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蛋白质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蛋白质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蛋白质部分的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

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通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氨基酸的氨基连接而形成。

2、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水化层和双电层。

3、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为___离子形式,当pH>pI时,氨基酸为____离子形式。兼性离子,阴离子

4、球状蛋白质中有_____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常位于分子表面而与水结合,而有_______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的内部。亲水,疏水

5、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不移动,向正极,向负极

6、加入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而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增加,盐溶,降低,盐析

7、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________ 结构遭到破坏,而其______ 结构仍可完好无损。高级,一级

8、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为_______离子形式;当pH>pI时,氨基酸为_______离子形式。两性,负电

9、皮肤遇茚三酮试剂变成___________颜色,是因为皮肤中含有___________所致。蓝紫色,蛋白质

10、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主要连接方式是肽键_。

11、蛋白质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有_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

12、蛋白质中因含有、和,所以在280nm处有吸收。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1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____、____、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四种形式,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力主要是____。α-螺旋,β-折叠,氢键

14、除脯氨酸以外,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物的颜色是蓝紫色。

15、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和___ _ 。酸性氨基酸有 _____和

______。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16、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

性离子,负离子,正离子

17、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正电,负电。

18、稳定蛋白质胶体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水化膜,同性电荷

1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α-螺旋和β-折叠。

20、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一级结构,主要化学键为肽键。

21、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其一级结构仍可完好无损。

22、加入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盐溶,而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并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盐析。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常用于蛋白质分离。

23、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α- 氨基酸。

24、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等电点。

25、球蛋白分子外部主要是亲水性基团,分子内部主要是疏水性基团。

26、谷氨酸的pK1(α-COOH)=2.19, pK2 (α-NH+3 ) = 9.67, pKR(R基)= 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3.22。

27、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Tyr络氨酸,Trp色氨酸。

28、蛋白质在紫外光280nm处有强的光吸收,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是16%。

29、组成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组氨酸,含硫的氨基酸有例如甲硫氨酸。

30、稳定蛋白质亲水胶体的因素是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31、根据理化性质,氨基酸可分成非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四种。

32、体内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具备3结构,有的还有4结构。

33、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高级结构遭到破坏,而其一级结构仍可完好无损。

34、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不动,乙泳向正极,丙泳向负极。

35、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36、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3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氢键、离子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

38、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力是氢键和盐键。

39、如用不同方法水解一个14肽得到3个肽段,测得这3个肽段的氨基酸顺序分别为(1)S.R.G.A.V.T.N;(2)H.G.I.M.S.R.G;(3)T.N.F.P.S.则该14肽的氨基酸顺序为

H.G.I.M.S.R.G.A.V.T.N.F.P.S

第二部分单选题

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B)

2、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C )

3、在pH8、6时进行电泳,哪种蛋白向负极移动? ( B )

4、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B )

5、蛋白质在280nm处的光吸收值主要归之于下列氨基酸的( C )

6、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 B )

7、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E )

8、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电点(pI)是( B )

9、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 D )

10、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是正确的? ( D )

11、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 B )

12、关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B )

1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关系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14、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 C )

15、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C )

16、有关亚基的描述,哪一项不恰当( D )

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般结构内容的是( C )

18、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C )

19、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主要靠( C )

20、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C )?

21、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E )

22、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项不恰当( A )

23、下列氨基酸中( B )属于亚氨基酸

24、维持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是( A )。

25、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中,不被破坏的是( D )结构。

26、下列性质( B )为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

27、蛋白质水溶液很稳定主要与其分子( D )有关。

28、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相近的元素是( B )

29、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的特点是( E )

30、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D )

31、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D )

32、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 )

33、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E )

3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

3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决定于( C )

36、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37、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 55% ,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A )

38、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属于下列哪一项?( C )

39、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含有吲哚环?( C )

40、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作为质子的受体,又可作为质子的供体?( A )

41、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D )

4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B )

43、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C )

44、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C )

45、蛋白质在280nm处的光吸收值主要归之于下列哪个氨基酸?( A )

46、下列关于超二级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D )

47、下列各项中,_________与蛋白质的变性无关。( A )

48、处于等电状态下的蛋白质应具有下列哪一特性?( A )

49、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为4.6, 5.0, 5.6 ,6.7,7.8。

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电泳泳向正极,缓冲溶液的pH应该是多少( D )

50、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点样前醋酸纤维薄膜必须用纯水浸泡一定的时间,使处于湿润状态

B、以血清为样品,pH8.6条件下,点样的一端应置于电泳槽的阴极一端

C、电泳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电压(90~110V)可使蛋白质组分有效分离

D、点样量太多时,蛋白质组分相互粘联,指印谱带会严重拖尾,结果不易分析

第三部分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

2、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3、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残基所置换。(√)

4、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氢原子相互形成氢键。(×)

5、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时的pH值通常就是它的等电点。(√)

6、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均为氧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别构(变构)蛋白,因而与氧结合过程中呈现协同效应,而后者却不是。(√)

7、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

8、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9、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

10、球蛋白的三维折叠均采取亲水侧基在外,疏水侧基藏于分子内部的结构。(×)

1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

12、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其D-构型和L-型普遍存在。(×)

13、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当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持蛋白质有的生物活性。(×)

14、功能蛋白质分子中,只要个别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都会引起生物功能的丧失。(×)

15、双缩脲反应是肽和蛋白质特有的反应,所以二肽也有双缩尿反应。(×)

16、热力学上最稳定的蛋白质构象自由能最低。(√)

17、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氢原子相互形成氢键。(×)

18、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19、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时的pH值通常就是它的等电点。(√)

20、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均为氧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别构(变构)蛋白,因而与氧结合过程中呈现协同效应,而后者却不是。(√)

21、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

22、变构效应是蛋白质及生物大分子普遍的性质,它有利于这些生物大分子功能的调节。(√)

23、所有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

24、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二级结构。( √ )

25、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涉及肽键的断裂。( ×)

26、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但并不都具有四级结构。( √ )

27、氨基酸与印三酮反应非常灵敏,所有氨基酸都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

28、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 R 基团。( √ )

29、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30、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31、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构象。( √ )

32、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涉及肽键的断裂。(×)

33、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 √ )

34、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 )

35、当某种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白质的等电点为7.0。( ×)

36、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

37、热力学上最稳定的蛋白质构象自由能最低。( √ )

38、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 √ )

39、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结构中都以两性离子存在。(√)

40、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一般都具有四级结构。( ×)

41、沉淀的蛋白质都已变性。( ×)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结构域-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这些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

2、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可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

3、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高级结构遭到破坏,致使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发生改变,但并不导致一级结构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性。

4、别构效应-当底物或底物以外的物质和别构酶分子上的相应部位非共价地结合后,通过酶分子构象的变化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这种效应成为别构效应

5、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一定pH值的环境中,使蛋白质所带的正电荷与负荷恰好相等,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时溶液的pH值称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盐析-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如:加浓(NH4)

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7、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 值,用符号pI表示。

8、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9、必需氨基酸-动物及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中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

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

第五部分问答题

1、蛋白质为什么能稳定存在,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

蛋白质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其分子表面带有水化层和双电层。

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如下:(1)盐析法(2)有机溶剂沉淀法(3)重金属盐沉淀法(4)生物

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法(5)加热变性沉淀法

2、简述蛋白质变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蛋白质的特定构象被破坏,而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

化。变性后的蛋白质最显著特征是失去生物活性,伴有溶解度降低,黏度下降,失去结晶能

力,易被蛋白酶水解。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类:(1)物理因素,如热、紫外线和X线照射、

超声波,高压等;(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有机熔剂等。

3、何谓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写出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

答案要点:动物及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中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

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非必需

氨基酸是指动物及人体能合成的氨基酸。

4、蛋白质有哪些结构层次?稳定这些结构的力分别有哪几种?

答案要点: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四个层次;

稳定一级结构的力主要是肽键和二硫键;二级主要是氢键和疏水键;三级主要是疏水键、氢

键、盐键等;四级主要是疏水键、氢键、盐键等。

5、测得一种蛋白质分子中Trp残基占分子量的0.29%,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注:

Trp的分子量为204Da)。

解:Trp残基MW/蛋白质MW=0.29%,蛋白质MW=64138Da。

6、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答题要点:

1、多肽链主链绕中心轴旋转,形成棒状螺旋结构,每个螺旋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15nm。

2、α-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靠链内氢键,每个亚氨基的H与前面第四个氨基酸羰基的O 形成氢键。

3、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大都为右手螺旋。

7、胰岛素分子中A链和B链,是否代表有两个亚基?为什么?

答案要点:

胰岛素分子中的A链和B链并不代表两个亚基。因为亚基重要的特征是其本身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而胰岛素的单独A链和B链都不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所以说胰岛素分子中的A链和B链并不代表两个亚基。

第六部分论述题

1、(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种属差异

(2)分子病

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引起其生物功能的显著变化,甚至引起疾病。这种现象称为分子病。例如镰刀型贫血病。

(3)共价修饰

对蛋白质一级结构进行共价修饰,也可改变其功能。如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常发生可逆磷酸化,以改变酶的活性。

(4)一级结构的断裂

一级结构的断裂可引起蛋白质活性的巨大变化。如酶原的激活和凝血过程等。

(二)高级结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

有些小分子物质(配基)可专一地与蛋白质可逆结合,使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构现象。

结构影响功能的另一种情况是变性。天然蛋白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高级结构遭到破坏,致使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发生改变,但并不导致一级结构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性,变性后的蛋白称为变性蛋白。二硫键的改变引起的失活可看作变性。

2、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都是介于二、三级结构的结构层次,试分析它们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的意义。

答案要点:A、超二级结构的定义

B、结构域的定义

C、它们与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关系

3、试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每种结构层次的概念及特点。维持蛋白质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哪些?

解答要点: 蛋白质是具有特定构象的大分子,为研究方便,将蛋白质结构分为四个结构水平,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般将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称为三维构象或高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即由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之间脱去一分子水相互连接。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所以整个肽单位是一个刚性的平面结构。在多肽链的含有游离氨基的一端称为肽链的氨基端或N端,而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羧基的一端称为肽链的羧基端或C端。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盘绕折叠所形成的有规律性的结构。最基本的二级结构类型有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结构,此外还有β-转角和自由回转。右手α-螺旋结构是在纤维蛋白和球蛋白中发现的最常见的二级结构,每圈螺旋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螺旋中的每个肽键均参与氢键的形成以维持螺旋的稳定。β-折叠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二级结构,在此结构中,多肽链以较伸展的曲折形式存在,肽链(或肽段)的排列可以有平行和反平行两种方式。氨基酸之间的轴心距为0.35nm,相邻肽链之间借助氢键彼此连成片层结构。

结构域是介于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的一种结构层次,是指蛋白质亚基结构中明显分开的紧密球状结构区域。

超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的多肽链在三维折叠中形成有规则的三级结构聚集体。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个多肽链的三维构象,它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复杂的球状分子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一般都是球蛋白,这类蛋白质的多肽链在三维空间中沿多个方向进行盘绕折叠,形成十分紧密的近似球形的结构,分子内部

的空间只能容纳少数水分子,几乎所有的极性R基都分布在分子外表面,形成亲水的分子外壳,而非极性的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不与水接触。蛋白质分子中侧链R基团的相互作用对稳定球状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数条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聚合体结构。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一条具有三级结构的皑链称为亚基或亚单位,缺少一个亚基或亚基单独存在都不具有活性。四级结构涉及亚基在整个分子中的空间排布以及亚基之间的相互关系。

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又称次级键。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有二硫键,二硫键在维持蛋白质构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它的一级结构,多肽离岸主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包含了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即正确的空间结构)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4、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

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羰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α-螺旋稳定。

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键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键或一条肽键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β-折叠构象稳定。

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0回折,回折部分称为β-转角。β-转角通常有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5、试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答案要点:

⑴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生物学功能的基础。具有相似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可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一级结构不同其生物学功能也不同,蛋白质的功能则是由其特殊的结构决定的。若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则影响其正常功能,由此而引起的疾病成为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则是一个典型的病例。

⑵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由一级结构而决定的,其空间结构与功

能密切相关。如,血红蛋白是由四个亚基所组成,其分子存在着紧密型(T)和松弛型(R)两种不同的空间构象。T型与氧亲和力低,R型与氧亲和力高,四个亚基与氧的结合速率是不同的。当第一个亚基与氧结合而引起血红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另一个亚基更易于结合氧,这种带氧的亚基协助不带氧的亚基结合氧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血红蛋白构象改变所引起的功能改变充分说明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蛋白质

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3.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4.稀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 5.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6.构型(configuration)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 8.构象(conformation)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10.结构域(domain)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12.氢键(hydrogen bond)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离子键(ionic bond) 1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16.疏水键(hydrophobic bond) 17.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 18.盐析(salting out) 19.盐溶(salting in) 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 23.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24.层析(chromatography) (二) 填空题 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____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____基连接而形成的。

蛋白质翻译总结

氨基酸的活化a.起始信号(AUG-甲硫氨酸密码子)和缬氨酸(GUG)极少出现i.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酸—甲硫氨酸,原核生物-甲酰甲硫氨酸 ii.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 守片段,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功能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1)原核生物的SD序列:原核mRNA起始密码子上一段可与核糖体结合的序列。30s小亚基首先与 翻译因子IF-1(与30s结合)和IF-3(稳定小亚基,帮助其与mRNA结合位点的识别)结合,通过SD序列与mRNA模板相结合。 iii.真核生物依赖于结合5'帽,核糖体小亚基沿mRNA5'端帽子结构扫描到RBS iv.在IF2起始因子和GTP的帮助下,fMet-tRNA进入小亚基的P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配对。 v.小亚基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GTP水解,释放翻译起始因子vi.翻译的起始 b.后续氨基酸与核糖体的集合:第二个氨酰-tRNA与EF-Tu.GTP形成复合物,进入核糖体的A位,水解产生GDP并在EF-Ts的作用下释放GDP并使EF-Tu结合另一分子GTP形成新的循环。i.肽键的生成:AA-tRNA占据A位,fMet-tRNA占据P位,在肽基转移酶的催化下,A位上的AA-tRNA转移到P位,P位上的起始tRNA转移至E位,与fMet-tRNA上的氨基酸生产肽键。起始RNA随后离开。 ii.移位:核糖体通过EF-G介导的GTP水解所提供的能量向mRNA模板3'末端移动一个密码子,二 肽基-tRNA完全进入P位点 iii.肽链的延申 c.当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出现在核糖体的A位时,没有相应的AA-tRNA能与其结合,而释放因子能识别密码子并与之结合,水解P位上的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二酯键,然后新生的肽链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体 i.肽链的终止 d.N端fMet或Met的切除i.二硫键的形成ii.特定氨基酸的修饰iii.新生肽段非功能片段的切除iv.蛋白质前体的加工 e.无义突变:DNA序列中任何导致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子突变转变为终止密码子 UAA,UGA,UAG中的突变,使得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或无意义的多肽。1)错义突变:由于结构基因中某种核苷酸的变化使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变成另一种密码。2)同工tRNA:识别携带相同氨基酸的tRNA i.校正tRNA: ii.tRNA种类 f.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翻译 2019年6月19日 19:50

蛋白质组学答案终稿

1,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所包含的全部基因。 2,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定义:蛋白质组是由一个细胞,一个组织或一个机体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是一个整体概念。 3,蛋白质组学:是一门以全面的蛋白质性质研究(如表达水平、转录修饰、相互作用等)为基础,在蛋白质水平对疾 病机理、细胞模式、功能联系等方面进行探索的科学,包括表达蛋白质组学,细胞谱蛋白质组学以 3,等电聚焦:分离两性分子,特别是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技术。根据在一个电场的影响下这些两性分子在ph梯度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离 等电聚焦技术:在一个pH梯度和外加电场下,蛋白质有移向pH梯度中使其净电荷为零的点的倾向。(带正电荷移向阴极,带负电荷移向阳极)。IEF可以基于极微小的电荷差异而分离蛋白,具有高分辨率。4,负染就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燥后,样品凹陷处铺了一薄层重金属盐,而凸的出地方则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图2-15),分辨力可达1.5nm左右 5,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7,分子离子峰:子受电子束轰击后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的离子M+成为分子离子。在质谱图中,由M+所形成的峰称为分子离子峰。 7.碎片离子峰当电子轰击的能量超过分子离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50~70eV)时,可能使分子离子的化 学键进一步断裂,产生质量数较低的碎片,称为碎片离子。在质谱图上出现相应的峰,称为碎片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在质谱图上位于分子离子峰的左侧。研究最大丰度的离子断裂过程,能提供被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8.软电离技术在质谱分析中,离子源是将分子离解成离子或解离成碎片,在这里分子失去电子, 生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可进一步裂解,生成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由于离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随分子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子应选择不同的离解方法。通常称能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为硬电离方法,而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为软电离方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 9.源内衰变技术(insource-decay,ISD)源内衰变发生在离子源区域内,时间为激光撞击之后几 百纳秒之内,是离子的“即可片段化”。这些片段离子通过衰减离子取出,能在线性飞行时间质谱中被发现,许多蛋白质和大的肽常在MOLDI-TOF-MS的离子源区域内变成肽离子片段。主要产生含N端的b型和含C端的y型片段离子,通过分析这些片段离子谱可鉴定蛋白质。 10.肽质量指纹图谱是指蛋白质被酶切位点专一的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肽片段质量图谱。由于 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都不同,蛋白质被酶水解后,产生的肽片段序列也各不相同,其肽混合物质量数据也具特征性,这种特征就像指纹一样,所以称为指纹谱。肽质量指纹图谱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用实验测得的PMF与蛋白数据库中的蛋白质理论PMF比对,就可以鉴定该蛋白质 肽序列标签是由一个多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和该肽的质量以及该肽未测序部分的质量等组成。

蛋白质工程试题

1.蛋白质分子的构型与构象 构型:是分子中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当构型相互转变时,必须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基本构型有L-型和D型两种。这种构型无法通过单键的旋转相互转换。 构象:是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围绕单键旋转而成的不同空间排布,构象的转换不要求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在化学上难以区分和分离。 2.内核假设原理所谓内核是指蛋白质在大自然的进化中形成的保守内部区域。这样的区域一般由氢键连接而成的二级结构单元组成。内核假设原理就是所有蛋白质的折叠形式主要决定于其内核中残基的相互作用和组织形式。遵循这样的内核原理意味着蛋白质工程无法创造出超越天然蛋白质所具有二级结构的新蛋白质二级结构。 3. van't Hoff焓平衡常数与焓/熵的关系式为:-RT lnK = △H - T△S。取对数可以变为: lnK = -△H/RT + △S/R。进一步推导可以变为:d(lnK)/d(1/T)= -△H/R。基于此,以lnK对1/T可以得到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就是△H/R,其中的△H称为van't Hoff焓。通过解析van't Hoff焓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特点,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体系构象平衡的转变,主要是两态转变模型的分析。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曲线分析,可以预测蛋白质天然构象退在折叠时的容易程度。 4. 盒式突变法也称为片断取代法(DNA fragment replacement)。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利用目标基因中具有的适当的限制性酶切位点,用具有任何长度、任何序列的DNA片断来置换或者取代目标基因上的一段DNA序列。 5、熔球态在折叠途径中第一个可以观测到的中间体是柔性无序的为折叠多肽链卷折成局部有组织的球状体,称为熔球体melton globule。熔球体具有天然态的大多数二级结构,但不如天然结构致密,蛋白质内部的密堆积相互作用尚未形成,环肽区和表面结构多数处于未折叠状态,侧链可以活动。非折叠态卷折成熔球体包含了蛋白质折叠的主要奥秘—疏水侧链的包埋。 6. 反向折叠设计在蛋白质工程中,全新蛋白质设计是以弥补天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在应用方面的不足为目的,根据人类所希望的结构和功能,采取工程手段,来人工设计新的氨基酸序列,这样的设计研究称为反向折叠研究。在全新蛋白质设计的反向折叠研究中,需要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通过设计新的氨基酸序列,来加强或者减弱蛋白质的某些相互作用力,使设计的序列能最终具有所希望的结构和功能。 7. 功能基团的特异性修饰 蛋白质中,不仅末端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很多链中氨基酸侧链也具有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等能进行特征性化学反应的功能基团。利用这些功能基团的化学反应性可以进行蛋白质功能基团的特异性修饰。 8. 基因突变技术 在基因水平上设计并使某特定基因发生变异,对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在突变基因表达后、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的一种方法。 9. 融合蛋白质 重组DNA技术允许在体外产生不同基因和基因片段之间的融合,并且通过基因融合产生的蛋白质叫做融合蛋白质。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蛋白质思考题总汇

蛋白质化学思考题总汇 绪论 基因组,蛋白质组,功能基因组 为什么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蛋白质一级结构 1、各种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合和单字母符合。 2、名词概念:同源蛋白质、趋异突变、趋同、变异、蛋白质家族、蛋白质超家族、蛋白质、亚家族、单位进化周期、中性突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各种氨基酸的性质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关系.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名词及符号:蛋白质构象、蛋白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结构域、连接条带、无规卷曲、无序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EF-手、3.6 13螺旋、HTH、HLH、b-Zip、motif、Zn指、domain、 2、稳定球蛋白构象有哪些的化学键. 3、二级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4、举例说明5种motif的结构特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透析、超滤、盐溶、盐析、亲和层析、电泳。 2.如何理解分子筛分离pr的原理。 3.有机溶剂分级分离pr的基本原理。 4.据支持物不同,电泳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常用的选择性吸附剂有哪几种? 6.哪些物质可作用蛋白质亲和层析的配体? 7.测定pr分子量有哪些方法? 8.如何理解蛋白质电泳中的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及分子筛效应。 9.聚焦法测定pr、pI的基本原理。 10.可用哪些方法来分要蛋白质的N-末端和C-末端AA。

蛋白质转运和修饰 1、名词及符号:翻译同步转运、翻译后转运、信号肽、易位子、SRP、I、II型膜蛋白、内部信号序列、分子伴侣、hsp70、内体、靶向序列、靶向班块、网格蛋白、包被体、停靠蛋白、PDI、ARF、COP、内质网分拣信号(KDEL)、核定位信号(PKKKRKV)、过氧化体分拣信号(SKF)、线粒体基质信号(N-端15-35AA形成两亲a螺旋或b折叠)、溶酶体分拣信号(M6P)、泛蛋白。 2、蛋白质的修饰包括哪些内容。 3、决定蛋白质半衰期的因素及泛素化作用。 4、受体介导的内化的生物学意义。 5、简述翻译同步转运和翻译后转运的基本内容。 6、如何理解小泡介导的蛋白质转运的“生物膜不对称性”的意义。 7、简述SRP介导的蛋白质转运。 免疫球蛋白 1、Ig, V区,C区,抗原决定族,D基因,J基因,超变区(补体决定区,CDR),类别转换(CH启换),12-23bp规则,茎环结构,Fab,Fc,去环缺失模式,Ig的分类与重链。 2、描述Ig四链单位的分子特征(结构域,功能域)。 3、如何根据Ig分子的V区和C区的结构变化,将Ig分子的变异体分成类、亚类、型、亚型、群和亚群。 4、如何从基因水平上解释Ig的多样性。 脂蛋白 1、名词及符号: LP,Apo,TG,FC,PL,CM,VLDL,LDL,HDL,IDL,HL,LPL,LCAT,LTP;郭清作用,增加调节。 2、简述一种脂蛋白受体的分子结构特征。 3、主要脂蛋白的密度分类、电泳分类、功能及缩写符号间的关系。 4、Apo可分哪些大类。 5、CM,VLDL,LDL,HDL代谢的基本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细胞黏附分子 1、名词及符号:ECM、Fn、Ln、FAK、TPK、SH、Ln-R、CD44,Ig-SF;血管地址素、整联蛋白、层连蛋白、钙粘蛋白、粘着班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纤连蛋白。

蛋白质考题及答案解析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试题 一、问答题: 1.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温度;pH;邻近氨基酸残基的二级结构倾向;肽链中远程肽段的影响;肽段是处于分子表面还是被包埋在分子内部 2.如下图所示。多聚谷氨酸poly (Glu) 是由多个L-Glu聚合形成的多肽链,在pH为3的溶液中能 形成a-螺旋构象,当pH升高到7时,则由a-螺旋变为无规卷曲,旋光率陡然下降。同样,多聚赖氨酸poly (Lys) 在pH为10的溶液中具有a-螺旋结构,当pH降低至7时,旋光率也发生陡然下降,由a-螺旋结构变为无规卷曲。请解释pH对poly (Glu) 和poly (Lys) 构象变化的影响。 答案要点:pH=3接近Glu g-COOH的p K R (4.07),侧链基团为质子化不带电荷状态,可形成a-螺旋结构。其余情况按此思路分析。Lys e-NH2 p K R 为10.54。 3.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原胶原分子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 1)在体内,胶原蛋白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原胶原分子 2)每个原胶原分子由三条左手螺旋的a链(a-肽链)组成右手超螺旋结构,每条a链约含 1000个氨基酸残基 3)a链间靠H-键和范得华力维系,胶原纤维可以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进一步交联增强稳定 性 4)a链一级结构序列96%遵守(Gly-X-Y)n。x多为脯氨酸Pro;y多为羟基脯氨酸Hyp或羟基 赖氨酸Hly 5)胶原蛋白是糖蛋白,少量糖与5-羟赖氨酸(Hyl)残基的碳羟基共价连接 6)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张强度 4.形成结构域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各结构域分别折叠,其动力学上更有利 2)结构域自身紧密装配,结构域之间的柔性连接使每个结构域间可以作较大幅度的相对运 动 3)多个结构域形成的间隙部位往往是蛋白质的功能部位,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蛋白质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学案答案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 【考纲要求】 1.举例说出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理由。 2.简述蛋白质工程的原理。(重难点) 3.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步:了解感知 阅读教材P26-28相关内容,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并完成下面内容: (一)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 1.基因工程及不足 (1)实质:将一种生物的________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后者可以产生它本不能产生的_________, 进而表现出____________。 (2)不足: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________。 2.天然蛋白质的不足 天然蛋白质的_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__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1.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基础: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及其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2)手段: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因为基因决定蛋白质,所以必须从基因入手。 (3)目的:获得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_______________。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 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按照进行的;基因→表达( 和)→形成→形成→行使生物功能;而蛋白质工程与之相反,它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____________→推测应有的________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_序列(基因)。 4、蛋白质工程的成果 (1)延长干扰素体外保存时间 问题:干扰素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 措施:可将干扰素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使其长时间保存。 (2)提高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 问题:玉米中含量较低,原因是当赖氨酸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抑制赖氨酸合成过程中两个关键酶----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 措施:将玉米中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只中第104位的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提高玉米中游离赖氨酸的含量。 (3)还有许多工业用酶也是在改变天然酶的特性后,才使之适应生产和使用需要的。 (三)蛋白质工程的进展和前景 蛋白质工程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______代基因工程,是包含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领域. 1.前景诱人:如用此技术制成的电子元件,具有______、______和效率高的特点;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使其成为速效型药品。 2.难度很大:蛋白质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这种十分复杂.

大学生物化学》蛋白质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蛋白质》习题 一、单选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55% ,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A ) 2.(A) % (B) % (C) % (D) % (E) % 3.属于碱性氨基酸(即R基团带正电的氨基酸)的是( C ) 4. (A) 天冬氨酸 (B) 异亮氨酸 (C) 组氨酸 (D) 苯丙氨酸 (E) 半胱氨酸 5.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E ) 6. (A) 盐键 (B) 二硫键 (C) 肽键 (D) 疏水键 (E) 氢键 7.下列有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8. (A)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多肽链的空间构象 (C) 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D) 蛋白质一级结构 并不包括各原子的空间位置 9.下列有关谷胱甘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10.(A) 谷胱甘肽中含有胱氨酸 (B) 谷胱甘肽中谷氨酸的α- 羧基是游离的 11.(C) 谷胱甘肽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剂 (D) 谷胱甘肽是二肽 12.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D ) 13. (A) 蛋白质局部或某一段肽链有规则的重复构象 (B) 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方式 14.(C) β-转角属二级结构范畴 (D)二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15.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16. (A) 肽键属于一级结构内容 (B) 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肽键具有部分双 键性质 17. (D) 肽键旋转而形成了β-折叠 (E) 肽键中的C-N键长度比C-N单键短 18.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 19.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 级键维系 (D) 三级结构是单链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20.正确的蛋白质四级结构叙述应该为( C ) 21. (A)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 蛋白质变性时其四级结构不一定受到破坏 ( C) 蛋白质亚 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 (D) 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 (E) 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22.蛋白质α-螺旋的特点有( C ) 23. (A) 多为左手螺旋 (B) 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 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24. (D)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E) 靠盐键维系稳定性 25.蛋白质分子中的无规卷曲结构属于( A ) 26. (A) 二级结构 (B) 三级结构 (C) 四级结构 (D) 结构域 27.有关蛋白质β-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28. (A) 主链骨架呈锯齿状 (B) 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扇面上下方 (C)由氢键维持稳定,其方向与折叠的长 轴大致水平(D) β-折叠有反平行式结构,也有平行式结构 (E) 肽链几乎完全伸展 29.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E ,) 30. (A) 脯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谷氨酸 (D) 甲硫氨酸 (E) 甘氨酸 31.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相近的元素是( B ) 32. (A) 碳 (B) 氮 (C) 氧 (D) 氢 (E) 硫 3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B ) 34. (A) 谷氨酸、天冬酰胺 (B) 丝氨酸、苏氨酸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半胱氨酸、蛋氨 酸 35.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D ) 36. (A) 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B) 肽键中的肽键 (C) 碱性氨基酸的含量 37. (D) 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 (E) 脂肪族氨基酸的含量

蛋白质组学期末复习题

蛋白质组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解释 1. Proteome(蛋白质组):由一个细胞或者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 2. 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即研究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3. 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质谱仪是一个用来测量单个分子质量的仪器,但实际上质谱仪提供的是分子的质量与电荷比(m/z or m/e)。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质谱仪最重要的应用是分离同位素并测定它们的原子质量及相对丰度。 4. Proteome sample holographic preparation(蛋白组样品的全息制备):(1)keep protein information (2)adapted to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3)different samples,different extraction. 蛋白质样品制备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会影响蛋白质产量、生物学活性、结构完整性。因此要用最小的力量使细胞达到最大破坏程度同时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原则是,保持蛋白质的所有信息;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对于不同的样品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5. 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肽链合成的结束,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已经生成。已知很多蛋白质在肽链合成后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processing)或修饰,由几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和带有辅基的蛋白质,其各个亚单位必须互相聚合才能成为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6. De novo sequencing(从头测序) 从头测序为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用借助于任何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信息,直接解读串联质谱数据的方法。其基本算法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质谱图的构建、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学案答案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 【考纲要求】 1.举例说出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理由。 2.简述蛋白质工程的原理。(重难点) 3.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步:了解感知 阅读教材P26-28相关内容,将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并完成下面内容:(一)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 1.基因工程及不足 (1)实质:将一种生物的________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后者可以产生它 本不能产生的_________,进而表现出____________。 (2)不足: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________。2.天然蛋白质的不足 天然蛋白质的_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__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1.概念:蛋白质工程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基础: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及其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2)手段: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 __________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因为基因决定蛋白质,所以必须从基因入手。 (3)目的:获得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_______________。 2.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

蛋白质习题(有答案和解析)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满分100分,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2.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3.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后,2010年在甘肃、青海、吉林竟然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H6N6,其结构如右图,俗称密胺、蛋白精,正是因为它含有氮元素,才让唯利是图的人拿它来冒充蛋白质。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易消化 C.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都为脱水缩合 D.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三聚氰胺不能 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甘氨酸( C2H5O2N)和X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X氨基酸是( ) 6.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7.下列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

蛋白质组学期末答案

2013——2014第一学期蛋白质组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6分题,共30分) 1. 基因组:生物细胞中的全部基因。 蛋白质组:生物细胞中由全套基因编码控制的蛋白质 2.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中蛋白质表达与功能变化的科学。可视为分子生物学的大规模筛选技术,目的在于归类细胞中的蛋白质的整体分布,鉴定并分析感兴趣的个别蛋白,最终阐明它们的关系与功能。 3. 质谱:被分析样品经离子化,成为分子离子及其碎片,后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性质,把离子按其质量与所带电荷比(m/z)的大小依次排列并记录下来成为质量波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是通过对样品分子的离子质量和强度进行测定来分析样品成分和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4. MALDI与ESI MALDI: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在波长为775-1250nm的真空紫外光辐射下光致电离和解吸作用使生物分子电离为分子离子和含有结构信息的碎片。 ESI:即电喷雾电离,采用强静电场(3-5kV),以喷雾形式使液体样品形成高度荷电的雾状小液滴,小液滴经过反复的溶剂挥发-液

滴分裂后,产生多种质子化离子。 两者均属于软电离技术。 5.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构成SDS-PAGE系统用于分离蛋白质,蛋白电泳迁移率取决于其分子量,而与形状及所带电荷无关。 2-D:即双向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的差异使之在二相平面上分开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蛋白质组学分离技术。 二简答题(6分题,共30分) 1 简述CHIP技术的原理 被剪切,与所研究蛋白相关的DNA片断被选择性免疫沉淀;相关DNA 片断被纯化,顺序被测定。 2 简述ICAT技术的原理 ICATS是一种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常见方法,ICAT试剂结构,包括3个部分,SH反应集团, biotin标签,同位素 其原理是来源不同处理的蛋白质分别用重型ICAT试剂和轻型ICAT试剂标记,标记后等量混合,胰蛋白酶酶切,亲和纯化得到ICAT标记的多肽,质谱分析,依据MS质谱峰图强度进行定量,MS/MS鉴定肽段。

蛋白质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C ) A.氢键B.疏水键C.肽键D.二硫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的现象是(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D.构象发生改变 3、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A) A.S形曲线B.抛物线C.双曲线D.直线4、蛋白质变性后出现的变化是(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B.溶解度变大 C.构型发生改变D.构象发生改变 5、每分子血红蛋白可结合氧的分子数为( D ) A.1 B.2 C.3 D.4 6、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A) A.低温盐析B.常温醇沉淀 C.用重金属盐沉淀D.用三氯乙酸沉淀 7、下列不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是( D ) A.丝氨酸B.丙氨酸C.亮氨酸D.甘氨酸8、下列氨基酸中,含有吲哚环的是( C ) A.蛋氨酸B.苏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9、某一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这个蛋白质(A) A.二级结构一定改变B.二级结构一定不变 C.三级结构一定改变D.功能一定改变 10、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煤气中的一氧化碳( C ) A、抑制了巯基酶的活性,使巯基酶失活 B、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累积,引起神经中毒的症状 C、和血红蛋白结合后,血红蛋白失去了运输氧的能力,使患者因缺氧而死亡 D、抑制了体内所有酶的活性,使代谢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11、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A)

A.双曲线B.抛物线C.S形曲线D.直线 12、测定蛋白质含量必需有完整的肽键的方法是( C ) A.紫外吸收B.凯氏定氮法C.双缩脲法D.茚三酮反应13、下列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的为(C ). A.丙氨酸B.精氨酸C.赖氨酸D.谷氨酰氨14、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主要靠( D ) A.范德华力B.氢键C.盐键D.疏水相互作用15、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C ) A.胶体性质B.变性性质C.两性性质D.双缩脲反应16、可分开抗体IgG分子的重链和轻链(-S-S-相连)的试剂是( B ) A.胃蛋白酶B.巯基乙醇C.尿素D.乙醇胺17、Sanger试剂是指(B ) A.PITC B.DNFB C.DNS-C1 D.对氯苯甲酸1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 A.氢键被破坏B.肽键断裂 C.蛋白质降解D.水化层被破坏及电荷被中和 19、Edman试剂是指(A) A.PITC B.DNFB C.DNS-C1 D.对氯苯甲酸20、下列氨基酸中,含有咪唑基的是( D ) A.蛋氨酸B.苏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 21、下列是非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亮氨酸B.丙氨酸C.赖氨酸D.异亮氨酸 22、氨基酸有的性质是(C ) A.胶体性质B.变性性质C.两性性质D.双缩脲反应23、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应具有的特点是( D ) A.不具有正电荷B.不具有负电荷 C.既不具有正电荷也不具有负电荷D.在电场中不泳动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 pH增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B. 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DNA 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DNA 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技术,目的是将不同DNA 片段(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DNA 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DNA重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DNA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如激素、抗生素、酶类及抗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其次,DNA 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结构,使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经济价值或功能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请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DNA 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2、基因表达调控(核酸生物学) 3、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基因与基因组结构 核小体、DNA 的半保留复制、转座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H2A、 H2B、H3、H4各两分子生成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 的DNA 构成的。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 压缩的第一步。 DNA 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 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转座子是存在染色体DNA上的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 DNA 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DNA 的一级结构是指4 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 分子的化学构成。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分为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 DNA 的高级结构是指DNA 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 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 DNA 复制通常采取哪些方式? 1、线性DNA双链的复制:复制经过起始、延伸、终止和分离三个阶段。复制是从5'端向3' 端移动,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通过冈崎片段连接成完整链。 2、环状DNA 双链的复制 (1)θ型:是一种双向复制方式。复制的起始点涉及DNA 的结旋和松开,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复制叉,复制从定点开始双向等速进行。 (2)滚环型:是单向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发生在噬菌体DNA 和细菌质粒上,首先对正链原点进行专一性的切割,形成的5'端被单链结合蛋白所覆盖,3'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不断延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