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方法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方法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方法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方法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一滑动轴承的检修内容

1. 检修油道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

2. 检查滑动轴承的磨损情况,磨损超过标准时应更换

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滑动轴承分整体式(轴套)和剖

分式(轴瓦)两种

1.整体式滑动轴承拆卸与组装

滑动轴承的磨损超过标准时,应进行更换,先将要换下的轴套从机体上拆下,然后按下列程序进行装配。

①清理机体内孔,疏通油道,检查尺寸。②压入轴套,

根据轴套的尺寸和结合的过盈大小,可以

用压入法、温差法或手锤加垫板将轴套敲入,压入时必须加油,以防轴套外圈拉毛或咬死等现象。

③轴套定位,在压入之后,对负荷较重的滑动轴承,轴套还应固定,以防轴套在机体内转动。

④轴套孔的修整,对于整体式的薄壁轴套在压入后,内孔易发生变形如内径缩小或成为椭圆形、圆锥形等,必须修轴套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便于轴配合时符合要求,修整轴套孔可采用铰削、刮研、研磨等方法。

2.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拆卸与组装。

①拆卸

a 拆除轴承盖螺栓,卸下轴承盖。

b 将轴吊出。

c 卸下上瓦盖与下瓦座内的轴瓦。

②组装前

组装前应仔细检查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油路是否畅通,

油槽是否合适。

③轴瓦与轴颈的组装

a 圆形孔,上、下轴瓦分别和轴瓦刮配,以达到规定间隙,要求轴瓦全长接触良好,剖分面上可装垫片以调整上面

与轴颈的间隙。

b 近似于圆形孔(其水平直径>垂直直径)轴承经加工后抽去剖分面上的垫片,以保证上瓦及两侧间隙,如不符合要

求,可继续配刮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c 成形油楔面用加工保证,一般在组装时不宜修刮,组

装时应注意油楔方向与主轴方向一致。

d 薄壁轴瓦不宜修刮。

e 主轴外伸长度较大时,考虑到主轴由于自身重量产生

的变形,应把前轴承下瓦在主轴外伸端刮得低些,否则主轴

可能会“咬死”。

④轴瓦与轴承座的组装

要求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而均匀,不符合要求时厚壁轴瓦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薄壁轴瓦不修刮,需进行选配,其过盈量应仔细检测。各部配合间隙达到要求后,将上瓦、下瓦,分装入上盖与下座内,并将上瓦盖,下瓦座与轴组装在一起。

三滑动轴承的配合

1.轴瓦与轴颈的配合

因为轴要在轴瓦中旋转,配合偏松一些好,也可以通过计算,其方法如下;

①侧间隙α=d/100-0.02(mm)

或α·λ·d/100(mm)

式中d——轴颈直径(mm)

②顶间隙b=2a(mm)

③轴向间隙:承力轴承中的轴向间隙是为了在运行中保证轴的自由膨胀,可用下式计算。

※=1.2(t+50)l/100(mm)

式中:t—通过转子的介质温度℃l—

两轴颈中心距(m)50—考虑到受

热面不清的附加值

轴向间隙大小也可以从下表查出轴受热伸长量

温度℃0~100100~200200~300延伸量mm/m 1.2 2.51 3.92

表34

2.轴瓦与轴承孔的配合

配合的基本要求是不松不紧。不松的目的是希望轴瓦与

轴承孔避免发生相对运动;不紧则是为了装卸方便,为了保

证较高的同轴度,精度等级宜稍高一些。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一滑动轴承的检修内容 1.检修油道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 2.检查滑动轴承的磨损情况,磨损超过标准时应更换 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滑动轴承分整体式(轴套)和剖分式(轴瓦)两种 1.整体式滑动轴承拆卸与组装 滑动轴承的磨损超过标准时,应进行更换,先将要换下的轴套从机体上拆下,然后按下列程序进行装配。 ①清理机体内孔,疏通油道,检查尺寸。 ②压入轴套,根据轴套的尺寸和结合的过盈大小,可以用压入法、温差法或手锤加垫板将轴套敲入,压入时必须加油,以防轴套外圈拉毛或咬死等现象。 ③轴套定位,在压入之后,对负荷较重的滑动轴承,轴套还应固定,以防轴套在机体内转动。 ④轴套孔的修整,对于整体式的薄壁轴套在压入后,内孔易发生变形如内径缩小或成为椭圆形、圆锥形等,必须修轴套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便于轴配合时符合要求,修整轴套孔可采用铰削、刮研、研磨等方法。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拆卸与组装。2. ①拆卸

a拆除轴承盖螺栓,卸下轴承盖。 b将轴吊出。 c卸下上瓦盖与下瓦座内的轴瓦。 ②组装前 组装前应仔细检查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油路是否畅通,油槽是否合适。 ③轴瓦与轴颈的组装 a圆形孔,上、下轴瓦分别和轴瓦刮配,以达到规定间隙,要求轴瓦全长接触良好,剖分面上可装垫片以调整上面与轴颈的间隙。 b近似于圆形孔(其水平直径>垂直直径)轴承经加工后抽去剖分面上的垫片,以保证上瓦及两侧间隙,如不符合要求,可继续配刮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c成形油楔面用加工保证,一般在组装时不宜修刮,组装时应注意油楔方向与主轴方向一致。 d薄壁轴瓦不宜修刮。 e主轴外伸长度较大时,考虑到主轴由于自身重量产生的变形,应把前轴承下瓦在主轴外伸端刮得低些,否则主轴可能会“咬死”。. ④轴瓦与轴承座的组装 要求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而均匀,不符合要求时厚壁轴瓦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薄壁轴瓦不修刮,需进行选配,

滚动轴承装配

滚动轴承装配方法 一、装配前检查项目及要求 1、更换前核对端面上的型号是否正确。 2、利用千分尺、内径量表核对轴孔及轴承尺寸是否符合要求,0-260mm内径轴承的过盈量0.01-0.03mm。 3、加热前,仔细检查轴承外观是否有损伤、裂纹,保持架完整、无缺陷。 4、用塞尺检查轴承工作游隙(根据《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5、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二、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轴承采用机油和轴承加热器加热进行热装,温度不得超过100℃。 2、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歪斜现象。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4、需用锤击轴承时,应垫紫铜棒、铝棒等。 5、采用润滑脂的轴承,装配后应注入相当于轴承空腔容积约50%的符合规定的清洁润滑脂,凡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准加润滑脂。 6、可拆卸轴承时,必须严格按原组装位置,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混装,可调头装的轴承,装配时应将轴承的标记端朝外。 三、装配后检查项目及标准 1、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可以随轴热膨胀时产生轴向移动,热膨胀间隙ΔL,一般不大于0.5mm. 2、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 3、用塞尺测量轴径与通盖孔之间的间隙,圆周不准有高点,0.15-0.3mm沿圆周全部塞入。 4、轴承箱螺栓均匀紧固,预紧力为0.03-0.06mm。 5、油路是否接好,且清洁、畅通。 6、轴承内圈应紧靠轴向定位端面,其允许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角接触轴承为0.05 mm,其他轴承为0.1mm。 四、试运转后检测项目及标准 1、试运转后,转动平稳、噪音小,工作温度一般不宜超过65℃。 2、振动值(位移量)最大不宜超过7.1mm/s。 3、油量适宜、回油畅通,无泄露现象。

滑动轴承检修工艺

滑动轴承的装配和修理 2.1.1滑动轴承的检查 2.1.1.1圆度合格,表面光滑,无砂眼、裂纹气孔、毛刺等缺陷。 2.1.1.2油槽的几何形状及位置正确,长度适宜,油孔应畅通。 2.1.1.3各部尺寸应符合要求,合金层无脱落现象,油楔角应在允许范围内,轴承与轴承座的过盈量为0.02-0.04mm.。 2.1.2滑动轴承的装配 2.1.2.1整体式轴承的装配,应根据尺寸和配合的型式采用适当的方法压入。(如冷却轴衬、加热轴承壳体等方法) 2.1.2.2压入整体式轴承时,应用垫板垫好后,用锤击或压力机压入。必要时采用导向环、导向套,以防止偏斜。 2.1.2.3对于开式轴瓦和轴承壳体的过盈量一般为0.022-0.06mm,止动销的一端应紧紧地打入轴承壳体内,另一端应较松地穿进轴瓦内,深度约大于厚度的1/2。 2.1.2.4装好后的轴瓦,轴衬边缘应伸出壳体0.05-0.1mm。拧紧螺母时应从中间开 始,然后向两边紧固,分几遍紧固。 2.1.2.5新更换的轴衬应留的刮研余量 a.孔径φ80mm以下为0.05~0.08mm b.孔径φ80~φ180mm以下为0.10~0.15mm 2.1.2.6轴径与轴衬的接触角在60°~90°之间,且与相近部位应无明显分界。 2.1.2.7刮研对开式轴瓦时,应先刮研瓦的中间,刮研好的轴瓦每25×25mm方框内应有6~12个接触点,且分布均匀。 2.1.3滑动轴承的间隙 2.1. 3.1轴承间隙如图所示

图 1 1、联轴器 2、固定端的轴承(a+b≥0.20) 3、轴肩 4、轴 5、自由端轴承d+c ≥轴热膨胀的伸长量(f) f=0.000012×L×(T-To)式中:0.000012为轴的热膨胀系数, L-为两瓦中间距;T-轴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To-室内常温 2.1. 3.2径向间隙如图 图 2

滚动轴承的装配标准

滚动轴承的装配标准 一、滚动轴承的清洗 1、将轴承中的防锈油及润滑脂挖出,然后放在热机油中使残油融化。 2、用煤油冲洗,再用汽油洗净,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3、也可用其它清洗剂(无磨蚀)清洗,并将轴承用布擦干净。 4、禁止用脏油或脏布、棉纱清洗或擦干。 二、滚动轴承的检查 1、轴承本体内外是否清洗干净。 2、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和隔离圈(保持架)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裂纹、外形尺寸、重量等外观质量不好的现象。 3、轴承的内座圈是否能与轴肩紧密相靠。 4、轴承的间隙是否合乎要求。 5、转动轴承是否轻快自如,有无难以转动或突然卡住的现象。 6、轴承的附件是否齐全。 7、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缺陷,必须采用方法给以消除;若无法消除,必须更换新轴承。 三、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 1、首先选用质量合格的轴承,再检查与其配合的轴径或轴承体,而确定采用哪种配合方式,主要考虑轴承的工作条件(负荷、转速、温度等)。一般规定:旋转的座圈采用过盈配合,不旋转的座圈采用过盈不大的配合;转速越高,则转动的座圈与轴的配合过盈应越大。轻型的工作负荷应用较小的过盈,负荷重的可采用较大的过盈。工作温度越高,内座圈与轴的配合过盈应越大,轴承孔与外座圈的配合应越小。经常拆卸的轴承,采用较小的过盈配合。 2、轴承上标有型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部位,便于更换时能识别轴承型号。 3、轴径或壳体孔台肩处的圆弧半径应小于轴承的圆弧半径,以保证装配后轴承与轴肩和壳体孔台肩靠紧。 4、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紧固程序适中,防松可靠。

5、装配轴承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清洁,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 6、装配后,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噪音,一般工作温度不超过50℃。 四、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装配原则: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工作条件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装配时的压力应直接加在待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1、压入装配法:利用铜棒和手锺敲打(也可根据轴、孔的尺寸做工装胎具),应按一定的顺序对称进行敲打,一定要打在带过盈的座圈上,并且敲打时要均匀,避开轴承内、外圈的薄弱部位。 也可采用压力机压入,与上面方法相同,但要注意均匀压入,不可歪斜。 2、温差装配法:滚动轴承允许用机油加热,油的温度应在100~120℃之间(塑料隔离圈不得超过100℃),轴承应在机油冷时放入,不允许轴承与加热容器底部和壁接触,油温逐渐升高,达到温度时迅速取出,套装在被装轴径上,自然冷却,检查是否安装到位。 3、工频感应加热器:俗称轴承加热器,目前采用此种装配方法比较先进,而且减少污染。 五、应注意的事项 1、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按照原则、要求操作,必须按照程序办,并做好原始记录。 2、装配结束后,一定要根据工作条件对其结果进行复查,并做好间隙调整,保证轴承游隙,达到使用要求。 3、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一般采用:①垫片调整,通过改变轴承盖处垫片厚度,用压铅、塞尺、卡尺测量等,测出平均值,选用合适的垫片达到要求;②螺钉调整:通过螺钉拧紧到轴转动发紧,然后根据需要的间隙,将螺钉退回一定距离(根据距离与螺距计算倒拧的角度);③感觉调整:用在精度较低的工作条件下,凭经验将轴承适当拧紧,将轴用于转动,松紧靠经验、感觉轴向、径向的间隙来调整垫片厚度。

轴承装配工艺

轴承装配工艺 为了使轴承正常工作,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至关重要。轴承为特定应用的选型及安装和拆卸方法在设计阶段初步确定。安装过程应尽可能在有干净无尘的空间中进行,不可以在有灰尘的生产机器上。 灰尘和碎屑会影响轴承的内部游隙和对轴或轴承精确的配合。微小的灰尘可以影响外圈外径,甚至会使紧密的配合产生缝隙。这将导致轴承的外圈可以在一个不圆的空间转动。轴上的灰尘会造成轴与密封元件接触部位的磨损而导致润滑油泄漏的结果。灰尘混合润滑油,会形成了一个研磨混合物,导致轴承磨损。 新的轴承不到安装的时候,不要把它原有的包装拆掉。新型轴承彻底涂上了化合物防锈涂层,隔绝了空气,水分和防锈涂层。大多数的轴承制造商使用的涂层是不会轻易消除的,因为它几乎能和所有石油类润滑油兼容。当使用合成油和合成润滑脂使,保护层化合物必须被清除。然而,随着合成烃类油和油脂的使用,复合涂层没有必要被清除。轴承是包裹在重型,防水的复合层压纸。应注意不要让轴承掉落或紧握轴承。轴承不应该暴露在可能导致冷凝的易变的温度环境下。非必要的。指纹可以成为生锈的起点。轴承装配有三种基本方法:冷装配合法,热装配合法,液压装配法。 (一)、冷装配合法 轴承外径达100mm可用套筒和锤子或重压进行冷装。通常使用一个普通的锤子。不宜使用带软金属头的锤子,因为金属碎屑可能会脱落,进入轴承。套筒末端的表面应平整,无毛刺平行。紧靠它应该与压装套环。 在装配或拆卸过程中,轴被装夹在老虎钳中,保护轴不被钳口的铜片损伤很重要。更换的轴承必须与失效轴承的绝对相同。轴承和轴设计时相互配合,不能做任何改变,除非制造了重新设计的机器。 如果轴承和轴配合过松,可出现滑移现象。这将使轴温过高,并导致轴承内圈与轴颈表面的磨损。如果压装配合过紧,轴承的内圈将被拉伸,以至于滚子或滚珠没有空隙旋转自如。 手工扳压机可用于安装小型轴承。把套筒放置在在轴承与扳压机。该端面应平整,无毛刺平滑的套筒。它应当被设计成过盈配合,否则滚子和滚道可以被损坏导致过早失效。为了方便安装,并减少损坏的风险,对待装配的轴上轴承支座应轻轻涂抹一层薄油膜。 有时有必要对内环一压装配合,因为内圈旋转且外圈上如果有一些不平衡负荷,可能导致外圈蠕滑。有效的压紧力必须同时通过在内圈与外圈的,否则会损坏轴承。 如果球面滚子轴承内圈旋转是用在有一个不平衡负载的情况下,可用针穿过过轴承外圈油孔,防止外圈蠕滑。有了这项安排一个合适的外圈就没有必要。 (二)、热装配合法 热装配合法通过让待配合的两个部分获得不同的温度进行过盈配合,从而使装配更容易的方法。所需要的温度差可以方式如下: 1)处理一部份(这是,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方法) 2)冷却的一部分 3)同时加热一部分,冷却另一部分 温度差分法是任何轴承尺寸合适的,无论是直孔和锥孔。由于所需设备的原因,冷装方法是尽可能用于外径小于100mm的轴承。 最常用的轴承装配方法是在其中的与一个内圈与轴过盈配合安装,外圈安装时带一条细线使配合变松。外径超过100mm的永久轴承,必须根据加热方式,加热整个轴承或轴承内圈,使内环容易套入了轴。在可分离轴承的情况下,只需要加热内圈。轴承应均匀加热,最高温度 121℃。加热轴承方法是:热油浴,热板,感应加热器,烤箱。密封的轴承不能进行热油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1.4 轴承的游隙调整 2 轴承的拆卸 轴承是精密机械零件,其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应严格地按规程进行,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工具。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轴承的安装要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之前应准备好所有的部件,工具及设备。并确定好各相关零件的安装顺序。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在安装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以免污染。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压入法对于圆柱形内孔且又必须与配合件过盈配合的小型轴承,可用机械的或液压的方法将轴承压装到轴上或壳体中,如图1-35所示。安装压力应直接施加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端面上,不允许施加于非过盈配合套圈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压力,否则会在轴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压伤,导致轴承很快地损坏。 若轴承套圈与轴及外壳孔都是过盈配合,装配时轴承内,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壳体内,此时,装配环的形状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圈的端面,如图1-36所示。

可分离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等,可以将内(轴)圈,外(座)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壳体上。将已安装内圈的轴放入已装好外圈的轴承壳体中时应特别小心,必须保证对中。 (2)加热法或冷却法当轴承尺寸较大或过盈量较大时,所需安装力会显著增大,因此,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安装。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之间安装所需温差取决于过盈量和轴承尺寸,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加热器加热方法。 较为适宜的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oC ,最高不能超过120oC。 所装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将收缩,因此要用螺母或其他适当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止套圈端面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轴承的装配工艺

轴承的装配工艺 轴承是支撑轴或转轴的主要部件,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一滚动轴承的装配。 1. 轴承的滚珠、滚柱、内、外园表面必须光滑,不得有麻点裂纹、锈痕变色以及起皮等现象,保持器完好,转动灵活无异音。 2. 轴承与轴装配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0.02 ~0.03mm紧力。 3. 轴承与轴承座装配采用基轴制过渡配合,紧力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0.02 ~0.1mm(套筒轴承座取小值)原则是保证内外套不发生相对转动。 4. 装配前,应检查测量轴,孔径,其圆锥和椭圆度应符合图纸要求,一般圆锥度不大于0.015mm,椭圆度不大于0.03mm。 5. 对于轴径因磨损或其它原因,使轴与轴承内套间隙过大时,不应采取打样冲眼或滚花的方法来增加配合紧力,向应喷罐或堆焊再车如加工恢复原始尺寸。

6. 装配时先用汽油或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再根据配合性质选取不同的装配方法,对过盈量较大的除用压力机压入外,还可采用机油加热至90~115℃时迅速套装方法,对紧力较小的可用手锤打入,但要沿四周均匀渐入,严禁直接敲打轴承内外套。加热装配的轴承,不得浇水降温,应待其自然冷却。 7. 拆装轴承时的施力原则应是施加的压力应直接加在配合套圈端面上,决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即从转轴上拆装时,施力于内套,从轴承座拆装时应施力于外套。 二质量验收标准 1. 装配好的轴承端面,应与轴肩或孔的支轴面贴靠,轴承型号规格的端面应向外。 2. 应保证轴承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没有歪斜和卡住现象。 3. 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胀余地,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外套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或轴承因没有这个余地而产生附加应力,以致急剧发热而被烧毁。 4. 轴承内必须清洗,严格避免钢、铁屑及杂物进入轴承内部。 5. 装配后的轴承外套不得松动转圈,应有0.01 ~0.03mm的紧

课程设计滑动轴承盖工艺工装设计(可编辑)

课程设计-滑动轴承盖工艺工装设计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滑动轴承盖。它一般与滑动轴承配套使用中,与滑动轴承一起是用来支撑轴的部件,有时也用来支撑轴上的回转零件。主要起安装、定位支承滑动轴承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60孔用来安装滑动轴承,底面用来将滑动轴承组件固定在机器上,2-Φ13孔联接滑动轴承下半部分与轴承座,起联接、调整间隙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滑动轴承盖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尺寸公差要求: 1.以φ6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的孔,以及其前后端面,前后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2-φ13通孔与φ60孔有位置要求。 2.以顶部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10螺纹孔、端面。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滑动轴承盖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

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滑动轴承盖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滑动轴承盖零件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8。 二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F 级,并查表 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表1-1 简图加工面代号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说明 D1 60 F 22D2 R323.5 铸坯设计 D3 1313 铸坯设计 D4 8.58.5 铸坯设计 T1 44 F 2 单侧加工 T2 8 F 2 方便钻孔 T3 56 F 2 单侧加工

滚动轴承的安装--加热安装方法

滚动轴承的安装--加热安装方法 当轴承的内径大于70mm,或配合过盈较大时,采用加热法使轴承孔膨胀,这样安装省力省时,也避免因施力过大而导致的损伤。这时需要控制的是加热温度,一般将轴承加热至80℃,最高100℃.就够了。超过120℃就会导致轴承发生回火现象,致使套圈的硬度降低与精度降低。常用的加热方法有: 1 电热板加热法 将轴承放置在温度为100℃的电热板上几分钟即可,此法最为简便,如翻转几次可使轴承受热均匀,而且效率也高,大小轴承都可使用此法。 2 电炉加热法 将轴承置于封闭的自动控温电炉内加热,加热均匀,控温准确,加热快,适于一批加热很多轴承的场合。 3 感应加热法 利用感应加热器可以快速、可靠而又干净地将轴承加热至所需温度,这特别适合于内圈紧配合的场合,由于被加热的只是内圈,而外圈受热很少,这样可以较易装于轴上,也容易装入座孔中。 4 电灯泡加热法 利用50W的电灯泡加热轴承,可保证加热温度在100℃左右,较小轴承可直接放在灯泡上,较大轴承可置于灯泡的锥形罩内,锥形罩可防灯泡热量散失,并使加热均匀。锥形罩上下可以调位,在一定的范围内能适应加热不同大小的轴承。如果采用远红外灯泡,注意灯泡方向

应向下,以免红外射线不利于人的眼睛。这种灯泡可以节能。灯泡加热法适用于数量少而不经常需;要对轴承加热的场合,平时灯泡还可作照明用,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设备。 5 油槽加热法 这是应用较广的传统加热方法,油槽距底部50~70mm处设金属网,轴承置于网上,大轴承要用钩子吊起。轴承不宜直接放于槽底,以防接触槽底的轴承部位局部受热过高,或槽底沉淀的污物进入轴承。油槽加热法的注意要点如下,应使用无腐蚀性热安定性好的矿物油,最好是变压器油,油和容器都应保持清洁。油槽的容量应与被加热轴承的大小和油量而定,如果容器太小,在连续操作时,一放入轴承油温就会很快下降,效果就不好。 加热安装法的要点 ①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得宜,温度过高轴承会受到损伤,温度过低则套圈膨胀量不足,效果不显著。80~1000℃的加热温度所得的内圈内径的热膨胀量,这对于具有一般过盈量的轴承而言,已经是足够了。②一俟到达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就要尽快地进行安装,以免冷却而发生安装困难。 ③轴承在冷却时在宽度方向也有收缩,因此安装时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内圈向肩部压紧,并且在冷却后用极薄的塞尺试作检测,是否在内圈端面与轴肩之间出现了间隙。总之,蝶作要求熟练、迅速和准确。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huá dòng zhóu chéng] 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 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特氟龙、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滑动轴承(sliding bearing),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

轴承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1]滑动轴承种类很多。滑动轴承①按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②按润滑剂种类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水润滑轴承、气体轴承、固体润滑轴承、磁流体轴承和电磁轴承7类。③按润滑膜厚度可分为薄膜润滑轴承和厚膜润滑轴承两类。④按轴瓦材料可分为青铜轴承、铸铁轴承、塑料轴承、宝石轴承、粉末冶金轴承、自润滑轴承和含油轴承等。⑤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阶梯面轴承、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滑动轴承轴瓦分为剖分式和整体式结构。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常在其内径面上浇铸一层或两层减摩材料,通常称为轴承衬,所以轴瓦又有双金属轴瓦和三金属轴瓦。轴瓦或轴承衬是滑动轴承的重要零件,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由于轴瓦或轴承衬与轴颈直接接触,一般轴颈部分比较耐磨,因此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轴瓦的磨损与轴颈的材料、轴瓦自身材料、润滑剂和润滑状态直接相关,选择轴瓦材料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轴承的材料有1)金属材料,如轴承合金、青铜、铝基合金、锌基合金等轴承合金: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主要是锡、铅、锑或其它金属的合金,由于其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 轴承是用来支撑的部件,也是用来支承轴上回转的零件,轴承的种类按摩擦性质分:有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有向心轴承、推动轴承、向心推力轴承等。 1、滑动轴承的装配 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特点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荷和较大的冲击载荷,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瓦块式等。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整体式滑动轴承俗称轴套,也是滑动轴承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主要采用压入和锤击的方法来装配,特殊场合采用热装法,多数轴套是用铜或铸铁制成,装配时应细心,可用木锤或锤子垫木块击打的方法装配,过盈尺寸公差较大时则用压力机压入。无论敲入或压入都必须防止倾斜,装配后,油槽和油孔应处在所要求的位置。 装配后变形的轴承,应进行内孔修整,尺寸较小的可用铰刀削,尺寸较大的则用刮削。同时注意控制与轴的配合间隙在公差范围内,为防止轴套工作时转动,轴套和箱体的接触面上装有定位销或骑缝螺

钉。由于箱体和轴套材料硬度不一样钻孔时,很容易使钻头偏向软材料一边,解决方法:一是钻孔前用样冲靠硬材料一边冲孔,二是用短钻头,以增加钻孔时钻头的钢性。 (2)剖分式轴承的装配 剖分式轴承又称对开轴承,具有结构简单,调整和拆卸方便的特点,在轴瓦上镶上两块轴瓦,在接合处用垫片来调整出合理的间隙。 ①轴瓦与轴承体的装配 上下两轴瓦与轴承体内孔的接触必须良好,如不符合要求以厚壁轴瓦的轴承体内孔为基准,刮研轴瓦背部,同时应使轴瓦的两端台阶紧靠轴承体两端。薄壁瓦只要使轴瓦的中分面比轴承体的中分面高出0.1mm左右即可,不必修刮。 ②轴瓦安装在轴承体中,无论径向或轴向都不允许有位移,通常用轴瓦两端的台阶来止动定位或定位销定位。 ③轴瓦的配刮

滚动轴承装配要点

滚动轴承装配要点 在机器中,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的标准组件。由于它可以大大的减小轴与孔相对旋转时的摩擦力,且具有机械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因此应用极为广泛。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分类 滚动轴承的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大体相同,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滚动轴承按其受力方向可分为三类: (1)向心轴承主要受径向力,如深沟球轴承 (2)推力轴承只受轴向力,如推力球轴承 (3)向心推力轴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力,如圆心滚子轴承 二、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 1.装配不当:过早失效的轴承中16%是由于装配不当和未正确使用装配工具造成的。 2.润滑不当:尽管可以安装各种免维护密封轴承,但任有36%是由于润滑技术运用不正确或润滑不良造成的提前失效。 3.污染:轴承是精密零件,如果轴承及润滑脂受到污染,轴承将无法有效运行。由于已经注有润滑脂的免维护密封轴承只占所有轴承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所有提前失效的轴承中至少有14%是由于污染问题造成的。 4.疲劳:如果机器出现过载、使用或维护不当,轴承都会受到影响,导致轴承提前失效的轴承中有34%是由于疲劳引起的。 三、滚动轴承装配常用的方法和特点 1.压装法:(1)用手锤和重物冲击,压入方法简单,但导向性不宜控制,适用于配合要求低、长度短的装配;(2)用液压设备或机械压力设备,压入时导向性好,生产率高。 2.热装法:(1)介质加热,使用柴油或机油作介质加热,热油温度90℃-320℃,热胀均匀,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装配;(2)电阻炉、红外线辐射加热,温度400℃以上,适用于批量生产。

电主轴轴承的装配方法

电主轴轴承的装配方法 1.专业装配的工装 轴承间隙测量,调整工具(很正规专业那种). 精密的标准平台,V型支撑,还有测量内外圆标高的仪器(全是瑞士产的), 还有一些手动工具. 动平衡测量,试验台. 最终的跑合试验台(自带润滑系统,动力系统的). 要求太高了相关的图纸,啊啊, 一套液压安装工具和一套感应加热工具.FAG和NSK都有商品供应. 角接触球轴承一般是成对使用的,有面对面,背对背、同向三种装配的方法,主要是看设计者的思路了,不同的装配方法做预加负载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作预加负载是使轴承的内圈与钢球、外圈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来适合你所需要的转速。预加负载的大小不但影响精度,而且影响它的使用寿命。比如背对背使用时,一般采取垫外圈或者磨内圈的方法来实现消除间隙,因为背对背使用时一般是用轴来限制轴承的位置,而外圈一般没有限制的。 2. 轴承安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装方法:过度配合(0.04mm以内)--开水烫或煮;过盈(0.04mm以上)---油煮等。 1、检查配合要求是否与负载和转速要求相同。 2、测量配合是否超标。 3、根据测量计算决定加热方式。保证轴承油隙。温度不宜超过300--400度。注意防风。不宜用明火加热。条件不许可非用明火时注意温度变化及温度的均匀性。 4、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外圈加垫。

5、用塞尺实测轴承油隙。对特大轴承的油隙最好在实际最大负载(偏载)下调整,要考虑现场温度对轴承的影响。 6、检查转动部份与不动部分是否干涉。 7、加油。注意污染。 8、现场运行监测。 轴承加热温度记得好像应该是小于120度吧 说得对~曾遇到过超过120C后轴承不能回复到原状,报废. 还有的轴承带润滑脂,也不能用热套. 热塑模芯杆, 为了节约材料, 准备用局部镶嵌式联接(相配直径φ30,长度30,用热套方式), 不转递扭矩: 请大家推荐过盈量是多少最合适, 热套零件会变形,二只零件热套后不再加工直接使用,行得通, 热套工艺适合热塑模具, 过盈量在:0---0.03以内。加热温度70度以内。国外轴承装配过盈量一般为0。我这装过几百支辊道辊,过盈量0.03--0.05,加热温度70--90。轴承是国外的。加热设备是自己做的。很土但很实用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轴组件,为了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除了要保证主轴及相关零件高的加工精度及采用精密的主轴轴承以外,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误差累积.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本文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阐述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主轴陶瓷球混合轴承油气润滑 1、概述

2滑动轴承座的拆装

课题二滑动轴承座的拆装 如图2—1所示为滑动轴承座是由上轴瓦、下轴瓦、轴承盖、轴承座、双头螺柱、螺母和垫片等组成。图2--1(a)、(b)两滑动轴承结构不同,但联接方法相同,轴承座和轴承盖都采用了双头螺柱连接,双头螺柱与轴承座配合紧固。 (a)(b) 图2—1 滑动轴承座装配图 1—螺母;2—双头螺柱;3—轴承座;4—垫片; 5—下轴瓦;6—上轴瓦;7—轴承盖 滑动轴承的装配过程如下: 1.将上、下轴瓦作出标记,背部着色,分别与轴承盖、轴承座配研接触。接触点应在6点/25mm2以上; 2.在上轴瓦上与轴承盖配钻油孔; 3.在上轴瓦内壁上錾削油槽; 4.在轴承座上钻下轴瓦定位孔,并装入定位销,定位销露出长度应比下轴瓦厚度小3mm; 5在定位销上端面涂红丹粉,将下轴瓦装入轴承座,使定位销的红丹粉拓印在下轴瓦瓦背上。根据拓印,在下轴瓦背面钻定位孔; 6.将下轴瓦装入轴承座内,再将4个双头螺柱装在轴承座上,垫好调整垫片,并装好上轴瓦与轴承盖。然后利用工艺轴反复进行刮研,使接触斑点达6点/25mm2,工艺轴在轴承中旋转没有阻卡现

象; 7.装上要装配的轴,调整好调整垫片,装配轴承盖,稍稍拧紧螺母,用木锤在轴承盖顶部均匀地敲打几下,使轴承盖更好地定位,拧紧所有螺母,拧紧力矩要大小一致。经过反复刮研,轴在轴瓦中应能轻捷自如地转动,无明显间隙,接触斑点在12点/25mm2时为合格; 8.调整合格后,将轴瓦拆下,清洗干净,重新装配,并装上油杯。 任务引入1 拆装螺纹联接 1 用双螺母安装双头螺柱 (1)识读装配图(图2—1),了解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配合性质。 (2)根据图样要求,选择双头螺柱1个、六角螺母2个、长螺母1个、止动螺钉1个(图2—2 )。 图2—2 螺纹联接件图2—3 螺柱的旋入 (3)选择开口扳手和活扳手各1把,机械油(N32)适量,90°角尺1把。 (4)在机体的螺孔内加注机械油(N32)润滑,以防拧入时产生螺纹拉毛现象,同时也可防锈。 (5)按图样要求将双头螺柱用手旋入机体螺孔内(图2—3)。 (6)用手将两个螺母旋在双头螺柱上,并相互稍微锁紧。(图2-4) (7)用一个扳手卡住上螺母,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用另一

滚动轴承更换的标准及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更换的标准及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是滚动摩擦性质的轴承,一般有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在内外圈上有光滑的凹槽滚道,滚动体可沿着滚道滚动,形成滚动摩擦。它具有摩擦小,效率高,轴向尺寸小、装拆方便等特点,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之一。滚动轴承是标准配件,轴承内圈和轴的配合是基孔制,轴承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是基轴制,配合的松紧程度由轴和轴孔的尺寸公差来保证。 —滚动轴承更换的标准: (1)轴承径向或轴向间隙大; (2)轴承滚道有麻点、坑疤等缺陷; (3)由于缺油导致轴承变色或抱轴; (4)珠子保持架破裂; (5)珠子不圆或破碎; (6)轴承转动不灵活或经常卡住; (7)轴承内套或外套有裂纹 (8)连续运行已达到使用期限。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是一种精密部件,对离心泵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装配时质量达不到要求,会使轴承能力下降,产生噪音及发热,加快轴承磨损,严重时造成停车。所以说认真做好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对保证质量和提高装

配工作效率是十分重要的。—㈠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滚动轴承装配所需要的工具量具要备齐。 2.按要求检查与轴承配套的一系列零部件,如轴颈、轴承箱孔、泵轴等端面是否有毛刺、铁锈、钝边、凹陷、裂纹及固体颗粒用锉刀和砂纸打磨好,洗干净放好备用。 3.检查轴承型号是否和原来的一致。 4. 检查轴承的外观,表面应无缺陷,拿在手里,捏住内圈,转动外圈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杂音。 5.清洗轴承: 1)先把轴承上的防锈油或润滑脂清除干净; 2)对用防锈油封存的轴承可用煤油清洗; 3)对用厚油或防锈油脂防锈的轴承,可放到机油中加热(油温≤95℃)把轴承放入油中,带防锈油脂融化,取出冷却后用煤油清洗,清洗完用清洁的棉布将轴承擦拭干净(不准用棉纱擦拭),放好备用。 4)清洗时,一手握轴承内圈,一手慢慢转外圈,直到轴承的滚动体、保持架上的油污全部去除。在清洗时请注意,开始时应缓慢转动,反复摇晃,不能用过大力度旋转。 否则轴承的滚道和滚动体易被附着的污物损伤。 ㈡滚动轴承的装配: 对于承受负荷较大,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大多要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 整体式轴承装配 破分式轴承装配 1.将轴承和壳体孔清洗干净,然后在配合表面上涂润滑油 2.根据尺寸大小和过盈量大小采用压装法、加热法或冷装法,将轴承装入壳体孔内 3.轴承装入壳时,如果轴承上有油孔,应与壳体上油孔对准 4.装配时,特别要注意轴承和壳体孔同轴.为此在装配时,尽量采用导向心轴。 5.轴承装入后还要定位,当钻骑缝螺纹底孔时,应该用钻模板,否则钻头会向硬度较低的抽承方向偏 移。 6.轴承孔校正。由于装入壳体后轴承内孔会收缩,所以通常应加大轴承内孔尺寸,轴承(铜件)内孔加大尺寸量。使轴承装入后,内孔与轴颈之间还能保证适当的间隙。也有在制造轴承时.内孔留精铰量,待轴承装配后,再精铰孔,保证其配合间隙。精铰时,要十分注意铰刀的导向,否则会造成轴承内孔轴线的偏斜 1.轴瓦的组合 1)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接触良好。无论在加工过程或装配组合时,均须用0.05mm塞尺从外侧塞 入检查,在各处的塞入深度不得大于接合面宽度的1/3。否则应配研达到要求 2)同组加工的上、下轴瓦,应按加工时所作标记装在同一轴承孔内.上、下轴瓦两端方向应同组合加 工时一致 2.瓦口垫片的制做与装配 1)剪制瓦口垫片,应与瓦口面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瓦口面2mm,长度应小于瓦口面1mm,而且 垫片应平整、无棱刺 2)瓦口垫片装配时,瓦口两侧的垫片厚度必须一致垫片与轴颈之间有1.5—2mn、间隙,长度方向不 能超过瓦口端面 3轴瓦外圆与相关轴承孔表面的接触上、下轴瓦装配后应与相关轴承孔接触良好。 4轴瓦固定销的装配 1)轴瓦的定位销孔.应在瓦口面与相关轴承孔的接合平齐的条件下,再进行配钻铰 2)定位销打入后,应与销子紧密配合,不得有松动现象.销子的端面应低于销孔端 5.轴瓦内孔的刮研 1)轴瓦内孔刮研后.应保证装入轴瓦中的相关零件的平行度、直线度、中心距等达到图样要求 2)轴瓦内孔刮研后,应与相关轴颈接触良好。如图样中未作规定,按表7-l01执行 3)上、下轴瓦接触角α以外的部分均需刮出楔,楔形以瓦口开始自最大逐渐过渡到零

滑动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金属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滑动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 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课题完成时间: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级3班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题目: 滑动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5月18日至 5 月31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已知技术参数: 滑动轴承座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完成后需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 1.设计任务 (1)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置和造型方法。 (4)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5)绘制出铸件图。 2.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3.工作计划(进程安排) 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1天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1天 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2天 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1天 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2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答辩1天 4.主要参考资料 《热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手册》 系主任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名: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 轴承是支撑轴或转轴的主要部件,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一、滚动轴承的装配。 1、轴承的滚珠、滚柱、内、外园表面必须光滑,不得有麻点裂纹、锈痕变色以及起皮等现象,保持器完好,转动灵活无异音。 2、轴承与轴装配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0.02~0.03mm紧力。 3、轴承与轴承座装配采用基轴制过渡配合,紧力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 0.02~0.1mm(套筒轴承座取小值)原则是保证内外套不发生相对转动。 4、装配前,应检查测量轴,孔径,其圆锥和椭圆度应符合图纸要求,一般圆锥度不大于0.015mm,椭圆度不大于0.03mm。 5、对于轴径因磨损或其它原因,使轴与轴承内套间隙过大时,不应采取打样冲眼或滚花的方法来增加配合紧力,向应喷罐或堆焊再车如加工恢复原始尺寸。 6、装配时先用汽油或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再根据配合性质选取不同的装配方法,对过盈量较大的除用压力机压入外,还可采用机油加热至90~115℃时迅速套装方法,对紧力较小的可用手锤打入,但要沿四周均匀渐入,严禁直接敲打轴承内外套。加热装配的轴承,不得浇水降温,应待其自然冷却。 7、拆装轴承时的施力原则应是施加的压力应直接加在配合套圈端面上,决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即从转轴上拆装时,施力于内套,从轴承座拆装时应施力于外套。 二、质量验收标准 1、装配好的轴承端面,应与轴肩或孔的支轴面贴靠,轴承型号规格的端面应向外。 2、应保证轴承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没有歪斜和卡住现象。 3、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胀余地,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外套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或轴承因没有这个余地而产生附加应力,以致急剧发热而被烧毁。 4、轴承内必须清洗,严格避免钢、铁屑及杂物进入轴承内部。 5、装配后的轴承外套不得松动转圈,应有0.01~0.03mm的紧力。 6、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音,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 7、轴承各部间隙应符合要求。

轴承组装工艺

ECCENTRIC LOCKING COLLAR ASSEMBLY PROCEDURES 偏心套锁紧轴承组装工艺 Slide shaft into bearing bore, shaft must be straight, true and free of nickes and burrs. proper aligned in the housing. 将轴穿入轴承内孔,要保证轴必须直、正、 无毛刺。 Locate bearing/shaft on mounting surface . Mounting surface should be flat and stable. If needed, align bearing to insure it is. 将轴承座/轴安装在轴承支板上,要保证轴 和轴承座成直线。 Secure housing to mounting sourface. 将轴承座可靠的固定到轴承支板上

If possible, rotate shaft by hand in direction of final rotation to insure the bearing turns freely and smoothly. Slide locking collar over shaft. 先用手旋转轴,看轴承是否能自由地无障 碍运转。 将轴承锁紧套滑动到位。 Engage locking collar by rotating collar in direction of shaft rotation so the eccentricity of the collar mates with the eccentricity of the inner ring.. 沿轴旋转方向旋紧偏心套,确保偏心套与 轴承上的锁套紧密配合。 Insert a drift punch in blind hole of locking collar. Punch must be positioned so striking it rotates the collar in the direction of shaft rotation.. 将冲头放入偏心套盲孔中,冲头位置必须 保证在击打偏心套沿着轴的旋转方向旋 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