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综述

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综述

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综述
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综述

尼莫地平的合成

尼莫地平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该药物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改善脑血管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有着很好效果。因此,在过去的近三十里,关于该药物合成路线的优化提高一直没有停止过。到目前为止,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拜耳公司的原始合成路线[1]:

1985年,拜耳采用了如下的路线合成了尼莫地平:A. 首先,以异丙醇做溶剂,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1)与间硝基苯甲醛(2)在冰醋酸/哌啶的催化下缩合生成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B. 然后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与3-氨基-2-丁烯酸异丙酯(4)在异丙醇中进行环化反应得到尼莫地平化合物。

2.山东新华制药厂的工艺优化[2]:

在上世纪八十年开始,山东新华制药厂对尼莫地平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不断的优化。1988年,他们在化合物A 和化合物B的环化反应中,不使用溶剂(两种化合物直接在熔融状态下)或使用环己烷做溶剂,是反应从体系中迅速

分离,反应时间短,尼莫地平的收率最高达88.56%;缺点是反应温度高,而环己烷对于两种化合物的溶解性很差,几乎也是在熔融状态下反应。1992年,他们在该步反应中采用乙醇/环己烷为混合溶剂(V乙醇/V环己烷= 1/4),产率达到89.21%,而杂质含量小于0.2%。

2011年他们对化合物B的合成工艺也进行了优化,反应后先用CaCl2干燥除水,然后蒸馏,其收率达到81.5%,纯度达98.8%。环化反应中采用异丙醇/环己烷作为反应溶剂,尼莫地平收率为78.8%,杂质含量0.74%。

3.

1994年,Burgurs保护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3]:第一步(a), 乙酰乙酸异丙酯(6)与3-硝基苯甲醛(2)在异丙醇中,以冰醋酸/哌啶为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7); 第二步(b), 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1)与醋酸铵在绝对乙醇中回流生成3-氨基-2-丁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8); 第三步(c), 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7)和3-氨基-2-丁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8)与铝粉先微波下活化15分钟,或100摄氏度下活化2小时,然后将化合物悬浮与了二氯甲烷中,后将二氯甲烷旋干,100摄氏度下再反应30分钟。经后处理结晶可得纯尼莫地平,收率71%。该方法提出用醋酸铵代替氨气方法合成3-氨基-2-丁烯酸2-甲氧基乙基酯(8),操作相对简单,但第三部环化反应操作复杂,收率较低。

4.固相合成法

1996年,Gordeev等报道了一种固相合成尼莫地平的方法[4]:A.首先Fmoc保护的Rink树脂用10%哌啶的DMF 溶液脱保护,抽滤,洗涤,真空干燥之后,紧接着加入二氯甲烷,乙酰乙酸异丙酯(6)和4A分子筛,室温下搅拌三天,得到化合物10。B.然后化合物10,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1),3-硝基苯甲醛(2)和4A分子筛在干燥的吡啶中,

45摄氏度搅拌2小时,得到化合物11。C.化合物11用95%三氟乙酸的THF溶液或3%三氟乙酸的二氯甲烷溶液处理,脱去树脂,便得到尼莫地平,收率为78%。得到的尼莫地平化合物仍需柱分离提纯。该方法采用固相合成,中间产物分离简单,大大缩短提纯步骤;但固相反应载体树脂价格昂贵,不适合大批量制备。

5.

同样在1996年,Perego等人采用了对甲氧基苯甲酸/二甲胺为催化剂(0.01-0.06当量)[5],来替代拜耳公司采用的冰醋酸/哌啶催化剂,在第一步缩合反应中,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的收率有了一定的提高(95%收率)。值得一提的是,当在第二部环化反应中也采用该催化剂(0.005-0.015当量),反应只需回流12小时,尼莫地平的收率便可达96%。该方法采用对甲氧基苯甲酸/二甲胺为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从而降低副产物的生成,收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该催化体系不如冰醋酸/哌啶便宜易得。

6.

2005年,中国药科大学徐云根等人报道了一种新的催化体系[6]。A.在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1) (过量)与间硝基苯甲醛(2)的缩合反应中,采用乙酸酐/浓硫酸的催化体系,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的收率为88.3%;B.在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与3-氨基-2-丁烯酸异丙酯(4)的缩合反应中先在乙醇中回流一小时,然后加入浓盐酸作为催化剂,回流0.5小时,尼莫地平的收率为90.8%。该方法第一步采用乙酸酐/浓硫酸的催化体系以及第二步的浓盐酸催化体系,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但采用强酸对设备腐蚀大。

7.

2009年,武汉中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化合物12为起始原料,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实现了与乙二醇单甲醚(13)的酸酯缩合反应,得到尼莫地平,收率为87%,纯度达99.0%,杂质含量0.6%。但该专利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做催化剂,操作简单,催化剂可再生;但起未提及化合物12的合成方法[7]。

8.

2010年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对尼莫地平合成路线中的第二步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才用环状溶剂作为环化缩合实际,可以有效地控制终产品尼莫地平的杂质含量[8]。采用该方法后,终产品的杂志含量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收率也有所降低。

9.

2012年,balaev等报道了其尼莫地平的工艺改进路线[9]:a) 首先用乙酰乙酸异丙酯(6)与氨气在异丙醇中,2-5摄氏度反应8小时,简单的蒸馏后,残留物(4)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b) 等当量的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1)与3-硝基苯甲醛溶于甲苯中,通氯化氢气体使体系饱和,该体系在0-4摄氏度下反应24小时生成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3)。在简单的洗涤,蒸馏,甲苯洗涤,干燥之后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c) 化合物(3) (1.2当量)与3-硝基苯甲醛(1当量)在异丙醇中回流2小时,然后加入浓盐酸继续回流30分钟。简单的结晶洗涤之后尼莫地平的收率达到91%,纯度达99.18%。该方法中间体纯化简单,其产品收率高,纯度好,但反应过程对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10.

2013年,MacDonald等提出了另外的合成工艺[10]:首先,将乙酰乙酸甲氧基乙基酯(1)和羟胺溶液混合得到3-氨基正丁酸甲氧基以及酯(14);然后在正丁酸/哌啶的催化下,乙酰乙酸异丙酯和3-硝基苯甲醛反应缩合生成2-(3-硝基亚苄基)乙酰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7);最后,化合物(7)和化合物(14)在正丁酸/哌啶的催化下环化生成终产物尼莫地平。但是专利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反应实例,也没有化合物收率和纯度的数据。

Reference

1.Bayer. BE 900511 A1 19850306.

2.a) Xiao, Wen-Kai. CN 1037146 A 19891115. b) Le, Wei-Pei; Gao, Guo-Feng. CN 1063684 A 19920819. c) Le, Wei-Pei;

Gao, Guo-Feng. CN 1037178 C 19980128. d) Wang, Bing; Zhang, Bo; Shen, Ping; Wang, Long-Chuang. CN 102174012 A 10110907.

3.Burgos Garcia, Carolina; Izquierdo Ceinos, Maria Luisa; Garcia Navio, Jose Luis; Vaquero Lopez, Juan Jose; Alvarez-Builla

Gomez, Julio; Novella Robisco, Jose Luis; Calatayud Arinero, Jose; Montoro Jimenez, Antonio F. ES 2055653 A1 19940816.

4.a) Gordeev, Mikhail F.; Patel, Dinesh V.; Gordon, Eric M.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6), 61(3), 924-8. b) Gordeev,

Mikhail F.; Patel, Dinesh V. WO 9633972 A1 19961031.

5.Perego, Bruno; Manghisi, Elso. WO 9629310 A1 1996092

6.

6.Xu, Yungen; Hua, Weiyi. Zhongguo Yiyao Gongye Zazhi (2005), 36(1), 8-9.

7.Lin, Xuxing; Wu, Yunfei; Yang, Zhendong. CN 101508672 A 20090819.

8.Liu, Hui; Xu, Zhenyan; Zhang, Sha. CN 101851192 A 20101006.

9.Balaev, A. N.; Osipov, V. N.; Fedorov, V. E.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 (2012), 46(5), 285-287.

10.a) MacDonald, R. Loch; Davis, Cara R.; Burton, Kevin; Winchester, Gary; Stella, Angela R. WO 2013169979 A2 20131114.

b MacDonald, R. Loch; Davis, Cara R.; Burton, Kevin; Winchester, Gary; Stella, Angela R. US 20130302431 A1

20131114.

手性药物的合成与拆分的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的合成与拆分的研究进展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等都是手性分子。手性化合物具有两个异构体,它们如同实物和镜像的关系,通常叫做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很像人的左右手,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学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手性药物约占全部化学药40% } 50%,药物的手性不同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药理、毒理作用,服用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不良)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和人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Dl 1由天然产物中提取 天然产物的提取及半合成就是从天然存在的光活性化合物中获得,或以价廉易得的天然手性化合物氨基酸、菇烯、糖类、生物碱等为原料,经构型保留、构型转化或手性转换等反应,方便地合成新的手性化合物。如用乳酸可合成(R)一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z}。天然存在的手性化合物通常只含一种对映体用它们作起始原料,经化学改造制备其它手性化合物,无需经过繁复的对映体拆分,利用其原有的手性中心,在分子的适当部位引进新的活性功能团,可以制成许多有用的手性化合物。 2手性合成 手性合成也叫不对称合成。一般是指在反应中生成的对映体或非对映体的量是不相等的。手J险合成是在催化剂和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过量的单一对映体的方法。如利用氧化还原酶、合成酶、裂解酶等直接从前体化合物不对称合成各种结构复杂的手性醇、酮、醛、胺、酸、酉旨、酞胺等衍生物,以及各种含硫、磷、氮及金属的手性化合物和药物,其优点在于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少、产率高、产品光学纯度高、无污染。 手性合成是获得手性药物最直接的方法。手J险合成包括从手性分子出发来合成目标手性产物或在手性底物的作用下将潜在手性化合物转变为含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手性底物可以作为试剂、催化剂及助剂在不对称合成中使用。如Yamad等和Snamprogetti 等在微生物中发现了能催化产生N-氨甲酞基一D-氨基酸的海因酶( Hy-dantoinase)。海因酶用于工业生产D一苯甘氨酸和D一对轻基苯甘氨酸。D一苯甘氨酸和D一对轻基苯甘氨酸是生产重要的临床用药半合成内酞胺抗生素(氨节青霉素、轻氨节青霉素、氨节头炮霉素、轻氨节头炮霉素)的重要侧链,目前国际上每年的总产量接近SOOOto 3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 外消旋拆分法是在手性助剂的作用下,将外消旋体拆分为纯对映体。外消旋体拆分法是一种经典的分离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己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是获得手性物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拆分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等将外消旋体分离成单一异构体,外消旋体拆分法又可分为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膜拆分和泳技术。 3. 1结晶拆分法 3.1.1直接结晶法 结晶法是利用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较外消旋体的溶解度小,易拆分的性质,在外消旋体的溶液中加入异构体中的一种(或两种)旋光异构体作为晶种,诱导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优先(分别)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一甲基一L一多巴的工业生产中就是使两种对映体同时在溶液中结晶,而母液仍是外消旋的,把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通过含有各个对应晶种的两个结晶槽而达到拆分的目的[3]。结晶法的拆分效果一般都不太理想,但优点是不需要外加手性拆分试剂。若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也能获得较纯的单一对应体。 3. 1. 2非对映体结晶法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一.主要思路 二.主要步骤 1药物结构的剖析:在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时,首先应从剖析药物的化学结构入手,然后根据其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2药物剖析的方法: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整体及部位剖析时,应首先分清主环与侧链,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进而弄清这些功能基以何种方式和位置同主环或基本骨架连接。 研究分子中各部分的结合情况,找出易拆键部位。键易拆的部位也就是设计合成路线时的连接点以及与杂原子或极性功能基的连接部位。如:C -O 、C -S 、C -N 键等。 3考虑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形成方法;如:基本骨架是芳香环,可采用苯或者苯的同系物或衍生物为原料合成; 基本骨架为杂环化合物的,有一部分可以以天然来源的杂环化合物为原料,例如吡啶,但大部分需要采用缩合或者环合的方式合成。 以此化合物的合成为 例: 4.类型反应法 类型反应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的合成设计。 主要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 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以及功能基特点的化合物,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 利用典型有机化学反应:如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酯化反应、缩合反应等等。 例1 抗霉菌药物克霉唑(邻氯代三苯甲基咪唑)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 和引入次序功能基和侧链形成方法功能基一侧链架组合方式主环形成方法或基本骨主环与基本骨架工艺路线设计??? ? ???????→→?

路线一: 路线二: Cl C 6 H C 6 H 5 5 N H N Cl CH 3 Cl CCl 3 Cl C 6 H 5 C 6 H 5 Cl Cl COOC 2 H 5 Cl C 6 H 5 C 6 H 5 OH Cl C 6 H 5 C 6 H 5 Cl Cl COOH Cl COCl Cl COC 6 H 5 Cl Cl C 6 H 5 Cl Cl C 6 H 5 C 6 H 5 Cl

【文献综述】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

文献综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氨基铁酞菁的合成与表征 1.引言 酞菁(Pc)类化合物的独特的物化性质,从1907年酞菁被发现至今越来越受到世界科技界的关注。作为一种高级功能材料,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广泛用于高效催化、生物模拟、超导材料、非线性材料、信息储存、智能识别等尖端技术中。然而,酞菁的难溶、难提纯和特殊构型分子的难合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耐晒、耐热、耐碱、耐酸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但由无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存在溶解性能差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性能,因此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应用无取代基酞菁类化合物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溶解性好而又能兼具无取代基酞菁化合物优点的新型酞菁类化合物。 在早期的研究中,酞菁和金属酞菁主要是被用作颜料和染料,这主要是酞菁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耐晒、耐热、耐碱、耐酸性及色泽鲜明等性能,制成的颜料和染料(蓝色、绿色)不仅色光十分鲜艳,着色力很高,而且十分稳定且无毒,。但由无取代基的酞菁类化合物存在溶解性能差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性能,因此人们在研究一种可以应用无取代基酞菁类化合物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溶解性好而又能兼具无取代基酞菁化合物优点的新型酞菁类化合物。为此,酞菁颜料、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橡胶、皮革、纺织品及食品中。 2.酞菁的合成工艺及提纯 无取代酞菁及其配合物由于二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强,分子之间容易发生强烈的聚集作用,因此,在一般的溶剂中难以溶解,如难溶于水,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也很小。这就限制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为了提高其溶解性能,人们开发出各种方法,将多种多样的取代基团引入酞菁分子中。人们发现,四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的溶解性比相应对称性的八取代的金属酞菁溶解性更好;a位取代基比p位的有更大的

免费在线查合成路线

免费在线查合成路线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depts/chem... tice/medialib/data/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es(有机合成手册), John Wiley & Sons (免费)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 Named Organic Reactions Collec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有机合成中的命名反应库) (免费)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thirdyearcomputing/NamedOrganicReac... 有机化学资源导航Organic Chemistry Resources Worldwide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 有机合成文献综述数据库Synthesis Reviews (免费)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srev/srev.htm CAMEO (预测有机化学反应产物的软件)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products/cameo/index.shtml Carbohydrate Letters (免费,摘要)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Carbohydrate_Letters/ Carbohydrate Research (免费,摘要)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locate/carres 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 (免费,摘要)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coc/index.html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有机合成试剂百科全书e-EROS)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eros/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免费,摘要)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jpages/1434-193X/ Methods in Organic Synthesis (MOS,有机合成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is/database/mosabou.htm Organic Letters (免费,目录)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journals/orlef7/index.html Organometallics (免费,目录)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journals/orgnd7/index.html Russian Journal of Bioorganic Chemistry (Bioorganicheskaya Khimiya) (免费,摘要) http://www.wkap.nl/journalhome.htm/1068-1620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Zhurnal Organicheskoi Khimii) (免费,摘要) http://www.maik.rssi.ru/journals/orgchem.htm Science of Synthesis: Houben-Weyl Methods of Molecular Transform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7f11408965.html,/ Solid-Phase Synthesis database (固相有机合成)

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90 (3)

手性药物及其不对称合成 [摘要]近年来不对称合成法应用在手性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制备中,使手性药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少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本文介绍了手性药物及获取手性药物的方法,对不对称合成法尤其是不对称催化法在手性药物工业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手性药物;制备;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 Chiral Drugs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has been used in preparation of the chiral drugs and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there has been fast development in preparation of chiral drugs ,some of which has been already synthesed in industry scale .What is chiral drugs and the ways to abtain the chiral drugs are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especially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 used in synthesis chiral drugs are reviewed . Key words :chiral drugs ,preparation , asymmetric synthesis;asymmetric catalytic synthesis 1 引言 2001 年10 月10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催化不对称反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3 位科学家: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与巴里·夏普赖斯。他们利用手性催化剂大大提升了单一对映异构体的产率,为手性药物的制备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 :2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chiral drug)是指其分子立体结构和它的镜像彼此不能够重合的

萘普生

化学制药工艺学论文 萘普生的生产工艺研究 姓名:袁富中 学号:180112008043 专业年级:2008级药学

概述 萘普生(Naproxen , 1-1),化学名为(+)– 6 –甲氧基–α–甲基– 2 –萘乙酸 [ ( + ) –6 – methoxy –α– methyl – 2 – naphthaleneacetic acid ] 。 (1-1)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熔点153-158℃。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日光照射下颜色变深。本品为S构型,加氯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毫升中含10mg本品的溶液,比旋度[α]D20为+63.0-+68.5°。加甲醇制成每毫升中含30ug本品的溶液,在262nm、271nm与33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萘普生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次给药后 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腱)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等,均有肯定疗效。中等度疼痛可于服药后1小时缓解,镇痛作用可持续7小时以上。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疗效,类似阿司匹林。对因贫血、胃肠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药的病人,用本药常可获满意效果。可安全地与皮质激素合用,但与皮质激素合用时,疗效并不比单用皮质激素时好。本晶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也不比单用水杨酸类好。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本晶的排出。 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个芳基丙酸类消炎镇痛药布洛芬(Ibuprofen 1-2)通入市场,标志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芳基丙酸类药物因作用强、毒副作用小,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中,研究进展很快,品种层出不穷。先后开发了萘普生(1-1)、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 ,1-3)、氟比洛芬(Flurbiprofen ,1-4)、洛索洛芬(Loxoprofen ,1-5)、扎托洛芬(Zaltoprofen ,1-6)等。目前,世界上该类药物已上市品种有30多个。 萘普生由美国Syntex公司开发,1968年获美国专利权,1972年正式生产并在墨西哥出售,1976年在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表征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本实验是以苯酐-尿素法合成酞菁钴,以邻苯二甲酸酐、无水CoCl2、尿素为原料,以(NH4)2MoO4为催化剂,采用金属模版法合成酞菁钴,用浓硫酸再沉淀法提纯产物,纯产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 关键词:苯酐-尿素;酞菁钴;合成;光谱测定 1 引言 酞菁类化合物是四氮大环配体的重要种类,酞菁是一个大环化合物,环内有一个空穴,可以容纳铁、钴、铜等金属元素,并结合生成金属配合物。金属原子取代了位于该平面分子中心的两个氢原子。由于与金属元素生成配位化合物,所以在金属酞菁分子中只有16个π电子,又由于分子的共轭作用,与金属原子相连的共价键和配位键在本质上是等同的。故酞菁类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π体系。它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金属酞菁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如图。这类配合物具有半导体、光电导、光化学反应活性、荧光、光记忆等特性。金属酞菁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经典金属类大环配合物中的一类,其基本结构和天然金属卟啉相似,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金属酞菁在光电转换、催化活性小分子、信息存储、生物模拟及工业染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模版法,即通过简单配体单元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然后再结合成金属大环配合物,金属离子起模版作用。 金属酞菁的分子结构

合成反应途径如下(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 2 实验内容与步骤 2.1仪器与试剂 仪器:台秤、研钵、三颈瓶(250ml)、空气冷凝管、圆底烧瓶(100mL)、铁架台、玻璃棒、抽滤瓶、布氏漏斗、可控温电热套(250mL)、电炉、温度计、抽滤瓶 DZF-III型真空干燥箱 SHZ-III型循环水真空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邻苯二甲酸酐、尿素、钼酸铵、无水CoCl 煤油、无水乙醇、2%盐 2、 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2.2 酞菁钴粗产品的制备 称取邻苯二甲酸酐3.69g,尿素5.95g和钼酸铵0.25g于研钵中研细后加入0.85g无水氯化钴,混匀后马上移入250ml三颈瓶中,加入60ml煤油,加热(200℃)回流2h左右,在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后停止加热,冷却至70℃左右,加入10到15ml无水乙醇稀释后趁热抽滤。并用乙醇洗涤2次,丙酮洗涤1次,得粗产品。 2.3 粗产品提纯 将滤饼加入2%盐酸加热煮沸后趁热抽滤,再将滤饼加入去离子水,煮沸后趁热抽滤,滤饼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钠碱液煮沸抽滤,重复上述步骤2次,直至滤液接近无色。 将产品放在表面皿上在70℃真空干燥8h。 2.4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干燥好后取少量样品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做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3.1 数据处理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

布洛芬合成路线综述 姓名:XXX 班级:制药XXX班学号:XXX 【摘要】 布洛芬(C12H8Q)又名异丁苯丙酸,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本品为白色晶体性粉末,有异臭,无味。不溶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基丙酮,易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中。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布洛芬的基本机构为笨环,苯环上含有异丁基与a-甲基乙酸。作为新一代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具有比阿司匹林更强的解热、消炎和镇痛作用,副作用则比阿司匹林小得多。 【关键词】 布洛芬抗炎镇痛解热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合成路线 【前言】 1964年英国的Nicholso n 等人最早合成了布洛芬,其他各国也逐渐对布洛芬展开研 究,英国的布茨药厂首先获得专利权并投入生产。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落 后,导致布洛芬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企业规模受到很大限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羧基化法和1, 2-转位法等布洛芬新工艺的出现,布洛芬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德国的巴斯夫公司,美国的Albemarle公司和乙基公司都 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他们分别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选择合适的工艺,从而具有经济效 益和规模优势。近十多年来,由于政府扶持,印度的医药工业发展迅速。印度的Sumitra公司和Chemi nor公司的生产规模也达到上述西方国家大公司的水平,而且由于印度的劳动

力价格低廉,使得生产成本较低。印度低价格的布洛芬大量出口,大大冲击了全球的布洛分市场。 【研究现状】 对于布洛芬这种医药结晶产品而言,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 利地位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布洛芬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晶形不好、颗粒不均匀等质量方面的差距。国内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落后结晶技术与设备,一方面导致产品质量差,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国内布洛芬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相竞争,导致在国内市场和中国外的布洛芬产品占主导地位,如中美史可公司的布洛芬制剂占据了中国的70%勺市场份额。如今我国已经加入 WTO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结晶及装置进行改进,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布洛芬结体产品。有关其工艺改进和新工艺、拆分或不对称合成获得其手性体、其衍生物以及各种制剂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 【布洛芬的合成】 1转位重排法 芳基1,2-转位重排法是目前国内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它以异丁苯为原料, 经与2-氯丙酰氯的傅克酰化,与新戊二醇的催化缩酮化,催化重排,水解等制得布洛芬反应式为: 该工艺的优点为:避免了酰化时以石油醚作溶剂其中所含微量芳烃杂质所带来的副产 物,或使用二氯乙烷作溶剂时所带来的毒性和溶剂残留问题,避免了传统工艺使用冷冻盐 水的要求,降低了能耗和设备腐蚀等。 2醇羰基化法 醇羰基化法即BHC法,以异丁苯为原料,经与乙酰氯的傅克酰化、催化加氢还原和催化羰基化3步反应制得布洛芬,为目前最先进的工艺路线,为国外多数厂家所采用。

萘普生

萘普生的合成工艺设计 1.产品简介 1.1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中文名称:萘普生 英文名称:(dl)-2-(methoxy-2-naphthy)-d-naproxen 分子式:C14H14O3 结构式: 1.2 物化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35~158℃,本品遇光可慢慢变色。本产品具有羧基官能团,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如酯化(或取代)和中和反应。。萘环上则能发生硝化取代及催化加氢等等。 1.3 用途 本品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为PG合成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次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腱)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等,均有肯定疗效。中等度疼痛可于服药后1小时缓解,镇痛作用可持续7小时以上。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疗效,类似阿司匹林。对因贫血、胃肠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药的病人,用本药常可获满意效果。 可安全地与皮质激素合用,但与皮质激素合用时,疗效并不比单用皮质激素时

好。本品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也不比单用水杨酸类好。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本品的排出。 1.4 该产品的前景分析 随着萘普生钠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成为企业及决策者成功的关键。市场研究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公司投资方针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市场研究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因纷繁的信息而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企业的这种需要,我们对萘普生钠市场进行了深度调研,并撰写了《2011中国萘普生钠市场投资前景预测及发展策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本报告详尽描述了萘普生钠产品的市场环境,市场发展现状(包括技术、供需、价格、原材料),市场发展预测(未来五年市场供需及市场发展趋势),并且在研究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对行业投资前景及投资价值进行了研究(包括投资风险、投资环境、投资壁垒、投资收益等),并提出了我们对萘普生钠产品投资的建议。由于该产品药效明显副作用小,受到市场高度青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2合成方法 2.1第一种合成方法—不对称二羟基反应法 (1)合成基本原理 1997年,Griesbach等【25 J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以烯烃的Sharpless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AD-lllix)作为起始步骤来合成(s)-(+)-萘普生。化合物(4)经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生成二醇(7),对映选择性高达98%,而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二醇(7)单磺酰化成酯(8)后,再经氢化钠处理获得80%的环氧化物(9)。环氧化物(9)于室温下,催化氢解生成伯醇(10),化学收率达92%,对映选择性可达97%。伯醇(10)最后经Jones氧化反应得到产物①的对应行为96%。

【开题报告】水溶性铁酞菁的合成

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水溶性铁酞菁的合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酞菁是由英国的A.Braun和T.C.Tcherniac在1907年研究邻苯二甲酰亚胺和邻氰基苯甲酰胺的性质时,偶然发现的。1927年,德国弗来堡大学的H.de Diesbach和E.von der Weid试图通过邻二溴苯和氰化亚铜反应制备邻苯二腈,但是他们却意外得到了第一个酞菁金属配合物——酞菁铜。1928年苏格兰的Scottish Dyes Co.Ltd.染料工厂在玻璃为内衬的铁制反应器中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氨制备邻苯二甲酰亚胺时,发现了以杂质形式出现在反应体系中的蓝色铁酞菁。 在早期的研究中,酞著和金属酞著主要是被用作颜料和染料,这主要是因为酞著(特别是铜酞著)制成的颜料和染料(蓝色、绿色)不仅色光十分鲜艳,着色力很高,而且十分稳定和无毒,是任何其它己知化合物不能比拟的。为此,酞著颜料(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印刷油墨、涂料、塑料、橡胶、皮革、纺织品及食品中。近年来,随着纺织品等工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向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因此在传统染料等方面的研究也趋向于缓慢,然而在许多特殊的领域,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领域,对于所谓的功能性染料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酞菁化合物作为一种优良的功能性染料,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酞菁类化合物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们在催化化学、光化学、电化学、非线性光学、晶体化学、超导物理学、信息材料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目前,对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比较多,通常有两种途径合成:一种是以邻苯二氰和相应的金属盐为起始物的邻苯二氰法;另一种是以苯酐、尿素和金属盐为起始物,在钼酸铵催化下完成的苯酐/ 尿素法。工业上制备酞菁铁主要是用苯酐法,苯酐法又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种。较液相法生产条件苛刻且存在有机溶剂污染和回收问题,固相法原料价廉易得,工艺简单,也是实验室制备酞菁铁经常采用的方法。

全合成综述

阿枯米灵生物碱(?)-Vincorine的全合成分析 阿枯米灵生物碱(?)-Vincorine具有复杂的多环结构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一直吸引着众多化学合成工作者的关注。早在2009年,秦勇课题组率先完成了(?)-Vincorine的全合成工作,最近马大为课题组应用分子内氧化偶联的方法成功地以18步,总收率5%的路线合成了(?)-Vincorine。本文将对马课题组合成该化合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Vincorine的逆合成分析 先将N4-C21键断开得到化合物11,化合物11可由12得到,12可由化合物13经分子内氧化偶联而得,化合物13则由14与15经迈克尔加成得到(Figure1)。 Figure1:(?)-Vincorine的逆合成分析 二:(?)-Vincorine的合成路线 该课题组以市售的5 - 甲氧基色胺为原料(16)经(Boc)2O及Pd(OAc)2的催化作用得到1,2,3,5四取代吲哚17,后烯烃双键氢化加成,酯基还原得到化合物18。18在IBX氧化下得到醛与丙二酸二甲酯反应得到化合物14,后经迈克尔加成得到化合物20.化合物20为一非对映异构体,将其混合物进行反应,氧化消除

得烯烃化合物21,该化合物为E式和Z混合物。选择性还原醛基,加上TBS保护,移除Boc即得化合物13。(Figure2) Figure2 得到关键化合物13后便可尝试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经反复实验确定在LiHMDS, I2, THF, ?40 °C to r.t.条件可以成功得到只有一种构型的目标产物23且

产率为67%。后经Krapcho的反应条件成功去除一个酯基,再通过氯化,环合,甲基化成功合成得到(?)-Vincorin。(Figure3) Figure3 三:关键反应的应用 在全合成的路线中,用到了一些关键反应,正是这些反应的精妙使用,使这个复杂的分子的合成得以实现。 1:钯催化的C-H功能化反应 反应广泛应用于吲哚等的芳基化和烯烃化反应中,它不需要以往所需的卤素等离去集团的参与,直接在C-H键上交叉耦合。其普遍形式如Figure4。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关键词:手性药物; 外消旋体; 手性拆分 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手性现象,比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核酸、酶等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物质,都是手性的。据统计,在研发的1200种新药中,有820种是手性的,占世界新药开发的68%以上[ 1 ]。美国FDA在1992年发布了手性药物指导原则,该原则要求各医药企业今后在新药研发上,必须明确量化每一对映异构体的药效作用和毒理作用,并且当两种异构体有明显不同作用时,必须以光学纯的药品形式上市。随后欧共体和日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此项措施大大促进了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发展,手性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领域[ 2 ]。当前大多数药物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出现,即药物里含有等量的左右两种对映体。但是近年来单一对映体药物市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年全球100个热销药中,光学纯的药物仅仅占20%;然而到了1997年, 100个中就有50个是以单一对映体形式存在,手性药物已占到世界医药市场的半壁江山。在1993年,手性药物的全球销售额只有330亿美元;到了1996年,手性药物世界市场已增长到730亿美元; 2002年总销售额更是达到1720亿美元, 2010年可望超过2500亿美元[ 3~5 ]。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触发了更多的医药企业和学者探索更新更高效地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在体内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性质不同,并表现出不同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研究与开发手性药物是当今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合理药物设计思想的日益深入,化合物结构趋于复杂,手性药物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用单一异构体代替临床应用的混旋体药物,实现手性转换,也是开发新药的途径之一[ 1 - 3 ]。1985~2004年上市的550个新化学合成药物中,有313个药物具有手性中心,其中以单一异构体上市的手性药物为167个,手性药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5年世界药物的销售总额为6 020亿美元,而手性药物的销售总额为 2 250亿美元,占全球制药市场销售总额的37% , 2010年可望超过 5 000亿美元[ 4 - 6 ]。总之, 手性药物大量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手性药物制备技术的发展亦日趋完善,这为以制备和生产手性药物为主要内涵的手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由化学控制技术和生物控制技术两部分组成。手性药物的化学控制技术可分为普通化学合成、不对称合成和手性源合成3类;手性药物的生物控制技术包括天然物的提取分离技术和控制酶代谢技术。以前手性化合物为原料,经普通化学合成可得到外消旋体,再将外消旋体拆分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或手性药物,这是工业生产手性药物的主要方法。1985~2004年上市的58个含有一个手性中心的手性药物中,有27个手性药物是通过手性拆分法生产的[ 4 ]。 1结晶法拆分 结晶法拆分包括直接结晶法拆分( direct crys ta llization resolution )和非对映异构体拆分( dias te reom er crys tallization resolution) ,分别适用于外消旋混合物( conglom e rate)和外消旋化合物( racem ic compound)的拆分。在一种外消旋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直接加入某一对映体的晶种,即可得到一定量的该对映体,这种直接结晶的拆分方法仅适用于外消旋混合物,其应用几率不到10%。外消旋化合物较为常见,大约占所有外消旋体的90%。通过与非手性的酸或碱成盐可以使部分外消旋化合物转变为外消旋混合物,扩大直接结晶法拆分的应用范围。 对于外消旋化合物,可采用与另一手性化合物(即拆分剂, reso lving agent)形成非对映异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萘普生)2011版

手性药物萘普生的光学拆分法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学拆分法制备手性药物萘普生,了解拆分消旋化合物的原理,学习用旋光仪分析手性药物中间体光学纯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具有手性的药物其对映体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因其药效高、副作用低和安全等优点,受到了化学家和制药企业的重视,近二、三十年,手性药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销售额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 萘普生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研究表明(S)-萘普生的药效是(R)-萘普生的28倍。 目前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手性源合成法: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他手性化合物。②不对称催化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③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外消旋体拆分成两个对映体,其中化学拆分法是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方法。化学拆分法是利用如果外消旋体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与某一光学活性试剂(拆分剂)进行反应,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盐或其它复合物,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者分开,最后把拆分剂从中分离出去,便可得到单一对映体。 本实验拆分的反应式如下: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H3CO CHCOOH CH3 (+)-萘普生 (-)-葡辛胺 拆分 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S)-萘普生,需测定其对映选择性,即产物的对映体过剩(ee 值)。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利用的是旋光仪的方法。 三、仪器和试剂 旋光仪;熔点仪;磁力搅拌器(带加热控温);搅拌子;100 ml烧瓶;冷凝管;布氏漏斗;烘箱;小勺。 主要原料、试剂的规格和用量 名称规格用量外消旋萘普生 C.P. 2.5 g (—)-葡辛胺 C.P. 3.2 g 甲醇 C.P. 50 mL 氢氧化钠 A.R. 少量 盐酸少量

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氨基锌酞菁的固相合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酞菁类化合物是具有四氮杂四苯并卟啉结构的化合物。自1907年最初发现以来,其发展相当迅速,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已有5000多种酞菁类化合物问世,用途也由最初的有机颜料和染料扩展到其他许多重要领域。酞菁颜料以其优良的耐热、耐晒、耐酸碱性能及鲜艳的蓝绿色泽在工业上广泛用于汽车、服装、食品、印刷、橡胶、纺织、皮革等的着色工艺;尤其80年代以来,酞菁类化合物在光电复印等现代高技术领域得到新的应用,掀起了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热潮。 近些年来,随着纺织等行业对染料新品种的需求趋于饱和、染料工业的发展日益趋于成熟,对应于传统行业的染料品种的开发缓慢。功能材料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范围。酞菁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最早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酞菁已涉及太阳能电池、电子照相、光盘存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光敏化和荧光特性,在新型功能材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响金属酞菁合成产率的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比例、催化剂和反应时间等,本论文主要采用固相法,根据不同反应物的比例和温度来研究合成四氨基锌酞菁的最佳条件。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先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通过比较实验数据,(产率、红外和紫外光谱测定,),研究金属酞菁的结构,并测定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出最优条件。合成的四氨基锌酞菁与四硝基锌酞菁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对扩大酞菁化合物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多组对比实验,用固相法探索出合成硝基为取代基的四硝基锌酞菁的最优条件,然后,研究出将硝基取代基还原为氨基为取代基的四氨基锌酞菁所需的最佳反应条件。最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产物,并对每步生成的物质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检测,确定其成分。

仑伐替尼磺酸盐项目立项报告

[键入公司名称] 乐伐替尼磺酸盐立项报告*****部 2018/12/1

目录 1品种概况简述 (1) 1.1 乐伐替尼产品相关信息 (2) 1.2上市品图样及结构 (3) 1.3 作用机制及药代 (4) 1.3.1作用机制 (4) 1.3.2药代动力学 (4) 1.4临床研究 (5) 1.4.1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5) 1.4.2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 (5) 1.4.3不良反应 (5) 2市场概述 (6) 2.1患病率和人群分布 (6) 2.1.1甲状腺癌 (6) 2.1.2肾细胞癌 (6) 2.1.3肝细胞癌 (7) 2.2 临床试验/实践情况 (7) 2.2.1新颖的作用机制 (7) 2.2.2与现有一线用药相比,有效性明显提高,不良反应类似 (7) 2.2.3新适应症的临床实验正在开展 (8) 3市场分析 (9) 3.1 国外市场情况 (9) 3.2 国内市场情况预估 (9) 3.3 国外(内)已上市的竞品药 (11) 3.2.1分化型甲状腺癌 (11) 3.2.2 肾细胞癌 (12) 3.4乐伐替尼的市场机会与风险分析 (12) 3.4.1乐伐替尼市场优势 (12) 3.4.2乐伐替尼横空出世,为中国患者量身打造 (13) 3.4.3 乐伐替尼REFLECT研究的中国结果 (14) 附件1:乐伐替尼合成路线 (15) 附件2:相关杂质 (18) 附件3:FDA溶出数据 (20)

乐伐替尼磺酸盐原料及其制剂 缩略语 新药注册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NDA)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 欧洲药物管理局(EMA) 甲磺酸乐伐替尼(Lenvatinib mesylate),也称甲磺酸乐伐替尼,本文简称乐伐替尼

坦西莫司研究进展

坦西莫司研究进展 摘要】坦西莫司是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的首个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 白(mTOR)抑制剂。治疗晚期RCC的Ⅱ/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坦西莫司对RCC有 显著疗效。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文就坦西莫司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 综述,为原料合成、制剂开发及质量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坦西莫司肾癌靶向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81-02 2007年5月美国FDA批准惠氏公司惠氏制药子公司的坦西莫司注射剂(商品名:Torise|),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是首个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蛋白抑制剂靶向治疗肾癌的药品,是已上市唯一可特 异性抑制mTOR激酶(细胞内调节细胞增生、细胞生长和细胞存活的关键蛋白质) 的药品。其III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α-干扰素(目前治疗肾细胞癌的常规物,temsirolimus可将中位生存期延长3.6个月(增加50%)。[1] 坦西莫司Temsirolimus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吸湿性。难溶于水;易溶乙醇。别名:CCI-779;中文名:雷帕霉素 42-[3-羟基-2-(羟甲基)-2-甲基丙酸酯;英 文名:rapamycin 42 [3-hydroxy-2-(hydroxymethyl)-2-methylpropanoate];分子 式:C56H87NO16;相对分子质量:1030.30,CAS登记号: 162635-04-3。 1 结构研究 近年的研究表明,西罗莫司在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各种支架 管置入导致的血管再狭窄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惠氏公司开发的西罗 莫司作为抗癌药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大量的试验已经证实,西罗莫司可抑制 多种癌细胞的生长。虽然西罗莫司的生物活性很强,但由于起生物利用度低和水 溶性差、结构不稳定等,使得该药物一直是通过非肠道给药系统使用,为了在临 床上更好地发挥疗效,人们对西罗莫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 了一系列具有临床价值的西罗莫司衍生物。 坦西莫司是惠氏公司在依维莫司的基础上研发的西罗莫司C42位丙酸酯类衍 生物,亲水性明显强于西罗莫司,是一种代表性的细胞增殖抑制药,在体外抑制 平滑肌细胞增殖方面与西罗莫司具有相似的趋势,但在相同药物浓度下,抑制作 用是西罗莫司的3倍;同时该衍生物具有与西罗莫司相当的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可单独或与其他化学药物联合给药,能够有效地抑制人类早期神经外胚层及 成神经细胞瘤的生长。更为重要的是,该药物对在体外耐西罗莫司的U251恶性 胶质瘤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目前该药物已经上市,商品名为Torisel,主要治疗 肾细胞癌;同时基于该药物的洗脱支架目前正在处于动物模型实验阶段。[3] 2 合成工艺研究 坦西莫司是雷帕霉素(rapamycin)的衍生物,其专利报道的合成方法有三种。 合成方法一[4]:都是以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经过羟基保护、成混合酸酐通 固定化酶催化对雷帕霉素进行酰化和脱保护基生成目标产物。 合成方法二[5]:首先是雷帕霉素的31位经四甲基硅烷的甲硅烷化,再以2,2-二 羟甲基丙酸为原料,经过羟基保护、成混合酸酐对雷帕霉素进行酰化和脱保护基 生成目标产物。 合成方法三[6]:区域选择性合成方法,首先是雷帕霉素的31和42位经氯化三甲 基甲硅烷的甲硅烷化,随后经过硫酸区域选择性在42位脱甲硅烷化,然后再进

手性药物的合成综述

手性合成的综述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 目录 手性合成的概念与简介 (2) 手性药物的合成的发展历程 (3) 手性合成的方法 (5) 几种手性药物合成方法的比较 (7) 化学—酶合成法合成手性药物的实例 (7) 手性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0) 参考资料 (13) 手性药物的概念与简介 手性(英文名为chirality, 源自希腊文cheir)是用来表达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对称性的术语。人的手是不对称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不能叠合,彼此是实物和镜像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化学中称为“对映关系”,具有对映关系的两个物体互为“对映体”。 化合物的手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因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的排列是三维的。例如,图1中表示乳酸分子的结构式1 a和1 b,虽然连接在中心碳原子上的4个基团,即H, COOH, OH和CH3都一样,但它们却是不同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右手和左手之间的关系一样,互为对映体。 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生命现象中的化学过程都是在高度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的。构成机体的物质大多具有一定空间构型,如组成蛋白质和酶的氨基酸为L-构型,糖为D-构型,DNA的螺旋结构为右旋。在机体

的代谢和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如酶和细胞表面的受体)一般也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 由自然界的手性属性联系到化合物的手性,也就产生了药物的手性问题。手性药物是指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因素,而且由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的药物,其中只含有效对映体或者以有效的对映体为主。这些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仅是旋光性有所差别,分别被命名为R-型(右旋)或S-型(左旋)、外消旋。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与体内的大分子之间严格的手性识别和匹配而实现的。 手性制药是医药行业的前沿领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分子手性催化的主要贡献者。自然界里有很多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具有两个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很像人的左右手,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当一个手性化合物进入生命体时,它的两个对映异构体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对于手性药物,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有效的,而另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手性制药就是利用化合物的这种原理,开发出药效高、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临床治疗方面,服用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不良)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和人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药物总数约为1900种手性药物占50%以上,在临床常用的200种药物中,手性药物多达114种。全球2001年以单一光学异构体形式出售的市场额达到1 472亿美元,相比于2000年的1 330亿美元增长了10%以上。预计手性药物到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2 000亿美元。 在许多情况下,化合物的一对对映异构体在生物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代谢速率及毒性等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在吸收、分布和排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还有对映体的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但按药效方面的简单划分,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1、只有一种对映体具有所要求的药理活性,而另一种对映体没有药理作用,如治疗帕金森病的L-多巴(图2中a),其对映异构体对帕金森病无治疗效果,而且不能被体内酶代谢,右旋体聚积在体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2、一对对映异构体中的两个化合物都有等同的或近乎等同的药理活性,如盖替沙星(图2中b),其左旋体和右旋体的活性差别不大;3、两种对映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如镇静药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图2中c),(R)-对映体具有缓解妊娠反应作用, (S)-对映体是一种强力致畸剂[1,2]。因此,1992年3月FDA发布了手性药物的指导原则,明确要求一个含手性因素的化学药物,必须说明其两个对映体在体内的不同生理活性,药理作用,代谢过程和药物动力学情况以考虑单一对映体供药的问题。目前,手性药物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手性药物的合成也成为目前各国研究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手性药物的合成的发展历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