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成带长厚窑皮和过渡带结圈的分析与处理

烧成带长厚窑皮和过渡带结圈的分析与处理

烧成带长厚窑皮和过渡带结圈的分析与处理
烧成带长厚窑皮和过渡带结圈的分析与处理

烧成带长厚窑皮和过渡带结圈的分析与处理

【中国水泥网】作者:刘有明单位: 【2010-06-22】

1 烧成带高温段厚窑皮

A厂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2 500t/d单系列烧无烟煤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m×60m,TFD分解炉规格为Φ5 800mm+Φ4 300mm,年平均日产量≥3

000t/d。自投产到2009年4月份以前烧成带窑皮经常出现异常,2~6m窑皮较薄(50~100mm),有黑洞的地方露砖,6~11m窑皮厚(400~500mm,狼牙形),11~20m 窑皮薄(50~100mm),20m以后无窑皮。这种窑皮分布导致窑一档前后筒体温度高达370℃,窑内挡料多,窑电流超额定值,影响熟料的产质量和窑的安全稳定运转。

1.1 原因分析

1)烟室二次扬尘导致窑内通风不好,火焰不顺畅。C5下料管和烟室的安装没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下料管斜度过大,与烟室连接的交界处位置低,导致该处出现台阶,且下料管斜度和烟室斜坡的斜度相差较大,人窑物料在此产生二次扬尘,烟室阻力大,影响窑内通风。

2)采用84%石灰石、12%砂岩、3%铁矿石和1%铝矾土配料,熟料率值为KH=0.91±0.02,n=2.8±0.1,P=1.6±0.1。生料易烧性差,再加上三高的配料方案导致生料难烧而逼火,窑内煅烧困难,影响了窑内的热力分布,窑皮分布异常。

3)使用史密斯Duoflex燃烧器和中天仕名TCB-4-K燃烧器各一根,煤的挥发分为10%左右。

①使用Duoflex燃烧器时,外风阀门开度100%,内风阀门开度30%,中心风阀门开度100%,燃烧器冷志拢焰罩长20~25mm,正常生产时热态拢焰罩长45~50mm,净风机转速l l00r/min,风压26~28kPa,2~6m窑皮较薄(50~100mm),6-11窑皮厚(450mm左右)。

②使用TCB-4-K燃烧器时,外风压力32kPa,内风压力16kPa,中心风阀门开度100%,外风间隙+15~+20mm(向后退15-20mm),内风间隙也向后退O-5mm,煤风和中心风间隙在0。使用该燃烧器时烧成带0~15m窑皮为狼牙形,6~11m窑皮略厚(350mm左右)。

因使用低挥发分煤,在两种燃烧器的调整方面倾向于小间隙高风速的调整思路,导致火焰的热力分布不合理,火力过于集中,使窑皮分布异常。

1.2 采取措施

1)在2009年4月份大修期间,更换了烟室斜坡浇注料,尽最使C5下料管和烟室斜坡在一个斜面上,同时分解炉下缩口直径由原来的Φ1 500mm打大到Φl 600mm,减少烟室二次扬尘,保证窑内通风。

2)配料方案调整为:KH=0.9l±0.02,n=2.7±0.1,P=1.5±0.1,改善物料易烧性,避免强制煅烧。

3)燃烧器的调整

①使用Duoflex燃烧器时,燃烧器冷态拢焰罩长调整为35~40mm,正常生产期间热态拢焰罩长调整为60~65mm;净风机转速增大到1250 r/min,避免火焰过早扩散,

同时降低火焰的峰值温度,为保证相同风速的情况下加大净风机转速,提高了燃烧器的推力,保证了煤粉的完全燃烧。

②使用TCB-4-K燃烧器时,燃烧器外风间隙调整到+10~+15mm,内风间隙调整到0位,其他间隙不动,净风机转速由1150 r/min增至1250r/min,保持原有各风道压力,通过增加直流风的风量保证火焰活泼有力,避免旋流风穿透外风形成狼牙形窑皮。

通过采取以上几点措施,该厂从2009年4月份大修以来,烧成带窑皮平整,0~14m 窑皮厚150mm左右,l4~18m窑皮厚100mm左右,一档前后筒体温度保持在320℃左右,烧成带筒体未出现高温,窑皮分布稳定合理,为回转窑长期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

2 烧成带尾部厚窑皮

B厂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1200t/d烧烟煤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3.2m ×50m,预热器为高原型低压损预热器,分解炉规格为Φ4500mm,年平均日产量≥1500t/d。2003~2005年期间,烧成带12~16m容易长厚窑皮,15~16m窑皮厚800~1000mm左右,烧成带窑皮为倒喇叭形状,处理难度极大,严重时运转7d就被迫停窑人工处理窑皮。2004年曾通过加强原燃材料管理、工艺管理和提高操作水平,使烧成带倒喇叭形窑皮有所减少,窑日产量提高至1150~1250t/d,但进一步提产窑况就会恶化无法正常生产。

2.1 原因分析

1)安装过程中C5下料管和烟室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下料管斜度偏小,与烟室连接的交界处位置较高,C5下料管位置高于烟室斜坡近500mm,导致C5入窑物料为悬空状态,有一部分物料被窑内的风扬起,烟室粉尘浓度高,阻力大,影响窑内通风。

2)采用石灰石、页岩、铁矿石和砂岩配料,进厂石灰石Mg0含量和页岩成分变化较大,生料配料无法稳定,入窑物料化学成分波动大,窑内热工制度不稳定,窑况容易恶化。

3)选用陶瓷厂筛下的煤,因供煤量不能保证,有多家供应,最多时二十多家供煤,煤质较杂,无法配料。后来选用神木煤,其内在水分含量高(5%左右),烘干困难,影响火焰温度和头煤燃烧。

4)净风罗茨风机的风压偏低,不能满足燃烧器用风要求。

5)窑产量提高或窑况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窑炉用风,导致用风不合理。

6)建厂时燃烧器火焰形状不理想,热力强度不够,2005年改用天津博纳TJB-K-3型燃烧器。燃烧器位置在第一象限,窑中心偏上30-40mm左右,偏料0-30mm,外风间隙0~+10mm,内风、煤风和中心风间隙在0位,外风阀门开度100%,内风阀门开度50%~l00%,中心风阀门开度30%~40%,压力8~10kPa,燃烧器调整不合理,火焰过短且过于集中。

2.2 采取措施

1)更换烟室斜坡浇注料,使C5下料管和烟室斜坡在一个斜面上。分解炉下缩口直径由原来的Φ1150mm扩大到Φ1 180mm,降低烟室粉尘浓度,确保窑内通风。

2)加强对石灰石MgO含量及页岩成分的控制,发现变化及时调整生料指标,确保配料方案的实现。

3)改造煤磨,增加磨内通风,出磨温度由原来的75℃提高到85℃,尽量降低煤粉水分。

4)改造净风罗茨风机,将原来的22kW电动机换为30kW电动机,将皮带传动改为直接传动,满足燃烧器用风,保证燃烧器净风风压在35kPa以上。

5)燃烧器的调整

①将燃烧器小车前点的吊装处改造成上下左右都可以调整,使燃烧器向上倾斜3.0%~

4.0%,燃烧器和窑基本平行,以提高火焰尾部的高度,预防烧成带尾部生成厚窑皮,同时避免煤灰集中沉降导致窑内结圈。根据烧成带高温段窑皮情况灵活调整火焰高温段在窑内的位置。燃烧器位置根据筒体温度调整为偏上20~50mm,左右位置偏料20mm左右,也可放在中心位置,原则上要求其与窑中心行平行。

②调整燃烧器各风道的间隙,适当增加火焰长度特别是火焰高温段的长度。外风间隙调整为-5~-10mm,内风阀门开度调整为40%~50%,中心风阀门开度调整为60%~80%,压力调整为12~16kPa。

6)窑内通风较小,热力分布不合理,因此要根据三次风负压、烟室负压和分解炉出口负压的变化,及时调整三次风阀,保证窑内用风。

7)改造窑主减速器,更换一对快速齿轮,窑速由原来的最高3.98r/min提高到4.5r /min,降低窑内填充率,保证薄料快转。

通过采取以上几点措施,该厂2006年日产量达到1500t/d,至今没再出现倒喇叭形窑皮,烧成带窑皮平整,厚度100~150mm左右,长度18-22m左右,耐火砖寿命12个月以上。2007年初利用换篦板的机会采用法国圣达瀚技术对篦冷机进行改造,改造后三次风温度由原来的(800±50)℃提高到了(900±50)℃,窑产量进一步提高,稳定在1600-1650t/d。

3 过渡带结圈

3.1 原因分析

1)原料中R20和Mg0含量高,物料易烧性好,原煤中的硫含量高或煤灰中的铁含量过高,配料方案不合适。

2)投料时升温时间长、投料速度慢和提窑速慢。

3)低温长焰煅烧,窑内还原气氛较浓。

4)硫碱比不合适,窑内温度控制偏低,有害成分在窑内富集。

5)生料磨长时间停磨,窑系统的回灰在均化库内富集。

6)工艺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和原燃材料管理不到位,窑频繁开停,窑内热工制度不稳定。

3.2 采取措施

1)原料中R20含量高,可以在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石膏或采用高硫煤来缓解碱的危害,控制熟料的硫碱比在0.6~1.0之间;1500t/d以下的窑要控制液相量在22%~24%,2 500t/d以上的窑控制液相量在24%~26k;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烟室温度不能过低

(>980℃),避免有害成分在窑内富集;及时清理预热器和窑内40m后的结皮。

2)石灰石中MgO含量高,配料时要注意适当减少Fe2O3含量,避免液相黏度过小结圈。

3)控制煤中硫含量和煤灰中Fe2O3含量。

4)尽量缩短点火升温时间,保持较高窑速投料。

5)原料的有害成分高时生料磨停磨要控制在4h以内,避免窑系统回灰对窑造成影响。

6)过渡带结圈的处理

①在保证窑头温度和熟料安定性的前提下迅速调整配料,提高KH和P。

②保证窑内氧化气氛、头煤的完全燃烧和窑内温度。一旦形成大球,燃烧器可以推到窑内400~600mm,适当抬高其头部,确保烧成带的温度和长度,根据窑内的通风情况和窑头喂煤量适当降低产量,调整配料方案。

⑧在结圈严重导致窑尾倒料,火焰进不去无法生产时,可以止料急冷3-4h后重新投料。

4 结束语

窑内用风可以改变窑内的热力分布,控制窑皮的分布,在超设计产量运行时要优先考虑窑内用风,同时注意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合理匹配。燃烧器在回转窑生产的工艺管理中非常关键,高产量运行时燃烧器位置可以根据窑皮情况放在第一或第二象限,以保证火焰顺畅,并有利于头煤的完全燃烧和窑产量的提高。

原燃材料的严格控制和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窑内窑皮稳定合理分布、窑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只有先进的管理才能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于窑内过渡带长厚窑皮的分析

【中国水泥网】作者:邹立单位: 【2011-06-17】

摘要:2009年12月11日从窑筒体扫描仪显示得知,在窑25m和30m左右两处表面温度为75℃左右,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现场实测25m左右处为130℃左右,30m左右处为110℃左右,判断窑25m和30m左右两处长有厚窑皮,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2009年12月11日从窑筒体扫描仪显示得知,在窑25m和30m左右两处表面温度为75℃左右,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现场实测25m左右处为130℃左右,30m左右处为110℃左右,判断窑25m和30m左右两处长有厚窑皮,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1.窑内过渡带长厚窑皮的原因

①从熟料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分析

近段时间熟料中Al2O3较高,在5.0—5.8%之间波动,而前段时间熟料中Al2O3在5.0%以下。熟料中液相量(1450℃)也由前段时间的23—24%增至现在的24—25%之间。由于液相量的增大加剧了过渡带窑皮长厚的机率。而造成熟料中Al2O3偏高是由于砂岩中的Al2O3增高所致,最近进厂砂岩Al2O3为13.96%左右,而前段时间进厂砂岩

Al2O3为9.97%左右。

②从窑内煅烧状况的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窑头废气风机损坏,窑内通风不良,窑头冒正压,篦冷机风机阀门开度小,冷却效果差,二次风温不高,煤粉燃烧不完全,煤灰不均匀掺入熟料中,导致窑内局部液相量增大,增加了长厚窑皮的机率。

③从环境温度差的角度分析

由于大气环境温度低(7℃左右),同时窑尾密封不好,有漏风现象,窑筒体内外温差增大,加大了长厚窑皮的机率。

2.结论

导致窑内过渡带长厚窑皮的原因:

①砂岩质量差,Al2O3含量高。

②窑头废气风机损坏,窑内通风差,煤粉燃烧不完全。

③窑尾密封不好,漏风严重。

3.改进措施

①加强进厂砂岩质量控制,杜绝高铝砂岩再次进厂。

②尽快修复窑头废气风机,加强窑内通风。

③彻底搞好窑尾密封,避免或减轻漏风现象。

邪恶动态图https://www.doczj.com/doc/8011222128.html,/n921jnFc6f8b

回转窑结圈的原因

13 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3.1 结圈形成的原因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 200℃左右时就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变小,液相量增加。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简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增厚。反之则变薄。当窑皮增厚达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3.1.1 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人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H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熟料fCaO高,或遇到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加煤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H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上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粘,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13.1.2 有害成分的影响分析结圈料可以知道,CaO+A1203+Fe203+Si02含量偏低,而R20和S03含量偏高。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先后分解、气化和挥发,在温度较低的窑尾凝聚粘附在生料颗粒表面,随生料一起人窑,容易在窑后部结成硫碱圈。在人窑生料中,当MgO和R20都偏高时,R20在MgO引起结圈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形成镁碱圈。根据许多水泥厂的操作经验,当熟料中MgO>4.8%时,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液相粘度下降,熟料烧结范围变窄,窑皮增长,浮窑皮增厚。有的水泥厂虽然熟料中MgO<4.0%,但由于R20的助熔作用,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或在窑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粘度大幅度降低,迅速在该温度区域或窑某一位置粘结,形成熟料圈。 13.1.3 煤粉质量的影响灰分高、细度粗、水分大的煤粉着火温度高,燃烧速度慢,黑火头长,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煤灰沉落也相对比较集中,就容易结熟料圈。取样分析结圈料未燃尽煤粉较多就是例证。另外,喂煤量的不稳定,使窑内温度忽高忽低,也容易产生结圈。 13.1.4 一次风量和二次风温度的影响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内流风偏大,二次风温度又偏高,则煤粉一出喷嘴就着火,燃烧温度高、火焰集中,烧成带短,而且位置前移,容易产生窑口圈,也称前结圈。 13.2 前结圈 在正常煅烧条件下,物料温度达1350—1450 ℃时,液相量约为24%,粘度比较大。当熟料离开烧成带时,温度仍在1300℃以上,在烧成带和冷却带的交界处,熟料和窑皮有较大的温差。带有液相的高温熟料覆盖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窑口窑皮上就会粘结形成前结圈。对于预分解窑来说,前结圈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高一点和矮一点的问题,尤其当窑操作员控制二次风温度过高、燃烧器内流风偏大和采用短焰急烧时,烧成带高温区更为集中,液相更多,粘度更小,熟料进入冷却带时,仍有大量液相在交界处迅速冷却。温差越大粘结越严重,前圈长得更快。另外,短焰急烧,熟料晶相生长发育差,易烧出大块熟料。但熟料中细粉比例也增加,冷却机返回窑的粉尘量大,这样更促进前圈的增长。 13.3 熟料圈它结的位置是在烧成带与过渡带之间,是窑操作员最头疼,对窑危害最大的结圈。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280℃时,其液相粘度较大,最容易形成熟料圈。这时如果生料KH、n值较低,操作时窑内拉风又太大,火焰太长,烧成带后边浮窑皮逐渐增长、长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熟料圈。 13.4 熟料圈形成以后的现象 1)火焰短而粗,火焰前部白亮但发浑,窑内气流不畅,火焰受阻伸不进窑内。窑前温度升高,窑简体表面温度也升高。

窑皮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水泥窑窑皮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窑皮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依照温度与化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整个窑分为四个带,它们分别是锻烧带、过渡带、烧成带及部分的冷却带。一般烧成带位于从窑头到5倍的窑直径处,在这段区域内有一层比较稳定的窑皮存在,窑皮对延长窑砖寿命及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旋窑的维护成本中,耐火砖所占的比例特别大,如果掉窑砖造成停窑,火砖的费用不算,产量的损失更大。由此可见保护窑皮对延长耐火砖寿命有重要作用。但如果窑皮过厚也会造成窑的有效空间减小,不利于烧成的进行,甚至会造成结圈。 窑皮是由熟料或粉尘自液相或半液相变成固体,它的主要作用有: 1. 保护耐火砖,使耐火砖不直接受高温及化学侵蚀。 2. 储存热能,减少窑壳向周围的热损失,提高旋窑的热效率。 3. 充当传热介质,在窑皮暴露于空气中,与高温的空气接触时,通过辐射或者是对流的方式吸收热量,当窑皮在下部与料接触时,以传导的方式传热给生料。 4. 窑皮的表面粗糙,它可以降低粉料流动速度,延长料在窑内反应时间。 影响窑皮生成的主要因素有: (1)生料的化学成份窑皮是由液相变成固相的过程的产物。铝质与铁质的成份比较多,液相量就多,容易形成窑皮。铝质与铁质的成份比较少,液相量少,形成窑皮比较困难。原料中铝质较多,液相的粘度大,形成窑皮比较困难,但一旦形成就比较坚固。原料中铁质原料多,液相的粘度就比较小,窑皮容易形成,但形成的窑皮也容易掉落。 (2)火焰的温度火焰温度低,料所形成的液相就比较少,不易形成窑皮,火焰温度过高,会使窑皮温度高过液相的凝固温度,窑皮容易脱落。 (3)火焰的形状窑皮的温度受火焰形状、以及窑壳筒体散热等情况的影响。一般来说,太短、太急、太粗阔的火焰对窑皮的侵蚀比较历害,长火焰对窑皮较为有利,但会使窑的热量分散,对烧成不好。 因此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一定合理的火焰形状与位置,严格控制熟料的结粒,防止结大块冲刷窑皮,稳定窑内的热工制度,防止结圈,发现有大块或者是结圈要及时处理。 窑皮的脱落与发红 窑皮会因为温度超过本身的固态化温度而掉落,有时也会因为受热不均匀随火砖一起掉落,掉落的主要原因有: 1. 饲料成份与喂料量不稳定,导至窑温不稳定如果喂入的料一时好烧则窑内温度就高,不好烧时则温度就低。当料量较多时其温度就低,料量少时,多于的热就没有料来吸收。这样温度忽高忽低,造成窑皮热胀冷缩不均匀,容易脱落。 2. 错误的操作程序主要是火焰的形状调整不恰当所至。 当发现有掉窑皮时,在中控室可以通过查看窑壳温度去进行判断,一般窑壳的温度在200-300度左右,如果有温度过高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掉窑皮,此时要马上要进行补救窑皮的措施,马上降低喷煤量,或改变火焰形状及位置,在现场可以利用鼓风机或压缩空气对掉窑皮的窑壳进行冷却,风机应该放在四点或者是八点的位置(此处正是料流的位置),离掉窑皮的地方越近越好。 各种挡板可以靠气动或者是电动来控制,两者都可进行

铸件常见缺陷和处理

铸件常见缺陷和处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铸件常见缺陷、修补及检验 一、常见缺陷 1.缺陷的分类 铸件常见缺陷分为孔眼、裂纹、表面缺陷、形状及尺寸和重量不合格、成 份及组织和性能不合格五大类。(注:主要介绍铸钢件容易造成裂纹的缺陷)孔眼类缺陷 孔眼类缺陷包括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 1.1.1气孔:别名气眼,气泡、由气体原因造成的孔洞。 铸件气孔的特征是:一般是园形或不规则的孔眼,孔眼内表面光滑,颜色 为白色或带一层旧暗色。(如照片) 气孔 照片1 产生的原因是:来源于气体,炉料潮湿或绣蚀、表面不干净、炉气中水蒸 气等气体、炉体及浇包等修后未烘干、型腔内的气体、浇注系统不当,浇 铸时卷入气体、铸型或泥芯透气性差等。 1.1.2缩孔 缩孔别名缩眼,由收缩造成的孔洞。 缩孔的特征是: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产生的原因是:金属在液体及凝固期间产生收缩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浇铸系统不适当,冷铁的大小、数量、位置不符实际、铁水化学成份不符合要求,如含磷过高等。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等。 1.1.3缩松 缩松别名疏松、针孔蜂窝、由收缩耐造成的小而多的孔洞。 缩松的特征是:微小而不连贯的孔,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明显的网状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如照片2) 缩松 照片2 产生的原因同以上缩孔。 1.1.4渣眼

渣眼别名夹渣、包渣、脏眼、铁水温度不高、浇注挡渣不当造成。 渣眼的特征是:孔眼形状不规则,不光滑、里面全部或局部充塞着渣。(如照片3) 渣眼 照片3 产生的原因是:铁水纯净度差、除渣不净、浇注时挡渣不好,浇注系统挡渣作用差、浇注时浇口未充满或断流。 1.1.5砂眼 砂眼是夹着砂子的砂眼。 砂眼的特征是:孔眼不规则,孔眼内充塞着型砂或芯砂。 产生的原因是:合箱时型砂损坏脱落,型腔内的散砂或砂块未清除干净、型砂紧实度差、浇注时冲坏型芯、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型芯表面涂料不好等。 1.1.6铁豆 铁豆是夹着铁珠的孔眼、别名铁珠、豆眼、铁豆砂眼等。

耐火材料的使用维护:水泥窑窑皮的维护要点

耐火材料的使用维护:水泥窑窑皮的维护要点 窑皮是黏附于窑内高温带耐火材料表面的水泥熟料,对保护窑衬,延长耐火材料寿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火焰温度高达1700℃以上。如无窑皮保护,耐火材料表面就会在很高的温度下工作。耐火材料很快就会因高温和侵蚀的作用而损毁。窑皮的热导率为1.16w/(m?K),碱性砖的热导率为2.70w/(m?K)。如有150mm厚的窑皮存在,碱性砖的热面温度从1500℃降至600~700℃,热端膨胀从105%降至006%~007%。工作负荷大为缓和。从而,耐火材料的侵蚀得以减慢,窑衬寿命得以保持。 二成过程 水泥回转窑中,火焰不断对窑衬和窑料表面加热。随窑体的运转,窑料在不断地翻滚。当窑料埋住衬料时,衬料就将吸收的热量传给窑料,窑料的温度增高,衬料的温度降低,部分窑料黏附在窑衬上。当窑料被提升到最高位置后,窑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窑料和窑衬分离,撕下部分黏附在窑衬上的窑料。这一过程如图所示。

随时间的延续,耐火材料表面开始“发汗”,即出现液相。这时,窑料埋住窑衬,窑衬把热量传给窑料后温度降低,就能黏附一部分窑料,并把其中一些细粒窑料“冻结”在窑衬上。如果“冻结”的窑料多,“撕裂”掉落的窑料少,窑皮就会缓慢增厚。随厚度的增长,窑皮表面的温度增高,达到“冻结” “撕裂”平衡后,窑皮就不再增长。 如果窑内温度或窑料成分急剧变化,或因“冻结”-“撕裂”平衡破坏,或因窑体膨胀/收缩产生很大应力.或因窑料中β-C2S转化成γ-C2S使窑皮粉化,窑皮就会大面积脱落。不过,只要烧成条件保持稳定,窑皮又会慢慢形成,对耐火材料又会起到保护作用。如烧成条件变化过 快,窑皮频繁脱落,耐火材料的寿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高炉渣皮脱落分析

高炉渣皮、炉衬 脱落原因分析、预防及处理 在1#高炉安全运行后期,经常出现渣皮脱落,但在1#炉炉长、作业长、主副操、看水工等员工共同的努力下每次波动都有效的遏制了炉况的恶性发展,确保了炉况的安全稳定顺行,现把1#高炉处理渣皮、炉衬脱落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于其他高炉进行学习推广。 一、脱落前的征兆 不论是渣皮还是炉衬脱落,在其变化前都会出现征兆,脱落的征兆一旦出现,都应立即引起高炉操作者的重视,对于渣皮或炉衬脱落一旦处理不当,都将对炉况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会引起炉况大幅度波动。 (1)从冷却壁水温差的变化来看。在高炉参数稳定的前提下,冷却壁水温差波动有可能存在渣皮及炉衬脱落。所以在水压正常的情况下,冷却壁水温差发生变化,应该查明升高的真正原因,以便于对症下药。 (2)从炉身温度变化来看。观察炉身温度曲线,在发生异常波动时,高炉操作者要密切注视波动幅度,并查明真正的原因,以便及时处理。 二、脱落后的现象 (1)从炉渣成分来看。如果是渣皮脱落则炉渣成份没有明显变化,但如果是在原燃料中含铝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

下,炉衬脱落则会导致渣中的Al2O3会明显升高,因为炉身下部喷补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61% ,SiO232% ,Fe2O3。0.8 %,显然来源于高炉喷补料。 (2)从出铁情况来看。渣皮脱落会导致炉温变低,严重时会影响渣铁流动性,给炉外出铁带来一定困难。而炉衬脱落后高炉出铁异常困难。铁口打通或烧穿后,渣铁难出,经常性地喷溅,依靠不停地使用高压氧气吹烧铁口才能勉强维持出铁。这和炉凉引起的出铁困难是大不相同的。由于大量的喷补料脱落,难于熔化而堆积在炉缸及软熔带区域,才造成炉况严重不顺及出铁困难。从炉墙脱落的难熔固态喷补料浮游于渣铁界面上,在出铁过程中极易将铁口堵塞。由于出铁不畅,很可能导致高炉连续崩料,炉况难于恢复,风量不断萎缩。 (3)从炉壳温度来看。使用红外测温仪对高炉炉腹冷却壁外的炉壳进行了测量,渣皮或炉衬脱落部位的炉壳温度比其他部位的炉壳温度高得多(看水工进行监测)。 (4)从风口工作状况来看。从风口的窥视孔镜往炉内观察,炉衬脱落部位可看到大块的异物在风口前缓慢移动,有时甚至将整个风口遮住,这种异物不像通常的生降及炉墙粘物,在风口前看不到熔滴的迹象,显然为块状耐火材料。渣皮脱落则是在脱落部位的风口,显凉、出现升降、大量粘块料,严重时会出现挂渣、涌渣、甚至糊死风口。

回转窑系统结圈原因

回转窑系统结圈原因.事故怎样判断和安全处理 (一)、回转窑结圈 1.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 a、精矿粉品位低,SIO2高在有FeO存在的情况下,容易生存低熔点硅酸盐矿物。 b、生球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 c、链篦机干球焙烧强度低,入窑后再次产生粉末。 d、操作不当回转窑窑温度控制过高,造成局部高温。 e、煤粉灰分含水量量高,灰分的熔点低,当灰分的熔点低于或接近焙烧温度时容易结圈。 f、高温状态下停窑。 2.防止结圈的措施 a、严格控制原、燃料成分达到技术要求。 b、提高生球强度。 c、控制焙烧质量,入窑球抗压强度控制在800N/个球以上杜绝粉末入窑。 d、严格控制窑温,不造成局部长时间高温。 e、严禁高温停窑。 3.回转窑清圈机处理方法 (1)旧的方法、冷却法除圈:,除圈的人工方法。采用风镐、钎子、大锤等工具(2)、新旧方法烧圈.热窑机械去除结圈:a、冷烧及热烧交替烧法。首先减少或停止入窑料(视结圈程度而定),在窑内结圈处增加煤量和风量,提高结圈处温度,再停止喷煤降低结圈处温度这样反复处理使圈受冷热交替相互作有用,造成开裂而脱落。;b、冷烧:在正常生产时,在结圈部位造成低温气氛使其自行脱落。新型快速方法停窑用回转窑结圈清圈机快速处理结圈 (二)、回转窑结块原因 1、结块的原因:是由于生球质量差,在链篦机内粉化或链篦机焙烧球强度不够,在回转窑内破裂后结块或排入环冷机后粘结成块 2.控制措施:a、严控进厂原、燃料质量,把好造球关;b、造球机启动控制;c、布料厚度与机速;d、提高生球和链篦机上干球质量;e、稳定热工制度防止局部出现高温。 3.结块处理方法:发现固定筛上有大块及时打碎或扒出。

影响窑皮的因素

浅谈影响窑皮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2007-1-5 作者: 作者:孙伟卿单位:德州大坝集团旋窑厂长期以来,一些水泥厂只注重熟料的产量和质量,而对窑皮的保护和它的均匀性不太重视,并认为窑内掉点窑皮是正常的事,只要不对熟料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就无关紧要。而事实上恰恰相反,窑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窑皮,不但能够提高窑内的传热效率,稳定窑内的热工制度,保证熟料的煅烧,稳定熟料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能延长窑衬的使用寿命,提高窑的安全运转周期。本文结合我厂2500T/d熟料生产线(φ4.0 m×60m回转窑、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T DF型分解炉)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对窑皮的认识和体会。1窑皮的作用 众所周知,窑皮是由熟料或粉尘通过液相粘挂在窑衬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物料层。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烧成带耐火砖,使耐火砖不直接受机械、高温和化学侵蚀; (2)储存热能,减少窑筒体向周围的热损失,提高窑的热效率; (3)作为传热介质,当窑皮在上部与高温气体接触时,通过辐射或对流的方式吸收热量;当窑皮在下部与物料接触时,以传导的方式传热给物料; (4)由于窑皮的表面比较粗糙,它产生的阻力可以降低粉料的流动速度,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反应时间,使物料的物理化学反应充分进行,有利于熟料中各矿物的形成。 2影响窑皮形成的因素 窑皮的形成主要受物料的特性、窑衬的种类、窑内温度和窑内火焰形状等因素的影响。2.1物料的特性 从熟料的三率值讲,KH值高,C3S的含量就增多,C2S的含量相对减少,物料不易煅烧,形成的液相量就少,不易挂窑皮,反之则易挂窑皮;SM值大,煅烧温度就高,形成液相量较少,窑内不易结粒,不易挂窑皮,反之SM值太小时,液相量较多,烧成带窑皮易挂易于脱落,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IM值大时,熟料液相的粘度增大,物料难烧,但挂上的窑皮相对牢固,不易脱落。 2.2窑衬的种类 不同的耐火砖其性能各不相同,挂窑皮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就窑内烧成带用砖及其窑皮易挂性来讲,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是镁铬砖。我厂窑内烧成带现在使用的就是镁铬砖。2.3窑内温度 窑皮的形成取决于窑内的液相量,而液相的出现既与熟料三率值有关,又与窑内温度有关。适宜的窑内温度有利于物料的化学反应,形成适量的熟料矿物,生产出合格的熟料,又能形成好的窑皮。一般认为窑内温度在1 380~1 450℃较合适。

片剂裂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片剂裂片得原因及解决方法 片剂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裂开称“裂片”,从顶部脱落一层称“顶裂”、其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为: 1、压片物料细粉过多,或颗粒过粗、过细;或原料为针、片状结晶,且结晶过大,粘合剂未进入晶体内部引起裂片,可采用与松片相同得处理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颗粒中油类成分较多或药物含纤维成分较多时易引起裂片,可分别加用吸收剂或糖粉克服。 3、颗粒过干或药物失去过多结晶水引起裂片,可喷洒适量稀乙醇湿润,或与含水量较大得颗粒掺合后压片。 4、冲模不合要求,如模圈因磨擦而造成中间孔径大于口部直径,片剂顶出时易裂片、冲头摩损向内卷边,上冲与模圈不吻合,压力不均匀,使片剂部分受压过大而造成顶裂,可更换冲模解决、 5、压力过大,或车速过快,颗粒中空气未逸出造成裂片,可调节压力或减慢车速克服。 一:松片 松片就是压片时经常遇到得问题,会影响压片与包衣。松片主要与颗粒质量、压片机运行有密切得关系、颗粒质量就是压好片子得关键,因此,制粒工艺对于片剂质量尤为重要。影响颗粒质量得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中药材成分得影响、如有些中药材中含有大量得纤维成分。由于这些药材弹性大、黏性小,致使颗粒松散、片子硬度低、对此,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适宜得溶媒及方法,将此类药材中得有效成分提取浓缩,再进行颗粒制备,以降低颗粒弹性,提高可压性,进而提高片剂硬度;对含油脂量大得药材,压片亦易引起松片,如果这些油脂属有效成分,制粒时应加入适量吸收剂(如碳酸钙)等来吸油,如果这些油脂为无效成分,可用压榨法或其她脱脂法脱脂,减少颗粒油量,增加其内聚力,从而提高片子硬度。 2. 中药材粉碎度得影响。如果中药材细粉不够细,制成得颗粒黏结性不强,易使片剂松散。因此,药粉要具有一定细度,这就是制好颗粒、压好药片得前提。 3。黏合剂与湿润剂得影响。黏合剂与湿润剂在制粒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品种得选择与用量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颗粒质量。选择黏合剂、湿润剂应视药粉性质而定,如就是全生药粉压片,应选择黏性强得黏合剂,如就是全浸膏压片,而浸膏粉中树脂黏液质成分较多,则必须选用80%以上浓度得乙醇作湿润剂。黏合剂用量太少,则颗粒细粉过多,会产生松片。 4、颗粒中水分得影响。颗粒中得水分对片剂有很大影响,适量得水分能增加脆碎粒子得塑性变形,减少弹性,有利于压片,而过干得颗粒弹性大、塑性小,难以被压成片。但如果含水量太高,也会使药片松软,甚至黏冲或堵塞料斗,从而影响压片。故每一种中药片剂其颗粒含水量必须控制在适宜范围。 另外,如果由于压片机运行时压力不足、压片机运行转速过快、冲头长短不齐而出现松片现象,可适当调大压力或减慢转速、更换冲头、如压力足够而仍出现松片现象,则应考虑其她原因,切勿强加压力,以免损害压片机。 二:裂片

回转窑结圈

回转窑结圈/治理清除预防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回转窑清圈机/窑结圈处理机/回转窑结圈觧 决措施 生产中使用回转窑设备的正常生产非常重要,关于回转窑结圈的问题原因,我们巳经探讨许多,也介绍了回转窑故障事故,回转窑结圈前结圈,窑后结圈的原因,以巳处理方法,现着介绍一下制理处理清除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名称回转窑清圈机别名窑结圈处理机/的创造发明过程,,用什么机械设备处理回转窑结圈解决回转窑结圈措施一、概述 由巩义市中佳节能设备制造公司研制的提高回转窑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预防治理处理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快速处理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处理回转窑结大球大蛋设备,回转窑清圈机.窑内结蛋球打蛋机,窑内结圈处理机(窑内结圈打圈机铲圈机)是针对回转窑普遍存在的回转窑皮不均匀、回转窑厚窑皮、回转窑长窑皮、回转窑内结圈、回转窑内结瘤、回转窑内结蛋结大小球、等痼疾导致回转窑红窑、料层不均匀、回转窑系统阻力增大、回转窑内有效截面积缩小,严重影响回转窑产能和有郊预防回转窑结圈而设计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并具有智能化的中型机械,该机由、钎杆、冲击装置、行走自动退让系统、冷却系统和人工变频控制系统组成,一般规格长十至二十二米,宽一点五至二点二米,高一点八至三点五米。实际大小、回转窑结圈快速清圈机长度根据用户现场要求设计和配置。 回转窑结圈、结瘤、结蛋、长厚窑皮和长长窑皮是各种回转窑普遍存在的现象,曾有人说过回转窑结圈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是早期的湿法水泥回转窑系统,还是近年来兴起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氧化球团回转窑系统;无论是以煤为燃料的回转窑还是以气或油为燃料的回转窑;无论是各种水泥回转窑、红钒钠回转窑、氧化铝熟料回转窑、氧化镁回转窑、氧化球团回转窑、二氧化钛回转窑和活性石灰回转窑等氧化类回转窑,还是碳素回转窑、永磁铁氧体回转窑或还原钛铁矿回转窑等还原类回转窑;从小到直径不足1米的永磁铁氧体回转窑到直径6米以上的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氧化球团回转窑等,几乎所有的回转窑都有结圈的问题。回转窑结圈,严重的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河南某企业的活性石灰回转窑,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由于频繁结圈,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导致长期不能达产,甚至长期停产。国内某企业在投资活性石灰窑选型时,由于考虑活性石灰回转窑有结圈问题,居然决定放弃石灰活性度高的回转窑系统,转而选用石灰活性度较低的竖窑系统。又如国内某红钒钠回转窑生产企业准备耗资数百万元建造煤气发生炉生产半水煤气,用来替代现有的煤粉作燃料,以减少结圈。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为燃料,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大多数回转窑采用煤为燃料,然而,以煤粉为燃料的回转窑其结圈的频率大大高于以油和气为燃料的回转窑,因此有效预防和消除回转窑的结圈问题势在必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巩义中佳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李建坡总工在对回转窑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同时,就开始致力于回转窑窑圈和厚窑皮的研究和治理,先后在氧化锌回转窑,水泥回转窑,铝酸钙粉回转窑、红钒钠回转窑、二氧化钛回转窑和活性石灰回转窑上实验,经历过多少次的失败和挫折,遭受过不少责难和非议,也最终得到过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设计过多种多样的机型,特别是铲头的设计

回转窑常见的九类问题分析

回转窑常见的九类问题分析 一、跑生料 对于一定生料喂料量,用煤量偏少,热耗控制偏低,煅烧温度不够; 结圈或大量窑皮垮落,来料量突然增大,而操作员不知道或没注意,用煤量和窑速没有及时调节或判断有误; 分解炉用煤量偏小,人窑生料分解率偏低,窑用煤量较多但窑内通风不好,烧成带温度提不起来; 回转窑产量在偏低范围内运行,致使预热器系统塌料频繁发生。 二、窑头回火 冷却机废气风机阀门开度太大; 熟料冷却风机出故障或料层太致密,阻力太大,致使冷却风量减少; 窑尾捅灰孔、观察孔突然打开,系统抽力减少。 三、窑尾和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 窑内通风不好; 供料不足或来料不均匀; 旋风筒堵塞使系统温度升高; 烧成带温度太低,煤粉后燃。 四、冷却机废气温度太高 冷却机篦板运行速度太快,熟料没有充分冷却就进入冷却机中部或后部;

熟料冷却风量不足,出冷却机熟料温度高,废气温度自然升高。 五、烧成带温度太高 来料少而用煤量没有及时减少; 燃烧器内流风太大,致使火焰太短,高温带太集中; 二次风温度太高,黑火头短,火点位置前移。 六、烧成带温度太低 风、煤、料配合不好; 在一定的燃烧条件下,窑速太快; 回转窑窑尾来料多或垮窑皮时,用煤量没有及时增加; 冷却机一室篦板上的熟料料层太薄,二次风温度太低。 七、二次风温度太低 喷嘴内伸,火焰又较长,窑内有一定长度的冷却带; 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风量太大; 篦板上熟料分布不均匀,冷却风短路,没有起到冷却作用。八、烧成带物料过烧 用煤量太多,烧成温度太高; 生料均化不好,化学成分波动太大或者生料细度太细致使物料太容易烧结; 窑灰直接人窑时,瞬间掺人比例太大。 九、窑口结圈 二次风温长期偏高,煤粉燃烧速度太快,火焰太集中; 烧成带温度太高,物料过烧;

幕墙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幕墙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一、幕墙骨架安全和耐久性的几个问题 建筑幕墙在我国的兴起与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某些工程由于钢材材质低劣、焊接缺陷、涂装不足、幕墙骨架承载力不足、变形过大或与主体结构连接不良等。在狂风暴雨或烈日高温作用下,破坏脱落的危险性增大、渗漏增多,甚至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玻璃、石板掉落,危及过往行人。 1.钢材材质低劣 由于构件式幕墙骨架(金属框架)多采用56或63一类的小尺寸角钢焊接而成,由地方小钢厂轧制的“再生”伪劣角钢屡见不鲜:一种情况是全部用“再生”伪劣角钢,另一种情况是标准角钢里夹杂一部分“再生”伪劣角钢,但最令人担心的是角钢进场“见证送检”的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单全是“合格”钢材。 该“再生”伪劣钢材的特点是,除角钢的肢间局部加厚外,其截面厚度(壁厚)均小于规定的标准尺寸,另有部分角钢的边棱部位残缺不全;屈服强度变化幅度很大,由不足215MPa至超过460MPa,可能采用拆船钢或其他废旧钢材轧制而成;角钢表面为冷镀锌,防腐性能差,“再生”伪劣角钢外观缺陷的现场照片,如图1所示。

图1 “再生”伪劣角钢外观缺陷 (a)截面(壁厚)超薄;(b)边棱残缺 2.焊缝缺陷多 (1)焊接时,电流太大,焊缝普遍“咬边”较深,削弱母材;又由于电流太大,角钢的镀锌层普遍烧伤,或电弧擦伤而且往往又无补涂油漆,降低了钢材防锈的耐久性。焊缝外观缺陷多,若施焊电流过大,将导致焊液往下流淌,焊脚不对称,角焊缝塌边现象严重;焊缝宽度不齐,焊缝宽度改变过大;焊缝表面不规则,表面过分粗糙;局部组装偏差过大时,随意捡根钢筋头或小螺丝填塞,以上这些都违反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5.2.11条规定,“焊缝外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2)随意在幕墙钢骨架上“打火、引弧”,烧伤钢材,违反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中规定,“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3)由于部分幕墙骨架焊接施工偏差过大,螺栓孔对不上,采用电焊扩孔或改螺栓连接为电焊连接违反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回转窑结圈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回转窑结圈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龙仕连我司从11月23日开始窑内断断续续出现少量漏料,并出现了三次大料球,严重影响到窑的正常运转,公司及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经分析是窑23米处结后圈导致窑尾漏料和结料球。于25日开始处理后圈:1、窑减产到350 t/h煅烧;2、窑头煤管每个班移动两次,-200~+100冷热交替处理;3、每班清理煤管头部积料结焦4次,以保证头煤燃烧好,火焰集中;4、控制煤粉细度及水分,以保证煤粉燃烧效果(煤磨出磨温度控制在63~65度,入磨温度<300度。内部控制煤粉细度<6.0);5、适当提高熟料KH。通过3天的处理,23料处后圈薄了很多,并有缺口,于28日窑恢复了365 t/h正常生产。出现这样的工艺事故,我们必须深度反思。特别是工艺管理人员和窑操作员一定要密切关注窑皮的变化趋势及原燃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窑参数,保证窑正常运转。下面让我们再次学习一下窑内结圈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结圈是指回转窑在正常生产中,由于原燃材料的变化,或者操作和热工制度的影响,窑内因物料过度粘结,在特定的区域形成一道阻碍物料运动的环形、坚硬的圈。这种现象在回转窑内是一种不正常的窑况,它破坏了正常的热工制度,影响窑内通风,造成窑内来料波动很大,直接影响到回转窑的产量、质量、消耗和长期安全运转。而且处理窑内结圈费时费力,严重时需停窑停产,危害极其严重。 结圈的成因及危害: 结圈的形成: 结圈实际上是在烧成带末端与放热反应带交界处形成的窑皮,是回转窑内危害最大的结圈。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当物料温度达到1280℃时,其液相黏度较大,最容易形成结圈,而且冷却后比较坚固,不易除掉。在正常的煅烧情况下,后结圈体的内径部分往往被烧熔而掉落,保持正常的圈体内径。如果在1 250~l 280℃温度范围内出现的液相量偏多,往往会形成妨碍生产的后结圈。后结圈一般结在烧成带的边界或更远,开始是烧成带后边的窑皮逐渐增长、增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形成后结圈。结圈严重时的窑皮长度是正常窑皮的数倍。 结圈的成因: (1)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 (2)原燃材料中有害成分的影响。 (3)煤的影响: 煤粉的制备质量差,水分大,细度粗,煤粉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导致结圈。

回转窑烧成带耐火砖的保护

回转窑烧成带耐火砖的保护 回转窑耐火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筒体不受高温气体和高温物料的损害,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工业生产中,烧成带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很短,往往导致计划外停窑检修,是影响水泥窑优质、高产、低耗和年运转率的关键因素。 一、耐火砖的侵蚀机理 无论是湿法窑,还是新型干法回转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由于窑内气体温度比物料温度高得多,窑每旋转一圈,窑衬表面受到周期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幅度为150~250℃,在窑衬10~20mm表层范围内产生热应力。窑衬还承受由于窑的旋转而产生的砖砌体交替变化的径向和轴向机械应力,以及煅烧物料的冲刷磨损。由于同时产生硅酸盐熔体,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与窑衬耐火砖表面相互作用形成初始层,并同时沿耐火砖的孔隙渗入到耐火砖的内部,与耐火砖黏结在一起,使耐火砖表层10~20mm范围内的化学成分和相组成发生变化,降低耐火砖的技术性能。当物料的烧结范围较窄或者形成短焰急烧产生局部高温时,会使窑皮表面的最低温度高于物料液相凝固温度,窑皮表面层即从固态变为液态而脱落,并且由表及里深入到窑皮的初始后又形成新的窑皮初始层。当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烧成带窑衬就逐渐由厚变薄,甚至完全脱落,导致局部露出窑筒体而红窑。实际上烧成带窑衬损坏情况正是如此,在高温区域残砖厚度大体上呈曲率半径较大的弧线分布,有时弧底就落在窑简体的内表面上。 二、耐火砖的保护 1.耐火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抗渣性是指耐火材料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在形成窑皮初始层以及当物料粘性大或产生局部高温促使窑皮脱落情况下,抗渣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孔隙率及导热系数,对于形成窑皮初始层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窑皮局部脱落时,孔隙率和导热系数较大的耐火材料有助于窑皮的及时补挂。但同时又有可能表现出极大的破坏作用,使耐火砖剥离的薄层脱落。 耐火砖在其生产过程中,其物理化学变化一般都未达到烧成温度下的平衡状态。也有烧成不充分的耐火砖,因而在回转窑作用中再受高温作用时,大多数的耐火砖由于其本身液相的产生及孔隙的填充,发生不可逆的重烧收缩。因此,高温体积稳定性,在选用烧成带耐火砖时必须予以考虑。 热表面层状勅离是回转窑烧成带窑衬经受热震后损坏的主要形式;若同时发生局部窑皮脱落,就会使耐火砖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2.燃烧与燃料喷嘴对耐火砖的影响 用煤作燃料时,煤的挥发分和灰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火焰形状。挥发分较高而灰分较低的煤粉,可使黑火头缩短,形成低温长焰煅烧。对保护窑衬一般是有利的,但挥发分过高,着火太快,使出窑熟料温度高达260℃以上,二次风温超过900℃,极易烧坏喷嘴,使其变形或烧破出现缺口,产生紊乱的火焰形状,在其被更换之前就损害了窑衬。煤的挥发分过低(小于0%),灰分太高(大于28%),大量煤粉的不完全燃烧就会沉降在物料内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也会损伤窑皮。 燃料喷嘴结构在生产中往往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喷嘴形状和出口尺寸主要影响煤粉同一次风的混合程度与喷出速度,有时为加强风煤的混合,还可在喷嘴内加装风翅,但要注意旋流风旋转幅度过大扫伤窑皮。 3.生料成分波动对耐火砖的影响 当铝率过高,液相黏度大时,窑皮大量垮落,操作上不易控制,对保护窑衬不利,生产实践中铝率一般控制在1.3~1.6;当釆取高饱和比、高硅率、低液相配料时易产生黏散料冲刷、磨蚀窑皮使窑薄严重时损伤窑衬,生产实践中硅2.5时,饱和比不宜超过0.92,当硅率

卷渣原因

结晶器保护渣卷渣类型及防止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主要由以下类型的卷渣发生: 1、结晶器内壁卷渣 在结晶器壁附近,由于表面液体的不稳定流动,将保护渣卷入钢水。卷入的渣滴有可能重新上浮至渣钢表面,也有可能被凝固坯壳前沿捕捉,形成皮下夹渣。 2、回流夹渣 当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过浅而拉坯速度较低时,流股冲击不到结晶器窄面,流股上回流到水口侧面附近,其向下的分速度把保护渣卷入钢水,被水口流股捕捉,进入结晶器造成卷渣。 3、剪切卷渣 从浸入式水口流出的流股到达结晶器窄面后为分上升流和下降流,若渣滴不能再次回到渣而被钢液裹挟至钢液熔池深处或被凝固坯壳捕捉,就发生了卷渣.当拉速较高,水口浸入深度较浅,水口出口夹角向下较小时易发生此类卷渣. 4、旋涡卷流 由于紊流或水口出流不对称造成的水口两侧流场的不对称将导致水口两侧的表面流速不等,当表面流速相差到一定程度后,两表面流在水口附近汇合时将在速度较小的一侧产生旋涡,这种旋涡的能量较大时即可把保护渣卷入钢液内部.此外,钢液从水口冲出时,水口从上方会形成负压区,在负压区的影响下旋涡会被拉伸,加强,由旋涡卷吸的渣滴就有可能被带到钢液熔池深处,卷渣就形成了. 解决结晶器卷渣的措施 1、水口浸入深度

水口浸入,液深度过深,容易回流卷渣;如过深,增加了夹杂物和气泡卷入铸坯深处的机会,且由于热点下移,增大了漏钢几率,并造成了化渣不良,润滑不好. 2、水口出水面积 原使用的浸入式水口上口大,下口小,造成下口出口射流速度快,对液面的冲击强度较强,液面波动幅度大;同时下口容易附着冷钢,易形成偏流,旋涡卷渣可能性增大.拉速太慢,容易造成回流卷渣. 3、拉坯速度 拉坯速度较快,保护渣熔融结构变化,熔渣层厚变薄,粉渣层卷放钢液的几率增大;拉速太慢,容易造成回流卷渣. 4、保护渣粘度 在保证保护渣能顺利流入结晶器与铸坯铸坏表面之间的缝隙的情况下,适当增大保护渣粘度,保证合适的液渣层厚度.。 2夹渣漏钢 主要原因: 1)结晶器液面波动大2)结晶器偏振,3)在快换中间包时,由于涨速过快,在 结晶器液面产生局部扰动4)中包、水口等耐火材料质量不稳定,造成耐材脱落、水口损坏炸裂等;5)中间包钢水温度低,使保护渣熔化不好。 采取措施为: 1)严格要求转炉冶炼、出钢操作,保证钢水的洁净度,改善连铸钢水的可浇性,严格工艺制度,尤其在热换中间包、快换浸入式水口、涨降拉速的过程中保持必要的稳定时间,避免结晶器内的局部扰动造成夹渣; 2)加强对浸入式水口、中间包耐材的质量管理,使用干式料中包,淘汰镁质板中包,推行浸入式水口的系列化,规范浸入式水口的插入深度,保证结晶器内合适的流场; 3)严细操作,规范捞渣条操作,避免捞渣条时扰动结晶器液面,造成夹渣;

回转窑窑后结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回转窑窑后结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巩义市恒昌冶金建材设备厂生产的1000t/d熟料生产线是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主要包括TDF型分解炉、单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Φ3.2m×50m回转窑及TC-836篦式冷却机。自2007年2月以来,窑后频繁发生结圈、结球的工艺事故,巩义市恒昌冶金建材设备厂技术人员现将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1、结圈情况 2007年3月19日最为严重,窑前返火,窑尾有漏料现象,无法操作煅烧,迫使停窑处理。从窑内看,主窑皮长达22m,副窑皮长到窑尾,35~37m处形成后结圈,结圈最小孔洞呈不规则状,直径约l.5m,进窑观察该圈明显分为两层,且层次明确、清晰,第一层厚约150mm,呈黄白色,第二层厚约460mm,呈黑色,圈体非常致密。对圈体取样分析见表1。 表1 圈体取样分析结果 从表l可以看出,第一层硫碱含量较高,是硫碱圈,第二层明显是煤粉圈,熟料液相出现过早、过多导致结圈。 2、原因分析 (1)由于2006年煤价不断上涨,加之公路运输距离远,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当地劣质煤煅烧,煤质下降,灰分高,挥发分低,发热值低,煤工业分析如表2、3。实际生产中,煤可燃性差,煤粉燃烧不完全,大量煤灰不均掺入生料中,液相在窑后面提前出现,而未燃尽的煤灰产生沉积及液相的提前出现结圈。 (2)2007年以来,由于机械原因,高温风机l号轴与密封圈强烈摩擦,产生局部高温,使轴侧曲,水平振动最高达6.4mm/s。为了降低振动,不得不降低高温风机转速,由原来的1130r/min降至l060r/min,有时更低,严重影响了窑内通风,加上煤质又差,更多的窑头燃烧不完全的煤粉沉积在窑后燃烧,使窑内后部温度升高,液相量增加,加速了窑后结圈的形成。

1控制入窑分解率的意义

1 控制入窑分解率的意义 入窑分解率是指生料经过分解炉及下级预热器后,在入窑之前分解成氧化物的碳酸盐占总碳酸盐的百分比。 生料入窑分解率是衡量分解炉运行正常的主要指标。对于没有分解炉的旋风预热器窑,生料有20%~40%在入窑前分解;若上升管道点火可以加大到60%~70%;增加分解炉后,入窑生料应有90%以上的CaCO3分解成CaO。如果此数值偏低,势必加重窑的负担,而且由于窑的传热效率远不如分解炉,不仅热耗增加,窑的产量也无法提高。 该指标并非是操作的考核指标,但它是为稳定回转窑系统运行、降低热耗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在抽样检测频次上,应以满足中控室操作需要为目的。如果全系统稳定,并分解率始终很高,频次可以减少,每班一次、甚至每天一次均可;如果窑的操作不够稳定,操作员可以要求化验人员增加检验次数,为操作员提供更多的判断依据。 2 正常入窑分解率的范围 根据目前分解炉的性能越发完善,也根据对分解率的实际控制能力,建议生料入窑分解率控制范围为90~95%为宜。分解率过低,没有充分发挥分解炉的作用,加大窑内负担,对增产与节能都不利。但如果分解率过高,使剩余不足5~10%的碳酸钙也在分解炉内完成分解,就意味着炉内的吸热反应完成,有可能紧接着发生水泥硅酸盐矿物生成的放热反应,这本应在窑内进行的烧结反应,在分解炉的悬浮状态中是无法承受的,最后势必在分解炉及预热器内发生灾难性的烧结堵塞。应该说,正是这个5%尚未完成分解的生料阻止了完成分解后的温度剧升,那种想象进一步提高分解率,便可以挖掘提高窑产量的潜力,将是很危险的。 3 控制分解炉温度的意义 ⑴可确保分解率高又不烧结的必须。分解炉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是实现生料入窑分解率达到90% 以上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当该温度值偏低时,就应该设法提高它;但是如果此温度过高,则更要警惕炉内出现烧结的可能。 ⑵判断煤料混合均匀及煤粉燃烧状态的依据。通过分解炉温度与上下两级预热器温度的比较,还可以判断分解炉燃烧是否完全。如果发生上级预热器温度高于此温度,说明有部分燃料在分解炉内未完全燃烧,而是随着热气流到上一级预热器继续燃烧所致。如果发现下级预热器容易结皮,并在结皮中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粉,则表明煤与料的分散不均,有部分煤粉被物料裹胁到该级预热器中。为此,在分解炉中有必要多点下煤下料设计,并合理布置。 ⑶判断窑炉用风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三次风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引起该温度的异常。操作员应该尽快调整。 4 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因素 为使分解炉内的燃料均匀地无焰燃烧,并很快与生料实现最好的传热效果,设计专家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各式各样类型的分解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要求风、煤、料的合理配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风量,使煤粉燃烧完全,并能让燃烧所发出的热尽快地传导给生料,为此: ⑴加入煤粉的数量及质量。煤粉秤的可靠计量及输送稳定是保证热源稳定的前提。同时,煤粉要有足够的细度及合格的水分,确保能在炉内的有效时间内燃烧。如果分解炉出口温度高于炉中温度,说明有可能燃烧速度不够。 ⑵起主导作用的是三次风的风量、温度与速度。风量足够而又不能过多,温度越高越好,速度与方向应有利于煤粉的混合。使用新开发的分解炉用三风道煤管可以实现此目的。影响三次风量的因素也较多,不仅受系统总排风的约束,而且受窑炉用风平衡的牵制。 ⑶进入分解炉的生料应该与空气及煤粉充分混合均匀,而不能走短路入窑,或分散不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由机械、工艺原辅材料、工作环境等闲素引起的印刷故障,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现将在从事凹印工作中积累的实用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故障一规则性和无规则性线痕(刀线) 1、规则性线痕的原因: (1)油墨内混有残渣把刮墨刀划伤; (2) 印版或能被硬物划伤; (3) 印版滚筒磨损掉铬,铜层裸露。 解决方法: (1) 用80目的铜网重新过滤油墨,并用600号水砂纸细磨刀刃或更换墨刀。 (2) 用800号水砂纸蘸溶剂细磨划伤处。 (3) 用溶剂洗净印版,用502胶水和铜粉填补划伤,并拿细砂纸轻轻打磨光滑(注:此方法适于短版产品)。 (2)、(3)只针对非图文部分。 2、无规则性线痕原因: (1) 刮墨刀刀锋利度不够; (2) 刮墨的倾斜度不够,刮墨刀压力过小; (3) 刮墨刀安装时平整度差; (4) 油墨与溶剂的溶解性、流动性不好; (5) 印版滚筒铬层表面处理不平滑,过于粗糙; (6) 印刷滚筒印刷时周向跳动大; (7) 油墨内有墨渣,粘在刀刃背后; (8) 墨管和位置不理想,油墨流入墨槽过急,造成油墨不匀。 解决方法: (1) 用600号水砂纸打磨刀刃; (2) 加大刮墨刀的压力,使其倾斜角度向下,并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刀架,理想接触角度为50--70度; (3)上刀片时,尽量做到用碎布夹紧压条与刀片,使力向外侧拉,同时从:㈠间旋紧螺丝,逐个向外,但紧螺丝不可一步到位,不需重复二三遍完成,使刀片受力均匀; (4)控制好油墨粘度(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溶解性强,挥发快的深剂,如醋酸乙酯,乙醇,加入少量异丙醇,可增加光泽度; (5)用800号或600号水砂纸蘸溶剂来回打磨印版滚筒,注意磨至图:艾部分时用力不要过大,如不理想可与制版厂联系重制印版滚筒; (6) 检查印版滚筒、滚筒轴、轴承及传动齿轮是否形变、磨损,还可能是由机座水平不正、不稳造成; (7) 墨槽、墨箱洗净,油墨多层过滤; (8) 移动墨管位置或合理改进墨槽结构。 故障二拖影 原因: (1) 油墨稀释过滤,粘度下降; (2) 刮墨刀与印版接触角度不佳,过于上仰或项刀力量过大造成刀刃翘曲; (3) 调金油与金属粉调配比例不正确;

氧化铝考试题)

氧化铝考试题一、填空题 1. 目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碱法)生产氧化铝。 2.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约占地壳成分的(8.8% )仅次于(氧)和(硅)_。 3. 铝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故只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于自然界。 4. 工序能力指数Cp,就是产品(公差范围)与(工序能力)之比。Cp值的大小即可(定量)计算出该工序的(不合格)率。 5. 工业氧化铝是各种(氧化铝水合物)_经热分解的(脱水)产物,按照它们的生成(温度)_可以分为(低温)氧化铝和_____________氧化铝。 6. 铝土矿是一种组成(复杂)、(化学成分)_变化很大的(矿石)。 7. 铝土矿可以具有从_(白色)_到(赭色)之间的很多颜色。 8. 属于标准化管理范畴的“三个认证”是(质量管理)体系(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_体系。 9. 氧化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以Na2O-Al2O3-H2O平衡状态图表示。 10. 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的(特性)参数。 11. 由于电解槽中间下料和烟气(干法净化)_的需要,铝电解用氧化铝逐渐向(砂状氧化铝)转化。 12. 奥地利人K.J拜耳发明了用(苛性碱)溶液直接浸出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 13. 磨矿作业大多是装有许多(磨矿介质)的磨机内进行。 14. 各类型铝土矿中所含(氧化铝水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溶出时与循环母液中的()作用生成的铝酸钠进入溶液中。 15. 熟料的(容积密度)和(粒度)反映着烧结度和气孔率。 16. 燃烧实质上是一种快速的(氧化反应)过程。 17. 赤泥粒子的(细度)取决于熟料溶出时的细磨程度。 18. 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 19. 蒸发是(热能)_传递的过程。 20. 焙烧温度是影响氧化铝(质量)的主要因素。 21.铝酸钠溶液的苛性比值是溶液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摩尔比)。 22.氧化铝不溶于水,但它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化合物。 23.窑皮是(物料)烧结后在熟料窑(烧成带)、(耐火砖)、(表面)形成的(一层)、(熟料)保护层。 24.一水型氧化铝的(同类异晶体)_则包括(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 25.铝土矿其主要(含铝矿物)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 26.属于标准化管理范畴的“三个认证”是(质量管理)体系、(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 27.拜耳法在处理(低硅)铝土矿,特别是用在处理(三水型)铝土矿时有流程简单、作业方便等优点。 28.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是在(串联法)基础上结合我国铝土矿的资源特点创造的生产新工艺。 29.通常将一升(或1立方米)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所生产的(Al2O3)的克数(或公斤)称为拜耳法的循环效率。 30.工业铝酸钠溶液中溶解的杂质都不同程度的使溶液的稳定性(提高)。 31.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氧化铝称为(刚玉)_。 32.各类型铝土矿中所含_(氧化铝水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溶出时与循环母液中的(苛性碱)作用生成的铝酸钠进入溶液中。 33.熟料的(容积密度)和(粒度)反映着烧结和气孔率。 34.燃烧实质是一种快速的(氧化反应)过程。 35.为了得到预期的溶出效果,应该通过(配料计算)确定原矿浆中铝土矿、(石灰)和循环母液的配料比例。 36.生料的烧结(温度)_取决于生料()与配比。 37.铝酸钠溶液的(分解)和溶出是同一个(可逆)反应朝不同的方向进行的两个过程。 38.为了保持蒸发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对加热管表面的结垢必须及时进行定期清除。 39.焙烧温度是影响氧化铝(热能)质量_的主要因素。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于括号内。 1. 碱法生产氧化铝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分为( A )。 A、拜耳法、烧结法 B、拜耳法、联合法 C、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