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社会心理学_ 复习纲要201505

【公共】社会心理学_ 复习纲要201505

【公共】社会心理学_ 复习纲要201505
【公共】社会心理学_ 复习纲要201505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两类:

1.强调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受行为主义的影响)。

如G. W. 奥尔波特(G. W. Allport)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存在的影响。

缺点: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2.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受社会学的影响)。

从社会组织、文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

如艾尔乌德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缺点:未强调研究人的心理。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孙本文

胡寄南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学

(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各种社会化过程:如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影响:如自尊(包括一般自尊、体像自尊等)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亲和动机等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归因(如利己归因偏差等)等。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如对同性恋的态度、对核电站的态度等)。

态度的结构、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形成与改变的条件和过程、态度的测量等

(5)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如从众等)等。

(二)群体社会心理学

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作用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从众、服从等

群体凝聚力

群体领导人的地位、作用、领导行为方式

大众心理现象,如流行、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

民族心理

性别差异心理

(三)应用社会心理学

1.三个阶段:

兴起阶段

霍桑实验、利克特的态度量表、二战的刺激

演进阶段

扩展阶段

黑人运动、妇女解放、青年运动

2.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特点:

一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

二是明确的价值定位

三是注重社会效用

四是全方位的视角

五是强调现场情景研究

六是实践方面的考虑

七是触及不同层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

3.一些分支:

管理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

企业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环境与都市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爱情与婚姻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

专门方法论

具体方法和技术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

西方:方法论等同于具体的做法。轻视方法论问题。重实际研究、轻理论指导。前苏联:重视方法论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

我国: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

(一)心理学方法论原则

把注意力放在个体的心理状态,以此为根据判断群体的心理状态、特点和性质个体水平的心理现象(微观层次)

如动机、认知、态度

(二)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把社会结构作为根本的着眼点

把社会心理现象看作为超个体的构成体,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不能归结为各个个体的心理状态

群众性的心理现象(宏观层次)

如流行、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

将社会学与心理学方法相结合

(三)比较文化方法论原则

强调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

揭示各种文化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关系和社会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

注意点:种族、民族、群体的团结

优生学、颅相学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一)变量:指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

自变量(或叫“独立变量”):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用以确定对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

影响。

因变量(或叫“非独立变量”):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

例:噪音水平对人的利他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

自变量:高低不同的噪音水平

因变量:不同次数的利他行为。

概念的操作性定义:通过一定操作去测量某个概念的做法。

相关关系: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即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

正相关、负相关

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如:因细菌感染而发烧的病人的心跳和呼吸频率的研究

(二)效度和信度

效度: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也即所测结果必须符合各种测量的目的。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扰的程度。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实验室研究:内在效度较高,外在效度较低。

现场研究:内在效度较低,外在效度较高。

信度:一个测量所测得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也即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观察法

1.观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

2.分类:

一般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其活动和表现。

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与隐蔽参与观察法

费斯汀格的研究

3.观察技术的发展:

微型摄像机、卫星摄影技术

4.注意点:

一要连续性观察

二要轮换性观察

三要隐蔽性观察

5.优缺点

优点:现实性

缺点:a.难以控制自变量,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观察者效应:因观察者的存在使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影响;

c.观察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法

首因效应的实验研究

E-I

I-E

E-E

I-I

1.特点:对于所研究的情景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尽可能防止

无关因素的干扰。

2.实验组和控制组

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

3.随机化

实验取样的随机化,以减少实验结果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4.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

如:噪音对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5.分类:

a.实验室实验法

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

优点和缺点

b.自然实验法: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

如温度对于汽车响喇叭的作用

特点:人为性比实验室实验法低

优点和缺点

c.现场实验法: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

如霍桑实验

优点和缺点

(三)调查法:

访问法和问卷法

问卷法:社会心理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1.优缺点

2.内容:

个人资料

正式题目

3.注意点:

a.提问的问题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如:调查女性对今日妇女地位看法的两道题目

b.抽样

样本要有代表性

如:研究“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意见”

以大一学生和军事院校大四学生为被试(四)个案研究法:

1.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

2.临床心理学家用的最多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3.特点:

个案

广泛收集个案资料

如法律心理学中对犯人的研究

兼用多种方法

(五)跨文化研究法

通过对两种或以上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文化人类学家

米德的研究

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少女研究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一)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a.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现

b.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

c.克服方法:

双盲法

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2.被试者的偏向:要求的特征、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

解决方法:

不暴露被试身份

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

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二)伦理问题

1.三个伦理问题:

a.个人隐私的侵犯

要保密

b.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如:紧急时刻的助人行为的研究

知情同意

事后告知

c.实验性痛苦

金巴多的监狱实验:“犯人”和“看守”

2.三条原则:

a.自愿参加

b.风险最小

c.风险—获益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答布”(Taboo):最早的社会心理现象

《摩西十诫》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霍兰德

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社会分析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时期):

19世纪上半叶以前

西欧思辨哲学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对斯金纳有深刻影响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本性的影响

对弗洛伊德有深刻影响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时期):

19世纪下半叶到1920年以前:社会经验论

描述性的

1.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社会学的影响和心理学的影响

3.社会心理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源泉: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黑格尔的民族精神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黎鹏的群众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20年以后:社会分析论

特征: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

(一)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研究

其1924年出版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把对社会的宏观研究缩小到微观研究,把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三)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征,揭示一定文化因素与某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近七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信仰、偏见、说服、宣传、态度改变、大众传播

(二)战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戈夫曼与社会大舞台

角色理论

“戏剧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阿伦森:不协调是由人的认知与其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造成的。

归因理论的大师们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维纳的原因维度理论

罗斯的归因错误与偏差

(三)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美国:霸主地位。

但上世纪70年代出现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原因有三:

a.理论定向问题:长期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

b.研究方法问题:太过于强调实验法。

c.社会期待问题:社会的期待较高,但未能满足社会的期待。

2.欧洲: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建立。如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五、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况

第一阶段:1949年之前的初步发展阶段

孙本文、张耀翔、费孝通、周先庚

起步较晚。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80年左右的停滞和空白阶段

第三阶段:1980年以后

1982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成立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群体心理学

a.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假定:

精神世界: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力比多:由性本能扩展到人对快乐的寻求与满足)

人格构造: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口唇区阶段、肛门区阶段、生殖器阶段、生殖欲阶段

b.群体心理学: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中

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

2.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荣格、阿德勒、霍妮、弗洛姆

二、符号互动理论

1.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a.两个假定

b.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如:姿势(既是动作,又是语言)

2.自我:主观我与客观我

3.客观我形成“一般化的他人”,进一步发展到一个社区的共同价值观、态度和规范。

4.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准备、玩耍、游戏阶段

三、社会学习理论

1.主要研究外显行为。

2.由新行为主义衍生而来:华生、斯金纳

3.操作主义:操作行为是在不具备已知刺激的情景下,有机体对自身需要的刺激自发产生的反应。4.对模仿行为的研究

学习包括四种基本元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例:糖果的获得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他将行为主义的研究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景中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

b.认知因素(如对奖罚的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四、社会认知理论

1.主要研究人的主观意识,如态度、动机、知觉、偏见、归因等

2.两个主要理论来源:

格式塔学派:强调知觉的整体性

勒温的场论:场包含了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行为是人和当时的环境作用的结果。

3.海德的平衡结构理论(P-O-X模型)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协调理论

4.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倾向性归因理论、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5.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五、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由于一贯地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导致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没有研究甚至不能研究,严格的定量分析难以解释许多现实问题。

2.后现代主义:

作为对“因科学主义而给社会心理学带来的危机”的一种反动而出现。

3.两个理论来源:

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实证主义科学方法的批判

库恩的范式理论

4.格根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

a.反对机械论和实证主义,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

b.蔑视低级心理的研究,重视高级心理的研究

c.反对还原论、简约论和拟兽论,提倡从整体论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

第二章成为社会的一员——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霍兰德的定义

2.社会化过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两个过程: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3.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两类: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4. 个体内化: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

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方式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机制:

(1)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班杜拉: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2)认知加工和主观认同

弗洛伊德:认同;自居作用

(3)社会比较

费斯汀格:缺乏明确的标准时的社会比较

5. 社会化的作用:使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任务:掌握社会的期待和行为规范;用行为规范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自然人

社会人

例子:狼孩

二、社会化理论

(一)弗洛伊德与“三个我”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2.社会化的历程:

幼儿:“本我”

儿童期及以后:先“自我”出现,再“超我”出现。

例如:在车上很累的你,不得不让座;

“指鹿为马”

(二)华生与环境决定论

1.行为决定环境

2.社会化的历程:

是应用于孩子身上的外在力量的作用,不需要任何内部结构的改变。

如:性别特征的形成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三)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

1.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

有操作阶段(2岁左右到7岁)

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

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

3.任何儿童都要按同样的顺序走过所有的阶段

他认为:像“可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孩子教以任何东西”的说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事实上也是荒谬的。

三、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的阶段

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

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

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

然后是情人,像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

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着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

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

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锺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声,像是吹着风笛和哨子。

终结着这段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一)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论(具体年龄请参照书本):

1、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该阶段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年头。信任的培养是需要温暖的、慈爱的养育。其积极后果是越快的和最低限度的恐惧。当儿童受到虐待或遭到冷落时,就会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2、童年期:自主对羞愧怀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e)。该阶段出现在婴儿后期和幼儿期。对养育者产生信任后,婴儿开始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行为。他们主张独立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婴儿期收到过多的限制或过于严厉的惩罚,婴儿会羞愧和怀疑。

3、学前期:自主对内疚(autonomy vs guile)。4~6岁。面对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挑战,儿童需要主动的、有目的的采取行为。在这个阶段,成人希望儿童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能够照顾自己的物品,照顾自己。如果儿童缺乏责任感或外界使其过于焦虑,他们会产生令自己难受的内疚感。

4、学龄期: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该阶段大约出现在儿童的小学阶段,从6岁到秦春期或青春早期。儿童的主动性引领他们尝试大量的全新的体验。在童年早期结束的时候,儿童的想象力开始扩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但这个阶段同样存在产生自卑感、挫败感和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的危险。

5、青春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s identity confusion)。该阶段对应青春期。这个青少年开始尝试发现自己是谁,自身的特点以及人生目标。这个时期,应当允许他们探索获得健康的自我同一性的不同途径,这是必须的。

6、成年早期:亲密对疏离(intimacy vs isolation)。对应20~24岁,即成年早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与他人建立有利的亲密关系。埃里克森将亲密描述为“发现自我,却在另一个人中失去自我。”这个阶段,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一个人无法与爱人或有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与社会疏离,对个人而言,孤独可能成为生活中最大阴影。

7、成年期:繁殖对停滞(再生力对停止,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对应于25~65岁,如何把某些正确、有意义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代。这里包括养育和教育的角色。埃里克森将停滞描述为“感觉自己对于栽培后代无所作为。”

8、老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integrity vs despair)。对应成年晚期,从65岁直到死亡。老人回首医生走过的日子,反思过去,对自己的评价。

小测验:你获得了同一性吗?

(二)婴儿期的依恋研究

陌生情景实验

1.三个类型:

安全依恋型

不安全依恋型—回避型

不安全依恋型—矛盾型

2.美国中产阶级样本:

安全依恋型70%

回避型20%

矛盾型10%

3.依恋类型对儿童行为的预测

追踪研究

(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研究

从青春期开始,儿童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朋友和小团体。

认同危机

马加爵的案件

第二节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社会化

定义

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赫什):关心他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行动。

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知

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论

核心: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改变和提高。

1.皮亚杰

对偶故事

道德判断的两个阶段:a.根据行为的现实后果;b.根据行为者的意图

2.柯尔伯格

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故事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a.前习俗水平

(1)服从与惩罚定向

(2)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b.习俗水平

(3)好孩子定向

(4)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

c.后习俗阶段

(5)社会契约定向

(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7)已超出了前六个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对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二)道德情感

定义

童年期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已经比较丰富。

我国的研究:

李怀美等(1989)的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五种水平

(三)道德行为

定义

人的品德最终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和说明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紫格尼克效应”与品德形成的“张力论”

“紫格尼克效应”

品德形成的“张力论”(斯温森)

道德品质形成的三个阶段:

(1)“我—你”间的张力阶段(婴幼儿期);

(2)“自我—社会”间的张力阶段(童年期);

(3)“自我—社会张力内化”阶段(青年期)。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性别角色是怎样获得的?

弗洛伊德:生理解剖结构差异

社会学论者:家庭社会文化的影响

认知发展论者:儿童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认同

1.生物学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男女心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1)染色体特征

(2)大脑两半球单侧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

男女在大脑两半球的发育速度和成熟水平上存在性别差异

(3)性腺激素

2.社会文化定型

社会文化的影响使性别差异定型。

鲍利的研究

米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柯劳利的研究

3.认知发展

柯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中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是由于儿童自身认知的发展。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

(1)性别认同

儿童认识了自己的性别标记

(2)性别分化

儿童做与性别一致的事情

决定于身体意象的意义:

男性:行动、侵略、权威和尊严等

女性:相反的特质

(3)亲长认同

男孩认同父亲

女孩则“互补模仿”

(二)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1.能力的差异

a.观察力:

男性:观察型;女性:分析型

b.记忆力

男性: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女性: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

c.思维力

男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d.语言能力

女性占绝对优势

Question:有没有女性的口吃?

2.行为差异

a.侵犯与利他

男性的侵犯行为强于女性;女性的利他行为较男性多

b.支配行为

男性的支配行为较女性多。

3.个性差异

男性:更易于进取,更好斗,喜欢自夸,敢于冒险,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女性:较柔和,更富于同情心,更具审美观念,更注重家庭生活。

a.自信心

女性的自信心、自我评价较男性低。

b.成就动机

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

c.移情作用

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同情心、情绪表达性

d.交际

传统看法:女性比男性更爱交际

男性喜欢结交“帮友”,女性喜欢结交为数不多的“密友”

三、政治社会化

定义

“人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的政治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

一、遗传因素

是社会化的物质基础。

如: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比较研究

二、社会环境与教育

(一)社会文化:

米德的研究: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怀特的研究:A型文化;B型文化

(二)家庭: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1.童年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原因:

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2.正确的教养方式(鲍伦德):

管束

冀望

教导

关爱

3.父母的类型(鲍伦德):

专制型父母

威信型父母

宽容型父母

4.威信型父母最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原因:

具有工具性能力(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

友善、助人、合群、自信。

(三)学校

1.在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系统哦教育;

社会角色学习;

接受评价

2.教师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权威和榜样;

“罗森塔尔效应”

(四)同辈群体

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超过了父母的影响。

1.同辈群体的影响:

依恋;

社会整合;

价值的保证;

可靠的同盟感;

获得指导;

助人的机会。

2.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反社会

(五)大众传播媒介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扩大了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途径;

缩小了青少年世界之间的差异;

给青少年提供了榜样;

使青少年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

造成了青少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2.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积极意义:

扩大了认知窗口;

提供在虚拟中体验社会角色的经验;

对个性成长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意义:

道德社会化的危机;

互相欺骗,快乐原则

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网络缩小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的同时,却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芙蓉姐姐”

第三章认识自己——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1.定义:是对自己身心状况和与他人、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2.分类:

按自我意识的内容分

生理(物质)自我

心理(精神)自我

社会自我

按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分

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知)

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

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意志(意)

自我检查、自我监控、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是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

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几个重要内容

一、自我觉察:把目光投向自己

1.自我觉察

2.自我关注

面试

自我关注的作用

自我关注与神经症

二、自尊:你怎样评价自己

1.詹姆士: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2.外显自尊的测量

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

Pope和McHale(1988):知觉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3.内隐自尊的测量

内隐自尊量表(Kitayama & Karasawa,1997)

东西方人的自尊差异研究

4.自尊的稳定性

自尊不稳定的人

较敏感且具有防卫性

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

攻击和愤怒倾向

自尊稳定且高的人

攻击性低,对自我的威胁具有很大的免疫力

5.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低自尊的人

高自尊的人

三、自我效能: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

自我效能感:

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不是一般的个性特质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高自我效能感

低自我效能感

(一)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对女性职业选择的影响

(三)自我效能感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四、自我控制:你能把握自己吗

儿童自控能力的研究:

“延迟满足”实验

成人自控能力的研究:

三种自控行为

(1)成长型;

(2)改良型;

(3)矫正型。

第三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自我意识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健全发育的大脑;

适当的社会环境。

一、自我意识的诞生: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一)自我意识培养的两个途径:

反复循环式的活动

语言交流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1.物—我知觉分化

2.人—我知觉分化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二、性别认同: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1.表现:

对自己性别的认识

采取与性别相符的行为

2.理论解释:

精神分析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

2.性别边缘:关注同性恋

“断背山”

将同性恋从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删除的原因:

能融入社会

不是病理学整体

性倾向是正常人类多样性的一个方面

第四节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

自我评价

自我美化

自我表现

一、自我评价

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

两种方式:自我估价、社会比较

(一)自我估价

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

(二)社会比较

通过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1.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当个体需要认知自己但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会通过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比较来认知自己。

“你愿意做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还是更愿意做一条大池塘里的小鱼呢?”

a.下行社会比较: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

和陌生人比较:?

和不如你的至亲的人的比较:?

b.上行社会比较:和比你好的人比较

和你遥不可及的陌生人的比较:?

和内群体的人比较:?

和亲密的人的比较:?

二、自我美化

自我概念(自尊)受威胁→自我美化

方式:

1.选择性遗忘

人通常会遗忘自己不愿保留的记忆。

2.自我照顾归因

利己归因偏好

3.自我设障

人们有时会积极主动地预先设置障碍,为以后的失败找到理由,从而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4.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既定的自我目标落空时,人们通常会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

5.有选择性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个体便可能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

6.缺陷补偿

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重新评价,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三、自我表现

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1.自我表现的表现形式

真实性的自我表现

策略性自我表现

2.自我监控对自我表现的影响:

低自我监控者:真实的自我;

高自我监控者:有利于自己形象的自我表现

四、动物有意识吗?

镜中的“自我”

大猩猩、海豚

猩猩的欺骗行为

第四章对社会的认识与推理——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三个阶段:

社会知觉

社会印象

归因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一)面部表情

1.人类表情和姿势的遗传

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2.面部表情是一部“世界语”

3.最富有表情的部位:

眼部肌肉、口部肌肉、颜面肌肉

不同的意义:

眼睛:哀伤

口部:快乐和厌恶

前额:惊奇

(二)身体语言

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

芭蕾舞中的角色

竖起大拇指的不同文化含义

一般:夸奖

希腊:侮辱

(三)言语表情

听话听音

悲剧影星的台词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不超过300字)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的内容有公共关系概述及其起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公共关系的三大目标、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工作四步法、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国际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及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1.公共关系的科学定义、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解公共关系的职能 2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公关人员的素质、公关机构的类型; 4.公关专题活动的类型。 5.现代企业CIS和CS战略。 6.国际公共关系 7.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二)重要知识点 1.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三大目标、社会组织形象的概念、社会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塑造; 2.收集信息及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 3.公关策划内容、基本方法和技巧。 4.公关传播的渠道、特点和方法。 5.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 1.理解公共关系的科学定义、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解公共关系的职能 2.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公关人员的素质,公关机构的类型;

3.熟练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三大目标、社会组织形象的概念、社会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塑造; 4.掌握收集信息及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 5.掌握公关策划内容、基本方法和技巧。 6. 掌握公关传播的渠道、特点和方法。 7.了解公关专题活动的类型。 8.了解现代企业CIS和CS战略。 9.掌练掌握政府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 10.理解国际公共关系及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二)能力要求 1.能独立进行公关信息收集、开展公关调查。 2.能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公关设计,制定公关计划,提出策划方案。 3.能根据公关目标选择传播媒介、采用适当方法,开展公关传播工作。 4.能根据组织内外的公共关系状况,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协调工作。 5.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素质要求 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 (一)教学模式 多样式教学,其中运用到传递-接受式教学模、,抛锚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二)作业要求 作业要高质量、独立地完成。 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卷面( %)+平时测验( %)+课程论文( %)+平时与作业( %)) 成绩考核的依据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期末考试、平时小测验、平时考勤与作业。期末考试及小测验均为闭卷,作业为开放式。权重分配为:卷面(60 %)+平时测验(20 %)+ 平时与作业(20 %)。 七、学生学习建议 (一)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管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这些先修课程都是结合本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的必要积累,在教学环节方面应该使学生逐步培养一些分析和解决公众问题及塑造社会组织良好形象的能力及兴趣。 (二)学习建议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BGen1090 2.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 3.课程类型:专业选修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课程主要面向专业:秘书学 6.总学时:32,其中实验(实践)教学学时:0 7.学分:2 8.修读该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条件:无 二、课程概述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具有特殊的管理功能,即通过组织形象的有效管理来提升组织的无形资产。它关注的是政治、经济、环境、技术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均表现出它广泛的可参与性、协调性、传播性以及塑造形象的专业特征。在现代社会,公共关系学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组织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课程教学目标(括号内是秘书学专业对应的培养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国内外公共关系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 2.2) 2.掌握与公共关系课程相关的专业术语的内涵、分类、特征等(2.2) 3.认识各类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任务(2.2) 4.把握公共关系在各类活动中的作用(2.2) 5.掌握与公关关系课程相关的技巧与能力(2.2) 6.培养与公共关系课程相关的素养(1.1\1.2 \1.3\2.2)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建议

五、教学内容及要求 单元一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兴起(4学时)(一)教学内容 1.历史上人们对关系的认识和重视 2.近代社会变革与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萌芽 3.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 4.20世纪国外公关事业的成熟与发展 5.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 (二)课程重点、难点 1.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 2.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 2.认识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必然性和基本趋势 单元二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2学时)(一)教学内容 1.社会组织分析 2.组织的生存环境 (二)课程重点、难点 1.组织的内涵、特点与分类 2.公共关系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组织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2.了解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环境的构成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工商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1002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运用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总结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经验和技巧而形成的高度交叉、边缘的现代管理学科。主要讲授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基础理论课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公共关系传播活动设计展示,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口与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增强公共关系意识,养成规范良好的礼仪行为; 2.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公共关系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产生与发展、公关主体、公关公众、传播活动、公关礼仪等专业知识。 2. 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基本原则,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对象分析、四步工作法。 3. 基本技能:掌握策划、组织各类公共关系专题传播活动的沟通、合作、口头及形体表达技能。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集科学性、艺术性、边缘性、创新性为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有“知易行难”的特点。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与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公关实务活动展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动口与动手的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录像、录音、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属于基础课,可以无任何先修课地进行教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公共关系的现实表现、公关人员的素质要求、各类公众的认知及分析等)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动口及动手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9、群体心理10、大众心理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⑴开放式的;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⑶个案的深度访谈;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㈢期待效应;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⑴理解性原则;⑵准确性原则;⑶客观性原则;⑷选项排他性原则。 第三章人际关系 1、冲突时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2、美国学者潘迪(Pondy)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 3、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4、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5、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6、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7、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8、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侵犯行为的原因有哪些?因为被别人侵犯而反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到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等。 11、人际关系的含义: 狭义: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广义: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12、阿曼特对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四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公共关系学》2019春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导引 我们已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大纲里明确说明了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如何建立起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因此,我们无论是形成性考核还是期末的终结性考核,都是围绕这一要求而进行的。在以往的考试中,考试的内容主要分为个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对现实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近几年考试的情况看,基础知识部分的情况比较好,而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分析案例的题则丢分比较多。其实,要做好这类题,我们首先还要先掌握好基本的原理,比如公众的特点、策划新闻事件的特点及要求、危机公关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等等,掌握、理解了这些原理,才能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本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仍然是和以往的要求一样,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做好复习的准备,在这里把考试的要求及复习要点作一些提示。 一、考试说明 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 2.平时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面授及网上教学活动考勤、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平时作业是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平时作业分为四次,平时作业每次按百分制计分。学生要根据作业的要求按时完成并上交教师批改。教师要认真批改并做好登记。3.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占课程总成绩的80%。 (1)期末考试的方式:闭卷 (2)考核范围:期末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为依据。 (3)考试的题型大致包括名词解释(15%)、判断(10%)选择(20%)、简答(20%)、案例分析(35%)等。 二、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考核要求: 1.了解公共关系与宣传、广告、市场营销、庸俗关系等相关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考核要求: 1.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授课对象: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1、2、3、4班 总学时:54 学分数:3 适应专业:工商管理本、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物流管理与旅游管理本科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与传播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2、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3、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4、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5、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6、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7、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8、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9、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10、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11、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12、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13、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14、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15、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16、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学界关于公共关系定义的不同看法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