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吸收

第二章 吸收

第二章 吸收
第二章 吸收

第二章吸收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25℃时,若100g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3·kPa))及相平衡常数m。

〔答:H=0.59Okmol/(m3·kPa),m=0.928〕

2.101.33kpa、1O℃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

3.31×106x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x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答:11.4gq/MFRO〕

3.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x105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3·kPa、))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2。

〔答:H=2.955x10-4kmol/(m3·kPa),m=3710.01318g CO2/100gH20 〕

4.在101.33kPa、0℃下的O2与CO混合气体中发生稳定的分子扩散过程。已知相距0.2cm的两截面上O2的分压分别为13.33kPa和6.67kPa,又知扩散系数为0.185cm2/s,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O2的传递速率,kmol/(m2·s):

(1) O2与CO两种气体作等分子反向扩散;

(2) CO气体为停滞组分。

〔答:(1)N A=2.7l×10-5kmol/(m2·s);(2)N A=3.Ol×l0-5kmol/(m2·s) 〕

5.一浅盘内存有2mm厚的水层,在20℃的恒定温度下逐渐蒸发并扩散到大气中。假定扩散始终是通过一层厚度为5mm的静止空气膜层,此空气膜层以外的水蒸气分压为零。扩散系数为 2.60×10-5m2/s,大气压强为101.33KPa。求蒸干水层所需的时间。

〔答:θ=6.125h〕

6.试根据马克斯韦尔-吉利兰公式分别估算0℃、101.33kPa时氨和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D(m2/s),并将计算结果与表2-2中的数据相比较。

〔答:D NH3=1.614×10-5m2/s,D HCl=1.323×10-5m2/s〕

7.在101.33kPa、27℃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气。甲醇在气、液两相中的组成都很低,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已知溶解度系数H=1.955kmol/(m3·kPa),气膜吸收系数k G=1.55×10-5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 L=2.08×10-5kmol/(m2·kmol/m3)。试求总吸收系数K G,并算出气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百分数。

〔答:K G=1.122×10-5kmol/(m2·s·kPa),气膜阻力为总阻力的72.3%〕

8.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棍子空气中的甲醇,操作温度27℃,压强101.33KPa。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甲醇分压为5 kPa,液相中甲醇组成为2.11kmol/m3。试根据上题中的有关数据算出该截

面上的吸收速率。

〔答:N A =0.1583kmol/(m 2

·h)〕

9.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于101.33kpa 、25℃下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H 2S,将其组成由2%降至0.196 (体积)。该系统符合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5.52×16kPa 。若取吸收剂用量为理论最小用量的12倍,试计算操作液气比V L 及出口液相组成1X 若压强改为1013kPa,其他条件不变,再求V L 手及1X 。 〔答:41511012.3`,2.62V``;1012.3,622--?==?==X L X V L 〕 10.根据附图所列双塔吸收的五种流程布置方案,示意绘出与各流程相对应的平衡线和操作线,并

用图中表示组成的符号标明各操作线端点坐标。〔答:略〕

11.在101.33kPa 下用水吸收据于空气中的氨。已知氨的摩尔分数为0.1,混合气体于40℃下进入塔底,体积流量为0.556m 3/s,空塔气速为1.2m/s 。吸收剂用量为理论最小用量的1.1倍,氨的吸收率为95%,且已估算出塔内气相体积吸收总系数Ya K 的平均值为0.1112s)kmol/(m 3?。在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X Y 6.2*=,试求塔径及填料层高度。

[答:D=0.77m,Z=5.23m]

12.在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 2,气体流量为5000m 3(标准)/h,其中SO 2占10%,要求SO 2回收率为95%。气、液逆流接触,在塔的操作条件下SO 2在两相间的平衡关系近似为X Y 7.26*=。试求:

(1)若取用水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用水量应为多少?

(2)在上述条件下,用图解法求所需理论塔板数;

(3)如仍用(2)中求出的理论板数,而要求回收率从95%提高到98%,用水量应增加到多少?

〔答:(1)L=765Okmol/h;(2)N T =5.5;(3)L=939O kmol/h 〕

13.在一个接触效能相当于8层理论塔板的筛板塔内,用一种摩尔质量为250、密度为则900kg/m 3的不挥发油吸收捏于空气中的丁烧。塔内操作压强为101.33kPa,温度为15℃,进塔气体含丁烷5%(体积),要求回收率为95%。丁烷在15℃时的蒸气压强为194.5kPa,液相密度为58Okg/m 3假定拉乌尔定律及道尔顿定律适用,求:

(1)回收每1m 3丁烷需用溶剂油多少(m 3)?

(2)若操作压强改为304.OkPa,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上述溶剂油耗量将是多少(m 3)?

〔答:(1)126.2m 3;(2)42.28m 3〕

14.在一逆流吸收塔中用三乙醇胶水溶液吸收混于气态烃中的H 2S,进塔气相含H 2S 2.91%(体积),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9%,操作温度300K,压强为101.33kPa,平衡关系为X Y 2*

=,进塔液体为新鲜溶剂,出塔液体中H 2S 组成为0.013kmol(H 2S)/kmol(溶剂)。已知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流过的惰性气体量为0.015 kmol/(m 2·s),气相体积吸收总系数为0.000395kmol/(m 3·s ·kPa),求所需填料层高度。〔答:Z=7.8m 〕

15.有一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m,操作压强为101.33KPa,温度为20℃,用清水吸收棍于空气中的氨。

混合气质量流速G=58Okg/(m 2·h),含氨6%(体积),吸收率为99%;水的质量流速W=770kg/(m 2

·h)。该塔在等温下逆流操作,平衡关系为X Y 9.0*=。K G a 与气相质量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而与液相质量流速大体无关。试计算当操作条件分别作下列改变时,填料层高度应如何改变才能保持原来的吸收率(塔径 不变):(1)操作压强增大一倍;(2)液体流量增大一倍;(3)气体流量增大一倍。 〔答:(1)Z=1.198m;(2)Z=2.395m(3)Z=7.92m 〕

16.要在一个板式塔中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丙醇蒸气。混合气体流量为30kmol/h,其中含丙醇1%(体积)。要求吸收率达到90%,用水量为9Okmol/h 。该塔在101.33KPa 、27℃下等温操作,丙醇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关系为X Y 53.2*=,求所需理论板数。

〔答:N T =5.05〕

化工热力学(下册)第二版夏清第2章吸收答案

第二章 吸收 1. 从手册中查得 KPa 、25 ℃时,若100 g 水中含氨1 g ,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 KPa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1) 求H 由33NH NH C P H * =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 31000/kg m .则: 3333 31/17 0.582/1001 1000 0.582 /0.590/() 0.987NH NH NH a C kmol m H C P kmol m kP *= =+∴===? (2). 求m .由333 333330.987 0.00974 101.33 1/17 0.0105 1/17100/18 0.00974 /0.928 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m y x ** **== = ===+=== 2. kpa 、10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 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 6 101.330.2121.2821.28 6.4310 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232()6.431032 1.1410()/()11.4118()g O kg O kg H O m H O --????= =?=?????

第二章-吸收

第二章 吸收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 ,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已知在此浓度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m3·kPa)及相平衡常数m 解:液相摩尔分数 x =(1/17)/[(1/17)+(100/18)]= 0.0105 气相摩尔分数 y = 0.987/101.33 = 0.00974 由亨利定律 y = mx 得 m = y/x = 0.00974/0.0105 =0.928 液相体积摩尔分数 c =(1/17)/(101×10-3/103)= 0.5824×103 mol/m 3 由亨利定律p= c/H 得H = c/p =0.5824/0.987 = 0.590 kmol/(m 3·kPa) 2. 101.33kPa,10℃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2O p = 3.31×106 x 表示。式中:2O p 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 氧在气相中的分压p = 101.33×21% = 21.28 kPa 氧在水中摩尔分率x = 21.28/(3.31×106)= 0.00643×103 每立方米水溶有氧: 0.0064×103×32/(18×10-6)= 11.43g 3.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O 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 1.88×105 kPa ,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m 3·kPa) 及相平衡常数m ,并计算每100g 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gCO 2 。 解:H =s EM ρ=E 18ρ = 103/(10×1.88×105)= 2.955×10-4kmol/(m 3·kPa) m = E/P 总 = 1.88×105/506.6 = 0.37×103 由题意 y = 0.02, 根据亨利定律 y = mx 得x = y/m = 0.02/0.37×103 = 0.000054 即每100g 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CO 2 0.000054×44×100/18 = 0.0132 g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 求H 由33NH NH C P H * =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 31000/kg m .则: 3333 3 1 170.582/1001 1000 0.5820.590/()0.987 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 (2).求m .由333 333330.987 0.00974 101.33 1 170.0105 11001718 0.009740.928 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y m x ** * *== = ===+=== 2: 101.33kpa 、1O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

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 6 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 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x105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 3·kPa 、))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 2。 解:(1).求H 由2H O H EM ρ = 求算 2435 1000 2.95510/()1.881018 a H O H kmol m kP EM ρ -= = =???? (2)求m 5 1.8810371506.6 E m ρ?=== (2) 当0.02y =时.100g 水溶解的2CO (3) 2255 506.60.0210.1310.13 5.3910 1.8810CO a CO P kP P x E ** -=?====?? 因x 很小,故可近似认为X x ≈

第二章 消化与吸收

教学时间:2006年9月14日上午8~10点(星期四) 教学地点:60112多媒体教室 教学班级:2004级食科班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三章(1-3)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消化、吸收、食物能值、生理能值、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等几个基本概念;2.了解消化吸收系统,及不同营养素消化吸收部位,能量的来源和单位,能量的测定方法;3.掌握BM的计算,了解BM的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相关的基本概念,BM的计算。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板书并讲解】第一节消化系统概况 消化(Degestion):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即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 吸收(Absorption):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不被吸收的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板书】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板书并讲解】1、消化道 一条长而盘曲的肌性管道。据位置、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肛门等。消化道中除咽、食管上端和肛门的肌肉是骨骼肌外,其余均由平滑肌组成,并具有以下特点: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于伸展性,最长时可为原来长度的2-3 倍,如胃可容几倍于自己初始体积的食物;

3)有一定紧张性,各部分如胃、肠等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肌肉的各部分收缩均是在紧张性的基础上发生的; 4)进行节律性运动; 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对内容物等的各种刺激引起的内容物推进或排空有重要意义。 【板书并讲解】2、消化腺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腺,是体内主要的消化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消化腺都有导管与消化道相通,使分泌的消化液能流入消化道。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水、无机盐和少量有机物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具有蛋白质性质的消化酶。 【板书】第二节食品的消化 机械性消化:靠消化道的运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及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叫化学性消化。 【板书】一、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板书并讲解】1、唾液的成分及作用 1)成分:pH6.6-7.1,其中水分约占99%,有机物主要为黏液蛋白,还有唾液淀粉酶和少量无机盐(Na+、K+、Ca2+、Cl-、HCO3及微量CNS-),另有少量气体如N2、O2和CO2等。正常人日分泌唾液1~1.5L。 2)作用:湿润与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板书并讲解】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胃是消化道中一个袋状膨大部分,其位置和形状随人的体型体位及胃内充盈度不同而有改变。中等度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正中线左侧,小部分位于右侧。主成分是水、HCl、Na+、K+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酶、粘蛋白等有机物。纯净胃液是

第二章吸收报告

第二章吸收 题型填空难度易章节第七章第一节 页码下册p46 知识点一般分值 3 试题 吸收操作的依据是_____,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_____或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各组分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2分)吸收质(0.5分)溶质(0.5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易章节第七章第2节 页码下册p50 知识点重点分值 3 试题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气体。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湿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答案与评分标准 难溶增加降低(每个空1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2节 页码下册p50,51,52 知识点重点分值 3 试题 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_____,相平衡常数m_____,溶解度系数H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不变减小不变(每个空1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4节 页码下册p72 知识点重点分值 2 试题 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溶质分压总是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在平衡线的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大于上方(每个空1分,共2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4节 页码下册p72 知识点重点分值 3 试题 当V,Y1,Y2及X2一定时,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吸收推动力____;此斜率又称为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增大增加液气比(每个空1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易章节第七章第4节 页码下册p78 知识点一般分值 3 试题 吸收因数S可表示为_____,它是_________与_______得比值。答案与评分标准 Mv/L 平衡线斜率m 操作线斜率L/V(每个空1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4节 页码下册p72 知识点重点分值 2 试题 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少用量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_____,则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零无限高(每个空1分,共3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3节 页码下册p64~65 知识点次重点分值 2 试题 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__________。答案与评分标准 经由气、液两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2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3节 页码下册p67 知识点次重点分值 2 试题 吸收过程中,KY是以____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平位是_____。答案与评分标准 Y-Y* Kmol/(m2﹒s)(每个空1分,共2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3节 页码下册p67 知识点次重点分值 2 试题 用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氨,它是属于_____控制的吸收过程,对于该过程来说,要提高吸收速率,则应该设法减小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气膜气膜阻力(每个空1分,共2分) 题型填空难度中章节第七章第3节 页码下册p68 知识点次重点分值 2 试题 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_____,当____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答案与评分标准 液膜阻力H/KG(每个空1分,共2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1)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①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②消化腺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和肠腺。 (2)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①消化道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②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能促进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 【例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口腔、食道、胃 B .消化道和肠腺 C .消化道和消化腺 D .口腔、胃、小肠 A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器官组成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所以,只有选项C 是正确的。 B × C √ D × 2.消化腺 (1)唾液腺。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唾液,通过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内。 (2)胃腺。 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其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3)肝脏。 肝脏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约1.5千克。

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胆囊收缩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4)胰腺。 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经胰管注入小肠腔内。 (5)肠腺。 肠腺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肠液。在小肠内,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有利用食物的吞咽和说话。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免疫作用。 【例2】下列哪一种消化液不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 A .胰液 B .胆汁 C .肠液 D .胃液 A × 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都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腔内,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注入小肠腔内,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B × C × D √ 胃腺分泌的胃液在胃中发挥作用,不注入小肠腔内。 3.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含义。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的器官。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胃、小肠等器官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能消化食物的器官主要是口腔、胃和小肠。 【例3】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 .蛋白质、水、无机盐 B .水、无机盐、维生素 C .蛋白质、水、无机盐 D .淀粉、水、脂肪 A ×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而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简单的能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B √ C × D × 4.口腔的消化 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内开始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1)牙齿和舌的作用。 食物入口后,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和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这样有利于食物的下咽。 (2)唾液的主要作用。 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吃馒头等食物时,仔细咀嚼就会有甜味。所以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 【例4】下列物质在口腔中就能被分解的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淀粉 D .纤维素 A × 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分解其他食物。所以,蛋白质、脂肪不能在口腔中被分解。 B × C √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一、填空 1、钙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并需要维生素D的存在。钙盐大多在可溶性状态,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它物质沉淀的情况下被吸收。 2、营养素的吸收方式有三种,主动转运方式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过程,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单纯扩散方式是物质由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吸收速度慢;易化扩散方式是在微绒毛的载体帮助下完成,速度加快,但不消耗能量。 3、多数矿物质结合在食品的有机成分上,例如乳酪蛋白中的钙结合在磷酸根上;Fe 存在于血红蛋白之中;许多微量元素存在于酶内。 5、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 6、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9、小肠的构成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0、大豆及豆类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 二、选择 1、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 B.盐酸 C.醋酸 D.鞣质酸 2、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3、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素 C.吸收水分 D.消化食物残渣 4、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 96%,92%,98% B. 98%,95%,92% C. 98%,92%,95% D. 95%,98%,92% 5、消化道的特点有兴奋性、收缩。 A.低、快速 B.低、缓慢 C.高、快速 D.高、缓慢 6、淀粉的消化从开始。 A.胃 B.小肠 C.口腔 D.食管 7、纤维素是由β-葡萄糖通过连接组成的多糖。 A. α-1,6-糖苷键 B. β-1,6-糖苷键 C. α-1,4-糖苷键 D.β-1,4-糖苷键 8、钾离子的净吸收可能随同的吸收被动进行。 A.水 B.钠 C.氯 D.铁 9、是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 A.大肠 B.胃 C.小肠 D.口腔 10、胰酶水解蛋白质所得的产物中仅为氨基酸,其余为寡肽。 A.2/3 B.1/3 C.1/4 D.3/4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答案)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答案) 一、填空 1、主动运输维生素D 可溶性沉淀 2、主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3、有机成分Fe 4、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5、低于低于 6、糖蛋白 7、消化道消化腺 8、小肠 9、十二指肠回肠 10、水苏糖 二、选择 BDCBB CDACB 三、名词解释 1、消化:食品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 2、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四、简答 (一)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食物通过的管道,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 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及肛门。全场8-10m。 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胃腺和小肠腺(存在于消化道的管壁内,分泌液直接进 入消化道),唾液腺、胰腺、肝(存在于消化道外,经专门的腺导管将消化液送入消 化道)。 (二)消化道活动特点。 消化道中除咽、食管上端和肛门的肌肉是骨骼肌外,其余均由平滑肌组成。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于伸展性,能适应需要做很大的伸展,最长时可为原来长度的2-3倍。

3、有一定的紧张性。 4、进行节律性运动。 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的刺激比较敏感,对内容物等的各种刺激引起的内容物推进或排空有重要意义。 五、论述 (一)试论述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主要场所是小肠。 (1)主要参与的酶: ①唾液α-淀粉酶:仅对α-1,4糖苷键具有专一性;②胰液α-淀粉酶, ③α-糊精酶:将α-糊精分子中的1,6-糖苷键及1,4-糖苷键水解,生成葡萄糖。α-糊精 酶、蔗糖酶具有催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的作用,其中α-糊精酶的活力最强, 约占50%, (2)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①大都及豆制品中的棉子糖和水苏糖:棉子糖为三碳糖,半乳糖与蔗糖的葡萄糖基以α-1, 6相连;水苏糖为四碳糖,在棉子糖的半乳糖基一侧再连一个半乳糖。人体没有α -D-半乳糖苷酶,它们不能被消化吸收,滞留于肠道并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发酵、 产气,“胀气因素”由此而来。豆腐乳中的根霉可分解并除去它们。 ②纤维素、半纤维素:为膳食纤维,人体消化道内没有β-1,4-糖苷键水解酶。 ③魔芋粉中的魔芋甘露聚糖:主要是以β-1,4-糖苷键结合,分枝中有β-1,3-糖苷键结合。 由甘露糖和葡萄糖聚合而成,比例为2:1或3:2。 ④琼脂、果胶及其它植物胶、海藻胶等同类多糖类物质。 ⑤部分多糖如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真菌多糖等。 2、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几乎完全在小肠,且以单糖形式被吸收,以葡萄糖为主,少量为半乳糖和果糖。 (1)吸收速度:D-半乳糖(110)>D-葡萄糖(100)>D-果糖(70)>木糖醇(36)>山梨醇(29) (2)吸收方式: ①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质,耗能,逆浓度梯度,速度很快。葡萄糖和半乳糖。 ②单纯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区经细胞膜扩散和渗透到低浓度区,吸收速度相对较慢。戊糖和多元醇。 ③易化扩散:在微绒毛载体的帮助下使达到扩散平衡的速度加快,不耗能,吸收速度比单纯扩散快。果糖。

第二章 第二节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道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因素、解剖方面的物理化学特征等都可以对药物的吸收过程产生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情况的变化对药物的吸收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和熟悉各种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助于药物的剂型设计和临床合理用药。 一、消化系统因素 人的胃内pH在空腹时大约在1~3左右,进食后胃内pH可以上升至3~5,口服给与药物后也可导致胃内pH的变化,如口服抗胆碱药、胃酸分泌抑制剂及氢氧化镁等制酸剂可使胃内pH上升;小肠的pH在7.2~7.8之间,进食后对小肠内pH影响较小;十二指肠的pH在6左右。消化系统pH的变化可对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溶解速度和解离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胃液的量为1.5 L~2.5 L,其中主要成分为胃酸。由于胃液的pH呈酸性,使弱酸性药物解离少,分子型比例高,脂溶性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多,分子型比例小,脂溶性低,吸收少。疾病、进食或药物可影响胃液的pH。主动转运的药物是在特定部位受载体或酶系统作用下吸收,不受消化道pH 变化的影响。 因为胃液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湿润药物粒子及水化片剂的包衣层,促进体液渗透进入固体制剂。 小肠自身分泌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约为7.6,成人每天分泌量约1 L~3 L。小肠较高的pH环境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胃蛋白酶、胰酶等可以消化食物,也能分解多肽及蛋白质物质,因此,多肽类和与蛋白质类药物口服后可因胃蛋白酶和胰酶的消化作用而分解失效。胆汁中含有胆酸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胃肠道黏膜表面覆盖一层黏性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yx),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有利于药物的吸附吸收;但是也有些药物可与其结合,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在复合物表面还存在一层不流动水层(stagnant layer),是高脂溶性药物跨膜吸收的屏障,因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吸收练习题

1、温度升高,溶解度系数H值,亨利系数E ,平衡常数m 。 2、与SO2相比,HCl的溶解度系数H值,亨利系数E ,平衡常数m 。 3、相平衡在吸收中的作用:a 、 b 、 c 。 1、根据双膜理论,水吸收空气中氨的过程属( )控制过程;水吸收空气中CO2的过程属( )控制过程;上述两种气体中,( )采用化学吸收,可显著提高吸收速率。 2、下图为甲、乙两气体在某溶剂中溶解的相平衡线,溶剂吸收甲、乙的过程分别属( )和( )控制过程;强化甲的吸收应( ) ;强化乙的吸收应( )。 1、温度和压力对吸收操作有较大的影响,和不利于吸收操作 的进行。 2、均相物系的分离是依据物系中不同组分间物性的差异进行的,吸收是利用 的特性分离气体混合物的。 3、只要组分在气相中心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确定 4、对于水吸收CO2的低浓系统,如在水中加碱,则此系统的k G, K G。(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5、对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与溶液的平衡系统,溶质在气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与 其在液相中物质的量浓度的差值是。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 1、简述双膜理论的要点?按照双膜理论,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应采取何种有效方式提高传质速率? Answer: 双膜理论的要点是:①气液稳定吸收传质时,两相间有一稳定的相界面,两相流体主体呈湍流,在相界面两侧各有一层流体膜;②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成平衡状态;③气液传质的阻力主要集中在两层膜内。 液膜控制时提高液体的湍动或加入化学吸收剂可以有效提高传质效率。 2、何谓气膜控制吸收?此时如何提高吸收总系数? Answer: (简述双膜理论的概念。)气膜控制吸收是指在吸收过程中吸收传质的阻力主 要集中在气膜一侧,如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高气体流速有利于加快传质速率。 3、低浓度液膜控制系统的逆流吸收,在塔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入口气量有所增 加,则N OG、H OG和操作斜率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Answer: 由于吸收属液膜控制,增加气量对传质影响较小,但增加气量会增加H OG,而 吸收塔高不变,因此N OG减小,同时操作斜率(L/V)减小。。

化工热力学(下册)第二版-夏清-第2章-吸收答案

?第二章 吸收? 1. 从手册中查得101.33 KPa 、25 ℃时,若100 g水中含氨1 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 K Pa。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 (m 3·k 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1) 求H 由33NH NH C P H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31000/kg m .则: 3333 31/170.582/1001 1000 0.582/0.590/()0.987NH NH NH a C kmol m H C P kmol m kP *= =+∴===? (2). 求m .由333 333330.9870.00974101.331/170.01051/17100/18 0.00974/0.928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m y x ****=== ===+=== 2. 101.33 kpa 、10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 Pa 、x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 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6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232()6.431032 1.1410()/()11.4118()g O kg O kg H O m H O --????==?=?????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标准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 Pa、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 Pa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 求H 由33NH NH C P H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31000/kg m .则: 333331 170.582/10011000 0.5820.590/()0.987 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2).求m .由333 333330.9870.00974101.331 170.010********* 0.009740.9280.0105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y m x ****======+=== 2: 101.33k pa 、1O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式中:P o 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

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6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x105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km ol /(m 3·k Pa 、))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 2。 解:(1).求H 由2H O H EM ρ =求算 24351000 2.95510/()1.881018 a H O H kmol m kP EM ρ -===???? (2)求m 5 1.8810371506.6E m ρ?=== (2) 当0.02y =时.100g 水溶解的2CO (3) 2255506.60.0210.1310.13 5.39101.8810CO a CO P kP P x E ** -=?====?? 因x 很小,故可近似认为X x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所需实验用品:试管、消毒棉球、镊子、大烧杯、温度计、碘液。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挂图或消化和吸收的动态演示课件。 2.学生准备:馒头,收集消化与吸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略有甜味,这是为什么? 做出假设:在口腔中,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了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

实验探究: 1.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 2.如果以上假设正确,是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化成了这种糖?(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还是唾液的作用。) 3.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设计一组实验,探究以上问题。 背景资料: 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滴加碘液,溶液不会变蓝。 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提供的实验用品:(每组6人) 试管4个试管架1个滴管2个玻璃棒1个烧杯1个 馒头块馒头碎屑蒸馏水唾液碘液 探究方案: 请填表说明以下问题:每支试管内各加入了什么物质?是否充分搅拌?是否进行37 ℃的水浴?水浴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方法鉴别管内液体所含物质的种类?并预测检验结果。 (注意: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以免捅破试管)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回答问题: 师: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能转变成能使人感到有甜味的糖?你从哪个试管得出的此结论。 生:能。 师:在口腔中是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生: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第二章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 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二、选择题 1、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_____与气相平衡的浓度。B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_________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K y 近似等于_________。A、 D A. 气膜; B. k x; C. 气液膜同时; D. k y; E. 液膜; F. K x 3、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_________。A A. 两膜层中; B. 界面上; C. 液膜之中; D. 气膜之中; 4、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_________,对吸收操作_________。C、 D A. 有利; B. 变大; C. 变小;

化工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

第二章 吸收 填空题 1.脱吸因数s 的表达式为,在Y-X 坐标系下的几何意义是;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比。 2.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出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操作线将 靠近 平衡线,传质推动力将 减小 ,若吸收剂用量减至最小吸收剂用量时,设备费用将———————无穷大—————————。 3.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 双膜理论 、 溶质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4.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 ,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增大、减小)。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答案: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大 6.难溶气体属——————————————控制,主要传质阻力集中于——————侧。 答案:液膜;液膜 7.双膜理论的基本假设是:⑴————————————————————————;⑵————————————————————————;⑶—————————————————————————。 8.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的传质速率关系。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传质速率关系。 答案:精馏;吸收和脱吸 9. 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是比较适宜的。 答案:1。1——2。0 10 . 吸收操作的是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11.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是___难溶__________气体。 12. 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_____,相平衡常熟m_____,溶解度系数_______。不变 减小 不变 13. 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溶质分压总是________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____。大于 上方 14.吸收过程中 ,X K 是以____________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 15.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它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控制吸收的过程。气膜 16.在1atm ,20℃下某低浓度气体混合物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G k =0.1 kmol/(,液膜吸收系数L k =0.25 kmol/( ,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 kmol/(m 3.atm ),则该溶质为___________气体,气相吸收总系数Y K =_____________ kmol/(m 2.h .ΔY)。易溶 0.0997 17. 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 L L k H k K +=11,其中1/L k 表示_____,当___项可以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1)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①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②消化腺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和肠腺。 (2)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①消化道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②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能促进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 【例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口腔、食道、胃 B .消化道和肠腺 C .消化道和消化腺 D .口腔、胃、小肠 A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和肛门等消化器官组成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所以,只有选项C 是正确的。 B × C √ D × 2.消化腺 (1)唾液腺。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唾液,通过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内。 (2)胃腺。 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其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3)肝脏。 肝脏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约1.5千克。

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胆囊收缩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4)胰腺。 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经胰管注入小肠腔内。 (5)肠腺。 肠腺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肠液。在小肠内,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有利用食物的吞咽和说话。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免疫作用。 【例2】下列哪一种消化液不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 A .胰液 B .胆汁 C .肠液 D .胃液 A × 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都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腔内,肠腺分泌的肠 液也注入小肠腔内,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B × C × D √ 胃腺分泌的胃液在胃中发挥作用,不注入小肠腔内。 3.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含义。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的器官。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胃、小肠等器官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能消化食物的器官主要是口腔、胃和小肠。 【例3】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 .蛋白质、水、无机盐 B .水、无机盐、维生素 C .蛋白质、水、无机盐 D .淀粉、水、脂肪 A ×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而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简单的能溶 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B √ C × D × 4.口腔的消化 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内开始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1)牙齿和舌的作用。 食物入口后,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和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这样有利于食物的下咽。 (2)唾液的主要作用。 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吃馒头等食物时,仔细咀嚼就会有甜味。所以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 【例4】下列物质在口腔中就能被分解的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淀粉 D .纤维素 A × 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分解其他食物。所 以,蛋白质、脂肪不能在口腔中被分解。 B ×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