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糖肽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其严重的耳肾毒性和较差的组织穿透率,再加上近年来其对部分球菌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使糖肽类的使用受到限制。口恶唑烷酮类新药利奈唑胺(linezolid)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糖肽类轻微,主要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70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利奈唑胺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内外研究证实该药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糖肽类作用相仿或更优[2]。近年还发现利奈唑胺对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3]。本文主要对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PK/ PPD)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综述。

1 PPK/PPD基本概念和原理

1.1 PPK/PPD

传统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的研究对象常为相对均一的健康受试者。然而,临床患者在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其PK、PD值均可能有较大变异,给药方案常需个体化,不能仅根据传统PK参数制定。PPK/PPD是将经典PK、PD或PK/PD链式模型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PK/PD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PK/PD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PK/PPD只需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新药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有力工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指南中明确提出,2000年以后的新药申请必须报告PPK 参数。PPK/PPD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不同个体的PK/PD参数,从而实现个体化给药,研究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包括数据收集(准确性和完整性)和样本采集(病例数和采样点)等。研究总病例数一般不应少于100例,达50例时可进行初步分析,考查的固定效应参数越多,所需病例数越大,个体取样点多则病例数可相应减少。

1.2 群体典型值

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身上的处置情况,具有代表性,能表征群体或某一亚群特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常以参数的平均值(也叫群体值)表示。

1.3 固定效应

又称确定性变异,指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 雷,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853)

[摘要]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口恶唑烷酮类药物,对于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社区、院内感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在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在利奈唑胺研究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群体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57(2011)05–0315–04 Advance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ZHANG Lei, LIU You-ning (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

[ABSTRACT] Linezolid, a new drug of oxazolidinone, has satisfy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n community-acquired 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resulting from gram-positive cocci. We reviewed the priority of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for analysi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the present advance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KEY WORDS] Linezolid; Gram-positive cocci;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作者简介] 张雷,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感染及抗生素耐

药。 E-mail:sunray168@https://www.doczj.com/doc/8113395551.html,

积、性别、种族、疾病情况,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以及用药史、合并用药、抽烟、饮酒、饮食习惯、环境、遗传因素(如药物代谢酶基因型、药效受体基因型)等对药物处置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相对固定和明确的,常用θ表示。

1.4 随机效应

又称随机性变异,包括个体间变异和个体内变异。个体间变异是指除确定性变异以外,不同病人之间的随机误差,用η表示,方差为ω2。个体内变异是指因不同实验研究人员、不同实验方法和病人自身随时间的变异,以及模型设定误差等形成的变异,即残差误差,常用ε表示,方差为σ2。

1.5 PPK/PPD研究方法

用于PPK/PPD数据分析的方法可分为参数法(PM)、非参数法(NPM)和半参数法(SPM),PM法包括单纯集聚法(NPD)、迭代二步法(ITS,也称精确最大期望值法(EM))、吉布斯取样法(GS)、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NLME,或NONMEM)等。1977年,Sheiner等提出的NLME 采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法(ELS)原理,是目前被公认和广泛应用的PPK/PPD参数分析方法。根据这些分析方法开发的软件包括P D x-M C P E M,S-A D A P T,M O N O L I X,N O N M E M和W i n B U G S等。2009年,美国Pharsignt公司开发的Phoenix NLME软件采用先进的Phoenix软件平台,与以往的NONMEM软件相比,Phoenix NLME毋须Fortran语言编程,拥有更友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与Excel等兼容性好。

1.5.1 建立PPK模型 NLME建立PPK模型主要有三步:1)建立基本结构模型:常用的PK基本模型包括线性房室模型、米曼氏非线性模型及生理模型等,主要根据目标函数值大小来选择;2)建立统计学模型:采用加法、乘法、指数、常系数模型等表示随机效应,即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3)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可选择加法、乘法、指数、饱和或指示变量模型等,采用逐步回归法,逐个有序加入协变量以建立全量模型,然后逐步减去多余协变量,得到最终的回归模型。1.5.2 PPK/PPD结合模型 药物的药效学特性是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因素,PPK/PPD结合模型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定量规律,估算特定病人群体的PK、PD参数,从而更精确地估算病人所需的剂量。PPK/PPD结合模型为PPK、PPD模型和效应室血药浓度表达式三式联立,其建立过程与PPK模型类似。

1.5.3 验证模型 根据验证数据的来源不同,模型有效性检验可分为外部验证和内部验证,常采用数据分

割法或自举法等。

2 利奈唑胺的PPK/PPD研究进展

2.1 利奈唑胺的PK进展

2.1.1 吸收 利奈唑胺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每12小时口服600 mg,1 ~ 2 h内达血峰浓度(C

max

),稳

态时C

max

约12 ~ 21 μg·mL-1;静脉给药则于静滴结束

时达峰,C

max

约13 ~ 15 μg·mL-1;稳态下血清浓度>

MIC

90

(4 mg·L-1)时间为9 ~ 10 h。

2.1.2 分布 利奈唑胺蛋白结合率约31%,分布容积约40 ~ 50 L,超过细胞外液容积,在炎症组织中的浓度大于血清。利奈唑胺组织渗透率高[4],Conte等的研究显示:不吸烟健康志愿者每12小时静滴500 mg利奈唑胺,给药4 h后血清、肺上皮细胞衬液(ELF)及肺泡细胞中的浓度分别为(7.3±4.9),(64.3±3

3.1)和(2.2±0.6)μg·mL-1,稳态下ELF与血浆药物浓度之比约为

4.5∶1,而肺泡细胞内与血浆药物浓度之比为0.15∶1。

2.1.3 代谢清除 利奈唑胺总清除率(CL)约100 ~

200 mL·min-1,肾脏清除率(CL

R

)约30 ~ 50 mL·min-1,血浆半衰期为3.5 ~ 6 h,仅3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其余70%主要在血浆和组织内通过吗啉环氧化,即非酶途径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关。由于吗啉环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机体内,因此利奈唑胺的代谢清除基本不受基因多态性或肝肾功能影响。其主要代谢产物为氨基乙酯酸代谢物和羟酰甘氨酸代谢物,无抗菌活性,通过尿、粪途径排泄,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2.1.4 特殊人群 >12岁的青少年PK参数与成人相近,女性的药物分布容积较男性低。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

及肥胖患者,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

max

、T

1/2等较健康受试者均没有明显改变,无需调整剂量[5-6]。Adembri等[7]研究显示:与间断静滴(每12小时600 mg,每次30 min)相比,24 h持续静滴给药可获得更好的PK/PD参数。

2.2 利奈唑胺的PD进展

利奈唑胺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t> MIC比率及AUC/MIC比值是其临床疗效的理想预测指标。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显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主要表现为抑菌剂,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可表现为杀菌剂[8];其在体外对G+球菌具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与大环内酯类相似,利奈唑胺在低浓度(<MIC)时可抑制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释放毒素因子,还可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利奈唑胺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对青霉素敏感或青霉素

耐药的肺炎链球菌(NPSSP)均高度敏感,对MSSA、

MRSA、VRE、卡他莫拉菌及其他多数G+菌的MIC

50范围为0.5 ~ 4 μg·mL-1 [9],因此,英国抗菌化学治疗学会(British society for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BSAC)将利奈唑胺治疗的敏感性折点(susceptibility breakpoint)设定为4 μg·mL-1。利奈唑胺对一些较少见的G+菌,包括杆菌属、大部分奴卡菌属、军团菌属、淋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也具有活性。动物实验提示,利奈唑胺给药后24 h内,t> MIC的比率>40%时可达到理想的抑菌效果;而一项对G+菌感染重症患者的研究显示,t> MIC比率>85%,或AUC/MIC >100时可达到理想的细菌清除和临床治愈目标[7]。

与糖肽类相比,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相近或更优越,安全性也较高,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2.8% ~ 11.0%)、头疼(0.5% ~ 11.3%)和恶心(3.4% ~ 9.6%);其他还包括高血压、消化不良、瘙痒、舌褪色等。可逆性骨髓抑制是其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利奈唑胺治疗超过两周后,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9%,4.1%和4.7%,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

2.3 利奈唑胺的PPK/PPD进展

虽然已有不少针对不同患者的利奈唑胺的PK、PD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足以充分反映临床患者的PK、PD特性,主要因为这些研究有一些结论相互矛盾,而且每项研究的病人群体样本量有限,疾病及病理生理状况等其他因素相对单一,未能阐明各影响因素之间有何相互联系。因此,有学者应用PPK/PPD方法进行了大样本研究以揭示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础状况(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免疫抑制状态等)、疾病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用药、特殊治疗等)等影响因素在利奈唑胺的PK、PD参数变异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利奈唑胺的P P K/P P D研究方法多选择NONMEM,但各项研究采用的具体建模方法不尽相同。Sadahiro等[10]应用NONMEM软件的一级条件估算法(FOCE)对455例感染患者的2539份血浆样本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函数值(OFV)最小的原则,首先确立了一室线性消除模型作为利奈唑胺的最初PK结构模型;然后选择指数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最终的PPK模型显示:分布容积(V)的影响因素只有体重,而总清除率(CL)除了和体重相关外,>58岁的患者和年龄呈线性相关。PPD研究则显示,虽然低体重和

/或高龄患者的AUC

0-24

较其他患者更高,但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仍较轻且可逆,提示此类患者的治疗不必调整剂量。Meagher等应用迭代两步法(ITS)对318名

严重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室线性与米曼氏非线性并联模型拟合度最好,未发现V的影响因素,年龄与CL呈一定负相关,而肝功能、治疗场所及理想体重与最大速率(V

max

)相关。综合利奈唑胺的众多PK模型研究,可发现稳态下以一室模型为多,而非稳态时二室模型更多。虽然利奈唑胺在不同患

者的PK参数(如V、CL、吸收速率常数K

α

及米曼消

除常数K

m

等)存在一定差异,但可明确的影响因素并不多,部分研究将体重和年龄纳入固定效应模型中。以往有研究认为性别是利奈唑胺PK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经PPK研究发现,性别可能只是通过体重这一因素起作用[11]。

口恶唑烷酮类是继磺胺、喹诺酮类之后第三类全合成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是其目前唯一的上市品种。研究认为,利奈唑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已广泛用于治疗棘手的G+菌感染。然而,目前利奈唑胺的PK研究对象主要是西方人群,占世界1/5的中国人群具有不同的基因和生活饮食习惯,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利奈唑胺的PK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ensa J, Barberan J, Llinares P,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n infections caused b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Rev Esp Quimioter, 2008, 21(4): 234-258. [2] Yanagihara K, Kihara R, Araki N, et al. Efficacy of linezolid

against 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PVL)-positive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in a mouse model of haematogenous pulmonary infection[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9, 34(5): 477-481.

[3] Coban AY, Bilgin K, Uzun M, et al. [Effect of linezolid in

combination with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linical isolates][J].

Mikrobiyol Bul, 2009, 43(2): 293-297.

[4] Stolle LB, Plock N, Joukhadar C,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linezolid in bone tissue investigated by in vivo microdialysis[J].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1): 24-29.

[5] Kosaka T, Kokufu T, Shime N,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tolerance of linezolid for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diastinitis in paediatric patients[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9, 33(4): 368-370.

[6] Tsuji Y, Hiraki Y, Mizoguchi A,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repeated dosing of linezolid in a hemodialysis patient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 J Infect Chemother, 2008, 14(2): 156-160.

[7] Adembri C, Fallani S, Cassetta MI, et al. Linezolid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rofile in critically ill septic patients: 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infusion[J]. Int J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糖尿病史21年,曾先后使用格列本脲、苯乙双胍、二甲双胍、格列喹酮、金芪降糖片,血糖控制不佳。4个月前就诊于我院门诊,查静脉空腹血糖FBS 17 mmol·L-1,停用口服降糖药,调整为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速秀霖注射液,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不详)治疗,注射部位出现发红、肿胀、刺痛,在注射后2 d出现。考虑为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于1个月前调整为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林70/30笔芯注射液,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批号不详)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tid)治疗。注射部位仍有发红、肿胀、刺痛,在注射后2 d出现。该患者半年前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对青霉素及鸡蛋过敏,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与谷氨酸脱羧酶(GAD)均为阴性,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为进一步完善糖尿病并发症检查和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品种,患者于2010年3月2日入院。

入院后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R

多种人胰岛素致过敏反应

李海燕1,2,姜德宝1,纪立伟2(1.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149;2.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

[摘要] 1例69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入院前4个月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用药2 d后注射部位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前1个月改为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注射2 d出现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44×109·L-1,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为7.3%,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根据皮肤试验,选用人低精蛋白胰岛素,同时口服格列吡嗪片、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及盐酸二甲双胍片。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注射部位无硬结。

[关键词] 皮肤试验;药品不良反应;胰岛素;过敏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157(2011)05–0318–02 Allergic reaction caused by a variety of human insulin

LI Hai-yan1,2, JIANG De-bao1, JI Li-wei2( 1. Luhe Hospital of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1149,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Hospital of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Beijing 100730, China )

[ABSTRACT] One 69-year-old woman with diabetes mellitus received insulin analogue about 4 months before hospitalization, and 2 days later, the patient developed subcutaneous nodules at injection site with tingling. One month before hospitalization, the regimen was substituted for human insulin, and 2 days later, there still were subcutaneous nodules at injection site with tingling. After admission, laboratory tests revealed eosinophils count of 0.44×109·L-1, the rate of eosinophils was 7.3% and IAA examination was positive. The skin testing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insulin preparation. Human isophane insulin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e skin testing and glipizide tablets, rosiglitazone tablets and metformin tablets were given orally. The patient had a well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subcutaneous nodules did not recur.

[KEY WORDS] Skin test;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sulin; Allergy

·病例监测·

Antimicrob Agents, 2008, 31(2): 122-129.

[8] Strukova EN, Smirnova MV, Vostrov SN, et al. Linezolid

pharmacodynamics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n in vitro dynamic model[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9, 33(3): 251-254.

[9] Allen GP, Bierman BC. In vitro analysis of resistance selection by

linezolid in vancomycin-susceptible and - 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ium[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9, 34(1): 21-24.[10] Abe S, Chiba K, Cirincione B, et al.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of linezolid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application to lower body weight and elderly patients[J]. J Clin Pharmacol, 2009, 49(9): 1071-1078.

[11] McGee B, Dietze R, Hadad DJ, et al.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linezolid in adul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 53(9): 3981-3984.

(收稿日期:2011-03-21 修回日期:2011-06-10)

第四篇 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 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临床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研究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A)、分布(Distribution,D)、代谢(Metabolism,M)和排泄(Excretion,E)的动态变化规律。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原理及作用规律。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ADME)和药物在体内作用规律的共同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人体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本指导原则重点探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也提及部分药效动力学的相关内容。 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无论是研究设计还是方法学,都遵循与成年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致的科学原则,但由于儿科人群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各有其特殊性,与成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又存在诸多不同之处,需要从伦理和科学性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因此,本指导原则在系统地阐述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以研究设计和方法学为重点,就如何安全、有效并且符合医学伦理地在儿科人群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说明。其重点阐明儿科人群研究的特殊性,为计划在儿科人群中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注册申请人和科研机构提供指导性建议,鼓励和推动针对

我国儿科人群的药物研发。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如生物制品可以参照其中的适用内容。本原则鼓励注册申请人针对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技术问题与药品注册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 二、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 (一)总体考虑 在儿科人群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给予不同年龄阶段儿科人群相应剂量的药物后,了解其体内过程,重点明确全身暴露的水平,从而尽可能地依据现有的研究数据,推导出拟用于该目标人群的用药剂量。 通常情况下,在开展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之前,会有一定的成人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因此,在设计儿科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案时,应充分借鉴成人研究数据,保证在儿科人群开展的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药物在儿科人群中拟用于已在成人经过充分研究并获得批准的适应症,其疾病进程在儿科患者与成人相似,且药物全身暴露水平与预期治疗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时,可通过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与成人数据的相似性来外推在儿科人群的预期有效性。因此,在儿科人群进行的PK和安全性研究可为推荐儿科人群拟用剂量提供依据。通过以上外推难以确认儿科人群体内的药物浓度-效应关系与成人的相似性时,尽管儿科患者疾病过程与成人基本一致,仍应该进行儿科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的相关研究。

药代动力学(王广基)word

前言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药物代谢动力学》课程教学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本书是在原《药物动力学教学讲义》基础,经多年修正、拓展而成的。全书十三章,三十余万字,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 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 本书编著者均是长期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和研究第一线的教师。因此,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编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编:王广基 副主编:晓东,柳晓泉 编者(姓氏笔画为序) 王广基、晓东、西敬、劲、柳晓泉

容提要: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 的参考书. 1 目录 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药物体转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 一、生物膜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第三节药物的吸收 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 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 第四节药物的分布 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药理毒代动力学及其研究方法

全国药物安全性评价专题负责人第二期高级培训班
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药物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
毒代动力学及 其研究方法
李川
(021-********;chli@https://www.doczj.com/doc/8113395551.html,)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2009年11月·成都
演讲内容
一 新药安评与体内药物暴露 二 影响体内药物暴露的因素 三 毒代动力学的概念 四 毒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实施 五 小结
一 新药安评与体内药物暴露
过去20多年在新药研发领域发生的变化
45% 30%
ADME/PK
15%
0%
Financial
CaImndpirdoavteed
Formulation
Commercial Human AEs
ToAxnicimityal
EfCficliancicyal
Other
Br. J. Clin. Pharmacol. 25: 387 (1988)
Nature Rev./Drug discovery 3: 711 (2004)
化合物资源
新药上市前必须对其 安全性进行仔细评估
药物发现
1 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 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
药药物物候候选选化化合合物物
非临床安评研究
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伦理限制,必须先在
新药开发
1 临床前研究 2 临床试验
动物上进行全面的新药安评,以揭示新药 对动物器官组织的毒副作用,研究其剂量
药药安


依赖性、体内暴露相关性和可恢复性等, 帮助确定临床试验的初始安全剂量和应观
效代评


察的潜在毒副作用。
临床试验中的新药安全性考察
新药安全有效评价体系
安全性始终是临床试验关注的重点,影响临床试
验的推进。先从低剂量、小范围人群开展临床试
验,在安全性得以保证后,再增加给药剂量、扩
大人群已验证药物的有效性。
为什么在药物安评中要考虑体内药物暴露?
(确定药物的两个要素:功能和物质)
剂量-暴露
体内药物暴露
(化学形式/浓度)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反映药物“物质” 的一种形式 相对准确
浓度-效应
给药剂量
反映药物“物质” 的一种形式
好用,但不准确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毒副作用
1

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剂量与给 药途径 血药峰浓度均 值或范围(mg/L) 血半衰期 (h) 口服吸收 (%) 蛋白结合率 (%) 清除途径 尿排出率 (%) 青霉素(G) 60万IU im 6~8 0.6 10~15 46~58 肾、肝75~90 青霉素V 500mg po 3~4 1.0 35 75~80 肾、肝35~40 苯唑西林 1.0g po 0.5g ivgtt 11.7 43 0.5~1.0 30~33 90~94 肾、肝23~31 氨苄西林 1.0g im 12 1.0 30~50 17~29 肾、肝50~60 阿莫西林0.5g po 7.5 1.0 60 18 肾、肝60 哌拉西林 4.0g ivgtt 350 1.0~1.5 17~22 肾、肝70 头孢唑林 1.0g im 64 1.8~2.0 74~86 肾70~80 头孢氨苄0.5g po 16~18 1.0~1.5 90 10~15 肾70~90 头孢拉定0.5g po 16 1.0~1.5 90 6~10 肾80~90 头孢克洛0.5g po 12.4 0.8 50~93 25 肾、肝52~85 头孢丙烯0.5g po 10.5 1.3~1.8 89~95 36 肾60~80 头孢克肟0.2g po 2.6~2.9 3 40~52 70 肾16~21 头孢替安0.5g iv 51 0.72 肾60~80 头孢呋辛0.75g im 0.75g iv 27 50 1.1~1.4 30~40 肾90 头孢呋辛酯250mg po 4.1 1.2~1.6 36~52 肾32~48 头孢噻肟 1.0g im 1.0g iv 25 102 1.0 35~45 肾、肝60 头孢唑肟 1.0g iv 132 1.5~1.9 30 肾80 头孢曲松 1.0g im 1.0g iv 55 150 8 95 肾、肝40~60 头孢哌酮 1.0g im 1.0g iv 44 153 1.7 90 肾、肝20~30 头孢他啶 1.0g im 1.0g iv 37 60~83 1.7 10~17 肾75 头孢吡肟 2.0g iv 163 2.1 20 肾85 氨曲南 1.0g iv 125 1.8 27~51 肾60~70 亚胺培南0.5g ivgtt 40 1.0 13~21 肾60~75 美洛培南 1.0g ivgtt 49 1.0 2 肾80 庆大霉素40mg im 2~6 2~3 2 0 肾70 妥布霉素80mg im 3.7 2~3 0 肾84~93 奈替米星2mg/kg ivgtt 7 2.5 <3 肾 60~90 异帕米星200mg ivgtt 17.1 1.8 <3 肾 85 7.5mg/kg im 7.5mg/kg iv 21 38 1.9~ 2.3 0 肾85~98 链霉素0.5g im 5~20 2~3 0.5 20~40 肾53~90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者们在生物效应法和药物浓度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在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代标记物,指征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前言: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如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在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学研究中,药代动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设计优化的研究,并衍生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基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对其加以定量描述。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1生物效应法 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动态变化。生物效应法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计法,微生物指标法。 1.1.1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法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特别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肇丽梅[1]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模型,以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及清热合剂口服给药后体存药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中药复方清热合剂的达峰时间明显慢于单方黄芩苷。李成洪[2]等以血清一氧化氮变化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时间标本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禽病康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也快,而消除较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宋丽

(完整版)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品研发及评价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行了探讨。本文介绍了眼的药物代谢途径及其特点,眼部药代动力学样本采集以及常见的分析方法。通过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征,指导临床用药的给药剂量、间隔、途径等,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关键词:眼;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对药品研发人员、技术审评人员以及临床医师来说,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甚至是其他研究所无法替代的。通过眼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学者们可以获得药物在眼部代谢的浓度一时间曲线,了解药物在眼内的代谢特征,对于药物剂型设计、给药方案、治疗监测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眼具有特殊屏障作用, 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不同于系统给药的过程, 那么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及一般过程如何? 其意义何在? 常用的分析方法用哪些?另外,现有眼科局部给药的突破点在于,如何通过改进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保证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和药物应用的便捷性, 安全性。因此,对眼局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加以了解和考察,能够更好的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和药物剂型, 对于临床诊治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眼部给药系统研究的兴起也要求有方便、准确、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说明和验证。 1 眼的药物代谢途径及其特点 1.1 药物在眼球表面的流失 在眼局部应用滴眼剂时, 由于泪液在眼表的涂布,流动和循环使药物在接触眼表时即发生了流失。泪液在眼表的更新速度仅为1μl/min,相对多量的滴眼剂可在数分钟之内随着泪液的循环快速流入鼻泪管发生排泄[1]。由此可见,滴眼剂药物的全身吸收不仅在结膜囊的局部毛细血管中进行,同时也存在于滴眼剂流入鼻腔从而进入全身的情况。因此, 大多数以局部滴眼剂方式给药的小分子量药物在数分钟内即会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导致其在眼表的生物利用度仅在5%甚至更少。全身循环中的吸收降低了药物在眼表的有效浓集, 因此,通过应用固体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和基本机制,概述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1.简介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飞速发展,为了正确评价各种生物制品在人体内的疗效及安全性,必须研究生物因子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而与传统的药物相比生物技术药物具有种族特异性、免疫原性和非预期的多向活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蛋白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理活性强、疗效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蛋白质类药物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这类药物蛋白质与内源性的蛋白质结构相似,由共同的氨基酸组成,微量的需要被测定的生物因子及蛋白质存在于大量的内源性蛋白质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动学有其特征,吸收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小分子肽的吸收是由被动扩散或载体转运完成的,脂溶性多肽可通过膜脂扩散,高度亲脂性的药物则能通过淋巴系统被吸收;水溶性分子则可通过水合孔和/或细胞间隙扩散,通过内吞或胞饮过程摄取入细胞,还有一些细胞转运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可通过非耗能途径穿过真核细胞的质膜,这些多肽已被成功地用于在细胞内转运比自身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许多倍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大多数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和水溶性的特点,若无主动的转运或消除机制,它们大多保留在细胞间隙。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多肽酶使其失活。不同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案、体内蛋白结合、种属特异性、内源性物质等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选择正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可靠的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2.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2.1 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是通过目标蛋白质多肽上标记同位素,从而鉴别目标蛋白质和内源性多肽的方法。所使用的同位素有H3、C14、S32、I125等,I125其因比放射性高、半衰期适宜、标记制备简单而最为常用。标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标法,即把含有同位素的氨基酸加入生长细胞或合成体系,该法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可能较小,但由于制备复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二是外标法,常用的化学方法如氯胺T或Lodogen法将I125连接于大分子上,其标记的样品比放射性高,制备容易半衰期短,成为现在最常用的生物技术药物标记物。姚文兵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I125标记来研究聚已二醇修饰干扰素а2b的药代动力学,赵宁等用碘标法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都证明了同位素示踪法的灵敏度高,省时省力的特点,特别是对研究基因工程产品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具有与其它方法相比有不可比的优越性。关于标记位点的选择,理论上任何部位均可被标记,但需考虑是否存在标记氨基酸被机体再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当然,如果生物技术药物含有非天然氨基酸(如D氨基酸),标记位点的选择就不必再担心这样的问题了。

(完整版)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体外和动物体内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简称ADME)的过程和特征。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进一步深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同时也是药效和毒理研究动物选择的依据之一;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临床试验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 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研究项目(血

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转运体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附录中描述了生物样品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相关方法和要求,供研究者参考。 二、基本原则 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试验目的明确; (二)试验设计合理; (三)分析方法可靠; (四)所得参数全面,满足评价要求; (五)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试验设计 (一)总体要求 1. 受试物 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有效期及配制方法等,并提供质量检验报告。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当给药时间较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选用清洁型SD大鼠65只,采用利奈唑胺(53 mg/kg)单次注射大鼠尾静脉后,针对大鼠不同时间点相应脑脊液、脑组织及血当中相应利奈唑胺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测定,并就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给与计算。结果:注射(0~18)h后,利奈唑胺在大鼠脑组织峰浓度为5.10 μg/ml,血的峰浓度为31.38 μg/m l,脑脊液则为23.96 μg/ml;血的消除半衰期时间为2.66 h,脑组织为2.41 h,脑脊液为1.98 h;血、脑组织及脑脊液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则为134.54 h?g/ml、28.22 h?g/ml和136.42 h?g/ml。结论:利奈唑胺能在脑脊液较好进入,实现其抑菌效果的有效发挥,其在组织穿透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面均较好。 关键词:利奈唑胺;大鼠;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8937(2016)12-0072-02 利奈唑胺作为一种抗菌性药物,其实属为砥唑烷酮类,经结合于核糖体50S亚基,对核糖体和mRNA之间连接给与抑制,且对70S起始复合物相应形成进行阻止,进而对细菌

蛋白质相应合成予以抑制,就利奈唑胺而言,此种在结构及作用机制方面较为独特药物,其往往和其它抗菌药物在交叉耐药方面不易发生具有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用试药分别为利奈唑胺对照品(甲醇和乙腈);仪器为微量进样器、TG16-WS台式高速、WD-9415型超声清洗器、SIL-20A自动进样器及CTO-10ASUP柱温箱等。所选用实验动物为65只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为(200±14)g。所选取65只大鼠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13组,且对自身对照实验设计予以运用,采用利奈唑胺就实验动物单次尾静脉注射,而后就脑组织、脑脊液及静脉血分别予以采集,以此就利奈唑胺在具体的脑组织、脑脊液及血方面相应动力学过程予以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品利奈唑胺的配制:采用浓度为乙醇,就浓度为7.4 mg/ml利奈唑胺溶液给与配制,依据剂量53 mg/kg,注射于大鼠尾静脉,分别与注射后30 min、1 h、2 h、……19 h,分别选取一小组大鼠,各为5只,并获取大鼠的脑组织、血浆及脑脊液。于直视下,且采用微量进样器,实施硬脊膜穿刺,采用脑脊液法对脑脊液实施抽取操作,当采用水合氯醛对大鼠实施麻醉后,将头颅固定,且将背毛剪去,且在两耳根相

药代动力学论文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PBPK模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挥的重要的作用。UPLC是一种柱效高、发展前景好的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机制的数学模型;PBPK用于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更方面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更深研究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UPLC PBPK模型药物研发 Abstract: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and PBPK model in the study of the pharmacokinet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UPLC is a column efficiency high,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based o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echanism; PBPK used for simulation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the body of metabolic distributed more medicine dynamics research. The pharmacokinetic deeper in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 Keywords: Pharmacokinetic UPLC PBPK model Drug development 前言: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生物药剂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及毒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的处置以及所产生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并且探讨药物代谢转化途径,确证代谢产物结构,研究代谢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提供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靶器官,阐明药效或毒性的物质基础,弄清药物疗效和毒性与药物浓度的关系[1]。 1、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1 群体药物动力学 群体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动力学群体参数的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不仅是临床用药所必需,而且有可能成为新药评价的一个必备参数。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的估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二步法,另一种是近年来发展的一步法。后者亦名Nonmen程序法,它把药物动力学参数在患者身上的自身变异及患者间的变异全估算在内。根据变异值的大小也可预估一些生理、病理因素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而更具优越性,在个体化给药中,Nonmen常与Bayesian反馈法结合使用。 1.2 时辰药物动力学 时辰药物动力学是指同一剂量在l天内不同时间给予时药物处置出现显著变异。如多数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清晨比傍晚吸收更佳,另外象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清晨服用时所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最为明显,同时达峰时间也较其他时间给药为短。一些疾病并非1天24小时机体均需要同等水平的药物,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发病较多,若制成脉冲式给药,可产生预防作用;相反,如药物浓度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却容易带来耐药性,例如硝酸甘油和许多抗菌素类药物;再如只有当血浆中糖分较高时才需要较高的胰岛素。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自动感知血糖水平,以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智能给药装置。

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代动力学 PART 01 概念 一、概念 药代动力学:定量地研究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动态规律的药理学分支。即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 通常是概括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导出算式,并确定有关参数,最后用数学语言定量、概括、简明地描述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规律。 研究目的:常常是作为开发最佳剂型、确定剂量方案、了解相互作用的基础。 群体: 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由于群体中各受试对象的遗传、环境、营养以及个体特征的不同,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很大的个体间变异及个体自身变异。 群体药物动力学:PPK 研究给予标准药物剂量时,血药浓度在个体之间的变异性,确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以便能计算某一病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群体药代动力学即药代动力学群体分析法。是将经典的药动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确定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意义: 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小的药物→个体化用药方案 药动学个人参数在研究初期尚未测定,需要参考群体参数。病患康复,证明个体参数反映了客观规律;此时个体参数便可汇入群体、充实群体参数。 群体特性决定于个体特性,而个体特性又受群体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开展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时,虽着手于个体病例,但要着眼于群体规律。 PART 02 应用 二、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应用 1.个体化给药 群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病人零散的临床常规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应用专业的软件计算群体参数,然后测定患者的1~2个血药浓度,结合患者个体的生物学资料和用药信息,利用药物的群体药代学参数混合运算后得到病人的个体药代学参数,从而达到个体化用药。 尤其适用于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 根据NONMEM法估算的药代动力学群体参数以及新病例的临床常规数据如身高、体重、肾功能等,利用计算机初步推算个体化给药方案,并预测可能达到的血药浓度。然后根据实测血药浓度,对比修正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此反馈修正,可快速,准确地获得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2.生物利用度研究 生物利用度研究可用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但用NONMEM法可处理稀疏数据的优点,并可提取较多

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16卷第7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Vol.16No.72006年4月 ChinaJournalofModernMedicine Apr.2006 收稿日期:2006-01-20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纳米药物药动学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加以概述。 1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纳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化学药品的药代 动力学研究没有本质区别,其方法分为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1.1血药浓度法 血药浓度法是药动学研究的经典方法,主要研究纳米药物中有效成分明确者,也是计算药代动力学最常用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方法进行测定。如张阳德等[1]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的研究。刘炜等[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浓度的方法。 1.2 生物效应法 纳米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难以用常 规的血药浓度的方法测定其药代参数。80年代产生 了以药效为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的理论和方法。 1.2.1药理效应法药理效应法是以药物的效应强度,包括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基础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目前,该法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纳米中药及其复方,尤其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薛焰等[3]用药理效应法测定药动学,比较了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1.2.2微生物指标法其原理主要是含有试验菌株的琼脂平板中抗菌药扩散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与抗菌药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选择适宜的敏感菌株测定体液中抗菌中草药的浓度,然后按照药代动力学原理确定房室模型,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如陈鹏,毛天球等[4]以抑菌效应为指标,测定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药动学参数。 文章编号:1005-8982(2006)07-1028-04 ?综述? 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阳德1,赵志坚1,张浩伟2,张彦琼3 (1.中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8;2.美国加州医疗中心, 加利弗尼亚州文图拉CA93003;3.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纳米药物载体在近年研究已取得飞跃的发展。该文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角度综述了纳米药物的吸收、分布和转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 Newdevelopmentofpharmacokineticofnano-drug ZHANGYang-de1,ZHAOZhi-jian1,ZHANGHao-wei2,ZHANGYan-qiong3 (1.NationalHepatobiliary&EntericSurgeryResearchCenter,MinistryofHealth,Changsha,Hunan410008,P.R.China;2.MedicalCenterofCalifornia,CaliforniaCA93003,USA;3.Biomedicaland EngineeringInstituteof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8,P.R.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ofnano-drug-loadedcarrierhasmadefastprogressaspotentialdrugdeliverysystems.Fromthepointofpharmacokinetic,thispaperreviewsthepresentstateoftheabsorpation,distributionandinvertionofnano-drugs. Keywords:nano-drug;pharmacokinetic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H】G P T 5-1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二○○五年三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基本原则 (2) 三、试验设计 (2) (一)总体要求 (2) (二)生物样本的药物测定方法 (3) (三)研究项目 (4)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9) 五、结果与评价 (9) 六、常见问题与处理思路 (10) 七、参考文献 (13) 八、附录(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15) 九、著者 (21)

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外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物或活性代谢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临床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药物研究开发机构进行化学药品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而不是新药申报的条框要求。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药物分析方法、研究项目(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进行了分析。

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吸收 溶出度:药物分子在消化道中溶解的程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的程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 最大血药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二、分布 由于体内环境的非均一性(血液、组织),导致药物浓度变化的速度不同。 隔室(compartment):同一隔室药物浓度的变化速度相同,均相。 一室模型:药物进入血液迅速分布全身,并不断被清除。 二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快速分布于组织中,然后进入较慢的消除过程。 表观分布体积(Vd)(a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征药物在体内被组织摄取的能力。表观容积大的药物体内存留时间较长。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系统药物暴露(Systemic Exposure) 血脑屏障;蛋白结合率;分布半衰期(t 1/2(α) 三、消除 消除(elimination):原药在体内消失的过程。包括肾(尿)或胆汁(粪)或呼吸排泄及代谢转化的总和。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constants):反映药物在体内消失的快慢。不完全反映药物的作用时间(代谢物也有活性)。 半寿期或半衰期(t1/2):药物浓度或药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消除半衰期t1/2(β))Terminal Half-life ,Elimination Half-life。 清除率(clearance,廓清率)或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反映药物或代谢物经肾被排出体外的速度。 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产生药效、毒性或副作用,表现为药物的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决定于特定的化学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特异性。 另一方面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表现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水分配系数、电荷等药物分子整体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异性不强。 药物的吸收是药物由给药部位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 消化道(口服给药,口腔、胃、小肠、大肠)、呼吸道(鼻腔给药,肺)、肌肉(肌肉注射)、粘膜(栓剂)。 吸收部位不同,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有差异(静注、肌注;皮下给药,口服。) 共性: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 吸收过程 扩散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糖肽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其严重的耳肾毒性和较差的组织穿透率,再加上近年来其对部分球菌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使糖肽类的使用受到限制。口恶唑烷酮类新药利奈唑胺(linezolid)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糖肽类轻微,主要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70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利奈唑胺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内外研究证实该药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糖肽类作用相仿或更优[2]。近年还发现利奈唑胺对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3]。本文主要对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PK/ PPD)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综述。 1 PPK/PPD基本概念和原理 1.1 PPK/PPD 传统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的研究对象常为相对均一的健康受试者。然而,临床患者在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其PK、PD值均可能有较大变异,给药方案常需个体化,不能仅根据传统PK参数制定。PPK/PPD是将经典PK、PD或PK/PD链式模型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PK/PD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PK/PD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PK/PPD只需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新药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有力工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指南中明确提出,2000年以后的新药申请必须报告PPK 参数。PPK/PPD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不同个体的PK/PD参数,从而实现个体化给药,研究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包括数据收集(准确性和完整性)和样本采集(病例数和采样点)等。研究总病例数一般不应少于100例,达50例时可进行初步分析,考查的固定效应参数越多,所需病例数越大,个体取样点多则病例数可相应减少。 1.2 群体典型值 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身上的处置情况,具有代表性,能表征群体或某一亚群特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常以参数的平均值(也叫群体值)表示。 1.3 固定效应 又称确定性变异,指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 雷,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853) [摘要]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口恶唑烷酮类药物,对于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社区、院内感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在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在利奈唑胺研究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群体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57(2011)05–0315–04 Advance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ZHANG Lei, LIU You-ning (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 [ABSTRACT] Linezolid, a new drug of oxazolidinone, has satisfy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n community-acquired 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resulting from gram-positive cocci. We reviewed the priority of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for analysi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the present advance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KEY WORDS] Linezolid; Gram-positive cocci;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作者简介] 张雷,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感染及抗生素耐 药。 E-mail:sunray168@https://www.doczj.com/doc/8113395551.html,

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处理方法,定量描述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体内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给药后体内的药物位置、数量、疗效和时间之间关系的科学。目前常用于研究中药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的方法主要有:(1)以某一成分为代表研究体内药物动力学:它适用于化学成分比较明确的制剂;(2)生物药效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积法和效量半衰期法。在本研究中,牡丹皮为组方中的君药,丹皮酚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因此,以血药浓度法测定血浆中代表成分丹皮酚的含量,并测定对豚鼠冠脉流量的增加百分率以考察其综合药效,从而将二者结合来考察通栓救心缓释微丸的体内药动学过程。 1.血药浓度法药物动力学研究将原料药粉按处方比例混合装胶囊作为参比制剂,受试与参比制剂的服用量均相当于丹皮酚500mg。采用健康家犬进行交叉实验,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药一时曲线如图9-30所示。根据所测血药浓度结果,得到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3. 08%。 2.生物效应法药物动力学研究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实验具体方法‘3:为:取豚鼠( 300~350g),雌雄兼用;击头处死后迅速取出心脏,按Langendoff法制备离体心脏,以氧饱和的任洛氏液(任洛氏液的配制: NaCl 9g, KCl o.42g, NaHC()30.Sg, CaCl2 o.24g,葡萄糖lg,加蒸馏水至1 000ml)恒温、恒压灌流,待稳定后,从灌流系统中注入各组血清Iml,测定给药后5分钟内每分冠脉流量,计算给药后流量的最大增加百分 率,剂量一效应曲线、时间一效应曲线分别如图9-31、9-32所示,药动学参数结果见表9-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