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有”课程开发,推动课程建设

“三有”课程开发,推动课程建设

“三有”课程开发,推动课程建设
“三有”课程开发,推动课程建设

“三有”课程开发,推动课程建设

摘要】课程的开发着力于教师对儿童核心经验的把握,明确垃圾分类课程的教

育意识,着眼于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储备的和现有的经验的了解,适时地给予孩

子们课程的有效经历,推动对垃圾分类的理解。通过“链接核心经验”、“满足必备

的经历”、“运用多种资源”,明确教育的目标建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方案,

推动课程的建立和开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开发垃圾分类素质发展

垃圾分类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中,也是孩子们身边的一个热门的话题。课程

的开发和利用是建构课程的实施,推动课程发展,确保课程有效性的基础。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合作,共同担负起垃圾分类的重任。有效利用多种资源,明确教

育的目标建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方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链接核心经验,挖掘垃圾分类的课程价值

“核心”意味着“精炼”与“聚焦”。“核心经验”的提出有利于效师明确教育的目标意识,促使我们将日常的“操作思路” 与“教育理念”和“活动目标”建立链接。挖掘垃圾分

类课程在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发展核心,明确垃圾分类课程的家长。

1.垃圾分类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可以有效通过垃圾分类这一任务,促进幼儿与家庭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同伴等产生交往的条件。提高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并

结合情境,感受垃圾分类工作的不容易,学会理解他人。知道要遵守基本的社会

行为规则,帮助幼儿从小适应群体的生活,习得较好地行为习惯。

2.垃圾分类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性的发展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

试发现事物间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垃圾分类课程的开展中,大班的幼儿对自己

不理解的垃圾分类的知识,如:纸是可回收垃圾,那为什么餐巾纸是不可回收垃

圾呢?了解垃圾的不同种类,用通过数字、图画等做简单的分类表,在垃圾分类

的过程中,提高幼儿探究的兴趣以及探究能力,了解垃圾分类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垃圾分类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等发展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

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垃圾分类的活动中通过变废

为宝的活动,提供不同艺术表现的形式和作品,愿意分享和交流自己喜欢的垃圾

分类的作品,并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表现手法创造独特的作品。将垃圾变废

为宝

(二)满足必备经历,了解垃圾分类的课程意义

大班的幼儿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垃圾分类开展的意义

以及垃圾分类背后的作用都缺乏系统的了解以及认识。幼儿对垃圾分类已有经验

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展和实施的质量,为此,面对幼儿对垃圾分类经

验的片面性、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提供幼儿必备的活动经验,支持孩子

的后续学习,为推进课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垃圾分类对幼儿来说既近又远,孩子们不知道垃圾对人类生活危害。为此在

活动中,通过有电池的种子和没有电池种子的对比试验,让孩子们观察同样的一

盆泥土,在放了电池和没放电池之间,植物生长的变化。根据实验来引导幼儿了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施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施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 二〇一一年元月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报告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 2010年4月~我校承担了坊子区教育局重点工作项目“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一年来~在刘伟局长的亲自主持和大力支持下~在丰际萍主任和李梓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按照方案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逐步推进。下面将我校实施阶段的主要做法作一介绍。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 1.明确主旨~统一认识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作为我区2010年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旨在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教师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促进特色学校建设。为此~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项目精神~并在实施过程中边工作边领会~将思想认识逐步统一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上来~并以此为导向~扎扎实实~展开工作。 2.校长引领~群策群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的发展~校长的办学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引领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09年9月~校长带领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形成了实验学校“责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2010年4月份~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实施项目开始构建框架并逐步实施。为了改变教师观念~学校多次组织头脑风暴~引导教师们解放思想~献计献策~增强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认知。

3.请进来~走出去 “请进来、走出去”是学校开阔教师视野~转变观念的又一重要措施~为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先后邀请著名教育专家肖川、陶继新、亓殿强、陈培瑞、张斌、崔秀梅、潘永庆等到我校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给老师们做专题报告,还派多名教师到广州、上海、乐陵等地参观考察课程建设情况。这些活动的开展~统一了教师思想~增强了教师信心~拓宽了教师视野~激发了教师积极参加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热情。 4.骨干带动~全员参与 在实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实施骨干带动、分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每一个版块都组建了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理念引领与示范作用~同时关注全体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研修活动~为每一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搭建平台~全校上下齐努力~共同经历探索实践的 1 过程~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5.定期总结~反思改进 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经常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才能成为一个善于理性思考的人~成为一名与课程体系建设共同成长的研究者。区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组每月一次总结反馈~学校教师每周一反思。学校定期开展项目推介~将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推介~鼓励教师进一步发展创新~激发教师们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植根在教师心中~老师们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一种从表象逐渐升华到内涵的嬗变。 二、步步落实~扎实行动——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岗位为基础,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按照“五步法”构建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是在挖掘企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从培训需求到培训课程的转换,为企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促进和提升员工在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能力,进而发挥着提高组织绩效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潜在作用。 培训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培训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从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来看,一个科学、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需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以岗位为基础,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递进性。基于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在要求,为了实现培训课程体系的动态性、系统性和递进性,提出“五步法”来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确立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根据企业的职位族,初步构建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框架,从而为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指出方向。 1.划分职位族 把具有相同工作性质和相似能力要求的不同职位组成一个集合。首先,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通过分析企业价值流程,剖析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以及相应职位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将企业所有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职位族类。根据工作类型,通常可以把职位分为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操作类三类。其次,根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判断和职位任职素质的要求,将不同的职位族类划分为不同的职位层级。根据职位的高低,通常可以把职位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层。 2.组建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根据职位族的划分结果,将三个职位类型、三个职位层级进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二维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见图2)。

(完整word版)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 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1.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2.以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程的即时管理,达到师生在线互动,调动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将网络资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4.以先进的“学习中心”教学共享平台为依托,融合先进教学理念,应用前沿信息科技,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展现学校水平和实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划“十三 —1—

五”期间自主建设20门左右的慕课,1000门左右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范围 1.在线开放课程为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在“学习中心”平台上建设的,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有特色和成效的课程。 2.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能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三、建设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 教学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能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课程建设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和考试方法改—2—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范文

示范校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任务引领,以工促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首都北京对机电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职业教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课程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现状,而以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课程是职业学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企业需求的归宿。一体化课程建设同时将会带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场地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理论,保驾护航 当前我们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实践证明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而德国“双元制”、加拿大“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等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使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职业活动顺序一致,实现了融合,而且强调系统化,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的学习和分析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重新梳理我们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开发思路,避免以往一些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开发出适合中国中职学生特色的课程。

二、众志成城,不破不立, 为适应北京经济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服务,我校在进行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头脑,打破原有的中等职教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任务引领的刻成体系,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建立“四合一”的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树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要打破学科式课程体系,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教育特点,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定位目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为了使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校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坚持教育资源与行业优势互补、学生培养与典型任务无缝对接的原则,实行“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实训与生产”四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级递进,从而最大限度拓展学生

方案-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龙源学校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 )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临沂长安路小学校长李晓玲 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当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地域、学情的差异,学校要依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调整和补充。我校致力于“1+X”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并通过调整课时方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确保课程全面落地。 这里的“1”指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在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开发的五大综合性课程,即学科拓展系列课程、学科实践系列课程、学科整合系列课程、系列活动节日课程、主题德育系列课程。基础性课程保证质量,综合性课程张扬个性。 学科拓展课程——选课走班。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寻找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并加以拓展延伸,开发出相邻或相近的板块,以社团的方式呈现,通过周五下午一个半小时的选课走班来落实。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着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的原则,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课程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终身素养奠基的目的。 学科实践课程——连接社会生活。学科实践课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大学科,主要是基于学科本位,连接生活、连接社会、连接自然而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另一方面对学科实践进行延伸。语文学科设置了《童心雅读》课程和《写字立人》课程,还成立了“演讲与口才”、“儿童戏剧团”、“国学班”等社团。数学学科引进了“超脑麦斯”思维数学课题研究,通过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让学生爱上数学。目前每个年级设一个“超脑麦斯”实验班,低、中、高三个学段设立3个社团。英语学科则成立了“快乐实践园”、“情景剧场”等社团。实践课程的落实培养了学生的大学科意识,教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整合知识、拓展运用,以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学科整合课程——学科跨界。我校学科整合课程《尚美百科》是基于国家课程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

数据库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书(张素青)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建设任务书 编号:XM-6 项目名称:XM-6-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数 据时代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项目负责人:张素青 所属部门:信息工程系 教务处制 二〇一七年二月

填表说明 一、“任务”和“项目”均填写此任务书。 二、编号及项目名称依据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填写。 三、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准确、详实,表达要严谨、简洁明了。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要突出创新要素、发展要素,立足实际,体现增量。 四、分年度建设目标及建设方案与进度安排及资金预算等两部分内容要相互呼应,保持前后一致。 五、有关栏目内容可续表。 六、计划书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数据时代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项目负责人张素青所属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职务职称教授 手机 项目概述及2016年建设成果: 根据《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中落实XM-6建设省级高等职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要求,学院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开发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项目以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开放课程线上应用为基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水平、一流立体化教材为目标,在两年内将此课程建设成具有高职特色、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工学结合”度高及实用性强的示范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项目与企业团队共同建设,借鉴企业实践经验,注重高质量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研究MOOC展示平台的运用,并将二者结合应用,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增强成果的实用性,力求切实解决教学重难点。 项目建设周期从2016年1月开始,预计2018年12月结束,建设期三年。 2016年成果: 行业企业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规划方案 项目建设标准

课程体系开发方案

课程体系开发方案 按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制订课程标准,将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并与企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合作研讨,通过机电产品的生产、装配、维修任务来剖析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机电产品生产、安装、维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本专业的学习领域,据此构建以典型机电产品生产、安装、调试、维修等过程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项目+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方法不断探索,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A、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的建设,开发出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思想,构建“项目+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深度合作,将现有教科书内容重构和整合,以“做”为基本出发点,动态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共同开发实用性核心课程与校本教材,创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电工技能与训练》、《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3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将《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按着省级精品课

程标准建设,《电工技能与训练》、《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B、建设成果 一是建成了由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团队。 二是以现有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通过对机电企业调研、与企业工程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建成了机电技术人才的岗位群与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就可按着此要求培养。 三是按岗位群的要求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了任务分析,组合出了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了模块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见下表)。 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课程重构及学习领域归纳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学校和区域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充满活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含视频、教学资料(PPT课件、参考资料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考试。 应保证各类教学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各类资源的具体规范如下: 1. 视频(教师的授课录像,知识点) (1)技术要求 时长范围:5~15分钟(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视频格式: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小于200M,视频采用H.264编码方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音频:清晰,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噪音等缺陷; 课程简介:如制作课程简介视频,建议长度50~60秒。 (2)拍摄要求 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和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同样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PPT配音。 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视频片头/片尾(可选):片头和片尾的总长要求控制在10秒以内。一个教学单元内,如果有多个视频,建议仅在第一个视频加片头,在最后一个视频加片尾。 (3)字幕文件(可选) 字幕文件应单独制作并上传,不能与视频合并,要求用srt格式。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4)课间提问 时长超过5分钟的视频应插入课间提问;有条件的课程,建议每5~6分钟插入一次。课间提问为1道客观题,题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 课间提问不计入平时成绩。 2.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可以是课程教学演示文稿或其他参考资料、文献等。 演示文稿和其他格式文档需以PDF文档的格式上传;也可使用平台提供的富文本编辑器在线编辑。例如,每讲的PPT教案,可放在该讲教学内容的最后,供学生下载。 3.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可以方便学生即学即练,也便于老师随时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随堂测验没有提交时间的限制,也不会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随堂测验由客观题组成,平台自动判分;题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或判断题。一份随堂测验可以由多种题型的客观题组成,题目数量不限。 4.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学团队在教学单元中发起的讨论。平台为每个话题生成单独的讨论区。教师可选择将学生发言情况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5.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 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设有提交截止有时间,教师可选择计入平时成绩,发布前需确保题目和答案核查无误。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XXX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参考格式) 一、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对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合一,在专家指导下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1、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层次要求与职业能力标准。 2、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为前提,安排文化基础课程结构。 3、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为前提,本着“适度够用”原则,依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设置专业课程。 4、本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由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组成。 四、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1、根据岗位确定能力模块,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 2、构建提高“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框架 (1)通识类模块 (2)专业技能模块 (3)专业核心模块 (4)拓展模块 (5)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3、课时说明 五、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一体化教学环境 2、师资队伍建设 3、建设精品课程 4、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专业课程教材 5、建设教学资源库 通过产学结合从企业收集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影像、录音、图片、资料等,制作成具有系统性、真实性的多媒体课件。 6、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教学法 (2)项目教学法 (3)情景教学法 (4)案例教学方法 7、考核与评价的改革 8、总结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成果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发表时间:2018-06-22T14:36:11.7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作者:高原 [导读] 在当今时代,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辽宁沈阳 110011) 摘要:在当今时代,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重新将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源头,这同样是对当前教育弊端的一种纠正。校本课程的实施,绝对不是一种花样翻新的短期行为,更不仅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锦上添花,它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教育决策,是一项寄托教育理想的光荣实践。关键词:校本课程;创客空间;心理课程;应用;案例 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生而幸福。校本课程也不例外,而幸福是什么?马斯洛告诉我们,幸福感,那就是自我实现!而尼采所说的则是“成为你自己”。但在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裹挟之下,走上了一条越来越追求现实功利的道路。考试成绩以及围绕分数形成的其他卫星利益,成为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的追求,宜人的风度、文雅的谈吐、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强健的体魄、独立的思维,这些本来在我们传统教育中的美好的成分,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重新将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源头,这同样是对当前教育弊端的一种纠正。校本课程的实施,绝对不是一种花样翻新的短期行为,更不仅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锦上添花,它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教育决策,是一项寄托教育理想的光荣实践。 一、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课程。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称之为课程。而校本课程则是指学校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之后,有效通过当地地域和学校课程等有效资源整合,并通过创新开发出来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校本课程之所以被称之为课程,除了不言而喻的具备内容体系以外,还包括该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及目标、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以及课程评价的原则等内容。 在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全校每个班级都学习创客课程。授课形式上分为课堂和社团两大模块。课堂模块中,一二年级低年组主要学习艺术模块中的手指画、彩虹喷泉,和机器人搭建模块中的简单搭建。三四年级中年组学习中难度搭建,并通过了微型安全金属车床和锯床等设备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客精神。五六年级高年组在搭建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编程和3D 打印。社团模块中,同学们在课堂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和创新。通过社团选拔人才组建我校机器人分队、航模分队、3D 打印分队。课程上到相应程度,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和机器人技能竞赛,并在课堂上形成校本创客量化评价表,以这两种形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略举一例:课题——搅拌机 教学目标:了解搅拌机及其运动方式 初步了解齿轮装置及它的优缺点和基本用途 重点:齿轮装置 难点:搅拌机及其运动方式 教具:科学箱,加速齿轮装置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搅拌机 教师:你们见过这样的机器吗?在哪儿见过?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是搅拌机,它可以帮助我们打出泡沫或者混合物,如打鸡蛋、打果汁等。 环节二:了解搅拌机的基本构造 教师:搅拌机是通过搅拌叶不停地转动来进行工作的,搅拌机快速地旋转需要加速,这样的两组齿轮组就可以帮助搅拌机快速地旋转。 环节三:学生自主操作 A.制作搅拌机模型的框架 1.两个15孔长条与四个U型5孔长条连接 2.安装链条齿轮(小)和平齿轮(小),使用14厘米轴 3.安装与链条(大)连接的10厘米轴 B.制作搅拌叶 使用滑轮(中)和2个7孔窄长条制作搅拌叶 C.安装与搅拌叶连接的轴(14厘米轴) 环节四:所涉知识点——什么是齿轮装置? 时钟、转笔刀、修正带等物品都有像锯齿模样的齿轮,仔细观察齿轮的形态及它的如何运动。齿轮装置就是两个以上的齿轮相互咬合进行转动并可以传递动力的装置。 齿轮装置的优点:准确无误地传递主动轴的原动力。 缺点:负荷过重将会导致装置本身或发动机受损。 用途:应用于负重较轻的机械中,如时钟。 布置作业——思考:生活中用到搅拌机工作原理的机械。

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饭店、景区、旅行社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二、建设目标 制定出适合“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各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方性和职业性。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适应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实际需要,更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 三、建设思路 根据“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区域内与学校有长期实训合作关系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作深入调研,同时对本专业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出发,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思路。通俗一点说就是从事企业某一工作岗位,完成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都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之进行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

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建设方案 东高平联小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一、学校概况 目前学校有5个教学班,189名学生,教师11人。有小学高级教师8人,大专学历有11人,校级骨干教师3名。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8.9岁。学校教育质量在镇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课程建设成为普通小学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强课程建设势在必行,课程建设方案如下: 二、校情分析 1、课程建设具有的优势 (1)有一支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协作、结构较为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85%教师正处于教学生涯的黄金期,50%的教师担任拓展型课程教学,他们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热情耐心、责任心强。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师资保障。 (2)学校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3)校舍加固后,逐步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提升了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层次,音乐、美术、体育等专用场馆比较齐全,校内网络平台畅通,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硬件和技术支持,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课程建设面对的弱势 (1)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状况虽然很稳定,但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教师主动发展愿望不够强烈,缺乏复合型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 (2)由于户籍新生数逐年下降,加上择校风越演越烈,普通小学的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农民工子女为其主要生源,由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家校教育整合的难度,为课程建设方案实施增设了困难。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学校课程理念 我校秉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建构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整合,树立终身学习观,建构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以创新作为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基本要求;提高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发展要求;把握好探究型课程实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确保“基础”,注重提高基础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拓展”,根据校本化的目标,使拓展课程与校本责任教育特色有机整合。注重“探究”,切实提高“探究”课的质量。力求规范化、拓展化、活动化、自主化的管理,使“基础实,拓展活、探究新”。构建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和明确的课程意识。 三、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强化精细化管理,强化校本化教研,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快构建符合公共艺术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本文就这一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蛄构、课程配套教材、课程评价与管理及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标签]普通高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应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这一指导思想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各个方面加以渗透、贯彻。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达到教育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确立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且先开什么、后开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艺术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论证。只有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课程标准 任何层次、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与任务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与教育目标相悖的结果。目前,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在课程标准方面要想达到完全统一,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也会在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现阶段一些综合性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众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给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又有别于艺术专业院校的教育。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有针对性,要结合现代艺术教育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韵力价值,思维创新与个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学科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文化与弘扬民族艺术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现阶段,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课程标准前,我们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结合各校的实际,制定符合客观可行,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与课程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松散、不具体或过深、过浅的现象,确保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质量。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 建立培训课程体系目的 按照电控人才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 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打造和谐高效具有战斗力的国际化和职业化团队。为“十三五”时期 完成“启航工程”,落实好八个子工程,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提 升三支队伍的关键性能力和素质。 使公司早日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 IDM 集成电路供应商。 二、 培训课程体系 集团培训课程体系是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以能力发展为核 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有效地转化为每 位员工的言行习惯。 (一) 集团胜任力模型 序号 纬度 胜任特征 战略思维 1 战略认知 综合分析能力 决策能力 专业技能 专业知识掌握应用能力 2 解决问题能力(制度流程执行) 专业、专注 创新能力 3 团队协作 沟通能力(和谐、高效) 4 素质养成 责任心 职业化 成就动机 5 工作视野 专业英语、自我发展能力 国际化

(二)培训课程体系框架图 (三)课程体系设计步骤 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根据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相应职位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将所有岗位 划分为三个职位族,根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判断,将职位族划分为七个职位层级。 2、根据职位族的划分结果,将职位类型与职位层级进行组合,构 成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3、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解析和提炼胜任每个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4、从必备知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把各岗 位所需要的每个能力要素逐一分解为若干的行为要点(行为表现)。 不同层级人员在能力要素的要求上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层级人 员岗位要求和工作重点的差异,逐一划分各层级人员应具备哪些相应 的行为要点,使得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呈现连续性和递进性。 5、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能力要求与课程的

课程建设新举措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泽芳菲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过:“未来学校间的竞争可能不是学校品牌间的竞争,而是课程的竞争。”“课程为王”是未来学校发展的主方向。为此,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睿智建构,适应“快速迭代世界”,确立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潍城区教育局《课程提升年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基本开发路径——学科内渗透式整合、学科间融合式整合、超学科消弭式整合,以“规范建设、构建体系、营造文化、保障措施”为课程策略,建构了“二三二”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了可选择的、满足学生需要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小升初衔接课程、大量朗读课程、主体阅读课程、安全课程、泥塑课程、足球特色课程等基础素养类、拓展体验类、个性发展类共17门精品课程。努力打响“特色课程教育品牌”,学生学得自信幸福、教师教得很有成就感、家长社会啧啧满意……真正体现了我校“办适合的教育,育幸福的学生”办学理念,并作为全区唯一一处街办中学,为潍城区课程示范校迎查验收提供了现场。现场会上,校本课程材料的实效高质、课程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课程文化的精彩纷呈……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力量。选择学校就意味着选择了课程,选择课程就意味着选择了未来……我们会像一艘远轮,承载着开发区中学全体师生的梦想,为了成就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在课程改革这片“深水区”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创办特色教育打造豪小品牌 ——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社团活动纪实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力地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本着“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宗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近年来,学校已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舞蹈、班乐、写字、绘画,象棋、数独、篆刻、快板、鼓号、电脑制作等13个社团。 学校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参加社团活动,每学期初,由班主任协助组织报名,并实行分别管理。教务处和少先队统一制订“社团活动安排表”,做到定人、定时、定点,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为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教务处及少先队组织定期举办“评、比、展”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每周四下午,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学生们都纷纷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小队员们有的跳舞,有的绘画,有的打快板,有的切磋棋艺,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脑制作……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孩子们活动时的快乐身影。 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正是在新形势下,豪德小学发掘学生特长,释放学生潜能,美丽绽放的重要一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体验到了社团活动带来的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