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2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2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2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必要的资源环境条件是实现两种生产的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生产方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本章简要介绍人口、环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运行的意义及其发挥影响的主要方面。

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的基础含义: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首先,人口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规模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其次,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自然资源来维持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在资源和产品既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分配的资源和产品相对越少,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关系将发生变化;再次,人口也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人口越多,意味着劳动力也将越多,在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增加,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也会增强;最后,人口数量、分布、结构、质量以及人口形态的变化也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

人口规模: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存在着上限和下限,即最大(在一定地域内由社会生产、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决定的最多人口数)和最小人口规模(在一定地域内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维持集体生存所要求的最小人口数)。与此相关,理论上存在一个适度人口规模(未达到这个规模表现为人口不足及相关社会问题,超过则表现为人口过剩及相关社会问题)问题,但难以计算。

当今世界实际上并存着人口不足与人口过剩的双重问题,但自马尔萨斯以来,人口过度增长似乎引发了更多的关注。马尔萨斯看到了生活资料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但是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也有学者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持乐观态度。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等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影响这三者而影响人口规模。——人口的自然增长,迁移增长,出生,死亡,迁移率测量人口规模变化常用的指标是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其他指标还有人口倍增时间,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等。

对于特定规模的人口,依据其所具有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可以分析其内部的构成关系,这就是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性别,年龄),人口的地域构成(自然地理,行政区域,城乡),人口的社会经济(经济和社会)构成。人口构成即其变动对于人口规模和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定规模的人口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里。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自身的数量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布,形塑着人口分布格局;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的难易程度并由此决定着人口分布的稀稠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

人口分布既意味着一种静态的格局,也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是长期以来人口不断迁移和扩散的结果。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

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有三种:按居住地变化,按居住地改变的时间,按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人口流动虽然反映的也是人口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但是一般指居住位置发生的非永久性改变,在中国尤指在迁入地没有法定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迁移表现的类型和过程复杂多样,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有两种突出的类型:一是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二是个体性的自愿迁移。

人口迁移理论主要是围绕着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所做的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影响人口迁移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环境容量;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口经济容量。自愿迁移条件下,则与个体情况有关,是否发生迁移行为还包括人们对于迁入地拉力因素和迁出地推力因素以及中间因素的全面考量,只有从迁移中所能获得的利益大于将会损失的利益时,理性的的迁移行为才会发生,即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

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受制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综合作用,人口发展呈现出特定的整体特征。历史地看,人口发展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三种模式。

法国学者兰德里等人提出了人口转变论,阐述在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程。它的核心观点是人口发展一般都经历三个阶段。既能对人口发展过程做宏观的总体分析和系统动力研究,又可以将家庭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微观分析纳入人口发展分析之中,使之成为宏观分析的基础,对于分析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一种有用的理论工具。

现代人口发展出现新转变的主导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方面降低了人口死亡率,另一方面,生养孩子成本增加使孩子的家庭效益弱化,避孕技术出现,出生率随之下降。最终实现高位平衡向低位平衡过渡。

现代人口的新转变客观上带来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人口总体的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人口结构已进入老年型。其特点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状况;老龄人口的绝对规模很大;老年人口中的高龄人口不断增多,规模很大。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广泛而深远。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原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再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四、人口健康

一个社会中人群的平均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死亡率,特别是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也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两个测算口径。

死亡现象受到人口自身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威胁人群健康、影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直接因素。对抗传染病取得的胜利则使一些专家指出,人类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即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由生物转向社会和心理因素。但各种新的传染病和已控制的旧式传染病依然不

断出现。

传染病威胁重现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原来感染动物的微生物转移了它的攻击目标开始感染人类;2.一些细菌或病毒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基因变化,原来不致病的病原体增加了可以致病的毒力基因,或成为一种新的病原体,引起人类疾病;3.人类滥用或误用抗生素,创造了许多原本不存在的病毒;4.技术进步对疾病更为精确的诊断发现导致疾病的新型病毒;5.生活方式的转变,疾病控制力度削弱,环境状况恶化,社会自身变化等。此外,中国整个社会体系处于快速而又艰难的转型过程中,传染病威胁易出现,社会应对传染病威胁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下降。

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物理基础,特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着人口发展,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特定的环境资源条件与社会运行和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其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

所谓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其环境。我们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环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实际中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依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加工改造程度,由近到远,由小到大,我们可以把环境区分为以下四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

对环境的理解中实际包含了资源,自然资源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在一定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开发使用中可能枯竭的资源(可再生与不可再生)。

环境要素,包括环境中的资源,其功能通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是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系统自身的良性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并且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人类也是从属于自然环境的。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积累,人类社会系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试图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会出现被人类过度使用的情况,影响人类社会及环境自身。这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并且程度在增加,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忽略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并且,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

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各种挑战。人类在回应环境挑战,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自身,并使人类社会的文化与制度越来越复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与环境在双向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协同进化的趋势。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的不同类型。

采集狩猎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突出表现为社会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死存亡,迁徙变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农业时期:人类社会相对于环境的独立性逐步增强,环境意识中并存着与环境和谐相处

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类活动对于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扩大,局部地区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和社会解体。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整体上表现出环境容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社会虽然开始走出对环境的简单依赖,但是依然维持着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有机联系。

工业时期: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史无前例,严重扰动着环境系统的自我运行,最终也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环境意识中,明显地突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社会系统的快速、过度膨胀和一定意义上的与环境的脱嵌,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立和冲突日益普遍化、严重化。

社会学家邓肯提出了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被称为生态复合体。在模型中,每个要素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该模型在分析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破坏的复杂性方面做出了开放性的探索,并对环境社会学由思想积累的作用,但是对环境系统对于社会的制约作用给予的关注不够。综合来讲,该模型强调环境因素的中心地位,可以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人类生态学派。

另一个描述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系统影响的理论模型是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该模型表明:环境破坏是人口数量,生产商品所使用的技术以及人们消费商品总量的一个函数。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但该模型忽视了社会制度的因素,并且也有学者认为人口,富裕程度和技术的权重不应等同,它们发生影响的机制也有差异。

三、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包括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而在工业社会,这两种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常常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环境系统自身改变的重要力量。

工业社会初期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区域性的。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系统的传导性和复杂性,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问题规模日益扩大,任何一个区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反之,任何全球性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各区域造成影响。

在中国,环境基础脆弱,人口规模巨大,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剧了环境压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社会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究其根源在于人类对待环境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过度且片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学者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提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人类例外范式和新生态范式。

人类例外范式:人类独一无二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文化;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比生物变迁更迅速;人群的差异由有文化的社会引起,并非从来就有,因而可以被改变甚至消除;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使社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导致了这样的认识: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否定匮乏的可能性。

新生态范式:人类是众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中的一种;因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和自然之网的复杂反馈,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常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世界是有限度的,社会现象存在自然和生物学上的限制。

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大致经历的几个阶段:先污染后治理以及末端治理技术和政策--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思想和清洁生产概念,环境友好型技术--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现代化理论。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和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

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不同形貌,对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改变着社会运行的人口与环境条件。

一、两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提出,恩格斯进行了系统阐释。恩格斯认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着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

在本质上,两种生产是统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社会运行和发展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它是与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生产条件和社会形态相联系的。大体上,生产方式是生产主体、生产目的与生产条件三者的统一。生产条件规定着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条件包括技术条件(劳动者生产技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技能,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应用)和社会条件(组织形式:组织的性质、规模,生产资料的聚散程度及其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的实现形式和社会生产的调节形式)

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生产方式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客观决定,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协作及规模)和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社会性:生产方式与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而与特定的社会形态密切联系。生产方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历史性:生产方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不存在普遍适用于任何历史阶段的永恒的生产方式。因为生产方式所产生与存在的生产力基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因为人类生产活动的特殊性,人类生产是全面的,不需要肉体支配也能进行生产,并且这种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类生产是人们结成一定关系的社会活动,这种关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特殊的性质,成为所有社会关系,进而是社会的起点和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变革。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也对作为人类社会运行基础条件的人口和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改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影响人口规模、结构,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规模、速度、后果)

思考题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4.试析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地联系与区别。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总之,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2主体性3社会历史性4多维性或多样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决定力量商品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关系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务的直接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由感性认识整理概括之后得到的对事务深层次本质的认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发展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渗透 真理的三个特性,客观绝对相对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价值规律作用 ⒈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作用) ⒉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 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就得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发生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1不同的矛盾各有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不同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者辩证统一,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特殊性是个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共性个性的统一体。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

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可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NEP)。 (1)两种范式的观点对比 “人类例外范式”的观点“新生态范式”的观点 ①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 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①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 ②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30%

社会体育指导员(五级)公共理论题库30% 1.体育最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 2.体育手段的特点是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运动项目“钩强”类似于现代的拔河。 4.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总局。 5.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6.感官系统有眼、耳、皮肤等。 7.中枢神经系统中,担负着维持身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功能的是小脑。 8.血液成分中,担负参与血液凝固功能的是血小板。 9.“侏儒症”产生的原因是脑垂体过少的分泌了生长素。 10.应付压力的方式有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如:分析问题来应付压力就属于问题 定向应付。 11.一个人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俗称逆境商。 12.健身指导者最根本的指导方法是讲解与示范。 13.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指导者应保护与帮助交替进行。 14.适合于老年人以健身、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锻炼方法是持续训练方法。 15.进行健身器材练习时,适宜重量的基本标准是用正确的联系姿势联系15次。 16.职业运动员采取间歇练习法,其开始第二次训练时的心率应恢复到120-140次/分。 17.采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 18.研究表明,一天内人的身高是变动的,故测量身高最适宜的时间是上午。 19.哈佛台阶试验中,成年女子台阶高度为42厘米。 20.锻炼后温水浴最适宜的水温是40摄氏度左右。 21.《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时间是1994. 22.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影响或改变着心里压力,其中情绪具有决定性影响。 23.人体力量基本是从四肢肌肉、腰部肌肉、臀部肌肉等这些大肌肉群发出来的。 24.健身车、跑步机等有氧健身器械的锻炼可每天坚持、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25.严重贫血患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以免引起或加重心脏损伤。 26.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条件有: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 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27.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职能:能够运用基本技能指导练习对象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 提高基本运动素质;能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练习者的情况指导练习者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进行健身活动。 28.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1、让练习者在跑、跳之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 如快速改变方法跑、各种躲闪和突然启动练习以及迅速转体练习。2、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复杂的动作。3、各种复杂多变的组合练习。如“之字跑”、“躲闪跑”、“立卧撑”等相互组合练习。4、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游戏。5、对各种信号做出应答反应的游戏。 29.体育的本质特性是健身性。 30.我国将体育本体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 31.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国是希腊。 32.“全民健身121工程”中第一个“1”的具体含义是倡导全民每天进行1次以上体育活 动。 33.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向职业化方向迈出新步伐的标志是《社会体育指导国家职业标准》

物质结构基础

第二篇物质结构基础 第八章原子结构 [教学要求] 1.了解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结构理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级等概念。 2.了解原子轨道、概率密度、概率、电子云等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熟悉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 3.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熟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1.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教学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 )。 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自旋量子数m s 3.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近似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教学内容] §8.1原子结构的Bohr理论 8.1.1 历史的回顾 Dalton原子学说(1803年)------ Thomson“西瓜式”模型(1904年)------ Rutherford核式模型(1911年) ------- Bohr电子分层排布模型(1913年) 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 8.1.2 氢原子光谱 1.光和电磁辐射 2.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特征:1、不连续光谱,即线状光谱 2、其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氢原子光谱由五组线系组成: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指物质运动的具体样式。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辩证唯物主义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把运动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以下五种:(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变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它的物质基础是物体。(2)物理运动。指分子、电子和其他基本粒子的运动,它的物质基础是分子、电子、基本粒子和场等。(3)化学运动。指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它的物质基础是原子。(4)生物运动。是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它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5)社会运动。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括无限多样的具体运动形式。如物理运动形式中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具体运动形式。各门具体科学就是各以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既有质的区别,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基础和规律不同,它们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决不能混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质的区别。社会达尔文主义用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的阶级斗争,说阶级斗争就是生物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在:(1)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并且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2)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根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 化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打破了诸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传统界限,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因而改变了一种基本形式只同物质结构的一定层次相对应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内容。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综观人 类发展和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 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 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一万年 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战争也 进入了冷兵器时代。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 制品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 代。同时火药的发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5000年 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十九世 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 铁路交通的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 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材料的发现,又将人类引入 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核军备竞赛,同时核材料的和平利用,又给人类带来了光 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又 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楼房可以越盖越高、飞机越飞越快,同 时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 向新的阶段。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同时也对材料提出 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在现代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航空、航天和 海洋开发领域的发展,使材料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因而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例如,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要受到大气阻力、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力、空间热环境、太阳风、宇宙射线、宇宙尘埃、流星、磁矩等的作用。飞行器发动机还要受到其热环境、内流形成的气动力、结构振动、机件高速转动、液体晃动、振荡燃烧和POGO振动等非正常破坏力的作用。同时由于飞行范围(M数、飞行高度)的扩大、发动机的推力、比推力及推/ 重比大大提高,导致了发动机压力比、涵道比、进口温度、燃烧室温度、TIT、转子转速等也日益提高。由此构成的力、热、化学和物理等效应的作用,最终都要集中到构成飞行器和发动机结构的材料上去,因此对材料的质轻、高强、高韧、耐热、抗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

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考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华知识点 课本:1、熟记1-36号元素电子排布 1、核电荷数从1到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4s 后排3d ,形成离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式 核外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式 26 Fe :[Ar]3d 64s 2 3d 64s 2 26Fe 2+:[Ar]3d 6 3d 6 26 Fe 3+:[Ar]3d 5 3d 5 29Cu :[Ar]3d 104s 1 3d 104s 1 29 Cu +:[Ar]3d 10 3d 10 29Cu 2+:[Ar]3d 9 3d 9 24 Cr : [Ar]3d 54s 1 3d 54s 1 24Cr 3+[Ar] 3d 3 3d 3 30Zn : [Ar]3d 104s 2 3d 104s 2 30Zn 2+ [Ar]3d 10 3d 10 22Ti 2+ [Ar]3d 2 3d 2 25Mn [Ar]3d 54s 2 3d 5 4s 2 31Ga[Ar]3d 104s 24P 1 4s 24P 1 32Ge[Ar]3d 104s 24P 2 4s 24P 2 33As: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24Se :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3、元素周期表(对应选择第11题) (1)同周期,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增加;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Al 3+<Mg 2+<Na +<F -<O 2- Ca 2+<K +<Cl -<S 2- (2)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P 2和P 4。C:2S 22P 2 、Si:3S 23P 2、O :2S 22P 4、S :3S 23P 4 (3)(3S 23P 6 3d 10)第三周期内层电子全充满,Cu 和Zn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 一填空题: 1 电子排布式为[Kr]4d85s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2 在4个量子数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 3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影响轨道能量高低的因素除主量子数外,还有()。 4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3个原则是()、()、()。 5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 6 角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磁量子数表示电子云的()。 7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与p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相比,前者要()些,且具有()之分。 8 n=3,l=1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有()种伸展方向。 9 NH3和H2O 的键角不同,原因是()。 10 BF3的B原子以()杂化,其空间的几何构型为()。 11 (1) n=4和l=0的电子有2个,n=3和l=2 的电子有6个,该元素是()。(2) 3d为全满,4s中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 12 H2O 分子之间存在着()键,致使H2O 的沸点()于H2S、H2Se等;H2O中存在着的分子间力有(),以()为主,这是因为H2O有()。 13 共价键的特征是具有()和()。 14 sp2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分子构型呈()。 15 分别写出27号元素Co的:(1)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原子的价电子构型();(3)+2价离子的价电子构型();(4)并指出元素Co在周期系中所属的周期、族()。 16 C2H6 、NH3、C2H5OH、H3BO3、CH4,上述化合物存在分子之间氢键的有()。 二判断题 17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8 氢原子中,4s轨道能量高于3d。 19 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中,都有氢键存在。 20 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应是同一原子内能量相等的原子轨道。 21 在NH3和H2O分子间只存在氢键、取向力和诱导力。 22 电负性差值越大的元素形成的分子极性越强。 23 在CH4、CH3Cl及CCl4 3种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一样。 24 sp2杂化是指1个s电子和2个p电子进行杂化。 25 由1个ns轨道和3个np 轨道杂化而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 26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27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28 范德华力是永远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9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族序数,就是该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数。 30 在稀有气体(He、Ne、Ar等)及其他单原子蒸气(如Na(g)中),只有色散力存在。 31 在同一原子中,具有一组相同的量子数的电子不能多于1个。 32 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33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三选择题: 34 下列化合物中有氢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提纲】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 、p 、d 、f ,能 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 、p 、d 、f 。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能层的序数)。 n (22n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 (3d )>E (4s )、E (4d )>E (5s )、E (5d )>E (6s )、E (6d )>E (7s )、E (4f )>E (5p )、E (4f )>E (6s )等。原 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 <(n-2)f <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 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最 2 n 2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能量状态 的原子称为 基态原子 。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 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 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学的功能: 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 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 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 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 (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 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第三:社会系统思想。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 (二)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单选、多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根据有无阶级性,区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 【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不完全一致。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自身,包括其内部各种形式之间。能动的反作用——作用点在于经济和政治。 【辩证原理的意义】①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②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③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方法。从各种社会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性的基本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解了历史之迷,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单选、多选)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并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③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意义: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钥匙,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 【知识导航】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所预言的最后一种基本粒子(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已发现61种,包括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以物理学者彼得·希格斯命名,是一种具有质量的玻色子,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2012年7月4日,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渺子线圈探测到两种新粒子,这两个粒子极像希格斯玻色子,但还有待物理学者进一步分析确定。 ——维基中文百科 【重难点】 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又一同构成了原子。由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因此,在化学中研究原子结构主要在于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如图1-1) 图1-1 原子的结构图1-2 核外电子运动2.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无法用牛顿力学来描述,具有测不准性。(如图1-2) (1)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如图1-3)是p电子云的形状。 离核越近,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云密度越小。(如图1-4)

图1-3 p亚层结构图1-4 核外电子概率分布(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四个量子数(n、l、m、m s) 多电子原子中,决定能量的量子数是n、l。 (3)核外电子的排布 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 根据n+0.7l的整数部分相同,近似分成若干近似的能级组。 3.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一般而言,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减小,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Ⅷ族)。 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SI单位为J· mol-1)。它可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是: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如果I2>>I1,则原子易形成+1价阳离子而不易形成+2价阳离子;如果I3>>I2>I1,即I在I2和I3之间突然增大,则元素R可以形成R+或R2+而难于形成R3+。 4.化学键 是指相邻的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本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如图1-5)

2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一定数量的人口和必要的资源环境条件是实现两种生产的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生产方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起点。本章简要介绍人口、环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运行的意义及其发挥影响的主要方面。 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的基础含义: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首先,人口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规模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其次,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自然资源来维持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在资源和产品既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分配的资源和产品相对越少,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关系将发生变化;再次,人口也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人口越多,意味着劳动力也将越多,在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增加,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也会增强;最后,人口数量、分布、结构、质量以及人口形态的变化也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 人口规模: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存在着上限和下限,即最大(在一定地域内由社会生产、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决定的最多人口数)和最小人口规模(在一定地域内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维持集体生存所要求的最小人口数)。与此相关,理论上存在一个适度人口规模(未达到这个规模表现为人口不足及相关社会问题,超过则表现为人口过剩及相关社会问题)问题,但难以计算。 当今世界实际上并存着人口不足与人口过剩的双重问题,但自马尔萨斯以来,人口过度增长似乎引发了更多的关注。马尔萨斯看到了生活资料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但是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也有学者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持乐观态度。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等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影响这三者而影响人口规模。——人口的自然增长,迁移增长,出生,死亡,迁移率测量人口规模变化常用的指标是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其他指标还有人口倍增时间,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等。 对于特定规模的人口,依据其所具有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可以分析其内部的构成关系,这就是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性别,年龄),人口的地域构成(自然地理,行政区域,城乡),人口的社会经济(经济和社会)构成。人口构成即其变动对于人口规模和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定规模的人口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里。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自身的数量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布,形塑着人口分布格局;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的难易程度并由此决定着人口分布的稀稠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 人口分布既意味着一种静态的格局,也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是长期以来人口不断迁移和扩散的结果。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