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安全课程标准(2016.3工分专业)

化工安全课程标准(2016.3工分专业)

化工安全课程标准(2016.3工分专业)
化工安全课程标准(2016.3工分专业)

《化工安全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测

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化工安全技术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熟悉并系统掌握化工生产、化工分析中所涉及的各类安全知识与基本的安全技能,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练习以及到化工企业实习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

化工安全技术为企业培养既具备化工专业知识,又熟悉化工企业危险源、安全措施、劳动保护装备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等,并掌握必要安全技能的实用型劳动者。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及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特点及安全贮存与运输。在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把握化学危险物质的正确识别与处理;掌握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技术。重点掌握化工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及火灾与爆炸蔓延的有效控制措施,并把握尘毒防护的方法;了解压力容器的分类、安全附件及其定期检验等。掌握工业锅炉、压力管道及气瓶等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知识;了解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重点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并熟悉建筑物、化工设备及人体防雷的方法;重点掌握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基础知识。把握装置停车的安全处理,以及检修中的动火安全、动电安全、高处作业、罐内作业等;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静电分析和处理化工生产中存

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够运用电气安全技术协助化工仪表技术人员分析和处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能够运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安全地操作压力容器,能够发现安全隐患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出现和扩大;能够运用化工安全检修技术协助化工设备人员进行化工设备机械的检修、维护和使用;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工安全技术知识,处理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危险情况,并能够制订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3.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具备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及劳动卫生防护职业素养;具备化工生产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资料查阅、信息检索和加工等自我学习能力;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备表达、沟通和与人合作、岗位与岗位之间合作的能力。

(三)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制图、化工单元操作、公差配合与测量、化工机器、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等

(四)后续课程: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项目)划分及学时分配

(二)学习情境(项目)描述

三、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模式

本课程主要传统教学、翻转课堂

(二)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等

(三)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

(五)考核评价

1.过程性考核:

2.终结性考核:

3.成绩构成:

四、参考文献

(一)教材

刘景良.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9 (二)参考资料

邹玉繁.制药企业安全生产与健康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

执笔(修订)人:李发达

审核人:

复审人:

审批人:

开始执行时间:2016年2月29日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新版)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17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新版) 化工行业中的安全技术 指查明化工生产中的各种事故和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以消除各种危害的原因或改善劳动条件。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很大,对国民经济及所在地区的人民安全,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灾害。故化工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化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预防发生各类事故的技术。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检修,人身保护,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

◆②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技术。 例如防尘、防毒、采暖通风、采光照明、震动和噪声等的控制和治理,高温、高频、放射性等危害的防护,以及对工人作业环境的各种卫生监测技术。 ◆③制订和不断完善各种化工安全技术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危险品的分类和贮存用途较广的化学危险品约有2000种,按主要特性划分10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剧毒品和毒害品、腐蚀物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除腐蚀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各有其特殊要求外,其他一般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也都有其要求(表1化学危险品分类贮存原则)。 防火、防爆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因素。 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对于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爆炸极限、燃烧危险度和爆炸危险度。

《精细化工典型设备操作与调控》课程标准

《精细化工典型设备操作与调控》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精细化工典型设备操作与调控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核心课 学分: 计划学时: 适用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1. 前言 1.1 课程定位 “精细化工典型设备操作与调控”是精细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以精细化工生产设备操作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使学生了解常见精细化工生产设备的操作与参数调控的相关内容。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精细化工生产设备的操作与参数调控的基本规律的基本要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控制设备稳定运行的基本职业能力。 1.2 设计思路 按照学生毕业后在精细化工企业职位从“低→中→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组织基于个人职业身涯发展过程的课程知识;通过归纳学生毕业后在精细化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流体输送、换热装置、反应器、精馏装置、过滤装置这五类生产设备设计、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按照学生从事具体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的习得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 课程目标 2.1 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毕业后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设备,优化操作条件提高设备效能、完成设备的开停车操作,还为学生通过化工总控工等技能证书的考核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课程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做到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并重。 2.2 具体目标 能认识化工生产中典型设备的构造。 能分析典型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典型生产设备。 能调节、控制设备工作参数,强化和提高设备效能。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 能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等工作。

4.1 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2)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动态、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表述必须精炼、准确、科学。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 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以具体的精心化学品的生产过程(DOP生产过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案例分析和学生分组讨论领会相合,通过指导学生制定、修缮相关设备操作方案,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会优化设备操作条件提高设备效能、完成设备的开停车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105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秘书工作文化与传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课程先导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中外秘书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秘书职业在纵横时间上的背景,掌握秘书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发展过程,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取各个时期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人员的来源、秘书工作的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历代的秘书工作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历代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及演进过程,历代秘书人员的名谓、来源、选用、素质及传统,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理解和把握我国秘书工作的萌生及形成理论,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秘书工作发展的相关规律与理论,分析以往与当前秘书工作。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所属系部:化工学院 制定人:宋丽萍 合作人:吴晓滨 制定时间: 2015年1月20日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代码:181103 学分:20 学时:360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 课程类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 先修课程:化工机械基础后续课程: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二、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面向的岗位有:管路安装、泵及其他动设备操作、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DCS控制操作、设备保全等。《化工单元操作》安排在《化工机械基础》之后,《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为若干单元操作过程,通过项目训练,掌握各单元典型设备的操作技能及设备选用原则和技能,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中职定位:单元设备简单操作 本科定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及生产能力设计 培训地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

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与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图纸识用与绘制、物理化学等前续课程密切衔接,为后续课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工艺学》、《化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最终形成化工生产的职业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根据输送流体的性质,正确选用管道及安装。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 2、能运热量传递知识,根据传热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传热设备。 3、能运用蒸发原理知识,根据蒸发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发设备。 4、能运用蒸馏原理知识,根据蒸馏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馏设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1、知道流体力学,了解其基本内容,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机理及基本计 算方法; 2、知道非均相物系分离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 3、知道传热单元,了解传热过程,理解传热原理,掌握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传热单元操 作的基本概念及传热基本方程; 4、知道吸收,了解吸收过程,理解吸收原理,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5、掌握两组分溶液精馏的原理和流程,精馏塔的操作及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熟悉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的相关计 算。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1、进入工作环境,必须穿着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 2、不能随意触动设备。 3、操作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5、保持节俭节约。 四、课程内容设计:(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实施等,项目小于内容)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要求的依据是“化工工艺操作有关岗位国家职业标准”, 体现化工企业岗位需要。通过对合成氨、氯碱、醋酸、苯乙烯、甲醇等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见无机化工产品和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及主要设备,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观念。通过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取与化工工艺操相关岗位资格证书。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其工作任务包括:工艺条件控制;化工产品生产操作;原料消耗分析等。课程内容是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其知识、技能解决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 工作 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化工操作与管理 化工生 产操作 1.材料识别能力; 2.工艺识图能力; 3.工艺理解能力; 4.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 5.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 6.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7.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1. 化工生产过程组织 2. 合成氨生产 3. 氯碱生产 4. 甲醇生产 5. 醋酸生产 6. 苯乙烯生产 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生产 生产工 1.工艺识图能力;

艺管理 2.工艺理解能力; 3.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 4.工艺文件编制能力; 5.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 6.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7.物料平衡能力; 8.化工安全生产能力; 9.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将具备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化工生产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以化工生产过程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能运用其知识、技能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对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职业态度端正,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①能讲述化工过程分析与产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②学会化工产品信息和文献资料获取方法; ③能正确讲述常见化工产品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流程; ④对化工生产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分析与选择、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主要设备的选择、生产操作与控制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 ⑤能正确讲述化工生产中的安全要求与三废治理方法。 技能目标 ①能熟练运用专业工具书、期刊、网络资源等收集化工信息和相关产品资料,并进行处理; ②能对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对生产设备进行选择; ③能读懂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④熟悉典型化工产品的操作规程。 态度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 ②树立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职业意识; ③能够与同事等进行协调、沟通;

化工分析课程标准

《化工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化工分析 【适用专业】 化学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化工生产概论》、《化工设备基础》、《化工安全与清洁生产》、《化工过程控制》、《化工单元操作》、《基础化学》 【后续课程】:《化学分析操作与仪器分析》、《综合实训及生产性实习》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化工分析是化工专业学生的主要方向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化工专 业的基础,也是从事化学化工、生物、地质、环境等学科工作的基础。通过化工分析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深入学习化工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并初步具有应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工分析教学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工分析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 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对实际职业情境加工成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即营造“真实的虚拟”情境,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将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以任务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环节,并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体化。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使用仪器分析测试;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即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132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化工分析》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对

工业产品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试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知识目标 归纳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详述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 说明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描述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误差的传递、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描述滴定分析概念和滴定分析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整理标准溶液以及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法,计算滴定分析结果。 说明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区别酸碱滴定法和盐溶液的滴定 说明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区分重量分析法概述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分析沉淀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叙述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区分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对比电位测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复述电位滴定法计算。 能力目标 能独立操作各种检测方法所使用的仪器; 针对具体样品能完成从试样处理到仪器操作,试验条件确定,定性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最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 总学时数: 40 学分数:2.5 开课单位:化学工程系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一、课程性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则,而安全所引发的问题也越来 越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作为专业通识课程,其地位日渐提 高,现已成为应用化工、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贯穿于化工生产全过程,从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厂房修建、设备安装、 生产操作、设备管理、紧急预案、事故处理,直至“三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它是一门涉及面 广、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技术。因此,本课程同样贯穿于应用化工、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各专 业课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从专业见习、各专业基础课实验到专业课的实践和实训、顶岗实习等 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根据化工企业对工艺员、安全员的工作要求,确定工艺员岗位培养所需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制订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教材、实训指导书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 2、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无缝对接。 采用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环节,营造真实工作情境,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让 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依托学院合作企业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从该企业收集大量用于课程教学的照片与实物 素材,借用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安全管理重要性、安全措施的 必要性、安全操作的要点。 3、以行动导向实施项目教学 本课程将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所有教学环节都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一体化教 室组织教学,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行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边 指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实践,淡化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实现在“教中学”,在 “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技能, 掌握方法,感受实际工作过程。

化工生产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化工生产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项目编号:

二〇一三年八月

《化工生产组织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化工科:孙建华 一、学习领域定位 (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化工生产组织与管理》课程主要完成化工生产中的生产计划的制订、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原材料与成品的管理与人员的组织与调度等化工生产日常管理工作。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管理环境的熟悉,增强经济观念,使他们建立一定的管理意识、经济观念、效益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组织、交流沟通能力。(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作为化工生产的生产部、技术部、品管部、安全环保部、设备部等生产管理人员如何进行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调度、生产控制、原材料与成品质量控制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学生了解如何编制生产计划,如何进行化工生产控制、调度和管理,如何进行现场与安全管理,如何进行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如何进行原材料与成品的管理,如何撰写生产报告等工作任务。 (三)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和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在化学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为了拓展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而设置的一门选修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了企业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熟悉企业的管理环境,增强经济观念,也是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同时提升了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熟悉本专业的高素质与高技术性应用人才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包括:: 1.熟悉化工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2.熟悉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的内容与安全生产制度; 3.了解化工生产调度的职责与要求; 4.了解生产过程与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 5.了解化工生产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内容与要求; 6.了解化工生产成本测算与控制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018.4.12

中国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简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 1. 中国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2. 三皇五帝 3. 夏代文明和商周社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青铜器、社会制度。 4. 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开始兼并战争。战国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战国七雄”。 5. 秦汉帝国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代 8. 宋元明清 9. 近代历史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3学时) 【目的要求】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方案 (3) 1、确定设计方案 (3) 2、确定物性数据 (3) 3、计算总传热系数 (4) 4、计算传热面积 (5) 5、工艺结构尺寸 (5) 6、换热器核算 (7)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1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设计方案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冷流体。 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从两流体温度来看,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壁温之差不会很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易结垢,为便于清洗,应使冷却水走管程,甲醇走壳程。另外,这样的选择可以使甲醇通过壳体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在此选择逆流。选用φ25mm ×2.5mm 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 = 0.6 m/s 。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甲醇的定性温度为: 6450572 +T ==℃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 ℃=+= 352 40 30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化工制图课程标准

化工制图课程标准 《化工制图》课程标准 (180学时) 一、课程概述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类高职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可以和基础化学和数学等文化课同时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从事化工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课程结合企业对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的要求,与化工生产时间紧密结合,以化工制图中级工及以上岗位职工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置的。它介绍了化工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化工制图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分化工工艺图和化工设备图两部分,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化工专业图样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 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采用项目、课题、活动的编排结构,涵盖了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对化工制图的基本要求,知识内容由项目、课题引出,在各个活动中学习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率。 (三)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知识选择以实用为基本原则,结合化工企业的要求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化工特色。结合AutoCAD,对三视图和装配图相关内容以够用为度;强化化工工艺流程图、管道布置图和化工车间设备布置图,突出专业特色;在活动中穿插练习,采用边做边学的形式,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上用来表达设计思想和进行技术交流的主要手段,常被喻为工程技术工作者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正在日益成为化学工作者和应用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化工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六个大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相待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工设备图的阅读方法,工艺流程图、化工车间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识读及绘制方法;能运用工程图样作为交流技术的思想语言。 2、技能目标: 树立严谨求实、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达到劳动部化工制图中级工及以上资格的职业标准。具体如下: (1)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必备的基础知识; 1 (2)能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化工设备图; (3)能绘制与识读工艺流程图(包括流程框图、方案流程图、物料流程图和管道仪表流程图); (4)能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与场地情况,以及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在厂房建筑物的内外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安装固定; (5)能综合表达化工工艺、化工设备、仪表控制及自动化、土建等各专业技术人员集体的劳动成果。 3、素质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学时:100课程学分:6 开设时间:第3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定位 《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为若干单元操作过程,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典型设备及选用原则和方法、设备在生产中的操作控制方法。课程所涉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产中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是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工程课程。 《化工原理》要求综合运用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力学及物理学、工程制图及CAD、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在培养化工技术人才中担负着由理及工、由基础到专业的过渡,在培养学生运用工程观点分析、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地位。 2. 设计思路 1 .基本理念

(1)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培养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用引探法教学,通过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创造性充分地融合到一起。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依据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的获得认知、参加活动、增加体验、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要依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认知心理顺序,建立实践一一理论再实践一一再理论的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工程素养,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整合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基于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进程。在各种典型单元操作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其共性规律和方法(如速率、推动力、阻力、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等),帮助同学们掌握化工单元操作中最基本的知识、规律、概念以及运用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去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需求,培养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价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具备从事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能够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渗透于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中。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物理学领域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能通过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4.具有较为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具备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5. 具备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职业技能,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要求;理解和掌握有关中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具有尊重、理解、保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化工制图课程标准

化工制图课程标准 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0217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授课单位: 化学工程系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10-6-30 学分:2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制药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较强的绘图和读图技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掌握职业技能和今后从事化工制药类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实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先行课程:无。 后续课程:《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计概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工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在深入行业调查的基础上,以职业生涯成长为依据,选择生产过程典型工作技能为培养内容,按照生产流程固有的顺序,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进程。以零距离接触车间为指导思想,设计真实工作环境,构建讲练结合立体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以“化工专业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化工制图与CAD有机结合,适应时代发展,逐步用计算机绘图替代手工绘图。采用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识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的意识,形成“化工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工作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和通道。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化工专业图样和机械图样为工作载体形成了4个模块,12个教学情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将制图国家标准、投影概念及视图表达方法等知识点结合具体工作任务来学习,每项工作任务都要有成果输出。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国家职业标准机械制图相对应的技能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简单到中等复杂零部件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制与图样识读的能力,以此为基础能识读化工设备图和化工工艺图,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知识目标: (1) 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和正投影的基础理论; (2) 掌握机件表达方法、图样中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标注; (3) 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和简化画法; (4)理解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识读要求、方法、步骤; (5)化工设备图和化工工艺图的识读要求、方法、步骤; (6)掌握AutoCAD绘图和编辑等命令。 2、职业技能目标: (1) 能选用适当的机件表达方法,徒手和用尺规正确测绘中等复杂机械零部件,并正确标industrial electronics. (3) auto configuration, theory, maintenanc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car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of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的等化工类相关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 课程时数:25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是一门强调工程观念、定量运算、设计、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知识的综合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和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课,目的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与化工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必备的技能。课程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企业工段长以上岗位职工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置,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反应过程的相关原理及相应设备操作及维护技能,会进行化工单元过程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用及部分设备的简单设计,为今后学习《化工工艺》、《反应过程与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 该门课程以培养化工单元过程方案选择能力、设备选用与简单设计能力、装置的操作运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完整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习者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与就业能力。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题目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班级轻化11002班 学号1016121072 学生姓名李江露 指导教师陈飞飞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07 日

一、前言 (2) 二、设计任务书 (3) 三、方案简介 (4) 四、选型与设计指导思想 (5) 五、设计方案 (6) 1、确定设计方案 (6) 2、确定物性数据 (6) 3、计算总传热系数 (7) 4、计算传热面积 (8) 5、工艺结构尺寸 (8) 6、换热器核算 (11) 六、设计结果一览表 (15) 七、主要符号说明 (16) 八、个人小结 (17) 九、参考文献 (19)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以及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课程设计与平时的作业不同,在设计中需要自己做决策,主观性较强。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阅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对自己和选择作出论证和核算,经反复的分析比较,选择出最理想的方案和最合理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即对在生产过程中甲醇冷却装置的设计。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甲醇和循环水的分析,确定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流程并计算、核算、制图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课程设计的实际行动和创新,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2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系统安全工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药品安全质量控制方向的方向课,它是为了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安全性问题而产生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其观点和方法对药品安全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运用所学的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和预测;把握系统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能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先修课程包括: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电工学、应用数理统计等。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等主要技术手段,了解化工单元操作和过程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结合典型的化工过程,学会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现系统安全功能,将系统风险控制在人们能够容忍的限度以内。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掌握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及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等基本方法;

(2)了解了解系统安全的发展阶段及其我国安全工程的促进作用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培养制药工程专业所具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和开拓创新等优良品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教学计划规定,及我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设置系统安全工程方向课程。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是14版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时,应注重实践环节。根据该课程特点,注意把握如下原则:一是优化、精选教学内容,;二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印发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课程标准》和《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研室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其它医药院校系统安全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学生已经学习了医药学大部分课程,应根据学生情况,注意循循善诱,学生逐渐适应。教师上课前应充分吃透教材内容,准确、完整把握所讲知识,尽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及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理念。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的学习,总课时安排56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