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集权理论。该理论倡导的官僚制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确实具备其合理性的基本内核,但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危机,存在着不少弊端。改革官僚体制,已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探索及解决的重大问题。
韦伯在官僚集权理论中所提出的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官僚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韦伯将官僚制的组织模式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 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 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 另外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

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
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科层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科层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1)科层制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

2)科层制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

3)科层制又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组织效率。

4)官僚制的意图在于增强组织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它在强调通过权力进行控制时,也可能会鼓励行为僵化、不愿意做出有风险的决策,从而使整个组织中个人和各级群体普遍存在防御性态度。

5)官僚制实行控制所需要的授权可使组织中的下属单位产生狭隘的自我服务的观点,这造成了一种 对整个组织绩效不利的后果.
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组织的现实实用价值
一是权力过于集中, 组织中个体的影响力过大。许多组织的运行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权威、意志, 而不是依赖于组织规范, 个性角色替代了组织角色。

二是机构重叠, 权责不清。有些社会组织机构因人设职、因人设岗, 造成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另外, 我国目前还存在着用政治组织——国家代替社会组织, 单位所有制阻滞社会组织的形成和完善等现象。特别是在政府组织中, 党的组织实际上控制着所有其他组织。在这里科层组织的目标: 控制比效率优先。这有违于科层组织建立的初衷。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权责不清、党政干预过多, 导致工作中相互扯皮, 相互推诿, 不负责任, 最终影响了各类社会科层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是组织行为缺乏理性。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 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 如家族、宗族等。费孝通教授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乡土社会”, 他认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

思索时的可*性。这样就在中国传统的各类科层组织中逐渐形成了家长制的管理作风, 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讲的是人情而非理性。这违背了科层组织最基本的理性特征, 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