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分析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分析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

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

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

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手段及方法】

问题教学法;多媒体动画展示;探究合作;读图分析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介绍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多媒体】:不同区域地表形态的展示师:从这些图文资料中,同学们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结论:1、地表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地壳和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3、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的镜头

补充:地表形态是地球的外貌形态,也叫地形或地貌

【承转】是什么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其力量来自哪里?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新课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教师解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高大山地或裂谷带的形成。

4、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多媒体】地壳物质循环图

引导学生读图:图中表现有岩浆活动和流水的作用,分别属于内力和外作用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包括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承转】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基本骨架,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呢?

【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着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的奥秘,之前有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目前较为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基本观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完成多媒体展示的填空

【多媒体】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

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灾害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1、什么是岩石圈

2、六大板块的名称、范围、位置

3、板块运动中有哪些基本运动形式和边界类型

4、依据板块构造图,我国为什么多地震

【师生合作】在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六大板块分布图和动画、实物演示做补充讲解

2、以大洲大洋名称去记六大板块的名称,但与大洲大洋的分布范围和位置是不一致的

3、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板书】2、宏观地形

【合作探究】:在板块运动的不同边界类型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依据下图,请说出图中标注出的地表形态所在的板块位置和边界类型

1、阿尔卑斯山

2、大西洋

3、红海

4、东非大裂谷

5、东亚岛弧

6、马里亚纳海沟

7、落基山脉

8、安第斯山脉

9、喜马拉雅山

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教师作适当补充

【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

【过渡】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地壳运动都在不断进行。岩层经地壳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变位,如倾斜弯曲或断裂错开,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保留在岩层中的“痕迹”。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展示景观图片)

【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1、什么是褶皱?褶皱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

2、什么是断层?断层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

【板书】1、褶皱:背斜和向斜

2、断层:地堑和地垒

【过渡】我们知道了褶皱及断层的概念,那么他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在断层处强调一下断层与断裂的区别)

【讲述】褶皱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一般形成山岭;褶皱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一般形成谷地。但也有特殊的情况。

【图片展示】

【多媒体】1、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通

过手肘弯曲实验以及典型地质构造的图片

的欣赏,增加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

【合作探究】

1、地质构造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什么?

3、在野外,我们可根据什么来判定背斜向

斜?(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

【讲述】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打隧道、开矿石、找地下水等工程都与地质构造相关。

【课外实践探究】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实践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如:开凿隧道、找石油和天然气、地下水、建采石场应该在背斜还是向斜?大型工程建设能否在断层处?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作用在不断地进行,永不停息,时刻在改变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削高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观点:

2、宏观地形的形成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背斜

1、褶皱区别与倒置地形

向斜

地堑:盆地和谷地

2、断层

地垒:块状山地

【达标练习】

某校学生在野外爬山,发现山体的岩层弯曲不同,因

此拍下照片作为纪念,观察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是背斜 B.乙处是向斜

C.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

D.甲处岩层老,乙处岩层新

2.两位同学对岩层的弯曲产生争议,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弯曲是内力作用造成的 B.岩层弯曲是外力作用造成的

C.在外力作用下甲处常常形成山岭 D.在内力作用下乙处常常形成山谷

3.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

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

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下

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

移动的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循这样的理念:地理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习,提升地理认知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在教学情景下实现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统一。在课中我通过情景的展现后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注重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但本节内容较多,知识相对抽象,在问题设置的数量和在整堂课中的作用体现上还得改进提高。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2.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2009年8月25日,21名优秀骑行志愿者从上海出发,溯江而上,传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行经7省2市,历时40余天,行程6186公里,最终到达长江源头。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溯江而上志愿者能看到哪些地表形态?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分析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 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 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 【教学重点】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 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 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板块运动的两种情况,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提示,但又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和盘托出,给学生留有了适度的思考空间,通过穿插在课文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采用探究法与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1.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掌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 特点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思考“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不对。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以某种作用为主。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b、c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海沟、岛弧、山脉。 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 (2)主要类型 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叫背斜。B处叫向斜。 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 组合类型岩层特点图中部位实例 地垒两侧陷落、中间突起E处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地堑中间部分相对下沉D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判断 1.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 ) 2.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 × ) 3.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向斜和背斜。( √ ) 4.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 探究点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答案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板块边界处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答案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答案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 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 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 藏高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挤压碰撞,常形成海 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 亚洲东部的岛弧 彼此分离生长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东非大裂谷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分析地表形态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识记六大板块的名称及相对位置,学会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说出地质构造的类型,并可以正确判读背斜和向斜,地垒和地堑。 情景创设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千姿百态的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美丽三峡、 云南路南石林、泰山观日出、华山奇峰、庐山雾松……,这些大自然的神奇,是怎么形成的 呢? 学习任务 [1] 请说出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并说出他们的表现有哪些?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是什么? [2] 查阅相关资料,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提出者。 [3] 读图2-10“六大板块示意分布”,找出并背会六大板块的名称。中国、美国、英国、澳 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以上国家分别位于哪个板块上?位于赤道上的有几个板块, 分别是什么?位于南回归线上的有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有几个 板块,分别是什么? [4] 在图2-10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板块是在运动中的,板块之间有哪两种作用,会形成哪 些地表形态?板块边缘活动比较剧烈,板块内部活动也如此剧烈还是相对稳定呢? [5]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移动? [6] 阅读38页第一段话,进行自我总结,并对举例进行记忆。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举例 形成边界的类型 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生长边界 板块相撞 (相向移 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山脉 阿尔皮斯山、喜马拉雅山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撞 海沟、山脉和岛 弧 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 消亡边界 [7] 看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并结合图2-10。说出红海位于哪个板块还是位于板块的 边界处?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红海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出原因。 [8]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总结列出其关系并举例。 地质构造 [9] 褶皱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褶皱存在于哪种岩石中?基本形态有哪些?并画出简单 形态,归纳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正确判读背斜和向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 义。 [10] 野外看到的“向斜构造发育的山地”和“背斜构造形成的山谷”,结合图2-14和2-15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背斜 地堑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表现影响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 能 地壳运动、岩 浆活动和变质 作用、地震等 使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 阳能、地球重 力能等 对地表物质的 风化、侵蚀、 搬运和堆积等 作用 使地表趋于 平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①从地质构造上看,A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B为向斜,岩层向

下凹陷。 ②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A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B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③从地形上看,A常形成山地,B常形成谷地;但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A会被侵蚀成谷地,B则成为山岭。(地形倒置)(2)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A部分叫地垒,常发育成山峰;B 部分叫地堑,常形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2)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温馨提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1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搬到、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板块上,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陆地和大面积海洋。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壳。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注: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陵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版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注:判断确定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地貌的依据: 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谷底(地形倒置)。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向斜一般成为山谷,有时也可成为山岭(地形倒置)。 ③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④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褶皱与断层比较 (3)地质构造规律及其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聚,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向斜槽部打。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部为石油。 ③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位置: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已经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4、火山喷发、地震与地貌全球的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两大地震带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齐市第二十四中学 邱丽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学生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课方案 跟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停深入展开,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新课改的教课理念要求我们把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想能力、发散性思想放在重要地位。教师除了在讲堂教课中创建适合的问题情形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外,还应在讲堂教课中实时、适合地增补必需的课外资料,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联想、学会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发散思想。从中激发学生研究知识神秘的兴趣,培育学生创建性思想的能力。 下边,我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球表面形态》一节教课为实例,说说“增补资料”在地理讲堂教课中运用必需性。 第一部分讲堂实录 一、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认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课要点、难点: 1.以流水微风为例剖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两重性 三、教课方法:指引- 研究式教课法 四、教课过程

[导入 ] 经过前方一个专题(板块运动)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 形态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开释是直接有关的,但地貌的形成不单遇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无时不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师:什么是地球的内、外力作用呢? 生:(答后师增补:地表形态(地貌)是在地球内、外力共同 作用下形成的。) 师:外力作用经过哪些外力进行作用,有哪些形式表现?(经 过图片赏识加深认知水平) 生:(答后师增补:经过地表及其之外的风力、流水、海浪、 冰川进行) 【设计企图:经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贮备,联系旧知识,让学 生明确本节课的教课内容在知识系统中所属地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 知识做到成竹在胸】 问题一:对于黄土地貌 [环节一:创建问题情形] 情形一: (P PT播放)黄土地貌景观 图情形对话: 师:这是什么地貌?主要散布在哪里? 生:(读图回答:在黄土地域发育的黄土地貌,散布于中纬度 半干旱地域。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散布区。) 师:我国的黄土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必修12.2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与地表形态教案Word版含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 内力与地表形态 【课标要求】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课堂设计及教学过程】 【趣味导学】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如青藏高原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的古河道、火山喷发的场景、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桂林山水、天涯海角……,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面貌? 【预习梳理】 1.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表现为、岩浆活动和,它使地球表面变得。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以及地球_____,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和等,使地表趋于。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被称为地壳运动的“足迹”,最常见的有和。褶皱有和两种基本形态。大的断层常常形成或。 答案:1.热能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太阳能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平坦 2.褶皱断层背斜向斜谷地陡崖 【课堂探究生成】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阅读课本,找出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阅读第 36 页,分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通过投影列表,让学生对照完成表格。

[友情提醒]( l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2 )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 3 )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不过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 4 )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在海陆两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全球便有了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分化;陆地表面从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格局,到阴坡、阳坡的差异,又在不同尺度上引起地理环境进一步分化,从而使地理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教师提问]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多媒体显示] ( 1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③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④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着重体现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采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从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入手,全面剖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影响分别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以及火山、地震活动等三方面作了深入的解释;外力作用的影响分别从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三方面阐述。本节内容结合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内容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初中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更加全面,他们对地理学科知识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事例相结合,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节课相关的读图较多,对本节课的正常学习要增加一些难度,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能摘到“好吃的桃子”。因此,教学中我将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接受程度,通过巧妙设疑、积极思考探究,逐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四、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情,结合教材特点及创新教育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表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了解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③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从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②学生分组讨论,用对比法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③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以及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欣赏由于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优美自然风光图片,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构造学说。 ②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2.教学难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授课内容: 一: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 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 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 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 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 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

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 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 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 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名师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作业及材料。 学生:搜集当地地貌资料以及岩层的弯曲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 生地表有千姿百态的地形,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等。 师很好。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吗?本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书: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推进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

媒体显示: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风力侵蚀形成雅丹 生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师地表形态为什么是不断变化的? 板书: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 地质作用分 类能量来 源 表现形 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 地 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 坦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生阅读教材并合作填表。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填写,每人自选一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填写)师同学们填得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同学们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内力作用。 师对。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塑造地表形态的呢?让我们先来探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表形态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从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入手,全面剖析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点阐述了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影响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解释,并结合图片与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图表比较,了解内、外力的基本状况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关系。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3、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探究理解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内力作用的学习,深刻体会自然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钓鱼岛的图片,提出钓鱼岛的形成原因与内力作用有关,引出新课。 师:思考:地表形态是永远不变的吗? 生:不是。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师:对。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呢?本节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第二段内容,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

(承转)由上可见,内力作用会引起地壳运动,我们到野外去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地壳运动的“足迹”。这些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位、变形常常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 (多媒体展示)地质构造图片 师: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地表岩层并不都是平坦的,而往往是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板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多媒体展示)褶皱的形态 师:思考:背斜和向斜在外部形态上有何不同? 生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师对。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那么,是否都是这样呢?请看动画。(播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模拟动画) 师:组织学生演示背斜、向斜的形成,以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找出形成原因,分析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生观察形成过程,合作探究成因。 师(指图总结,突破难点)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而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面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多媒体展示)断层的形成 教师演示断层的形成,并结合图片,讲解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师我们了解地质构造规律,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胜利油田的发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探测到的。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建大型工程时应避开板块断裂处,以免诱发地震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促使其变化的力量分别来自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地质作用塑造地表类型,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多姿多彩。而其中的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让我们知道了地表形态的形成既有其一般规律,也存在着特殊变化,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对这些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大坝建在背斜还是向斜好? 1、选背斜。因有天然拱形支撑,承重。三峡坝址是建在背斜上。 2、选向斜。向斜岩性坚硬,背斜顶部容易被外力侵蚀。 3、背斜、向斜均可。

第二章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差异性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播放视频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 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崎 岖不平的山地、起伏各缓的丘陵、海拔较低的平原, 还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内部平坦四周陡峻的高 原,这些我们总称为是地球表面形态。那么这种形态 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指导阅读,出示表格: 地质作用分类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内力作 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 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问: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 自主学习 1、找出你所在板块的范围 2、分析你所在板块的主要地表形态特征[学生代表回答] 课时教学流程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高中地理 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适用年级:高一 使用教材:(必修)地理I(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二节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节讲述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延续和展开,又是以后学习地质灾害的基础。结合实例,通过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来学习地貌千姿百态的原因。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着重体现学生的学,以及如何进行探究分析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学法指导上。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是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来了解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第二是通过对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来学习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来学习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在三部分的学习中,主要体现的是地表形态“因”与“果”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以着重体现出“在探究中学习”这一特点来开展。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本人在新课标的教学精神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节书的2课时教学重新设计及安排,使其能更贯彻体现新教改的特色,同时也能收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的教学效果。本人设计第一课时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以“体验式”教学为辅。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讨论、多媒体动画演示、图片比较、问题探究等来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并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原理及不同的内、外力因素有可能导致哪些种类的地表形态出现。第二课时则主要以“体验式”教学及开展小组竞赛、反思教学等形式来进行。主要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能自主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同的地表形态的不同形成原因,并通过展示解说自制模型来巩固回应上一节课的学习。 2、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更多的阅历、更强的动手能力及对事物的分析整合能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假期的旅游、对生活环境的认识、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都对不同的地表形态有所认识,因而对于联系实际探究不同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因而有利于通过活动教学系统地、深层次地学习地表形态的内外成因。 3、课程资源分析:根据本节课程的特点,宜运用多媒体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理论必须配合多媒体图片、动画来进行教学演示,对于一些可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如制作相应的教学模型,课外收集资料图片、野外考察等,宜通过设计学生活动来完成。 【教学构思】 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 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是以基于认知的“双基”为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学习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学习被严重忽略。地理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全面刷新了传统的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为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2、“从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出发,组织编制教学内容 传统的地理教学将地理课程视为学校的一门课,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使地理课堂变得封闭、孤立,学生难以感受地理的魅力,难以体悟地理的价值。而地理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为此我根据两节课的内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课前准备活动:第一节上课前我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收集一张自己到过的地方或生活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图片;第一节课后第二节上课前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老师指定要求的地理模型,第二是设计了两条课外探究活动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地球表面形态》教案1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重点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3)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