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新高考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新高考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新高考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新高考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新高考模拟试卷(一)

物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C. 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D. 处于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4的激发态后,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B错误;

C.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C正确;

D.处于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4的激发态后,可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故D错误。故选C。

2.甲、乙两个质点分别在两个并排直轨道上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中a、b所示,图线a 是直线,图线b是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刻乙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 t1~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 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不断增大,乙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D. 若t1时刻甲、乙相遇,则t3时刻甲、乙一定再次相遇

【答案】B

【解析】

【详解】A.0~t3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为正值,则t2时刻乙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则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C.因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不变,乙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故C错误;D.若t1时刻甲、乙相遇,但是由于t1~t3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则t3时刻甲、乙不会再次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3.威廉·赫歇尔于1789年发现了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一、土卫二。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土卫一和土卫二的直径、公转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如下表,若将土星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土卫一、土卫二的运动轨迹可视为圆,则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的是()

A. 土卫二的公转轨道半径

B. 土星的平均密度

C. 土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D. 土卫一的平均密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33

122

212

r r T T = 题中已知土卫1的公转的轨道半径r 1和公转周期T 1以及土卫二的公转周期T 2,则可求解土卫二的公转轨道半径r 2,选项A 正确; BC .根据

2

22()Mm G

m r r T

π= 题中已知土卫1的公转的轨道半径r 1和公转周期T 1,可求解土星的质量M ,但是土星的半径未知,无法求解土星的密度;由GM

v R

=

也不能求解土星的第一宇宙速度,选项BC 错误; D .由题中条件无法求解土卫一的

质量m ,则无法求解其密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 。

4.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 '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小球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面上的物体B ,OO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B 向左移动少许,若B 仍能保持静止,则B 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B. 增大小球A 的质量,若B 仍能保持静止,则B 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C. 无论物体B 在水平面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移动后B 仍能保持静止且移动距离很小,α角将不变

D. 无论物体B 在水平面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移动后B 仍能保持静止,OO '绳上的张力大小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B .细绳对B 的拉力等于球A 的重力,则B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f B =T cos θ=m A

g cosθ

将B 向左移动少许,若B 仍能保持静止,则θ角变大,则B 与地面摩擦力变小;增大小球A 的质量,若B 仍能保持静止,则B 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

CD .因为滑轮两边绳子的拉力相等,则OO ′总是在∠AOB 的角平分线上,若物体B 在水平面上左移,则

∠AOB 减小,则α角减小,滑轮两边细绳的合力变大,即OO ′绳上的张力变大;同理物体B 在水平面上右移,则∠AOB 变大,则α角增加,滑轮两边细绳的合力变小,即OO ′绳上的张力变小,选项CD 错误; 故选B 。

5.如图所示,斜边长为a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处于一匀强磁场中,比荷为

e

m

的电子以速度0v 从A 点沿AB 方向射入磁场,欲使电子能经过BC 边,则磁感应强度B 的取值应为( )

A. 0

2mv B ea

B. 0

2mv B ea

C. 0

2mv B ea

D. 0

2mv B ea

【答案】C 【解析】

【详解】若电子恰能经过C 点,则轨道半径

22

r a =

则由

20

0v ev B m r

=

可得此时

2mv mv B er ea

=

= 则欲使电子能经过BC 边,则磁感应强度B 取值

2mv B ea

故选C 。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a 、b 两端接入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

()2202sin100V U t π=,副线圈接火灾报警器(报警器未画出),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

表,R 0为定值电阻,L 为电阻恒定的指示灯,R T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442V

B. 当R T处出现火灾时,电压表示数将变大

C. 当R T处出现火灾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D. 当R T处出现火灾时,指示灯L将变暗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变压器初级电压有效值为U1=220V,则次级电压

2

21

1

1

220V=44V

5

n

U U

n

==?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44V,选项A错误;

BCD.当R T处出现火灾时,电阻减小,则次级总电阻减小,而次级电压是不变的,即电压表示数不变,则

次级电流变大,由2

12

1

n

I I

n

=可知,初级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将变大;由于R

0上电压变大,可知灯泡L 上的电压减小,则灯泡变暗,故选项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7.如图所示,竖直面内两段半径均为R的光滑半圆形细杆平滑拼接组成“S”形轨道,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轨道上,小环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始终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小环能滑到最低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环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 小环机械能守恒

B. 外力F一直做正功

C. 小环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22

v gR

=

D. 在最低点小环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 9F mg =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 .小环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再做正功,则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选项AB 错误; C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恒力F 做功为零,则由能量关系

2142

mg R mv ?=

解得

22v gR =

选项C 正确; D .在最低点时

2

N v F mg m R

-=

解得

F N =9mg

选项D 正确。 故选CD 。

8.如图甲所示,绝缘水平面上有一间距L =1m 的金属导轨,导轨右侧接一阻值为R =3Ω的电阻。在导轨间虚线范围内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d =1m ,磁感应强度大小B =0.5T 。现有一质量为m =0.1kg ,电阻r =2Ω、长为L =1m 的导体棒ab 以一定的初速度0v 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回路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导轨电阻不计,则导体棒ab 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

A. 导体棒a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导体棒ab 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5m/s

C. 导体棒ab 通过磁场的时间为0.5s

D. 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0.3J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为

22()mg F B L v

a g m R r m

μμ+=

=++安

则随着速度v 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即导体棒ab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 B .由图读出MN 刚进入磁场时的电流 i 0=0.5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0E

i R r

=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BLv 0

联立解得

()()

000.532 5m/s 0.51

i R r v BL +?+=

==? 选项B 正确;

D .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

01122

mgd m W mv v μ---安=

()()0.3323m/s 0.51

i R r v BL +?+=

==? 解得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0.5J Q W 安=

选项D 错误;

C .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0mgt BILt mv mv μ---=

BLv BLd

It t R r

R r

=

=

++ 联立解得

t=0.5s

选项C 正确。 故选BC 。

二、实验题

9.小明在课本上查到“木—木”的动摩擦因数为0.3,打算对这个数据进行检验,设计了以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待测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通过跨过滑轮的细绳与沙桶相连,增加沙桶中沙的质量,直到轻推木块,木块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时沙桶及沙的总质量为m ,则动摩擦因数

μ=_______。

(2)由于找不到天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下沙桶,在木板上固定打点计时器,将纸带一端系在木块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②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直到轻推木块,木块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挂上沙桶(沙桶及沙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木块,得到如图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数据,可求得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 2,则可求得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m

M

(2). 2.4 (3). 0.32 【解析】

【详解】(1)[1].由题意可知,物块匀速运动时满足

mg Mg μ=

=

m M

μ (2)[2].根据2x aT ?= 解得

222

360322

(6.96 6.57 6.19 5.80 5.42 5.04)10m/s 2.4m/s 990.04

x x a T --++---?===?

(3)[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M m a =+

mg Mg μ=

联立解得

=0.32μ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后,欲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能够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A.干电池一节

B.毫安表A 1(量程0~0.2mA ,内阻为1.0Ω)

C.毫安表A 2(量程0~300mA ,内阻约为0.03Ω)

D.滑动变阻器R (0~20Ω)

E.定值电阻R 0(阻值为3.0Ω)

F.定值电阻R 1(阻值为9999.0Ω) G .

开关、导线若干

(1)在实验开始之前,该小组先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2.5V ”档进行初测,结果如图(a )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__________V 。

(2)该实验小组讨论后,决定采用如图(b )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则甲处应选毫安表__________(填“A 1”或“A 2”),乙处应选毫安表__________(填“A 1”或“A 2”)。

(3)实验开始后,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得到毫安表A 1、A 2的多组数据I 1、I 2,作出的I 1—I 2图线如图(c )所示,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 1.45V (2). A1(3). A2(4). 1.47(l.46~1.49均可)(5). 3.47(3.40~3.63均可)【解析】

【详解】(1)[1].由表盘指针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45V;

(2)[2][3].图中甲处应该用已知内阻的毫安表A1与定值电阻R1串联构成电压表;乙处应选毫安表A2;

(3)[4][5].根据改装原理可知,电压表测量的路端电压为

U=(9999+1)I1=10000I1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10000I1=E-I2(r+R0)

根据图象可知纵轴截距I1=0.147mA,则对应的电动势值为

E=1.47V

图象的斜率表示内阻,故有

0(0.1470.05)

10000 6.47 150

r R -

+=?=Ω

故有

r=3.47Ω

三、解答题

11.长为L=2m、质量为M=0.3kg的长木板锁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0.1kg的物块从长木板的左

端以

v=4m/s的水平速度滑上长木板,结果物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右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可视为质点。

(1)求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解除长木板的锁定,将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右端,给长木板一个大小为

v=4m/s的向右的瞬时初速度。试分析物块会不会从长木板上滑离,如果能滑离,求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如果不能滑离,求物块与长

木板最后的共同速度。

【答案】(1)0.4;(2)不能滑离,3m/s 【解析】

【详解】(1)物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右端时,只有摩擦力做功,则有

2

102

mgL mv μ--= 代入数据可得

μ=0.4

(2)假设物块不能滑离木板,则二者的末速度一定相等,选取长木板的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 0=(m +M )v

代入数据可得

v =3m/s

设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为x ,则有

()2201122

Mv m M v mgx μ++= 代入数据可得

x =1.5m <2m

可知物块不能滑离木板。物块与长木板最后的共同速度为3m/s 。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坐标系xOy 中,第三象限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沿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一象限y ≥0.35m 的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0.5T 、电场的场强大小均为E =2N/C 。一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从图中第三象限的P 点获得一初速度0v ,恰好能沿PO 做匀速直线运动(PO 与x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45θ=?),并从原点O 进入第一象限,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穿过x 轴离开第一象限,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油滴在P 点得到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2)油滴在第一象限运动的时间; (3)油滴再次穿过x 轴时的坐标1x 。

【答案】(1)

42m/s ;(2)0.803s ;(3)5.2m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油滴恰好能沿PO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油滴带负电,受力情况如图,

由平衡知识可知

0cos 45qE qv B =

qE mg =

解得

042m/s v =

(2)油滴从O 点进入第一象限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正交场后,由于向上的电场力等于向下的重力,则油滴做匀速圆周运动,出离正交场后仍以与x 轴成45°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无场区域的运动时间

102220.175s 42

L t v =

== 则在正交场中运动的时间

21 3.142

s 0.628s 422200.5

m E t T qB gB ππ?=====?

则总时间

120.803s t t t =+=

(3)由20

0v qv B m r

= 解得

002m m 100.55

mv Ev r qB gB ?=

===? 则油滴再次穿过x 轴时的坐标

120.35m 5.2m x =?+≈ 四、选考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B. 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有可能全部用于做功

C.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足球充足气后很难被压缩,是因为足球内气体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E. 夏天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比清晨时高,且车胎体积增大,则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 【答案】BCE 【解析】

【详解】A .多晶体的导热性能是各向同性的,选项A 错误;

B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有可能全部用于做功,但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B 正确;

C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选项C 正确;

D .足球充足气后很难被压缩,是因为足球内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间斥力无关,选项D 错误;

E .夏天中午温度比清晨时温度高,则气体内能变大,车胎体积增大,则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选项E 正确。 故选BCE 。

14.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右端管内用h 1=4cm 的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柱A ,左端管内用水银封闭长为L =14cm 的空气柱B ,这时水银柱左右两液面高度差为h 2=8cm ,如图甲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 0=76.0cmHg ,环境温度不变。求: (1)初始时空气柱B 的压强(以cmHg 为单位);

(2)若将U 形玻璃管缓慢旋转180?,使U 形管竖直倒置(水银未混合未溢出),如图乙所示。当管中水银静止时空气柱B 的长度L ′。

【答案】(1)72cmHg ;(2)12cm 【解析】

【详解】(1)空气柱A 的压强为

0180cmHg A p p h =+=

空气柱B 的压强为

272cmHg B A p p h =-=

(2)若将U 形玻璃管缓慢旋转180?,使U 形管竖直倒置,则此时空气柱A 的压强为

'0172cmHg A p p h =-=

设B 气体上部的两边玻璃管内的水银液面差为h 3,则空气柱B 的压强为

p B '=p A ′+ h 3

空气柱B 的长度

23

'2

h h L L -=+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 B L =p B 'L '

联立解得

h 3=12cm

空气柱B 的长度L′=12cm

15.如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 时波形图,图2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 是平衡位置在x=2m 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s 时,x=1.5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为0.5m/s

B. t=2s 时,x=1.0m 处质点的位移为4cm

C. 该简谐横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

D. 0~1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E. 0~3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12cm 【答案】BCE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波长λ=2m ,T=4s ,则波速0.5/v m s T

λ

=

=;此为波的传播速度,并非质点的振动速度,

选项A 错误;质点的振幅为4cm ,t=2s 时,x=1m 处质点位于波峰位置,位移为A=4cm 选项B 正确;t=2s 时,x=1.5m 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选项C 正确;0-1s 时间内,质点p 由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沿y 轴负方向运动,选项D 错误;t=0时,质点P 位于波峰,故经过3s 质点P 经过的路程为s=3A=12cm ,选项E 正确;故选BCE.

16.一正三棱柱形透明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AB =AC =BC =6R ,透明体中心有一半径为R 的球形真空区域,一束平行单色光从AB 面垂直射向透明体。已知透明体的折射率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 (i)从D 点射入透明体的光束要经历多长时间从透明体射出;

(ii)为了使光线不能从AB 面直接进入中间的球形真空区域,则必须在透明体AB 面上贴至少多大面积的不透明纸。(不考虑AC 和BC 面的反射光线影响)。

【答案】(i)36R

t c

=;(ii)21π2R

【解析】

【详解】(i)设透明体的临界角为C ,依题意

12

sin 2

C n =

=

可知,从D 点射入的光线在E 点处的入射角为60?,大于临界角C ,发生全反射,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最终垂直于BC 边射出,设经历时间为t ,则

DE EF

t v

+=

co 30s DE AE ?=? cos30EF EC ?=?

()cos3033DE EF AE EC R ?+=+=

2c v c n =

= 得:

36R

t c

=

(ii)如图,

从真空球上G 和G′处射入的光线刚好在此处发生全反射,而在这两条光线之间射入的光线,其入射角均小于45?,将会射入真空区域,所以只要将这些区间用不透明纸遮住就可以了,显然,在透明体AB 面上,被

遮挡区域至少是个圆形,设其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知

2

r =

221ππ2

S r R ==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 黄振萍 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言官尽职尽责,对皇帝也不放过。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

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相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二)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模拟(二) 语文测试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组是 () A.赝.品哽咽.笑靥.如花恹.恹欲睡 B.巷.道伉.俪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C.恐吓.喝.彩褐.衣蔬菜曲高和.寡 D.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窍晤淡功亏一溃立身处世 B.惊蛰涵养胸无城府光风雾月 C.挤兑揶揄靡靡之音峨冠博带 D.珐琅撕杀崭露头角惠质兰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西安某一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胎体轻薄如纸、釉质莹润如玉的明朝成化时期烧制的鸡缸杯,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优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湖南高校等教育倡导现代技术应用性理念,地方特色鲜明,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升。 D.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电信诈骗的活动空间,某城市公安局公布六条注意事项,提醒群众增强保密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4.依次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香港、澳门归属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捐弃前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声愈来愈高,而张学良将军不会是永无归期。 “”,将军回归,中华一统,山欢水笑庆团聚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思想及此,李商隐殷切盼望与亲友重逢的诗句,清淅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 A.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D.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

湖南四大名校内部资料七年级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

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联考 数学 满分:120 分时量:120 分钟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9 的算数平方根是() A.3 B.3-C.9 D.3±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0 B.πC D. 1 7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41 P- ,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在ABC V中::1:2:3 A B C ∠∠∠=,则ABC V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5.以下问题,不适合做全面调查的是()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了解某班学生的每天课外读书时间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6.已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77 a b ->- B. 22 a b >C.a b -<- D. 0 a b -< 7.已知 23 x y x y -= ? ? += ? ,则2x y +的值是() A.2 B.3 C. 3- D. 2- 8.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9.如图,已知ADB CBD ∠=∠,下列所给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CDB ? V V的是()A.A C ∠=∠ B. AD BC =

C. ABD CDB ∠=∠ D. AB CD = 10.如图,在ABC V中,50 A ∠=?,70 C ∠=?,则外角ABD ∠的度数是()A. 110? B. 120? C. 130? D. 140? 11.若 3 2 x y = ? ? = ? 是方程31 kx y +=的解,则k=() A. 7 3 B. 4- C. 5 3 - D. 1 4 12.如图,在ABC V中,90 BAC ∠=?,直角EPF ∠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 PE PF 分别交, AB AC于点,E F两点(点E不与,A B重合),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PFA PEB ? V V② EF AP =③PEF V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 1 2ABC AEPF S S ? = 四边形 ⑤BE CF EF +=;上述结论中 正确的是() A.1 个 B.2 个 C. 3 个 D. 4 个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8 分) 13.(填>、<或=) 14.如果275 x y -=,那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y=。 15.如图,直线//a b,点B在直线b上,且AB BC ⊥, 235 ∠=?,则1 ∠=。 第15题图第17题图 16.点() 2,3 A-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17.如图,BD是ABC ∠的平分线,P是BD上的一点,PE BA ⊥于点E,4cm PE=,则点P 到边BC的距离为________cm。

2019-2020年湖南师大附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年湖南师大附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C[A.贮蓄(zhù)朗润B.徘徊(huái) 翻来覆去D.荫蔽(yīn) 取决] 2. 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3. B(A.句式杂糅,去掉“因为”; C.成分残缺,“愉悦”后加“的心情”: D.双重否定不当,去掉“不”。) 4. D(①③是一个句群,②④⑤是-一个句群,由标点符号也可判断两个句群的先后。④⑤有顺承关系,位置不宜颠倒。) 5. B(“敝”,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敝帚自珍”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6.综合运用(共7分) (1)“朋",表示志趣相投的同类。(答到彼此联结、相互支持即可得全分) (2)①③④(每选对1个则得I分,多选或错选不能得满分。) (3)参考:朋友是一盏茶,氤氲生活的诗意(比喻修辞1分,前后语意吻合1分) 7. 默写(7分) (1)山岛竦峙(2)随君直到夜郎西(3)择其善者而从之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名著阅读(共6分) (1)D (2)示例: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满足了幼时“我”的心愿,滕野先生给“我"改讲义,给了“我”平等的尊重;“朝花”表明过往的这些人和事是带来过美好的,如今“夕拾”,对比现实的严酷,更现怀念之情,寄托理想之意。(书中内容2分,书名寓意2分,意思相近皆可。) 二、阅读(共40分) (一)古诗阅读(共9分) 9. CD(C. “东风”句运用的是拟人修辞: D. “万叶千花”并非眼前所见实景,而是想象。)(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10.示例①:“一”字重读,表明春天的红花绿叶都是春风的精心裁剪,充满了对春风造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 分 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审题人:教科室备课组长:欧阳昱北 卷Ⅰ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脑髓.(suǐ)给.予 (jǐ ) 乞骸.骨(hái)遥岑.远目 (cén) B. 奢侈.(chǐ)离间. (jiān) 酹.江月(lèi)前合后偃.(yǎn) C. 孱.头 (càn) 惩.罚(chénɡ)弄玄.虚(xuán)羽扇纶.巾(ɡuān) D. 专横. (hènɡ) 喟.然(kuì)辟.公府(bì)户盈罗绮.(qǐ) 1.B离间. (jià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国粹瑕疵冠冕堂黄急功进利 B. 垂暮端祥肝脑涂地残羹冷灸 C. 帷幄惋惜礼尚往来休戚相关 D. 演译隐匿完璧归赵一愁莫展 2.C/ A冠冕堂黄(皇)急功进(近)利; C端祥(详)残羹冷灸(炙) D演译(绎)一 愁(筹)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过早地把感情寄托在异性上,易形成早恋,如歌的青春是不该青涩果子的。 ②近期,国家多项调控房价举措相继出台,这说明政府房价的态度相当坚决。 ③提出问题很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A. 品尝抑制质疑 B. 品评控制置疑 C. 品尝抑制置疑 D. 品评控制质疑 3.A/品尝:尝试滋味。品评:评论高下。与下文“果子”搭配,用“品尝”。抑制:压下去。 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语境不涉及“活动”和“范围”,用“抑制”。质疑:提出问题。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这里是提出问题,用“质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全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全运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 城市乃至全国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B. 正式通过实施的国家新《食品安全法》赋予受损害消费者十倍索赔。日前,某区人民法 院就以法庭判决的方式支持了一位市民的索赔请求。

湖南四大名校内部资料试卷-2019-2020-1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

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高二第一学期数学第二次大练习 数 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1i i -(i 为虚数单位)的值等于( ) A.1 B.2 C.3 D.2 2.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命题“R x ?∈,sin 1x ≤”的否定为“0R x ?∈,0sin 1x >” C.命题“若x ,y 都是偶数,则x y +是偶数”的否命题是“若x ,y 都不是偶数,则x y +不是偶数” D.设命题:p 所有量数都是实数;命题: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p q ?∨?为真命题 3.在等比数列{}n a 中,1n n a a +>,286a a ?=,465a a +=,则 46a a 等于( ) A.56 B.65 C.23 D.32 4.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 cos c A b <,则ABC ?为(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5.如图所示,使电路接通,开关不同的闭合方式共有( ) A.11种 B.12种 C.20种 D.21种 6.设函数()12f x x b =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公差不为0),则()()f a f c +=( ) A.2 B.4 C.b D.2b 7.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满足3AB AC ==,2BC =,若P 为底边BC 上的动点,则() AP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 A.有最大值8 B.是定值2 C.有最小值1 D.是定值4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福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如春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不应有的挫折。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啊。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已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还是鲁迅的几句话比较精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①……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新人教)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新人教)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湖南省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课标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审核: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cǔn)度炽(zhì)烈抑扬顿挫(cuò)不谙(ān)水性 B.哂(xī)笑采(cài)邑心宽体胖(pán)安土重(zhòng)迁 C.畸(jī)形泡(pāo)桐飞来横(hèng)祸散(sàn)兵游勇 D.侪(chái)辈眼睑(jiǎn)溘(kè)然长逝暴戾恣睢(suī)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闲遐虚与委蛇赴汤蹈 火敏于事而纳于言 B.宴请脍炙人口义愤填 赝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众口铄金谈笑风 生出头的椽子先烂

D.竞标英雄倍出蔚然成风口慧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越秀区有政协委员建议,北京路作为全市惟一的全天候步行街,应尽早导游导购指示牌。 (2)社会广义新农村建议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 (3)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不容回避,中国在处理这一“历史问题”上,的方针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树立包涵向 来B.树立包含历来C.竖立包含历 来D.竖立包涵向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确定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应为沿长江经济带、沿京广线经济带和六省确定的城市。

B.德瓦提出采取激励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与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建立对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的建议。 C.国家三令五申关停私人小煤窑,以杜绝相关煤矿事故的发生;但某些地方部门对私人小煤窑不加限制,导致煤坑坍塌,大量矿工死亡的特大事故。 D.人们放弃使用自己的弱势语言,选择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强势语言,是为了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好地扩展个人的生存空间。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丰裕中的贫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

【湖南师大附中2018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消停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

湖南四大名校内部资料试卷-2018-2019-1师大附中高一期末考

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数 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1,1,0M =-,{}0,1,2N =,则M N =I ( ) A.{}0,1 B.{}1,0,2- C.{}1,0,1,2- D.{}1,0,1- 2.若直线过点()1,2A -,()3,243B +,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 ) A.30o B.45o C.60o D.90o 3.已知两条直线a ,b ,两个平面α,β,下面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a α⊥,//αβ,b a b β??⊥ B.//αβ,//a b ,a b αβ⊥?⊥ C.a α⊥,//b a b α⊥? D.//a b ,////a b αα? 4.函数21x y =-的定义域为( ) A.(),0-∞ B.[)0,+∞ C.(),1-∞- D.()1,+∞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0,2,1A ,()2,0,2B ,点A 关于平面xOy 对称的点为A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A B '为( ) A.32 B.17 C.4 D.3 6.如图,OAB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记OAB ?位于直线()0x t t =>,左侧的图形的面积为()f t .则函数()y f t =的图像为( ) A. B. C. D.

7.如图,将一个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由四个面的对角线截出一个棱锥11A B CD -,则棱锥11A B CD -的体积与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之比是( ) A.2:3 B.1:2 C.1:3 D.1:6 8.设函数()()()ln 1ln 1f x x x =+--,则()f x 是( ) A.奇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B.奇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C.偶函数,且在()0,1上是增函数 D.偶函数,且在()0,1上是减函数 9.圆心在直线13y x =上的圆C 与y 轴的正半轴相切,圆C 截x 轴所得的弦长为42,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 ) A.()()22319x y -+-= B.()()22319x y +++= C.()2244163x y ??-+-= ??? D.()()22629x y -+-= 10.底面为正方形的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则异面直线1CD 与11A 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2 B.12 C.3 D.10 11.若动点()11,M x y ,()22,N x y 分别在直线1:20l x y -+=,2:100l x y -+=上移动,则MN 中点Q 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 A.23 B.32 C.33 D.42 12.设函数()x x x f x a b c =+-,其中0c a >>,0c b >>,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 现有下列命题: ①任意(),1x ∈-∞,()0f x > ②若a b =,则()f x 的零点的取值范围为()0,1 ③若222a b c +<,则存在()1,2x ∈,使得()0f x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词发展到南渡时期,其主要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陈与义等。由于时代的巨变,这些词人都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词作,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他们的词作大多表现出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孱弱懦怯的对比等,因此这些词主要表现出了南渡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尤其是李清照的词,更是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她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并且雅俗兼用,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她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创作不仅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更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至南宋前期,开始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词坛更是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姜夔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使得词的内容越发博大精深,风格更为浑厚雄健,因此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且他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并且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尤其是他创作的词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文人地位的变化等,开始走向衰落,继而被元曲、元杂剧等取

湖南四大名校内部资料试卷-2019-2020-师大附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 学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每小题5分,共60分) (一)单选题 1.设i 为虚数单位,已知复数z 满足()122z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M ,N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设OA a =u u u r ,OB b =u u u r ,OC c =u u u r ,用a ,b ,c 表示NM u u u u r ,则MN u u u u r 等于( ) A.()1+2a b c -+ B.()12a b c +- C.()1+2a b c - D.()1+2a b c -- 3.设a ,b ∈R ,则4a b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是( ) A.4a b +≥ B.4a ≥ C.2a ≥且2b ≥ D.4b <- 4.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sin b C c B a A +=,则ABC ?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5.在()101x -的展开式中,x 项的系数为( ) A.45- B.90- C.45 D.90 6.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2015a =-,63218S S -=,则2020S =( ) A.8080- B.4040- C.8080 D.4040 7.袋中装有大小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和3个黑球,不放回摸出两球,设“第一次摸得红球”为事件A ,“摸得的两球同色”为事件B ,则()P B A = A. 14 B.12 C.13 D.34

2019-2020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AlAwwH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相

2019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 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福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如春节、中秋节、除夕等。中国人对福字的钟爱是民间福文化在民俗中的最典型的表现。福字被广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