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国相声演员轶事

民国相声演员轶事

民国相声演员轶事
民国相声演员轶事

民国相声演员轶事

人这一生的命运说起来是各有不同,俗话说“三分命、七分搏”,靠着后天的勤奋努力很多人都会有很好的前程。但是一个人再怎么拼搏、努力,如果他所处的时代是个乱世,也就可以说只能是“七分命、三分博”了。民国时候,正是中国军阀开战、匪盗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的乱世。再加上日本鬼子侵华、老蒋打内战,老百姓饱受流离之苦,连性命都难以保全,生在那个年代真可以说是人生中的大不幸了。图片源于网络不过话说回来,乱世是乱世,人们还得生活,还得娱乐,看戏、听相声、赶庙会。民国年间的相声界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在长期的演出中分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演出风格。在这里说几个相声界老前辈的奇闻轶事,请各位读者指教。不足之处,请您补充。图片源于网络“李大车”李寿增李寿增:(1902-1968)天津人。原名李德林。原来是火车司机,所以外号“李大车”。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冬天,马三立在东兴市场和河北鸟市撂地说相声,每天挣钱很少,无法还债。就离家到外地做流动演出。没有路费,李寿增就把马三立领到火车头上,当时李寿增是司机,把马三立带到秦皇岛下车。李寿增当火车司机的时候常利用业余时间说相声。为徐德魁捧哏。1931年由张寿臣带拉师弟,成为相声前辈焦德海的弟子,艺名李寿增。1937年以前,他为赵佩

茹-捧哏,演出于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相声场子和电台。1943年7月。由他牵头,在济南大观园开设晨光茶社相声

大会。同年,他毅然投身艺海表演相声,并专职负责茶社的管理工作。1954年由济南调入天津市曲艺团,又重新与赵

结为搭档。他们合作演出的相声曲目计有一百余段,传统节目有八十多段。1962年至“文革”前,他为徐德魁捧哏,常演的曲目有《俏皮话》、《警民一家》等。他的捧哏以严实稳健著称,还能因人而异,调整自己的表演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合作对象。即使是给青少年演员捧哏,依旧使人感觉捧逗一体,堪称一绝。图片源于网络比师父年龄还大的徒弟--阎笑

儒阎笑儒(1913~1984),天津人。本名阎鸿斌,绰号“阎麻子”。早年曾拜宋玉清为师。二十五岁时曾到唐山、山海关一带演出,并在山海关拜马三立为师,回津后演出于南市连兴茶社,与尹寿山合作,成为茶社的主要演员。阎鸿斌在秦皇岛拜马三立为师的时候二十五岁,马三立比阎鸿斌还小一岁。阎鸿斌为什么拜马三立为师呢?这还得从过去相声界习惯

势力说起。过去说相声的没有师父是不许干的,阎鸿斌虽然在十五岁拜宋玉清为师,因为宋玉清本人是唱时调的,不是说相声的门户,同行都不承认。阎鸿斌从过去就非常佩服马三立的艺术,他是门里出身,他父亲马德禄在相声界有很高的威望,他从小跟他父亲学了很多节目都非常磁实,每次演出都一字不错;后来又拜周德山(艺名“周蛤蟆”)为师。在

艺术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行人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当提阎鸿斌出来拜马三立为师的时候,马三立说:“那哪行,我收你当师弟还差不多!”可是那个时候如果随便拉进一个师弟来,可能原来的师兄弟就不满意,为了避免引起纷争,阎鸿斌坚决要求认师。就这样给马三立磕了头,拜了师。马三立为人忠厚、谦虚,尽管阎笑儒是自己的徒弟,可是他却让阎笑儒管自己的爱人叫“嫂子”。而阎笑儒也非常孝顺,向来都以师娘相称,逢年过节必去看望师父、师娘,并行磕头之大礼。师徒二人到了晚年,阎笑儒身体不好,马三立却很健康,只要这对儿师徒在一起,人们就会看到马三立搀扶着阎笑儒走路。哪怕旁边还有晚辈,马三立也一定深有感情地亲自搀着自己的徒弟。内行盛赞这对师徒的特殊关系,而业外人士看见,又怎能知道这是一对师徒呢?马三立给每人把名字中间那个字都改成“笑”字。就改名叫阎笑儒,成为马三立的第一个徒弟,金伯云改名叫金笑天,张玉书改名叫张笑非,张克勤改名叫张笑勤。马三立以后收的徒弟就沿用这个“笑”字。我为大师哥,后来又收了连笑昆、高笑林、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等。图片源于网络“猴头”侯一尘侯一尘先生,原名侯殿魁,因相貌憨厚,得名“猴头”。生于1901年,北京人。15岁时在丹凤公司做工,后又进了古玩行做学徒,20岁左右开始在北京学相声及单弦牌子曲。1924年随其兄侯宝臣来天津做事。1925年出关去营口,开始以说相声为业,

并在奉天拜郭瑞林老先生为师。1932年来天津在声远茶社、连记茶社等处说相声,与马德禄、马三立、赵佩如等同场演出,此后十年一直在天津演出。1935年曾在青年会电台为二蘑菇量活,1935年至1942年4月为张寿爷捧哏八年之久,1936年他们曾在小梨园攒底。小彩舞在小梨园挑大梁时期,一度荣剑尘、张寿臣、侯一尘、王佩臣“四梁四柱”非常整齐,所谓有“四大朝臣傍着金嗓歌王”的说法。侯一尘的捧哏严实,给张寿臣量的《八不咧》、《西江月》等都很见功力,他还善使柳活,闲而与张寿臣合演《陕西汾河湾》使他去柳迎春,歪读戏班的行话,笑料很多,他虽然倒陕西口,但唱得腔调又非常之正,其它的《窦公训女》、《黄鹤楼》等柳活时,都由他来逗,张寿臣则为他捧哏。自1938年开始,至40年代,他经常参加反串剧,演净、丑,尤檀演《法门寺》刘瑾,工架身段都非常好,小彩舞彩唱《击鼓骂曹》时,侯先生给配曹操,而且当场抓眼,笑料频出。他还擅长创作,他创作过单口相声《海山居士》、《司马懿活捉诸葛亮》和《金榜乐一一恐怖之夜》等相声段子。侯先生有一定的文化,1946年他还曾担任《长春月刊》的执笔,他好风雅,喜欢收藏字画,1928年曾被选为沈阳书艺研究会副主席。曾在北京参加过画展,并结交了许多京、津两地的著名书画家。侯先生为人非常好,天性笃厚,事母至孝,又善于交际联络,做组织工作,慷慨仗义,乐于助人,有“多事侯”之称,在曲艺界人缘

极好。1941年韩德荣的夫人白玉霞去世,请侯先生帮助把灵柩运回北京,侯先生不顾暑热,慨然允诺前往。郭瑞林先生逝世后,侯先生在天津曾典当衣物首饰为郭先生发丧和改葬。据说郭先生生前并不看重侯先生,但候先生却是为师傅发丧的唯一出面的弟子。1946年,郭瑞林先生的墓地因开挖河道需要迁坟,他又特意从北京赶来进行移葬,其为人大忠大义可见一斑。侯一尘先生收了八个徒弟,当时戏称他是唱《玲珑塔》的老师父,他的徒弟多以“春”字排辈,而且多为名家之后,1932年收的大徒弟就是常连安的儿子二蘑菇(常宝霖),弦师连德康的儿子白银耳(连春仲)、马桂元的儿子马敬伯、赵蔼如的儿子赵春田、于俊波的儿子于春藻,以及关春山、张世芳等人。他还代拉谭伯如(谭凤元之兄)、朱兰亭(穷不怕的儿子)为师弟。他为了不使拆唱八角鼓这一绝技失传,曾虚心向谭伯如学习拆唱,能唱《双锁山》、《小上坟》、《汾河湾》等节目,台上动作学都郭荣山先生,自己置办了行头。童芷苓(京剧女演员)曾向侯先生学习过相声,在她演出的《纺棉花》中加上相声表演。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的侯一尘,人称“猴头”;天津的常宝堃,艺名叫“小蘑菇”;沈阳的连春仲绰号“白银耳”。故相声界当时有“山珍三宝”之说。吉坪三--- 绰号“吉三天”的来历吉坪三,相声、评书演员。艺名“吉评三”,外号“吉三天”。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生,1951年,农历辛卯年逝世,相声门内系冯

昆志的弟子,评书系李长彩门下。20世纪初曾在天津兼演相声与评书,评书以《清烈传》为主。后赴上海并辗转汉口、南京献艺。在江南沪、杭等地说相声的艺人,只有“吉三天”。吉坪三之艺名为“评三”,之所以称其为“三天”,系其在平时曾说评书,虽然叫座,只能说三天,到了第四天其技已穷,另换新地献艺,时人讥诮不呼其名,皆叫他“吉三天”。他说相声以“惯**”最有拿手。彼于民国五年间离平南往,他一人懂上海、宁波、江苏等地土话,在江南大红特红,惜其染有嗜好,北返于津,昼夜奔忙,依然两袖清清也。万人迷南下失败,吉评三南往成名,非江湖人厚于吉薄于万,乃万不通南方语言之故也。“荷花女” 吉文贞吉文贞,艺名“荷花女”,1926年生于上海,其父是相声艺人吉坪三。“荷花女”六岁便登台演唱“太平歌词”,从此开始艺术生涯。1933年在南京夫子庙正式“撂地”演出,始用艺名。后来随父去天津,在“小梨园”演出。1939年加入常宝堃、陈亚南主持的兄弟剧团。1941年曾与常宝堃、赵佩茹等赴朝鲜录制唱片。1943年收“小荷花”为徒,教唱“太平歌词”。1944年因病逝世,年仅十八岁。“荷花女”主要表演“太平歌词”,间或说相声,演小戏,说的相声有《训徒》、《菜单子》、《切糕架子》、《家堂令》、《抢三本》等,说相声时,搭档有吉坪三、秦佩贤、赵佩茹、常宝堃等。她的嗓音细腻动听,台风优美,说唱俱佳,声情并茂,当时可以说是红得发紫,却因遭受种种压迫剥削,英年早逝,令

人惋惜。“荷花女”由于逝世较早,因此留下的资料很少,仅有几片唱片传世,如太平歌词《饽饽阵》、相声《训徒》、反串京戏《打面缸》等。图片源于网络王长友号称“相声仓库”。王长友先生的记忆力相当惊人,以至在他晚年时,在相声界赢得了“相声仓库”的美称。王长友是地道的老北京,父亲王春海,是“小荣椿”的科班。“小荣椿”是光绪六年(1880年)由杨荣寿创办。杨小楼、程继仙、叶春善等均出自“小荣椿”。王春海攻的是架子花脸,出科后,傍的是李桂春。桂春艺名小达子,是李少春的父亲。那当儿,艺人混不上挂头牌,收入很低,王家的家境很贫寒。王长友上了三年私塾,他爸爸便让他出去闯荡。王春海的三哥王春山在比利时驻华使馆当西厨。原本王春海想让儿子长友跟他三大爷学做西餐,但他不感兴趣。后来,让他进了冥衣铺学糊纸人纸马。这也没拴住他的心。当时,王长友的奶奶在南横街开了个茶馆,门脸不大,也没字号,大伙儿叫它“王老太太茶馆”。泡茶馆的多是一些赶车的拉脚的,也有一些“票友”,一边喝着大碗茶,一边唱几口儿莲花落。王长友成了这儿的常客,跟他一起玩的有孙宝才,即后来的双簧演员、艺名天桥大狗熊赵玉贵,后来成为相声演员,与王世臣搭档。还有王凤山,即后来马三立的搭档。这哥儿四个从唱莲花落开始,走上了相声表演的道路。王长友最初是跟刘德志学的活儿。刘德志是相声界继“穷不怕”朱绍文之后,第三代“德”字辈的“八德”之一。当时

已经在京城小有名气。王长友的记性好。过去学相声全凭记性。师父怕徒弟把玩艺儿都学走,往往留一手。相声界有“宁赠一锭金,不授一句春”的老话。春,即是相声的活儿,也就是段子。刘德志好抽两口儿,王长友为了跟他学活儿,临去他家往往要偷着买俩烟泡,拎包茶叶,把先生哄乐了,他才掏活。就这么样,他从刘先生那儿趸了上百个段子。原来刘德志要收他为徒,可是王长友觉得他辈分高,后来拜的赵蔼如。赵蔼如是卢德俊的徒弟,成名较早,有小龄童的雅号,在相声界也有一定的声望。从15岁跟刘德志学相声,到19岁拜赵蔼如为师,加上后来他自己的勤学苦练,王长友与刘德志、于俊波、郭启儒在天桥“正地”(相声场子)撂地时,肚子里已有200多段活儿了。到晚年,他会的对口相声有300多段,单口有100多段。老北京说相声的都知道京城有俩“相声仓库”的绰号,一个是王长友,另一个是刘宝瑞。王长友甭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是一副儒雅的做派。言谈举止透着一种文气,用惠麟的话说,这得益于他玩蛐蛐儿。图片源于网络“摩登刘”----- 刘奎珍从前,天津的相声艺人大多都剃光头,只有刘奎珍分头油亮,衣着光鲜,气派十足。又因举止谈吐常露旧话剧的动作和腔调,所以赠以外号“摩登刘”。刘奎珍:天津人。从艺时演唱太平歌词,后改说相声。30年代拜师焦少海。侯宝林曾说:“我们这辈儿的相声艺人中,有一位造诣高的,就是天津的刘奎珍。别看直到现在,他还不会写自己

的名字,可是内行都知道,他有不少的口头创作。比如他的《画扇面》,多好啊!可是大伙儿都说这段儿时,他就改了。从生活中找素材,用原来的路子改成了《补袜子》,叙述一个妇女挺笨,又爱说大话,丈夫买了一丈二蓝布,让她给做件大褂儿,她给裁剪坏了,还说:‘不要紧,可以改小褂儿。’小褂儿也做坏了,又改坎肩儿、裤衩儿,还不行,只好补袜子。最妙的是:把补丁补在了脚面上。后来,相声演员又都学他这段儿了,人家又改,改成“二百五”打赌吃包子.也是来自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腻。”刘奎珍不仅单口好,对口也好,早年曾给马三立“捧哏”,二人到南京等地演出,颇受好评。他也算是相声界的一位“怪才”,因为得了喉疾,嗓子突然失音了,也就是说不了相声了。可他就不信这个邪,硬是天天锻炼发声,也出现了奇迹,在较短的时间里吐字发音恢复了。可是他的嗓音沙哑了,用沙哑的嗓子说相声,观众不但不反感,反而倒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吸引力,其魅力就是来源于他的技巧。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f6093956.html,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作者:毛佩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8期 摘要:当人们意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寻求其他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理所当然。而课外活动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课外活动在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概念如何,种类是否丰富,又有哪些应注意的原则,本文在这三方面给予关注。 关键词:民国中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C-0010-02 课外活动是当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却并不是当前社会独有的教育形式。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20世纪初期兴新学以后,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将学生的游戏列入学校工作范围。此后,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方式不断得到重视。而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中学课外活动,原因在于“一个人在小学时代,究竟年少识浅,一切自主的活动,轻易还谈不到。一到中学时代,那是一生事业奠基的时代,除了爱好学问,种种应世处事的能力,也何尝可以忽略”。可见,在中学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民国中学课外活动的概念 查阅资料发现,民国中学课外活动虽没有固定的概念,但本质上与今天有相同的地方。 赵廷为在《课外活动》中认为,其是指“不属于课程范围以内的各种学生活动而言”。王鸿俊在《如何从事课外活动》中将“课外活动”定义为:“课外活动是种种用以补充正课的合理活动,由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产生,在相当指导之,俾完全实现教育目标。”彬然在《谈课外活动》中,将说明“课外活動”指“课内作业以外的种种活动而言。现行的《中学法规》里,规定以学生自治会为课外活动的中心组织。就活动的性质说,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和群学活动四大种集会;就活动的种类说,包括各种集会,体育及娱乐活动,办图书馆、壁报、校刊,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等”。

中国名人故事朱自清的清贫史

中国名人故事:朱自清的清贫史 朱自清一生勤勉,记为日常功课。他的两卷日记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其中之一在于:它是观察某类民国文人经济状况的一个绝好样本。简而言之,朱自清日记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贫困史。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有触目惊心的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而我仍用得据而归,甚矣”;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朱自清1920年大学毕业,赴江浙任教,先后辗转杭、扬、沪、温、甬。此时的他已有两个子女,正同时在省立四中和春晖中学任教,奔波于宁波与上虞之间。虽如此,仍是入不敷出,以至需要借米疗饥。 1925年,朱自清成为清华教授,一直到“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为时12年。此期朱自清经历颇多:先为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武钟谦病亡;欧游访学;和陈竹隐恋爱、结合;父亲病故;后又添二男。按说,战前这段经济较为稳定,清华教授待遇不薄,本该是他生计最宽裕的时期,但因家累进一步加重,所以仍时时捉襟见肘。1932年12月9日日记中说:“钱与文字皆觉其少;钱宜少用,文宜多作,勉之。”举债、还债的记录在此期日记里俯拾皆是。 昆明时期,百物腾昂而薪水低徊,教授成为清贫一族。朱自清负担尤重:多病的夫人不习惯昆明环境,带着孩子长住故乡成都,他定期将薪水寄成都;前妻所生三个未成年子女寄养扬州老家,他要付生活费;长女采芷工作无着,也赖他不时资助。陈竹隐来信常为告急,扬州方面则每因寄多寄少、早寄晚寄而与兄弟、弟媳生隙。每月领薪,朱自清第一时间分寄各处,自己所留无几。如1941年5月10日,“兑得现钱共八百九十多元,还债与寄钱后,本月只剩一百三十四元生活费”。他不得不“开源节流”。节流,到了自奉至简的地步: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每周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无非是多写文章、多做业余兼职。1944年后他一直在私立五华中学兼任国文教师。即便如此,仍时有青黄不接的情况,他就只能频频借债,拆东墙补西墙。 借而不得也是常有的事,于是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典当、寄卖成为朱自清在昆明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大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淋浴器具、窗帷布。他和商人讨价还价,有时为了一件物品的价格,连续跑几家寄售行,还常受奸商的气。1942年4月8日,为行军床估价事妥协于商家,日记写道:“估价者系一少年,其人极有口辩,力言帆布已破,仅可按床架论值。”朱希望能卖120元,但少年仅肯给50元。“事后思之,实所不甘。而竟惑于该少年之妄说,草草立据……少年实奸商之尤,侮余如玩之掌上,可恨之至!”读到这些愤激无奈之辞,最令人心酸。 日记非为发表而作,自可率直无拘,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朱自清每每在日记中大叹苦经。1941年4月26日在成都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挚友叶圣陶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2020年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 民国故事 鲁迅的十七岁素材

鲁迅的十七岁 1898年的绍兴,青石巷里的荷花香满十里,17岁的鲁迅还在三味书屋里读线装书。 晚清的绍兴茶楼人声鼎沸,茶馆里的说书人熟悉明刻本的曲艺杂谈,清末的游仙小说,说着古代会稽的惊险故事,端着木制的黑碗,喝着琥珀色的老酒。私塾先生们捻着胡须写小楷,临摹碑刻,三月的落花在书案上招蜂引蝶。读完《三字经》、《千字文》,磨墨的书童们爬上树梢看闹市和石巷里的行人、茶客、穿着皂鞋的官差们,看阁楼里眉目清秀的女子十里红妆。清水色的屋脊,墨迹淋漓的原木、梁椽、屏风雕刻挡不住窗扇的玲珑秀气和石雕画栏古旧的情怀。远处的青山脚下,说书先生数着铜钱,吃着茴香豆,长长的衣衫沾满草木的青涩。 古代会稽的私塾,红地青花的瓷器摆在案几上,雕花的窗棂,纯蓝色的细瓷花瓶,镶嵌玉石或描红着绿的笔筒里插着孔雀翎、白羽和青竹笔。阳光透过洁白的素纸慢慢渗透到残余的文字里,墨汁和油彩浸渍着衣襟。清香的朱墨,柔软的竹帛,有豆荚和稻花的色泽。老先生手把手地教书童们念诵古书,一笔一画地描红,横折弯勾,点提撇捺,一寸见方的纸张上写满古旧的文字。书童们恭听先生圈点口哼,毕恭毕敬,散学之后却逼着老童生讲故事,唧唧喳喳不能罢休。 17岁的鲁迅还没有去江南水师学堂,他应该读过许多线装书,包括那些手抄本,明清的小说书。白墙乌瓦,黑白分明的绍兴,浓浓的酒,酸酸的菜,戴着小毡帽晒稻谷的农夫,穿长衫的读书人,撑着油纸伞拜访深石巷里的老中医的短工,在茶肆里侃着京城奇闻的食客,他们都曾经是鲁迅读过的那些线装书里的一个影子。薄似篾片的绿竹签,夹在线装书里,或者用莲子的梗叶做书简,清香诱人,书卷里莲子的清香溢满前厅后院。水泊之洲,土木院落,尺轨方寸,迷雾中乌黑的砖瓦沉在浮尘与渺茫的炊烟之中,世事如棋,南国的底蕴就杂陈在这粉墙黛瓦和水墨色的石巷之间。 晚清南国的地图上,分布着许多私塾,古朴的书院、祠堂、阁楼。青色的山体,河泽起起落落,错落的马头墙,粉白的风火墙,浸润着草木的腐朽味道与丹青意境。船儿悠悠地晃着,水声潺潺地响着。先生们孩子们在私塾里案几上描红、写生。私塾里读书的书童们,在春天的时候从油菜花丛中捉蝴蝶,在师傅的检视下读书写字,背诵古文。他们喜欢纸风筝,钓鱼虾,拥有细腻的情感和敏锐而又容易受伤的心。 江南的水车和水磨在唧唧喳喳地转动,时间在慢慢磨。大红的宅门,青色的屋瓦,黑色的墨线,书童们笔下的汉字骨节突出,秀气而不失锋芒。秋叶散落在庭院的水池里,古代的文字和稚嫩的笔法竟然拥有如此新鲜的生命力。但是17岁的书童,还是水中的莲子,有着清秀可人的笔迹,他们不像乌篷船里的茶客和盐商那样世故,很难在茶水的寡淡中领会在如此众多的谵妄之语中有几分人情世故,几分奸猾刁钻。 嘉庆年间,绍兴的水路和稻花,飞过临街两扇石库台门,读书人喝着陈年的米酒,书房里行囊齐备,准备乘着乌篷船出门远行。绍兴地处丘陵山地和河网平原的衔接地带,水墨色的山脊横在船头,往来的渔船载着虾米和青豆,慢慢地摇着桨。群山裙连,书的清香与饮酒的寂寞在水路上肆意蔓延。船舱里搁置着油纸伞、青布衫、炊具、小人书。温润的气候,山晦暗的光和清淡的水色,花鸟的嬉戏与水性的刺绣是这些私塾里的书童们的旅伴。

[经典收藏]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民国将领王缵绪生平简介

民国将领王缵绪生平简介 王缵绪(1886;;1960),号治易,人称王老乱,秀才出身,民国四川速成系将领,所部将佐士兵清一色是西充人,先跟杨森,后在四川统一之役的关键时刻倒戈投靠刘湘,官至陆军上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民国将领王缵绪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缵绪出生于一八八五年的时候,之后是在一九六零年的时候离开人世,他的生日是在五月九号的时候,是中国的一位上将。下面就来看看王缵绪简介。 从王缵绪简介中知道治易是他的字,另外还有着至园居士的称号,属于四川西充这个地方的人。曾经担任过第二十九集团军的总司令一职。当时命令他所率领的部队所有成员到川参加抗战。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弁目学堂读过书,之后从这里毕业之后,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加入到了中国的革命战争之中。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就有参与其中,之后在一九一六年的时候担任川军的第十六师的团长。 由于他本人踏实肯干,受到领导的赏识,在一九一一年的时候他又兼任川南安抚使,之后的时候他又接着担任过很多的职位,如在一九二一年的时候担任的四川永宁道道尹和一九二二年七月的时候由于投奔到杨森的帐营之下,担任的川军第十六师中三十二旅的旅长,以及在一九二四年六月的时候担任的成都都市政督办等等。

在一九三六年的时候二月份的时候,担任中将的职位,他还曾经担任过四川省的政府主席一职。在一九四零年五月的时候,成功的被授予上将的军衔,之后又于一九四五年的二月份的时候被调到重庆地区担任重庆市的卫戍总司令部的总司令这个职位,在五月份的时候更是被选作是国民党的执行委员。一九四九年的年底时期,王缵绪率领着部下在成都起义。 王缵绪结局王缵绪是中国革命事业进程中的一位高级将领,他的一生担任过很多职位,中将、上将等职位,王缵绪都做过。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么关于这样的一个人物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要说的就是关于王缵绪结局的事情。 一九四九年,王缵绪担任的是西南第二路游击军的总司令。在十二月九号的时候,刘文辉和潘文华等人纷纷向外界宣布起义。之后,蒋介石带领着盛文等人也快速的离开了成都。之后钱文华等人就劝王缵绪,对他说只有起义了之后才能够有出路,但是这个时候的王缵绪还有着一些犹豫,巧合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德的劝降书信也送到了。 于是之后王缵绪自行取消了他当时所担任的职位,之后让周青廷为代表向外界发出了起义的通电。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号的时候带领着部下的四万三千人在成都起义。在五日之后,成都得以和平解放。在一九四九年之后,王缵绪先后又被安排了担任过多个职位,但是他却谢绝了这些工作。在一九五七年的十月二十号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名字变化之后,同当时的反革命分子雷绍丞一起奔赴深圳,之后

我所了解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我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史中的大学教育 中国自1860年以来,开始大规模接触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文化教育,至今一百五十余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的教育水平既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世界驰名,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低谷。而今,中国人不满意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应当更多的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大学教育问题。接下来,我会对自己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大学做一个介绍。 第一部分,民国时期那些著名大学中的校长 蔡元培校长是我从他人的评说中知道的,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教育改革,大有成就,奠定了北大百年发展基调。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和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研究学理的地方。这地方采取的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态度,奉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因此,校长不是一个行政长官,而是一个学术研究的组织者、领导者。他既没有服从上级的义务,也没有裁定学术思想的权力。他的最大职责就在于提倡思想自由,维护学术尊严,争取教育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蔡元培因为不能履行这些职责,只好愤然辞职。他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说,他每天被一大堆无聊的公文和事务所包围,还要迎来送往,与教育部那些无知的官员周旋,因此他感到痛苦不堪。另外,他认为“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因此在他主持北大校务的时候,为了“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但当局却把这种做法视为洪水猛兽并进行干涉,因此他声明:“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蔡元培全

集》第三卷第29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蔡元培先生强调大学的自由精神,并为之努力。大学的自由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学生和老师是其主体,大学的设施与管理者只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自治,教授治校,这些都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之一。而现如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好相反,教授无权治校,大学管理行政化,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所谓学生自治,只是大学管理者授意下的协管。如此这般,大学之自由精神荡然无存。大学自由精神的主体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学生没有自己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力,学习的目的被强行引导为为了考试和学分,我无法想象这样教育环境下的毕业生会是什么样的水平。蔡元培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是兼容并包。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一大批主张不同的大师到北大任教,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刘半农、鲁迅、徐悲鸿、辜鸿铭……等等,因为大师的加盟,几年之内就将北大改制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学府。对于任教老师的不同主张,他向来不干预,而是与其自由任其发展,使北大呈现一派学术自由之象。这是现在中国大学所不能比拟的。 在求贤若渴方面,竺可桢也值得称道。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以后,听说马一浮和邵裴之的学问很大,被“杭州视为瑰宝”,便多次登门拜访,请他们前来任教。谁知马一浮比较古板,当时他坚持学生必须登门请业,不能上门送教,竺可桢才只好作罢。抗日战争开始后,马一浮带着许多书向西逃难,途中遇上竺可桢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才答应到浙大授课。 除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外,坚持教授治校也是尊重人才的具体表现。竺可桢上任前,发现工学院院长朱一成不仅反对教授治校,而且还只拿着薪水不到学校,便觉得此人不堪重用。竺可桢认为,要想把大学办好,要“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竺可桢日记》第一册,第2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广东籍贯民国高级将领

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广州人。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李福林(1874~1952),广州市海珠区大塘乡(原番禺县) 徐景唐(1895—1967),原名协和,字庚陶、赓陶,广东东莞附城鳌峙塘村人。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韶关,客家人,始兴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男,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 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1895年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原籍广东梅县丙村镇(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 李扬敬(1894-1988)字钦甫,广东东莞城区县后坊人,李章达族弟,陆军中将。广州市市长 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汉族,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号剑灵,陆军一级上将,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朱晖日,字步云,1893年出生。广东台山人。早年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广府人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广东东莞虎门人。祖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村 黄珍吾(1901-1969)中将,军长。字静山,原名宝循,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 缪培南,字经成,号育群,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黄琪翔(1898年9月2日-1970年12月10日),字御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姚雨平:广东平远人。1912年1月15日临时大总统令任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 衔。 何瀚澜(1892-1944),广东南海人。1910年冬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十二届驾驶班毕业,后入海军南京军官学校深造 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广东惠阳淡水人,原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金盘堡, 张民达,1885年11月9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出生于梅县 黄慕松陆军上将:广东梅州人 邹洪陆军上将:广东五华人 黄百韬陆军上将:广东梅州人。 陈章陆军上将:广东罗定人 何世礼陆军二级上将:广东深圳人

民国名人轶事(二)

民国名人轶事(二) ⊙1930年,杨振声筹办青岛大学,力邀闻一多和梁实秋加盟,分别主持国文系和外文系,杨说:“上海不是居住的地方,讲风景环境,青岛是全国第一,二位不妨前去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里执教;如不满意,决不勉强。”梁称之为“先尝后买”法,于是“半日游览”、“一席饮宴”,就留在了青岛大学。 ⊙有一次,梁实秋和闻一多在一间教室的黑板上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乌龟和一只兔子。旁边注了一行字:闻一多与梁实秋。“哪一个是我?”闻一多严肃地问。梁实秋同样严肃地回答:“任你选择。”

⊙抗战胜利后,吴有训担任中央大学校长。一天深夜,警察从贡院街妓院抓到一名学生,送回学校处理。吴有训把那个学生认真训导一番之后,提笔写了“德之贼也”四个字相赠,并将其开除。 ⊙1941年的一次会议上,张奚若尖锐地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独裁。蒋听不下去,就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不要太刻薄!”张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下次再开会,他接到会议通知和往返路费后,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从此再没有出席国民参政会。 ⊙1945年底,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各党派都有代表参加,学者中有傅斯年和张奚若。张本是国民党党员,他的代表名额是共产党提的,以无党派代表出席。国民党反对说:“张奚若是本党党员,不能由你们提。”张便发了个声明:我不是贵党党员!

⊙少年胡适出洋,哥哥嘱付他:到美国别学没用的文史哲,要学有用的才能发财。胡适答应,到美国选修农学。老师拿来30多种苹果,让学生们认苹果的名字,胡适照着书反复对啊对,还是错了一多半。再看别的学生,人家根本不用对,都是农家子弟,这苹果打小就认识。当时胡适就抓狂了,从此改修文史哲,终成大家。 ⊙民国时期有个清官叫石瑛,不义之财,分文不取。30年代任南京市长时,硬逼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纳税4500块大洋。孔氏后来伺机报复,克扣南京市政经费。国民党中常委开会时,愤怒的石瑛抓起大墨盒,砸向孔祥熙脑袋。虽未砸中,却泼了孔氏一脸墨汁。蒋介石深知石瑛为人耿直,不但未批准其辞职,反而向其保证恢复经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赴南京请愿抗日。蒋介石请陈铭枢、蔡元培出来劝学生,陈铭枢被闷棍打倒,蔡元培被女生薛迅扇了耳光。报道称:蔡年事已高,右臂为学生所强执,推行半里,头部亦受击颇重。蔡伤数月方愈。策

古代学者的最高荣誉 配享孔庙的著名文人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学者的最高荣誉配享孔庙的著名文人有哪些 导语:孔庙中供奉着一百多位神灵,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历代先贤先儒、孔子的先祖等,是一个庞大的祭祀体系。其中主祀者为孔子,其他人员都属于 孔庙中供奉着一百多位神灵,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历代先贤先儒、孔子的先祖等,是一个庞大的祭祀体系。其中主祀者为孔子,其他人员都属于从祀行列,所有荣损也都系于孔子一人之荣损。 正祀——孔子历代尊奉孔子,其隆重程度直接反映在孔子的谥号封爵上。据史料记载,封建统治者授予孔子“封号”的制度始于汉代,止于1935年,其间共有十余个不同的“封号”。比如: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孔子被封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封号。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褒成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文圣尼父”。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称其为“先师尼父”“宣尼”。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授为“隆道公”。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元)称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此“王”并非后世的王侯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至圣文宣王”。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封号:“大成至圣先师”。 配享——四配孔庙威仪,除了彰显于建筑气势与孔夫子盛容外,还体现在一个具有强大阵容的随祀团体上,这个团体可称之为从祀。从祀有尊有卑,就位置来看,享配、十哲在大成殿中,其他从祀在两庑。 四配按地位排列依次是: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按配享时间排列依次是:颜子、孟子、曾子、子思。 颜渊在汉明帝首祀七十二弟子时,就已经位列第一,后被称为“复圣”。曾子,因以孝行卓著而成名,后世称为“宗圣”。子思,祖父孔子 生活常识分享

[原创]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将领漫谈

[原创]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将领漫谈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军队里面也相应地占一定比例,而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秩序的紊乱,中央政府不能控制一些边远地区,因而大量的少数民族军人纷纷而起,割据一方,其中少量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甚至卖国投敌。当然,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领在对抗外敌入侵的时候大义凛然,英勇捐躯,谱写了一部光怪陆离的历史剧。以下就对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将领进行一定的介绍,这些将领不光是正统军队的军人,也包括部分伪军和影响较大的非正规武装首领。首先,谈谈满族将领。满清末年大力培养满族将领,也培养出一些不错的人才,但这些人在民国因为不受信任,出彩的并不多。但其加上民国时期出头的一些将领,数量还是不少的。其中职务最高的是荫昌,这位将军清末留学德国,曾任满清陆军大臣,是满清少有的有眼光、有能力的新军将领,为袁世凯的好友。民国初先后任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陆军上将,是民国初满族将领标志性人物,其地位极为崇高,但毫无实权。在此之后,中央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满族将领了,只不过在东北,因为满清末年加意培养,满族将领在东北,尤其是在黑龙江、吉林的地方军队当中还很有实力,民国初,吉林的旅长英顺、巴英额与督军闹不和,让张作霖白白弄了吉林地盘。不过他

们虽然垮台,但吉林的地方军队还是满族军人有很大力量,九一八的时候,吉林的实际指挥者张作相的参谋长熙洽就是满清宗室,独立27旅旅长吉兴也是皇族,正是他们在九一八当天命令军队撤退,将吉林主要城市不战送给日寇,他们也立即率部投敌,使东北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东北沦亡。而因为卖国有功,他们先后在伪满任陆军上将,将军府将军等要职。不过,满族将领也有几个很有民族骨气的,江桥抗战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就是汉军旗人,算半个满族吧。另外,奉军中的原直隶督办李景林也是汉军,不过其在被冯玉祥打败之后,没当上内阁总理,也不再进行政治活动,仅凭自己精研的剑术潇洒人生。至于在抗战中英勇捐躯的佟麟阁将军,也是满族,他能成为极端仇视满人的冯玉祥的亲信,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其战死沙场成为抗战期间第一个被追赠为陆军上将的高级将领。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满族将领就是新疆的盛世才,他是郭松龄送去日本读军校的,郭松龄反奉失败后,投靠蒋介石,不被重用,只身出关。在风云变幻中利用白俄的归化军,退到新疆的东北义勇军以及苏联红军,打败了各个竞争对手,终于统一新疆。以后在苏联、国民党、共产党之间搞平衡,统治新疆10余年。可以说,民国的满族将领大多数和东北军有关,有很深的地域性。其次,是蒙古族将领,蒙古族将领最高职务为萨镇冰,其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在北洋海军任

令人捧腹的民国军阀轶事

令人捧腹的民国军阀轶事 休闲娱乐 07-27 10:22 1916年,陆荣廷到北京办事,段祺瑞在家设宴款待。 酒到半酣时,段祺瑞向众宾客介绍陆荣廷的枪法神准,并请他当众表演。 陆荣廷说:“年轻时练枪法,我可以射水里的游鱼。现在老了,姑且用那老掉牙的枪法来献丑吧。” 说罢,走到庭院中,对着一缸金鱼向众人说:“先打那条凤尾的。” 只听“砰”的一声响,鱼死,缸破。 那缸鱼是段祺瑞的心爱之物,但在客人面前段祺瑞不好说什么,等客人走后,段祺瑞大骂陆荣廷“野性难改”。 第二次东征,张发奎任第一独立旅旅长,在紫金县热汤圩与林虎部万余人相遇,兵力悬殊,军陷绝境。 张遂把帽子一扔,衣服一脱,对部下大喊道:“有前无后,打死罢就,叼你老母,冲!”端起机枪就往前冲。 独立旅官兵见状,遂群起狂呼“叼你老母”发起冲锋,连破林部七处阵地。 1926年,张作霖、吴佩孚在南口进攻冯玉祥。 冯部总指挥张之江遂集合部属亲自祷告:“主啊,张作霖、吴佩孚发动内战,妄想以武力统一中国。他们好像一只船在大风浪中迷失了方向,愿我主赐给他们智慧,让他们回头登岸。” 刘湘的“海军”购买了一艘普通小轮船,然后焊上一些铁板做装甲,再装上两门陆军用的小钢炮。 因为吨位小,马力也不足,所以只要打过一炮,船身就要倒退一大截,想开下一炮,还得重新起锚调整位置。

张必果为此写诗道:“好个巴渝大兵船,由渝开万才七天。一切设备都齐整,外有纤藤两大圈;若非拉滩打倒退,几乎盖过柏木船;布告沿江船夫子,浪沉兵船要赔钱。” 韩复榘到高宛视察监狱,见监狱里空空如也,便对县长大加赞许道:“你办得对,案子随到随判,或杀或赦,不要老关着。” 等到了博兴监狱,同样也是空空如也,没有犯人,韩不禁大怒:“妈的个巴子,这么大一个县,连一个犯法的都没有,你是不是把犯人都给卖了!” 直皖战争中,段芝贵以火车为司令部,其间以麻将自娱,当时有家上海报纸对此有篇报道,一时传为笑谈,内容如下:“定国军总司令段芝贵,在阵前督战,其办公处设在火车上。车前悬一木牌,大书‘总司令处’四字,办事者有百余人之多。车中除军用品外,有烟枪烟盘十四副,麻雀牌七副,大菜司务二十四人……” 吴佩孚的同学王兆中前来依附,吴给了他个上校副官。 王不满足,称自己“文武兼资尤富于政治常识”,申请去河南当县长。 吴批示:豫民何辜?然后原件发还。 此公居然不识时务,又梦想着当旅长,请示说:“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 吴大笔一挥,批日:且去种树。 张作霖下令:帅府重地,午夜一过,任何人不准出入。 某夜,张晚归,门房以过了时间为由拒绝开门。 张作霖无法,只得绕到后门进入。 第二天,张作霖召见门房,破格升他去当看守所所长。 门房表示自己不识字,做不来官。 张作霖不以为然,说:“那好办,给你找个识字的当秘书。” 张宗昌据鲁之后,极力搜刮民脂民膏,所得多为私人享用。军队士兵久不发饷,渐渐失去信心。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系列丛书之一,讲述的是10位国学大师的真实故事。作者在整理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反映人物丰满形象的材料,客观地呈现给读者。因而,读完此书,思考无法停止。作者观点的隐匿、立场的超脱,让我们读者自然而然生发更多的独立思考。 一本厚厚的书,一群独特的人,给人的遐思是极为丰富的。如:大文人鲜明的个性,执著求学的精神,高远的学术境界,坚持不懈的人格操守等,都可以引发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尽的感怀。因为内容太多,笔力又有限,所以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将书中一些有益教学、又有趣的信息作以下搜集和整理。书中的大文人谈笑之间皆是学问,认真阅读让人收获良多。黄侃解释“四而楼” 楼名的意义足见知识的力量。说有位商人给自己开的饭店取名“四而楼”,众人不解其意,问胡适,胡适也不解,而黄侃却能很快做出解释:《三字经》中有“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四而楼” 应该是期望财源滚滚之意吧。这段小故事,足以看出黄侃的知识丰富且提取迅捷,一点知识的活用就让他胜人一筹。知识在此显出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曾经对学校教育中知识的重要性有过迷惑的话,那么此例的获得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心中困惑。因而,读到这样的片段,十分愉悦。 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趣味无穷。曾经收到过一条短信,内容就是《施氏食狮史》,同一个音节的不同汉字组成了一篇短文,感觉特别有意思,也感叹现在的短信真有水平。看了此书,方知有趣的短信原来出自赵元任这样的名家之手。而且,这则短文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在于有趣,而在于它让原本叫嚣着要走汉字拼音化道路的所谓学者不敢吱声了。于是,越想越觉得这《施氏食狮史》无比有意思。 钱穆的形声字研究独到,挖掘出汉语言文字的精妙。钱穆在夜晚睡觉手臂撞到墙壁时,居然会突然悟到带“辟” 的字都与旁边有关。例如:“壁” 在房屋旁,“臂”在身体两旁,“劈”使物分两旁,“璧”挂身体一旁,等等。我由此想到“譬”字该做何解,照钱氏理论居然也能说通———“譬” 就是说话借旁物明义。由此顿觉汉语言文字之精妙,也有了向学生传播的冲动和新的资本。以前常说我们的汉语妙趣无穷,此案例让我感触尤深。 章太炎说“贫”与“穷” 甚异真让人大开眼界。平日里,“贫穷” 一词用得极多,极为熟悉,从未想过要将两字分开辨别。听章太炎的一番解释方知,“贫” 是指把贝(即钱)分与他人,而己身不至不名一文;而“穷” 是指弃家而去、孑然一身、藏于穴内。这么一说,那抽象的文字被章太炎一下子赋予了形象感。看这一段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两个清晰的画面:一个是家境清寒却依然在读书的书生:一个是风雪交加穿破衣藏在山洞里的壮汉,他只有一身的力气而已。两者差别真的很大。而我看汉字的眼界也顿时被打开了全新的一面。 此书中还有许多亦俗亦雅的语言文字的笑料,可以自己读着娱乐,却不宜告诉学生,在此就不去一一列举,只作为启迪我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语句的新思路而存于脑中,那也很有意思。

民国时期国民党唯一女将军

民国时期国民党唯一女将军:戴笠最为看重的特务在台湾军方,有一位神秘的女将军,她的晋升详情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这就是名为姜毅英的女军官,是台湾“军情局”前身“军统局”机要组组长,她在抗战期间在香港、东南亚各地为军情系统架设广播站,传递情报,最后晋升为少将。由于姜毅英是谍报人员,必须保密,所以她晋升的消息并未记录在台湾“国防部”等单位官方公开的数据中,但在“情报局”内部档案却有清楚的记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姜毅英是民国时期国军唯一的女将军。 “江山人”为其奠定了晋升的基础 姜毅英,原名姜鹤根或姜鹤英,1908年出生于浙江江山新塘边一个木匠家庭,少年时期就读于嘉湖小学和衢州中学,后转学浙江中学,193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警官学校,毕业后入军统从事无线电收发和密电译电工作,是军统电讯第一人魏大铭的得意门生,姜毅英初任军统厦门电台的报务员。 军统创建者戴笠及其继承者毛人凤均为江山人。戴笠入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之后,偏居浙西一隅的江山人或因信仰三民主义有志抗日救国,或因谋求生计为势所迫,或因同受千年仙霞古道文化熏陶的江山情结,纷纷加入军统行列。 军统特务主要的业务是搜集情报。在搜集情报方面,破译敌方的电报密码,是军统获得敌方重要情报的一项经常性的极其机密的工作。姜毅英,因也是江山县人,所以备受戴笠的重视。在姜毅英考取警校时,第一期甲科特训班总共13人,每个人都由戴笠亲自考核,面谈。戴笠看了档案,见其中有一名是江山人,好不欢喜,立即召到办公室里。简单问话后,戴笠觉得姜毅英具有男人、女人的双重性格,作为特务培养,可以派上多种用场。也正是这样的一次会面为姜毅英能够成为戴笠身边的红人而奠定了基础。因为性格上的原因和其自己独有的籍贯出身,使其成为军统中能够如鱼得水的女少将。 军统局的机要部门,多被江山人占据,最机密的译电部门,几乎是清一色的江山人。许多江山籍特务,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深得戴笠的信任。戴笠常利用他们监视其他非江山籍的特务。这些江山籍特务,被称为“特务中的特务”。在军统局里,江山籍特务相互交谈时,常有意说江山话,不让别人听懂,明显的自成一个派系。 机战时期所作贡献晋升为女少将 破译敌方电报密码,是军统获取敌方情报的一项经常性的极其机密的工作。军统头目戴笠对此一向很重视,专门设立了译电科。进入抗战时期不久,戴笠呈请蒋介石批准,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特种技术研究室,专门从事日伪密码破译工作,以军统局第四处(电讯)处长魏大铭兼任该室中将主任。在该室任破译工作的特务,多为译电员训练班毕业的学生,共30多人。

《名人荟萃》系列之二近代文人绰号汇总

《名人荟萃》系列之二近代文人绰号汇总《名人荟萃》系列之二:近代文人绰号汇总 郁达夫 说明: 只收集中国名人 只收集文人书生 只收集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收集文学人物 绰号就是外号,不同于字号和谥号 1、陈独秀——老头子(年龄比毛泽东一代大),陈毒兽(言辞偏激)。 2、孙中山——孙大炮(高谈阔论),孙行者(儿时淘气好动)。 3、章太炎——章疯子(脾气很坏,性格古怪)。

4、闻一多——闻疯子(脾气坏),狮子(敢想敢说),闻一多夫(左倾)。 5、傅雷——傅疯子(脾气很坏)。 6、黄侃(黄季刚)——黄疯子(脾气坏)、三不来教授(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 7、吴稚晖——吴疯子(儿时言行不堪),吴姥姥(由刘姥姥而来)。 8、胡适——胡大哥(和善),胡博士(35博士),穈先生(儿时体弱)。 9、鲁迅——猫头鹰(毛发蓬然,常凝然冷坐),杂感专家(常写杂文)。 10、傅斯年——傅大炮(高谈阔论),孔子后第一人(山东才子)。 11、钱玄同——爬翁(好动,常仆行不已),疑古玄同(疑古学派)。 12、曾国藩——曾剃头、曾屠户(责其杀人过多)。 13、许地山——许真人(为人真诚)。 14、潘汉年——小开(地下党以小老板作掩护)。 15、丁文江——神童(自幼聪明),一个结论先生(遇事总有结论)。 16、罗隆基——玻璃裤子,罗隆斯基(左倾偏激)。 17、罗振常——日本罗(日本人打扮)。

18、张君劢——玄学鬼(曾主张玄学)。 19、张之洞——屠钱(善于花钱)。 20、梁士诒——梁头康尾(慈禧认为崇拜康梁,康字祖诒),梁财神(善于借钱和滥印纸币)。 21、柳亚子——柳痴子(书呆子)。 22、辜鸿铭——辫儒(反对剪辫),东西南北人(复杂经历)。 23、梁实秋——滑竿教授(抗战时喜以滑竿代步)。 24、朱希祖——吾要(收藏家),朱胡子、而翁(而,颊毛也)。 25、戴季陶——戴季陶鬼(鲍罗廷说中共要面对五个魔鬼,其中之一)。 26、张竞生——性學博士(专门研究性学)。 27、沈从文——孥孥阿文(出自其收录的民歌)。 28、黄兴——黄胡子(蓄须),八指将军(断掉二根手指)。 29、于估任——于胡子(伟岸超然的容姿与性格)。 30、夏丏尊——木瓜(大而圓的头颅外形特征)。 31、苏曼殊——苏神经(歌哭无常),糖僧(喜欢巧克力和雪茄烟)。 32、许寿裳——德谟克拉西(积极鼓吹民主)。 33、马寅初——马太守(姓马,生于午年午月午日午時,五马为太守)。 34、梁思成——烟囱(夫人林徽因脾气不好),无齿之徒(装

《民国名人轶事》:合肥四姊妹

《民国名人轶事》:合肥四姊妹 深秋,合肥肥西周公山下的张老圩。这里是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居,最后的闺秀——合肥张氏四姊妹,有三位就出生在这里。 大门紧闭,曾经的聚星中学已经撤走,百年前的牌楼与圩堡更已难觅踪影。唯有门前两棵一百多年的树,不管世事变迁,依然按照季节轮回,一岁一枯荣。巨大的冠状枝桠,金黄树叶,渐次飘,随风落下。比肩相邻同时期的树,身形缩水很多,据说是受过枪林弹雨袭击。就像人,伤了元气。 这里之所以建圩,正是源于防卫战火与掠杀。早在咸丰初年社会乱象初现,张树声的父亲张荫谷为自全之计,招乡人筑堡于周公山下殷家畈,从而归者万余家。随着太平军入皖和捻军南下,乡邻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唐殿魁唐定奎、董凤高、聂士成等也纷纷筑堡修圩,以耕以战,百里之内,互为声援。特殊的地利和强悍的民风,使得西乡团练,在当时(清)兵、(土)匪、发(即太平军)、捻(军)四大力量夹缝之中,不仅足以自保,而且越战越强,成为令各方都不可小觑的凶悍地方武装。以至于像陈玉成、李秀成这样的名将,也对他们惧怕三分,告诫手下勿犯三山。 张树声正是三山的隐形盟主。他的庄园张老圩背山面水,座北朝南,周围山上有九路来水,绕圩而过,流入龙潭河。圩子有宽阔的内外壕沟,内壕架有两座石拱桥。对外向西开门,通过大吊桥连通内外。大门原是一座牌楼,进去五进正厅,每进十五间。内分正门、客厅、书房等。张家兄弟八人,在大厅北面建造内宅,各房单成一个院落。 因为解放后改作聚星中学,当年300多间房屋几乎都已拆除,建成教室、宿舍。如今只留下五间灰色砖瓦房旧居,据说是当时的花房、杂物间。 昔日的庄园、曾经的学校寂静无声,偌大的园子,我只碰到一位妇人和一只猫。猫悄无声息的尾随,妇人则热心搭话,大约很少见人,寂寞太久。 走在古老青石板铺就的林间小径,只有脚踩落叶的沙沙声,荒草恣意生长,淹没了花圃正中的陶行知雕像,也淹没了操场上的单双杠。 深秋时节,荒芜院落,难免发思古情怀。想当年带着家族住于此地的三山盟主张树声,考虑三山团练终究是不匪不民不兵,非长久之计。致书李鸿章,表达投效之意。李鸿章将信至曾国藩,曾国藩大加赞赏,独立江北,今祖生也,把张树声比作闻鸡起舞,渡江讨伐匈奴的东晋名将祖逖。 接受李鸿章召请之后,张树声的团练编成了树字营,刘铭传的团练编成了铭字营,肥西团练成为淮军的骨干。张树声和淮军一起,走向广阔的军事、政治舞台。在以后的战斗中,张家参军的四兄弟中一人战死,其余都得到了赏赐和封官。张树声有勇有谋,一路通达,从直隶按察使开始,漕运总督,广西巡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直到直隶总督。在李鸿章丁忧期间,一度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淮军、淮系集团后来的实际发展中,成为仅次于李鸿章的第二号人物。 二 张家富甲一方,田产遍布合肥、芜湖等地,张树声却不在意享受,终日专注于朝政。在那个年代,他只有一个丑妾,还是他年老时,一个富有的朋友赠送与他。而他的妻子也确实配得上他。张家后人有一个传说,当太平军第一次打到张老圩时,男人们都撤到山里去,张树声最小的弟弟才5岁,只好托付给留守的妻子。张夫人把小孩藏在草堆里,并叮咛无论如何不能发声。天平军持刀乱刺,等他们走后,发现小孩脖子流着血,还有气。张夫人立即杀鸡,取一块鸡皮,贴在伤处止血,救了孩子一命。 当时身为团练首领的女人好像都足够强悍,据说刘铭传的妻子在打仗时,也亲自率领女眷,制造弹药,保证前方供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