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哲笔记整理

中哲笔记整理

中哲笔记整理
中哲笔记整理

中哲笔记整理

孔子

仁学体系:1仁者爱人2克己复礼为仁3孝悌为本4杀身成仁。

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的“度”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中庸”概念最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庸”有三义:“平常”“不易”“用”。“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和而不同:孔子贵中尚和,但他所提倡的中和思想不是无原则的折中调和,故其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的术语,“和”是多样性的同一,“同”是抽象的同一性。孔子的???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

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这种运动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运动。“道”创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还要归于“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万物的过程即由无限落实到有限、从没有形质转化到有形质,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万物,但万物最后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运动。“道”广大无边,万物均由“道”生,万物从道分离出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万物的这种运动离道越来越远,远到极处,物极必反,万物又回到道的本根。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这种作用虽然很微弱(因为道纯任自然,让万物自生自长,以至于万物就根本感觉不到“道”的作用),但却持续不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柔弱代表着生机,弱之胜强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

致虚守静:虚、静也是道的特征。道正因为空虚不实,所以才潜藏着无限的生机,不断地创生万物。如果没有虚,道的创生功能就无法发挥出来。静是虚的表现。虚状之物必呈现静的状态。因此静也是道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致虚极,守静笃”即让内心清静、虚寂到极点。只有这样,心灵才能在不受任何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达到与道玄同合一的境地。因此,致虚、守静实际上成了个人接近、通达道的必要前提。

小国寡民:老子认为,随着文明发展,智慧的开启,不仅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自然”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膨胀的欲望所带来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由于过分严酷苛刻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人性的压迫与扭曲,已经对人的生存处境、对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这一切并非出于人性之本然,而是由于过分“有为”的结果。因此,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诈巧,用“柔弱不争”来消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

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望恢复到其本真的状态,社会也才有望回归稳定与和谐。这样的社会被老子成为“小国寡民”,在那样的社会里,国小、人少,兵器、舟车、文字这些文明的产物全派不上用场。人们永远定居在一个地方,彼此孤立,互不来往,过着一种自给自足、既没有矛盾也没有纷争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墨子

三表法:是墨子正面论证自己思想观点的基本方法。表有时又叫“法”“仪”“法仪”,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标准和方法。墨子认为,言论必须设定一些标准和仪法,这些标准和仪法是判断该言论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按照墨子的意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一共有三个,即“本之”“原之”“用之”。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由于前人的经验教训主要记载在书籍之中,所以本之的依据也就常常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说,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所以这种原之仍然属于归纳法的范围。它和第一表的不同只在于,一属直接经验,一属间接经验。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符合者即为真,可以接受,不符合者即为假,必须抛弃。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验证方法。

总之,三表法中既有作为直接经验的百姓耳目之实,由有作为间接经验的历史传说或故事,还有作为验证效果的万民利益,三者结合起来,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各主要领域。就此而言,三表法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尽管这个系统相对忽视了理性的作用,可是作为一种方法,它在论证许多问题上依然具有说服力。

察类明故法:所谓察类和知类,就是说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在内涵外延上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出现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所谓故即原因。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寻所论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察类是为了明故,明故则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前提。

孟子性善论:古代“心”指称人的思维功能与认知活动,孟子认为“心”具有道德本性。在孟子那里“心”不仅是一个认识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道德“本心”。依孟子看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孟子直接从“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道德“本心”确证人的“本性”的道德性,而明确主张“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还是只已发的情感心。这种已发的情感心产生于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普遍本性:因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普遍根性已然地具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仁”“义”“礼”“智”的“四德”。“四德”既已然地具足于每个个人的内在本性之中,这就说明人性本善。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接触外物发为喜怒哀乐才得以为善。善不是从外面加给人的,而是每个个人本心本性具足的。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孟子深化孔子的道德修养意识,强化“人学”作为“为己”之学、“成人”之学的价值表现他提出的“存其心、养其性”的修养方法和培养浩然之气的高尚人格追求中。一、仁义礼智的到的诉求和道德规范。五德“仁义礼智圣”中“圣”的要求太高了,一般人显然做不到,所以孟子在道德要求与相应的规范上,多讲“仁义礼智”四德,又以“仁义”二德为主。“仁”的一般要求关涉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人与禽兽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仁义之性;人们通过内心的修养而认识到这一点,达到道德的自觉,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那就是仁了。“亲亲,仁也”就是说关心和爱护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用于处理家庭伦理关系。同时也要处理社会伦理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从尊敬自己的父母,推广到尊敬别人的父母,从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这就是仁了。“义”一般含义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现实途径。如果说仁是道德规范的集中概括,那么义就是通向仁的道德行为的总称。要求人们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必要时甚至可以舍生取义。“义”的且仅要求就是“敬长”在家庭内部尊重兄长,在社会上则是尊敬君长。“礼、智”则是从属于“仁义”的道德范畴。

“智”就是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所谓的“礼”就是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或程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型。二、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道德修养既不能由别人代替,也不能抱怨别人。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只要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就找到了通向仁的最切近的道路。很显然,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也就是凸显了这种修养作为“成己”的要求的自律性。三、“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形成理想的人格,即“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最伟大、最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一种气,必须与道义相配合,否则就没有力量;那一种气,是正义的长期积累,不是靠偶然的行为就能获得的;相反,只要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情,那种气就会疲软。由此看来“浩然之气”,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而这一切都要靠内心的培养,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庄子

齐物论:庄子首先通过暴露事物的矛盾,而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之论。

一切事物,其属性、其功能,都是在相与对待的状况下才出现、才获得的,亦都会随着相与对待的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事物及其存在有相对性、不确定性。经验事物在性质、功能上的种种区分,既然都是在相与对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是极不确定与极可变动的,那么,在本然的意义上,未落入对待的情况下,它们实际上是“齐同”“齐一”的

庄子的“齐物论”,不仅致力于暴露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以引出“齐物”之论,更且致力于暴露经验知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而引出齐同种种之“物论”。物的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等种种区别,都依缘于不同的认知主体或主体的不同认知角度、不同认知情境而出现的。显然,经验知识和由经验知识加给外界的种种性质、功能的判别,不仅是极其相对的、极不确定的,而且还是极其人为、极为主观、极不可靠的。

既然人的认知及其分辨纯为主观、极不可靠,是“随其成心而师之”造成的,则人的这种认知与分辨完全没有意义。正因为如此庄子写作《齐物论》,才不金耀齐同万物,而且要齐同种种对物的认知与论说,即齐同种种“物论”

“逍遥游”: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精神追求首先就表现在出世追求。人之所以在世而为世所拘限,是因为人处于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而且人把在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的“己”执定为己我。人一旦有己、有待,则无法摆脱有限性而求得逍遥游。惟有“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二、“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人不可以不在世,不可以不与世俗处,然而对世俗的种种是非、善恶分辨又不可以当真,这是很荒诞的。一旦视实践为荒诞,在世间中,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这种顺适一切的态度就表现为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三、庄子的自由境界。庄子之游戏人生实为消解矛盾对待、消解知识理性的肢解与遮蔽而所取的一种人生策略、人生艺术。

公孙龙

白马非马:是《白马论》的中心思想。《白马论》对这一命题的论证大体上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从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证:“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是说“马”的内涵是一种形体,“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二者性质不同。既然“白马”是在形体之前加上了颜色的规定,那么它的内涵就与“马”的内涵不同了,所以说“白马非马”。

第二层是从概念的外延上进行论证:“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可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可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

马。”这也是说,马的外延广,包括一切马;白马外延狭,只包括白马。马对于颜色没有限定,所以求马时黄、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白马对颜色有限定,所以要白马时。黄、黑马都不能满足要求。对于颜色有限定与对于颜色没有限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白马非马。

事实层面上白马与马构成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不同于一般,然又为一般所包含。

离坚白之论:离坚白是公孙龙的另一重要观点,也是他整个学说的基石,离坚白的论证主要借助于一块坚白石来进行的。白和坚是这块石头的两种属性,它们共同构成这块石头的基本性质,但是公孙龙认识坚和白是相分离的。当我们看着块石头时我们只能看到白色,不能看到坚度,当用手抚摸这块石头时只能摸到坚度,不能摸到白色。所以借助于感官,我们只能形成坚石和白石的概念。所以坚和白并不同时存在于一事物中,是相分离的,这叫“一二不相盈”。此外事物的属性还可以与事物本身相分离叫“自藏”,白和坚并不仅仅现在的某一具体事物上,而是一切拥有此性质的事物的共同属性。当这些属性没有具体的表现就好像藏起来了。如果这些属性有其自在,那么也就不必依赖具体事物的而存在了。

很明显,公孙龙这里仍在讨论概念与事实、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是借人的认知而形成的,有特定与确定的内涵,它与杂处的实在物并不具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认知通道形成不同概念,也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不能将它们混同在一起。

无疑追求概念内涵的确定性与精确性,是公孙龙的独到处,但是他毕竟还是颠倒了名言与存在的关系。事实上由认知给出的名词概念的确定性与存在界复杂多变的事物不具对应性,这不是存在界的错误,而是认知的局限。

荀子

“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与认识论:一、“天行有常”的自然学说。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存在化与客观规律化。认为,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人世间的治乱吉凶,同自然本身的运行却毫不相关,仅取决于人之是否适应自然的规律。二、“心有征知”的认知取向。荀子确认“天”“天命”“天道”的客观自然性,同时也确认它的的可知性。人生来就具有认识的材质,客观事物之存在于变化又有可以被认识的理则。人的智能即从认识的材质与认识对象的结合中产生,认识则是认知的智能接触认识对象的结果。在此同时,荀子同样看到了“心”的思维功能,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又通过“虚壹而静”却掉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虚是指虚心,即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的知识。壹是指专一,即不因为对另一些事物有认识而妨碍专心地认识某一事物;静是指静心,即不让各种梦幻或空想来扰乱或空想来扰乱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知“道”,才能达到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大清明”认识境界。)三、“制天命而用之”的主体意识。寻在宣称,认识“天道”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荀子把“心”作为认识心而成就知识论,又借知识论的支撑,宣称可以通过把握“天道”来支配宇宙,通过支配宇宙来实现心性与天道的贯通。

性恶论:他提出了“性伪之分”,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伪”是“人为”的意思。人的情欲、情感、生理本能是“性”。道德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人的思虑的积累、官能的反复运用然后形成的行为规范。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孟子是理想主义者,荀子是现实主义者。孟子言行善,是说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礼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仪;道德的行为皆必须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改造。虽然一主性善,一主性恶,其实亦并非完全相反。究竟言之,良说未始不可以相容;不过两说实有其很大的不同。

化性起伪:荀子非常强调善的人为性人为善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群体性的生活秩序的

建构与确保的需要。“伪”即人为。在荀子看来,善就其本源,为出自于人的群体性的生活秩序的需要,而善的建立,则有待于心的作用。心有控制情欲能力,从而能够建立起道德意识。心的这种能力来自于它的认知性,即人的天赋的认识能力。仁义法正也可以为心知把握,因此人人可以成为道德的圣人。显然荀子不仅把道德看做是人为的,而且把道德的修为放置在认知的基础上即存心养性,注错习俗。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即自然规律,并不与人事相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治乱不是由于天的主使。日月、星辰、节气。在禹王、桀王时都是相同的,可是禹王时都是相同的,桀王时天下大乱,这都不是天的意志而是人事的问题。如果君上英明,政令平顺,即使发生这些灾害,也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如果君上昏暗,政令险恶,这些自然灾害即使不出现,也无法挽回或补救其厄运。

董仲舒

“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一、“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董子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人只把有虔诚地敬事上天,才能得到天的赐福。由此出发,他构造了一个天意主宰下的以阴阳、四时、五行为骨架的宇宙秩序。首先他把阴阳鱼四时相配,并把四时说成是“天之志也”。其后,他又把五行说成是“天之次序”,并把五行与五方、四时相配,即把木、火、金、水、土安排在东南西北四方,各住春夏秋冬之气,土则剧中兼主四方而成为五行之主。二、“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天既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当然也不在其外。“人副天数”之说既是“为人者天”之论的必然结果,也是“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在董子看来,天与人不仅是相与的,而且又是能够相互感应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同类相动”的理论这种相动、相应的现象不仅表现在天人之间。更表现在社会政治与国家兴亡之中。于是,经过“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这三个环节“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建立起来了。

性三品:董仲舒主张人性是受自于天的,“性”是生之“质”,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侄资”。这种材质性的本性是有善有恶、不一而足的。受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的影响,董仲舒主张人性是“可养而不可改”的。他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所谓的圣人之性,一类是所谓斗筲之性,剩下的是所谓的中民之性。圣人之性即孔子所说的上智之性,斗筲之性则是孔子所说的下愚之性。这两种人性是稳定的、不会改变的。而中民之性为数最多,它处在其中,是可上可下、能善能恶的,它也是董仲舒性论关注的核心。

在此董仲舒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所说的即是圣人之性,而荀子所主张的性恶论是斗筲之性,两种人性论尽管有其价值,但都是片面地,它们所关注的人其实是为数极少的。要探讨人的本性,就应该选择在层次上居于中间、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中民之性为研究对象。

四种法界:华严宗认为一真法界是通过在万有之中表现自己的,所以说一即一切。依据这种“一真法界”观,华严宗把法界也就是世界万有作了四个层次的划分:一是事法界,指的是具体的有生有灭的事物现象。二是理法界,就是洁净的本体世界,是一个无差别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真理,也就是真如佛性或法性,它是一切法所以的最高真理。三是理事无碍法界,华严宗认为理是事物的依据,事是理的具体表现。既然理是无差别的,不生不灭的,那么事物现象从理性所反映出来的差别性、一刹那生灭,就是不真实的,而只是一种幻相。但是这种幻相,这种非真实的现象毕竟是依赖着理而存在,所以理事是无碍的。四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就是指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既然事物都是幻相、假相,都是人心的产物,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都包含本体,所以各种现象彼此也都互相包含,圆通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这种无碍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韩愈道统说:为了振兴儒学,强化儒学在封建社会中的正统地位。拒斥魏晋以来流播广泛的佛道思想,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论。他认为“仁”就是普遍地“爱人”,“义”就是处事合适而得当,二者具有确定的伦理内容。这就是儒家的基本理念。道德应以仁、义为内容。

所谓“道”,即是依着仁义的要求去做;所谓“德”,即是指仁义本来具足于人的本性之中。二者应该合二为一。(韩愈以仁义为道德而直接赋予其形上学的意义,这意味着,儒家的形上学形态,开始由宇宙论转向以仁义为道德的本体论。)

李翱的复性说:李翱援佛入儒,以佛理说心,提出复性说。在他看来佛性的兴盛是由于人性的迷失,要把人们从佛性世界唤回现实的人的世界,关键在于唤醒人心本有的道德理性。李翱的复性说基本观点是:性善情恶,性静情动,息情以显性。性是人所赋命于天的先验本质,它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的内在根据;情是人有感于物而生的经验意识活动,它是陷匿人的理性,产生各种不善行为的根源。所以复现理性的清明,关键要平息或抑制人的情感。复兴的方法即使“弗思弗虑”。所谓“弗思”是指心灵寂然不动,随感而应,动静皆离,昭灵不昧的诚明状态。

柳宗元的历史观:柳宗元认为,天地并不神秘,而是客观自在之物,不能干预人的命运。人的祸福,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抱怨天意是不明智的,希望上天福佑更是荒谬的。《封建论》是柳宗元关于历史必然性的一篇著名史论。他认为,历史发展不以圣人主观意志为转移,有其客观必然之势。

刘禹锡的天人关系:刘禹锡从唯物主义天道观出,提出“天人交相胜”天人关系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天与人具有不同的职能。天非万物之上的神秘的幽冥主宰,而指“有形之大者”,是与人相对的客观的自然存在;天道与人道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以强胜弱所表现出来的天道自然原则与以是非公理所表现出来的人道法制原则,二者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干预,亦不可互相替代;天之能人未必能,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故曰“交相胜”。然而,刘禹锡认为,天胜人与人胜天的性质又自有不同,天胜人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人胜天是一个自觉自为的过程,这里突出了人胜天的主观能动性。其二,法大行则人胜天,法大弛则天胜人。人胜天靠的是是非公理。当法制严明的时候,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人蹈道必赏,违善必罚。这时是非公理是明确的,于是人们就相信自己而不轻信天命。当法制不够严明的时候,是非公理不再具有严格地界限,于是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天命论,人们就不再相信自己,也不再相信人道公理,于是委命于天,甚至连“天命”也一概怀疑。其三,理明则不言天,理昧则归乎命。人们相信宗教天命,除了上述的社会政治原因外,还有其认识上的原因,这就是对周围事物的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天地万物之间普遍存在着某种因果必然。人们一旦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把握了事物的数与势,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事物,这时就相信自己的力量;反之,就会相信异己的神秘力量,陷入宗教天命论。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在《太极图说》中提出宇宙长生原理及精神修养方法。周敦颐的宇宙创生图式为: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人类。宇宙的元初状态为太极元气,无极言太极元气无始无终。太极动静而分化出阴阳二期,阴阳二气变化交合形成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各一其性的五行又化和凝聚而产生万物,进而出现人类及人道伦理原则。

诚的最高哲学范畴:周敦颐从《中庸》中汲取了他最高的哲学范畴诚,他对诚的规定,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诚是万物性命之本原,并作用于万物始终的全过程之中。第二,诚是寂然不动之体,神是感而遂通之用。在至诚之后,诚是运动的,事物的动静差别是绝对的,“动而无静,静而无动”,故物不能自通。而神的动静差别是相对的。在本原阶段,至诚之前,神与诚同归于寂;进入至诚,神才感而遂通,开始发动。至于对万物,神则完全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因为万物不能自通,完全依靠神的作用才得以畅通。第三城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纯粹至善正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因而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

张载太虚即气:在张载看来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于“气”,无形的“太虚”亦是“气”。“气”凝聚时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时则回归“太虚”。回归“太虚”即是还原为“气”。“太虚”是气本来的存在状态,回归“太虚”,亦即是还原为“气”的本来状态。“气”聚为物与物散为“气”,都是“气化”过

程中的存在的暂时状态,“气”的运行变化本身是无穷的。作为事物本原的“气”是一种至上的是在谓之“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有别于有形的器物而言则是“太虚”。“气”是“至实”,又是“太虚”,这种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为各种不同的事物,成为世界的本原。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本质上都是“气”。没有离开“气”的“物”与“有”,也没有离开“气”的“虚”与“无”。(虚与物是气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无形之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虚即气,气即虚))有形之物是气凝聚而成的暂时状态,故谓之“客形”。气聚而有形,气散而无形,两种状态的转变,就像冰与水的转化一般,所以世界是有而不是无。)

一物两体:张载把“气”看做“致虚”与“致实”的统一,认为“致虚之实,实而不固·······实而不固,则一而散”。这使得他又将“气”看做是“动”与“静”的统一。对“气”的属性的这些辨析,使张载从总体上将“气”的性能概括为“合两”,表述为“一物两体”。肯定“气”自身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将“虚实”、“动静”等都看做是“气”“一物两体”的具体体现。在张载的哲学中,统一体又谓之“一”,对立面则谓之“两”。张载肯定“一”中涵“两”,“两”在“一”中,强调“一”与“两”之间的联系。没有对立面即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则失去了联系的依据,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而“气”正因为自身是“一物两体”,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在“气化”中能够形成不同的事物。

民胞物与:张载认为,对于变化气质来说,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关键在于“大其心”,即最大限度地扩展心胸,超越耳目感官的局限,达到心灵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圆融无间的直觉状态。这种直觉性的体验,张载称为“德性之知”,它不是依靠见闻获得的对象性认知,而是心灵的自证。依据心灵自证的德行之知,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全宇宙的一部分,人的个体生命活动与气化流行的宇宙神明本体息息相通。于是就在精神上实现了对小我的超越,进入天地为父母、人类为同胞、万物为朋友大公至诚的天地境界。在宇宙大家庭中,人的生命是属于宇宙的,每一个人对他人,对万物,都应尽一份责任,献一份爱心。有了这种宇宙生命的觉解,人的命运就获得全新的意义。

二程

“惟理为实”的本体论:一、理与天理。二程以“理”或“天理”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理”是真实无妄可以立本,正因为充实自足,所以可以独立流行。“理”即“诚”,“理”必须是“诚”才是实“理”,“诚”必须是“理”才是真“诚”。在“实”与“诚”的规定上,“理”才能称之为“天理”。天,是本体、本然、自然之天,具有绝对的客观性、自主性和自在性,二程所说的“理”正是这种意义上的“天理”,所以又有“诚即天道”之说。“天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所以“天理”必为终极意义上的一般。理一本而万殊,天理是自足完满的“一”,“一”谓理本身无所谓“存亡增减”,世间万有的往来、消息、聚散、终始等,既是气化流行,也是此理展现的具体形式。也就是说,具体有形之气产生于“真元之气”二、“理”与“阴阳”、“动静”理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理气相即,形而上者在形而下者之中。阴阳是气,是形而下者;理既不是阴也不是阳,而是一阴一阳之道、所以阴阳之道。正是在一阴一阳之道的意义上,二程说理产生万物。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就是天地万物“无毒必有对”之理。“理”就在一阴一阳相对待的生生之流中。由理包含阴阳对待的特性,便有动静互涵、生生不已之道。“静中便有动,动中自由静。”动静的根源在于阴阳对待之理,在于“所以运动变化”的神神妙作用。在此基础上二程概括出了一套描述事物必变的原来“理当必变”“事极则反”“物极必反”等。另一方面二程也维护和重新解释了“中庸之道”,物有万殊,事有万变,因此并不反对变革,但于此中强调中常之道。此外二程还通过心、性和仁等概念进一步说明了“理”的范畴,天理与心性是贯通的,仁即此理此心此性,忠恕之道近乎仁。

“与物同体”的理想论:在个人精神境界上,二程格物穷理追求的是“乐天知命”的和乐境界和圣贤气象。程颐偏重于理性的追求与满足,程颐则偏重于“与物同体”的仁体境界的体验。一、“以义安命”与“乐天知命”。天忙的降临,是人生不可回避的所以人生在世必须会心会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大大心灵的方达与升华。面对危难的降临必须“以义安命”甚至舍生取义,去积极承担即将降临的厄运,这才使君子的行为。另一方面程颐认为到了格物穷理“无可疑处”是人生多大的快乐啊,只有理性的快乐才是最高的快乐。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颐主张天地万物与己一体,元无分别。天地万物即是一个大我,我既有宏大宽阔又有平等齐一的宇宙包容气象。“与物同体”之心即是仁心,这仁心有一股超世脱俗、博爱至命的伟大力量,有股至大至刚至直的浩然之气,一切外在的功名声色比起它来只是渺小,卑弱的。

程颢定性说:所谓定性,也就是让万物一体的生命本体自然地呈现出来,而不是用意念把捉心灵,窒息意识活动,以排除外物的干扰。人的生命本体与万物之性是浑然无间的,如果以性为在内,以物为在外,那就割裂了生命本体的统一性,也就是没有体认到“仁”。只要心灵廓然而大公,事物到来时从容应对,那么无论意识活跃时,还是意识平静时,都叫做“定”。定性的实质是定心,性定与不定,不在于心体是否活动,而在于是否从容中道,廓然大公。所以讲定性时不可自私用智。自私意味着有物与我的对立,用智则意味着有内与外的区分,这样心体向外活动时固然不是定,勉强抑制意念活动,把捉心体不使其走做,同样不是“定”。所以,定性意味着内外两忘,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喜物之当喜,怒物之当怒,应物而不累于物。

朱熹的理气关系:

一、无极而太极: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及其出发点无疑是“太极”。太极即理;他训“极”为至。太极指理,无极则是对太极的修饰。他说无极有三义。其一,针对有形、具体的器物界而言,无极即无形,它表明太极不是食物类属链条上同质的一物,太极无形无象,不可以事物而言。其二,针对形上界而言,无极肯定了无极之上并无有一超然的绝对存在者,由此肯定了太极为逻辑在先的最高者,是确凿真实的,不因形象的变动而迁流,不因事物的幻现而虚无。其三,从贯通形上形下两界而言,无极既是对有形的否定,同时也是太极自身内涵的否定因素,太极不是于事物之外别有一事物,太极即本然之理。

二、理与气不离不杂:太极只是一个理,只是天地万物之理,理不离气,气不离理,理气相即,所谓太极正表明理气一体浑成的特点,气是形成事物的形质之体的根源,形器实质的存亡生灭,都是气的聚散;而气之所以聚散及如何聚散,则是理。因此理既是气具体化、流行发用的原因,也是涵摄于其中的原理。理在气的形体实质中,是规定此形体实质之趋于条理化、规范化的所以者。理气一体浑成,理与气是构成此世界的两大根据。理与气是两个可分析、可区别的概念,但就天地之间具体而真实的事物来看,二者浑沦一体,不可分开各在一处。在具体而真实的事物中,理与气亦不相妨害各为一物,这就是朱子的理虽附气而行然而理气既不相离又不相杂的思想。1、理是一般,是抽象出来的全部或某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规律、法则、原理;气也是一般、指一般的生命、物质与能量的存在、事与物才是个别。2就事物的构成来说,理气的作用不同。3理为形而上者,气为形而下者,所谓杂是指气物之杂,理气不同类,不可以杂言4从理上看,正如朱子所指出的,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就是指理在事物之先,从而把理与事事物物区别开来。

三、理气先后的问题:“理”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气”是万物构成的质料。理无主意,无造作,只是一个“净洁空阔的世界”,如果只有理而没有气,理便没有“挂搭处”,只能存在于一个可能的世界中。所以理必须驮于气而行。理是本体,气是实体,而本体高于实体;理是目的,气是工具,目的的支配工具。因此朱熹认为理在气先,理主于气。朱熹所言理在气先讲的是理为气本,或理在说明宇宙万物生成问题时,其逻辑地位先于气。理先于气

的原则表现在动静关系上,朱熹的规定是,理无所谓动静,动静是气的功能;有动静之理,而动静之理是气和万物动静的根据,其本身是超时空的形而上道,故无动静可言。在理气动静问题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理搭于气而行,或气发而理乘。

四、理一分殊:有两义:其一是指理物关系;其二是针对理事关系吗。就理物关系来说“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但这个分不是剖分,而是万物各自禀有规定自身之一理,分既表明物物之性“未尝不殊”,但又统之以“天下之理未尝不一”,在分中体现理之广大精微。就理事关系来说,朱子多把理一分殊之分读作份,因为事之所事及施事者,都与人密切相关,所谓事直接与人之性份、职份相统一。这里的理一是道德原则的理一,而分殊则是在亲亲、仁爱的人间差别上以尽人之性的分殊。综合以上两义理一分殊,其实都是对太极原理的分解与展开。

理一分殊:在朱熹看来,宇宙万物皆秉天理而成性,其存在皆以理为根据,这叫做“理一”;又禀受阴阳之气以成形,因其所禀受的气有薄厚、清浊、刚柔之别,故其性理在其分位上的表现又有具体差异,这叫做“分殊”。但分殊之理并非本一之理(太极)的一部分,而是其全体全量之体现。也就是说,本一之理与分殊之理仍就是同一个理。万物统体一太极;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此即理一而分殊。从伦理关系上看,朱熹理一分殊所指的是,统一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伦理规范的统一性。理一强调了伦理价值原则的普遍必然性;分殊又维持了宗法社会尊尊、亲亲、爱有差等的礼治原则。

心统性情:性与情是心体的两个方面,性为心之体,情为心之用,而心是统摄性情的总体。朱熹讲心统性情有两层含义:一是心包性情,言心体包含性与情两个方面,性指心体的理性本质,故言其体;情指心体之发用流行,故言其用。朱熹以心体之未发为性,已发为情,意味着性是先验的理性本质,是心体未受外物感发时寂然不动的本真状态;情是后天的经验意识现象,是心体受到外物引发感而遂通时的心理状态。未发之性隐微而不见,须通过后天意识活动而表现,已发之情感应而无定,须通过先验理性的贞定而中和。情是性的表现,性是情的本质,而性与情皆统摄与主体之心,故曰心统性情。二是心主性情,主体之心不是消极被动地适性任情,而是自觉主动地以理主情以道德理性净化和提升人的情感意识活动。

居敬穷理论:一、局敬立己。朱子之学自是为了“求得夫此理”,为学之道有其纲领和方法,于此之中居敬之存心,格物之致知,都是他尤其强调的。“敬”是修身之捷径,是明澈此心、涵养此性的为己之学。而居敬的真正目的乃在于使此心湛然专一,收拾自家精神在此。居敬涵养必要追问心性之体,敬之所以存心养性,心性光明纯洁,则仁心仁性发挥朗照,此所以“天理常明,人欲窒消”的原因。持敬虽然有惩忿窒欲的功用,但居敬和克己毕竟侧重点有所不同。居敬亦所以立己。立己只要,一是自作主宰,二是坚守诚道。但另一方面,敬在明心的基础上有格物穷理的要求。心能思想且务实不在念虑中生息。二、格物穷理。所谓“致知在格物”是由主体推及客体,把客观事物纳入认识的范围。心之所以为心,知之所以为知,乃在于就事物上穷究其理,让心知之用有所附丽、归止,而不是泛泛然空竭其心,不接物践履,从而陷溺与妄诞虚无之学。所谓格物,朱熹训“格”为“至”透过物之活动与生命而认识到规限此物之理,物之至不得仅为物之诸现象,而必须是物自体与物之理。所谓穷理,其中心乃在于穷至事物“所当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一个是应当如此,一个是所以然如此之理。不过这两重道理,朱子又重在伦理与性命之理上理论。格物穷理反映在知行观上,就是在内圣外王之道中识理践理,以理作为知行的根据,作为二者合一的所以然。

陆九渊

“心即理”的宇宙观:一、理与心的涵义。陆九渊的“理”既有客观规律的涵义,又有人伦道德的涵义,可以说是二者的统一。是指运行于客观宇宙的物理,和天赋予人而为人的伦理。陆九渊论心不是从知觉出发,而是从所谓“大心”、“同心”、“本心”出发。所谓大,是指不陷于一己之私,从而与天地相似相通的心;所谓本心,即指本然之善心;所谓同心,

则源于孟子的“心之所同然”,即千圣万圣与普通人所同具的普遍的道德心灵。所以这三种心都是一种“圣人之心”。二、心与理的关系。陆九渊认为“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从本原上看,理对于心,就是天之所赋的。如果从实践生活来看,他的心理关系又主要是通过“公”、“同”来实现其合一的。只要去私欲到大心、同心或公心的层面上,也就自然与理合一了。显然这种心理合一,主要是通过克去私欲,从而将心提升到理的层面上与之合一的,这无疑是合心于理式的“心即理”。

本心思想:本心是指与理合一的先验道德理性之心,但是本心往往被蒙蔽了。蒙蔽本心的不仅仅是私欲,各种琐碎的知识,在自满自足的心态支配下,也同样成为本心的障蔽。所以他对人心的各种障蔽作了划分,对于资质较低的人来说,最大的障蔽在于贪恋物欲;而对于资质较高的人来说,其蔽虽不在物欲,但却因津津于自己的一得之见而同样陷溺本心。

对于本心的各种障蔽陆九渊认为,首先要从公私、义利之辨入手,克去私欲。克去一分私欲,自然会得到一番清明;在此基础上,又要清楚各种意见。等到私欲和意见统统剥落干净时,自然也就清明在躬,自见本心了。但这种克私欲,去意见不仅仅是端坐瞑目式的内向反省,而主要是随人日用常行的实践生活一起进行的修养活动,是在实践生活中随时发现私欲,即随时克去的自我省察活动。

剥落私欲和各种障蔽是为了自见本心,但自见本心却并不就是修养活动的目的。修养的目的,是使本心活生生地显现于实践生活之中。为达此目的,还需要有存养之功。存心,即对本心长存不放。从消极的意义上说,存心就是要使本心不被戕放矢;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存心就是要使本心真正主宰人生并显现于人生的一切方面。存心是对心之放矢而言。要是此心长存不放并时时见于日用常行,便不仅要存,而且要养,只有养心才是积极的存心,也才能真正不为私欲和邪说所蔽。养心即对本心的充实涵养。养心主要表现为思、求两个环节。所谓思就是切记自反、直指本心,也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以本心之标准,当下权衡,当下取舍。所谓求就是在思的基础上,当下求一真是真非,从而堂堂正正地做人。

在陆九渊的修养论中,有一很重要的条目便是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所谓自作主宰,绝不是仅凭一己的血气之心一意孤行,其自作主宰的实质恰恰是在私欲与邪说净尽基础上的本心主宰或天理主宰。对人来说,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指向,但却不是一种实然的规定。

切己自反的致知论:所谓切己自反,就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深入反思,从而达到自明本心、改过前善的目的。“切己自反”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正是以“心即理”为前提,从而才使整个致知活动都以指本心为方向。

王阳明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角度:首先,一般说来知行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围,所以人们习惯

于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实际上,由于王守仁已经将天理作了伦理道德的规定,因而履践天理的知行合一便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问题。这样,道德的角度便构成了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最基本的特征。

其次,作为认识论的知行关系,我们可以从知行概念的逻辑关系去思考、规定其实践关系,就是说,我们可以对知行活动作对象性的考察与把握,从而反过来规定知行活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首先是指道德实践活动中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不是指知行概念的逻辑关系。第三,如果我们结合心即理来看,那么作为知行合一之发动者的心便是纯粹的无方所。无定形的精神实体,而知与行便构成了它的外显发动的两种意向:凡是指向它自身的所谓自觉地意向,便是知;凡是指向它之外的意向,就是行。总之,道德实践的角度,从主体到知行涵义的重新规定便构成了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特殊性,也是准确把其涵义的前提。

二、知行合一的层次:知行合一首先是指实践活动中自觉之知与意念显发之行的一时并

在性,内在自觉之知与外向推致之行的不可分割性。这是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基础,也

是最基本的涵义;作为知行合一的表现,可以说是自然地知行合一。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人们的好好色、恶恶臭,而是要像好好色、恶恶臭一样地扬善惩恶。作为表现,这就是道德实践式的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作为道德实践的律令,则不论是扬善还惩恶,都要求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一时并在。虽说知与行一时并在,却时时存在着被隔断的危险,所以必须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到了心不待存而自存、知不待致而自致时,这就达到了真知行阶段。所谓真知行就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到了这一地步,知行合一便可称之为生知安行,属于圣人的知行工夫。这样,从自然到道德再到圣人超道德的真知行便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基本层次。

三、知行合一的意义:一从心即理来看其所谓纯乎天理之心要发用、落实于实践生活中,

使天理从人的日常生活中实地显现出来,就必须通过知行合一。所以知行合一正是心即理的实现手段与实践工夫。二再从致良知看,良知是当然的本体,但推致良知的工夫却绝不能仅仅是冥行,而必然同时包含着对良知的自觉,这样,致本身也就兼加兼行而知行合一了。这样致良知之所以成为王守仁学说的大头脑,正是以知行合一为基础的。三从历史的角度看,王守仁对知行及其主体的重新界定,正标志着他是真正从实践的角度来谈道德修养的,也是其将儒家的道德本体彻底落实于实践生活的表现。

致良知:良知首先表现为一种昭明灵觉或知觉,这种知觉又是凡人必具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把良知定义为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知觉。不过,良知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因为作为知觉,一般是不具有知是知非的善恶判断能力的,而良知却是随时知是知非,良知既是人人必具的至善之性,又是善性之知觉的落实于体现。如果从这两方面的统一来看,那么,良知也就是心,是心之本体及其发用流行两面的统一,不过,良知之区别于心,又在于它是从至善至性到是非知觉的当下贯注,就是说,它是以知觉表现至善之性。一方面,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知是知非。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一语之下,洞见全体”。所以它是至善之性及其发用流行两面的彻底统一与灵活运用的表现。从修养论来看,良知又有随时被私欲蒙蔽的可能,正是私欲的蒙蔽工夫、修养才成为必要。良知之被蒙蔽,恰恰是其在人生中的常态表现。从这个角度说,良知也就非“致”不存,就是说,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被私欲蒙蔽了良知也就等于不存在了。致就是推致,就是将发于良知之是非好恶推致于事事物物之间。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以良知统摄人生、统摄事事物物的过程。由于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实践过程,因而同时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一时并在之知行合一的过程。

黄宗羲的一本而万殊:这是对黄宗羲学术史观的概括。所谓一本,虽然黄宗羲表达为心体,但由于他心、理、气已经融为一炉,各自仅有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重的涵义,因而并不就是所谓唯心论,其真实的寓意正指儒家客观而本然的精神。至于万殊,正如他所说,是指各位先生的功力所至或得以成家之处。之所以重视万殊,正是为了发明一本,而所谓一本也必然因人而表现为万殊,显然一本与万殊的相互规定与相互渗透,正表现了学术的客观走向与主观努力之间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黄宗羲的学术史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史实,勾勒特征。尊重事实,强调从思想家的实际出发,反对师心自用。他整理学术的基本要求:一是尊重史实,从思想家的实际出发;二是要能够准确地概括各家的思想特征。其表现即是广泛的搜集资料既可能的以其著作、书札为证,并运用善于思想分析的方法和勤于历史考证的功夫结合起来。二、推崇创新,辨析源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概括特征,这是黄宗羲学术史观中的客观性原则,至于对这一原则的主观作用,则又表现在推崇创新与辨析源流两个方面。学术创见与学术个性,正是黄宗羲筛选与把握思想家的关节点,也是其一本万殊学术史观的落脚点。在此基础上黄宗羲又力图将其置于时代思潮的历史发展中加以评价,这就表现为对思想源流与学术脉络的重现与清理。

王夫之

“太虚一实”、“理依于气”的宇宙观:1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在王夫之看来宇宙

间除了气之外更无他物,这种客观存在的气只有聚散,而没有生灭,无论聚散、存亡都是气的运动、变化形态而已。与以往的气本论者不同王夫之没有把气看做是具体实物,而力图从哲学的意义上对气进行更高的理论概括。他运用实有这一范畴规定了气本质属性乃是一种客观实在性。这种实有的是最高的存在,没有一物可与之相比,也没有任何言辞可以与之相对。2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在理气关系问题上,王夫之坚持理依于气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理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可见之物,它可以在“势之必然处见之”。理并不是虚空之物,它只不过是气的变化日新过程中的秩序与条理,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之势,并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存在。王夫之理依于气的观点,其实践意义在于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客观的现实世界中来。

3天下惟器,尽器则道在其中。道与器是统一不可分的,标志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器标志个别、特殊的具体事物。道与器的关系表现为1道与器是物质世界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体。2天下惟器,表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表达事物本质或事物类本质的哲学抽象,都只是个别的某一方面的本质,这种本质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存在。3将本体论引入社会领域,提出了开放,发展的社会观。为社会改革与发展进行哲学论证。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发展观:

1动静皆动、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认为,物质世界时刻都处在自我运动之中,不存在所谓的废然之静。他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时也承认相对静止,并揭示了动静互涵的辩证关系。“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把日新之化概括为两种类型,即量的积累与质的更新。把事物量的变化称为“内成”,其特点是“通而自成”。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终归于“散灭”,化为别的事物,他称为“外生”,其特点是“变而生彼”,这种变化就是“推故而别致其新”。正是这种推故致新才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气。

2“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的矛盾观。王夫之发展了张载的“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认为“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两端”即是事物所固有的对立面,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他的矛盾观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矛盾双方是同时共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地存在。矛盾双方在统一体内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权无主辅”,双方的地位是随着矛盾的发展而不断转化的。2王夫之在张载“一两”学说的基础上,对矛盾双方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既揭示了“分一为二”的道理,又强调了“合二为一”的统一性。32王夫之虽然重视矛盾的统一性,但并不害怕矛盾的斗争性,而是在重视统一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君子乐观其反”、“不畏其争”的积极而动态的统一观。4王夫之还正确地阐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否定了有所谓“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矛盾着的对立面,无不相互转化,没有所谓“截然分析”之物,也不能用静止地、孤立的、片面地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对立面。矛盾对立的双方各自发展到极致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3“奉常以处变”、“变不失其常”的常变观。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应该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来促成事物的变化,而不应该对变化规律一无所知。

王夫之的辩证法,在动静观、矛盾观、统变观方面,都具有超越前人的理论贡献。但他最终夸大了矛盾统一性的意义及其作用。带有把矛盾的同一性、常住性绝对化的倾向,表现出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社会史观:

1今胜于古的进化史观:人类社会是由质到文、由分到合的过程,这是十分可贵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进步,政治逐渐走向统一文明。民族融合逐渐强大。

2“理势合一”与“即民见天”:与“理依于气”的自然观相应,王夫之提出了“理依于势”的人类史观。历史的发展规律只能从历史内部去寻找。所谓“势”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理”,则是体现于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一方面“得理自然成势”;另一方面“势之顺

者即理之当然”,“势既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这种理势合一是无目的的是“天之命”。王夫之强调“理”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加强对社会发展之理与势的认识,从而避免各种盲目性。尽管王夫之强调理势的作用,他并不否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既要把握必然性又要把握偶然性的存在。这样历史的必然性就不同于自然界的规律,它往往以更为复杂的ing 是表现出来。王夫之进一步地探讨了“天”的历史内涵,认为“人之所同然”、“民心之大同”即是“天”。这为唯心史观留下了地盘,但其中包含的重民思想,以及其力图摆脱英雄史观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天理寓于人欲”的理欲关系说:“理欲关系”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伦理规范与人的感性欲求的关系。王夫之强调“欲中见欲”,突出了欲与理的统一性。肯定了人对美食美色追求的正当性。

严复

大宇之内质力相推:在严复看来,宇宙万物都统一与物质性的“气”。他力图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对“气”下界说,认为“气”是具有质点、吸引力、排斥力的基本物质实体,赋予了这个古老的哲学范畴以新的科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严复依据牛顿力学理论,论证宇宙演化在于自身的物质性与运动性。这里的“质”,指质点,泛指物质;“力”既指质点具有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又指机械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泛指运动。在他看来,物质与运动是统一的,没有物质,即无所谓运动;没有运动,物质也不能显示其存在。整个宇宙就是运动着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这种“物自为变”就是所谓“天演”。有两种形式:一是“翕以聚质”,指质点在相互间吸引力的作用下集聚起来形成物体;二是“辟以散力”,指质点在集聚过程中产生热、光、声和运动,散发出能量。正是通过这两种形式,宇宙间的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流动到凝固,由混沌到分明。

冯友兰

人生境界论:在冯友兰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理性。人心具有知觉灵明,因此人能觉解。人是有觉解的东西,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但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也就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了所有的某种境界。严格地说,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但区大同而言,可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

自然境界的特征是顺才或顺习。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社会的习俗行事,对于所行之事并没有清楚的了解。功利境界的特征是“为利”。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只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行事,以占有为目的,对于己和利具有清楚的了解;其行为的结果可能有利于他人,但其动机则一定是利己的。道德境界的特征是“行义”。在这种境界中的人,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既具有人伦关系,又具有职分关系,因而按照“尽伦尽职”的态度行事,以贡献为目的,在社会制度以及政治和道德规范中成就其人之所以为人者。天地境界的特征是“事天”这种境界中的人,不仅了解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对社会尽人伦人职,而且觉悟到人是宇宙的一分子,应对宇宙尽天伦天职,从而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达到物我一体的同天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的人谓之圣人,他所做的事也还是人伦日用之事,但他的觉解则已达到“经虚涉旷”的高度,这就是所谓“即世间而出世间”、“极高明而道中庸”。这种境界是超自然本性、超功利观念、超道德价值的。实现这种境界,就是哲学的终极目的。冯友兰虽要求人们追求天地境界,并不是要人去脱离现实生活、人伦日用,而是强调人就是在现实生活,人伦日用中追求理想、实现理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完全的人。

孙中山

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知性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孙中山对于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他所谓知是指运用科学或者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

知识和革命理论。他所谓的行则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基于这一特点,孙中山对于知行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从发生意义上看,是行先知后,这就可定了认识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展的认识论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行”。孙中山肯定了行先知后的认识论原则,但又强调“行之非艰,知之惟艰”的“知难行易”说,在他看来获得理论知识比进行实践更为困难。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他主张“行易”,如以上所说的“不知而行”,就表明行易于知,认为先有实践,后有知识。激励人们“不知亦能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其二,他主张“知难”,“知之惟艰”,虽然一般地说“行而后知”,但如不愿思考,则行亦无知,这就表明知难于行,认为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必须重视科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另外,他还提出“知之则更易行之”的命题,认为“知而后行”可以发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知而行”则可能是事倍功半,这就表明了知难能可贵。

孙中山对知性关系的深入阐发,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哲学“知”“行”范畴,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性,具有崭新的近代特点。他的“知难行易”说阐明了科学和哲学认识的艰巨性,强调了正确反映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诸方面实践的认识的能动作用,这对于当时的现实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第一,他把知行关系机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对知与行作了强制性的割裂,并进而从社会分工推演出“分知分行”的观点,认为科学愈昌明,人们的知与行愈分离,似乎劳动者只能主行,理论家、科学家、革命家才能主知。第二,他提出“知难行易”说,有夸大理论作用、轻视实践意义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5)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页) (7)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4)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15)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6)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8)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0)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2)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3)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5)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2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7)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 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47)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8)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极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保过!)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与客观存在: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1、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3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完整版)【自己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 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 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 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 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 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 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 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 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 知 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第13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3.1 复习笔记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一、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本质 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对真理本质的理解,取决于对认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 (1)前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真理观 ①符合论,认为认识或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与对象相符合。 ②融贯论,认为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并不在于它是否同事实相符合,而取决于它在命题系统中是否与其他命题相一致或融贯,即无矛盾性。 ③工具论,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效用”,思想、概念、理论等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人们达到预期目的有用、能够使人们获得成功便是真理。 (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实现,也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②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真理观上都必然承认和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坚持客观真理论。 c.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的一元性,是指真理的客观内容唯一。 d.真理又具有多样性,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 2.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 (1)真理的具体性 ①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脱离条件的抽象真理并不存在。 ②具体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这并不否定真理的普遍性。任何真理都有普遍性,只是这种普遍性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具体真理是包含着具体历史条件的丰富的普遍性。 (2)真理的全面性 真理的全面性是指对事物本质规定的综合,如实地反映事物的诸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全面性意味着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终极真理。作为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 3.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超完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精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 绪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应试提示:注意把握要点,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 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 掌握三大工人运动,常以多选题方式出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标志着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此处知识点较多,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是间接来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最主要的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关于马哲的读书笔记

关于马哲的读书笔记 【篇一:马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 《共产党宣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运动、 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 和获得自由。 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爱智慧”的意思。 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 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 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 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 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 具体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 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 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2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 2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3 .....................................................................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二节 4 ............................................................................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节 5 ................................................................................................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5 ....................................................................................................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7 ) ............................................................... (4页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2 ..................................................................................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4 ..................................................................................................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 .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第一节 15 .................................................................................................. . 认识的辩证运动第二节 16 . ..........................................................................................................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18 ...............................................................................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第四节 20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 20 ...............................................................................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一节 22 ...........................................................................................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二节 23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25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 25 ................................................................................................... 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 27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马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15级2班刘思怡 《哲学科学常识》陈嘉映东方出版社 总: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对哲学,科学,常识这三个不同的世界图景有了新的认识,也惊讶于陈嘉映老师的学识的丰富,对概念的精准把握,论述的条理分明,用词的精准度和独到的见解。虽然本人有很多地方由于知识缺陷,对很多章节有很多不懂得地方,像数学化、西方科学的发展历程等等,但这本书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宏观,清晰的脉络。在很多方面扩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完全打破了我对文理的界限观。 正如在书的自序中那样写到,“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思想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更明确一点儿,理论对生活有什么意义。哲学的工作被科学接过,哲学似乎寿终就寝。哲学何为?何为真理?科学中没有喜怒哀乐。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以不同形式存在。”作者本人关心的是哲学命运,思想的命运。这些问题似乎离现实生活那么遥远,生活是柴米油盐;似乎又离我们那么近,如果一个人连思想都不存在,何以存在于世界,又如何区别于自己和其他动物,区别自己和他人?作者的问题又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更多的问题产生。但似乎哲学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或压根不是哲学考虑的问题。哲学是理性的反省,不能建立普适理论,不能提供唯一

正确的答案,哲学无法解决,那么科学就能够吗?难度哲学只是负责引发思考,科学来解决吗?这样看来哲学似乎没有用。答案显然不是,这本书的结尾为我解答了这个问题,虽无准确的答案但是却有了清晰的认识。关于哲学与科学,两个世界图景,基于对本书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和自己浅显的理解,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我不能也不敢说自己对哲学和科学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因为这两个图景基本承包了我们思维认识的大半江山,又怎么能说自己通过一本书知道了全部的真谛。所以我只想分享自己或算的上或算不上的领悟理解,以及自己的思考。 哲学科学又是怎样的关系,正如书中;“科学革命之后的 哲学,逐渐丧失了哲学-科学的性质,从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退回到概念分析的领域。哲学的自然理解本性不允许哲学成为普适理论。如今的哲学,早已不是哲学-科学。我们生活 在这个经验的世界,依然需要对经验进行反思,以期我们的理解在任何地方变得连贯一致。哲学在克服常识的片段零星,它对经验进行反思,进而揭示自然概念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但这种连贯总是局部的、多义的、不固定的。”在书的 结尾写到,也是最为触动我的。“理解从来是与我们变迁不 定的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从来也不可能提供普适理解意义上的普适理论,从来不可能对世界有完整的理解。入乎万物一体的通融之境,用巨细无遗的理论为世界提供统一的解释,

《大一思修最终整理笔记》

绪论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1~13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核心)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P21 (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目标性现实可能性超前性阶级性时代性差异性实践性 2.信念的涵义?P22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 理想信念的作用?P24 宏观:(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微观:(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第一章第二节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P27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8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二章第一节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0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二章第二节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维护祖国统一:一致性P45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P47 (1)经济全球化形式下要弘扬爱国主义。(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50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生活与哲学(马哲)笔记整理

期末主观题应试宝典 生活与哲学(马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唯物论部分)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 辩证唯物论核心词:物质、意识、规律认识论核心词:实践、认识、真理课题:一、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二、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含义: (2)怎样?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来。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认识论部分) 【世界观】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 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 唯物辩证法核心词: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观(创新) 【世界观】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马克思基本原理笔记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层含义: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2)、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3)、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 立场: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者 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论:物质——精神:重视物质(生产力) 利益观:个人——社会:重视集体 观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终将被一个更美好的理想社会制度所代替 用望远镜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创立提供了日趋完善的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和改造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而创新、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于人类以往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以及某些历史观中有价值、合理的思想。其直接的理论来源,则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他们抛弃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吸收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思想,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宗教伦理杂质,吸收、坚持了它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建了一种具有不同内容和功能的新的哲学体系,从而在人类哲学史上真正引起了伟大的变革,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科学分析,这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决定性环节。 19世纪初期的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当前: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根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终极马哲笔记 不去听课也不会挂科来源

终极马哲笔记不去听课也不会挂科来源:李博伦T-T的日志 终极笔记:马哲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马基课堂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修身包括了三个方面: 1、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原理、哲学课程的本质是反思,方法论意义。 ?2、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组成部分:马哲、马经、科社 三层涵义(由谁建立、为谁服务、本质内容) (1)从认识成果——是马恩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由谁建立) (2)从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谁服务)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发展和转变为社会 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本质内容)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辨析题】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从产生过程看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体现在:

2019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总结整理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 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 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