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单元熟悉因特网

第2单元熟悉因特网

第2单元熟悉因特网
第2单元熟悉因特网

INTERNET应用基础试题及复习资料

INTERNET应用会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大题前的表格内相应的题号下。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AN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年诞生 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 5、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链路层 6.IP地址由一组()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D.64位 7.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8.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9.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A.WWW B.FTP C.Telnet D.SMTP 10.下列哪个地址是电子邮件地址:() A. B. C.192.168.0.100 D.。 11. 网络按通信范围分为() A :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B : 局域网、以太网、广域网 C : 电缆网、城域网、广域网 D : 中继网、局域网、广域网 12.HTTP是:() A.统一资源定位器 B.远程登录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超文本传输协议 13.将个人计算机通过Modem接入Internet需要安装以下哪些协议:()A.HTTP B.FTP C.TCP/IP 和PPP D.E-mail 14. 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 A 激光 B 电磁波 C 光纤 D 微波 15、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联方式叫网络的() A、拓扑结构 B、协议 C、分层结构 D、分组结构 16、电话拨号上网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备中,除计算机、电话线等以外,还需要()。 A、电视信号接收卡 B、股票行情接收器 C、网卡 D、调制解调器 17、所有工作站连接到公共传输媒体上的网络结构是() A、总线型 B、环型 C、树型 D、混合型 18 、Internet比较确切的一种含义是()。 A、一种计算机的品牌 B、网络中的网络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Internet发展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USENET、BITNET、CSNET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协议的诞生。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D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D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的雏形。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于NSFNET的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F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 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自此以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第七章__Internet基础及应用测试题

Internet基础知识测试题 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 A)Intranet B)Internet C)Extranet D)Ethernet 2.个人用户接入Internet要首先连接到。 A)ICP B)TCP C)ISP D)P2P 3.Internet的前身是。 A)ARPANET B)NSFNET C)CERNET D)INTRANET 4.以下对IP地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相互区分 B)Internet中计算机的IP地址不可以重复 C)IP地址是可以自己任意指定 D)IP地址采用了二进制 5.Internet上使用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中,是提出服务请求的主机,而是提供服务的主机。 A)PC机/小型机 B)用户机/客户机 C)客户机/服务器 D)小型机/服务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P协议只负责数据的传输,它尽可能传输更多的数据包 B)TCP协议负责数据在主机之间正确可靠的传输 C)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 D)多台计算机设置同一个IP地址连接到Internet 7.在IPv6协议中,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A)32 B)210 C)64 D)128 8.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A)61.6.151.11 B)128.67.205.71 C)202.203.208.35 D)255.255.255.192 9.Internet中的主机之间进行通信时,利用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运算就可以得到主机的网络地址。 A)与 B)或 C)非 D)加 10.Internet上计算机的域名由多个域构成,域间用分隔。 A)冒号 B)逗号 C)空格 D)句点 11.下面关于域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域名是计算机所在的行政区域名 B)使用域名的原因是访问时速度更快 C)域名中最左边的部分是顶级域名 D)域名具有惟一性 12.Internet域名地址中的net代表。 A)政府部门 B)商业部门 C)网络服务器 D)一般用户 13.Internet域名地址中的gov代表。 A)政府部门 B)商业部门 C)网络服务器 D)一般用户 14.以下选项中,不是顶级域名。 A)net B)gov C)www D)com 15.从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 可以看出它是中国的一个的站点。 A)商业机构 B)网络机构 C)政府部门 D)教育机构 16.一个URL地址的一般组成格式从左到右依次为。 A)资源类型,存放资源主机的域名和资源文件名 B)资源类型,资源文件名和存放资源主机的域名 C)主机域名,资源类型,资源文件名 D)资源文件名,主机域名,资源类型 17.URL的作用是。 A)查找主机的地址 B)定位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地址 C)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 D)网上文件的文件名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线上网方式只能用手机上网 B)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不可以访问Internet C)个人用户先连接到ICP,再通过ICP连接到Internet。 D)笔记本电脑也可以无线上网 19.WWW也被称为“环球网”,它与Internet的关系是。 A)都表示因特网,只不过名称不同 B)WWW是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 C)只有通过WWW才能访问Internet D)WWW是Internet上的一种协议 20.如果URL地址以http开始,表示该资源遵循的是协议。 A)纯文本 B)POP3 C)TCP/IP D)超文本传输 21.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 A)用户名@主机域名 B)用户名At主机名 C)用户名.主机域名 D)主机名.用户名22.采用POP3方式收发电子邮件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送电子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协议 B)接收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应填入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 C)发送邮件服务器是指电子邮件发送者的计算机 D)接收邮件服务器是指电子邮件接收者的计算机 23.下面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发送电子邮件时对方没有上网,则电子邮件会丢失 B)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收发电子邮件 C)换一台计算机或换一个地点后就不可以用原来的账号收发电子邮件 D)网络上的电子邮件地址代表一个IP地址 24.Internet上的服务都是基于一定的协议,文件传输服务基于协议。 A)SMTP B)TELNET C)HTTP D)FTP 25.用户通过Internet接收电子邮件时,用户的电子邮件信箱是设在。 A)用户的计算机上 B)邮电部门的邮件中转站上 C)用户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上 D)根本不存在实际的电子信箱 26.匿名FTP服务的含义是。 A)在Internet上没有地址的FTP服务器 B)在Internet上看不到地址的计算机 C)发送匿名信息的计算机 D)允许没有账号的用户登录到FTP服务器 27.以下对于各种网络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论坛可以分为综合类论坛和专题类论坛 B)即时通信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因特网消息等的Internet业务 C)博客的内容只能自己浏览 D)可以通过手机写博客

因特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因特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真正感觉世界已是触手可及。通过计算机能够找到任何想知道的或是可以想象的信息;能够与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进行通信联络,召开视频会议;能够登录到资源丰富的计算机,搜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馆,或是访问最吸引人的博物馆;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阅读各种多媒体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地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所以这一切的活动都是通过进入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来实现的。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字:因特网、发展进程、发展特点、现状、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因特网是由于许多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一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因特网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自80年代以来,它的应用已从军事、科研与学术领域进入商业、传播和娱乐等领域,并与90年代成为发展最快的传播媒介。因特网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用相同的语言传播信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它是人类对信息资源共享理想不断追求的结果,因此计算机的起源是很早的。近几十年来,人类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展为因特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例如: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将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开启了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新时代。到后来微型计算机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成为可能;激光和光纤了利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由点到面。而近十年多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3年之前是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很多的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一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1996年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关村地区教育和科研示范网络

《探究因特网的奥秘》教案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下 第二章第二节探究因特网的奥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的基本概念WWW、URL、IP地址、主机域名等的含义和作用。 2) 了解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格式。 3)了解IP地址与主机域名的关系。 4)了解配置服务器的简单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指向同一网页的不同格式地址的访问体验因特网上的信息访问方式。 2)经历选择和了解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过程,初步知道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对因特网信息访问的解读,消除对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 2)能在操作网页制作工具的过程,初尝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的喜悦,激发对下一章内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格式。 教学难点: 了解配置服务器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上网的基本过程,我们说过,我们能够上到一个网站,是因为别人在那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服务器,上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因为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在网上安个“家”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因特网的奥秘。

二、创设问题。 提出问题:为什么通过一根神奇的网线我们就能浏览到世界各地的网站?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从网络中计算机的协议和信息统一存在格式、探询建网站方案等方面提出了本节内容的学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来实现人机交流的,其中主要服务就包括WWW(world wide web)服务,WWW中文名称叫做万维网,起源于欧洲物理粒子研究中心,指远程访问系统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类型的信息,后来演变为我们通过浏览器就能访问一页页图文并茂的网页,轻击鼠标就能在网页中轻松跳转。WWW服务也就成为因特网上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服务。 因特网上提供信息的服务器很多,我们必须使用统一资源定位器即URL格式来实现资源的快速定位。即:协议名://IP地址或主机域名/路径/文件名。 网络IP地址和域名都是唯一的,比如IP地址是由4段数字组成,而域名则是我们平时输入的网址。 三、学生小组讨论,网上实践。 小组讨论:我们常用的教育网站也有唯一的IP和域名吗?指导学生理解域名或网站IP的唯一性,利用“全库网123查”查看汕头各个教育网站的IP地址及相关信息,知道他们的对应关系。 四、深入因特网的信息服务。 介绍服务器和服务端软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对应的关系。 用浏览器可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看到网上信息,那么它是怎么实现的呢? 网上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叫服务器,它们是由安装了服务端软件的高性能计算机来实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软件的帮助看到计算机设置的各个网站了。常见的有windows的组件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计算机也设置成一台服务器,把自己的窝安在我们的网上。 布置任务:为计算机添加IIS服务端软件。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演示配置方法并指出默认网站的根目录。 网站就是设置的文件夹,网页就是夹中的超文本格式文件。 五、探询建网站方案。

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因特网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各地的网络把诸如气象条件、农作物生产和飞机航班等如此多样化的数据集合在一起。科学家们把数据和程序通过网络送到远程超级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检索结果,并使他们能够与同事交换信息。网络让人们可以便捷地分享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资源。业余爱好者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为他们的家庭计算机交换程序。 不幸的是,许多网络都是独立的,仅为特定群体服务。用户为适应自己的通信问题而选择某一种硬件技术。没有一个的网络能够满足所有的用途,在单一的硬件技术基础上不可能建立一种通用的网络。 网际互连(Internetworking)技术的应用为不同的网络互连提供了一套方法和通信约定,互连技术掩蔽了许多网络硬件的细节,允许计算机独立于它们的物理网络连接起来进行通信,把许多不同的、独立的物理网络互连起来并使它们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科学家通过使用网际互连技术,任何科学家都能与其他人交换实验结果数据。某地数据中心的数据,所有科学家都能够得。某地的计算机服务和程序能被另一个地方的科学家使用。结果是,科学家的研究进程加快了,且提高的程度是惊人的。 因特网(Internet)就是由网际互连技术实现的,将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设备相互联接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1.因特网主干网的历史与发展 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推动因特网不断地向前发展。1969年12月,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资助的ARPANET在美国4所大学和研究所正式建成,ARPAnet建设的主导思想是: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该网络最初只联接了4台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并逐步向全美国范围发展。 1985年,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自己的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NSFnet。它是一个更大的网络,它不仅连接一些大型的计算机,而且在各个地点连接

互联网及其应用名词解释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体系结构:是用层次结构设计方法提出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能完成的各种功能的精确定义。 服务器:是运行于网络上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是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网络至少有一台服务器,也可有多台服务器。 网络工作站:是通过网卡连接到网络上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它仍保持原有计算机的功能,作为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为用户服务,同时它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一定权限访问计算机。 通信介质:是网络上传输信息的载体,一般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 远程登录:指在网络通信协议TELNET的支持下,使用户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服务,它是通过连网计算机与其它用户进行联络的快速,高效,价廉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文件传输:是指在不同计算机系统间传输文件的过程,使用FTP协议 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的TCP/IP协议,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ra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WWW浏览: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一个以超文本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全图形浏览界面。 网络社区:是指包括电子公告版、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 网络传真:是基于电话交换网和互联网的穿着存储转发,也称为电子传真。

第二课 认识因特网

第二课认识因特网 【教学内容】 1. 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及其服务与应用。 2. 规范使用因特网的常用术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概念。 2.知道因特网中常用术语表示的意义。 ※技能目标: 1.充分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并能恰当使用。 2.能正确使用因特网的常用术语。 3.对因特网的接入能知其所以然。 ※情感目标: 正确理解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用其利,避其弊。 【教学重、难点】 1.因特网常用术语的意义,能正确使用术语。 2.对因特网提供的服务能有所了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充分应用。 3.对因特网的接入方式能有更多了解。 【学生分析】 “上网”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至少有95%以上有过使用经历,搜索过图片、MP3、文字资料,收发过电子邮件,申请了QQ号……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远不止这些。并且,还要知晓因特网更新的发展技术,知道因特网有可 能对我们的不利影响,能“扬其益,避其害”。 【教学过程】 〖前课回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一起在教室里面了解了一下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知道了什么是网络?有哪些分类,并且还知晓了“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的核心技术已由我国自主研发并通过验收,在国际上抢占先机,有了话语权”,这是很振奋人心的! 留给大家的一个探索活动,我已经通过你们交上来的表格内容有所了解了。我发现许多同学阐述的“计算机网络对生活学习的影响”大部分内容都是因特网所提供的。的确,因特网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今天,我们要在上次课的基础上再来详尽地了 解一下因特网,提高我们的网络应用水平。 〖新课引入〗 “上网”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愿意听到的词,我曾在课下打听过:你们为什么喜欢上网?上网都做些什么?答案惊人地一致:好玩!可以聊天、玩游戏! 孩子们,你们如果只是这样地使用因特网,那可真是“大材小用”了! 好了,让我们来详细而深入地了解Internet(因特网)。 一、什么是因特网?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想想,在上次课上我们怎样说到的因特网) 因特网是由英文单词“Internet”翻译而来,本意是指“交互的网络”,常称互联网。 在因特网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因特网是整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有三个特点:①因特网是一个基于TCP/TP协议集的国际互联网络;②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用户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时也为该网络的发展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 ③因特网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 二、因特网的服务 大家平时用的很多的就是QQ聊天、在线游戏、搜索下载MP3,这些功能我们称为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并且,它所能提供的服务远不止这些。虽然,现在你们可能用不到,但是了解一下,没准你就会享受这些服务了。 (以下,通过教师口述,学生实际操作,进入一些服务功能界面,感受因特网的服务。) 1.网上浏览(万维网服务WWW) 是因特网信息服务的核心,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服务。 要借助浏览器(软件)。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基础与应用?教案 (总学时: 30学时)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设想: 1. 学时:2学时 2. 课型:新授课 3. 重点与难点: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教学知识点: (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基本组成。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及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体系机构 2. 能力训练要求: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机网络 1. 网络的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专门的通信线路或设置互联起来所形成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传输系统。 2. 网络的功能 (1). 资源共享(举例) (2). 数据传输(举例) (3). 分布式处理(举例) 3. 网络的分类 (1). 局域网()(网吧)

一般用于连接一个房间、一个办公楼、一个校园,距离在几十公里以内 (2). 城域网()(百灵) 一般用于连接一个城市,距离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3). 广域网()(互联网) 一般用于连接若干城市、地区、国家,距离几十公里到几千甚至几万不等。 二. 的产生与发展 1.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四台主机连接起来,称为 2. 1983年,分解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 3.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提出分层接入思想 4. 1989年,正式改名为 5. 1991年,网络的商业化正式开通,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加入 6. 1994年,中国接入 三. 的基本服务 1. 电子邮件() 2. 文件传输() 3. 远程登陆() 4. 服务(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等) 5.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 6. 其他(网上交流、网上娱乐、等) 四. 基本概念 1. ( ,万维网):是以超文本标记语言(:)和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的一种向用户提供包含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在内的信息浏览系统。 2. (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的核心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包括近百个协议,始于1972年。是保证信息在网络间的可靠传送而不被损坏。保证信息按分组时所标明的地址准确的转送到目的地。

测试题七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测试题七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 A)Intranet B)Internet C)Extranet D)Ethernet 2.个人用户接入Internet要首先连接到。 A)ICP B)TCP C)ISP D)P2P 3.Internet的前身是。 A)ARPANET B)NSFNET C)CERNET D)INTRANET 4.以下对IP地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相互区分 B)Internet中计算机的IP地址不可以重复C)IP地址是可以自己任意指定 D)IP地址采用了二进制 5.Internet上使用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中,是提出服务请 求的主机,而是提供服务的主机。 A)PC机/小型机 B)用户机/客户机 C)客户机/服务器 D)小型机/服务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P协议只负责数据的传输,它尽可能传输更多的数据包 B)TCP协议负责数据在主机之间正确可靠的传输 C)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 D)多台计算机设置同一个IP地址连接到Internet 7.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都必须遵守协议。 A)CPI/IP B)TCP/IP C)PIC/TP C)PCT/IP 8.在IPv4协议中,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A)32 B)210

C)64 D)128 9.在IPv6协议中,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A)32 B)210 C)64 D)128 10.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A)61.6.151.11 B)128.67.205.71 C)202.203.208.35 D)255.255.255.192 11.子网掩码是由位的二制数组成,它的作用是识别子网划分以后的网络地址 和主机地址。 A)8 B)16 C)24 D)32 12.Internet中的主机之间进行通信时,利用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运算就可 以得到主机的网络地址。 A)与 B)或 C)非 D)加 13.Internet上计算机的域名由多个域构成,域间用分隔。 A)冒号 B)逗号 C)空格 D)句点 14.下面关于域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域名是计算机所在的行政区域名 B)使用域名的原因是访问时速度更快 C)域名中最左边的部分是顶级域名 D)域名具有惟一性 15.Internet域名地址中的net代表。 A)政府部门 B)商业部门 C)网络服务器 D)一般用户 16.Internet域名地址中的gov代表。 A)政府部门 B)商业部门 C)网络服务器 D)一般用户 17.以下选项中,不是顶级域名。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设计(用)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常见的因特网应用”,“如何用好因特网”和“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因特网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前几节课的内容相比,本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平时与因特网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并且对因特网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对于因特网的其他应用技能了解的不多,本课旨在让学生对因特网的应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好因特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 (2)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增强利用网络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网络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4)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利用好因特网。 难点: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采取谈话法,教师演示法。 (二)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室系统。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学习指导语】相信同学们对网络一定不陌生,现如今,因特网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中的视频《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指导语】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因特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习指导语】看来同学们对因特网都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因特网的一些应用常识。 板书课题:因特网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视频来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我知道同学们都是网络小高手,你们利用因特网做过些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看来大多数同学们平时对因特网的应用还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其实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用途。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展示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我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游戏,聊天,看视频,还可以在因特网上学习、读书,了解新闻时事、购物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因特网的应用,让他们知道除了娱乐功能外,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2.如何用好因特网。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可真不少,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因特网的这些功能呢?请同学们阅读这样一个故事。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曲别针换别墅》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故事。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要想利用好因特网,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意识,把因特网当作生活和学习的工具。比如,在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时,先到网上搜索一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学习笔记

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学习笔记 植保13-1 冉路遥 20136793 1、TCP/IP协议:通过该课程学习,我认识到,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 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 2、IP协议的配置:在学习中,最基本的就是对自己计算机的IP的配置,分 为IP4和IP6两种,不同计算机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IP。如果两台电脑都是拨号上网的,在控制面板→ 网络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网络连接,选择网络类型,输入帐户和密码等等,根据向导完成操作。如果两台电脑是通过路由器共享上网的,而且重装系统后路由器没动过,一般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即可。 3、如何使用E-mail:由于常常使用QQ邮箱,我就网络上去学习使用E-mail邮 箱,学习了电子邮件的发展历程,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去使用这个E-mail这个工具。 4、网络学习:其中“慕课公开课”是典范,四川农业大学今年也第一次推进 慕课作为公选课的学习,很新颖,这个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可以让我们生在活中使用网络去学习其他重点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5、文件与下载:主要学了数据的压缩和文件的压缩和下载,其中利用一些软件 是最好的途径,例如迅雷软件,BT下载等。 6、电子商务:我们组汇报了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让我们认识到 电子商务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年的“双11”就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到当今给我带来的便利,还有学校一些例如美团外卖得到了同学们的注意。学了这件课,我们更多可以了解到的是不光别人可以,其实自

活动一 认识因特网2

活动1 认识因特网(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3页活动1 认识因特网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主要的因特网应用,体验因特网的应用. 2.感受因特网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难点:信息的获取. 教学方法:自学为主讲授为辅、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入新知. 学生调查:班级同学上网一般都做些什么。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引出因特网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1、因特网应用: 通过班级调查,了解因特网应用情况,再根据P8“个人因特网应用情况表”进行自查. 讨论:使用因特网的目的是什么? (1)信息获取——主要目的 (2)商务交易——便民生活 学生自读【你知道吗?】栏里面的内容,回答问题:如何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务交易,利弊分别是什么? (3)交流沟通 分组说明:交流沟通都有哪些?平时都应用哪些软件进行交流沟通? (4)网络娱乐 网络娱乐的多样化,避免“网络迷航”. 讨论:P10【交流讨论】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师生交流、自查等,说明因特网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学会用网络进行学习,形成绿色上网概念。) 2、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讨论:我们的生活到处体现着因特网带来的方便,可见因特 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因特网对社会都哪些影响?(可参考

教材通过交流讨论,引出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1)促进文化融合与加速文化侵蚀. (2)促进社会平等与拉大数字鸿沟. (3)增强社会联系与加剧社会隔离. 知识拓展:自读【你知道吗?】栏里的内容.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知识.(学生小结、教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课本P13,【思考与练习】题1——4 2、上机操作,应用因特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1].Internet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7章 Internet应用(单选题) (其实我所给的这些典型题目就是期末考试题或统考题,因此必做。参考答案在另一个Word文档中) 一.WWW服务(信息浏览服务)的浏览器、http协议、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和搜索引擎等 1、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是_B_____。(WWW服务采用的是“超文本传输协议”,请看解 析) B.HTTP ---- 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 2、所谓文本就是可见字符的有序组合(例如:abc123就是文本),那么什么是超文本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由普通文本和图像、声音、视频等文件的链接文本组成__D____。 A.特殊文本 B.文本 C.链接 D.超文本 ---- 对! [解析]略 3、在浏览器IE(IE是微软公司的产品)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访问新浪网,其中http表示___C___。 A.文件传输协议 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ENET新闻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广域信息服务系统 [解析]略 4、用IE打开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然后将该网页另存为网页文件,如命名为:"海天",这时在所保存的文件夹中保存了两个文件,以下正确的是__B____。(请看解析) A.“海天.txt”和“海天.files” B.“海天.htm”和“海天.files” C.“海天.htm”和“海天.txt” D.“海天.htm”和“海天.bak” [解析]在默认的情况下,将保存两个,其中一个是HTML文档(扩展名为.htm),而另一个是名为海天.files的文件夹,文件夹中保存着当前网页中的图片文件等。 5、WWW服务是由网页组成的,网页是由超文本标记语(简称为HTML)言编写的(HTML用来描述超文本的格式和内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HTML的中文全称是__D____。 A.超文本传输协议 -- HTTP B.超文本文件 C.超媒体文件 D.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 [解析]略 6、通常我们用缩写www表示___B_____。(上一章有过类似的问题) A.电子邮件 B.万维网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认同创新的价值。 ○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O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3.知识目标 ○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 ○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性和举措 ○知道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 ○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二)设计依据

1.学情依据 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迅猛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社会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人工能普及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认知;“双创”时代的来临,给予每一个人创新、创业的能;民族复兴路上的重大创新成就,点燃中华儿女的创造热情。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少年生,既是创新时代的成果享受者,也是创新时代的重要主体。他们是各种创新成果的受益者,他们更渴望能够参与时代的创新浪潮。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其神经元和前额叶皮层的快速发育,为其思维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油,常有创造的冲动。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了对创新的感性认识。 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只是个体的行为,而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有的学生会认为创新只是发明家、科技工作者的专利,而意识不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品格和可能;他们在渴望创新的同时,可能会在创新与法律、伦理的关系问题上产生疑惑。因此,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对创新的全面、理性的认识。 就知识储备而言,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通过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法

《Internet应用基础》试题

《Internet应用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计算机网络的要素:至少两台计算机,或通信介质。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应用层是和的接口,其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各种直接的服务。 3、TCP/IP协议是协议,它规定了互联网上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的方法。 4、电子邮件地址lcnxpxb@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中的lcnxpxb是。 5、最早实现网际互联的网络是和。 6、局域网中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有和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最先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Ethernet C、BITNET D、Internet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远程登录 D、分布式处理 3、调制解调器的功能是实现() A、数字信号的编码 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的放大 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 4、目前,Internet上约有()个IP地址(IPV4) A、14万 B、40亿 C、50亿 D、32万 5、下列顶级域名地址中,表示商业网站的是()

A、.gov B、.com C、.net D、.org 6、Windows XP系统内置的浏览器软件是() A、Internet Explorer B、Outlook Express C、Netmeeting D、Communicator 7、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它的正确形式是() A、用户名@域名 B、用户名#域名 C、用户名/域名 D、用户名.域名 8、以下四项中,合法的E-mail地址是() A、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 B、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wang C、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wang D、wang@https://www.doczj.com/doc/822984426.html, 9、在端到端之间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10、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中,使用最频繁的是() A、BBS讨论 B、远程登录 C、E-mail D、WWW浏览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界是最大的广域网是因特网。() 2、连入Internet的所有计算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 3、FTP是远程登录协议。() 4、一台主机的域名由它所属名级域的域名和分配给主机的名字共同构成。() 5、域名的书写方法是:顶级域名放在最左面,分配给该主机的名字放在最右面,各级名字之间用“.”隔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