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方言词_不有_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云南方言词_不有_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云南方言词_不有_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云南方言词_不有_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2008年3月第25卷第2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 f Y unnan N ati onaliti es U niversity

V o l 25,N o 2

M ar.2008

语言研究

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杨育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092)

摘 要:!不有?、!冇得?、!不有得?在云南方言中占了半数以上,其中的!得?字是古代汉语中!得?的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持续的用法在云南方言中的保留,!不有?在古汉语中和在云南方言中也基本一致。云南历代有移民移入,保留了历代语言痕迹。

关键词:云南方言;不有;得;语音演变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8)02-0148-04

收稿日期2007-10-20

作者简介杨育彬(1971-),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 文中!??表示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汉字。

%

148

%

%

149%第2期 杨育彬: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

15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

馆,

1985.

[2]涂良军.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M ].昆明:云南

大学出版社,2001.

[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4]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2.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 ].武汉:武汉市古籍书

店影印.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

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

[7]王力.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J].中国语文,

2002,

(4).

The Origin and Pronunciati o n Evolve m ent of t he W ord !bu you ?i n Yunnan D ialect

YANG Yu-bin

(Editor ial D epart m ent o f J YNU,Y un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K un m i ng 650092,China)

Ab stract :!bu you ?,!you de ?and !bu you de ?accoun t for mo re than ha lf o fY unnan d i a lectwh ile !de ?i n Y unnan d i a lect o rig i nated fro m !de ?i n ancien t Chi nese tha t i nd ica ted t he ending o r conti nu ity o f an acti on .!bu you ?used i n ancient Ch i nese has a l m o st the sa m e m ean i ng as that i n Y unnan d i a lect .T he re have been i m m igrants to Y unnan i n d ifferent h istor ica l per i ods and t he l anguage tra its i n t hese per i ods have re m a i ned un til today .

K ey word s :Y unnan d i a lect ;!bu you ?;!de ?;pronunc i ation evo l vement

(责任编辑 丁立平)

%

151%第2期 杨育彬:云南方言词!不有?的来源及语音演变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云南方言

①曾经有一段相当板扎呢爱情摆的我前面,我就某克理皮,等到打失的才觉的相当闷灶,杂个会呢个鬼火,如果有机会再来一么我一定会对那个姑娘说:?老子爱你!?硬是要加个时间在前面呢话么干脆就来个一万年。 ②在哪个冷眯日眼呢冬天,我们抖鳞阔站呢站在脏巴拉施呢滇池边,我被你跟楞半倒呢外表吸引,特别是你曹逼十奈呢声音,从此每天想的都是憨眯日眼呢你! ③一老倌到某汽车销售中心,只见他掏出2000元人民币往桌子上一拍:?挨我整辆桑塔那?,营业员大惊:?你家呢钱不够啊?,老倌不解:?外面不是写的‘桑塔那,2000’噻??营业员:?哦.么您出门往右拐,那家公司呢奔驰才600~~!? ④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喃样职业?蚊:护士,打针儿呢,你来?屎壳郎笑道:缘分啊,同行,我在中药局里首捏药丸. ⑤女友:?你咯喜欢我?? 老臭虫:?嗯。? 女友:?我长呢很漂亮,咯是?? 老臭虫:?嗯。? 女友:?你觉得我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我的容貌像盛开的樱花,比世界小姐美丽得多,咯是?? 老臭虫:?嗯。?

女友:?买,你太会讲话啦,我太高兴啦!? ⑥云南人脖子嗓子不分,某生到北方上学,喉咙发炎,去校医室:医生,我脖子疼. 医生围他脖子找了一圈,告诉他:你的脖子很好,不行就去医院照片. ⑦布什:?布莱尔噶,这事情么有小点难整。都打了好几天了,萨达姆那憨杂种是哪样事情都某得,你们再派一小点兵,噶要得??布莱尔:?买买撒撒,你是整哪样?我们支点人本来就米渣几个,能整呢早就整喽,再派么该挨推长坡呢克了!? 布什:?有病呢也可以呢,整杆枪发给他们,拼命呢冲塞? 布莱尔:?拼命冲?那他们打自己呢人噶咋个整?? 布什:?打球呢么,反正病人不去伊拉克那点误伤呢也不少。实话挨你讲,我们队伍里手就有不少长坡呢!? 布莱尔:?买买,我说咋个你呢导弹老是挨我头上砸,原来是致份啊,简直是鬼火绿!? ⑧有两个云南人到北京去游玩,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就决定去吃。刚坐下其中一个就对服务员说:?去拿两只烤鸭来甩甩!?等了一会,他们只见哪个服务员提了一只烤鸭在他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有一个等不急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为什么还不上他们的烤鸭,那个服务员说:?你不是叫我提一只烤鸭来甩甩吗?? ⑨客轮驶过荒岛,远远看到一个满脸胡须的人一面狂叫,一面拼命的

云南方言言语理解

云南方言言语理解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鬼火录”是什么意思? A、磷火 B、很生气、发火 C、打架 2、“你这事是老火了”中的“老火”是什么意思? A、过时 B、老辣 C、严重 D、厉害 3、“你这人真的是神了”中的“神”是什么意思? A、人精神不正常 B、神仙 C、神机妙算 D、不合情理 4、“你葛来?”的意思: A、你过来 B、你去了来 C、去去就来 D、你来吗 5、“给你两把头”是什么意思? A、形容要打人,给你脸上两巴掌的意思 B、给你什么好的东西 C、无特殊意思 6、云南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买买”所表示的意思是: A、表示强烈的购买欲望 B、表示强烈的惊讶 C、表示十分高兴 7、“甩米线”是什么意思? A、做米线 B、把米线丢了 C、吃米线 D、卖米线 8、父亲抱着孩子在圆通山动物园,指着一个残疾的动物对孩子说: “买买,赶跌看,特只有一个国!” 这位父亲说的“国”指的是: A、上肢 B、翅膀 C、角 D、爪子 9、发生口角之争,以武力相威胁时,男人一般会威胁说: “你葛是想我挺你两托才好在”,此时他所说的动作是? A、用脚题对方两脚 B、用拳击打对方两拳 C、用肘击对方两下 10、见面打招呼时一般会说的是: A、你整喃样 B、你葛吃得啦 C、你要克哪点 D、出来玩改 11、“说我呢左边”可以用来: A、自我批评 B、否定别人 C、介绍自己 D、指点方向 12、“鬼眯日眼”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形容词 13、“马普”全称: A、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B、马术普及 C、训马技巧 D、马街普通话 14、“卡拉国罗”指: A、去唱卡拉OK吧 B、保卫祖国 C、墙边角落 D、拟声词 15、“诺诺”的意思是: A、睡觉 B、懦弱 C、可爱 D、暗恋 16、云南话里的“板扎”意思是: A、家具样式 B、骂人的话 C、做的非常好 17、“咋个整”最对应的是: A、唱歌 B、怎么办 C、翘辫子 18、“曹耐/务俗”云南方言中是: A、骂人是话 B、赞美人的话 C、形容词 19、云南话中“大街小巷”的正确发音应该是: A、da jie xiao xiang B、da jie xiao han C、da gai xiao hang D、da gai xiao han 20、学校放学以后,很多学生都会留在学校里“爪一哈球”,他们所进行的球类运动是: A、足球 B、篮球 C、排球 D、羽毛球 21、“嘛挨老子鬼眯日眼呢嘎”意思是: A、别让我看你那死样子 B、别鬼头鬼脑地跟我说话 C、别扯淡了。 22、“赶紧过来肿脖子”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说? A、吵架的时候 B、看病的时候 C、购物的时候 D、吃饭的时候 23、“你葛是还要枪的起?”中的“枪”这个动词代表什么动作? A、用眼睛瞪 B、打架 C、用手指着对方 D、用刀子或利器刺对方 24、最常用的口语要素:“葛活啦?”是什么意思? A、起床了没? B、对不对? C、真的吗? 25、云南方言里“阿根”的意思是: A、那个 B、一种草药 C、蹭饭 二、名词解释,请用普通话形式解释下列短语(每题三分,共15分)

健康知识问答多项选择题

健康知识问答多项选择题 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ABCD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D.矿物质 2.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ABCD ) A.食物多样化 B.重视三餐搭配 C.食品荤素、粗细平衡 D.科学烹调 3.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ABCD ) A.饭前便后洗手 B.进食定时定量 C.不吃腐败变质食品 D.不暴饮暴食 4.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ABD ) 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虫媒传播 D.母婴传播 5.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ABCD ) A.不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 B.生熟食品、刀案分开 C.不吃腐败变质食品 D.不吃发芽土豆 6.怎样预防高血压? (ABCD ) A.不吸烟、少饮酒 B.控制饮食、防止肥胖 C.低盐饮食、多食蔬菜 D.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7.健康指的是:(ABC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道德行为能力良好 8.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ABCD ) A.呼吸道传播 B.肠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9.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ABCD ) A.低热 B.咳嗽、痰中带血 C.盗汗 D.食欲不振 10.糖尿病典型症状有哪些? (ABCD ) A.多饮 B.多食 C.多尿 D.消瘦 11.怎样预防碘缺乏? (ABD ) A.多吃海带等海产品 B.吃碘盐 C.多吃蔬菜 D.婴幼儿、孕妇口服碘油丸 12.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ABCD ) A.肥胖的人 B.喜欢吃咸食的人 C.饮酒过多者 D.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13.怎样预防肺结核病? (ABCD ) A.接种卡介苗 B.患者隔离治疗 C.带菌者要长期服药 D.对病人的居室、用具、痰进行消毒处理。 14.儿童必须进行哪些计划免疫? (ABCD ) A.卡介苗 B.麻痹糖丸 C.百白破 D.乙肝疫苗 15.儿童常见的“四病”是哪些? (ABCD ) A.肺炎 B.贫血 C.佝偻病 D.腹泻 16.高胆固醇的食物有哪些?(ACD ) A.肥肉 B.瘦肉 C.蛋黄 D.动物内脏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 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 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

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b.类推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c.词汇的总局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d.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地理上邻近 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 D.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 三、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四、简答题 1、以汉语为例谈谈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

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 王福堂 关键词汉语方言/层次/异源层次/同源层次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异源层次、同源层次、底层等现象,提出分析层次构成和判断层次来源的某些方法,并对异源层次和同源层次的鉴别进行探索。 说明:本文用著名的语言学家潘悟云教授的国际音标输入法。 一 在汉语方言中,下列现象可能和层次有关: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语音形式,如北京话陌韵字“伯”?po ?pai ?pai不同的韵母和声调;相同的意义有不同词语,如“鼎”、“镬”、“锅”等;相同的语法功能有不同句式,如疑问句中的“VP不VP?”和“可VP?”式;等等。以上各例分别属于语音层次、词汇层次和语法层次。这些层次大多由从异方言(不同地区或不同 时间的其他方言)借入的部分和本方言原有的部分叠置而成。 本文讨论语音层次。语音层次具体表现为同一古音来源的字(一个字或一组字)在方言共时语音系统中有不同语音形式的若干音类。有的音类来自异方言,就叫做异源的。比如北京话上引陌韵字“伯”和下列铎韵字: 酪lau? 洛luo? 络luo?lau 同是陌韵字,韵母有o、ai两个语音形式;同是铎韵字,韵母有o(uo)、au两个语音 形式。陌铎韵字韵母各有两个音类,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o(uo)是异源层次。 汉语方言中,一个字的异读中往往有异源的。这类异读具有不同的风格,并有语音上的对应性,一般称为文白异读。单个字的异读分别称为文读音(或读书音)和白读音(或口语音),如上述北京话铎韵“络”字的luo?为文读音(或读书音),lau?为白读音。多个字语音上有对应的异读形成异读层次,分别称为文读层和白读层,如上述北京话陌铎韵的 o/uo属文读层,ai/au属白读层。异源层次一般是其中的文读层,大多是从外方言借入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异读中都有异源层次。比如北京话“慨”k?ai??k?ai两读只是本方言 中字音的声调分化,不是另从异方言借入读音的结果。又如“离~开”?li li也不是声调的 异源层次,而只是同形字“离~开”(力智切)和“离~别”(吕之切)合并的结果。 此外,许多语言运用造成的字音变化也不能归为异源层次,比如广州话“纠”?t?u是偏 旁“”和“斗”混淆造成的误读,福州话“脚”?k?a是同义词“”这类读音和本字并没 有关系。 二 底层也是一种异源层次。这种层次比较古老,而且在语音系统中往往有特殊的曲折的 表现。底层原是地理学名词,指最深处的地质层次,有时会有露头。语言学借用这一名词,用来指历史上已经被替换掉的语言留下来的痕迹(大多体现为音值特点或个别词汇)。比

云南方言研究

云南方言溯源 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方言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广泛地搜集研究这些方言古语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同时,利用方言词汇来考释古词,也是训释古词、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我选择了云南方言中有代表性的古语词做了些整理和考释希望通过对云南方言中古语词的保留情况,体察古语词在云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追溯云南居民移民的轨迹及解读古代历史文献。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 云南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它隶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北方方言基本一致。由于历史和地理 官话曾先后在明、清两代对云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方言词语的解释: 名词: 1.[鱼(酢)]yúzh 鱼酿酢法。制鱼毕,便盐腌。”白居易《桥亭卯饮》诗“就荷叶包鱼 ?(zha 第三声)”。

2.[坝]b?代宗大历十四 注“蜀人谓平川为坝。”今方言“坝”音。 3.[眼扎毛]yǎnzhámáo。睫毛,眼睫毛。《元曲选?单鞭夺槊》第二折[小梁州]白“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今方言“眼扎毛”。 4.[毛贼]máoz?i。泛称盗贼。《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今方言“毛贼”音。 5.[索子]suǒzi。绳子。《虚堂和尚语录? 期取证,又作麽生”今方言“索子”音[so31ts?53] 多以草,麻或棕搓成。 6.[端公]duān?ōn? 公送崇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今方言“端公”。 动词: 1.[望]wàng.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今方言“旺”音。 2.[优]yōu?襄公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优:调戏也。今方言“优”音。 3.[和]hu折[乔牌儿]

南京方言语气助词

南京方言中的文化现象探析 丁晓雨 090100002 班级:09文21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对南京方言中的各种语气助词感到非常的亲切,总能让我感到浓浓的家乡味。已经有不少前辈对南京方言的语气助词做出了贡献性研究,我在这里就主要罗列一下研究发现及成果。 南京方言中的语气助词虽然不多,但用法相对固定: 一、“啊”“喃”“噢” 在一般问句句尾中,与普通话的“啊”字同义,可用“啊”“喃”,不区别意义。如:那你自己阿来啊?/那你自己阿来喃?一般说来,选择问句的前一句只用“喃”,后一句皆可,使用习惯多与南京话语调普遍是一种降调有关,问句在末尾处有一个升调,而一般不会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升调,所以一般只在选择问句的后一句用“啊”。如: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喃?/是今天去喃,还是明天去啊?名词作问句时,只能用“喃”,如果换成“啊”,表达的 意思不同。如:刘顺喃?表示刘顺在哪儿。/刘顺啊?用在有人来访或来电时,还未见到对方或还未确定对方是谁的时候问的话。/你喃?表示征求你的意见。/你啊?有一种“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意思。 但是,与“喃”不同的是,在普通话用ma吗作问句时,南京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啊”,而不是“喃”,并且在南京方言中几乎没有“吗”这个语助词。南京方言的是非问句的格式为阿V,句末用“啊”而不用“吗”。如:你 阿知道啊?/阿是本来有的啊? 在表假设的意义中,相当于普通话“ne呐”。如:要是突然下雨了喃,那就……这种假设问句如果句末用“么”,则完全没有疑问的意味。在南京话用“喃”,却也并没有多少疑问的语气在其中,仅表达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在表示设想的句子中,普通话里用“呐”,南京方言中用“噢”,带有一种警示、嘱咐的口气。如:这个很危险噢! 在表示“还”“还不”的时候,普通话均用ne呐。而在南京方言中,在表示“还”时,大多用“啊”字,有时也可用“喃”,但缺少反问语气,多含鄙夷口吻。如: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啊?/老朋友啊!“还老朋友”喃。在表示“还不”的时候,基本上用“喃”,如还没完喃。/还不用这么多喃。 表示申明有的时候,南京方言用“喃”字,这里的“喃”是降调,不拖沓,如:有三十万喃,阔地很喃!/听说还有个姓张的喃。 二、习惯性的“唠”字结尾 普通话中表起事和完事时使用“le勒”,南京话中可以用“唠”或“赖”,使用时区别不大,用“唠”的时候,感情不丰富,叙述平淡,用“赖”的时候,一般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下雨赖”表惊讶,没料到会下雨。“进来吧,吃饭赖”有较强的催促意。“我不高兴去赖”更突出不高兴的

电影知识问答选择题

精心整理 电影知识竞赛 单项选择题: 1.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A)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2. A 3. A 4. 5. A 6. A 7. 8.请问下列哪个是张国荣的电影作品?(B) A、《重庆森林》 B、《霸王别姬》 C、《东邪西毒》 D、《花样年华》 9.电影《十月围城》中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哪里?(D) A、广州 B、北京 C、日本 D、香港 10.《分手合约》的主题曲《相爱有时》是谁唱的?(C)

A﹑莫文蔚B﹑郭静C﹑尚雯婕D﹑陈慧娴 12,以下哪部不是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电影?(C) A、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B、加勒比海盗 C、天堂电影院 D、剪刀手爱德华 13.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影片中,一直妨碍国王顺利发表演讲的原因是什 么?(B) A梁朝伟B约瑟夫·高登-莱维特C周迅D凯特·温丝莱特 20.电影《枪王之王》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段文字,说明借本片纪念张国荣的一 部电影,请问这部电影是:(D) A、《枪王之王》 B、《神枪手》 C、《枪王之战》 D、《枪王》

21.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中,影片最后,在千寻的帮助下,白龙找回了 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是:(A) A、琥珀川 B、荻野千寻 C、小白 D、赈早贤 22.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导演是下列哪位?(A) A、吴基恒 B、陈可辛 C、徐静蕾 D、韦家辉 ) 请 A.有白化病B 28.下列不属于影帝梁朝伟的电影作品是:(B) A、《花样年华》 B、《重庆森林》 C、《悲情城市》 D、《旺角卡门》 29.电影《李米的猜想》的女主角李米的扮演者是谁?(D) A、范冰冰 B、李冰冰 C、赵薇 D、周迅 30.意大利着名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师的结局是?(C)

云南方言与普通话量词使用不同的现象存在原因浅探

云南方言与普通话量词使用不同的现象存在原因浅探 姓名:季晓博学号:201006424205 摘要: 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量词使用的问题上有诸多不同,本文试图以浅显的语言简要说明其中不同用法的量词的类型,以及这些有不同的用法的量词(个体量词)的由来和演变,解释我们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和误解。 关键字: 量词个体量词产生发展流变 云南方言在量词使用方面和普通话相比有一些有意思的区别,初来云南省的人会有诸多不适,产生一些笑话。如云南方言中的:一张车(一辆车),一根人(一个人),一坨棉花(一团棉花),打了几托(打了几拳)。这些使用习惯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有的甚至不能理解。如果简单把这些语言现象归为“地域差异”一句话,则显得太粗糙。如果想仔细探究这些日常生活中奇怪而寻常的语言现象,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什么是“量词”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这条解释非常简单,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们需要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与我们的第二语言英语比较,就会发现汉语中的量词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英语中也存在量词,例如:a dozen of apples,a pair of shoes,a piece of paper。相对应的,汉语中有“一双鞋”、“一张纸”,但是没有对应的“dozen”这个词。只不过这些和汉语中的量词并不是一个概念,如汉语中有:一个人,一辆车,一只羊。像“个”“辆”“只”这些貌似不存在也不影响意思表达的量词是英语中没有的,英语中用简单的“数+名”的形式轻松解决。 这确实很奇怪,汉语中为什么会有这些无所谓的量词存在?而且貌似就是这些“无所谓量词”在云南方言中搞鬼,才会出现“一张车”这种奇怪的说法,如果大家用简单的“数+名”说“一车”好像也没有什么歧义。 这种量词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叫“个体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或动作持续时间的数量单位,一般分作动量词、名量词(有的将“时量词”从中分出)两个大类。“个体量词”是名量词的一个子类,是相对“集合(集体)量词”而言的。 关于量词的范围、性质和作用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只有个体量词才是量词,表示的是事物的种类、性质等等,应该把它和度量词(或称计量单位词、度量衡单位名词)严格区分开来。另一种意见认为量词的主要作用是计量,其他作用(如有时具修辞色彩)是次要的;量词包括个体量词,也包括度量词、货币单位量词、临时量词、集合量词、不定量词等,虽然各个小类产生有先后,性质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属于统一的量词系统,共同点是主要的。 持第一种意见的多为外国学者及部分海外华人学者,他们的母语中有度量词,利用容器名称来计量也很常见,但是基本没有个体量词。所以他们从自己语言的视角观察,发现汉语的个体量词很特别:跟其他语言相比是多出来的东西,又不像度量衡单位那样只是机械地表示数量,而是丰富多彩,带有某种形象性,因之判定这是完全不同的词类。有人并为之取了特别的名称。较早的例如日本人宫胁贤之助,认为“连结于数词之后表示事物种类性质的那种词叫做陪伴词”。国内的前辈学者刘世儒也曾持这类看法,他把通常所说的个体量词称为“陪伴词”,说“这是纯然的语法范畴,同实际称量的数量没有关系”。但后来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多数中国学者均持第二种意见。尽管“量词”的定名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早期的语法著作对于它能否独立于名词另成一类也有不同看法,但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后增订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将量词正式列为一个

黄梅方言语气词

黄梅方言语气词小论 2008221102410033 李纯 摘要:黄梅人日常交谈中语气词的使用相当频繁,语气词比较丰富,表情达意复杂细腻。本文描写分析11个语气词的用法。 关键词:黄梅方言;语气词 湖北黄梅县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传统上即有“吴头楚尾”的说法,当地居民又多是江西移民的后裔,方言属江淮官话黄孝片,是比较有特色的方言之一。 一、麽(咪)/mo/ “麽”可以表示疑问,它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作用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吗”)。但是这种是非问句陈述的事情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例如: 1..恩孩子上学麽?(含义:问你的孩子上没上学) 2.爸爸下班麽?(含义:爸爸下班了没) 3.小红到恩屋去麽?(含义:小红到你家去了没) 陈述句加“麽”是对既成事实的提问,对它的回答也是肯定或者否定的。“咪”一般表示的是长辈对晚班的提问,语气比较随便、轻蔑。例如:恩妈妈叫恩去上学,听到咪? 二、啵 “啵”也能表示疑问,他同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构成是非问句。但是他所问的事情是还没有发生的事,表示的是对将来发生的事的提问。例如: 1.小明来啵?(小明要来吗) 2.恩喜欢吃鱼啵?(你喜欢吃鱼吗) 3.他困醒啵?(他要睡觉吗) 简单的说,“啵”是对将来事情的提问,而“麽”却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提问,两者有着时态上的不同。 三、呢?/ni/ (1)“呢”也同样表示疑问,它的结构很简单,一般是“主语+呢”,表示对主语的提问。例如: 1.爸爸呢?(表示爸爸在哪,怎么样) 2.椅子呢?(表示椅子在哪,怎么样) (2)用于表示假设的句子,又让对方或自己思考的意思。例如: 1.我要是不同意呢?你有么办法。 2.小红要是没来呢?恩将麽办? 在黄梅方言中还有“嘚”(表示对事实肯定的提问,如:恩来了嘚?),“哝”(加在陈述句后,如:恩屋有几口人哝?)等疑问词,也是用于陈述句末尾,但用的范围比较小。 四、哒[·ta] (一)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提醒、责怪等语气。 1.还有三个人冒来哒。(还有三个人没有来呢) 2.你不信我的话哒。(谁叫你不信我的话呢) (二)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催促、请求、建议等语气。例如: 1莫哭哒(你别哭呀) 2恩走快走哒(你走快点吧) (三)用于句中,表示列举。例如: 1恩家有么事人哝?(你家有些什么人呢?)爸爸哒,妈妈哒,奶奶哒。 2菜里放滴么事香物哒?(菜里放些什么作料呀)葱哒,生姜哒,茴香哒,味精哒。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授课要点: 一,上古到中古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二,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 一,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系的一些主要变化 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许多结构尚有争论,我们只能拿一些大家公认的结论为出发点,拿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语音系统作一些比较,看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汉语在声母和韵母系统主要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这一音变过程完成的比较晚,《广韵》音系还没有轻唇四母,但不会晚于晚唐五代,因为宋代三十六字母已经有了轻唇音了。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

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这个音变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切韵》音系中已经有了舌上音了。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以上几点是声母系统的变化,韵母系统最明显的变化是侵部的分化。 第五,上古侵部合口字在中古汉语中由m尾演变成- 尾,分别归入中古汉语的东、冬、钟韵。以“凡”“丰”“弓”“吕”“中”“冬”“众”“虫”“充”“宗”“戎”“农”“隆”作声符现代汉语念ong的字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演变属于异化,这类字的上古韵尾为唇音m,同时这些字的韵母有合口介音u,音节中的两个唇音相互作用,韵尾异化为- 。如“风”,上古音属帮母侵部,中古属于帮母东韵,其演变为*pi w m→pu 。 二,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爱德华·阿诺德,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家煊,教育,1999。 《语言问题》,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嘉映,大学,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艳芳,外语教育,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大学,1999。

一箩穷,二箩富——云南方言

一箩穷,二箩富——云南方言 烟煪火燎 “我的眼睛被烟煪了”,字典上说煪qiú 火貌。燥。 在云南方言中读qiū,有烟熏之意,常说的词有“烟煪火燎”。 民间通常将腌制的猪肉挂在灶头用烟熏,也称为用烟煪。 这个煪字首见于《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涂良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舀yǎo 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舀水、舀汤。 在云南方言中除了舀流质外,也可用于非流质,如舀饭、舀菜、舀米。 这个舀字大家都常说,但会写的没有几个。 臊子 《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到: 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 郑屠道:“使得,你们快选好的切十斤去。” 鲁提辖道:“不要那等腌厮们动手你自与我切。” 郑屠道:“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 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 文中的“臊”sào是指剁细的肉,臊子指剁好的肉末或切好的肉丁。你要是在昆明的传统小吃或快餐店里点一碗米线或是面条,服务员会问你要什么“sào 子”,这sào应该就是臊子,也叫“帽子”,就是放在米线或面条上用酱和碎肉炒制的调料。常见的有红烧肉、pā内、杂酱、三鲜等。 是箩还是脶? 脶luó 手指印在平面上的图纹,也就是指纹 [fingerprint] 脶,手指文也。——《广韵》 手指头的纹路一般有两种,儿时称像同心圆一样封闭的指纹为“箩”,另一种不封闭的称为“簸”。儿时不知道这“luó”是“锣”还是“萝”,从像形的角度看,“箩”与“簸”较为帖切。前些时日偶然翻字典时看见“脶”,不知这“脶”是不是儿时说的“箩”,但愿不是望文生意吧。云南方言源于明代,但愿这“脶”也是一枚语言活化石。现在小孩可能都不太注意自已手上的指纹了,记得儿时还

云南话

土话词语 1、给吃掉饭了——意为饭吃了没有?“给”(用此字仅表读音,也有人写为“左口右格”,不知何意。以下举云南读音皆如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云南话里用得极多,多置于句头,表反问、提问。例,给打牌?意为——打不打牌。 2、走,上该买孩子克。——诸位别吓着,此句意为”走,上街买鞋子去”。云南街读“该”;去,念”克“而且一般用在句末,或者句首。比如说”给克?“就是问”去不去“,”克我家嘛“就是”去我家“ 3、哪费食堂,菜难吃死掉。打一个如呢还要2块,老实个鬼火绿(读第二声)呢!此句有点难,注解一下“哪费”即什么、哪样,如者肉也,肉在云南读“如”。呢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老实非诚实。是非常、很之意。鬼火绿,非常常用,不难理解,太生气了,怒发冲冠之谓也。注意,要读“陆”! 4、你支费男朋友太”曹奈”了,十块“切”(读第二声)“吼”场电影呢舍不得。注解:“这”念“支”音,“支费”者,“这种”也。“曹奈”,龌龊也,昆明人尤其爱说,切,即钱,读切(第二声)。看,本地人一般用“瞧”和“吼”,吼字现在多老年人还有,快失传喽,可惜可惜! 5、昨日(第一声)巴西队“哎费”球“抓”(读第二声)呢老实臭呢!“哎费”,基本同“哪费”|“支费”,不过有点看不起或蔑视之意。抓,踢球也,如,走抓球刻!意为走踢球去! 6、”不有“二字连起来说变成了一个字念”biu“,意思是指没有。比如说,我还biu 吃饭呢,就是我还没有吃饭呢!,这个biu(不有)在滇西和红河等地方很流行! 7、你聂饭给请掉了?“你聂”,尊称对方,约同于“您”。兄弟估计,可能就是“您”的变音。说句题外话,云南汉族多为明时从内地移入。因旧时交通不便,可能云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读音。还有不少有特色的句子和词汇无法表达,刚才哪些例子,兄弟一面嘴里念念有词,一面手翻字典,累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实在顶不隹喽。今天就此打隹,以后有机会再说罢!最后留两个“四六级”难度的云南话,如有非云南之朋友能知其意,独行云南可矣!(云南朋友勿泄露答案)。 8、“知道地”。到了保山的朋友们问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如果对方回答“知道地”那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你别在哪儿傻等着对方会再告诉你,或者还一直追问“既然知道那要往哪儿走”。“知道地”在这里是否定,就是不知道喔。 9、“喇擦”——形容词,多指女子很勤快。例如:你家(jie,一声)姑娘太喇擦了!(昆明人读家是“结”)10、板扎——形容词,之非常棒,非常好,非常牛逼,例如:么么三三(语气词,通常表示惊叹),你妈做呢菜太板扎了!另外云南人说话结尾通常以”呢“、”捏“、“噶“、”嘛“等语气助词作为结尾,这一点和四川话是区别很大的,比如:他早上才克掉学校呢!是吃掉饭克呢!,意思就是”他是早上才去的学校,吃了饭去的!“或者”还是个大伙子呢噶,冒跟小妹妹斗气噶!“此类,都是语气助词,没有专门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能运用自如的话,那么你就差不多云南话四级毕业了,^_^ 昆明常说的四字词语 1、日弄惯散——形容人行为笨拙,散漫。 2、跟愣半倒——形容一个人做事东扯西扯的,不具体。 3、呜噜拜来——形容一个人说活没准,整天在你耳边吵你。 4、疯天扩地——形容一个人很疯癫,举动奇怪。 5、啰里八嗦——形容一个人反复说一件事,把简单说得复杂。 6、神头二五——形容做事没准,不考虑后果,一般指危险的事。 7、板五板六——形容激动,被冤枉时很着急的样子。同义:跳脚板手8、雀神怪鸟——行为举动很奇怪。9、鬼扯十扯——谈些话题之外的事物。10、憨不碌出——形容笨,傻,不动脑筋。11、抖零壳颤——形容被吓到时发抖,或是行为冷而发颤。 鬼火了就是生气发怒

百科知识竞赛选择题

1、汉字中的“廿”表示的是阿拉伯数字的几十A 2、提出了“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口号的是哪位近代民主革命领袖C A.康有为 B. 李大钊C、孙中山 D. 蒋介石 3、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和什么动物共同在海上漂泊了227天B A、大猩猩 B 、老虎 C 、马 D 、豹子 4、旧称“北平”是现在中国的哪座城市A A、北京 B 、南京C、延安D、重庆 5、电影《寒战》中饰演刘杰辉一角的是哪位香港著名男演员C A、梁朝伟 B、梁家辉 C、郭富城D 、张家辉 6. 、著名的“撒尿小孩”铜像是哪个城市的市标A A、布鲁塞尔 B 、弗洛伦撒C、布拉格D、巴黎 7、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是什么湖B A、喀纳斯湖 B. 赛里木湖 C 、天山天池 D 、乌伦古湖 8、云南著名的西双版纳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A 瑶族 B 水族C、傣族D、僳僳族 9、武则天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入宫的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D 、唐睿宗 10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我国哪个省D A、江苏省 B 、湖南省C、浙江省D、黑龙江省 11、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凭借哪部电影获得过第83 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A A、《黑天鹅》 B、《这个杀手不太冷》 C、《芳心天涯》 D、《星球大战》 12、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哪位英国作家A A、简·奥斯丁 B 、夏洛特·勃朗特C 爱米莉·勃朗特D、查尔斯·狄更斯

13、澳大利亚的国徽中有两只动物,一只是鸸鹋,另一只是哪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A、鸭嘴兽 B 、袋鼠C、考拉D、针鼹 14、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是美国哪位总统B A、克林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胡佛 15、我国四大盆地中,哪个盆地拥有“紫土”这种特殊的土壤D A、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准格尔盆地 D 、四川盆地 16、王维的诗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说的是哪位我国古代的著名美女A A、西施 B 、貂蝉 C 、王昭君D、杨贵妃 17、以数百尊充满神秘的巨型石像闻名于世的复活节岛隶属于哪个国家C A、哥伦比亚 B、阿根廷 C、智利D 、厄瓜多尔 18、“海牙国际法庭”位于哪个欧洲国家B A、立陶宛 B 、荷兰 C 、波兰D、瑞典 19、铅笔的硬度用字母H表示,请问石墨含量会用哪个字母表示 A、B B 、C C 、R D 、M 20. 我国又称“双十二事变”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C、皖南事变 D 、满洲事变 21、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是位于黑龙江省的哪个油田A A 大庆油田 B 胜利油田 C 长庆油田 D 库拉玛依油田 22、被誉为“塞纳河的女儿”的是哪座城市D A 罗马 B 弗洛伦撒 C 戛纳 D 巴黎 23、位于中美洲,连接大平洋和大西洋的是哪条运河B A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曼彻斯特运河 D 基尔运河 24、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哪位英国著名作家A A. 笛福 B. 亨利 C. 福特 D 狄更斯 25、孙中山的本名叫什么B

云南方言的特点

云南方言的特点 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云南方言的语音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鼻音尾韵母普遍鼻化;多数县市的方言无撮口呼韵母;近半数县市的方言无翘舌音声母;调值系统以降调为主,中低调占优势。(以下特点主要是指与英语相对应、受到方音影响的一些音素而言) (1)滇东北、滇西的大部分地方n、l不分。 (2) f是唇齿清擦音, h是舌面后清擦音。普通话的音节在云南许多县的方言中,往往读做fu音节,如湖呼读作fú,壶读作fú,虎读作fǔ,户读作fù。 (3) z、c、s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前。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接触或接近上齿背。zh、ch、sh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后,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颚前部。上下齿之间稍稍离开。云南人发这组音时舌尖只是微微翘起,没有到达硬腭前端。 (4) u是舌面后高唇元音。云南人发这个音时唇形不够圆;有些地方u自成音节,前边往往加上唇齿音声母v,读做vu。 (5) e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云南人发e音时舌位常常靠前,应将舌位后移;有一部分普通话读e韵的字,云南话都给读做o韵。 (6) er是卷舌元音。云南人发这个音时,卷舌程度往往不够。 (7) ai发音时舌位靠前,由低到高,口型由开到闭,有一个动程。云南有的方言把普通话读ai韵的字念成单元音e韵;把另一些ai韵字读成e韵。 (8) ei发音时由舌位较前的e开始,舌位逐渐升高。 (9) i是舌面前,高,展唇元音, u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云南的大多数方言中没有u韵, i, u两韵字都读成i韵。ie韵大多数云南方言都具备,发ue时,由u开始发音,舌位渐降到e与ie韵相似。 (10)鼻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鼻辅者复合而成的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类。前鼻韵母以舌尖中鼻音n做韵尾,后鼻韵母以舌面后鼻音ng做韵尾。发准n和ng是发准前后鼻韵母的关键。云南大部分地方方言都把鼻韵念成鼻化元音韵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