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云南方言古语词研究

内容摘要: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等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云南方言古语词考释

一、云南方言概况

云南是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曾经生活着百濮、百越、氐羌等三大部落群体。在经历了多次历史进程后形成了现在的以汉族人口为主、2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的民族格局。在汉文化(中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漫长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据文献记载,由战国末期的“庄蹻开滇”进入云南的内地移民是最先进入云南的一批汉族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以兵临滇”,将云南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第一批内地汉族人民,主要是戍边军人和屯田农民,陆续进入云南。在东汉时,汉族移民进一步深入到滇西地区。两汉至元代期间,陆续有内地汉族移民迁入云南。到了元朝,忽必烈带兵从滇西北经丽江、大理进入昆明,在云南设行省。明初短短30年,移民近40万人,大都是江淮子弟,

云南方言

①曾经有一段相当板扎呢爱情摆的我前面,我就某克理皮,等到打失的才觉的相当闷灶,杂个会呢个鬼火,如果有机会再来一么我一定会对那个姑娘说:?老子爱你!?硬是要加个时间在前面呢话么干脆就来个一万年。 ②在哪个冷眯日眼呢冬天,我们抖鳞阔站呢站在脏巴拉施呢滇池边,我被你跟楞半倒呢外表吸引,特别是你曹逼十奈呢声音,从此每天想的都是憨眯日眼呢你! ③一老倌到某汽车销售中心,只见他掏出2000元人民币往桌子上一拍:?挨我整辆桑塔那?,营业员大惊:?你家呢钱不够啊?,老倌不解:?外面不是写的‘桑塔那,2000’噻??营业员:?哦.么您出门往右拐,那家公司呢奔驰才600~~!? ④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喃样职业?蚊:护士,打针儿呢,你来?屎壳郎笑道:缘分啊,同行,我在中药局里首捏药丸. ⑤女友:?你咯喜欢我?? 老臭虫:?嗯。? 女友:?我长呢很漂亮,咯是?? 老臭虫:?嗯。? 女友:?你觉得我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我的容貌像盛开的樱花,比世界小姐美丽得多,咯是?? 老臭虫:?嗯。?

女友:?买,你太会讲话啦,我太高兴啦!? ⑥云南人脖子嗓子不分,某生到北方上学,喉咙发炎,去校医室:医生,我脖子疼. 医生围他脖子找了一圈,告诉他:你的脖子很好,不行就去医院照片. ⑦布什:?布莱尔噶,这事情么有小点难整。都打了好几天了,萨达姆那憨杂种是哪样事情都某得,你们再派一小点兵,噶要得??布莱尔:?买买撒撒,你是整哪样?我们支点人本来就米渣几个,能整呢早就整喽,再派么该挨推长坡呢克了!? 布什:?有病呢也可以呢,整杆枪发给他们,拼命呢冲塞? 布莱尔:?拼命冲?那他们打自己呢人噶咋个整?? 布什:?打球呢么,反正病人不去伊拉克那点误伤呢也不少。实话挨你讲,我们队伍里手就有不少长坡呢!? 布莱尔:?买买,我说咋个你呢导弹老是挨我头上砸,原来是致份啊,简直是鬼火绿!? ⑧有两个云南人到北京去游玩,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就决定去吃。刚坐下其中一个就对服务员说:?去拿两只烤鸭来甩甩!?等了一会,他们只见哪个服务员提了一只烤鸭在他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有一个等不急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为什么还不上他们的烤鸭,那个服务员说:?你不是叫我提一只烤鸭来甩甩吗?? ⑨客轮驶过荒岛,远远看到一个满脸胡须的人一面狂叫,一面拼命的

云南方言研究

云南方言溯源 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我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云南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它隶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北方方言基本一致。由于历史和地理 官话曾先后在明、清两代对云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方言词语的解释: 名词: 1.[鱼(酢)]yúzh 鱼酿酢法。制鱼毕,便盐腌。”白居易《桥亭卯饮》诗“就荷叶包鱼 ?(zha 第三声)”。

2.[坝]b?代宗大历十四 注“蜀人谓平川为坝。”今方言“坝”音。 3.[眼扎毛]yǎnzhámáo。睫毛,眼睫毛。《元曲选?单鞭夺槊》第二折[小梁州]白“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今方言“眼扎毛”。 4.[毛贼]máoz?i。泛称盗贼。《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今方言“毛贼”音。 5.[索子]suǒzi。绳子。《虚堂和尚语录? 期取证,又作麽生”今方言“索子”音[so31ts?53] 多以草,麻或棕搓成。 6.[端公]duān?ōn? 公送崇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今方言“端公”。 动词: 1.[望]wàng.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今方言“旺”音。 2.[优]yōu?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优:调戏也。今方言“优”音。 3.[和]hu折[乔牌儿]

云南方言言语理解

云南方言言语理解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鬼火录”是什么意思? A、磷火 B、很生气、发火 C、打架 2、“你这事是老火了”中的“老火”是什么意思? A、过时 B、老辣 C、严重 D、厉害 3、“你这人真的是神了”中的“神”是什么意思? A、人精神不正常 B、神仙 C、神机妙算 D、不合情理 4、“你葛来?”的意思: A、你过来 B、你去了来 C、去去就来 D、你来吗 5、“给你两把头”是什么意思? A、形容要打人,给你脸上两巴掌的意思 B、给你什么好的东西 C、无特殊意思 6、云南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买买”所表示的意思是: A、表示强烈的购买欲望 B、表示强烈的惊讶 C、表示十分高兴 7、“甩米线”是什么意思? A、做米线 B、把米线丢了 C、吃米线 D、卖米线 8、父亲抱着孩子在圆通山动物园,指着一个残疾的动物对孩子说: “买买,赶跌看,特只有一个国!” 这位父亲说的“国”指的是: A、上肢 B、翅膀 C、角 D、爪子 9、发生口角之争,以武力相威胁时,男人一般会威胁说: “你葛是想我挺你两托才好在”,此时他所说的动作是? A、用脚题对方两脚 B、用拳击打对方两拳 C、用肘击对方两下 10、见面打招呼时一般会说的是: A、你整喃样 B、你葛吃得啦 C、你要克哪点 D、出来玩改 11、“说我呢左边”可以用来: A、自我批评 B、否定别人 C、介绍自己 D、指点方向 12、“鬼眯日眼”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形容词 13、“马普”全称: A、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B、马术普及 C、训马技巧 D、马街普通话 14、“卡拉国罗”指: A、去唱卡拉OK吧 B、保卫祖国 C、墙边角落 D、拟声词 15、“诺诺”的意思是: A、睡觉 B、懦弱 C、可爱 D、暗恋 16、云南话里的“板扎”意思是: A、家具样式 B、骂人的话 C、做的非常好 17、“咋个整”最对应的是: A、唱歌 B、怎么办 C、翘辫子 18、“曹耐/务俗”云南方言中是: A、骂人是话 B、赞美人的话 C、形容词 19、云南话中“大街小巷”的正确发音应该是: A、da jie xiao xiang B、da jie xiao han C、da gai xiao hang D、da gai xiao han 20、学校放学以后,很多学生都会留在学校里“爪一哈球”,他们所进行的球类运动是: A、足球 B、篮球 C、排球 D、羽毛球 21、“嘛挨老子鬼眯日眼呢嘎”意思是: A、别让我看你那死样子 B、别鬼头鬼脑地跟我说话 C、别扯淡了。 22、“赶紧过来肿脖子”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说? A、吵架的时候 B、看病的时候 C、购物的时候 D、吃饭的时候 23、“你葛是还要枪的起?”中的“枪”这个动词代表什么动作? A、用眼睛瞪 B、打架 C、用手指着对方 D、用刀子或利器刺对方 24、最常用的口语要素:“葛活啦?”是什么意思? A、起床了没? B、对不对? C、真的吗? 25、云南方言里“阿根”的意思是: A、那个 B、一种草药 C、蹭饭 二、名词解释,请用普通话形式解释下列短语(每题三分,共15分)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中国与外界的接触、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 1.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 2.Beijing 北京 3.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 4.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 5.Canton 广东 6.chai 来自于“茶” 7.Changshan“长衫”,男子用 8.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 9.chi 或 qi 气(功) 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 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 12.china ware 瓷器 13.Ching,Qing 清(朝) 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 15.chopsticks 筷子 16.Chop-suey 来自“杂碎” 17.Chow mein 来自“炒面” 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 19.chow (food) 炒饭,食品

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 21.Confucius来自“孔子” 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 23.Cumshaw赏钱,来自“感谢” 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 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 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 这个词的意思 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 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 29.Feng shui 来自“风水” 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 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 32.geisha 艺伎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 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 而将错就错了 34.Ginseng来自“人参” 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这个词在英语里用的很多,并有电影电 视节目,乐队取此名的。举例: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 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对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36.gwailo 鬼佬,广东话 37.Han 汉族 38.Hanoi 河内(越南城市) 39.hanzi 汉字

最新 邵阳方言语气词研究-精品

邵阳方言语气词研究 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上游。北邻娄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根据《湖南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一文中的描述,邵阳方言属于湘方言中的南片。邵阳方言语气词数量极多,其中有些语气词的语用功能与现代普通话里的语气词基本一致。因此笔者将对仅邵阳方言特殊语气词做一个分析,分别从它的句法特征、语用功能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邵阳方言语气词的句法特征 邵阳方言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单用单音节语气词,并一直占据优势,本文仅对邵阳方言的特殊单用单音节语气词做一个简要描述。它主要有:咋[tsa]、子[tsε]、是[s?蹋荨⒙?[man]、咧[liε]。 (一)咋[tsa]1.句末语气词咋[tsa]“咋”既可以位于句末,也可以位于句中。当它作句末语气词的时候,可用在陈述句、是非疑问句句末,来表达语气,具体用法如下:(1)果样个菜还是好恰咋。(2)喊你你嗯应,等哈咋。(3)小把戏,你切嗯切咋?嗯切我就切里。以上例(1)用于陈述句末,表示对某一观点的赞同,有确认和肯定某一事实的语气;例(2)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无奈,一般含有警告之意。当“咋”用于是非问句末,如例(3)则表示缓和语气及不耐烦之意,要求对方作出肯定回答。另外“咋”还有一种表善意友好的意思,如在分发物品时,分发者可能会先发给小朋友,这时,他们会对着小孩儿说“先把你咋”。此时这个“咋“则表示自己很在乎对方,很关心对方。2.句中语气词咋[tsa]当“咋”作句中语气词时,主要用在句首词语或称呼语后,一般是位于主谓结构间。即可用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也可表示强调的语气。如例(4)、例(5)、例(6):(4)果样个菜咋还是恰得。(5)干部咋,当然要起带头作用。(6)喊我咋,喊我就单糖把你恰。例(4)中加上“咋”,是为了引起听者的注意,跟听者强调这种菜是很好吃的。例(5)中有了“咋”,则侧重是强调个别或特殊人群所具备或所应具备的特点。例(6)表示对“先决条件”的强调。 (二)子[tsε]“子”在邵阳方言中,是一个极具灵活力的句末语气词。其可附于多种句型后,语气意义丰富多样,又相当能凸显情感。当它用于陈述句末,表示平和的语气,具有完句作用。且常用于肯定句,一般与“点 (滴)”“哈(下)”搭配使用。如“好恰就多恰滴子”“得空里进屋来坐哈子”,两句话加上“子”,会使句子的语气变得更具有亲切感。反之,若没有,句子便会显得生硬,别扭。“子”用在形容词谓语句句末,表示一种对积极意义的肯定和认可。含有轻微的赞叹语气。如“老妈炒各菜香喷喷里子,嗯是好恰”“各件衣衫捞软子,穿起舒服得很”,两句话附上“子”后,使得整个句子富有些许褒义色彩。也正是因为“子”有着赞叹语气,自然它也就不能和具有贬义色彩的句子在一起使用。比如,“其没黑”,我们就不能说成“其没黑子”。否则,听起来会感到很怪异。此外,“子”用于感叹句句末,使感叹句变成疑问句,即“子”作为语气词有成句作用,帮助构成疑问句,表询问。如:“那杂鱼好大子?”这个疑问句,若没有语气词“子”,在邵阳方言中就不能构成疑问句。

南京方言语气助词

南京方言中的文化现象探析 丁晓雨 090100002 班级:09文21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对南京方言中的各种语气助词感到非常的亲切,总能让我感到浓浓的家乡味。已经有不少前辈对南京方言的语气助词做出了贡献性研究,我在这里就主要罗列一下研究发现及成果。 南京方言中的语气助词虽然不多,但用法相对固定: 一、“啊”“喃”“噢” 在一般问句句尾中,与普通话的“啊”字同义,可用“啊”“喃”,不区别意义。如:那你自己阿来啊?/那你自己阿来喃?一般说来,选择问句的前一句只用“喃”,后一句皆可,使用习惯多与南京话语调普遍是一种降调有关,问句在末尾处有一个升调,而一般不会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升调,所以一般只在选择问句的后一句用“啊”。如: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喃?/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啊?名词作问句时,只能用“喃”,如果换成“啊”,表达的 意思不同。如:刘顺喃?表示刘顺在哪儿。/刘顺啊?用在有人来访或来电时,还未见到对方或还未确定对方是谁的时候问的话。/你喃?表示征求你的意见。/你啊?有一种“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意思。 但是,与“喃”不同的是,在普通话用ma吗作问句时,南京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啊”,而不是“喃”,并且在南京方言中几乎没有“吗”这个语助词。南京方言的是非问句的格式为阿V,句末用“啊”而不用“吗”。如:你 阿知道啊?/阿是本来有的啊? 在表假设的意义中,相当于普通话“ne呐”。如:要是突然下雨了喃,那就……这种假设问句如果句末用“么”,则完全没有疑问的意味。在南京话用“喃”,却也并没有多少疑问的语气在其中,仅表达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在表示设想的句子中,普通话里用“呐”,南京方言中用“噢”,带有一种警示、嘱咐的口气。如:这个很危险噢! 在表示“还”“还不”的时候,普通话均用ne呐。而在南京方言中,在表示“还”时,大多用“啊”字,有时也可用“喃”,但缺少反问语气,多含鄙夷口吻。如: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啊?/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喃。在表示“还不”的时候,基本上用“喃”,如还没完喃。/还不用这么多喃。 表示申明有的时候,南京方言用“喃”字,这里的“喃”是降调,不拖沓,如:有三十万喃,阔地很喃!/听说还有个姓张的喃。 二、习惯性的“唠”字结尾 普通话中表起事和完事时使用“le勒”,南京话中可以用“唠”或“赖”,使用时区别不大,用“唠”的时候,感情不丰富,叙述平淡,用“赖”的时候,一般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下雨赖”表惊讶,没料到会下雨。“进来吧,吃饭赖”有较强的催促意。“我不高兴去赖”更突出不高兴的

云南方言与普通话量词使用不同的现象存在原因浅探

云南方言与普通话量词使用不同的现象存在原因浅探 姓名:季晓博学号:201006424205 摘要: 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量词使用的问题上有诸多不同,本文试图以浅显的语言简要说明其中不同用法的量词的类型,以及这些有不同的用法的量词(个体量词)的由来和演变,解释我们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和误解。 关键字: 量词个体量词产生发展流变 云南方言在量词使用方面和普通话相比有一些有意思的区别,初来云南省的人会有诸多不适,产生一些笑话。如云南方言中的:一张车(一辆车),一根人(一个人),一坨棉花(一团棉花),打了几托(打了几拳)。这些使用习惯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有的甚至不能理解。如果简单把这些语言现象归为“地域差异”一句话,则显得太粗糙。如果想仔细探究这些日常生活中奇怪而寻常的语言现象,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什么是“量词”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这条解释非常简单,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们需要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与我们的第二语言英语比较,就会发现汉语中的量词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英语中也存在量词,例如:a dozen of apples,a pair of shoes,a piece of paper。相对应的,汉语中有“一双鞋”、“一张纸”,但是没有对应的“dozen”这个词。只不过这些和汉语中的量词并不是一个概念,如汉语中有:一个人,一辆车,一只羊。像“个”“辆”“只”这些貌似不存在也不影响意思表达的量词是英语中没有的,英语中用简单的“数+名”的形式轻松解决。 这确实很奇怪,汉语中为什么会有这些无所谓的量词存在?而且貌似就是这些“无所谓量词”在云南方言中搞鬼,才会出现“一张车”这种奇怪的说法,如果大家用简单的“数+名”说“一车”好像也没有什么歧义。 这种量词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叫“个体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或动作持续时间的数量单位,一般分作动量词、名量词(有的将“时量词”从中分出)两个大类。“个体量词”是名量词的一个子类,是相对“集合(集体)量词”而言的。 关于量词的范围、性质和作用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只有个体量词才是量词,表示的是事物的种类、性质等等,应该把它和度量词(或称计量单位词、度量衡单位名词)严格区分开来。另一种意见认为量词的主要作用是计量,其他作用(如有时具修辞色彩)是次要的;量词包括个体量词,也包括度量词、货币单位量词、临时量词、集合量词、不定量词等,虽然各个小类产生有先后,性质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属于统一的量词系统,共同点是主要的。 持第一种意见的多为外国学者及部分海外华人学者,他们的母语中有度量词,利用容器名称来计量也很常见,但是基本没有个体量词。所以他们从自己语言的视角观察,发现汉语的个体量词很特别:跟其他语言相比是多出来的东西,又不像度量衡单位那样只是机械地表示数量,而是丰富多彩,带有某种形象性,因之判定这是完全不同的词类。有人并为之取了特别的名称。较早的例如日本人宫胁贤之助,认为“连结于数词之后表示事物种类性质的那种词叫做陪伴词”。国内的前辈学者刘世儒也曾持这类看法,他把通常所说的个体量词称为“陪伴词”,说“这是纯然的语法范畴,同实际称量的数量没有关系”。但后来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多数中国学者均持第二种意见。尽管“量词”的定名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早期的语法著作对于它能否独立于名词另成一类也有不同看法,但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后增订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将量词正式列为一个

英语中的外来词

2007年9月观晤学司·学术探讨·浅析英语中外来语的来源、成因及影响蒋咏梅(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江苏连云港)【摘要】本文首先对英语外来词的历史进行探源,对其发展过程作了概述,并对其成因进行概述,然后主要分析了数量众多的外来语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外来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联系,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更加国际化,了解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成因和来源,有利于加强对英语的理解。【关键词】外来语发展来源成因影响ABriefAnalysisOftheLoanWOrds.mEnglish.1iangYongmei(Primary刖wattonDepartment,LiangyungangTeachers?CollegeLianyungang,JiangsuProvince)【.Abstracts】nethesisfirst0fauprobesint0山eorigi…nnfEnglishvocabularywithexemplifyingwords,inthenextplat:eexpatiatest|lecause0fitsformation.andthenanalyzesthee~ctsthatloanwordshave·0ntheEn glishlanguage__Eventuallyanaturalconclusioncomes?mtobeing:Theloanwordsreflectcuhurallinksandendch【heEnglishvocablll。rys0that_lhasbecomeamomuniversMlan—guage.Furthermore,ac(1um?nlangyourselveswitht}Ieorigin,developmentandcanseofformationisDfgreathelprorEnglishleamerst0deepentheunderstand ing0f|heEnglishlangu~e.【Keywords】loanwords0n?ga?ndevelopmentcause0fformationeffect英语词汇主要由本族词和外来词组成,词汇量大,据最新统计,英语词汇量大约在100万左右。英语词汇量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打开英语词典来看,大约百分之八十的词都是从其它语言借来的,绝大多数的外来语来自拉丁语,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法语借来的,另外大量的词直接或间接来自希腊语。相当多的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还有一些词来自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荷兰语,少数词来自世界各地的其它语种。如:Ⅲ,taxi来自法语;opera,studio来自意大利语;mosquito来自西班牙语;kowtow则来自汉语。有人说英语是一种“贪婪”的语言。英语词汇中外来词如此之多,以致于在英语运用的每一个句子中,都有可能出现外来词,看一个例句:Their cups are black,这个简单句只有4个单词,但其中your·是斯堪的纳维亚语外来词,black是法语外来词,cup是拉丁语外来词,只有are是本族词。这些外来语词,由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时间已久,已经完全英语化,即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很多人也未必能说出它们的来源。由此可见,外来词已成为英语语言中必不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英语新词汇也在应运而生。若干年后,恐怕没有人能说出英语究

黄梅方言语气词

黄梅方言语气词小论 2008221102410033 李纯 摘要:黄梅人日常交谈中语气词的使用相当频繁,语气词比较丰富,表情达意复杂细腻。本文描写分析11个语气词的用法。 关键词:黄梅方言;语气词 湖北黄梅县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传统上即有“吴头楚尾”的说法,当地居民又多是江西移民的后裔,方言属江淮官话黄孝片,是比较有特色的方言之一。 一、麽(咪)/mo/ “麽”可以表示疑问,它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作用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吗”)。但是这种是非问句陈述的事情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例如: 1..恩孩子上学麽?(含义:问你的孩子上没上学) 2.爸爸下班麽?(含义:爸爸下班了没) 3.小红到恩屋去麽?(含义:小红到你家去了没) 陈述句加“麽”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对它的回答也是肯定或者否定的。“咪”一般表示的是长辈对晚班的提问,语气比较随便、轻蔑。例如:恩妈妈叫恩去上学,听到咪? 二、啵 “啵”也能表示疑问,他同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构成是非问句。但是他所问的事情是还没有发生的事,表示的是对将来发生的事的提问。例如: 1.小明来啵?(小明要来吗) 2.恩喜欢吃鱼啵?(你喜欢吃鱼吗) 3.他困醒啵?(他要睡觉吗) 简单的说,“啵”是对将来事情的提问,而“麽”却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提问,两者有着时态上的不同。 三、呢?/ni/ (1)“呢”也同样表示疑问,它的结构很简单,一般是“主语+呢”,表示对主语的提问。例如: 1.爸爸呢?(表示爸爸在哪,怎么样) 2.椅子呢?(表示椅子在哪,怎么样) (2)用于表示假设的句子,又让对方或自己思考的意思。例如: 1.我要是不同意呢?你有么办法。 2.小红要是没来呢?恩将麽办? 在黄梅方言中还有“嘚”(表示对事实肯定的提问,如:恩来了嘚?),“哝”(加在陈述句后,如:恩屋有几口人哝?)等疑问词,也是用于陈述句末尾,但用的范围比较小。 四、哒[·ta] (一)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提醒、责怪等语气。 1.还有三个人冒来哒。(还有三个人没有来呢) 2.你不信我的话哒。(谁叫你不信我的话呢) (二)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催促、请求、建议等语气。例如: 1莫哭哒(你别哭呀) 2恩走快走哒(你走快点吧) (三)用于句中,表示列举。例如: 1恩家有么事人哝?(你家有些什么人呢?)爸爸哒,妈妈哒,奶奶哒。 2菜里放滴么事香物哒?(菜里放些什么作料呀)葱哒,生姜哒,茴香哒,味精哒。

对骆小所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的评述

对骆小所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的述评 摘要: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体现着编著者对现代汉语的认识,它既有与其他现代汉语教材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对此书各章进行详细、深入的评述,并与其他现代汉语教材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现代汉语引论》;对比;特点;不足之处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传授现代汉语的理论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现代汉语认识的深入,为了实现继承和发展汉语研究,现代汉语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而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则是21世纪的高校改革教材之一。此书包括以下七章内容:现代汉语概论、文字、语音、语法、修辞、语言风格和语义。本文详细、深入的对《现代汉语引论》中的各章进行述评,并与其他现代汉语教材进行对比,如,在1962年出版的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称为“胡本”)、在1986年出版的刑福义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称为“刑本”)以及黄伯荣先生和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以下称为“黄廖本”),从而归纳出《现代汉语引论》的特点,认识到其不足之处。 一.现代汉语概论 现代汉语属于个别语言学理论范畴,即对汉语的体系及其特点进行描写、研究,探索汉语的规律。在《现代汉语引论》的现代汉语概论这一章中,编者们运用普通语言学中的语言谱系分类理论,指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然后简单介绍了语言谱系分类的内容。并且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知识指出“我们在研究现代汉语时,不仅要和古代汉语进行比较研究,而且要和蔵缅语、壮侗语、苗瑶语等语族进行比较研究。这样,才能从同源中找到它们异流的内在原因。”①这就把个别语言学理论与普通语言学理论和历史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语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胡本”认为“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刑本”则认为“现代汉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方言,另一种则是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对“现代汉语”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明确的指出“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②,这就充实了现代汉语所研究的内容。 ①骆小所主编《现代汉语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1页。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咧”

汾阳方言的语气词“咧” 摘要:“咧”是山西汾阳方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语气词。它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应用相当广泛。从它作为方言语气词的特殊性角度入手,可将其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疑问语气词;同时它还有连用的现象;不论是单用还是连用都体现出一定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汾阳方言语气词“咧” 汾阳位于山西晋中偏南部,因在汾河之北而得名。汾阳方言属山西晋语区吕梁片汾州小片方言,该方言中的语气词相当丰富。本文对汾阳方言词“咧”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说明其特点和用法。 一、汾阳方言语气词“咧”的分类 ?摹斑帧钡墓τ米攀郑?参照李小凡(1998)《苏州方言语法研究》的一些观点,可以将其分为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疑问语气词。 (一)事态语气词 作为事态语气词,“咧”一般用在陈述句句末,表示平白、客观地对实际发生的事进行铺叙;语调为平调。方言语气词“咧”在实际的应用中,显著地表现在对时间的界定上。 1.仍然态

指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事态的持续发生。通俗地来讲,就如同语法范畴中的现在时和进行体,二者常常共同表现出来。如: (1)下雪咧。 (2)睡觉咧。 在汾阳方言中,语气词“咧”可以表示说话时动作正在进行。可以单用,如例(1)和例(2)。也可以在前加“正”,组成“正……咧”的形式;还可以加汾阳方言中表示持续的词“的”,组成“……的……咧”或“正……的……咧”的形式。如: (3)正刷锅咧。(正在洗碗。) (4)睡的觉咧。 (5)孩儿耍的咧。(孩子正在玩着呢。) (6)爸爸正吸的烟咧。(爸爸正在抽烟。) “咧”多用于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性非主谓句以及连谓句中。如: (7)他上课咧。 (8)小丽的脸红的咧。 (9)下雪咧。 (10)他低的头想事情咧。(他低头思考事情呢。) 2.将然态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人说话之后,一般出现在陈述

一箩穷,二箩富——云南方言

一箩穷,二箩富——云南方言 烟煪火燎 “我的眼睛被烟煪了”,字典上说煪qiú 火貌。燥。 在云南方言中读qiū,有烟熏之意,常说的词有“烟煪火燎”。 民间通常将腌制的猪肉挂在灶头用烟熏,也称为用烟煪。 这个煪字首见于《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涂良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舀yǎo 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舀水、舀汤。 在云南方言中除了舀流质外,也可用于非流质,如舀饭、舀菜、舀米。 这个舀字大家都常说,但会写的没有几个。 臊子 《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到: 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 郑屠道:“使得,你们快选好的切十斤去。” 鲁提辖道:“不要那等腌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 郑屠道:“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 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文中的“臊”sào是指剁细的肉,臊子指剁好的肉末或切好的肉丁。你要是在昆明的传统小吃或快餐店里点一碗米线或是面条,服务员会问你要什么“sào 子”,这sào应该就是臊子,也叫“帽子”,就是放在米线或面条上用酱和碎肉炒制的调料。常见的有红烧肉、pā内、杂酱、三鲜等。 是箩还是脶? 脶luó 手指印在平面上的图纹,也就是指纹 [fingerprint] 脶,手指文也。——《广韵》 手指头的纹路一般有两种,儿时称像同心圆一样封闭的指纹为“箩”,另一种不封闭的称为“簸”。儿时不知道这“luó”是“锣”还是“萝”,从像形的角度看,“箩”与“簸”较为帖切。前些时日偶然翻字典时看见“脶”,不知这“脶”是不是儿时说的“箩”,但愿不是望文生意吧。云南方言源于明代,但愿这“脶”也是一枚语言活化石。现在小孩可能都不太注意自已手上的指纹了,记得儿时还

华坪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词语与语法的机制关系

华坪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词语与语法的机制关系_特殊教育 论文

许多研究汉语方言的学者认为,方言之间的差异语音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一般来说,语文工作者也往往对于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词汇予以较多的注意。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方言间语法差异较小这是事实,但即使是同属一种方言的次方言甚至地方小方言之间,其语法仍存在若干细微差异。本文以云南华坪汉语方言为例,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华坪县位于滇西与川西南结合部,全县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9乡2镇,总人口17.08万人,有汉、傈僳、彝、傣、回、苗等民族。华坪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大体而言,它的基本词汇与语言规则同普通话基本一致,不过同中有异,华坪汉语方言中常用到的词语和句式,与普通话之间有较大差异。这些往往成为当地华坪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难点。 一、华坪方言词汇 华坪方言与普通话词类一样,都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音词十一类。但部分与普通话的用法和说法有所区别,下面就将这些不同点举例说明。 (一)疑问代词 华坪方言中常用哪个、哪哈、哪个时候、啷个、咋个。 哪个即谁的意思,常放于动词前或动词后。例如:哪个给你的这些东西?(谁给你的这些东西?)哪哈、哪个时候即什么时候的意思,常放于动词前。 例如:哪哈回家的?(什么时候回家的?) 你哪个时候回家的?(你什么时候回家的?) 啷个、咋个即怎么的意思,常用于动词前。 例如:去昆明的路啷个走?(去昆明的路怎么走?)

你想咋个说?(你想怎么说?) (二)副词 华坪方言中常用时间副词刚刚、将将、将才,程度副词怪、溜语气副词怕频率副词紧。具体用法如下: 1.时间副词:刚刚、将将、将才,即刚才的意思。 如:这衣服你穿将将合适。(这衣服你穿刚好合适。) 将才你不是说了吗?(刚才你不是说了吗?) 刚刚你不是去学校了吗?(刚才你不是去学校了吗?) 2.程度副词:怪、溜,常放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事物的性质或行为程度。 怪字放在形容词前面,用来表示事物性质的程度。即很非常的意思。 如:这东西吃起怪香!(这东西吃起来很香!) 这人说话怪好笑!(这人说话非常好笑!) 溜字在华坪方言中也是使用频率较高一个程度副词,常用于形容词前,表示很、十分的意思。 如:这苹果溜酸。(这苹果很酸。) 3.语气副词:怕在华坪方言中有也许大概恐怕的意思。

云南话

土话词语 1、给吃掉饭了——意为饭吃了没有?“给”(用此字仅表读音,也有人写为“左口右格”,不知何意。以下举云南读音皆如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云南话里用得极多,多置于句头,表反问、提问。例,给打牌?意为——打不打牌。 2、走,上该买孩子克。——诸位别吓着,此句意为”走,上街买鞋子去”。云南街读“该”;去,念”克“而且一般用在句末,或者句首。比如说”给克?“就是问”去不去“,”克我家嘛“就是”去我家“ 3、哪费食堂,菜难吃死掉。打一个如呢还要2块,老实个鬼火绿(读第二声)呢!此句有点难,注解一下“哪费”即什么、哪样,如者肉也,肉在云南读“如”。呢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老实非诚实。是非常、很之意。鬼火绿,非常常用,不难理解,太生气了,怒发冲冠之谓也。注意,要读“陆”! 4、你支费男朋友太”曹奈”了,十块“切”(读第二声)“吼”场电影呢舍不得。注解:“这”念“支”音,“支费”者,“这种”也。“曹奈”,龌龊也,昆明人尤其爱说,切,即钱,读切(第二声)。看,本地人一般用“瞧”和“吼”,吼字现在多老年人还有,快失传喽,可惜可惜! 5、昨日(第一声)巴西队“哎费”球“抓”(读第二声)呢老实臭呢!“哎费”,基本同“哪费”|“支费”,不过有点看不起或蔑视之意。抓,踢球也,如,走抓球刻!意为走踢球去! 6、”不有“二字连起来说变成了一个字念”biu“,意思是指没有。比如说,我还biu 吃饭呢,就是我还没有吃饭呢!,这个biu(不有)在滇西和红河等地方很流行! 7、你聂饭给请掉了?“你聂”,尊称对方,约同于“您”。兄弟估计,可能就是“您”的变音。说句题外话,云南汉族多为明时从内地移入。因旧时交通不便,可能云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读音。还有不少有特色的句子和词汇无法表达,刚才哪些例子,兄弟一面嘴里念念有词,一面手翻字典,累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实在顶不隹喽。今天就此打隹,以后有机会再说罢!最后留两个“四六级”难度的云南话,如有非云南之朋友能知其意,独行云南可矣!(云南朋友勿泄露答案)。 8、“知道地”。到了保山的朋友们问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如果对方回答“知道地”那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你别在哪儿傻等着对方会再告诉你,或者还一直追问“既然知道那要往哪儿走”。“知道地”在这里是否定,就是不知道喔。 9、“喇擦”——形容词,多指女子很勤快。例如:你家(jie,一声)姑娘太喇擦了!(昆明人读家是“结”)10、板扎——形容词,之非常棒,非常好,非常牛逼,例如:么么三三(语气词,通常表示惊叹),你妈做呢菜太板扎了!另外云南人说话结尾通常以”呢“、”捏“、“噶“、”嘛“等语气助词作为结尾,这一点和四川话是区别很大的,比如:他早上才克掉学校呢!是吃掉饭克呢!,意思就是”他是早上才去的学校,吃了饭去的!“或者”还是个大伙子呢噶,冒跟小妹妹斗气噶!“此类,都是语气助词,没有专门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能运用自如的话,那么你就差不多云南话四级毕业了,^_^ 昆明常说的四字词语 1、日弄惯散——形容人行为笨拙,散漫。 2、跟愣半倒——形容一个人做事东扯西扯的,不具体。 3、呜噜拜来——形容一个人说活没准,整天在你耳边吵你。 4、疯天扩地——形容一个人很疯癫,举动奇怪。 5、啰里八嗦——形容一个人反复说一件事,把简单说得复杂。 6、神头二五——形容做事没准,不考虑后果,一般指危险的事。 7、板五板六——形容激动,被冤枉时很着急的样子。同义:跳脚板手8、雀神怪鸟——行为举动很奇怪。9、鬼扯十扯——谈些话题之外的事物。10、憨不碌出——形容笨,傻,不动脑筋。11、抖零壳颤——形容被吓到时发抖,或是行为冷而发颤。 鬼火了就是生气发怒

潜山方言的语气词

安庆潜山方言的语气词 提要:安庆潜山方言属于赣方言潜怀方言片,潜山方言语气词数量多,具有多功能性。句末语气词能表示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多种语气,可以独用也可以连用;句中语气词只能单用,有延缓语气和对比的功能。 关键词:赣语潜山方言独用连用 壹引言 1.1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皖河上游。潜山话与岳西话、太湖话、宿松话、望江话、怀宁话同属于赣方言潜怀方言片。 1.2潜山方言的语气词特点: (一)数量比较多,共25个; (二)同一个语气词可表示多种意义; (三)语气词位置大部分位于句末,有的也可以位于句中; (四)语气词连用比较常见。如:“了啊,着吧,的哟”等。 贰单用于句末的语气词 潜山方言中单用于句末的单音节语气词有14个,分别是:“着、了、啊、噢、欸、哟、咧、那、耶、哇、呐、唛、咳、的、吧。”其中“噢”是“啊”发音开口度变小历时演化而来;“欸”出现在“u”韵尾的字后面连读时会有语流音变,用“喂”字来记字;“啊”前韵尾为“u”时,用“哇”记字。单用于句末的还有一个三音节的语气词“就是了”。 2.1着 (一)用于陈述句,表完成或事态发生变化,并有成句作用,不能删掉。如:(1)作业做好着。(着 2 ) (2)错误!未指定书签。渠家人来着。(着 1+着 2 ) (1)中“做好”表性状的实现,这里的“着”是语气词“着 2 ”;(2)中“着”在动词“来”后面表动作的实现,“着”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根据同音删略的原则,删掉一个。 (二)错误!未指定书签。用于正反问句,一般用在“可”字句中,希望对方从肯定或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如: (3)错误!未指定书签。渠昨日可去着?(着 1+着 2 ) (4)错误!未指定书签。可好着?(着 1+着 2 ) (3)例的回答只用两个:“去着。”或“没有去”,对方只能从肯定或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4)例也是只能选择肯定的回答或否定的回答。

云南方言的特点

云南方言的特点 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云南方言的语音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鼻音尾韵母普遍鼻化;多数县市的方言无撮口呼韵母;近半数县市的方言无翘舌音声母;调值系统以降调为主,中低调占优势。(以下特点主要是指与英语相对应、受到方音影响的一些音素而言) (1)滇东北、滇西的大部分地方n、l不分。 (2) f是唇齿清擦音, h是舌面后清擦音。普通话的音节在云南许多县的方言中,往往读做fu音节,如湖呼读作fú,壶读作fú,虎读作fǔ,户读作fù。 (3) z、c、s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前。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接触或接近上齿背。zh、ch、sh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后,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颚前部。上下齿之间稍稍离开。云南人发这组音时舌尖只是微微翘起,没有到达硬腭前端。 (4) u是舌面后高唇元音。云南人发这个音时唇形不够圆;有些地方u自成音节,前边往往加上唇齿音声母v,读做vu。 (5) e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云南人发e音时舌位常常靠前,应将舌位后移;有一部分普通话读e韵的字,云南话都给读做o韵。 (6) er是卷舌元音。云南人发这个音时,卷舌程度往往不够。 (7) ai发音时舌位靠前,由低到高,口型由开到闭,有一个动程。云南有的方言把普通话读ai韵的字念成单元音e韵;把另一些ai韵字读成e韵。 (8) ei发音时由舌位较前的e开始,舌位逐渐升高。 (9) i是舌面前,高,展唇元音, u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云南的大多数方言中没有u韵, i, u两韵字都读成i韵。ie韵大多数云南方言都具备,发ue时,由u开始发音,舌位渐降到e与ie韵相似。 (10)鼻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鼻辅者复合而成的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类。前鼻韵母以舌尖中鼻音n做韵尾,后鼻韵母以舌面后鼻音ng做韵尾。发准n和ng是发准前后鼻韵母的关键。云南大部分地方方言都把鼻韵念成鼻化元音韵母。

云南方言词_不有_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2008年3月第25卷第2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 f Y unnan N ati onaliti es U niversity V o l 25,N o 2 M ar.2008 语言研究 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杨育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092) 摘 要:!不有?、!冇得?、!不有得?在云南方言中占了半数以上,其中的!得?字是古代汉语中!得?的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持续的用法在云南方言中的保留,!不有?在古汉语中和在云南方言中也基本一致。云南历代有移民移入,保留了历代语言痕迹。 关键词:云南方言;不有;得;语音演变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8)02-0148-04 收稿日期2007-10-20 作者简介杨育彬(1971-),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 文中!??表示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汉字。 % 148 %

% 149%第2期 杨育彬: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 15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 馆, 1985. [2]涂良军.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M ].昆明:云南 大学出版社,2001. [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4]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2.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 ].武汉:武汉市古籍书 店影印.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 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 [7]王力.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J].中国语文, 2002, (4). The Origin and Pronunciati o n Evolve m ent of t he W ord !bu you ?i n Yunnan D ialect YANG Yu-bin (Editor ial D epart m ent o f J YNU,Y un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K un m i ng 650092,China) Ab stract :!bu you ?,!you de ?and !bu you de ?accoun t for mo re than ha lf o fY unnan d i a lectwh ile !de ?i n Y unnan d i a lect o rig i nated fro m !de ?i n ancien t Chi nese tha t i nd ica ted t he ending o r conti nu ity o f an acti on .!bu you ?used i n ancient Ch i nese has a l m o st the sa m e m ean i ng as that i n Y unnan d i a lect .T he re have been i m m igrants to Y unnan i n d ifferent h istor ica l per i ods and t he l anguage tra its i n t hese per i ods have re m a i ned un til today . K ey word s :Y unnan d i a lect ;!bu you ?;!de ?;pronunc i ation evo l vement (责任编辑 丁立平) % 151%第2期 杨育彬: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