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软化点使用说明书

沥青软化点使用说明书

沥青软化点使用说明书
沥青软化点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的用途

本仪器适用于测定粘稠石油沥青,多蜡液体沥青、粘稠页岩沥青、煤沥青及软煤沥青、蒸馏试验残渣等材料的软化点。

沥青为非晶体物质,没有敏感的溶点,当温度升高时沥青由脆硬或稠厚的状态,逐渐为柔软以至稀薄流体。因此软化点是由粘流滞转变为塑性流的一种条件过度温度,用本仪器测定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赤称为“环与球法”。

二、仪器的原理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铜坏内,上放置—规定直径与重量的铜球,试样在水或甘油中以每分钟增高5℃的加热速度加热,试件逐渐软化,致使钢球下沉至规定的高度时的温度即为该试件的软化点,单位以℃表示。

软化点是沥青硬化点与熔点之间的一个,为的条件温度,达到软化点温度时沥青呈流动状态,在一定程度期表示沥青的热稳定性。同时亦是测定沥青达到固定条件粘度的温度。

主要技术参数:

1.烧杯容积:600毫升 2.钢球重量:3.5±0.05克 3.钢球直径:9.53毫米

三、仪器的结构见意图仪器由烧杯、环架、钢球、试件环、定位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上承板与下承板之间距离为25.4毫米(1寸)上承板、下承板及盖组环架,件环用以盛放沥青试样,定位环用黄铜制成,钢球能自由的通过中孔,无卡阻现象。

吊杆上距上承板51±0.2毫米处刻有一道液面指示线。

四、试验方法

(一)试验时除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外还须准备:

①温度表全浸玻璃棒式刻度0--100℃,分度0.5℃一支,全浸玻璃式

刻度30--200℃,分度1℃一支。②三角架、石棉网和加热设备一套。

③金属板:其一面须磨光至△一块。④刮刀用以切除多余沥青用,

一件。⑤滤筛筛孔径0.6—0.8毫米、一支。⑥新煮沸的蒸馏澡堂若干。

⑦隔离剂:甘油、滑石粉=2:1以重量计。⑧磁杯或金属杯,熔沥青

用。

(二)试验步骤

①将试件环置于添有隔离剂的金属板上。

②沥青试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的高于试样预估软化点100℃用

30--200℃温度表测量)搅拌脱水过滤呈细流注入置于第一步的黄铜环内较沿口稍高一点(如估计软化点在120℃以上时,应先将试件环和金属板加至80--120℃)

③让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分钟,用以热刀刮去高出环面的多余试样,

使之与环平齐。

④将盛有试样的试件水平地安放在上承板孔内,同时将定位环置于

下承板上(两环同时进行)并将钢球置于定位环的孔中,将0--100℃的温度表通过盖中孔插入,使水银球端落在上承板的中孔,然后将环架放在烧杯中,杯内盛水或甘油(估计试样软化点低于80℃时用水高于80℃用甘油液面略低于吊杆上的标记水温保持5±0.5)。甘油保持32±1℃恒温15分钟(如烧杯保温困难,应将装有环架的烧杯置于水浴中保温)

⑤取出环架,将下承板上的定位环套于试件环上,球置于定位环的

中孔,调整水或甘油液面使之与吊杆的标记平齐,并保持水温5±0.5℃(或甘油为32±1℃)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有气泡。

⑥移烧杯至有石棉网三角架上加热,同时将钢球放入定位环的孔中

(须使各试件环的平面保持水平状态,立即加热,使烧杯内水或甘油的温度在3分钟内控制在每分钟上5—0.5℃在整个试验中温度上升速度不得超过此范围,否则影响试验结果,必须重新试验。

⑦沥青试验样受热软化后下垂,至与下承板刚刚接触时的温度即为

该试件的软化点。

⑧每个试样至少试验两个试件,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软化点。

三、本试验方法仅供参考,详见交通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书。

粘稠沥青软化点试验记录表

沥青软化点试验

沥青软化点试验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沥青软化点试验 1.试验目的 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重量的钢球,放于水(5℃)或甘油(32.5℃)中,以5±0.5℃ /min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4cm)时的温度以℃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2.实验仪器 (1)软化点试验仪:由耐热玻璃烧杯、金属支架、钢球、试样环、钢球定位环、温度计等部件组成。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 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面 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 ,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 , 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钢球直径9.53mm,质量±0.05g;试样杯由黄铜或不锈钢制成,高±0.1mm,下端有一个2mm的凹槽;钢球定位环由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2)温度计:0~80℃,分度为0.5℃。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它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μm )或玻璃板。

(5)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6)平直刮刀. (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l)。(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它:石棉网。 3.预习要求 掌握沥青软化点的概念,熟悉测定沥青软化点的试验步骤。4.试验步骤 准备工作: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人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试样在室温冷却3O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 1)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人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人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应用手册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应用手册

重庆交大道路桥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总工办编制 2010年8月 目录 1.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简介 (3) 2.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3) 3.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应用 (4) 3.1特别适用于钢桥面铺装 (4) 3.2特别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 (5) 3.3适用对防水、抗滑要求高的普通道路铺装、隧道铺装 (6) 4.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6) 4.1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设计 (6) 4.1.1集料组成 (6) 4.1.2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6) 4.1.3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 (6) 4.1.4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性能要求 (6) 4.2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7) 4.2.1施工前准备 (7)

4.2.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7) 4.2.3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8) 4.2.4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8) 4.2.5接缝及边界处理 (9) 5.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10) 6.附录:流动性试验 (11) 7.附录:贯入度及增量试验 (13) 1.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简介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是沥青混凝土按照施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准确定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它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它的特点是在施工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呈流淌状态,不需要用压路机,只需要用简单的摊铺整平机具即可完成施工,并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浇筑式混合料本身具有细集料含量高,矿粉含量高,沥青含量高等“三高”特点,较多的沥青含量使骨料处于悬浮状态,它与热压沥青混凝土不同的是其空隙率很小,而且内部空隙不连续,以至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透水。 2.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1)浇筑式沥青结合料掺加的湖沥青抗老化能力强,耐久性好,因而该路面的的使用寿命比一般沥青路面长; (2)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有较高的沥青含量,低温时具有很高的抗劈裂强度以及一定的变形能力; (3)空隙率几乎为零,因此抗水损坏能力比普通沥青混合料要强; (4)作为桥面铺装材料,具有很好变形追从性;

嵌入式系统实验箱说明书综述

EFLAG-ARM-S3C44B0 嵌入式系统实验箱说明书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 DSP和嵌入式系统研究室 二零零四年十月

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简称,以ARM为CPU的SOC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以实时(uC/OS, VxWorks等)或非实时的(uCLinux, Linux, 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这样的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有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支持以后,系统的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程序员在操作系统层面设计和编写程序,降低了对程序员硬件知识水平的要求,扩大的开发队伍,提高了开发速度,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ARM是处理器,“ARM”即是ARM公司的名字,也是ARM CPU的名字。ARM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本身不生产芯片,也不销售芯片,ARM公司向其他芯片制造厂商出售他们的设计,即IP (知识产权)。芯片制造公司(如Intel,Samsung,Atmel,Philips等)生产基于ARM处理器的SOC(片上系统)芯片。ARM公司要求,所有使用ARM处理器的芯片必须印有ARM标志。 ARM本身是CPU,不是单片机。以ARM为CPU生产的SOC芯片在内部结构上是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而非传统单片机的控制器结构,故以ARM为核心制造的芯片区别原有的单片机而被称之为SOC芯片。 ARM处理器被许多芯片制造大厂采用,芯片制造厂商使用ARM处理器,再整合不同的外设,生产出不同的SOC芯片,如Intel使用ARM V5TE版本处理器,添加SDRAM控制器,LCD控制器,USB控制器,串口,IIC等外设生产Xscale芯片,Xscale是Intel公司的SOC芯片,其内部使用的处理器是ARM。不同厂商基于同一个版本的ARM处理器生产的SOC芯片CPU的指令集是相同的,这就给开发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大的加速了ARM处理器的市场占有率。 S3C44B0是Samsung公司生产的基于ARM7TDMI的SOC芯片,内部集成了SDRAM控制器,LCD控制器,8通道ADC,DMA控制器,8Kbyte的CACHE,IIC控制器,IIS控制器,串口,同步串口,PWM输出,定时器,PLL,中断控制器,看门狗定时器,实时时钟等资源。其工作频率可达到66MHz。 EFLAG-ARM-S3C44B0实验箱配置外设: 用于调试的JTAG端口; 直接同计算机并口相连的用于调试的JTAG仿真器; 两个9针串口; SMSC91C113 10M/100M以太网口; Philips D12 USB接口; UDA1341 IIS音频输入/输出口,板上麦克风; 2M字节的线性Flash存储器,8M字节的SDRAM,24C16IIC存储器; 5.7寸STN彩色LCD显示屏; 基于AD9850的DDS信号发生器; 四颗高亮度玫瑰红色LED; 德国进口长寿命4×4键盘(手感极好); 外接信号接线孔。

沥青软化点实验(图文版-完整)

三. 沥青软化点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沥青的软化点,可以评定粘稠沥青的热稳定性。 2.试验仪具 (1)环与球软化点仪(图7-7): (图7-7) 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①钢球:直径为9.53mm,质量为3.5g±0.05g。 ②试样环(图7-8):用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图7-8) ③钢球定位环: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④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上有两个孔,以供放置试样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

面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小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⑤耐热玻璃烧杯:容积800mL~1000mL,直径不小于86mm,高度不小于120mm。 ⑥温度计:刻度0℃~80℃,分度为0.5℃。 (2)试样底板:金属板或玻璃板。 (3)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试样表面。 (4)平直刮刀。 (5)甘油滑石粉隔离剂。 (6)加热炉具: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它加热炉具。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7)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他:石棉网。 3.试验方法 图7-9 沥青软化点试验 (1)制备试样 ①将试样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金属板上,按规定方法准备好沥青试样,然后缓缓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如估计软化点高于120℃,则试

样环和金属底板均应预热至80℃~100℃。 ②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试验步骤如下: (2)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金属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3)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4)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并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5)将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6)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试验步骤如下: (2)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金属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3)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4)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 4.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5.精密度或允许差

沥青安全技术说明书

沥青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沥青 化学品英文名称:bitumen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Dsphalt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8052-42-4 分子式: 分子量: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资料 含量:无资料 CAS No.:无资料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脱离现场,就医,避免阳光照射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清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臵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无资料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无资料

前苏联MAC(mg/m3):无资料 TLVTN:无资料 TLVWN: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口罩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后沐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 pH:无资料 熔点(℃):无资料 沸点(℃):<470℃ 相对密度(水=1):1.15-1.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最大爆炸压力(100kpa):6.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204.4 引燃温度(℃):485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30(g/m3)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主要用途:无资料 其它理化性质: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数据库设计文档概述 本文档为软件工程一课的设计项目《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具体描述《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用于说明该系统在数据库存储各方 面的内容,作为系统代码设计的基准文档。 2.项目简要介绍 软件系统名称: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项目提出:根据指导老师的选题从中选取 项目目标:本系统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能够精细化的管理所有实验室设备,克服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和疏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复杂度,减少办公耗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能够真正的做到轻松高效管理整个实验室资产,真正的在技术上提高学校的现代化 管理水平。 系统模式: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系统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软件开发者: 软件应用范围:大中小学校 3.参考资料: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 张海藩编著 《https://www.doczj.com/doc/7f8040312.html,程序设计》 二、数据库外部设计 1.本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及其与数据库的接口 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系统要求建立的数据库名称:Experiment 使用该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该应用软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编程环境下设计,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基于······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建立与数据 库的通讯连接。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通过执行查询语句生成结果。 2.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2008 在Microsoft的数据平台上发布,可以组织管理任何数据。 可以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 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之类的操作。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 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它都可以控制数据而不用管 数据存储在哪里。本数据库采取SQL Server 2008作为系统平台。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部件组成: 2.1.1 钢球:直径9.53mm,质量 3.5g±0.05g。 2.1.2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2.1.3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2.1.4 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 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而下底板距烧杯底,25.4mm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 不小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2.1.5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小于86mm,高不小于120mm。 2.1.6 温度计:量程0~100℃,分度值0.5℃。 2.2 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

然气等)。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2.3 当采用自动软化点仪时,各项要求应与2.1及2.2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2.4 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2.5 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2.6 平直刮刀。 2.7 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蒸馏水或纯净水:2.8 2.9其他:石棉网。 3 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按本规程T 0602的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3.1.2 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3.2试验步骤 3.2.1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沥青安全技术说明书

沥青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沥青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沥青 企业地址:XXXXXXXXXX经济开发区 化学品英文名:pitch,coal tar,high-temp|tar asphal 邮编:XXXXXXXXX 化学品别名:焦油沥青|煤焦沥青| 煤沥青| 煤膏 传真:XXXXXXXXX CAS NO.: 65996-93-2 联系电话:XXXXXXXXX EC NO.:266-028-2 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X@https://www.doczj.com/doc/7f8040312.html, 分子式:C15H28O2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XX 技术说明书编码:006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燃料、用于碳素电极的生产、涂料、筑路及建筑材料。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XXX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固体。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环境污染。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

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致癌性,类别1A;生殖毒性,类别1B;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处需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危害描述 物理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 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影响。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BLAZAR-β嵌入式教学系统使用说明及实验指示书(第1版)

Blazar嵌入式教学系统 β版-MKL26Z256.使用说明及实验指示书 清华大学NXP MCU/DSP应用开发研究中心 蓝宙电子 2016.4

目录 一、Blazar Beta嵌入式教学系统使用说明书 (4) 1概述 (4) 1.1MKL26Z256单片机 (5) 1.2Blazar Beta嵌入式教学系统组件 (5) 2Blazar嵌入式教学系统的硬件平台及连接 (6) 2.1Blazar Beta嵌入式教学系统的硬件平台 (6) 2.2Blazar Beta嵌入式教学系统的硬件连接 (7) 3CodeWarrior开发软件的下载和安装 (8) 3.1CODEWARRIOR开发软件的下载 (8) 3.2CODEWARRIOR开发软件的安装 (8) 4USBDM调试器的驱动下载与安装 (11) 4.1USBDM调试器驱动程序的下载 (11) 4.2USBDM调试器Windows驱动的安装 (11) 4.3USBDM调试器驱动在WINDOWS 8/8.1安装的注意事项和步骤 (18) 4.4USBDM调试器硬件说明 (24) 5在CodeWarrior创建一个新Project的步骤和使用 (25) 5.1 PROJECT工程建立 (25) 5.2编译调试工程 (28) 6Windows自带“超级终端”的使用 (33) 二、BLAZAR嵌入式教学系统实验指示书 (35) 实验一、LED与按键实验 (35) Task 1: 让实验系统板上的两个LED小灯一齐闪烁 (35) Task 2: 让单片机底板上的两个LED小灯交替闪烁 (39)

Task 3: 让单片机实验底板上的两个LED与某两个按键的状态相一致 (40) Task 4: 让两个LED有交替闪和齐闪两种模式,用某个按键切换这两种模式 (41) 实验二、UART串口实验 (43) Task 1: 让单片机给计算机串口发送完整ASCII码表,每16个字符换行 (43) Task2: 在计算机的“超级终端”程序通过串口给单片机发送一个字符,单片机返 回这个字符对应的ASCII码。 (47) Task3: 编写一个通过串口实现的猜数字游戏。 (51) 附录A、Blazar Beta嵌入式教学实验板电路原理图 (55)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 沥青材料是一种非晶质高分子材料,它由液态凝结为固态,或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没有敏说的固化点或液化点,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沥青材料在硬化点至滴落点之间的温度阶段时,是一种沾滞流动状态。在工程实用中为保证沥青不致由于温度升高而产流动的状态,因此取液化点与固化点之间温度间隔的87.2%作为软化点。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规范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软化点法。软化点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粘性的一种量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等材料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附件组成: ①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土0.05)g。 ②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③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④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板上有两个孔,准备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⑤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 ③温度计:0-80℃,分度0.5℃。 (2)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表面。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燃气等)。 (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um)或玻璃板。 (5)恒温水槽) (6)平刮刀。 (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1)。 (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他:石棉网。 3.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 (2)试验步骤 ①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试验检测工作委员会 2014年6月

目录 1. 系统概述 (2) 1.1前言 (2) 1.2系统运行 (2) 2.试验检测机构 (3) 2.1管理首页 (3) 2.2机构信息 (4) 2.3能力维护 (4) 2.4人员管理 (7) 2.5设备管理 (9) 2.6技术交流 (12) 3. 省级质监机构 (14) 3.1管理首页 (14) 3.2信息发布 (16) 3.3 机构管理 (16) 3.5能力核查 (25) 3.6技术交流 (27) 3.7账号管理 (28)

1. 系统概述 1.1前言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组织有关单位,结合多年来对原部质监局管理系统的使用经验和反馈意见,对其中的试验检测模块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功能改进以及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开发了独立、专业、全面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为方便试验检测机构和省级质监机构方便、快速地应用本系统,我们编写了本使用手册,重点对与原系统功能模块相同但有改进的内容和新增加的功能模块进行解读,其他内容就不再做详细介绍。 1.2系统运行 运行环境:微软IE、360、Firefox、Google、搜狗等常用浏览器(建议使用360浏览器,可以查看系统中的PDF文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等。 检测机构、质监机构用户都采用统一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即可登录系统后台。

创业实训系统-使用手册

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 使用说明书 1.登陆界面 1.1 登陆方式 http://(服务器IP地址):8080/ 1.2 登陆界面 系统角色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

2.管理员操作 2.1 管理员登陆 点击登陆界面的管理员进入到管理员登入界面: 系统默认管理员用户名:admin 密码:123 点击“登陆”按钮进入到管理员操作界面,如图: 管理员操作分:院系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软件注册、修改资料。 2.2 院系管理 点击“院系管理”,管理员将看到所有院系的列表,如图所示:

管理员可以点击“修改”对院系简介进行修改,也可以点击“删除”按钮删除院系。 点击“添加院系”,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院系,如图: 2.3 班级管理 点击“班级管理”,管理员将看到所有班级的列表,如图: 管理员可以在“所属院系”,“所属教师”,“班级名”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院系,教师,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看。 管理员可以点击“修改”“查看”按钮对班级进行修改和删除。 “学生注册/管理开启状态”和“学生登陆操作开启状态”是由教师控制的,管理员不能控制。 点击“添加班级”,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班级,如图: 管理员填写完班级名称和班级简介,选择班主任和院系,点击“添加”完成

对班级的添加。 2.4 教师管理 点击“教师管理”,管理员将看到所有教师的列表,如图: 管理员可以点击“重置”对教师的密码进行重置,重置以后系统默认教师密码为“tea123”。管理员也可以对教师修改和删除。 点击“添加教师”,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教师,如图: 管理员填写相关的资料,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教师的添加。 2.5 资料修改 点击“资料修改”,如图: 这里管理员可以对自己的资料进行修改,最后点“提交”,完成修改。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说明书

目录 目录 0 第一部分基础实验 (1) 第1章伪随机序列产生实验 (2) 实验一 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3) 实验二 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7) 实验三 WALSH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11) 第2章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实验 (15) 实验一语音模数转换和压缩编码实验 (24) 实验二线性分组码实验 (26) 实验三 GSM卷积码实验 (32) 实验四 GSM交织技术实验 (38) 第3章扩频通信基础实验 (41) 实验一直接序列扩频(DS)编解码实验 (42) 实验二跳频(FH)通信实验 (45) 实验三 DS/CDMA码分多址实验 (48) 第4章数字调制和解调实验 (52) 实验一 BPSK调制解调实验 (53) 实验二 QPSK调制解调实验 (56) 实验三 OQPSK调制解调实验 (59) 实验四 MSK调制解调实验 (62) 实验五 GMSK调制解调实验 (65) 实验六 OFDM调制解调实验 (68) 第二部分系统实验 (73) (一)单机系统 (74) 第1章单机自环系统 (74) 实验一短信收发实验 (74) 实验二数据接入CDMA信道的收发实验 (76) 实验三移动终端原理实验 (78) (二)GSM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交换机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系统通信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移动小区切换漫游与HLR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 VLR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移动交换机软件——移动台的历史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基站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基站信道分配实验(选配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网络优化与基站RACH接入控制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 GSM信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移动台开机、关机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移动台漫游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移动台主叫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移动台被叫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移动系统七号信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移动通信7号信令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无线信道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统计特性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信道编码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 GSM/CDMA/TD-CDMA通信模块(选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 GSM模块配置实验(选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 GSM设备短信收发实验(选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 GSM设备呼叫实验(选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 GPRS数据通信(无线上网)实验(选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3G TD-CDMA开发模块使用说明(LC6311+).................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复用系统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码分复用及相关性仿真软件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基于GSM模块的分布式数据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二次开发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 DSP二次开发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 GSM模块二次开发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 CH341驱动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二TD-SCDMA视频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特点: SYD-2806D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精度高,性能好,,操作方便.品种全,价格低,质量好可定制.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https://www.doczj.com/doc/7f8040312.html,)。欢迎到网站查询可编辑版本。 打造中国建仪销售第一品牌,树立沧州产品全新形象 二、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工作原理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铜环内放置规定尺寸、重量的钢球,试样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每分钟温度升高5℃±0.5℃),软化下移达到规定的距离(25.4mm)时的加热温度为该试样的软化点。 三、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主要特点: 1.温度由仪器自控,无人为误差。 2.外置式温度探头,对温度反映灵敏。 3.速度采用PID加模糊逻辑算法控制,线性升温。 4.新型外观,操作更加方便。 5.有磁力搅拌装置,试验温度更均匀。 6.手动检测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平均值。 四、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主要技术指标 1、测温范围:-5-125℃ 2、试验范围:5-90℃ 3、升温速率:(5±0.5)℃/min 4、升温方式:升温速度采用PID加模糊逻辑算法控制,磁力搅拌 5、检测方式:手动检测。 6、钢球质量:3.5g±0.05g 7、钢球直径:9.53mm。 8、钢球下沉:25.4mm。 9、环:JTJ052-2000规程标准。 10、计时范围:0-99分99秒 11、测温精度:0.1℃ 12、执行标准:GB/T4505、ASTMD36、T0606-2000。 13、电源:AC220V±10%,50HZ 14、外形尺寸:300x200x300mm 15、重量:12KG

16、功率:1KW 17、环境温度:5~40℃ 18、环境湿度:≦85﹪ 五、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操作方法 1、先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背面),此时温度显示窗口显示当前环境温度,计时窗口显示为零,同时将调速旋钮调到最低点(仪器后面)。按下启动键,时间窗口开始记时,加热器开始加热, 此时可对调速旋钮略作调正,保证转子的旋转能使杯中的水上下对流(转子旋转不宜太快)。 2、电脑沥青软化点仪调整好后,按“启动”键进入试验状态,电脑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加温速率和计时。 3、观查试件下落情况,当一个试件下落到下层板时,立即按一下“数据”键;当另一个试件下落到下层板时立即再按一下“数据”键,此时两次的试验温度值即被存贮。按下“停止”键,系统停止加热。然后按“数据”键,读取两个试件的试验温度和平均值。(即按一下“数据”键,时间窗口显示1,温度窗口显示第一个试件的温度;再按一下“数据”键,时间窗口显示2,温度窗口显示第二个试件的温度;再按一下“数据”键,时间窗口显示3,温度窗口显示二个试件的平均温度值。) 4、注意:在读取试件的试验温度值时,不得按“复位”键,否则将清除试验数据。 电脑数控沥青软化点试验仪按键说明: (1)启动键:控制计时和加热系统的按键。 (2)停止键:系统停止工作的按键。 (3)复位键:将计时和温度窗口数据清除的按键。 (4)数据键:记录试验温度的按键。 六、试样准备 1、把试件环放在涂有隔离剂的玻璃板上。 2、将沥青试样加以熔化(加热温度不得高于试样预估软化点100℃)、搅拌、脱水,过滤后注入试件环并略高出环面。 3、试样在空气中(15-30℃)冷却30分钟后,用刀刮去高出环面的多余沥青,使与环面齐平。 4、根据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还是80℃以上分别对试样进行养护并选择加热介质(水或甘油)。具体参见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七、电脑沥青软化点仪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与存放必须小心,以免损坏玻璃制品。 2、每次试验后,应将仪器各部擦洗干净,不可使水进入仪器内部。 3、本试验中所需其他仪具,均由用户自备。 4、烧杯中未放入规定的水,严禁启动加热器进行试验。 产品相关关键字: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电脑沥青软化点仪全自动沥青软化点仪

实验教学平台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实验教学平台管理系统 操作手册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何俊 电话:

目录 目录 1引言 (3) 1.1 引言 (3) 1.2 系统功能简介 (3) 1.3 系统的基本结构 (4) 2功能操作 (4) 2.1 用户登录 (4) 2.2 注册新用户 (5) 2.3 系统基本角色 (6) 2.4 实验管理 (9) 2.4.1 我的硬盘 (9) 2.4.2 我的作业 (10) 2.4.3 我有问题 (10) 2.4.4 访问共享 (11) 2.4.5 我的共享 (11) 2.4.6 在线论坛 (12) 2.4.7 Web在线离线交流 (12) 2.5 信息管理 (13) 2.5.1 我的收藏 (13) 2.5.2 修改资料 (14) 2.5.3 我的选课 (14) 2.6 站点发布管理 (15) 2.6.1 https://www.doczj.com/doc/7f8040312.html,站点发布 (16) 2.6.2 JSP站点发布 (17) 2.7 课程资源库 (17) 2.8 考试管理 (18) 2.8.1 试卷管理 (18) 2.8.2 试题管理 (21) 2.8.3 设置考试考试 (23) 2.8.4 在线考试 (24) 2.9 实验签到 (24) 2.9.1 允许签到设置 (24) 2.9.2 我要签到 (25) 2.10 实验课表 (26) 2.10.1 课表管理 (27) 2.11 实验预约 (27) 2.11.1 实验预约申请 (28) 2.11.2 预约安排 (28) 2.12 视频教学 (29) 2.12.1 微视频上传 (29)

2.12.2 微视频在线 (29) 2.13 教师管理 (30) 2.13.1 信息发布 (30) 2.13.2 作业下载 (30) 2.14 其他管理页面 (32) 2.14.1 用户管理 (32) 2.14.2 菜单管理 (32) 2.14.3 登录日志 (33) 2.14.4 系统日志 (33)

SYD-2806E全自动沥青软化点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4473 SYD-2806E全自动沥青软化点试 验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SYD-2806E全自动沥青软化点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按标准制备两个试样,将两个试样小心的放入试验仪的两个试样环中,将两只钢球定位器罩在两只试样环上,并把两只钢球放于试样的中央。在烧杯中注入蒸馏水(仪器切勿干烧),水面略低于立柱上的深度标记。把磁力搅拌子放至烧杯底部中间位置。 2.连接控制主体与试验仪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温度传感器连接线的3芯电缆线与试验仪的3芯插头相连,把温度传感器放入试验仪的中心孔中。用加热电源线连接控制主体的加热插座与试验仪的电热管插座。在后面板电源插座上插上电源线。

沥青操作规程

沥青操作规程

沥青拌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沥青拌和设备长期、安全、可靠的工作、正确的运行,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沥青拌和设备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所有机械部分,做到熟悉本机械的性能、特点、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现根据沥青拌和设备的特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一)沥青拌和设备是综合性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做到了解本设备的性能、各部分构造,掌握保养知识,并熟悉地掌握本设备的操作程序及安全事项,经有关方面认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二)在机器的调整和修理之前,必须停止一切机械运转,确保已配好所有的保护装置,严禁在机器运转过程中调整,并在再次启动前所有人员都应明白这一点。 (三)整套设备和各单项设备必须按特定的用途使用。操作和保养应按照制造厂家的说明进行。 (四)根据有关安全法规,对整套设备提供安全装置,应保证所有的安全装置能正确配备。 (五)严禁让机器运转超出额定最大速度。 (六)所有电器方面的工作只能由合格的电工担任,配线必须符合公认的高标准要求,设备应适当接地并配有保险丝,电源的引线必须有能够防以外损坏的安全保护结构。 (七)操作前必须检查燃油油位、空压机润滑油油量,空气压力调节数,沥青称量斗三通阀润滑油封棒,滴给式润滑油的滴油量。 (八)作业人员严禁酒后操作。

(九)作业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工作服、工作鞋及安全帽,严禁穿、戴其它便服、帽。 (十)小车轨道及成品料仓库下严禁站人。 二、主机安全操作规则 (一)场址选择及给料装置的保护: 1、整套设备必须安放在坚固的、无水的、平整的、车辆运输方便的地方。 2、不要让移动或给料装置的车轮承受满载的料斗,使用有支撑装置的支柱。 3、保证在使用装载机上料时不致毁坏装置,不可采用加长料斗壁的方法,加大料的容量。 (二)进料系统: 1、设备停车按钮仅作紧急使用,安装在机器框架的显眼部位,在启动设备之前,要了解按钮的确切位置,千万不要堵塞进出口通道,全部人员须熟悉如何正确使用。 2、在集料输送机运行时不要调整给料机。在调整过程中给料机输送的物料用手工清除,或者作业人员远离转动部件,使集料输送机间歇运转。 3、防止溢出的物料在框架和轮子旁边堆积,不要让供料盘集料。 (三)干燥滚筒: 1、在干燥滚筒第一次运转之前,拿掉松紧螺套以及设备运输使所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2、进入干燥滚筒的粒料直径不得超过51mm。 (四)燃烧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