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高考语文复习提纲.doc

《论语》高考语文复习提纲.doc

《论语》高考语文复习提纲.doc
《论语》高考语文复习提纲.doc

《论语》复习

一、为政以德

文化思想

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人根本。

孔子提出了“均无贫”的思想,这与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有本质的区别。孔子的“均无贫”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而“均贫富”则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它的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

练习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一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孔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他的一种什么主张?这种主张体现了什么思想观?(2分)

(2)你怎样评价孔子的这种主张?(2分)

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通过道德、礼教来引导百姓,提高百姓的道德修养,让百姓内心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羞耻心。这是人道主义思想观的体现。

(2)这个主张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人避免犯罪,最彻底的办法是要使人内心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羞耻心;但是,在一定情景下,辅之以法制也是必要的,对某些人,仅用道德、礼教也不起作用,这时就必须辅之以法制。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答案要点:

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从现象上来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3、下面是《论语》中的选段和名家评点,请阅读后完成题目。(4分)

《论语》选段: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名家评点: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四书集注》)

朱子曰:“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又曰:“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论语集注》)

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论语集注》)

请联系名家点评,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儒家学说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案要点:

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

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1分)

(2)你怎么看待孔子的德政主张?

参考答案:

(1)(1分)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孔子:以德治国(德治)。

(2)(3分)赞同。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

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化育的对象。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动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获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二、克己复礼

文化思想

明白“仁”与“礼”的关系。孔子认为“礼”不只是钟鼓玉帛等外在的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内核就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在“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练习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1)根据子路的话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1分)

(2)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3分)

参考答案

(1)子路对孔子的回答不苟同,并且说孔子的观点何其迂腐,表现了他直率、淳朴的性格。

(2)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名”和“实”混乱,社会就会引起混乱,礼乐就不能复兴,因此,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正名”,实际上是解决治国的指导思想问题。

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材料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3.3)

材料2: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16.3)

材料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材料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材料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

(译:祭祖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就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根据以上几段文字,谈一谈你对孔子的“礼”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2)对于个人而言,礼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一种自身修养,既包括内在道德水平,又包括外在礼仪。

(3)遵循礼义,不应只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发自内心,讲究诚意。例如,当子女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祭祀祖先神灵,好像祖先神灵真的在那里。

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可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可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

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主张守孝一年,而孔子主张守孝三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赞同孔子的观点。理由:a、子女出生3年才能脱离父母,所以父母死后,子女也要守孝3年。b、“孝”是“仁”和“礼”里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赞同宰我的观点

A、影响礼乐。因为“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B、影响农业生产劳动。

(3)都不大赞同。不主张守孝。理由:A、首先要明确古人是怎么守孝的。古人要求在家守孝或在父母坟头筑房守孝三年。B、现代还这么守孝会影响工作。

C、守孝关键在于心诚,只要心诚,异地守孝也是一样的。

D、儒家主张“仁”,“孝”是“仁”重要内容,忠于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是“仁”更重要的内容。古人就有“忠孝有两全”的说法,当“孝”与“忠”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求首先选择“忠”,看来忠于国家人民比守孝更为重要。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化思想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

最新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最新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一 复习要点: 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②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复习措施: ①加强练习,能每天在课堂上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 ②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 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 ④借助错题小结,反复训练常错的病句类型。 1、词语题(包括成语和熟语) 词语辨析: ①有相同和不同语素的,重点分析不同语素。 ②没有相同语素的,重点分析具体语境。 熟语:注意感情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 2、病句辨析题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①检查句子主干,看是否成分残缺。 ②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不当。 ③心里默读,看是否有句式混用或语序不当。 ④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二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子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等等。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 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 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措施: 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 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③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三 复习要点: 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积累范围。 复习措施: 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 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③收集常错句子,反复练习。 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练习。 要求背诵的诗文,要不折不扣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准确默写。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四 复习要点: 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

《论语》中高考必背篇目

《论语》中高考必背篇目填空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子曰:“道之以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来之,________________。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令不从。” 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曰:“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天下无道,________________。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________。” 知其不可而为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子路曰:“不仕无义。________________,不可废也;________________,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关于孔子《论语》的中考高考试题

孔子与《论语》(上) 一、填空 1.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封建社会孔子 被尊为“”。孔子被中国人尊称为“,”。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属体,“论”的意思就是的意思。南宋时,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3.四书包括《》《》《》《》;五经包括《》《》《》《》《》。 二、积累 1.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思考 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2.程子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

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请结合程子的这段话,谈谈《论语》应怎样读? 四、综合性学习 你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吗?学习了《<论语>十则》后,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 1.【辩论赛】 阅读后面链接资料中的[人物介绍]及[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方观点不能来自[相关言论]中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字,字数大致相同。 正方: 反方: 2.【座谈会】 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你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字)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选句,心得体会: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 目连续推出了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地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③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 动力。 孔子与《论语》(下) 一、填空 1. ,不亦说乎? 2. ,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6.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七哀诗》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七哀诗》原文 西京乱无象①,豺虎方遘患②。 复弃中国去③,委身适荆蛮④。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⑤。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⑥?”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⑦,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⑧,喟然伤心肝⑨。 《七哀诗》原文翻译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七哀诗》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③中国:中原地区。 ④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⑥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⑦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最新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

最新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梳理一:古诗词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完整版)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

复习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论语高考重点默写句高考练习题

1、言必信,_________。(《论语·子路》)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 3、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7、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9、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1、《诗》三首,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论语》)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13、_______________,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15、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论语·为政》) 17、仰之弥高,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18、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9、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0、子曰:“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2、敏而好学,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23、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论语?述而》) 24、莫春者,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论语?学而》)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新题型28—29(附答案) 28、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2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小题。(5分)

最新--论语高考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⑴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同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⑵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⑴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出自上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24.⑴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 ⑵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3分)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⑴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⑵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韩非子: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易写错的成语 A 唉声叹气按兵不动按部就班按图索骥 B 白璧微瑕百废待兴百无聊赖百战不殆稗官野史班门弄斧暴戾恣睢暴殄天物卑躬屈膝杯盘狼藉敝帚自珍筚路蓝缕鞭长莫及变本加厉变幻莫测别出心裁彬彬有礼并行不悖病入膏肓不卑不亢不辨菽麦不计其数不胫而走不可思议不落窠臼不肖子孙不屑一顾不徇私情 C 残酷无情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草菅人命层出不穷辰巳午未陈词滥调瞠目结舌痴心妄想驰骋疆场充耳不闻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出奇制胜川流不息唇枪舌剑措手不及 D 打躬作揖大是大非大相径庭大有裨益待价而沽殚精竭虑当仁不让得不偿失玷污清白雕虫小技掉以轻心叠床架屋顶礼膜拜东施效颦动辄得咎独当一面独占鳌头断壁颓垣对簿公堂咄咄逼人堕落腐化 E 耳濡目染 F 发扬光大翻云覆雨反复无常飞扬跋扈斐然成章肺腑之言分庭抗礼纷至沓来奋发图强愤世嫉俗丰功伟绩风尘仆仆风靡一时风雨如晦敷衍塞责浮想联翩福祸与共赴汤蹈火富丽堂皇覆水难收 G 改弦更张甘冒不韪甘之如饴感人肺腑刚愎自用高官厚禄高瞻远瞩各抒己见各行其是亘古未有功亏一篑孤注一掷沽名钓誉鼓噪而进故作姿态顾影自怜瓜熟蒂落呱呱坠地光怪陆离鬼鬼祟祟 H 海市蜃楼含辛茹苦汗流浃背好高骛远和蔼可亲侯门如海后事之师虎视眈眈互相推诿怙恶不悛画地为牢焕然一新黄粱美梦浑身是胆火中取栗 J 急功近利集腋成裘计日程功记忆犹新坚壁清野坚如磐石艰苦奋斗三缄其口见风使舵剑拔弩张娇生惯养矫揉造作接踵而来桀骜不驯竭泽而渔戒骄戒躁金碧辉煌金

瓯无缺噤若寒蝉泾渭分明兢兢业业迥然不同赳赳武夫居心叵测鞠躬尽瘁举世震惊绝代佳人 K开门揖盗慷慨激昂可见一斑刻不容缓刻苦耐劳空前绝后口干舌燥苦思冥想苦心孤诣脍炙人口 L 滥竽充数老马识途老态龙钟雷厉风行礼尚往来励精图治良辰美景良莠不齐梁上君子琳琅满目鳞次栉比流芳百世流连忘返流言蜚语龙盘虎踞路由饿殍戮力同心绿草如茵略见一斑 M 满腹经纶毛骨悚然貌合神离磨齿难忘门可罗雀蒙昧无知弥天大谎靡靡之音秘而不宜绵里藏针面面俱到民生凋敝名列前茅明珠暗投明火执仗漠不关心墨守成规 N 能屈能伸 O 呕心沥血 P 旁征博引蓬荜生辉纰漏百出披沙拣金披星戴月迫不及待破釜沉舟Q 恰如其分千钧一发千里跋涉前倨后恭前仆后继强弩之末敲诈勒索乔装打扮青出于蓝情不自禁罄竹难书穷兵黩武穷奢极侈曲意逢迎曲高和寡却之不恭 R 惹是生非任劳任怨融会贯通如法炮制如鲠在喉如火如荼如雷贯耳如愿以偿孺子可教入不敷出若即若离弱不禁风 S 三番五次姗姗来迟稍纵即逝稍事耽搁生杀予夺生死攸关声名狼藉 声名鹊起声闻遐迩拾人牙慧始终不渝世外桃源事必躬亲时过境迁 视死如归拭目以待嗜酒成癖首屈一指梳妆打扮束之高阁水乳交融 死不瞑目死心塌地肆无忌惮随声附和所向披靡 T 提纲挈领天网恢恢恬不知耻甜言蜜语挑拨是非挑肥拣瘦条分缕析

《论语》中高考必背篇目

《论语》中高考必背篇 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论语》中高考必背篇目填空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子曰:“道之以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道之以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来之,________________。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令不从。” 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曰:“天下有道,________________;天下无道,________________。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________。” 知其不可而为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2012至2016年高考《论语》题目汇编

2012——2016《论语》高考题集锦 2013 湖北卷判断题 《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2014江西卷判断题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2013 江西卷判断题 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2015 湖北卷判断题 《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015湖北卷填空题 人不知而不愠, ? (《论语》) 2016江苏卷填空题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014山东卷填空题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014 江苏卷填空题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013 广东卷填空题 子曰:“智者不惑,,。(《论语》)2013上海卷填空题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七则》) 2015山东卷填空题 《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2012 广东卷填空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2013浙江卷填空题 子曰:“志士仁人,,。”(《论语》)

2013 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2014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 于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2014四川卷 请紧扣下面划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2014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两小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 :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观(1分)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于孔子的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高考语文易错拼音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8年高考语文必考易错拼音知识点大全 高考易错拼音,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 [A] 挨(āi)紧盎(àng)司熬(āo)菜鏖(áo)战拗(ǎo)断拗(ào)口令执拗 (niù)翁媪(ǎo) [B] 扒(bā)皮扒(pá)手茶壶把(bà)子拜把(bǎ)子耙(bà)地耙(pá)子(zi) 大伯(bǎi)子大伯(bó)稗(bài)官野史湖浜(bāng)炮(bāo)羊肉[炮(páo)制/炮(páo)烙(luò)/堡(bǔ)子(zi)/十里堡(pù)]刨(bào)冰[刨(páo)根问底]悖(bèi)论蓓(bèi)蕾(lěi)烘(hōng)焙(bèi)奔(bēn)命奔(bèn)命绷(bēng)带[绷(běng)脸/绷(bèng)了一道逢]蚌(bèng)埠(bù)[鹬(yù)蚌(bàng)相争]秕(bǐ)谷俾(bǐ)众周知如丧(sàng)考妣(bǐ)复辟(bì)辟(pì)谣裨(bì)益裨(pí)将弼(bì)辅刚愎(bì)自用髀(bì)肉复生泌 (bì)阳[分泌(mì)]秘(bì)鲁[秘(mì)书]狴(bì)犴(àn)蝙(biān)蝠(fú)飙(biāo)车鱼鳔(biào)小瘪(biē)三[干瘪(biě)]蹩(bié)脚别(biè)扭(niu) [别(bié)出心裁]傧(bīn)相(xiàng)屏(bǐng)气[屏(bìng)弃摒 (bìng)弃吐(tǔ)蕃(bō)[蕃(fān)(番)茄/蕃(fán)衍(yǎn)]亳(bó)稀薄(bó)[单薄(bó)/纸很薄(báo)]颠簸(bǒ)[簸(bò)箕(ji)]巨擘(bò)(权威人物)香饽(bō)饽(bo) [C] 采(cài)地 [采(cǎi)撷(xié)]嘈(cáo)杂蹭(cèng)蹬(dèng)差(chā)强人 意[差(chā)错/差(chà)不多/差(chà)生/差(chāi)事(shi)/参(cēn)差(cī)/岑(cén)参(shēn)]叉(chā)烧[车辆叉(chá)在路口/叉(chǎ)着腿(分开成叉(chā)形)/劈(pǐ)叉(chà)]搽(chá)粉金钗(chāi)侪(chái)辈觇(chān)视(看)孱(chán)弱潺(chán)湲(yuán)单(chán)于(yú)[姓单(shàn)/单(dān)车]阐(chǎn)释胁肩谄(chǎn)笑羼(chàn)水颤(chàn)抖[颤(zhàn)栗]绰(chāo)起场(cháng)院[一场(cháng)雨/场(chǎng)地]风驰电掣(chè)[掣(chè)肘]摧天坼(chè)地嗔(chēn)怪瞋(chēn)视寒呛(chen) 瞠(chēng)目结舌乘(chéng)机(趁(chèn)机)[史乘 (shèng)/千乘(shèng)之国]台称(chèng)(秤(chèng))[相称(chèn)/称(chēng)重]鞭笞(chī)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嗤(chī)之 以鼻踟(chí)躇(chú)[踌(chóu)躇(chú)/踯(zhí)躅(zhú)]汤匙(chí)[钥匙(shi)]褫(chǐ)夺豆豉(chǐ)整饬(chì)炽(chì)热彳 (chì)亍(chù)不啻(chì)(不止)刍(chú)议黜(chù)免怵(chù)目惊心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完整版)高考语文有关论语的练习题

高三语文·《论语》第01—05篇练习1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与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答: 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的储备 一①体裁分类: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 “歌”“行”“吟”“引”等名称)。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②题材分类: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三考点分析: 1人物形象类答题模式盖帽子; 找依据; 析感情 2意境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感情意境一般由双音节词构成四字短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 冷寂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淡雅 3 炼字类答题 答题步骤: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引述关键词语+分析用法用意+表达 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4.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①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用典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 ②描写方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衬静,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 动静结合、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以景衬情, 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 描写角度: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 ③修辞手法:有赋、比、兴 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和表达效果。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问而不答)——加强语气,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用典、反语、夸张、借代、互文、双关、顶真 叠词:增添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4.语言风格: 平淡、绚丽、庄重、幽默、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朴素直白、豪放俊逸、沉郁顿挫、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等。 5情感表达 哀情 :思乡怀人之情孤独寂寞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不平贬谪的愁苦 对世俗的蔑视人世沧桑的叹息国运衰败的哀叹国破家亡的苦痛 乐情: 自己对某种品德节操的坚守与傲岸对自然的喜爱与回归远离世俗的恬淡之情 看淡荣辱成败的旷达精忠报国的忠心

论语高考必背修订版

论语高考必背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论语》简介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4、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0、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