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文)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

(范文)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

(范文)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
(范文)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

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与民生改善

班级:XX班姓名:XX 学号:XX

【摘要】在过去的30年,出口导向型战略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长。有人甚至认为,出口导向战略曾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的“引擎”。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失衡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均衡和持续发展。面对出口导向战略导致的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贸易摩擦、巨额顺差、资源与环境日益恶化、内需不足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如何实现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进行转变,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人民生活要有幸福感,本文将结合“十二五”规划展开论述。

【关键词】出口导向内需不足民生改善转变发展方式和谐稳定

一、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现状

(一)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亚洲“四小龙”崛起的背景下,和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盛行,为模仿“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坚信出口导向战略是带来经济腾飞的惟一出路,不遗余力地推行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的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我们当初制定政策时看到的是日本和“四小龙”的出口导向政策带来的高速增长,却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在满足本土需求、使本国、本地区人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才转而寻求海外市场的。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少,市场小,不得不向外发展。而在中国,因为内需不足,人们消费能力低下而不得不去走向国外输出的路线。

(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出现的价格倒挂问题

据报道,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境外要低于国内同样产品的价格,形成了内外销商品价格的“倒挂”。比如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茅台酒,就比在美国纽约华人聚居区出售的价格高出2倍甚至更多,要买到便宜的茅台只能到国外去买。又例如,同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30美元,出口转港回内地,身价大涨至700多元人民币。又如,广东东莞生产的李维斯牛仔裤,在美国的价格是25美元,在中国商场的价格是900元人民币,价格相差5倍多。另外,像中国大量出口的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境内外价格也有很大落差。这样一看,中国百姓的生活成本堪比美国发达国家!

于是,人们在中国看到一个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人们手上的钱越来越不见用。这是因为中国把商品出口到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同时又借给美国,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需要增发同等的人民币投放在国内市场上,结果就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而美国的现象,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人民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最后的结果,中国形成了低工资高物价的局面,而美国却是高收入低通胀的格局。

(三)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危害

由于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未能得到顺利转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弊端。这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国内资源破坏严重。为了创造更多的外汇,许多地方和企业乱砍滥挖,对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二是压制了劳动者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始终不能得到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出口企业不惜牺牲劳动者的利益,通过压低工人工资和福利的做法以维持微薄的利润;三是引发了大量的贸易摩擦,目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四是以国外消费代替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但加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削弱了国内消费的扩张。

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

(一)消费不足的定义与我国消费不足的现状

上面提及了我国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我们先来了解消费不足的定义。消费不足一方面是指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导致的供给不足,人所应有的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智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对消费的过分抑制,过分储蓄而引起的市场疲软、生产呆滞,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我国从9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了商品过剩的买方市场时代,因此我国的消费不足是属于人们对消费的过分抑制,这主要与我国人民低收入相关。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消费本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到40%,而美国超过了70%,世界平均水平为62%。从1989年至2007年,我国消费率已从50.9%持续下降到35%水平。

(二)消费不足的负面影响

我国消费不足的格局可能会继续延续,那么消费不足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一是它抑制了消费需求,发挥不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生产的发展却没有足够的消费力来支撑,生产商通过扩大再生产而增殖的利润难以兑现或低值实现,最终也造成了生产的不可持续性;二是不利于人的平衡发展。劳动者不能获得符合参与劳动创造的价值,造成了资本与劳动者的不和谐。而且,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没有一定水平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就谈不上人的发展;三是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更为重要的是,两种偏向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并存,尤其是其消费水平的差距过分悬殊,往往是促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诱因。

(三)造成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国消费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什么近年中国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第二,而消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粗略分析,得出下面几个简单结论。

1.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包括失业、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项开支)增加,为了应付未来的这些不确定性支出,居民减少了即期消费,导致低收入人群消费呈不稳定状态。加上中国贫富分化悬殊,社会大部分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上,财富不均必然会影响消费不足。

2.医疗、养老和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支出压力时,这些新增的生活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以农村为例,如果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就很难刺激和提高农村的消费。

3.出口导向型经济缘起消费不足,同时也导致更严重的消费不足。例如,巨额的贸易顺差变成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为避免人民币升值,发行大量人民币去平衡庞大的外汇储备,致使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人们的财富贬值,购买力下降,造成消费不足。

三、民富与国强,民生改善与内需战略的联系

中国现在变得强大起来了,但大部分人们依然没有摆脱贫穷问题。我们先来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一个国家的产品与劳动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物质福利的改善。所以,中国需要从经济增长走向经济发展,从国强走向民富,才能继续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使经济发展,要走民富的道路,就要处理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了,内需战略就能打响冲锋的号角,13亿的消费者,将会主导世界的经济格局。但是,如果老百姓收入没有提高,又如何有能力去消费?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财富都集中在富人手中,又如何扩大内需?如果物价持续上涨,消费更是要显得更加拘束。因此,“十二五”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那么,我们要理清民生改善和扩大内需的主次关系,应该是通过扩大内需来改善民生,还是通过改善民生来扩大内需呢?在良性状态下,应该是扩大内需拉动发展改善民生。但是,在大多数居民收入不高、消费能力弱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强调通过扩大内需,不仅因消费能力弱而难以拉动内需,而且会引发低收入群体的抱怨情绪和对抗行为。所以,在处理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上,应该是为了改善民生来扩大内需。这不是简单的词序调整,而是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端正发展思路,明确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相符合,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体现了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

因此,如何想方设法让人民增收,使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收获更多的社会保障,可以放心消费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同时,越关注民生,越是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的迫切性

三十多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由此演绎出一段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时代传奇。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这30年,可以从各式各样角度来评价,有人以世界工厂来描述,但也有人以“血汗工厂”来说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劳动者的辛酸,更有以“低价中国”来总结中国对外竞争力。这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发展结果间出现了高度矛盾。也就是快速发展的成果,在分配上出现了尖锐的局面,城乡差距逐渐恶化。

我国长期居住农村农民数量有8亿人,要激发国家内需首先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由于相当依赖外向型的发展策略,低价中国的基础就是要劳力、土地价格便宜,因此来自农村的庞大劳力之价格长期压缩在较低水平,这也是血汗工厂的成因;同时,农地也任由地方政府征收移转,使依附农地的农民无法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利益。这不但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来临,也抑制中国内需市场购买力的成长。

中国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长期的出口民企所赚取的利润微薄,无法去开发更新技术,出口的廉价商品只能产生有限价值的GDP和把巨大的能耗留在国内。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发展方式的弊端更是暴露无遗。而发达国家意图在后危机时代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布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显得迫切。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扩大内需提升到战略位置,随着人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为“生存”而奋斗转向求“发展”,求“享受”,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更要住得舒适,行得方便,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和升级,促进服务业长足发展,带动城市化加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的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处理得当,就能抓住战略机遇期,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但这一时期,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增长徘徊。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五、对经济发展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变提出的建议

(一)严控出口,深化改革

1.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念。不能为了扩大出口创汇规模而不惜以损害环境和压低工人工资为代价,更不能将创汇多少作为一项政绩来宣扬,而应将对外贸易的综合效益作为首位的评价标准。只有将发展思路从简单的出口创汇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树立新的更为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2.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建立有利于出口和进口的双向机制。从本质上来说,出口退税是用中国的财政补贴国外的消费者,退税额越大,财政补贴的额度就越大,财政负担就越重,相应的本国利益的损失也越多。将出口退税政策从偏向性转为中立性,对出口商品通过国内税的调整而非出口退税调整来加以调节。

3.在全面衡量利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平衡。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是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及减少贸易摩擦等,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包括有可能恶化出口企业的生产环境、导致失业增加、加剧热钱流入和资产泡沫膨胀等。而我们要抓住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事实上,人民币就一直处在升值的过程中。而升值并没有发生上述各种担忧出现的结果,反而是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

总的来看,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只有加快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向综合平衡型发展战略的转变,才能尽快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过渡,也才能实现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最终目标。

(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2.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长安. 应加快调整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J].上海证券报,2011.(1)

(2)傅毅夫. 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的研究' [J]. 中国商贸.

2009.(09)

(3)郭路. 消费不足仍将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J].上海证券报,2009.(12) (4)田建春. 论过度消费、消费不足及和谐消费[J].泉州学林,2010.(7)

(5)丁伟,刘晓鹏,张音. 科学发展强国富民: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之一[J].

人民日报,2010.(10)

浅谈档案工作如何服务民生

浅谈档案工作如何服务民生发表日期:2010-01-25 共浏览次来源:河南省镇平县档案局作者:杨华力民生档案涉及领域广,涵盖内容多,影响重大,加强民生档案工作,要求档案工作者超前思考、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顺应形势潮流、人民群众满意的路子来。一、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民生档案工作机制。民生档案工作与民生问题一样,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合力推进。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把民生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民生工作的计划和考核内容。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等涉民部门作为民生档案的主要形成和使用单位,要把档案工作作为份内事、要务来抓,尤其是民生档案工作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来加以重视和落实。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依法科学管理,确保民生档案的安全,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本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积极关注民生工作的热点,依法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执法检查等形式,使民生档案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发展。同时,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网站、信息和简报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普及民生档案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炒热人人关注民生档案工作、自觉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二、以人为本,加强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档案馆作为保存党委、政府重要档案的基础,应在加强民生档案资源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档案资源新领域。要牢固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的治档理念,切实按照“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要求,改变过去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工作方式,积极调整档案接收范围,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山林权证、土地、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低保、劳动人事、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房地产、复退安置等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接收进馆,加强民间保存的档案、记录普通百姓生活工作状况的档案资料的征集,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既保存政府信息,又保存社会公众信息的综合档案馆。要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深入挖掘现有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使所有民生相关档案能够更快地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利用。同时,要逐步将本地档案信息网站作为本地民生档案的数据平台,将不同行业、部门的相关民生档案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三、创新手段,充分发挥民生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利用档案为百姓、为民生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档案馆要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采取开放服务、咨询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方式,努力向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一是要深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发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要专题数据库和档案编研产品、打造面向民众的展览精品、组织开展家庭建档等活动,使普通百姓在利用档案维权的同时,又能充分享受到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要加快档案服务利用窗口建设。要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快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向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心转变,使所有涉及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的各类档案和现行文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三是要加强档案信息开发的“内外”合作。档案馆要积极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进一步密切档案工 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逐步解决当前馆藏档案信息内容不够丰富、开发力量不足、经费紧张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通过合作,使档案工作更好地贴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大众,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深入思考,不断探索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新举措。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

县级民生档案工作的对策选择

县级民生档案工作的对策选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信息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县级档案部门实施民生档案工作的主要工作实施的情况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标签:民生档案对策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域覆盖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发展到哪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什么服务,档案工作就做好什么服务”。进一步为县级档案部门明确了民生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做好县级档案馆民生档案的征集和接收工作 县级档案馆是民生的档案的主体,为改变馆藏单一的现状,县级档案馆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档案的征集工作,除接收文书档案等纸质档案外,还应注重对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等不同载体档案的收集。一是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及全县重大活动时的照片档案接收进馆。二是将反映本县特色及发展历史的照片档案接收进馆。将建国初期劳动、老县城旧照片、县志及各部门志等档案接收进馆。三是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我县视察工作的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接收进馆。四是将本县名人的证书、奖杯、日记、作品、照片、光盘等档案接收进馆。五是将“年画”、“剪纸”等代表本县文化艺术特点的作品征集进馆。六是将代表地方特色的产品档案及名牌产品档案接收进馆。 二、做好县级涉民部门档案管理的指导工作 民生档案是政府各部门及涉民单位从事社会管理及内部管理的活动记录,而专门档案是其构成的主体,其主要包括: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低保、廉租房、计划生育等有关民生的各个方面。为此,从构建和谐社会为广大民生服务的角度出发,县级档案部门应该与涉及民生档案的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加大对基层民生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从民生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向档案室移交等环节入手,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做到不流失、不散落,实行有效管理。 三、推进县级档案馆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特别是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调整县级档案馆馆藏结构、规范涉民部门专门档案的同时,探索县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的新方法新途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1.建立馆藏民生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构建字段设计合理、覆盖内容全面、查全查准率高、方便实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由于民生档案信息形成主体多元、来源分散、种类和形式多样,因此,整合

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人们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标签:民生档案工作问题对策 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民生档案形成单位,都加强了对民生档案的指导和管理,实施有效监管,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责任,推动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本文就目前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个人观点。 一、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民生档案的管理不规范表现在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不明,流动性大,监督指导下属单位和职能不到位。有的档案人员业务不熟,档案工作缺乏有机联系性、系统性、规范性、整理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水平。 2.民生档案共享程度不高民生档案的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管理单位多,保管水平低,布点范围散等现状。有的部门各自为政,工作随意性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内容狭窄,不少涉及民生档案共享程度不高,群众查阅利用很不方便。 3.档案部门监管难度大民生档案的主要形态表现为专门档案,种类和数量增长迅速,形成单位不及时与档案管理部门沟通,形成了机制不活,体制不畅局面,档案部门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地指导,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监管难度大。 二、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民生档案意识,特别是涉民单位领导和档案人员的民生档案意识,使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为此,要加大民生档案宣传工作的力度,利用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专刊宣传,在政府网站、档案网站等电子媒体开设网上专栏,定期或不定期编制民生档案的有关信息,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为社会公众服务,使民生档案深入人心。 2.要抓民生档案的源头民生档案是涉民单位从事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不抓住这个源头,民生档案工作将成无源之水。只有从产生民生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切实做好相关文件材料得收集、整理、归档等项工作,民生檔案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 3.要有效整合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民生档案

科技造福民生

科技造福民生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发展“民生科技”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从机械臂的应用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出发,提出要将科技与民众的需求联系起来,让科技实实在在地为民生造福。 【关键词】民生科技;机械臂;刀削面机器人;采摘机器人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人类正处在向知识经济时代大步迈进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近年来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科技成果主要有:互联网络、数字影像技术、卫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即时通信技术等。当代科技的发展中,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即通常所说的科技走进生活,惠及民生这一点。现代科技发展理念正在从“工业科技”走向“民生科技”。载人航天、月球探测、超导研究等高精尖技术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标志性项目,是科技“顶天”的一面;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直接造福于民,是科技“立地”的一面。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科技产品的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民众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经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篇论文中,将从机器臂的应用出发谈科技对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2.机械臂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机械臂是目前在技术领域得到最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军事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形态以及不同的特点并且发挥这各自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者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机械手得以广泛应用,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应用机器臂改善我们生活的产品。比如最常见的当属果蔬采摘机器人。现在常用的主要有黄瓜采摘机、苹果采摘机器人和茄子采摘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都是一类工作于非结构环境中的复杂机电一体化产品。 果蔬采摘机器人是实现农业自动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高新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机器人已逐步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并将促进现代农业向着装备机械化、生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果蔬采摘是农业生产中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作业要求高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和开发果蔬采摘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对于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果蔬采摘机器人一般可分为移动机构、机械手、识别和定位系统和末端执行器四大部分。而其中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机械手。机械手又称操作机,是指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并使工作对象能在空间内移动的机械装置,是机器人赖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实体。在收获机器人中,机械手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末端执行器移动到可以采摘的目标果实所处的位置,其工作空间要求机器人能够达到任何一个目标果实。机械手一般可分为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多关节等多种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xx能否保持社会稳定,是关系到小康xx、平安xx、和谐xx建设全局的大事。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是民主改革以来xx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中央第五次xx工作座谈会立足我国国情和xx区情明确提出,当前xx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xx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一,xx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区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情和阶段性特征决定的,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xx社会的特殊矛盾是由我们与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

国际敌对势力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这一特殊矛盾是对反分裂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完全符合xx实际。第三,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社会条件。要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xx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推进xx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应当看到,稳定和发展是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应该是既对立又统一、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 稳定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依赖。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惟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从长远看,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当然,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经济落后则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实。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好更优的生产生活环境。xx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说明,我们还处于打基础

通过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

今年是我国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通过实施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弥补了出口大幅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取得这一骄人成绩,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抗御风险的能力,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的能力和高超的调控艺术。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形成内生型增长机制,把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长期保持下去。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今年,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回升仍然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未来两三年,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和进口需求都将处于低迷状态,我国出口不可能恢复到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今年投资的迅猛增长主要靠国有投资拉动,在非国有投资增速没有明显加快的情况下,如果失去国债资金的支持,国有投资增速必然下降,这势必影响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居民消费今年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单靠消费不足以弥补出口下降的影响。如果当前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明年取消或减小力度,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必然下降。所以,如果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退出或减小力度,经济回升的势头就可能发生逆转;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滑落,我们就不得不面临第二次启动的任务,届时可能要付出更大代价。同时,由于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比上年增加80%以上,如果减少资金供给,就有可能形成一 批“半拉子”工程。因此,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当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形成、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生机制重新确立,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才能退出。 当然,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能是今年政策的简单重复,而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适时适度加以微调。财政政策的实施应着眼于在拉动居民消费、拉动社会投资、拉动贷款结构优化、拉动出口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应不断完善,既要保持一定的贷款规模,又要优化贷款结构,着力增加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和对农户的贷款,保持对在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消费信贷,防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抬升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把增加居民消费摆在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抓住了我国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指明了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从20 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我国投资率平均高达42.5%,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其中2008年高达43.5%。今年的投资率预计又将超过去年,再创新纪录。而同期居民消费率则降为年

民生档案资源调查与整合探究

民生档案资源调查与整合探究 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为进一步实现民生档案的有效利用,结合我市民生档案管理现状,探索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一个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标签: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宏伟目标。加快民生档案工作建设步伐,探索研究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有效途径,使民生档案工作真正做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维民权、保民安,做到为民而建、为民而管、为民所用。 一、我市民生档案现状 目前我市馆藏民生档案8类2万余卷,全部实现了目录数字化,民生档案工作已被列为全局的重点工作。2012年成立了民生档案重点工作推进组,对全市范围内25个部门,100多个单位的民生档案资源进行了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民生档案58个门类,各类民生档案达到了36.6万卷(件)。从所调查的单位的情况看,各单位所形成的民生档案都进行了立卷归档,建立了纸质目录。部分单位建立了电子目录,实现了计算机检索,配备了现代化的设备,有的单位应用了相关专业软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和百姓的需求,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结合此次调查的情况,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市民生档案工作的现状。 (一)民生档案工作取得的成就 我市的档案工作基础好,民生档案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民生档案基础业务、数据库建设以及服务利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表现在为民服务理念的牢固树立,服务水平和手段的显著提高,而且通过民生档案资源的建设与整合,丰富了馆藏资源,优化了服务手段,拓展了服务范围,满足了百姓的诉求,化解了社会矛盾,凝聚了民心,同时也树立了档案工作者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1.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社会认知度的逐步提高 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使民生档案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档案的服务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党政机关变为普通百姓,由集体转向个人,服务内容由政治、文化、经济转向民生问题,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面;民生档案衍生于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必然成为民生政策发布实施的信息平台,必然成为为百姓利用档案的服务窗口。随着百姓对民生档案诉求度的提高,也为民生档案部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了民

对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

对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 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尤太艳 民生档案是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民生档案工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工作者在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民生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社会对民生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平衡,没有引起完全的重视;二是档案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基层档案室,对档案的保护保管经费投入不足,体现在设施设备老化、配套不齐,没有做好档案保管通风隔光、消毒等必要的工作,很难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只讲完成任务不讲究档案的质量,无法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三是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不高,流动性大,很难适应新时期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四是民生档案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实现档案成果共享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体现出了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而且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其中有许多提法具有新意。如此全面系统地阐述民生问题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方案是前所未有的,如此旗帜鲜明地突出公平、平等、共享理念,并将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指向也是前所未有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承认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报告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国家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强调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另一方面,报告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些阐述揭示了新时代的民生改善将不再是一部分人也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惠及全体国民,要让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因此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民生档案工作要以人为本,与贴近基层、服务大众相结合。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档案工作其实大有可为,凡是涉及到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档案资料,我们都要依法积极介入,加强指导,注重收集,逐步规范,认真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措施 (一)抓思想认识,拓展服务民生的渠道。近年来,人们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民生档案工作这个概念很模糊,对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重视,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将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各个领域,把惠及百姓的方针政策作为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突破口,抓紧、抓实、抓好,使民生档案工作深入人心,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问题。增强认识,树立多渠道服务民生的理念,营造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突出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我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 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注重的,改善民生 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当前存有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 些问题需要实行梳理。 一、注重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 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 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 体人民谋福利。不过,因为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 因为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不足,不恰 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 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 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升,特别是农村 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因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 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注重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重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 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 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 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 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 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准确道路。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发展为了人民”复习课学案 一、时政热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现阶段的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强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6.改善民生的七个方面: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7.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得到更多好处; 10.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1.“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小组合作探究: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解读

改善民生必须遵循三个“优先原则”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样,如何才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此而言,要想真正有效、大面积、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就必须遵循以下三个“优先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而言,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维护社会公正、改善民生,保证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而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公共投入来实现的。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应当以基本民生问题为优先。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共投入总体上的合理安排和布局。正如胡锦涛指出,应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这起码表现在:其一,民生的根本性改善取决于公共投入结构是否合理。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社会群体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一个社会的正常存在和顺利发展,有赖于一个前提的存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即:基本生存和基本尊严的保障。而民生状况的改善又有赖于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投入结构本身的合理。其二,政府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投入是否以民生为优先。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定位应当是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而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必然意味着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意味着政府基本职责的缺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受到损伤。 由是反观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的公共投入结构,则呈现出一种明显不合理的状况: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民生状况的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方面,用于基本民生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公共卫生方面公共投入比例过小,在世界各国当中位于后列的位置。这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势”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用于非民生如行政成本、基本建设等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过大,在各个国家当中位于明显前列的位置。比如,公款用车、公款吃喝、公款出国等行政成本以及各种形象工程等的支出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再比如,我国对于基本建设的冲动一直没有得以根本遏止,相反,不时表现出种种“大跃进”的态势。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基本民生的具体状况去一味追求世界第一。现在有的落后省份的高速公路规划甚至同发达国家英国持平。类似做法的结果,不但挤占了现有改善民生的资金,甚至由于依靠大量贷款因而透支了未来改善民生的资金;不仅无助于民生的改善,而

分析民生科技如何让解决民生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f4931986.html, 分析民生科技如何让解决民生问题 作者:赵一沣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4期 摘要: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懈研究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程 度与百姓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与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问题所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民生科技;有效利用;解决问题 一、关于民生的问题 (一)民生问的内容 民生,简单讲就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物或方面,例如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对于民生而言最基础的要求。民生是一切问题的开始,也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源动力。民生问题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问题,所以,想要发展社会,就必须要解决民生。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形式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的内容以及重点关注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始终不变的是,民生问题致力于解决人民生活,致力于大众,所以百姓永远是第一位的。国家政府利用科技,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依托,利用科学为百姓谋福利,对于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切实关注,努力利用科学技术为百姓解决问题,保证百姓生活、生产的顺利,这是保证国家发展长治久安的首要。 (二)民生科技的主要内容 民生科技是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中,利用科学技术专门进行民生问题的解决的一种科学方式。是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进而产生的科学产物。民生科技从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民生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国家以及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民生科技在现代社会中所占有的位置是不可小觑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民生科技是发展的主要力量,民生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科学领域的发展程度。 二、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 (一)坚持将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 民生科技是我国民生问题解决的根源,想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发展民生科技。在今后几年的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应该讲民生科学摆在第一位,将发展目光头像大众,将人民的利益摆在发展的前断。民生科技的发展不能只依赖于本国的发展,应该讲目光投向海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优秀的人才进行本国技术的研究与指导。让民生科技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应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学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主要立足于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已然成为我党矢志不渝奋斗的目标。 而如何引领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主要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满足人民需求,使群众真正得到实际利益。 何为民生”?从字面意思讲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 而从广义上说,民生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及,涵盖经济社会政治化等各领域。 因此,关注民生问题,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解决人民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问题,使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和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等。

解决民生问题做好民生建设不仅要让人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要建设好精神民生,让人民享受到更丰富的精神化生活,实现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相结合。 其中,化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化工作者去努力实践和完成,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与使命。 化建设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化教育的权利。 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力量,形成自己独有的化品味和化情趣。 其次,要保障人民群众化选择的权利。 不同的年龄教育背景职业使得人们对于化产品化活动的选择是 不同的。 因此,只要不选择违法违纪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化活动,我们都要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选择。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化选择权利,提供多样化的化选择空间。

再次,在群众进行精神化活动时,需要基本化设施的完善 因此,要加大化设施的投入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化产品和化设施。 通过化设施的建设,实现常态化多样性的化活动的开展,给予群众充分活动的场所和享受化的红利,使大家时时刻刻处于化氛围当中,享受化的同时又能创造积极健康的化作品。 最后,要切实了解群众对于化的实际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化服务。 随着收入的稳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完善生活环境的优化,人们对于精神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要拓宽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渠道,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的心声,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品质,让人民充分享受共化服务。 当然,化建设绝不仅仅是满足精神领域的需求,同样还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为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大力建设化旅游项目,形成独有的化品牌,将化实体化,满足群众

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场金融危机如海啸般袭来,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农民工返乡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引人关注。保民生是应对金融的重要内容,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和措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民生亮点”。 保民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善民生,是政府帮助群众共渡难关的现实需要,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过于悬殊的城乡差距,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仍呈现“全范围、多层次”扩大之势。中低收入群众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普遍存在,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农民工失业现象严重,也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重要障碍。 保民生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是关键。我们要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资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低收入人口的社保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人民的后顾之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保民生,做好农民工的创业就业工作是重点。危机面前切实把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爱民之举、执政之责,应摆在重要位置。由于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出现农民工的“失业潮”,农民工就业成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问题。对有创业愿望、有实力、有经验的农民工,实行开辟小额贷款发放、税费减免等“绿色通道”,引导他们自主创业、就地创业。同时,积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各地的特色农业,广泛吸纳农民工就业。各地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采取送岗进村、送培训下乡等形式,加大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在急需人才和劳动力的地区、单位和待业人群之间做好双向服务,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和创业。 保民生,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保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应根据经济发展形势调整政策,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国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优惠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保民生、保增长、促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危机面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民生问题势必能做到转“危”为“机”,我国的国民经济势必能又好又快发展。

整合开发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之我见

整合开发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之我见【摘要】:本文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分析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必要性并就其整合开发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也作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民生档案; 档案资源; 资源整合 abstract ]: this paper adopts the system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n,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necessity an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discuss shallowly first. [ key words ]: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rchives; archival resources; resources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今天,举国上下共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中国,以科学的精神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民主的中国,我们要凝聚全国之力构造和谐社会、复兴千载辉煌之中华。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

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维度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3年第23卷第2期 “民生科技”是民生问题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概念。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关注的共同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内在要素与外在环境。从狭义上讲,民生问题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相关的问题。一方面,包括与民众直接相关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在问题;另一方面,包括与民众直接相关的生态、社会、人文等外在环境问题。从广义上讲,民生问题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或直接相关的所有问题。由于广义的民生问题边界过于泛化,不利于分析,所以笔者重点分析狭义的民生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民生科技。民生问题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民生科技的系统性特征,民生科技不仅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还包括与生态、社会、人文等相关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说民生科技就是直接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民生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科技与民生的一个内在问题,还是一个外在问题。民生科技的发展与外在的社会文化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本文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和组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从构成性来看,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与民生问题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特征是联系在一起的。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民生科技发展具有社会多元性 民生科技的内涵体现在科技服务于“民”与“生”两个层次,体现了想民、爱民、为民、富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生”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一,民生科技的发展领域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目前,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方向和目标。第二,民生科技的发展水平是由社会投资决定的。目前,民生问题多集中于公共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而公共领域的民生科技多数是由国家和政府进行投资研发的。第三,民生科技的转化水平是由社会选择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由原来的30%左右上升为现在近40%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由于民生科技服务于社会需要,目的性比较强,因此它的转化率可能要高于其他科学技术。第四,民生科技的研发人员包括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员。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活动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事情,老百姓只是应用技术而已,似乎科学技术对于普通人来讲,就是一个黑箱。而民生科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有些难度很小的技术发明,能解决很大的社会问题,如自来水管改造工程、保温材料的使用等。可见,参与民生科技研发的人员不仅包括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还包括一般的科学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它更像是全民科技活动。所以,民生科技活动的发展必须要有广泛的民众支持,否则,也只是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 1.2民生科技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的三次革命 从人类发展史看,民生科技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相连。古代农业科技、手工业技术、水利技术、医学科技、天文学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渔猎文明进入传统农业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一次革命,衣从树皮遮体向纺织品着装转变,食从野生物种向谷物和家禽转变,住从天然山洞向住宅转变,行从徒步向马车技术转变。近代蒸汽机技术、机械技术、电力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二次革命,衣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制造转变,食从手工种养殖向机械、化工制造转变,住从手工建造向机械化建造转变,行从马车技术向火车、汽车等机械化转变。现代计算机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三次革命,衣从机械化制造向个性化、自动化创意转变,食从机械化生产向生态化创造转变,住从机械化向自然化转变,行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和高速化转变。所以,民生科技发 文章编号:1005-6033(2013)02-0138-03收稿日期:2012-08-22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维度研究* 苏玉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分析了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探讨了制约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 文化因素,提出了以社会文化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生科技;民生问题;社会文化维度 中图分类号:G304文献标识码:A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科学、技术、社会’视域下民生科 技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CZX012)。 1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