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中常用的教学原则

《论语》中常用的教学原则

《论语》中常用的教学原则

四川教师招聘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新四川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历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与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因此,《论语》也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高频考点。中公讲师从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以及对老师的态度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些总结:

1.在教育思想方面

孔子主张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出不同的答案,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因材施教是朱熹提出来的,而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所体现,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个点。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即有教无类,把一切的教育传授给一切的人。

2.在教育原则方面

(1)启发性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想明白却不明白;悱:明白却说不出来)。译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2)知行统一原则:如:“力行近乎仁”。译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

(3)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译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4)学思行结合(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学习了新知识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复习,并且还要复习旧知识,光学习知识还不行,还要勤思考,这样才能做好学问。

(5)循循善诱原则:“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译为:老师循着教育的思路善于诱导人们学习,用文章使得我博学,以礼节来约束我,想要罢休也是不可能的了。

3.教师态度方面:

孔子主张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同样,在于学习方面,也要做到谦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要做到“不耻下问”,这才是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

以上是中公讲师给大家归纳的关于《论语》中常用的教学原则,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一举成功。

中公讲师解析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