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计算机课教案第一课--计算机发展史

小学三年级计算机课教案第一课--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教案

计算机的发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因此采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及阅读教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感受计算机及技术发展的迅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识记构成计算机的元器件的四个发展时期; (3)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情感。知道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策略 1、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学生间的交流及探究、小结法有机结合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从已知过渡到未知的方式展开教学,即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所见所用的计算机入手,带领他们引伸触觉到未知的计算机过去及将来的领域去;通过播放视频、课件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解除疑惑,建构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 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笔记,设计出计算机发展历程表 七、教学反思 本课着力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一思想,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表达,尽可能的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创设情境”的导入过程中,学生对引入电脑知识比较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把最后播放的“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的视频放到情境创设的环节中,应该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这是一个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对引入部分设计的构思,使导入更加有效。 在接下来的“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比较多,考虑到时间有限,对于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等采用“讲授法”。 在教师讲授的过程进行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理解讲授的内容,掌握好讲授的节奏,并配以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不过题量较大,选择题应放到课后完成,否则课堂时间不够用。通过教师的讲授,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相应的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认识计算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

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计算机发展史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深入到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二进制数、计算机组成、操 作系统、编程语言等; 3、分析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4、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计算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和技术。 2、难点:让学生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分析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六、教学步骤 1、教师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和技术,让学生了解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加深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6、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探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 七、教学资源准备 1、PPT教学课件; 2、实验设备:电脑、网络等; 3、参考资料:书籍、论文等。 八、课后作业 1、撰写学习笔记,总结课程内容和重点; 2、通过网络查找并阅读一篇关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论文或新闻报道,分析其内容和观点; 3、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教案计算机发展史

三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

第1课与新朋友见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电脑的硬件组成。 2.让学生们了解电脑的基本用途。 3.使学生们对学习电脑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电脑的各组成部件。 教学难点:能否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视频。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动画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吗? 师:同学们知道电脑还有什么用途吗? 师:电脑可以用来卖票,算账,编程,画画,听音乐,看来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用途,所以在电脑课上我们要认真学好电脑这门课。 二、新课讲授 (一)电脑的外貌: 师:每位同学面前都有一台电脑,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电脑的外貌描述一下。师:好,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都对电脑进行了描述。下面呢让老师来帮助电脑作一下自我介绍。(等都安静下来以后) 电脑的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做电脑,我的老祖先的名字叫“埃尼阿克”,英文名(ENIAC).它是一个巨人,有30吨重,占地170平方米,诞生于1946年,距此算来,我们电脑家族有61年的历史了。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身体部分。主机:这是我身上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贵重的一部分,它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我思考问题,进行算术运算全部靠它,显示器:它跟我们的电视机很像,电脑上的图像是专门通过它播放出来的。键盘和鼠标呢是人们跟我交流的工具,你们人类想让我干什么呢,就是通过这两样工具来告诉我的。 (二)开机与桌面 1、开机: 师:下面请同学帮我开机,其他同学注意一下他开机的顺序。(有些同学可能看不清楚,所以我应该在旁边讲解) 师:大家告诉我他开机的方法对吗? 生:正/错 师:告诉大家正确的方法是先显后主。为什么呢?(由于时间原因,作为课后小思考。)2、桌面: 师:打开电脑以后,我们看到的整个屏幕呢叫做桌面。上面我的文档,我的电脑……叫做图标。这些图标呢也可以看作放在桌子上的一个个小盒子,我们可以尝试着打开它们。(老师再讲解任务栏,开始按钮等) (三)关机:请学生上来示范一下,老师在旁边讲解指导。 1、关闭所有打开的窗口 2、开始—>“关闭系统” 3、选择“关闭计算机”—>“确定” 4、关闭显示器 第2课可爱的鼠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地170平方米,总重量为30吨,耗电140千瓦,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ENIAC 计算机 ENIAC 计算机

ENIAC 计算机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

《第1课 计算机网络》精品教案

第1课计算机网络 二、一、计算机的发展 (一)什么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发展史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 1.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计算机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中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

机——CJ-1,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产业体系。然而,受到国际技术封锁和物质条件限制,中国的计算机发展相对较慢。 2.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计算机行业迎来了快 速发展的时期。从开始引进国外计算机技术并组装计算机,到逐步自主研发和生产计算机,中国在硬件和软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计算机企业,如联想、华为等,它们成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3.21世纪以来,中国计算机的发展持续迅猛。中国政 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支持计算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也迅速普及,带动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需求。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计算机发展情况,并做简单汇报。 二、计算机网络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协议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二)常见网络设备 (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 通过实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况。 了解国内 外计算机 的发展情 况,并做简 单汇报。 通过课本 了解计算 机网络的 概念及网 络设备。 通过实例 通过小组活动,进 一步了解国内外计 算机的发展情况。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 概念。 认识常见的网络设 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

江西科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计算机就在你身边教案

江西科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计算机 就在你身边教案 第一课信息技术备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1、学会开启、关闭电脑学习机 2、知道学习电脑的方法 知识目标:1、懂得学会使用电脑的重要性 2、懂得爱护电脑,保持机房整洁,遵守机房纪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打字姿势和指法 难点:1、懂得学会使用电脑的重要性 2、懂得爱护电脑,保持机房整洁,遵守机房纪律 教学创新与实践点 1、通过各行各业使用计算机的例子来讲述学会使用电脑的重要性。(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事物演示示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⒈提出问题 为什么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同学们在很多地方都会见到电脑的踪影,例如:商场【提问、讨论】【老师小结:】电脑现在被使用在各行各业:A售货员收钱B银行存取现金、C学习生活、玩游戏、看电影D汽车售票因此我们可知道哪里要发展哪里就要电脑。 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短短几年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少的工具。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

识,才不会落后于人。 二怎样去学好电脑 A 要有信心(用学习骑自行车为例) B多动脑筋,多动手操作 C要养成耐心、细心、专心的学习习惯。 三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A安全 B卫生 C爱护公物 D填写好计算机登记记录,登记好计算机情况 四怎样开启 1、按显示器上的开关按钮 2、按键盘上的POWER键当显示器上显示‘小霸王学习机’画面时,按F8进入可选择画面,里面有A、B、C、D… 许多游戏可选择,只要按相应的字母就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游戏。 板书设计 一,良好的打字姿势 腰挺直,肩放松,脚平放,手指轻轻放基键上 二、基本键 【A S D F J K L ;】 三,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上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A安全 B卫生 C爱护公物 D填写好计算机登记记录,登记好计算机情况 教学后记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需要狠抓上机纪律与重新安排座位,否则整个学期都难作好。希望这一学期能把学生教的更好。

三年级信息科技教案第一课

第1课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的变化和电子计算机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感受在线社会,了解在线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传递的方式,在线社会带给生活的改变。 难点:了解在线社会,感受新技术和在线行为的关联。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使用了教师引导、提问、讲解以及学生体验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步入在线社会,人们快速适应了在线生活,购物、出行、社交、娱乐等越来越多地走到线上。 (出示课题: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二)新授: 一、信息传递的方式 (出示视频) 师问:观看视频后你能发现从古至今,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答) 师问:现代人们通过什么传递信息? (生分别回答) 二、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史 展示PPT

师问:通过文字的描述,同学们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 同学们看到“103”计算机的和现代计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三、在线生活与在线学习 在线生活已悄然而至,人们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通过在线完成,你有过这些经历吗?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出示课件图片) 生讨论交流,完成“议一议”。 (生交流感受) 四、做一做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班级要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请同学们设计方案。(提示: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制作电子贺卡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发给老师、拍摄“老师我想对你说”感恩视频) (出示课件) 通过教师节的方案设计,同学们查阅教师节的由来、制作感恩视频、设计电子贺卡发送给老师们,近距离体验了新技术的便捷和魅力。那你们知道这些新技术和在线行为的关联吗? (出示课件图片)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新技术呢? (生讨论) (三)总结 信息网络把人与人、人与物联系了起来。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及应用等一系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线社会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

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历史

P1计算机发展简史 P2现在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其全称是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用”是指计算机可服务于多种用途,“电子”是指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数字”是指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用0和1的编码来表示。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P3一、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二、计算机发展简史P4一、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差分机,直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回顾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P5 1. 手动式计算工具2.机械式计算工具 3.机电式计算机 4.电子计算机 P6 1. 手动式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用手指进行计算。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自然而然地习惯用手指记数并采用十进制记数法。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于是人们用绳子、石子等作为工具来延长手指的计算能力,如中国古书中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拉丁文中“Calculus”的本意是用于计算的小石子。 P7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先创造和使用了这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筹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使用的已经非常普遍了。 P8 根据史书的记载,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如图1所示。P9 算筹采用十进制记数法,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这两种摆法都可以表示1、2、3、4、5、6、7、8、9九个数字,数字0用空位表示,如图2所示。算筹的记数方法

第一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教案

第一课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教案

导入新 课呈现三张图片,分别为算盘、埃尼阿克、 家用微型计算机。 提问:同学们,这三张图片贯穿我们本节 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那么,你们不妨来 预测一下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 容? 观看老师展示 的图片,思考、 回答老师的提 问 通过图片让学 生预测将要学 习的内容,能够 增加神秘感,从 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并让 学生明确本节 课将要学习的 主要内容。 讲授新 课一、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 师说:同学们,万物的存在终归有其理由, 那么,计算机的出现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发明计算机,或 者说计算机最初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而 发明的? (如果学生不能作答,进行引导:大家可 以思考下,计算机为什么叫计算机呢?名 字中有奥妙哦!) 思考、回答老师 的提问 激发学生的积 极思维。 二、计算机发展史 1.手工计算阶段 呈现一张图片,说:同学们,你们能找出 图片中一个很明显的破绽吗? 问:为什么你们一口认定这是一个破绽? 说:没错,计算机在古代出现简直是天方 夜谭。那么古代人们主要是用什么工具进 行计算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时补充性地 简介不同的计算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教 师要特别强调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 的结晶。 教师小结:同学们,人们在使用这些计算 工具时可以概括为处于手工计算阶段。 观看老师展示 的图片,积极 思考、回答老 师的提问,聆 听教师的讲 述。 1用一张通过处 理后显得有些 荒诞的图片来 过渡到古时人 们使用的计算 工具,可以引起 学生的兴趣。 2.强调算盘是 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所发明,增 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一)清华版

讲课班级三年级科目信息技术 教课课题第一单元第一课芝麻开门“初识计算机”(一) 所用教材清华版三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器具教具、教课设计 教学目让同学们初步认识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掌上计算机)和用途。 让同学们学会用正确的语句称号计算机的构成部分。 标 教 学 教课要点:计算机的种类用途和专用机的差别。 重 教课难点:正确分辨计算机的构成部分。 难 点 学 在课件和教科书的配合下更好的认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生 分的用途。 析 目标:演示课件展现。 于 讲解法。 教 学演示法。 方 法 教 学1.引入新课。 设2.讲解新课。 3.稳固练习。 计 4.总结。 思 5.部署作业。 路

教课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入:“此刻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愈来愈离不开电 脑了。今日我们就一同来认识这位新朋友――电脑。” 谈谈新朋友 1、教师借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告诉学生“孙悟空”和哪吒就 是用电脑制作出来的。 2、让学生自己谈谈计算机还可以做什么?(售票、购物、取 款、预告天气等) 3、教师就学生说的状况小结并增补。 教(二)讲解新课 学1.认识计算机 察看书上的三组图有什么不同 过你们察看的真认真啊!书上这三组图上当算机从大到小形状程不同样外,有的没有外接的设施。比方:主机、显示器、键盘、及鼠标、音箱。 第一组图片 1.1 上的是台式计算机,那么为何要叫台式计算 内机呢? 容是由于这些电脑一定放在台子或平川处,因此叫台式计算机。 第二组图 1.2 上的是便携式计算机,也叫笔录本电脑,那么为 什么叫便携式计算机呢?它和上边那组图上的电脑有什么不 同? 便携式计算机就是很方便意思,就是说这台电脑能够方便的在 任何地方,任何地址无碍的使用。 跟第一组电脑不同样之处就是它没有像第一组图上电脑那样 粗笨的零件也不用一个一个的连起来。它的主机、显示器、键 盘、鼠标都是一体的,并且也能够把它不用的时候合起来,它 不用有特意的桌子,把它能够很方便的带就任何地方,放在任 何地方使用。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叩响信息技术的大门 第一课信息海洋中的人类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并了解人类信息的发展史。 2.了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教学重、难点: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学习并了解人类信息的发展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这门课叫《信息技术》,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二、新授: 1、了解信息的概念 学生自读课本,认识信息的概念“信息通常是指事物和消息中具有的含义。” 2、了解信息包含的内容 既然信息是指事物和消息中的含义,那么它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比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味道等 3、知道人类是如何感受信息的 阅读课本,了解“人类的耳朵、眼睛、鼻子、嘴、皮肤、表情、动作甚至姿势都能感受或表达信息,大脑是人体处理信息的中心。” 4、学习并了解信息的发展史 师:既然如此,不同事情的人类对信息的表达和处理必然存在着差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信息的发展历史,请你自己阅读课本,然后按顺序说出信息的发展以及形式。 (1)几千年前撒哈拉地区有人类留下的岩画; (2)殷商时期刻在龟骨上的文字; (3)非洲至今仍然流传着土著的舞蹈; (4)我国战国时期的编钟; (5)古时候的烽火台和竹简; (6)古时候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7)一些保留下来的史书,比如司马迁的《史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以及人类自古至今的信息发展和形式,也从而带大家走进了人类信息的大门。 2 / 23

四、课外作业 搜集并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信息,谁来说说什么是信息? (信息通常是指事物和消息中具有的含义。) 二、新授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这门新的学科----信息技术,你能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一下什么是“信息技术”吗? 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递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下边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1.学生自读课本内容,初步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 2.教师总结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3. 教师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 3 /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