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提升我行盈利能力

的措施建议

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标志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标准进入了新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正在逐步迈进全面资本管理时代。银监会在2011年5、6月陆续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并已开始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业内意见。一系列以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III)为标准的监管标准将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新的监管体系,中型商业银行在这一体系框架下对盈利的稳定提升能力被赋予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对我行应对新监管体系,进行盈利能力提升可能采取的措施和建议进行探讨。

一、新版资本监管协议概述(巴塞尔协议III)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巴塞尔协议I)的简称。该协议自1999年-2006年间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最终发布实施的协议成为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该协议一最低资本标准、监管监察和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强化了诸如对信用风险精确计量、流动性风险预警及防范、基于公开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等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运行的一系列基本要求。目前我国银行业现行监管标准即以该协议为准则制定。而在汲取了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后,最新一代资本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III)自2011开始分阶段逐步实施,新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了更科学细致的分类界定,要求商业银行在高速信贷增长的同时必须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一方面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自应

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新资本协议在监管政策上的应用,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八大类监管指标的达标要求,即放映资本规模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指标;约束资本放大水平的杠杆率指标;监测流动性风险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意见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监管目标是通过监管指标体系改革,引导商业银行回归理性增长、实施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注重结构调整,改进风险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银行业稳健性和竞争力。

二、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及同业比较

截止2011年9月30日,我行资产总额达到108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7亿元,属于全国性中型商业银行,据此,笔者将此类银行作为本节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

(一)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而中型商业银行作为上市股份制公司,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无疑成为中型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系的高依存度,以及相对国际主流水平明显偏高的利差区间保证了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批发银行业务能够取得丰厚的利润。我国中型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以利差收益为主导,而利差收益又以批发银行业务收益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和利润来源。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了银行利润受国家政策影响大,风险相对集中,资产状况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银行盈利水平的提升。但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客户结构的变化和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部分中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扩大自身零售业务比重、开拓创新业务和投行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丰富盈利来源和结构的盈利模式转型方向势必越发明确。

加入8家股份制同业2008-2011.9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资产利润率比较表

(二)天津分行与地区同业间的比较

天津分行成立已近7年时间,面对复杂多面的国内国际

经济金融形势,分行上下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实现了新突破,存贷款分别站上了一百五十亿和一百亿的新台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收益结构持续优化。但是,由于我行涉足天津市场较晚,加之资源配置约束较为紧张,天津分行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天津地区同业横向比较的结果并不非常乐观。

加入2011年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人均利润比较表

在上述参与比较的8家股份制同业中,我行中间业务收入、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在2011年上半年的排名均较靠后,同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比指标排名较好(均进入前三名),由此可见天津分行的成本调控能力较强,盈利模式转型有效,但由于规模约束整体盈利能力尚显不足。

三、新资本协议对我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一)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影响

BCBS制定巴塞尔协议III的初衷是在的资本充足率范围较为宽泛的情况下,预防收益成本间的较大差距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通过加强资本监管从长期效果上取得正向的经济净收益。

我们将现行监管标准和即将实施的新资本协议框架进行对比,通过下面三个图标分别展现新旧监管标准下,资本构成内容的变化、监管标准的变化和风险资产计量的变化。

险进行准确计量,是实施巴3新监管标准体系的基础,在这一目标下,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将大幅增加,而资产规模受制于杠杆率的限制,将被严格约束在核心一级资本规模的的25倍以内,根据BCBC基于完全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样本测试(23个成员的263家银行,分两组:一组94家、资本超过30亿欧元,其余为另一组、169家),两组样本的加权风险资产分别增长了23%和4%;而同时因资本定义变化导致的CET1的平均降幅则分别达到了41%和25%,杠杆率则分别为2.8% 和3.8%,由此可见测试样本几乎无法满足监管标准,全球银行业在资本达标方面存在想打的压力。

由于对新的监管标准对外部补充资本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严格,也就在资产扩张和资本积累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悖论,从而使未分配利润和一般损失准备成为了一级资本积累的主导内生因素,其中尤以未分配利润的积累更是成为商业银行谋求稳定扩张的中间力量。

(二)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我行面临的发展压力

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对资本质量提出

了提高的要求;因为权重调整,对风险资产消耗更大。我行作为一家中型商业银行,已经长期面临资本不足的困局。面对型的监管标准,将承受更大的发展压力,尤其是在杠杆率约束下的平衡资产规模扩张和内生资本(利润)积累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我行经营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总行计划财务部的测算,在表内外资产总数不变前提下,若杠杆率达标,我行2011年需实现利润总额128亿元,比预算计划增加28亿元,增速将达到60%;2012年则需实现利润总额210亿元,比规划目标增加84亿元,,增速将达到64%。若利润增速无法达到这一速度,资产规模的扩张将受到严重约束。而考虑到我行今年4月刚刚通过增发募集了资本金,强化利润积累能力和适度控制表内外资产规模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满足杠杆率指标达标要求,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进而最终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利润积累,必然成为有效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手段。

四、我行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及建议

新资本协议框架敦促商业银行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一级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表内外总资产的大小,而表内外总资产的大小又是决定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利润的稳定高速增长才能提升一级资本的内生积累能力,进而增加资产规模……所以在增资扩股的粗放型传统手段受到限制的时候,良好的盈利水平和盈利前景将是中型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发展必然要求,强化股东回报意识,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也就成为了中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核心目标,结合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就我行进一步丰富利润来源、深入推进收入结构提优化,有效升盈利能力并最终实现内生核心资本积累和资产规模夸张的良性循环所可能采取的措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深化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推进盈利模式转型

近些年以来,面临不断收窄的利差区间和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以及客户越来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能够规避利率风险巩固和扩大客户群,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内容涉及资金清算结算、对公理财、资产托管、基金托管、现金管理、代理买卖、财务顾问、信息咨询、担保及承诺等,也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银行卡、外汇买卖、个人事物黄金买卖、个人理财、汇兑、代扣代缴……中间业务的种类日趋丰富、涉及面也越来越广,而建立中间业务盈利模式的关键点在于加强建立中间业务综合管理制度体系,研究金融市场热点和趋势,发现和抢占市场先机,开创品牌产品,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应该大力开展、全面发展中间业务,而是应该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和主要目标客户群,有选择、分层次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因此,中间业务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要求银行在产品创新、持续增长、稳定发展等领域追求中间业务质量的提升,将不同风险程度、盈利水平、服务周期的产品组合成完整的链条,确保无论经济高涨还是调整,也无论客户的风险偏好是高还是低,中间业务都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增长。如果缺乏理性和规划的为了盲目扩张、单纯追求创收产品的种类,那只能是本末倒置的短视之举,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结合自身优劣势,有的放矢的发展符合其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才能够在有效控制成本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和盈利模式转型。就发展中间业务而言,也有以下策略:一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确定个性化发展战略。我行作为中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而言,全面发展中间业务,全部以“大而全”为目标不现实、也不符合自身的展需要。因此,在发展定位上就应该根据自身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量身打造”符合自身资产规模和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向,从特定顾客的需求出发,围绕现有产品功能的扩展、延伸和不同产品间的交叉补充,重点开发金融产品附加价值。

二是优化中间业务收入格局,逐步减免常规性低端的“中间业务收入”,把培植开发创新业务、投行业务和代理业务等资源占用少、回报率高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附加值,提升盈利效率三是切实转变观念,合理制定中间业务收入定价策略。通过加大对目标客户群的信息输送和沟通,发现客户业务需求,深度挖掘客户潜在价值,并加强客户信息收集、整合运

用能力,为后续的业务调整、创新积累数据和经验。针对不同的市场,平衡风险和收益,确立适当价格来争取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然后,在已有的信息和经验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定价策略,争取在中间业务上取得议价权,从而在不流失客户资源的情况下提高盈利能力。

四是积极创新产品业务,大力发展投行业务,从资金提供者转向咨询、承销、托管的角色转型,与客户的关系从单纯的债权债务转向更多的顾问服务,甚至于通过持续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将一些产品的利息收入转为非利息收入。形成中间业务收入的链式效应,同时增强客户依赖度。

五是拓展业务渠道,转变扩张模式。充分利用我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技术优势,在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和市场份额日益增大的金融信息化浪潮下,坚持进一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高质快速拓展电子银行产品。在完善网上银行的同时,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积极拓展手机银行业务。这一策略的收益和回报对于原本物理网点有限的中型商业银行尤为丰厚,一方面避免了网点扩张带来的高成本,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渠道和服务覆盖面,更可能实现客户资源的批量积累。

(二)实现有区域差异的精细化管理,鼓励分行特色化发展

建议我行在2012年初步推行的分类管理体系中植入区域差异化管理因素,根据经济发展热度不同、潜力不同、总量不同和同业竞争压力不同平衡各分行间的资源配置,对于经济发达、竞争激烈地区的分行给予一定的发展容忍度和灵活度,变要面子为要效益,可以允许分行在获得高收益信贷业务或者表外业务的同时,损失一定的存款积累;或者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我行进驻较早地区的分行以更高的增速发展,确立我行在一些省份的先入优势,并逐步获得地区中型同业间的话语权甚至定价权;亦或是培育特色业务分行,通过考核激励和资源配置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的试点,使之在某一业务领域创造显著品牌效应。

(三)进一步提升资金运营能力,创造资金规模运营效益

引入FTP定价机制,在平衡系统内资金需求的同时,通过总分行的资金价格转移,实现全行资金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同时支持运作能力强的分行逐步形成在一定区域内较为有影响力的地区资金营运分中心。亦可应对分行见差异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头寸不均衡和诱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在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同时可以降低总分行间内部资金成本消耗。

(四)以中小客户为中心,着力提高零售业务服务能力我行已经将“中小企业融资专家”作为明确为自身市场定位,提升盈利能力尤应以中小型客户和个人客户为中心,通过完善中小企业产品体系,开拓私人银行业务等手段,提升我行的对私、尤其对高端私人客户的全面服务能力将是提升盈利能力的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我行必须在进一段时期内,坚持拓宽盈利口径,增加盈利渠道;力争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寻找业务突破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doc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摘要: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本文首先分析了内控制度在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构建有效内控制度的方法。据此,就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从业人员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然而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一般就是业主,他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知识掌握不多、重视不够,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消耗财力的管理形式,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上不到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仅依靠个人的喜好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家长式管理进行决策运营,加之资金实力不强,生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不期而遇的各种风险缺少控制,经常由于外部环境的一点变化或自身决策的随意性招致灭顶之灾,因而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合理配置企业的有型资源、无形资源、组织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及费用,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部、外部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科学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 (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建立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发现差错及时纠正,这就为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了合理保证,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及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此,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大原则,以“有效”为前提,尽量做到内控环节不宜过长而又环环相扣,使人能够有效操作,并且有利于控制和检查。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内控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要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必须做好企业内部调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有全面细致的了解:第一,实地考察。深入到各个生产车间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考察,目的在于了解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等,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公司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经营运作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第二章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第二条保证公司经营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自觉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 第三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和受托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公司的持续、安全、稳健发展。 第四条确保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准、及时。 第三章公司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五条健全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必须覆盖公司所有人员,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互相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互相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 第六条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必须讲究效率和效果,所有的控制制度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公司内部涉及基金管理工作的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利。

第七条独立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指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应保持相对独立、基金资产、自有资产、其他资产的运作应当分离。各岗位由专人负责,接受部门领导监督。 第八条相互制约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相互制约指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从申请到执行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相互监督和核查。 第九条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指公司运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对投资、研究、交易影响范围广的关键点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必须进行严格控制,而对普通点有一定的监控措施就可以,不必投入过多。 第四章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控。 第十条控制环境 公司管理层应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风险管理理念,努力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一个浓厚的内控文化氛围,保证全体员工及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使风险意识贯穿到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又互相监督制衡。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题库4-2-10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题库4-2-10

问题: [单选]为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基准日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有效性进行审计提供指引的是()。 A.《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C.《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D.《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本题考核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基准日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有效性进行审计提供指引。

问题: [单选]下列不属于企业文化建设需关注的主要风险的是()。 A.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 B.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 C.销售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D.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本题考核企业文化需关注的主要风险。企业文化建设需关注的主要风险:(1)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问题: [单选]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下列关于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由仓库保管人员直接进行转移 B.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 C.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 D.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 本题考核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中的资产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重点关注下列事项:①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于续。②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储存,并健全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和防变质等管理规范。③加强生产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④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⑤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 https://www.doczj.com/doc/7f4707426.html,/ 情侣游戏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一、战略目标 1、中国工商银行六年战略转型的主要成就 2006~2011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十年战略转型大步推进的阶段。过去六年,本行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战略转型成效突出: 其一,坚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较好地平衡了业务发展和资本约束之间的关系,在同业中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较低资本耗费的发展道路;其二,较好地处理了“向哪里转”的问题,在合理控制信贷等高资本消耗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新兴业务、中间业务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力度,构筑起新的业务发展架构,确立起在重大潜力业务领域的显著优势;其三,转型激发了全行发展活力,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其四,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形成了可持续的业务、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其五,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竞争区域分支行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其六,体制机制改革较快推进,全行管理体系建设再上台阶;其七,综合化、国际化战略顺利推进,逐步形成了支撑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跨境、跨市场业务平台。 2、中国工商银行新三年规划的战略框架 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特征,本行将更加坚定地推进经营转型,着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更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未来三年,本行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调整结构、创新驱动、优化格局、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完善治理、人才兴行、文化引领”三十二字战略方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朝着实现“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最受尊重银行”的愿景目标迈出更大步伐。本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资本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依托经营结构优化调整和业务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保经营业绩稳健可持续增长。 二、目标客户 向438万公司客户和3.93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产品、服务 1、个人金融服务例如:留学贷款等 2、企业金融服务例如:全球现金管理等 3、电子银行服务例如:手机银行等 4、银行卡服务例如:牡丹运通卡等

(完整版)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合理分权;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之相适应。 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当不完善,存在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试图运用专业的知识探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一、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管理幅度相对较小的企业。在具体的管理中授权方面要么过大,要么过小,甚至有一部分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该类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组织结构多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对于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小企业,一般采用直线制结构进行垂直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中式管理。对于中型企业,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结构进行管理,即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做到管理工作专门化。这样,既能保证统一领导,又可以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弥补了领导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助领导做出决策。但是,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尤其在财务部门,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印章分管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 制原则”均未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没有建立,会计、出纳 及财务审核一切工作均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的财务报表及进行的一系列财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偷逃税款,为国家的宏观控制制造了相当的麻烦。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与领导有关,领导本身就缺乏法制观念; 2、与组织结构有关; 3、与制度体系有关。从而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牵制,往往会造成管理脱节,产生漏洞。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

第六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六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知识点:公司治理 ● 详细描述: (一)公司治理概念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有效的公司治理原则主要包括: 1.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 ●确认并公布董事会和管理层各自的作用和责任是奠定企业中管理和监 督的坚实基础的方法之一 ●以书面形式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分工; ●分工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复杂程度和所有权结构,以及其传统和企业 文化; ●应当适当定期审查责任平衡,确保职能分工适合于公司的需要; 董事会的主要责任: ●通常负责监督公司,包括企业控制和问责机制,任免首席执行官(或 相应职位),批准任免财务总监(或相应职位),最终批准管理层关于企业发展战略和业绩目标 ●审查和批准风险管理系统以及内部遵循和控制,行为守则和法律的遵

守情况,监测高管的业绩和战略的执行情况,并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资源 ●审批和监督主要资本支出、资本管理、并购及资产剥离的过程 ●审批和监督财务及其他报告 2.明确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 设计一个有效率、规模适当和信守承诺的董事会可以充分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1)引入独立董事——董事会独立性。 【作用】 ●第一、可以确保董事会在为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行动时保持足够的客观性。 ●第二、独立性在确保董事会能够行使其监督或管理的首要责任方面(而不是过分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董事会中大部分成员应当是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能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董事会应根据董事们披露的利益定期评估每个董事的独立性。 ●每个独立董事应当向董事会报告所有相关信息。 ●应在年度报告的公司治理部分中披露独立董事的有关情况。 ●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中的公司治理部分披露每个董事的任期。 ●独立董事的变动,也应当立即向市场披露。 独立董事的职责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角色 (2)充分发挥董事长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前言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特点是数量大,体积小,广泛分布,在就业渠道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创新能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市场化的今天,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一是要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第二,内部资源的有效协调。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只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完善了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之上的,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工作,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然而,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我国仍相对不完善,主要体现为:局限的客观环境、滞后的评估系统、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薄弱,控制系统不全面,管理系统缺乏控制等等。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国际和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现如今企业的发展就是将怎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作为首要条件,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企业的竞争中。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在并不完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竞争力是不够的,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因此,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的特征及存在特点 (一)中小企业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基本解释 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较小,人才储备较少,设备较为落后,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不足,主要以小经济体为主,顾称为中小型企业。这样企业通常可以由单一的人或一小部分人,其雇佣人数与营业收入皆不多,因此业务主要是企业主的直接领导,基本没有外界干扰。 2、主要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就越来越多,其发展迅速是由于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超强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等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四大特点: (1)市场规模较小,机构简单,对市场较为敏感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由于它没有较为繁琐的管理制度,能够很好的根据市场的变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较为敏感,能够很好的调整发展战略,企业效率较大型企业有明显的优势。 (2)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更简单,即运营商、所有者、管理员三位一体的产权关系。尽管一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化。 (3)企业变动率高,寿命较短 由于中小规模企业基本都是由个人、家族或少数合作伙伴创立,再加上其规模小、资产有限、内部控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加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较为困难,福利待遇较少,往往不能够对人才进行储备,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不够完善.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故其会计机构的设置也相当简单,会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相互之间分工不明确、一人多岗现象相当多。此外,企业主直接参与企业管理,通常缺乏正式的商业报告制度。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投资信息也相当有限,有些小企业还是停留在手工记账上。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简要介绍 1、什么是内部控制 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升值;以及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会计信息的可靠、实用;而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统称为企业的内部控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盈 利 模 式 转 型 研 究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元化的不断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也在不断的加深。因此国际金融的全面开放及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领域也收到一定冲击,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面对激烈的竞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进行转型发展。因此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商业银行应对国际挑战和竞争的现实需要。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应保持贷款业务的平稳增长,优化贷款资产结构,提高其他资产的管理和运作能力;积极培育投资银行类业务市场;做好发展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

目录 第一章 1.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1.2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原因 1.2.1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2.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探讨以及解决方法。 第三章 3.1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第一章 1.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约束的强化,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和经济周期的波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当前经济形势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目前,存贷利息差仍是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持续依存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无疑会对以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阻力。对新形势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应拓宽盈利渠道,寻求新的盈利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四大类(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5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发展历程:1986年7月24日,国务院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总部位于上海。交通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在深圳特区成立,成为第一家由国有企业兴办的银行。2002年3月,招商银行正式在A股挂牌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商银行登陆H股市场。 1987年4月14日,中信集团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总部设于北京,成为第二家由国有企业兴办的银行。2005年8月,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中信银行。 1987年,深圳特区6家信用社联合改制,成立深圳发展银行,5月10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银行。2010-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控股的平安银行吸收合并发展,2012年8月2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要点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_____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 _______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的管理,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 资者合法权益,满足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 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 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控制公司风险,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按照公司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各部门(单位)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董事会 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和原则 第五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控制岗位授权制度; 2?内部控制报告制度; 3?内部控制批准制度; 4.内部控制责任制度; 5?内部控制审计检查制度; 6.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制度; 7.重大风险预警制度; 8.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 第六条内部控制制度涵盖以下层面:

1.公司层面; 2?公司所属部门(单位)或附属公司层面(包括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 公司); 3.公司各业务单元或业务流程环节层面。 第七条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如下原则: 1.健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公司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并涵盖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有效性原则。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执行。 3.相互牵制原则。公司各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衡。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来完成。 4.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八条公司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 1.目标设定,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2.内部环境,指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包括员工对风险的 看法、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氛围、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风险 的关注和指导等。 3.风险确认,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4.风险评估,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管理风险的方法。 5.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6.控制活动,指为确保风险管理策略有效执行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包括考核、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职能分工、资产保全、绩效考核等。 7.信息沟通,指产生服务于规划、执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信息并适时向使用者提供的过程。 第三章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第九条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控制点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职能分工、资产保全、绩效比较和附属公司管理等。 公司应针对每个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 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

2016CPA《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7

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应用 二、内部控制活动类指引(★★) (六)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所进行的建造、安装活动。 1.工程项目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1)工程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很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2)如果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则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如果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又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4)倘若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 (5)如果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还会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2.内部控制要求与规范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和资金安全。 (1)工程立项 ①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工程项目,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投资计划,提出项目建议书,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可行性研究,并按照有关要求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企业应当组织规划、工程、技术、财会、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专业机构不得再从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③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批准。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决策。任何个人不得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工程项目决策失误应当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④企业应当在工程项目立项后、正式施工前,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施工等方面的许可。 (2)工程招标 ①企业的工程项目一般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 在选择承包单位时,企业可以将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项目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不得违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招标设计计划,将应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肢解为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通过“三步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成为全球银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在漂亮的财务数据背后,中国商业银行“大而不强”的现实依然存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面对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实,在政府对商业银行仍然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的前提下,中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占比较小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 面对股改上市后的股东约束、资本约束及监管约束,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速度加快导致净利差日趋缩小的现实,对现有盈利模式进行调整、优化,大力推进盈利模式转型是中国商业银行适应股改上市后的资本约束、股东约束及后危机时代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推进。 首先,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充分的梳理,同时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高资本消耗的传统盈利模式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指出市场需求与制度环境决定了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 再次,分析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演进的影响,对危机中所暴露的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未来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解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展望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演进趋势,从市场环境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本文经过研究认为,金融制度变迁是金融市场上利益相关者间博弈的结果,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因素是原动力和归宿,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已较多地论证了这一点;制度因素则是制约和条件。但是,在中国这种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管制,市场力量仍显得薄弱,因而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推动力不够,制度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则明显要强于市场因素。 本文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盈利模式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形成目前盈利模式的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后,借鉴西方国家制度变迁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影响,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潮流及各国为防止危机悲剧重演纷纷推出的监管新政,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是逐步从目前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向中间业务收入主导型盈利模式转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然在外部宏观金融制度约束与内部银行经营变革的均衡中实现。 随着银行内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外部宏观金融制度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将逐步递减,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将逐步取代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最终将提高整个金融体系制度的绩效。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这轮绩效提升之中收益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提高银行的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完成盈利模式的转型。

2020年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范文 2020年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1/ 6

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摘要: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于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调整升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打击。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带来的影响,研究应对这一形式的策略。 1 引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下,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均得到普及和应用,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 根据当前发展局面,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机遇和调整,根据实际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调整传统盈利模式。 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产生的影响

2.1 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流失存款业务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中的基本业务,自 2014 年以来,其一贯快速增长的势头被改变,吸纳银行存款的速度逐渐减缓。 近几年来,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吸纳了大量的存款,其在 2017 年中旬达到的规模已超过了招商银行于 2016 年定期及活期存款的总额。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灵活性更强以及年利率更高。 2.2 导致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被抢在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对贷款要求颇为严苛,一般选择信用记录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个人及小型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往往难以通过。 互联网金融有效扭转了这一发展形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全方位衡量考核个人及小型企业的信用程度,根据综合信用评估结果判断是否予以贷款,这一模式符合当下绝大多数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此外,网上信贷在审核评估程序上更为便捷高效,具有门槛低、环节少等优势,使得不少企业及个人更倾向于采取网上贷款。 2.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冲击 3/ 6

企业内控制度包括哪些

企业有哪些内部控制制度 一、完善企业内控环境严格授权批准制度 治理结构面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层间应形权责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各项管理落实处管理部门设置面建立完善科、符合企业特点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效设置各部门岗位建立部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实行相容职务相离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单位确定完善组织结构程应遵循相容职务离原则单位经济通划五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般情况述每步骤由相独立员(或部门)实施能够保证相容职务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发挥 二、规范财务计核算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企业必须依据计家统计制度等规制定适合本企业计处理程序实行计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计控制系统实行家统级计科目基础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统设定明细科目集团性公司更必要统级公司计明细科目便统口径统核算明确计凭证、计账薄财务计报告处理程序与遵循计制度规定核算原则使计真实现家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信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企业外部各关面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提供信息目标 预算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组部达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经营、资本、财务等度收支总体计划包括筹资、融资、采购、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全程要营业收入、本费用、现金流量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预算结及进行科析产差异进行效控制 三、健全财产保全制度防范市场经营风险 严格执行财产保全控制限制未授权员财产直接接触并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记录监控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安全完整 树立风险意识针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效风险管理系统通风险预警、识别、评估、析、报告等措施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控制必要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关风险识别、规避控制 四、完善用制度加强信息管理 力资源要素数量质量状况力资源所具忠诚、向力创造力企业兴旺发达力强推力所何充调企业力资源积极性、主性、创造性发挥力资源潜能已企业管理任务力资源控制应建立严格招聘程序保证应聘员符合招聘要求要定期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更完规定任务;加强职工业绩考核调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五、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效性针性企业应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借助管理计手段实反映经营状况及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内部审计控制内部控制种特殊形式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否合规、合理效独立评价机构某种意义讲其内部控制再控制内部审计企业应保持相独立性应独立于其经营管理部门受董事或属审计委员领导内审部门负责审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并审查结向企业董事或高管理局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越仔细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能增强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与靠性篇二:公司内控制度样本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及子公司可以参照本制度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介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介 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综合框架》以帮助企业和其他实体评估并加强内部控制系统。此后,《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被首席执行官、理事会成员、监管者、准则制定者、职业组织以及其他人士视为内部控制方面合理的综合框架。 同时,财务报告和相关立法以及监管环境也发生了变革。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其中,《萨班斯法案》第404号条款要求公众公司管理层每年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报告。 随着情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项框架到今天仍然是有效的,遵从《萨班斯法案》第404号条款的各种规模的公众公司管理层仍继续沿用。然而,较小型公众公司在面对执行第404号条款的挑战时,承受了意料之外的成本。为了指导较小型公众公司执行第404条款,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于2006年发布了《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并非是对《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取代亦或修改,而是就如何应用提供了指导。就如何按照成本效率原则使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设计和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指南》为较小型公众公司提供了指导(当然《指南》也同样适用于大型公司)。尽管《指南》本意上是为了帮助管理层建立和维持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制定的,但它同样有助于管理层按照监管者的评估要求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更有效率地评估。 《指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要,向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介绍了整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介绍了较小型公众公司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主要观点,其中描述了公司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的、较小型公众公司面临的挑战以及管理层如何使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此外,还从《内部控制—综合框架》中提炼了20个基本原则,并介绍了较小型公众公司以符合成本效率的方式应用这些原则的相关态度、方法和实例。 第三部分提供了解释性工具以帮助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管理者可能会使用这些解释性工具以确定公司是否已有效地应用了这些原则。 高层管理人员将对第一部分“概要”和第二部分“主要观点”的概述章节比较感兴趣,并在必要的情形下参考第二部分的其它章节,而其他管理人员将把第二部分“主要观点”和第三部分“解释性工具”作为指导其具体工作的指南。 一、“较小型”公众公司的特征 尽管人们希望能够在小型、中型和大型公司之间划定一条的“清晰的界限”,但《指南》并未提供此类定义。它使用了“较小型公众公司”而非“小型公众公司”,这意味着《指南》适用于更大范围内的公司。《指南》对“较小型公众公司”的特征作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银行的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条件限制过快的发展,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关键词:盈利模式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领域都齐头并进,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在同时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因此,在判定发展那种非传统业务时,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者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 我国商业银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利差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一种是非传统的盈利模式。 一、传统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下,通过低价吸收公众存款以高价贷款,获得中间利差方式进行盈利。这种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需占用过多资本,因此银行十分关注信贷,除此之外提供的中间业务较少,银行之间的差异性不大。我国银行这种盈利模式的存在依存于利率管制下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过于庞大,已经与国际银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近年来商业银行自身也充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得比重逐渐加大及银行的方针政策中。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存贷利差必将逐渐缩小,盈利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但近年来我国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