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应用

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应用

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应用
侧氨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胶粘剂中的应用

氨基磺酸镍溶液MSDS最新

核工业兴中——氨基磺酸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与企业资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基磺酸镍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Nickel Sulfamate 分子式:Ni(SO3NH2)2·4H2O 企业名称:江西核工业兴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东大道999号 传真号码:(86-791)(88158900) 企业紧急联络电话:(86-755)(27373896) /(86-791)(88216442) 生效日期:2014-3-1 第二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害性质概述 危害性类别:普通化学品(非危险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刺激喉咙、眼睛和鼻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湿疹,常伴有剧烈瘙痒,称之为“镍痒症”。大量口服会引起恶心、呕吐和眩晕。 环境影响: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不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

核工业兴中——氨基磺酸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 灭火注意事项:避免氨基磺酸镍流入下水道、河流及排水沟。 消防人员特殊防护设备:无。 特殊灭火程序:无。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橡胶手套,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或面罩。用惰性材料吸附(如干沙、石灰等)并移到封闭容器中。处理过 程中先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区域保持良好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面罩或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防护服,戴橡胶手 套,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不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过氧化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仓温10℃~35℃储存期 可超过五年。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TWA TLV:0.1 mg(Ni)/m3 STEL TLV:0.3 mg(Ni)/m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避免超出TWA规定界限。 呼吸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部防护:戴橡胶手套。 卫生措施: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要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的类型、品种较多,分类方法也多,通常是按照反应组成与用途、特性进行分类。 (1) 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含羟基聚氨酯胶粘剂和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2) 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粘剂、食品包装用胶粘剂、鞋用胶粘剂、纸塑复合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结构用胶粘剂、超低温用胶粘剂、厌氧型胶粘剂、导电性胶粘剂、热溶型胶粘剂、压敏型胶粘剂、封闭型胶粘剂、水性胶粘剂以及密封胶粘剂等。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动态 聚氨酯胶粘剂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鞋、包装等工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技术开发。 (1)快速发展结构胶与密封胶汽车工业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伯,特别是高强度的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SMC(板材模塑料复合材料)需用聚氨酯结构与密封胶进行粘接装配,主要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密封、SMC车板的框架的粘接等。 聚氨脂密封胶对各种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各部门,并且比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便宜。因此,聚氨脂密封胸前的需求超过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而占主导地位。 (2)开发无公害胶粘剂聚氨化胶粘剂在工业上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公害问题,水性聚氨脂胶粘剂、无溶剂聚氨脂胶粘剂、以及热熔聚氨脂胶粘剂可代替有毒的溶剂型聚氨脂胶粘剂,也可选用低毒溶剂、提高固含量以及密闭通风操作及溶剂回收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逸出量。 (3)快速固化聚氨脂聚氨脂胶粘剂为适应自动化装配线,开发了快速固化反应型聚氨脂胶、辐射或紫外线固化胶以及反应热熔胶等。 (4)开发新型施胶设备聚氨脂胶粘剂在推广使用时,为了适应用户粘接施工的要求,研制开了发一系列相关设备如粘笛稠物料的计量、混合、输送和施胶设备等。 今后聚氨脂胶粘剂的开拓和扩展应用除关注胶粘剂的分子结构外,还应致力于施胶工艺和工具方面的开发。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剖析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1.湿固化机理: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活泼的NCO基团,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能与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子发生反应;粘接时,它能与基材表面吸附的水以及表面存在羟基大呢感活性氢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脲键结构。因此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后的胶层组成是聚氨酯胶粘剂—聚脲结构。 2.软木用聚氨酯胶: 将以NCO为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应用于软木碎屑的粘接,由林产化工厂于软木碎屑中加入胶粘剂,混合均匀,加热压制成型,制成软木板材、片材等制品,用作保温、隔音等材料,其特点是耐水、防腐蚀。该胶粘剂是聚氨酯湿固化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基础粘料,若对配方稍加调整,亦即加入一定比例的三官团的聚氧化丙烯三醇(如N-330),制成的NCO端基的预聚体胶粘剂即可作为下列材料的粘料(基料): (1)聚氨酯浇注型橡胶的基料; (2)建筑用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粘料; (3)田径运动场地用聚氨酯橡胶跑道(塑胶跑道)胶面层的粘料; (4)聚氨酯密封胶粘剂的粘料。 该胶粘剂还可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等的粘接,使用方便,无公害,受到用户欢迎。 3.配方 3.1配方1: 聚氧化丙烯多元醇(M=3000) 51份 MDI 26份 TDI(80/20) 8.7份 1,4-丁二醇 4.1份 将上述四组分原料混合,在80℃反应3h后,降温,用10份二甲苯稀释,制得NCO含量约7.3%的预聚体。该预聚体可作为弹性基材的胶粘剂。具有耐水、柔韧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胶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3.1MPa,伸长率360%,在80℃热水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 3.2配方2: 聚氧化丙烯三醇(M=6000) 400份 聚氧化丙烯二醇(4/=2000) 1000份 MDI 315份 氢化萜烯酚醛树脂 180份 按以上配方原料制成预聚体,再加人气相法二氧化硅、滑石粉等填料以及增塑剂、叔胺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制成含填料的预聚体。 按HDI缩二脲1610份、r-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0份、二甲基硅烷427份、二甲基哌嗪1.3份制成硅烷化合物。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按预聚体:硅烷化合物:萜烯增粘剂=271:6:70(质量份数)混合配制。用于玻璃-帆布、铝-铝、冷轧钢-冷轧钢的粘接。

PCB电镀工艺介绍

PCB电镀工艺介绍 线路板的电镀工艺,大约可以分类:酸性光亮铜电镀、电镀镍/金、电镀锡,文章介绍的是关于在线路板加工过程是,电镀工艺的技术以及工艺流程,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二.工艺流程: 浸酸→全板电镀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逆流漂洗→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 三.流程说明: (一)浸酸 ①作用与目的: 除去板面氧化物,活化板面,一般浓度在5%,有的保持在10%左右,主要是防止水分带入造成槽液硫酸含量不稳定; ②酸浸时间不宜太长,防止板面氧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酸液出现浑浊或铜含量太高时应及时更换,防止污染电镀铜缸和板件表面; ③此处应使用C.P级硫酸; (二)全板电镀铜:又叫一次铜,板电,Panel-plating ①作用与目的:保护刚刚沉积的薄薄的化学铜,防止化学铜氧化后被酸浸蚀掉,通过电镀将其加后到一定程度 ②全板电镀铜相关工艺参数:槽液主要成分有硫酸铜和硫酸,采用高酸低铜配方,保证电镀时板面厚度分布的均匀性和对深孔小孔的深镀能力;硫酸含量多在180克/升,多者达到240克/升;硫酸铜含量一般在75克/升左右,另槽液中添加有微量的氯离子,作为辅助光泽剂和铜光剂共同发挥光泽效果;铜光剂的添加量或开缸量一般在3-5ml/L,铜光剂的添加一般按照千安小时的方法来补充或者根据实际生产板效果;全板电镀的电流计算一般按2安/平方分米乘以板上可电镀面积,对全板电来说,以即板长dm×板宽dm×2×2A/ DM2;铜缸温度维持在室温状态,一般温度不超过32度,多控制在22度,因此在夏季因温度太高,铜缸建议加装冷却温控系统; ③工艺维护: 每日根据千安小时来及时补充铜光剂,按100-150ml/KAH补充添加;检查过滤泵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漏气现象;每隔2-3小时应用干净的湿抹布将阴极导电杆擦洗干净;每周要定期分析铜缸硫酸铜(1次/周),硫酸(1次/周),氯离子(2次/周)含量,并通过霍尔槽试验来调整光剂含量,并及时补充相关原料;每周要清洗阳极导电杆,槽体两端电接头,及时补充钛篮中的阳极铜球,用低电流0。2?0。5ASD电解6?8小时;每月应检查阳极的钛篮袋有无破损,破损者应及时更换;并检查阳极钛篮底部是否堆积有阳极泥,如有应及时清理干净;并用碳芯连续过滤6?8小时,同时低电流电解除杂;每半年左右具体根据槽液污染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大处理(活性炭粉);每两周要更换过滤泵的滤芯; ④大处理程序:A.取出阳极,将阳极倒出,清洗阳极表面阳极膜,然后放在包装铜阳极的桶内,用微蚀剂粗化铜角表面至均匀粉红色即可,水洗冲干后,装入钛篮内,方入酸槽内备用 B.将阳极钛篮和阳极袋放入10%碱液浸泡6?8小时,水洗冲干,再用5%稀硫酸浸泡,水洗冲干后备用;C.将槽液转移到备用槽内,加入1-3ml/L的30%的双氧水,开始加温,待温度加到65度左右打开空气搅拌,保温空气搅拌2-4小时;D.关掉空气搅拌,按3?5克/升将活性碳粉缓慢溶解到槽液中,待溶解彻底后,打开空气搅拌,如此保温2?4小时;E.关掉空气搅拌,加温,让活性碳粉慢慢沉淀至槽底;F.待温度降至40度左右,用10um的PP滤芯加助滤粉过滤槽液至清洗干净的工作槽内,打开空气搅拌,放入阳极,挂入电解板,按0。2-0。5ASD电流密度低电流电解6?8小时,G.

新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复配及应用毕业论文

新型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复配及应用毕业论文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混凝土减水剂,是能够减少混凝土用水量的外加剂。它可以定义为能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而显著减少其拌和水量的外加剂。混凝土减水剂多属表面活性剂,借助极性吸附及排斥作川,降低水泥颗粒之间的吸引力而使之分散,从而取得减水的效果,故称之为分散剂(Dispersion agent)或超级塑化剂(Super plasticizer)。采用减水剂的目的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其工作性,泌水性,抗冻性,抗渗性和耐蚀性等[1]。 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20 世纪30 年代,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相继在公路、隧道、地下等工程中开始使用引气剂。1935 年美国E1W1 斯克里普彻(Scripture) 首先研制成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塑化剂,揭开了减水剂发展的序幕。早期使用的减水剂有木质素硝酸盐、松香酸钠和硬脂酸皂等[2]。20 世纪60 年代,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SNF)和磺化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SMF) 这两种高效减水剂研制成功,并且在混凝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上升到更高阶段[3]。从60 年代到80 年代初,是高效减水剂的发展阶段,该阶段减水剂的特点是减水率较高,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无法满足泵送等施工要求,不能用于制备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通常是在减水剂中复合缓凝组分等方法解决,但复合缓凝组分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等[4]。 混凝土改性的第三次突破,就是以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标志的。通过高效减水剂的使用,使混凝土技术进入由塑性到干硬性再到流动性的第三代。木质素类减水剂属于普通型减水剂,虽然它有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减水率太低(8~10%左右),对混凝土的增强不够,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较差。它的使用条件也受到较多的限制,要求气温在5摄氏度以上,混凝土在无水石膏、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在减水剂超过掺和量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仅不增加反而要降低,混凝土甚至长时间不结硬等的缺点。高效减水剂具有许多普通减水剂不具备的优点,且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水、增强和耐久性方面效果颇佳,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工业的发展,这类减水剂的造价将越来越低,因此,在混凝土工程制品中将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5]。 国外对萘系、三聚氰胺系等高效减水剂的研究日趋完善。日本自从服部健一博士发明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后,基于此发明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改进萘系减水剂的性能,以减少坍落度损失。如1969 年研究萘系和柠檬酸、葡萄糖酸钠、磷酸钠等缓凝剂混用;1971 年通过改变添加方法,如二次添加法来改性;1979 年通过改变萘系本身的形状,如将减水剂由粉末状转变为球粒状来对萘系进行改性;1983 年通过产品成分本身改进来提高萘系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团(-NCO)的胶粘剂。其具有胶膜坚韧、耐冲击、挠曲性好、剥离强度高、有很好的耐超低温性、耐油性以及耐磨性等特点。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大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粘剂品种外,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粘剂、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粘剂品种我国现在也基本都有。 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的差距是聚氨酯的总体产量不大,此外,技术水平也仍然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聚氨酯产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聚氨酯胶粘剂作为一种环保型胶粘剂,已进入工业、农业、交通、医学、国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聚氨酯胶粘剂都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呢?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大家列举了聚氨酯胶粘剂的两个典型特性: 1、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力强,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链中-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而且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反而大幅度上升。 虽然聚氨酯胶粘剂优点良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下面是聚氨酯胶粘剂常见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洛阳天江化工的专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的几点改进方法: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 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 (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如上所述,由于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较低,并且TDI挥发毒性大,MDI常温下为固态,直接配成胶一般性能较差,故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初始粘度,缩短产生一定粘接强度所需的时间,通常把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氨基磺酸合成方法详解

氨基磺酸合成方法详解 氨基磺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陶瓷制造的多种工业设备和民用清洗剂、石油并处理剂和清洗剂、电镀工业用剂电化学抛光用剂、沥青乳化剂、蚀刻剂、染料医药及颜料工业用磺化剂、染色用剂、高效漂白剂、纤维、纸张用阻燃剂、柔软剂、树脂交联促进剂、除草剂、防枯剂以及标准分析试剂等各个领域中。 氨基磺酸可以制成极纯的常温时稳定的结晶体,其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同等的强酸性,别名固体硫酸。不挥发,不吸湿,对人身毒性极小,但皮肤不能长时间与氨基磺酸接触,更不能进入眼睛。氨基磺酸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反应较容易控制,原料及设备都较容易解决,废水也容易处理,副产物可以有效利用。该产品可以代替硫酸,其包装、贮存、运输都很方便。 1、氨基磺酸的生产方法很多,有二氧化硫与羟胺或丙酮肟为原料的羟胺法,亚硫酸或硫酸盐与液氨为原料的氨化法,尿素与氯磺酸为原料的氯磺化法,以发烟硫酸和尿素为原料的发烟硫酸法,尿素、三氧化硫和硫酸为原料的硫酸法和发烟硫酸法(又称液相法)和液氨经气化与三氧化硫在气相条件下反应的气相法等。国内外具有工业意义的工艺为发烟硫酸法以及三氧化硫与氨直接合成的氨化法两种。由尿素与发烟硫酸在40-70℃下进行磺化生成氨基磺酸粗品,然后加水进行结晶制得氨基磺酸成品。原料消耗定额:尿素2000kg/t、发烟硫酸1500kg/t。 2、其合成方法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气相法操作条件苛

刻,设备材质要求高。副产品多,且氨基酸易粘附在反应器内壁需经常清理。生产成本高。优点是产品纯度高。厂家采用的多为液相法。 3、将过量的发烟硫酸加入反应釜中,搅拌降温至20~40℃,开始加入按比例混合好的硫酸和尿素。加料结束后,在20℃左右搅拌8h。再逐渐升温至70~90℃,蒸出三氧化硫,冷却析晶。固液分享后得粗氨基磺酸,用水重结晶,脱水干燥得高纯度精品氨基磺酸。 4、氨基磺酸是强Lewis酸SO3与强Lewis碱NH3的加合物,制取少量纯度要求高的氨基磺酸时,可在完全无水的条件下,直接用高纯度的SO3与氨反应。若用量较大时可用尿素与发烟硫酸反应来制取。将带有机械搅拌装置的圆底烧瓶置于流水浴中,向其中加入560g 100%的硫酸,在强烈搅拌下将100g尿素分多次(约45min加完)慢慢加入到硫酸中,注意不要使温度超过40℃。然后向其中加入309g 发烟硫酸(含65%游离SO3),并在42~45℃的温度下放置16h。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反应混合物,先用纯硫酸洗涤,再用50%的硫酸洗涤,最后用冷的甲醇洗涤。 5、将20%的发烟硫酸加热至30℃,慢慢加入尿素,温度控制在60~65℃,加完后保温3H,然后升温至80~85℃,保温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过滤,所得结晶离心甩干后,用5%乙醇洗涤,滤干后用蒸馏水重结晶精制,得氨基磺酸纯品。

聚氨酯胶粘剂制备工艺技术

1、一种新型水性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用丙烯酸改性树脂及包含该树脂的聚氨酯胶黏剂 2、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3、一种阻燃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4、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5、耐高温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6、一种豆油醇解物聚氨酯胶粘剂的生产方法 7、一种用于橡胶地砖的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8、聚氨酯胶粘剂 9、聚氨酯胶辊 10、一种干式复合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造方法 11、一种鞋用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12、纳米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工艺 13、一种聚氨酯胶粘剂粘贴墙体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施工方法 14、一种圆织机梭子专用聚氨酯胶轮 15、一种纳米粒子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16、双组份改性无水聚氨酯胶 17、冷轧用聚氨酯胶辊表面破损修复方法 18、一种用于复合软包装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19、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20、改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组合物 21、一种用于人造草坪背胶的蓖麻油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组合物 22、一种单组份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23、一种RFID天线基材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24、一种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25、聚氨酯输送带用乳液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合成方法 26、环保型低成本聚氨酯胶粘剂生产方法 27、低游离MDI单体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28、一种高强度耐黄变弹性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9、一种酚醛树脂-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30、一种有机蒙脱土改性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31、一种长寿聚氨酯胶轮 32、植珠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33、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34、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造方法 35、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6、可常规喷涂风机叶片用聚氨酯胶衣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37、阻燃及耐碱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38、一种鞋用聚氨酯胶粒的配方 39、一种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40、一种双组份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41、聚氨酯胶专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42、一种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43、室外聚氨酯胶黏剂

电镀镍工艺

1、作用与特性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e Board印制线路板的简称)上用镀镍来作为贵金属和贱金属的衬底镀层,对某些单面印制板,也常用作面层。对于重负荷磨损的一些表面,如开关触点、触片或插头金,用镍来作为金的衬底镀层,可大大提高耐磨性。当用来作为阻挡层时,镍能有效地防止铜和其它金属之间的扩散。哑镍/金组合镀层常常用来作为抗蚀刻的金属镀层,而且能适应热压焊与钎焊的要求,唯读只有镍能够作为含氨类蚀刻剂的抗蚀镀层,而不需热压焊又要求镀层光亮的PCB,通常采用光镍/金镀层。镍镀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5微米,通常采用4-5微米。 PCB低应力镍的淀积层,通常是用改性型的瓦特镍镀液和具有降低应力作用的添加剂的一些氨基磺酸镍镀液来镀制。 我们常说的PCB镀镍有光镍和哑镍(也称低应力镍或半光亮镍),通常要求镀层均匀细致,孔隙率低,应力低,延展性好的特点。 2、氨基磺酸镍(氨镍) 氨基磺酸镍广泛用来作为金属化孔电镀和印制插头接触片上的衬底镀层。所获得的淀积层的内应力低、硬度高,且具有极为优越的延展性。将一种去应力剂加入镀液中,所得到的镀层将稍有一点应力。有多种不同配方的氨基磺酸盐镀液,典型的氨基磺酸镍镀液配方如下表。由于镀层的应力低,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氨基磺酸镍稳定性差,其成本相对高。 3、改性的瓦特镍(硫镍) 改性瓦特镍配方,采用硫酸镍,连同加入溴化镍或氯化镍。由于内应力的原因,所以大都选用溴化镍。它可以生产出一个半光亮的、稍有一点内应力、延展性好的镀层;并且这种镀层为随后的电镀很容易活化,成本相对底。 4、镀液各组分的作用: 主盐──氨基磺酸镍与硫酸镍为镍液中的主盐,镍盐主要是提供镀镍所需的镍金属离子并兼起着导电盐的作用。镀镍液的浓度随供应厂商不同而稍有不同,镍盐允许含量的变化较大。镍盐含量高,可以使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常用作高速镀厚镍。但是浓度过高将降低阴极极化,分散能力差,而且镀液的带出损失大。镍盐含量低沉积速度低,但是分散能力很好,能获得结晶细致光亮镀层。 缓冲剂──硼酸用来作为缓冲剂,使镀镍液的PH值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证明,当镀镍液的PH值过低,将使阴极电流效率下降;而PH值过高时,由于H2的不断析出,使紧靠阴极表面附近液层的PH值迅速升高,导致Ni(OH)2胶体的生成,而Ni(OH)2在镀层中的夹杂,使镀层脆性增加,同时Ni(OH)2胶体在电极表面的吸附,还会造成氢气泡在电极表面的滞留,使镀层孔隙率增

聚氨酯黏合剂原理及其应用

过去的一节课,我们讲粘合剂,着重讲了粘合工艺和原理、代表性粘合剂,侯兴旺刘红良等同学也给出了对导电粘合剂的浅显理解。但是我没有讲应用的问题,请同学们逆向思考:粘合剂的使用是为了粘合两种材料,假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粘合剂松开了,或者你想重新加工粘合两种材料,这样就需要除去或者洗脱掉原有的粘合剂,请至少列举一种粘合剂的应用以及其对应的后处理方法、并指出原理是什么。

一、聚氨酯黏合剂的应用 1、汽车用聚氨酯胶粘剂新型汽车结构中引入大量的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造成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持续增长。在汽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聚氨酯胶粘剂主要有装配挡风玻璃用单组分程固化聚氨酯密封胶、粘接玻璃约维增强塑料和片状模塑复合村料的结构胶粘剂、内装件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水性聚氯酯胶等。此外,茎车内饰件也是胶粘剂用量增长的一个领域。汽车上应用广泛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大多数水性聚氨酯是线性热塑性聚氨酯,由于其涂膜没有交联,分子质量较低,因而耐水性、耐溶剂性、胶膜强度等性能还较差,必须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聚酯和丙烯酸的杂和分散体与脲二酮和异氰脱脲酸酯配合制备的汽车修补清漆,不需要高速搅拌设备,容易混合在一起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2、木材用聚氨酯胶粘剂随着世界性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和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小木材拼大板就要求胶粘剂粘接强度和耐久耐候等性能优于木材本身。胶粘剂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木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过去人们用的木村胶粘剂多为以甲醛为主要原料的脖醛树脂,酚醛树脂和三聚氰氨甲醛树脂,但由于游离的甲醛存在,产品使用期间会逐淋向周围散发甲醛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木村加工行业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型的环保胶粘剂聚氯酯胶,以期减少对环境的行染。木工行业使用的单组分湿气固化聚氨酯胶粘剂是液态的,在室温下使用。通常其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和耐水性好,并能和许多非木基材(如纺织纤维、金属、塑料、橡胶筑)粘接。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测试中所表现出的干、返强度均要好于酚醛胶粘剂。粘接前,在粘接基材表面涂布羟甲基间苯二酚(HMR)偶合剂可以提高粘接强度。HMR可以加强所有热固型木村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当木村表面预涂HMR偶合剂时,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满足大部分严格的测试要求。 3、鞋用聚氨酯胶粘剂我国是一个制鞋大国,鞋用胶粘剂的发展经历三代后,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石油危机的加剧,促使第四代环保无溶剂型和水基型载用粘胶剂的出现。近年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己日趋成熟。对于一些低极性鞋材如SBS等材质的粘接, 聚氨酯胶粘剂的剥高强度达不到要求。通过添加增粘树脂等进行改性,可开发出具有结晶度高、结晶速度快、内聚强度大和剥离强度较理想的聚氨酯鞋用胶粘剂。 4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软包装又称软罐头,以其轻质方便、保鲜期长、卫生、易贮存运输、易拆开、垃圾量少及货架效应良好等独特的综合性能,现己超过硬包装如塑料、玻璃瓶和罐等。聚氨酯胶粘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可将不同性质的薄膜材料粘接在一起得到耐寒、耐泊、耐药品、透明、耐磨等各种性能的软包装用复合薄膜。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 聚氨酯胶粘剂已经成为软包装用复合薄膜加工的主要胶粘剂。在国内胶粘剂市场中,包装用复合薄膜制造业中, 聚氨酯胶粘剂用量仅次于制鞋业而居第二位。用于包装的聚氨酯胶粘剂品种繁多,如水基聚氨酯胶粘剂、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以及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等。其中常用的聚氨酯热熔胶又可分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熔胶与反应型热熔胶两类。热塑性热熔胶的主要缺点是粘度较高,故对涂布表观质量的影响较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粘剂是在传统热熔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胶粘剂,它不仅有传统热熔胶初粘性好和后固化性能优的特点,又具有聚氮酯的组成结构多变和性能调节范围大的优点,对多种基材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另外,在包装用水

聚氨酯胶黏剂设计方法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 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一一结构与性能 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 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 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 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 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 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 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 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 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 广义地说,是含 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 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 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C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 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 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 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 物强度低,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 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 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配方和合成机理 湿固化型聚氨酯胶 1.湿固化机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活泼的NCO基团,当暴露于空气中时能与空气中的微量水分子发生反应;粘接时,它能与基材表面吸附的水以及表面存在羟基大呢感活性氢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脲键结构。因此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后的胶层组成是聚氨酯胶粘剂—聚脲结构。 2.软木用聚氨酯胶:将以NCO为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应用于软木碎屑的粘接,由林产化工厂于软木碎屑中加入胶粘剂,混合均匀,加热压制成型,制成软木板材、片材等制品,用作保温、隔音等材料,其特点是耐水、防腐蚀。该胶粘剂是聚氨酯湿固化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基础粘料,若对配方稍加调整,亦即加入一定比例的三官团的聚氧化丙烯三醇(如N-330),制成的NCO端基的预聚体胶粘剂即可作为下列材料的粘料(基料): (1)聚氨酯浇注型橡胶的基料; (2)建筑用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粘料; (3)田径运动场地用聚氨酯橡胶跑道(塑胶跑道)胶面层的粘料; (4)聚氨酯密封胶粘剂的粘料。 该胶粘剂还可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等的粘接,使用方便,无公害,受到用户欢迎。 3.配方1:聚氧化丙烯多元醇(M=3000) 51份 MDI 26份 TDI(80/20) 8.7份 1,4-丁二醇 4.1份 将上述四组分原料混合,在80℃反应3h后,降温,用10份二甲苯稀释,制得NCO含量约7.3%的预聚体。该预聚体可作为弹性基材的胶粘剂。具有耐水、柔韧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胶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3.1MPa,伸长率360%,在80℃热水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 配方2:聚氧化丙烯三醇(M=6000) 400份 聚氧化丙烯二醇(4/=2000) 1000份

浅谈电镀(氨基磺酸镍)镍-磷合金的工艺

电子接插件镍-磷合金中间层电镀工艺 摘要: 对电子接插件镍-磷合金(氨基磺酸镍-磷合金)中间层电镀工艺进行了简单综述,包括工艺流程,镀液成分、操作条件等对镀层结构和物性的影响、初步并介绍了合金镀层的维护与管理方法、以及杂质处理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种较成熟卷对卷连续(电子行业接触件连续电镀生产线)电镀镍-磷合金工艺电镀。 引言 氨基磺酸镍是一种优良的电镀主盐,因其内应力低、电镀速度快,溶解度大,无污染等,而成为近年国际上发展较快的一种电镀主盐。由于电子接插件镍-磷合金中间层电镀工艺由于不存在晶界位错等缺陷,因此不会产生晶间腐蚀现象,耐点蚀的性能远比晶态(化学镍-磷) 合金要好,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镀层致密/耐化学药品性好以及耐摩性/能屏蔽电磁波比硫酸镍磷合金好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电子、计算机电子、精密电子电镀、化学工业等领域特适用于卷对卷连续电镀中间层电镀工艺。 目前获取镍-磷合金中间层的方法有硫酸镍磷合金与氨基磺酸镍磷合金电两种, 本文综述了作为电子接插件镍-磷合金中间层(电镀氨基磺酸镍为主盐的镍-磷合金层)工艺, 氨基磺酸镍中间层合金工艺较硫酸镍磷合金工艺中间层工艺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1.沉积速度快、使用氨基磺酸镍可以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20 A/dm2 可根据法拉第两大定律导出下列公式:Z=2.448CTM/ND其中Z代表厚度(单位为微英寸); C 代表电流密度(单位为A/dm2) ;T代表时间(单位为分钟); M代表镍的原子量;N代表镍的电荷量;D代表镍的密度.(1) 而硫酸镍电镀镍-磷合金可以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5 A/dm2在相同时间内厚度是硫酸镍电镀镍-磷合金的1-4倍之间. 2. 氨基磺酸镍镀液稳定性高、较硫酸镍电镀镍-磷合金有很好的柔软性, 折弯一般不因厚度而产生折弯龟裂现象。 3.氨基磺酸镍镀液有很高的溶解度(目前没有办法确定)至少在常温能溶解≥180g/lNi2+,而硫酸镍是≤100 g/lNi2+ (50℃),适用于高浓度电镀工艺. 1氨基磺酸镍镍-磷合金工艺 1.1氨基磺酸镍的制备 可以用碱式碳酸镍和氨基磺酸来制备氨基磺酸镍镀液。每制备1.0 kg氨基磺酸镍需2.0 kg 碱式碱酸镍和3.2 kg氨基磺酸。配制时将氨基磺酸溶解在存有2/3去离子水的槽中,加热至70℃(不得超过80 ℃,否则会分解),在搅拌下加入碱式碳酸镍,此时会产生C02气体,应防止槽液溢出。 化学反应为:NH3S03+Ni(OH)2·NiC03=2Ni(NH2S03)2+C02↑+H20

氨基磺酸说明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可以制成极纯的常温时稳定的结晶体,其水溶液具有与盐酸、硫酸同等的强酸性,别名固体硫酸。不挥发,不吸湿,对人身毒性极小,但皮肤不能长时间与氨基磺酸接触,更不能进入眼睛。氨基磺酸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反应较容易控制,原料及设备都较容易解决,废水也容易处理,副产物可以有效利用。该产品可以代替硫酸,其包装、贮存、运输都很方便。 氨基磺酸是具有氨基和磺酸基的双官能团物质,能进行与之有关的许 多化学反应. 1、分解反应氨基磺酸在常温度下很稳定,加热到209度时开始分解。 2HSO3NH2——SO2+SO3+N2+2H2+H2O 2、与金属反应氨基磺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但与较活泼金属反应,氨基的一个氢可被取代,生成双金属盐。 2HSO3NH2+Zn——Zn(SO3NH2)2+H2 HSO3NH2+2Na——NaSO3NHNa+H2 3、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反应。 2HSO3NH2+FeO——Fe(SO3NH2)2+H2O 4、与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反应氨基磺酸能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迅速氧化。 5、与氧化剂反应氨基磺酸能被氯化钾和次氯酸钠氧化,但不能被铬酸、高锰酸钾和三氯化铁氧化。 6、与醇和酚反应 HSO3NH2+ROH——ROSO2ONH4 HSO3NH2+C6H5OH——C6H5OSO2ONH4 7、与胺和酰胺反应 HSO2NH2+RNH2—— RNH3HSO3NH2 HSO3NH2+C6H5CONH2——C6H5CONHSO3NH4 8、生成络合物氨基磺酸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氨基磺酸络合物。 6HSO3NH2+5Na2SO4——6HSO3NH2*5Na2SO4*15H2O 9、水解反应氨基磺酸水溶液加热至60度以上时,将水解成硫酸盐 HSO3NH2+H2O——NH4HSO4 氨基磺酸工业化 自从氨基磺酸工业化生产以来,由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产量也相应增长。日本在1965年年产量为1.4万吨,1980年售价每公斤为140~160日元。日本生产厂有富士的日产化学公司,年产7.2千吨;大阪的大喜产业公司,年产3千吨。美国年产量为5万吨,在1984年每100磅售价为38~41美元。我国生产氨基磺酸厂有无锡硫酸厂,扩建后的生产能力为年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黏剂、食品包装用胶黏剂、鞋用胶黏剂、纸塑复合用胶黏剂、建筑用胶黏剂、结构用胶黏剂、超低温用胶黏剂、发泡型胶黏剂、厌氧型胶黏剂、导电性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压敏型胶黏剂、封闭型胶黏剂、水性胶黏剂以及密封胶黏剂等。但无论是哪种聚氨酯胶粘剂,都是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使得体系强度大大提高而实现粘接的目的。 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种外,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种,现在我国基本都有。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产量不大,技术水平仍较低。聚氨酯胶粘剂究竟具有哪些特性?它又应用于哪些领域呢?今天就由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给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吧!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1、粘结力强,初粘力大,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中的-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还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趋严,环境友好型胶粘剂的研发日益受重视。环境友好型胶粘剂除了要求对材料的粘接具有牢固性、持久性和柔软性之外,还必须要具环保性,并对不同材质具兼容性,以确保成品的质量。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与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为环境友好型胶粘剂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此外,环境友好型胶粘剂还包括乳状/分散胶粘剂、反应型胶粘剂以及天然聚合体胶粘剂等类型。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般称作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其100%由热塑性树脂组成,不含任何水分或溶剂,在熔融状态下可以流动,并在冷却后具有粘结性能,可方便用于自动化生产过程,生产效率高,而且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不对人类造成毒害。 由于普通接触型热熔胶对被粘材质表面浸润性差,已被证实不能普遍适用于外底的粘合,因此,人们开始对反应型热熔胶粘剂进行开发研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开发出低粘度且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能够应用的产品。反应型热熔胶借助水份或热作用进行交联,从而达到较好的粘合强度。使用无溶剂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要配套专门涂胶设备,且操作工艺条件较严格,因此,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不含异氰酸酯基团,而含有羧基、羟基等基团,在适宜条件下,例如在水性异氰酸酯存在时,可使胶粘剂的分子产生交联反应。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靠分子内极性基团产生的内聚力和粘附力进行固化的。水性聚氨酯具有极性基团,如氨酯键、脲键以及离子键等,因此,对许多合成材料,尤其是极性材料、多孔性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与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相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没有溶剂臭味、无毒、无污染,且具有操作方便、残胶易清理、固体含量高以及贮运安全方便等优点,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干燥时间较长,干燥温度较高,且干燥工艺条件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以保证水份能够挥发彻底。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对基材的润湿能力差,且胶粘剂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增稠剂会使其耐水性降低,此外,目前尚未开发出配套使用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仍需使用溶剂型表面处理剂,因

氨基磺酸生产可行性报告

氨基磺酸生产可行性报 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氨基磺酸生产可行性报告 、产品概况 氨基磺酸是硫酸衍生产品,属危险化学品,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结晶,不挥发,不吸湿,无气味,无毒,常温,常压下稳定性高,不发生质变,易溶于水,液氨和甲酰胺,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干燥产品对皮肤无腐蚀作用,分子式:NH2SO3H,分子量,属斜方晶系,密度,熔点205°。主要用于生产甜味剂,中药中间体,清洗、印染等行业。 、项目投资及建设周期 总投资2800万元人民币,分三期运作,一期工程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四个月/期。 、人员编制及工作日数和用地面积 总人数150人,一期工程50人,全年工作300天,年生产时间8000小时,占地面积10亩。 、项目组成 项目分为主厂房、辅助厂房、机泵房、仓库等配套设施。 、产品方案 氨基磺酸主生产线含量≥% 10000吨/年×3 最大储量1000吨/年时数8000小时,可兼一般小化工产品。 、产品质量指标 工业氨基磺酸的技术要求

、项目投资的经济意义 氨基磺酸作为硫酸的衍生产品,也是尿素的后开发产品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外就进行了开发,40年代实现工业化并在化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发展,特别六七十年代后氨基磺酸在许多领域迅速得到运用,以氨基磺酸为原料而开发的衍生产品在医药、农药、电化学方面有着突出的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以氨基磺酸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广泛应用,使得市场上对氨基磺酸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由于氨基磺酸生产中生产的副产品,稀硫酸又是制造磷肥、清洗、电镀等行业的首选,故而也有着广阔的市场。 而传统的氨基磺酸的生产由于废气、废水的大量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故而传统的生产工艺势必面临淘汰,而我公司在多年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摸索出一条对周边环境无污染且节能降耗的生产工艺。在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