在左心房收缩力增强或左心室顺应性降低的情况下,左心室舒张末压可超过左心室平均舒张压及PAWP,而高达2.5kPa.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求助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应该是根据三尖瓣反流.具体怎么算呢?等待回答,恳请 帮助 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加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谢谢,但我需要确切的.因为SCI文章要求写得很详细.没人应答?超声版太让人失望了,比我们心版的热情度差远了 我帮助很多人解答问题,可没想到在这居然这么冷清,版主也有责任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 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 不知战友所说确切为何。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静脉怒涨可加15mmH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S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 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 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 瓣返流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 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 这种用法已经 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 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 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 的. 请问fixedsoldier,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 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就 问他们是如何测的啊!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加 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 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静脉怒涨可加 15mmH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 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 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返流 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 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 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 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 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的. 请问fixedsoldier,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就问他们 是如何测的啊!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超声检查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很简便,现在彩超都能显示压差,在压差上加10(可根据右房的大小加5-15,各医院掌握也不一样),就是肺动脉收缩压。正常肺动脉收缩压不超过30mmHg,大于30mmHg为肺动脉高压。但是,要注意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测定肺动脉压力,必须是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肺动脉收缩压等于三尖瓣返流压差加右房压;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mmHg,右房偏大,加10mmHg ,右房增大,加15mmHg。要注意测量必须是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肺动脉平均压等于肺动脉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舒张压等于肺动脉最大反流压差加右房压。 肺动脉压的估测(摘抄一部分) 1、根据瓣膜返流或心内分流 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测得心内分流或瓣膜返流速度,根据简化Bernoulli方程可定量估测心腔间压差或跨瓣压差,从而估测肺动脉压力。 (1)??三尖瓣返流、肺动脉瓣返流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 加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 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 压力差(△ P 一4V o ),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 ,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 ,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 。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 —30mmHg , >30mmHg 为肺动脉高压。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 P=4V2,V 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 △ P+RAP , , △ 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 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 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 静脉怒涨可加15 mm H 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 了。 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 返流压差法测量,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的?请问fixedsoldier, 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那就问 他们是如何测的啊!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超声检查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很简便,现在彩超都能显示压差,在压差上加10 (可根据右房的大小加5-15,各医院掌握也 不一样),就是肺动脉收缩压。正常肺动脉收缩压不超过30mmHg ,大于30mmHg 为肺 动脉高压。但是,要注意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测定肺动脉压力,必须是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 P=4V2,V 为血流峰值速度。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肺动脉收缩 压等于三尖瓣返流压差加右房压;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mmHg ,右房偏大,加10mmHg , 右房增大,

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ofthe newborn,PPHN )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一、与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 1.宫内慢性缺氧或围产期窒息。 2.肺实质性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等。 3.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 4.心功能不全,病因包括围产期窒息、代谢紊乱、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 5.肺炎或败血症时由于细菌或病毒、内毒素等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抑制,肺微血管血栓,血液粘滞度增高,肺血管痉挛等。 二、诊断依据 在适当通气情况下,新生儿早期仍出现严重发绀、低氧血症、胸片病变与低氧程度不平行并除外气胸及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者均应考虑PPHN的可能。 1.临床表现 多为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常有羊水被胎粪污染的病史。生后除短期内有呼吸困难外,常表现为正常。然后,在生后12 h内可发现有发绀、气急,而常无呼吸暂停、三凹征或呻吟。 2.体检及辅助检查 可在左或右下胸骨缘闻及三尖瓣返流所致的心脏收缩期杂音,但体循环血压正常。动脉血气显示严重低氧,二氧化碳分压相对正常。约半数患儿胸部X线片示心脏增大。对于单纯特发性PPHN,肺野常清晰,血管影少;其他原因所致的PPHN则表现为相应的胸部X线特征.如胎粪吸人性肺炎等。心电图检查可见右室占优势,也可出现心肌缺血表现。 3.诊断试验 (1) 高氧试验:头罩或面罩吸入100%氧气5~10min,如缺氧无改善或测定导管后动脉氧分压< 50mmHg 时,提示存在PPHN或紫绀型先心病所致的右向左血液分流。 (2) 动脉导管开口前(常取右桡动脉)及动脉导管开口后的动脉(常为左桡动脉、脐动脉或下肢动脉)血'氧分压差:当两者差值大于15~20mmHg 或两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差>10%,又同时能排除先心病时,提示患儿有PPHN并存在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3) 高氧高通气试验 对高氧试验后仍发绀者在气管插管或面罩下行气囊通气,频率为100~150次/min,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临界点”(30~-20mmHg)。PPHN血氧分压可大于100mmHg,而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血氧分压增加不明显。如需较高的通气压力( > 40 cmH2O )才能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至临界点,则提示PPHN患儿预后不良。 4.超声多普勒检查用该方法能排除先心病的存在,并能评估肺动脉压力,建议选用。 (1) 肺动脉高压的间接征象 ①可用M超或多普勒方法测定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正常一般为0.35左右,> 0.5时肺动脉高压机会极大。 ②多普勒方法测定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及加速时间/右室射血时间比值(AT/RVET),其值缩小,提示肺动脉高压。 ③用多普勒测定左或右肺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流速降低提示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上述指标的正常值变异较大,但系列动态观察对评估PPHN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2) 肺动脉高压的直接征象 ①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位左胸骨旁切面显示开放的动脉导管,根据导管水平的血流方向可确定右向左分流、双向分流或左向右分流。也将可多普勒取样点置于动脉导管内,根据流速,参照体循环压,以简化柏努利(Bemoulli)方程( 压力差= 4 X 速度^2 )计算肺动脉压力。 ②利用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三尖瓣返流,以连续多普勒测定返流流速,以简化柏努利方程计算肺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4x返流血流速度^2+CVP(假设CVP为5 mmHg)。当肺动脉收缩压≥75%体循环收缩压时,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③以彩色多普勒直接观察心房水平经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如不能显示,还可采用2~3m1生理盐水经上肢或头皮静脉(中心静脉更佳)快速推注,如同时见"雪花状"影由右房进人左房,即可证实右向左分流。 三、治疗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二维上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等表现,但是估测肺动脉的压力还是诊断它的准确方法,关于测量肺动脉压(收缩压),方法如下: 《一》正常情况下肺动脉压力的估测: 我们先弄清正常情况下如何估测肺动脉压。我们知道,在没有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右室收缩压,这是侯我们常规利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我们计算的公式是:RVSP=△P+SRAP (其中RVSP=右室收缩压;SRAP=收缩期右房压;△P=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压差)所以我们在测量出三尖瓣返流最大压差后,加上右心房收缩压即得出肺动脉收缩压。 右心房的正常压力是5-7mmHg;当出现右房中度增大者为10 mmHg;右房重度增大者为15 mmHg。 《二》当存在心室间分流时肺动脉压的估测: 假如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分流,如VSD,这时候左右心室的压力阶差△P= LVSP-RVSP(LVSP:左室收缩压;RVSP:右室收缩压) 如果左心室流出道无梗阻出现,这时左室收缩压可用肱动脉收缩压(BASP)代替,这样PASP=BASP-△P,其中左右室之间的压力阶差△P=4V2,V为连续多普勒测得的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 举例说明: 如果测得一个VSD患者的室水平左向右分流的最大峰速为5m/s,肱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则PASP=120-4×25=20 mmHg,即肺动脉收缩压为20 mmHg。 但是当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双向分流时,右室收缩压与左室收缩压几乎相等,甚至高于左室收缩压,应用分流速度间接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已无意义。 《三》存在大动脉水平分流如动脉导管未闭时 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压差△Ps=AOSP-PASP(AOSP:主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收缩压)。在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时,AOSP与肱动脉收缩压(BASP)相近,可替代主动压力,这样肺动脉收缩压PASP=BASP-△Ps。应用简化的伯努力方程△Ps=4V2,即收缩期左向右最大分流速度计算动脉导管两端的收缩期压差。 简单总结来说: 1)正常时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肺动脉压=三尖瓣返流压差+右心房收缩压,前提是无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 2)出现室水平分流时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RV收缩压=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室缺分流压差; 3)出现大动脉水平分流计算法:肺动脉收缩压= 肱动脉收缩期血压-PDA分流压

心脏彩超数值

心脏彩超数值 二维超声测值 主动脉内径AO 20~40mm 肺动脉内径PA 12-26mm 室间隔厚度IVS 6~12mm 左室后壁厚度LVPW 6~12mm 左室内径LV 35~50mm 左房内径LA 20~40mm 右室内径RV 7-23mm 右房内径RA 33~41mm 右室流出道RVOT <30mm 多普勒测值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 0.3~0.9m/s 主动脉瓣口流速AV 1.0~1.7米/秒三尖瓣口血流速度TV 0.3~0.7m/s 肺动脉瓣口流速PV 0.6~0.9米/秒左心功能测值: 舒张末期容量EDV 108±24ml 收缩末期容量ESV 45±16ml 舒张末期内径LVD 35-55mm 收缩末期内径LVS 20-40mm 射血分数EF 50-70% 缩短分数FS 30-45% 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80% 左室缩短率LVFS 30%左右 E峰与A峰比值E/A >1 每搏输出量SV 70-90ml 心脏常见瓣膜数值与血液流速 二尖瓣瓣口面积MVA 4-6 m2 主动脉瓣口面积AVA 2.5-3.5 m2 房缺大小、流速 0,0 m/s 肺动脉压力PAP 15-28 mmHg 室缺大小、流速 0,0 m/s Nakata指数(PAI指数)>330mm/m Mcgoon指数>2.0 其他数值情况:左房 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 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 AO 〈35 右室壁 <3-4 主肺动脉 PA 〈30 左室壁 <9-12

右房 RA 〈40×35 右室 <25 左室流出道 18-40 右室流出道 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 <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 轻度: 30-50mmHg 中度: 50-70mmHg 重度: >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 69±12ms >40岁 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 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 50m/s 心脏各瓣膜狭窄分级: 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心脏彩超正常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求助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应该是根据三尖瓣反流?具体怎么算呢?等待回答,恳请 帮助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加 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谢谢,但我需要确切的?因为SCI文章要求写得很详细?没人应答?超声版太让人失望了,比我们心版的热情度差远了我帮助很多人解答问题,可没想到在这居然这么冷清,版主也有责任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 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 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 压力差(△ P 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 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 >30mmH为肺动脉高压。 不知战友所说确切为何。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 , △ P=4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试试瞧: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 加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一般就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就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就是很统一,不知其她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您: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就是右房增大或者颈静脉怒 涨可加15mmH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 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 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 返流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就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 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 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 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 断的、 请问fixedsoldier,您的研究就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 如果就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 就问她们就是如何测的啊!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超声检查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很简便,现在彩超都能显示压差,在压差上加10(可根据右房的大小加5-15,各医院掌握也不一样),就就是肺动脉收缩压。正常肺动脉收缩压不超过30mmHg,大于30mmHg为肺动脉高压。但就是,要注意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测定肺动脉压力,必须就是没有右室流出道梗阻。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 肺动脉收缩压等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资料讲解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 监测

肺动脉压和左心房压监测 第一节肺动脉压监测 早于1949年就有报道肺毛细血管“嵌压”能反映左心室充盈压。1970年Swan和Ganz等首先研制了顶端带胶囊的多腔、不透X线的聚氯乙烯导管,在床边经静脉插入右房,顶端气囊充气后,使导管顺血流漂入右室、肺动脉及其分支,使其嵌楔在肺小动脉上,测定肺小动脉楔压(PAWP),同时还可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压(PAP)。除测压外,肺动脉导管(PAC)还可进行心排血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右心功能监测及肺动脉造影、小儿心导管术、心内膜起搏等。 近年来重危病人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已占45%~58%。至今大量临床研究仍不能证实应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能提高重危病人的存活率,但就个体而言,床边心血管临测技术可早期诊断,提供俣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肺动脉导管操作本身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动脉栓塞、出血和梗死等。因此,在重危病人监测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操作技术,临术医师应熟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并以此来判断心血管功能,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一、生理基础 (一)肺小动脉楔压的生理意义 肺小动脉楔压(PAWP)系指心导管插入肺动脉的小分支,导管顶端和肺微血管静脉腔之间形成自同通道时所测得的压力。PAWP应符合

3项标准:①在嵌楔部位所取得的血液标本,必需是完全氧饱和血;②嵌楔后的肺动脉位相图形应变为与左心房曲线相似;③平均嵌楔压应小于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如果病人伴有肺内分流或作用呼气末正压时,则所压得的血液标本的饱和度不一定为100%,故目前仅用后两项标准。 PAWP的正常值为0.67~2.0kPa(5~15mmHg).因肺微血管和肺静脉床、左心房及左心室成一共同腔室,因而PAWP亦可代表左室舒张末压(LVEDP)。但在收缩前期因二尖瓣开始关闭,故PAWP与左心室舒张末压可不相等。在左心房收缩力增强或左心室顺应性降低的情况下,左心室舒张末压可超过左心室平均舒张压及PAWP,而高达2.5kPa.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平均舒张压显著增高时,其与PAWP亦密切相关,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容量虽仅轻度增大,而左心室舒张末压与PAWP的差别可能明显。然而,平均PAWP一般能相当正确地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情况,当其增高达2.7kPa以上时,已有左心功能异常;若高达 4.0kPa或以上时,则出现肺水肿。当平均PAWP在1.6~2.4kPa 时,左心室肌的伸展最适度。在心排血量正常时,若PAWP在正常范围的1.1~1.6kPa之间,提示心室功能良好;在低血心排血量或在有循环障碍征象时,若PAWP≤1.1kPa,则提示有相对性血容量不足,需增加左心室的充盈量,以保证足够的循环作功。 当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时,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肺充血危险性的指标。中心静脉压虽与右心功能状态明显相关,但在很多病理状态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肺动脉测压

1. 测压: 上、下腔静脉压 右心房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右心室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肺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右肺动脉压? 肺毛细血管楔压 2. 计算 心输出量=(Fick法)氧耗量/通过肺的动静脉氧浓度差 氧耗量:100-150ml/平方米体表面积 肺静脉血氧含量与体循环动脉血相似 氧含量=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g/dl*1.36 举例:氧耗量250ml/min 血红蛋白14g/dl 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95%,肺动脉血氧饱和度65%,则计算公式:250/[(14*1.36*10*95)-14*1.36*10*65)]=4.38L/min 心指数=(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肺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mPAP-PAWP)/右心排量单位是WOOD (mmHg*min/L) 或者肺血管阻力= 80(mPAP-PAWP)/ 右心排量单位是dyns*s*cm-5 全肺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平均肺静脉压)/肺循环血流量 肺静脉压用左房压或者PAWP替代 肺循环血流量= 氧耗量/经过肺的动静脉氧含量差 体循环阻力=(平均体循环动脉压-平均右房压)/体循环血流量 体循环血流量=氧耗量/经过身体的动静脉氧含量差 血液的氧含量=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g/dl*1.36(mlO2 每克血红蛋白的含氧量) 3. 血气 上腔 下腔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桡动脉 4.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 试验方法:在右心导管检查获取了基线血流动力学资料之后,开始进行药物试验。吸入伊洛前列素(万他维),剂量是10μg,持续吸入药物10分钟,吸入结束立即重复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心排血量等参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判断患者是否试验阳性。每5-1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阳性标准: mPAP至少下降10mmHg且mPAP小于等于40mmHg,伴心排血量增加或者不变 停止指征: 体循环收缩压下降超过30%或低于85mmHg,心率增加超过40%,心率小于65次/分,体循环低血压症状,肺动脉压下降达到目标值,血管扩张剂应用至最大剂量。

肺动脉压计算(课件)

肺动脉压计算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 理) 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加15mmHg。 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 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 他战友怎么算的 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感谢聆 听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静脉怒涨可加15mmHg。?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感谢聆听 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返流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作者都知道, 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 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 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的。?请问fixed soldier,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就问他们是如何 测的啊!......感谢聆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