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提纲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提纲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提纲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提纲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1.1悄悄变化的我

1.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P3

2.进入青春期,我们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P3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是什么?(青春期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积极作用: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②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消极作用:①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②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有哪些成长的烦恼呢?

①脸上长出难看的痘痘。②声音变得难听。③因自己长得比别人快或慢而烦恼。④学习上想名列前茅,却成绩糟糕。⑤很想独立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等等。

5.进入青春期,我们身体的发育有什么特点?

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6.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如何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

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7.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青春的我们如何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8. 青春期出现心里矛盾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9.青春期心里矛盾的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10.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里矛盾?(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①青春期的矛盾心里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里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11.正确处理青春期心里矛盾的方法有哪些?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12.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的到来,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青春期只有烦恼和矛盾,紧张和不安,没有快乐可言。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带来心理的波动,青春期有烦恼和矛盾,紧张和不安,也有成长的快乐,我们应该欣然授受青春期的变化,体检成长的喜悦、自豪,顺利度过青春

期,健康成长。

13.青春期的心里矛盾是正常的,是不需要解决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14.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由依赖逐步走向自立,独立意识的增强表明我们可以一味追求个性,追求独特,摆脱父母的约束。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是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一味追求个性,追求独特,摆脱父母的约束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独立。

1.2成长的不仅是身体

1.独立思维的表现:

①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②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2.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3.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是什么?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特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4.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思维的批判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培养批判精神的意义有哪些?)

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5.批判的要求有哪些?(如何进行批判?)

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7.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拥有创造潜力?

①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情感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8. 如何认识青春的创造?

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2)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9.如何进行青春的创造?

①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②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2.1男生女生

1.进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②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的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2.如何正确看待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

3.如何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1)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

(2)意义:(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的作用是什么?)

①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②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4. 如何对待性别角色?

①接受自己生理性别。②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5.对女生的刻板印象有哪些?

①女生就是要文静温柔。②护士是女生正当的职业。③美容师是女生的职业。

④女生不能主动告白。⑤做家务是女生的事。

6.对男生的刻板印象有哪些?

①男生要勇敢不能哭泣。②军人只能男生当。③男主外,女主內。

④重物只能男生才能搬。⑤以工作为重心。

7.男生女生欣赏对方优势的作用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的?)

①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②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③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8.怎样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个体差异?

①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骄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②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9.女性特征优势:细心、温柔、善良、观察力强、形象思维能力强、善于记忆、体贴等等。

10.男性特征优势:体能强、勇敢、坚强、抽象思维强、独立、责任感强、有恒心、有毅力等。

11.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男生女生交往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此男女同学的交往可以随心所欲,无所忌惮。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②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③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④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④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⑤但是与异性交往也是对我们的考验。⑥异性之间在交往中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12.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为避免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男生女生不说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②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③这一观点没有认识到男生女生交往的重要性。

2.2青春萌动

1.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1)含义:步人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表现: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与异性相处的必要性是什么?(与异性相处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①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

是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吸引着我们。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3.与异性同学交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4.男女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

①男女生之间应该言行恰当,自然大方的交往,做到谨慎交友。

②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③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

5. 如何正确认识异性情感?

①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6.如何对待异性情感?

1)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正确理解爱情。①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②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③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7.男女生交往应遵循自然适度的原则。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3.1青春飞扬

1.你认为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梦想、莽撞、遗憾、美好、勇气、奔放、憧憬、朝阳、热情、活力四射、多姿多彩、……

2.进入青春期,我们成长的渴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我们应该怎样应对青春的渴望?

①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

②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4.为什么说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对于青春成长的意义)

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②有了自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③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5.从自信者的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方面说一说自信者具有哪些风采?

言谈:谈吐自如,能引领谈话。举止:落落大方。

性格:活泼、幽默、风趣。为人处世:平易近人、善良友好等。

6.如何培养(增强)自信?

①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雄厚的实力是增强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7.自信与自强的关系: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8.自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才能自强?

1)含义: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2)方法:自强,要依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9.自强对青春期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10.请你谈谈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梦想飞翔?

1)培养自信的品质。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②有了自信,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③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2)培养自强的品质。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3)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11.青春箴言:青春是一首诗,美好里蕴藏着无尽的深刻;青春是付出,青春是奋斗;等等。

12.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因此有了自信,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青春的探索要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但是并不是有了自信就能成就一切。

3.2青春有格

1.“行己有耻”的含义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行己有耻”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做到“行己有耻”?)

①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为什么要有知耻之心(“羞恶之心”)?

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②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4.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5.什么是“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

6.“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何启示?(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7.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学习好榜样的意义)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8.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9.“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做大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至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③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10.“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忠诚、正派、诚实、责任、爱心、与人为善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教学提纲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重点字词

七下第一单元重点字词 奠.基()选聘.()挚.友()伴侣. ()硕.果()澎湃 ..()卓.越()秩.序() 迭.起()揩.油()咳嗽 ..()薪.金 ()悠.然()草率.()疙瘩 ..()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xiɑ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锲而不舍; qièér bù shě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目不窥园:mù bù kuī yuán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刮目相看:guā mù xiāng kàn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第二单元 气魄.()狂澜.()浊.流()屏障. ()哺.育()踱()喧.闹() 气氛.()诧.异()惩罚 .. ..()祈祷 ()钥匙 ..()誓.言()嗥.鸣() 斑斓.()缠绕 ..()亘.古()默契. ()污秽.()耻辱 ..()田垄. ()镐.头()丰饶.()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第三单元 憎.恶()烦琐.()胸脯 ..()疮疤 .. ()诘问()哀悼()书斋()震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时 ⒈本组课文的主题?共有哪几篇课文?作者?本组课文导语提示要达到的学习重点? ⒉每一篇课文的体裁?每一篇课文的中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⒊《文言文两则》的复习提纲: ⑴背诵两篇课文,了解孟子。 ⑶掌握文下须要求掌握的注释。 ⑷《学奕》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⑸两篇课文要说明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⑹了解这是()的小儿,()的孔子,从哪儿可以看出? ⑺明白两小儿辩日的观点及依据。 ⑻了解文中的几种修辞方法:比喻、反问、设问。 第二课时 ⒋《匆匆》 ⑴字词的过关:一去不复返、确手、空虚、头涔涔泪潸潸、游丝、徘徊、伶伶俐俐、凝然(及课后的生字) ⑵复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⑶朱自清要表达的感情。 ⑷文章的几种修辞方法:排比、比喻、设问、拟人。 ⑸重点句子的理解: a.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 像针尖一滴水滴在水海里,……也没有影子。 c.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d.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⑹重点段落的分析: 第1段:①排比句,模拟说话。②“——”的用法。 ③加上这么多“?”的作用。(不断追问,引人思考)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3、4段:①第3段描写什么来表达感情?②仿写“……的时候,日子……”③两段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④第4段中的最后一个问句要表达什么? ⑺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并体会这样的作用。 ⑻背诵全文。 ⒌《桃花心木》 ⑴字词的过关:莫名其妙、枯萎、偶尔、语重心长、汲水、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规律、勃勃生机(及课后生字) ⑵本文的写作特点。 ⑶本文蕴含的道理。 ⑷作者的感情变化?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奇怪? ⑸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性,……有时浇得少。 ②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③种树的人不会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⑹重点段落的分析: 第12段:①段意。②段中的“不确定”指什么?③为什么就“不确定”中成长可以长成百年大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复习知识点湘师版

第一节第二起跑线 1·进入中学的新体验、新感受?(P2—P3) ①进入中学,我们感觉很新奇。新的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都等着我们赶快融入这个大家庭中。②进入中学,我们在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有很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好奇,有很多新的体验让我们憧憬。 2·中学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P3) 处于半成熟期,像个“小大人”。 3·“心里断乳期”?(P3) 主要是指青少年企图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希望独立的心理状态。 4·为什么说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P3—P4) ①中学时期,人的生理开始出现显著变化,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发育日趋完善,个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逐渐形成。②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③进入中学时期,一个人开始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逐步把自我融入社会中,完成了人的“第二次诞生”。 5·设计成长新方案,科学规划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P5)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人的成长中,如何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非常重要。②科学合理的目标为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③确立积极的发展目标,能帮助我们把握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开发自身潜能,最终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 6·怎样设计成长新方案?(P6—P9) (1)学会学习。既要乐学,又要会学。 (2)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培养高尚生活情趣。 (4)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7·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P9) 一是多动脑。即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把知识学活、用活,努力创造新知识。 二是勤动手。即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二节亮出你自己 1·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方法?(P12—P13)

(完整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练习题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一、选择题 1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它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 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自我意识的增强②身体外形的变化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④性机能的成熟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2.进入青春期的同学富有理想,追求真理,但又容易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情感丰富, 热情高涨,但是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失去控制。珍惜友谊,渴望交际,但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这些现象说明() A.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B .青春期存在着矛盾心理 C.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D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烦恼的时期 3?下列关于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②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 ③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④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赖、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时会觉得父母唠叨、啰嗦。这 说明() A.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意识 B ?小时候是乐园,长大后是牢笼 C.父母年纪大了,权力欲更强了 D ?父母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已经过时了 5.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 思维有助于()

①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③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②解决一切问题 ④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 D.②③④

六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提纲精品

【关键字】情况、平衡、位置、支撑、作用、速度、倾斜、带动、方向 六 上 科 学 提 纲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 是能使我们 省力或方便 的装置。 2.螺丝刀等机械构造很简单,属于 简单机械 。常用简单机械有 杠杆 、 滑轮 、 轮轴 、 斜面 。 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譬如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二、杠杆 1. 杠杆上有3个重要位置: 2.杠杆有3种类型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左点到支点的距离 = 右边的钩码数×右点到支点的距离 4. 一些典型杠杆:省力的是 撬棍、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杆秤 ,费力的是 筷子、镊子、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是 跷跷板、天平、订书器 。有些工具设计成费力杠杆是 因为更方便 。 我们身体上的前臂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三、轮轴 1.像水龙头这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 固定在一起转动 的机械,叫做 轮轴 。 2. 轮轴有2种情况。 省力 :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 费力 :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 3.在轮上用力时, 轮越大 ,就越 省 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轮)总是比刀杆(轴)要 粗 很多。 4. 一些典型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等 。 四、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力的大小用 测力计 来测量,力的单位是 牛顿 ,用字母 “N ”表示。测力计使用前要先 调零 。 五、斜面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 。 2.斜面 都能省力 ;而且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 3.一些典型斜面:如 “S ”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 六、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中两个齿轮和链条咬合,起到传动作用。自行车运用了 杠杆(如:刹车)、 轮轴(如:把手、脚蹬) 、 斜面(如:螺丝钉)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 省力或方便 的作用。 用支大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行使全国人大职权)(P1)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 3、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4、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P3;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P3-4)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进行盛大的阅兵仪式,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54 门礼炮齐响28响:54门象征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或参加第一届政协的54个政治团体,或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个春秋)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 三、西藏和平解放(P5):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 利进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 第2课抗美援朝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 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参阅P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图) 2、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称号:最可爱的人 3.结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朝鲜战争结束。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 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解放区3亿多人口没有土地,农民迫切土改。 2、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 开。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土地归私人所有)。 4、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 了土地。(参阅P9“土改”的相关图) 5、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1.1 我上中学了 1.认识到中学生活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掌握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理解义务教育的含义,掌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各方面承担的责任。 3.明确适应新生活需要勇敢积极的态度,理解积极主动的态度所带来的影响。 4.掌握积极适应中学学习新生活的方法。 一、中学生活新起点 知识点1 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重点) 从小学升入初中,我们开始了新的求学阶段。我们正处于人生的美好花季,这是我们的身心和智能迅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在中学,我们将接受良好的教育,唤醒自身的潜力,锻炼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探究活动一教材第8页阅读与感悟青春万岁 你还读过哪些相关的文章或图书?谈谈你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文章或图书名: 我的感悟: 答案:(1)(示例)图书《无怨的青春》、文章《拼搏无价青春无悔》等。(2)(示例)青春充满激情,我们热情奔放、敢想敢干,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面对各种挑战。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智慧和勇敢,我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满身有用不完的力量,即使失败也不怕从头再来。青春,因梦想而绚丽,更因奋斗而精彩。我们的人生之路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社会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我们要爱惜青春时光,努力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增强责任感,莫让年华付水流。迈好青春第一步,珍惜青春每一步,我们会留下一个无悔的青春。 知识点2 接受义务教育(难点) 探究活动二教材第2页探究园材料透视上学!上学! 马吉乡的同学为什么如此盼望能够“走路上学”?对比自己和马吉乡的同学上学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1)因为他们上学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2)我上学的条件比他们优越得多,我应该珍惜这些优越的条件,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争取能够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探究活动三教材第7页阅读与感悟两个人的学校 只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学校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是什么力量让潘老师和小琴坚守着两个人的学校? 答案:(1)只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学校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撤校并点关系到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问题,没有省政府的同意,不能轻易撤除教学点,只要有孩子要上学,就要在村里设立教学点。(2)是潘老师决不能让一个适龄儿童读不了书的信念和小琴坚持读书的愿望的强大力量,让潘老师和小琴坚守着两个人的学校。

最新三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要点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生活 主题单元:在本单元中有描写小学生快乐幸福学校生活的《我们的民族小学》,带我们一同感受自然的《金色的草地》一文,还有体现儿童对人生思考和感悟的《爬天都峰》,同时也让我们从《槐乡的孩子》一文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字音 1、强调的字音 打扮(dǎ)蒲公英(pu)发颤(chàn)景颇族(po)哈欠(qiàn)似乎(sì) 汲取(ji)鲫鱼(ji)缕缕炊烟(lü)一本正经(jing)满载而归(zài) 2、多音字 好 hǎo 友好当 dāng 当时教 jiào 教师晃 huàng摇晃hào 好奇 dàng 上当 jiāo 教书 huǎng晃眼 假jiǎ假山朝 cháo 朝向似①shì似的觉 jué感觉jià假日 zhāo 朝气②sì似乎 jiào 午觉 盛 shèng盛开发 fā发生相xiàng照相都 dū首都chéng盛饭 fà头发 xiāng 相信 dōu 都是 藏cáng收藏吐tǔ吐痰载zài装载禁jīn 不禁zàng西藏 tù吐血zǎi 记载 jìn 禁止 中①zhōng中心长①cháng长处散sàn 散步 ②zhòng中枪②zhǎng长大 sǎn 散文 3、同音字 dài待(等待)代(代表)带(丝带)戴(穿戴) chá查(检查)察(观察) biàn辨(辨别)辩(辩论)辫(发辫) feng峰(山峰)锋(锋利)蜂(蜜蜂) 字形 1、易错的汉字察绒舞戴仰勇苍 2、特殊部首戴—戈雀—隹(小)些—止辫—辛勇—力 3、形近字组词 雀耍钓仰 省要钩迎 4、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举例

珠——朱桥——乔停——亭襟——禁 亿——乙谋——某障——章诗——寺绿——录 词语 1、生字表中的词语 2、积累的四字词语 绚丽多彩白发苍苍满载而归屡屡炊烟惹人注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句子 1、比喻句 (1)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第2课)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就像小猴子一样(第3课) (3)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小辫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向觅食的小鸭子。(第4课) 2、拟人句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要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第1课) 3、夸张句 再看看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4、积累的句子 (1)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第2课课后) (2)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后趣的是,跑来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第1课) 课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 1、主要内容——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美)和(团结)。,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文章层次——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3、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要求背诵)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放大镜是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特点。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4、用放大镜观察照片,会发现照片是由许多的彩色小点组成。 5、用放大镜观察计算机、电视机屏幕,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色小点组成。 6、放大镜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能说出放大镜应用的三个方面。) 1、放大镜 7、放大镜镜片中间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会越小。 8、球形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9、小水滴及盛了水的烧杯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11、学会两种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12、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的。 13、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增进人的视力的眼镜。 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与它脚的构造有关。 2、苍蝇、蝴蝶、蜻蜓等昆虫的眼是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它前足的内侧,还叫鼓膜听器。 4、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在放大镜下看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2、放大镜下的昆虫 6、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蝗虫、蟋蟀的触角是丝状的;天牛的触 角是鞭状的;蚂蚁的触角是膝状的。(会画上面几种昆虫的触角。) 7、草蛉和它的幼虫是蚜虫的天敌。 8、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喜欢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用10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它 们的肢体。(会画蚜虫) 9、蚜虫进食时,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会画蚜虫进食图) 1、像食盐、白糖的颗粒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 针…… 4、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放大镜下的晶体5、晶体可以从溶液中得到,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甘蔗水蒸发得到白糖。还可以在一定压力 和温度下形成,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水晶晶体。 6、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就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构成。 7、制作小的食盐晶体的方法:①制作一杯浓的食盐溶液②用滴管滴几滴在干净的玻璃片上 ③放到太阳底下④水分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的白色物质就是食盐的晶体。 8、制作晶体的方法有两种:蒸发法和降温法。我们课堂上一般采用蒸发法制作晶体。 、会画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晶体。

精练本 初中道德与法治1.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 八年级(1)班学生晓明说:“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晓明的话说明() ①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经济来源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2019潍坊2改编)小杰被评为某校“最美少年”。他阳光开朗、朝气蓬勃;他乐学好问,成绩优秀,关爱同学;他兴趣广泛,热衷马拉松运动和围棋;他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小杰成为“最美少年”使我们认识到() ①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获得美好情感②评选“最美少年”必须成绩优秀 ③专心学习,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④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3.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1

2 A. 小雨利用节假日去养老院做义工 B. 小洋在公交车上与老奶奶抢座位 C. 小云主动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D. 小颖积极参与向灾区捐款爱心活动 4. (2019温州8)温州某校八(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同事们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寻人信息被大量转发,一场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展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这件事告诉我们,网络( ) ①使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②是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③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为奉献爱心提供平台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6. 2019年7月25日至26日,2019 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在青岛召开。大会以“智联互通,智享共赢”为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刚 1、放大镜是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 2、用放大镜观察计算机、电视机屏幕,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色小点组成。 1、放大镜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大小没有关系,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 会越小。 4、球形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5、小水滴及盛了水的烧杯都具有放大的作用。12、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 成的。6、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增进人的视力的眼镜 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与它脚的构造有关。 2、放大镜下 2、苍蝇、蝴蝶、蜻蜓等昆虫的眼是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的昆虫 3、蟋蟀的耳朵在它前足的内侧,还叫鼓膜听器。 4、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在放大镜下看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6、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蝗虫、蟋蟀的触角是丝状的;天牛的触角是 鞭状的;蚂蚁的触角是膝状的 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3、放大镜下 6、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就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构成。 7、制作小的食盐晶体的方法:①制作一杯浓的食盐溶液②用滴管滴几滴在干净的玻璃片上 ③放到太阳底下④水分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的白色物质就是食盐的晶体。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拓宽了许多,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4、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5、列文虎克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人。 4、怎样放得更大 6、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遂道显微镜。 7、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感受社会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2)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重要意义? (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网络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重要影响?)(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7.怎样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8.怎样看待同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信息良务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 (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写在答题表相应空格内。每 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杜宇进入初中以后,发现自己很多方面开始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属于这一时期身 体变化的主要方面的是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性机能的成熟 C、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D、内部器官的完善 2、七(1)班的小芳同学说:“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可是,我遇到麻烦时,特别希 望他们帮我解决。”小芳同学的这一心理表明,进入青春期后 A、我们的认知能力达到了成人的标准 B、我们的品德修养迅速提升了一个层次 C、我们的心理有着矛盾和困惑 D、我们应注重自己个性的张扬 3、在学校生活中,男生较为开朗、刚毅、动手能力强、力气较女生大;女生比较温柔、细心 周到、爱干净。这说明 A、男女同学交往会使个性受到抑制 B、男女同学各有优势,没有交往的必要 C、男女同学交往会引来流言蜚语,不交往的好 D、男女同学交往可以达到优势互补 4、在学校,男女同学的交往一直是一个较为敏感话题,交往少了,说你太“闷”,交往多了, 又说你动“坏”心思,在下列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为避免同学们引起误会,应该在私下里交往 B、交往有度,做到自尊、自重、自爱 C、应该交往,交往中注重人品和人格修养 D、自然大方地交往,建立同学间纯洁的友谊 5、随州二中的校长在学校开学讲话中说:“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告诉我们 A、青春年少时,我们要懂得享受 B、青春虽美好,仍需要进步、努力 C、勇敢面对吃苦,不在乎其他的一切 D、没有烦恼,只有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 元复习提纲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后让人深切的案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起两个孩子的争辩,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的特点,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写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气势磅礴的特点,后两句作者联系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要沿着黄河到天上去做棵,想象真是奇特。 4.“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思乡的感情。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是老舍先生《草原》中的一句。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注:答案不唯一) 6.信封的左上方是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的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二、课内阅读 (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仔细读这段话,发现作者初入草原的心情是愉快,可以从“高歌一曲”这个词体会到;细细欣赏草原美景后,他不由深深陶醉了,哪个句子充分表达了他此时的感受用“”在文中划出来。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

北师大版七上第1单元走进中学生活单元测试

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思想品德 一、请你选择(共39分) ——认真细致,点滴做起! ▲单项选择(9小题,每题1分,共9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说明() A.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B.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C.人与人之间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 D.人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不受集体的约束 2、“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以下方法中,你认为拙劣的一种是() A.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B.课外没有制定学习计划,想起什么就做什么 C.每科有固定的笔记本,笔记有条理 D.学新课前,先初步把新内容看一看 3、王清从乡下老家转学到城里某校七年级级(1)班。他不会说普通话,学习基础又差,但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王清不但学会了普通话,而且成绩也提高了,他感到自己的进步离不开班集体的帮助,便爱上了这个班集体。这说明() A城里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更乐于帮助他人 B王清同学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善于与人为善 C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D王清同学因为受到同学的帮助而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班集体 4、一个人做了好事,可以给集体带来荣誉;相反,如果做了坏事,就会给集体摸黑。这告诉我们() ①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班集体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承担一份责任③我们每个人既是良好班集体的受益者,也是班集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④建设良好班集体,人人有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诗告诉我们………………………()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大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不同责任 D.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依据对自己和他人所采取的基本生活态度,把人际交往分成四种模式。在下列四种模式中,你认为可取的一种是 ( ) A.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B.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C.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D.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7、“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两句话说明………………………………………………() A.友情使孤独者得到幸福B.生活需要友情 C.友情使沙漠变成绿洲 D.友情使生活变得繁华 8、下列关于学习方法正确的是() A、只要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是好的学习方法 B、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只有适合于自己,能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 C、好的学习方式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摸索尝试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1.【必背】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必背】青春期指的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 (1)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地位: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3.【必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4.【必背】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 (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态度: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产生: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2)【必背】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消极影响:正常的生理变化也可能会产生烦恼) 8.【必背】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9.【必背】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尝试自我调节: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人是能思想的高等动物,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必背】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必背】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复习提纲 1、观察 ①观察的方法:科学的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②科学观察的要求: a、明确的目标;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要及时记录 2、生物的七个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 (1)、是否具有生命(2)、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4、调查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调查范围过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为样本。 5、生物的归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 按照生活环境分: 按照用途分: 6、生态因素 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②组成:如下图1 7、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对照实验),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习性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 枝红杏出墙来”

图1 8、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书P14):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e得出结论:f表达和交流: 9、对照实验的原则: a、实验变量单一性 b、必须设置对照组 10、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一般来说,是指保持原有状态(未做处理)的一组实验。 实验组:人为改变条件(人为特别处理)的一组实验。 变量: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实验条件。 11、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减少误差的方法: (1)用多只鼠妇可以减少误差,反映真实情况。 (2)不能用1只鼠妇做实验,因为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3)实验后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总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13、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条河流是生态系统。一条河流里的鱼,河流就不是生态系统。 (2)、组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知识点粤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P1- 第一课我上了P2-8 1、生活有哪些新变化?P5-6 2、什么是适应?其三个标准是什么?P5 ▲3、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P6 4、走进新,面对新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做?(补充题) ①充分体验成为生的快乐。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站在了新起点上。我们 要珍惜新起点,充分体验成为生的快乐。 ②要珍视新友谊。认识更多的新同学,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分担成长中的烦恼,建立起诚挚的友谊。 ③要与新朋友结伴成长。与新同学在新的班级中共同学习和生活。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在团结友爱中使生活更加精彩,让青春生活充满阳光。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P9-16 1、什么是闭锁心理?P12 2、闭锁心理的危害?(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P12 ▲3、为什么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P13 4、热情开朗的性格有什么好处?P13 (1)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 ▲5、如何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P13 ▲6、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P13

7、怎样结识新伙伴,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P12-13 (1)服闭锁心理。 (2)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式。 第三课融入新集体P17- 1、什么是集体?P19 ▲2、班级对我们成长的积极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融入班集体?)P19 3、什么是班集体凝聚力?P19 4、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P19-20 ▲5、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P19-20 (1)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①班集体的凝聚力表现为班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②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2)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①集体荣誉感是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反映。②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 (3)让个性在集体中张扬。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