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北京大学667社会学理论考研精品资料之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提纲

2021年北京大学667社会学理论考研精品资料之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提纲

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章节复习提纲

第一章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复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理性理论的基本观念,掌握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内涵,了解经济学与社会学在理解理性的差别。

第一节理性理论的基本观念

一、理性理论的渊源

对理性理论的贡献是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这三门不同的学科。

社会学

政治学

经济学

二、基本假设

1.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致力于从社会世界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利己。

2.最优状态。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三、基本内涵

人们致力于使他们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最大化。这些与社会相关的利益具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性。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致力于从社会世界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社会成员都控制着社会有价物(物质和心理)的一定供给。当个体控制的有价物的供给最大化,而对有价物的需求最小化,个体的满足就最大化。与他人的互动被看作一系列具有竞争性质的博弈。需要计算他人的作为,以此决定自己的行事。但不确定性,部分信息。达不到最佳效果。囚徒困境。零和博弈。就是否参与某一行动而言,个体持续计算相对成本的参与回报,他被认为是理性的。因为人类的需要和满足相对不变,所以会出现稳定的互动模式,提供常规性的交换。宏观现象总化约为个体间的理性化交换。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个体行动导致社会后果。突生的结构安排不是理性理论所关注的焦点。理性理论分析小群体互动,扩展。在关于理性的社会学理论与经济理论之间有一种融合趋势。最优状态。个体行动与社会行动都是个体面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机会,按照可传递的偏好(preference),从最优的角度选择。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意外后果。与目的相反;未达最佳。对一个人最佳,对所有人未必最佳。马歇尔;帕累托;斯金纳;霍曼斯;布劳第二节理性选择理论

一、囚徒困境与博弈论

1.什么是囚徒困境?

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二、主要代表人物

1.唐斯《民主制度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家和选民都理性行动。避免最坏的结果。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搭便车。公共物品。

3.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研究》。人的偏好是稳定的;以最大程度的信息最大化行为。

4.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认为经济学没有为权力研究留下空间。不是效用而是控制和利益。

三、影响与评价

1.有关最大化假设的问题。

2.关于是否所有人类行为都是理性行为的问题。

3.关于个人的偏好和目的问题。

四、新经济社会学

社会学家的反击。旧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的边缘;对待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经济行为不同。韦伯的重要性,人类行为由两个因素组成,利益社会社会关系。“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和合理的利益直接控制着人的行为。然而,由思想创造出的现实形象常常象扳道工那样,决定了行为沿着哪条轨道被利益推动向前。”驱使经济行为的是与社会关系相关的利益。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