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摘要】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具有类似大提花织物的图案大、花型活跃、流畅的风格。电子多臂技术的发展为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文章对这类织物的组织特征、设计原则、加工特点等作了分析。

关键词:织物组织,大循环,织造,电子多臂

大提花面料,以其多变的风格,形态万千的图案,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在装饰用纺织品中,30%的产品为大提花织物。文章提出了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的设计方法,以棉纺厂常用的多臂织机,借助电子多臂技术和纺织CAD设计系统,开发具有类似大提花风格的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品档次。

一、电子多臂织机和传统织机改造用于加工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

文章将经、纬纱循环数达到150以上,由多臂机加工而成的小提花机织物归纳为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该织物具有大提花的图案大、花型活跃、流畅的特色。

多臂织机的开口运动由多臂机形成。机械式多臂机最多可管理16页综框,纬纱循环为80。较小的纬纱循环不能满足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成形要求,一些企业曾经对机械式多臂机进行了改造,加装到150块纹板,可织300纬循环,可是此时机构相当复杂,织造时运行状态不稳,疵布率也相当高。

大提花织物的经纬向循环数可以达到100—2000根。但大提花设备投资高、织造效率低、用工多、工序复杂,多数厂家都难以大规模生产。

随着电子多臂技术的成熟,在其他机构稍作改变的基础上,用EPROM芯片代替传统多臂织机的纹板和复杂的阅读装置,不仅简化了设备,使机械故障率大大降低,而且将纬纱循环数由传统多臂小提花的不足300扩大到数千、数万。目前,部分无梭织机配有电子多臂开口机构,国产有梭织机的机械式多臂开口机构改造工作[1] 也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完全组织纬纱数可达数万根,这就使在多臂织机上开发超大循环织物(特别是纬向超大循环)成为可能。

国内外对于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设计已有较多研究。[2~7 ]超大循环小提花既不同于常规小提花,又不同于大提花,与大提花相比,它循环内部有相当大的规律性,没有大提花那么大的自由度,与常规小提花相比,它循环极大,不是一个简单组织,它是包含了众多简单组织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上必须考虑花型的整体审美、整体布局等等,超大循环小提花的这一特点,使它的设计非常适合方兴未艾的CAD设计技术。

现阶段比较先进的可用于超大循环小提花设计的CAD系统有:Info Design公司以Windo ws2000为平台的CAD/CAM系统,该系统有与多种织机相连的接口程序,可直接用于织造;德国EAT公司的CAD系统;日本的BRIAN公司的Checkmaker CAD系统等。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于90年代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CAD软件,比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织物仿真CAD。

二、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设计

尽管电子多臂面世已经多年,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也时有出现,但这类组织毕竟较少,对其系统的研究不多。文章按织物的外观形态参照传统的织物组织理论[8] 将其分为条格组织、变化斜纹组织、绉组织、散花组织、拼块组织等5种组织类型,对于织物的组织特征、设计原则、加工特点等作初步的分析。

1.条格组织

条格组织是由两种以上组织并列配置而获得的组织,由于不同的组织外观不同,因此,条格组织的织物外观上呈现了清晰的条子或格子的特征。条格组织分条组织和格组织两类。

1.1条组织

条组织,指风格不同的组织只在经向或纬向一个方向并列排列而形成的组织,从布面外观看,有清晰的条形图案。包含两类:若组织沿经向平行排列,布面呈现纵向条纹为纵条组织,若组织沿纬向平行排列,布面呈现横向条纹图案的组织为横条组织。

条纹组织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尽量从美观出发,使条纹在布面的布局疏密得当。

2.在设计时,每一个条和条之间分界处两根经纱组织点尽量配置成底片翻转关系,如果选用的组织整循环不能满足这种关系,可根据情况加减纱线根数。这样的配置可使条纹之间边界清晰美观.

3.在设计纵条组织时,条与条的组织交织点差异也不可过大,否则会因为不同条的经缩不同而在织造时产生沉纱,影响织造效率。若实在无法避免,可以采用双织轴织造。在设计时,组织点交错较多的部分经纱用较少的经密,或在前道工序用较小的预张力,组织点交错较少的用较大的经密,或在前工序用较大的预张力,这样可以弥补织缩的一些差异。

4.超大循环纵条织物,纵条数一般很多,设计时,要注意每一个条所占用的综页数之和不能超过织机的设备容量。横条组织的每一个横条经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要小于织机综页数的最大容量。

图1 横条纹组织CAD风格模拟图

A fabric CAD simulation of the horizontal stripe weave

图1为一种横条纹组织的CAD风格模拟图,横条组织由变化平纹、1/1平纹、3/1、1/3斜纹及蜂巢组织拼接而成,经向循环数为12,纬向循环数为320,12页综织造。横拼条织物布面富丽堂皇、美观大方、用作装饰面料、男女时装。

1.2 格组织

由不同组织在经向和纬向同时并列配置形成的组织,相当于横条组织和纵条组织的联合,布面则呈现格子的特征。

格组织可以按如下步骤来设计:

1.按纵条组织来设计,即分配好每个纵条的综页数和循环数。

2.每一纵条按横条组织设计方法进行再设计。

3.传统小提花织物组织的格型很小,在布面上一般不大于1英寸。超大循环格形大而粗旷,几乎类似色织风格,但由于没有色织的色彩差异,为使格型明显,一般可将相邻的格设计成相反的经纬面效应,或设计为同一组织的不同斜向,以求明显的反光差异,如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搭配、左斜纹和右斜纹搭配等。

2.斜纹变化组织

在基础斜纹组织上通过改变飞数或斜向而形成的大循环组织,叫超大循环斜纹变化组织。

超大循环斜纹变化组织的基础斜纹组织需用复合斜纹,否则难以生成太多的变化。超大循环斜纹变化组织有:在普通的复合斜纹基础上,采取渐进的变化经向飞数配置,形成的超大循环曲线斜纹组织;在组织的一半采用正的经向飞数,在组织的另一半采用负的经向飞数(此飞数为常数),所形成的超大循环山形斜纹;采用变化的山形穿法,在组织内部形成多个山形,而所有的山顶并不在同一纬纱上,呈锯齿状分布,形成超大循环锯齿斜纹组织;经向和纬向都采用超大型山形斜纹配置从而形成的菱形斜纹组织,如图2。

图2 菱形斜纹组织CAD风格模拟

A fabric CAD simulation of the diamond twill weave

该图在3 1 3 1/3 1 1 1复合斜纹基础上变化而成,经向循环数320,纬向循环数260,综页数为14。该织物的组织特点为:组织对称、规整,可用于装饰面料等。

超大循环斜纹变化组织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超大斜纹变化组织一般比较松软,浮长也较大,在设计时尽量使浮长不超过5,否则面料易勾丝。

2.超大循环斜纹变化组织经向飞数不要超过最大浮长数,这样可保证斜纹曲线的连续。

3.飞数之和等于0或纬纱循环的整数倍,避免产生斜纹断面。

3.超大循环绉组织

织物组织经纬向都有大量浮长,浮长纵横错综排列,使织物显现分散无规律的绉的外观,这种组织叫绉组织。

小循环的绉组织古来有之,因为绉组织面料讲究布面浮长分散且无明显规律,而传统小提花组织循环数较小,在传统设计中,欲满足这一要求,经纬浮长一般小于4,若浮长过长,过于明

显,容易在布面形成周期性的印迹。另外每根经纱上要求经纬组织点数目大致相等,这样布面风格不至于出现过强的规律。

由于传统绉组织循环比较小(经纬向纱线循环数均为100左右),因此布面风格相对单一,变化很少。而超大循环绉组织则不然,组织容量大,在风格上也大大拓展了绉组织的范围。超大循环绉组织按风格来分有三种类型:树皮绉,鸡皮绉和泥地绉等。

3.1树皮绉

组织中有一些较长的经向浮长,这些经向浮长互相连接构成错综复杂的纵向分布,类似于树皮的皲裂,形成树皮绉组织。如采用组织经向循环数300、纬向循环数260,综页数16。树皮绉组织面料风格特征:皱痕自然,光泽明暗协调,外观随意大方。适合于装饰面料、时装、男女夹克、裤料和休闲面料等。

3.3.2泥地绉

组织内部经纬浮长很小,一般不大于3,布面呈现细密,不明显的细小颗粒,这种组织叫泥地绉组织。如组织经向循环数120、纬向循环数300,综页数13。泥地绉组织面料风格特征:光泽柔和,外观细腻,手感柔软,布样悬垂。适用于装饰面料、时装、男女夹克、裤料和休闲面料等。

2.3.3鸡皮绉

组织内浮长长度介于树皮绉和泥地绉之间,浮长在组织内无规律但分布均匀,浮长与浮长之间若即若离,一片一片呈絮状分布,布面风格类似鸡皮,为鸡皮绉组织。如组织经向循环数15 0、纬向循环数300,综页数6。鸡皮绉组织的织物风格特征:休闲、随意。适宜于装饰面料、时装、男女夹克、裤料和休闲面料等。

超大循环绉组织设计原则:

1.超大循环绉组织的综页数一般不能太小,最好大于12页,因为绉的花纹分布无序则自然美观,综页数太小,极易在布面形成规律。

2.绉组织面料也忌讳出现带状的绉条空白。形成带状空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纹板图的某段无论哪页综都没有设计浮长。

3.传统绉组织设计,为了方便,一般将组织循环设计为综页数的整倍数,将组织循环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经纱数等于综页数,然后将每一组经纱穿综顺序按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列,使每一组经纱都含有各页综框,这样,可使所有综框上经纱分布平均,从而利于织造生产。但对于超大循环面料,循环数常常动辄数百,这种方法就显得效率低下。最方便的办法是借助于电脑设计,循环数无须限定是否综页数的倍数,可以让计算机随机选择穿综顺序,设计出的组织更无规律性。

4.散花组织

用一种组织做为基础组织,通过改变组织浮长的办法在地组织上随机分布一些花纹叫散花组织。

传统的散花组织多为平纹地小提花,因受纬纱循环数限制,花纹不能太多,太多则显得密集、凌乱,而太少的花纹又使布面风格单调、拘谨,由于整体花型较小,传统散花组织要求散花部分不能过于突出,以防喧宾夺主,超大循环散花组织则灵活得多,即可以设计成清地散花组织,又可以设计成满地散花组织,组织内部经面和纬面相结合,构成整体图案。散花组织花纹分布可疏、可密、花型可大可小。

4.1清地散花组织

顾名思义,清地散花组织的基础组织为平纹、斜纹、缎纹等简单组织,在这些基础组织上改变一些浮长形成散花图案。

基础组织为缎纹的清地散花组织织物如图3。

图3 清地散花组织CAD面料风格模拟

A fabric CAD simulation of the weave of small patterns

upon satin ground

该组织经向循环数300、纬向循环数300、综页数15。此类组织的面料特征:质地细密、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外观风格活泼。适宜于时装、女旗袍、及男女休闲面料等。

4.2满地散花组织

基础组织非三原组织,而是经过改变浮长的在布面形成某种规律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上再行改变浮长,使布面上形成疏密有致的图案。如组织经向循环数300、纬向循环数300、综页数1 3。组织特征:手感柔软、风格活泼多变。适合于各类装饰面料。

设计散花组织时须遵循以下原则:

1.综页数不能超过织机最大容量,为了使起花留一定的余地,地组织尽量简单。

2.起花部分浮长不宜过长,防止发生勾丝。

5.拼块组织

拼块组织织物的组织图可分为若干个区域,不同的区有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总体看来,面料好似不同风格的面料拼接而成。拼块组织有两种形式:简单拼块组织、复杂拼块组织等。

5.1简单拼块组织

简单拼块组织指的是由单层简单组织拼块而成的组织。简单组织拼块,它可以用同类组织拼块,比如不同斜向的斜纹,也可以用不同风格的组织进行拼块。该组织同样适合于装饰面料、床上用品等。

5.2复杂拼块组织

组织内含有复杂组织的拼块组织为复杂拼块组织。复杂拼块组织可以用不同的复杂组织拼接而成,也可以用简单组织和复杂组织拼接而成。

图4复杂拼块组织CAD面料风格模拟

A fabric CAD simulation of the combined weave with plain

and double layer weave

图4为简单组织(平纹)和复杂组织(双层)拼块,织物经向循环数160、纬向循环数160、综页数:12。

拼块组织变化多端,可用于服装面料,也可用于装饰面料,同样也可用于工业用织物,如汽车的安全气囊(复杂拼块组织)[9]等。

拼块组织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块组织设计时一般各块单独设计,但在纵向上下对应的块组织穿综图必须完全相同。

2、综页数不能大于设备容量。

3、设计每一块组织时要考虑经纱织造缩率,如果不同块之间经缩差异过大,上机织造要采用双织轴配置。

四.结论

(1)按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外观特征将其划分为五种组织类型:条格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绉组织,散花组织和拼块组织。文中对每一种组织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实际用途做了介绍。

(2)借助CAD软件绘制的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面料风格模拟图案丰富多彩、生动逼真(受篇幅和印制的限制,本文中尽量减少图案使用)。

(3)长期以来,传统小提花组织的设计原则受纬纱循环数约束,致使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使用很少,特别是纬纱循环数超大者。随着电子多臂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束缚已经打破,开发、设计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应引起产品设计人员的重视。在丰富多彩的家纺织物设计中,借鉴大花纹织物的织纹风格特色,采用提花、印花相结合的加工工艺,。

(4)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机械多臂改造成电子多臂奠定了基础,在织机速度200r/min的条件下,控制16页综框,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参考文献

1.张志奋.安全气囊专用织机的多臂与多梭箱机构机电一体化改造.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 2:63~65

2.张瑞林,包晓敏.大循环小花纹组织设计原理及计算机实现方法.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2: 69~76

3.施国生等.多臂织物大组织矩阵的设计方法.纺织学报,2000,6:358~359

4.李小兰,张平国,利用电子多臂开发织物结构新颖的产品,棉纺织技术,1997,12:31~33

5.Grigalunas Mark. US Patent 5818720. Process for large repeat fabric design and w eaving.1998.10.6

6.Roussel F. Mock leno weave on plain ground. Industrie Textile,2003(1350):40~43

7.Roussel F. Patchwork for large repeat. Industrie Textile,1998(1302):45~48

8.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

9.卜佳仙.非涂层全成形型安全气囊织物的设计.东华大学学报,1998,5:100~101

The Large Repeat Weave Design of Dobb y Fabrics

Abstracts Dobby fabrics with a large repeat weave possess some style of jacquard fabrics, such as large and lively patterns.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obby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to produce these dobby fabrics. In this paper, the weave chara cteristics and weave design of these dobby fabric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weave, large repeat, weaving, electronic dobby

提花织物设计(自编讲义)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自编讲义

纹织设计概述 一、织物的分类: (一)素织物:应用基原组织构成表面素洁的织物。 (二)花织物: 小花纹织物:用变化组织及联合组织所构成的织物,在多臂机上制织。 大花纹织物:简称纹织物,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线数很多,必须在提花机上制织。 二、纹织设计和工作步骤: 要经过品种设计、纹样设计、意匠、轧纹板、装造、试织等工序。 第一章提花机装造 使经丝受提花机控制并按照纹样与组织设计的要求作开口运动的工作称为装造。它包括综锤、综丝及通丝的准备;穿目板,挂通丝,吊柱及穿经、穿筘,吊棒刀,加装伏综、半综、前综等辅助装置。 第一节提花机工作原理 一、提花机各构件名称:

二、提花机工作原理: 纹板有孔,经丝提升,形成上层梭口; 纹板无孔,经丝不提升,形成下层梭口。 第二节提花机各构件顺序与纹样方向的关系在提花机上,为使装造工作中的穿挂吊接不搞错,必须将横针、直针、通丝等各构件编号,编号顺序根据意匠图来定。 意匠图→纹板→横针→竖针→通丝→综丝→经丝(织物) 意匠图中:一个纵格代表一根纹针(经丝),纵格的次序从右到左,即意匠图右侧第一纵格代表第一根纹针,管理每花左侧的第一根经丝。一个横格代表一块纹板(纬丝),横格的次序从下到上,意匠图最下面第一横格代表第一块纹板,织造中的第一根纬线。 左右手提花机的区别: 右手机—手柄在右,花筒在左,花筒顺时针转动。 左手机—手柄在左,花筒在右,花筒逆时针转动。 一、右手织机提花机各构件编号:

从机前看,花筒在左侧,纹板首端在机前。 纹板孔次序为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上即首端) 横针与纹板孔相对应,机前最上一针为第一针,自上而下,自前向后。 竖针与横针相对应,机前最左侧为第一针,自左向右,自前向后。 目板孔次序为自机前向机后,自左向右。 经丝次序为自左向右。 纹板编连次序为1号→N号。 注:织物图案若要与意匠图一致,织物应反织,织机上织物正面纹样与意匠图相反,下机后两者纹样一致。但若织物图案左右对称,则可正织。 二、左手机各构件编号:(四种装造) (一)纹板与右手机同,首端在机后: 横针次序:从上向下,从后向前。 竖针次序:从右向左,从后向前。 将目板上左前方的通丝挂在龙头右后方第一竖针下,其他同右手机,绸面花纹同右手机。 (二)纹板与右手机同,首端向机后

第八章-----组织机构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一、单项选择 1、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2、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3、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地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次属于()。 4、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5、所谓()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6、格拉丘纳斯指出,管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7、部门划分应遵循()。 8、()又称为“斯隆结构”。 9、()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它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类型。 10、分权的()的管理原则是“集

中政策,分撒经营”。 11、部门划分应遵循()。 12、部门划分的原则()。 1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工,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 14、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1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 1、职位设计: 2、管理宽度: 3、部门: 三、简答题 1、企业分工的优缺点 2、职位设计要求 3、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4、部门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点 5、高耸结构的优缺点 6、影响管理宽度因素 7、矩陈结构的优缺点 8、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 9、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缺点

四、论述题 试述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 陆贽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他不仅长于参政,而且精于管理。他统筹规划、筹措军粮、费省效宏,即为一例。唐代边防守备任务很重。德宗时期为防吐蕃骚扰,派17万军队驻扎边境,所需粮食全由内地供应。这些粮食采购的办法称“和籴”,即由政府付钱给地方,地方向农民收购,这种收购带有指令性。过去京都(长安)一带粮食不丰,“和籴”的粮食主要来自江淮地区。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京都一带连年丰收,而江淮地区遭受水灾,粮价成倍上涨。这就提出如何根据情况来进行“和籴”的问题。陆贽研究了此问题,建议减少性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少从江淮采购粮食而多在京都一带采购,并和赈济、观农相结合。其具体内容是:(1)按旧例江淮地区每年要买米110万石运到河阴,再由河阴运70万石到太原,从太原

针织物组织与设计

《针织物组织与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表 学时分配表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随着针织行业的迅速崛起,特别是继新原料、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涌现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人们对针织服装传统的追求到舒适性的要求,无不使得针织产品在设计方面提升档次,为适应针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培养高技能型的针织设计人

员迫切急需。 本课程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见针织产品的编织方法;掌握形成针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掌握在织物上形成各种花色效应的方法;掌握针织物组织的分析和步骤;掌握针织内衣、袜类、毛衫等产品组织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各类针织产品。对学生针织生产岗位技能的培养,就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理念 一、课程设计原则 本课程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确定好教学项目以后,关键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立学习,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形式,改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形式。 二、课程设计目标 (一)增强现代意识,培养专门人才 学生掌握了针织物组织设计以后,能够从事与针织有关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够对横机、圆机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调试与维护;能够独立进行工艺的设计与实施;能够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围绕核心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宗旨。因而我们课程的项目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三)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学习活动,创设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境,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采取的方式 (一)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定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下达学生的学习任务,实施教学项目。在任务的确定中,要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先进行小项目,如提花轮的选针机构,在调试的过程中学习器件的结构、原理,不再单独分章节讲授器件,而是用到时通过学生的拆装练习更直观的学习。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确定项目的目的、项目的原理分析、项目所需器材、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项目的注意事项等。 (二)工作过程 学生在实施项目时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到管理员处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组织与工艺的设计。完毕后,通过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项目验收及评价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5章组织结构 5.1组织结构分析 5.1.1组织结构特性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就像人类由骨路确定体形一样,组织也是由结构来决定其形状的。组织结构特性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成分: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 1.复杂性。 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分化的程度。一个组织越是进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具有越多的纵向等级层次,组织单位的地理分布越是广泛,则协调人员及其活动就越是困难。 2.正规化。 正规化就是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有些组织的规范准则较少,其正规化的程度就较小;而另一些组织,规模虽然很小,却具有各种规定,指示员工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这些组织的正规化程度就较高。 3.集权化 集权化是决策制定权力的集中程度。在一些组织中,决策是高度集中的,问题自下而上传递给高级经理人员,由他们制定合适的行动方案;而另外一些组织,其决定制定权力则授予下层人员,这被称作是分权化。 5.1.2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确定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任何组织都是实现其一定目标的工具,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管理组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综合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目标及各种具体的派生目标。 ●确定业务内容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业务管理工作项目,并按其性质适当分类。如企业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

营销管理、劳动认识等。明确各类活动的范围和大概工作量。进行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使总体业务流程优化。 ●确定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规模、技术特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参考同类其他组织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组织形式,需要设计哪些单位和部门,并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管理业务工作分归适当的单位和部门负责,形成层次化、部门化的结构。 ●配备职务人员 根据各单位和部门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性质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人员及其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规定职责权限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明确规定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对管理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同时,还要根据搞好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授予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适当的权力。 ●联成一体 这是组织设计的最后一步,即通过明确规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把各组织实体上下左右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作,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组织系统。 5.1.3 组织结构体系 要使管理工作有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极为必要的。因为,组织机构形成一种决定所有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关系的模式。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决策子系统、指挥子系统、参谋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 组织的领导体系和各级决策机构及决策者组成决策子系统。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是组织决策的智囊团,其层次视组织的规模和特点而定。现代化大型组织的决策中心,采取委员会的形式,以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正确程度。 ●指挥子系统 指挥子系统是组织活动的指令中心,是以行政首长为首的各级职能单位及其负责人和成员所组成的垂直形态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决策机构的决定,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第一节职位设计 一、职位设计的含义 (一)职位设计的概念 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二)职位设计的演变 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设计职位 1、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2、当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 职位轮换、职位丰富化、工作团队 二、职位设计的要求 激励潜力分数(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雇员满意是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 第二节纵向设计-------层次划分 一、组织结构的层次划分 (一)层次的产生 (二)层次的划分 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管理层 (三)确定层次应考虑的因素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扁平结构与高耸结构 1、扁平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 2、高耸结构,就是管理层次大而管理宽度小的结构 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但层次增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 二、管理宽度的含义 (一)管理宽度的概念 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二)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2、面对问题的种类 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 4、授权 5、计划 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三)确定管理宽度的两种方法 1、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 2、变量依据法

第三节横向设计-----部门划分 一、部门的含义 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二、部门划分的方法 (一)按人数划分 (二)按时间划分 (三)按职能划分 (四)按产品划分 (五)按地区划分 (六)按服务对象划分 (七)按设备划分 (八)其他 三、部门划分的原则 (一)力求最少 (二)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三)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指派平衡 (五)检查部门分设 第四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三、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一)特点 (二)优点 (三)缺点 四、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六、矩阵结构 (一)优点 (二)缺点 七、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关于提花面料

关于提花面料 1.提花面料简介 2.提花面料特点 1. 提花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纱支精细,对原料棉要求极高。可分梭织、经编提花和纬编提花。纬编织物横、纵向拉的时候有很好的弹性,经编和梭织提花横、纵向拉是没有弹性的。 提花面料可分为单双色提花和贡缎提花。 单色提花先经提花织机织好提花坯布后再进行染色整理,面料成品为纯色;多色提花为色织提花面料——先纱染好色后再经提花织机织制而成,最后进行整理,所以色织提花面料有两种以上的颜色,织物色彩丰富,不显单调,花型立体感较强,档次更高。面料幅宽不限,纯棉面料有小幅缩水,不起球,不掉色。 质地柔软、细腻、爽滑的独特质感,光泽度好,悬垂性及透气性好,色牢度高(纱线染色)。大提花面料的图案幅度大且精美,色彩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而小提花面料的图案相对简单,较单一。 贡缎提花面料: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交织一次,因此缎纹组织使织物密度更高,所以织物更加厚实。缎纹组织产品比同类平纹、斜纹组织产品成本更高。采用缎纹组织织制的织物统称为缎纹织物。缎纹织物有正反面之分,一个完全组织回圈内的交织点最少,浮线最长,织物表面几乎全由经向或纬向的浮线构成,缎纹织物质地柔软。缎纹织物有正反面之分,布面平滑细腻,富有光泽。最常见的贡缎面料是条纹贡缎,简称缎条。 提花面料:面料上的花纹是织出来的,不是普通印花,也不是绣花。面料织造时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纱支精细,其针线密度高,使用起来不变形,不褪色,舒适感好。目前提花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贡缎的床品,显得档次高、有品位。要区分贡缎的好坏要在纱支与密度上比较。 2. 提花面料看上去花纹突出,有立体感,织造原理是用经纬组织变化形成花案。 优点: 提花面料风格新颖,美观,手感凹凸有致,可以根据不同的面料底布,纺织出不同的花型,形成不同的颜色明暗对比。颇受那些厌倦千篇一律,追求创新时尚人士的青睐。在视觉上,会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感觉,凸起的颜色会重一点,只是相对于同种色系的面料。还有一种是本身的面料,然后上面的图案是织上去的。 最后是他的性能上丝绵表面平整,有真丝般的光泽,丝滑细腻、柔软、吸湿透气性能优良,轻薄且保暖性能好,耐水洗型能极强,不易变形,不起球,属于典型的环保面料,质感非常

织物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织物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授课内容: 1.织物设计概述 2.棉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3.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重点与难点: 棉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学习要领: 首先了解及掌握棉、毛、丝、麻织物的分类及风格特征;其次掌握各种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的方法。 第十一章织物设计方法 第一节织物设计概述 织物设计的任务在于根据市场与用户的要求设计出具有一定风格和性能的织物来。产品的用途与要求不同,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织物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 产品构思和品种确定 织物的风格是由织物的用途与使用对象确定的。设计产品时,首先应明确其用途,销售地区和使用对象,明确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根据产品的风格特征,构思产品的类型,再进行各项具体内容的设计。 (二) 纤维原料的选择和纱线设计 织物性质首先决定于纤维原料, 每一种纤维原料都具有独特的性能,因此,纤维原料选择是织物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纤维原料,不仅要选择原料品种类别,还要考虑原料的品质特征,如长度、细度、长细指标离散度等指标。若为混纺产品,还需确定不同原料的搭配、混纺比例等等。此外,选用原料时,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三)织物结构设计 包括经纬纱线密度配合和组织设计; 经纬向密度的配合变化关系到织物的轻重、厚薄与结构相,同样也会引起织物外观风格和性能的较大变化,能形成不同品种的产品,如华达呢、哔叽和卡其织物等。 组织是影响织物品种的重要因素。品种的变化多是由组织引起。如某些小提花织物品种的变化主要是由地部组织的变化得到的。

(四)花纹图案设计 “远看颜色近看花”,织物的花纹与色彩是影响外观风格的主要因素,不同组织可形成不同的花型外观。织物的色彩应根据品种类型、使用对象及流行趋势来设计,设计中常与经、纬纱线的色纱排列循环和组织设计一起进行。 (五)纺织染整工艺设计 织物所用的原料不同,产品的类别不同,则加工的工艺和设备也不同。在产品的整个工艺选择上,尤其是织物的后加工,对织物的外观影响较大,同样的坯布经不同的整理会得到不同的外观,而这些外观都需要由相应的机械后加工或化学染整后处理方法整理获得。像割绒,拉绒,剪花、热压、烧毛、磨毛等都是可使织物获得一定外观特征的机械后加工。而漂炼、印染、丝光、烂花、涂层、树脂、及防缩、防皱、防静电、防水、防污、防燃等都是常用的化学染整后处理方法,设计中应需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具体工艺的制定。 (六)织物规格设计与计算 根据织物的用途、要求及生产工艺,确定织物主要的工艺规格,如幅宽与匹长。根据纱线线密度、密度与组织,计算总经纱根数、筘号、筘幅、用纱量和织物的重量。若为色织物,还须进行劈花和排花。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七)产品试织 为保证设计质量,一个产品从设计到正式投产需经几次样品试织,首先是小样试织,观察设计效果,弥补设计不足,其次是进行包袱试织,供定货用。另外,在正式投产之前,还需进行先锋试样,积累生产经验,为正式投产奠定基础。 二、纺织品设计的原则 (一)适销对路 织物设计人员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心理,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切忌以个人的爱好代替消费者的希望。 (二)经济、实用、美观相结合 设计人员应明确产品的使用目的、用途、性能要求、流行花色等问题。就服用织物而言,除了功能性和耐用性之外,还要价廉物美。 (三)创新与规范相结合 新产品设计要具有异想天开的开拓型思维,使产品不断发展。但也要考虑原料、纺织、染整工艺及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既要使产品丰富,又要方便生产。 (四)设计、生产、供销相结合 设计、生产和供销的关系一般为: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软件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与选择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适应不同的公司规模及项目需要。 (一)项目组织的概念 项目组织是为完成项目而建立的组织,一般也称为项目班子、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组等。一些大中型项目,如建筑施工项目的项目组织目前在我国叫项目经理部,由于项目管理工作量很大,因此,项目组织专门履行管理功能,具体的技术工作由他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而有些项目,例如软件开发项目或某些科学研究项目,由于管理工作量不大,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履行管理职责的班子,因此,其具体技术性工作和管理职能均由项目组织成员承担。这样的项目组织负责人除了管理之外,也要承担具体的系统设计,程序编制或研究工作。 项目组织的具体职责、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人数配备等会因项目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等有所不同。 项目组织可以是另外一个组织的下属单位或机构,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组织。例如某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织是一个隶属于该企业的组织。而某水电站项目组则是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是一个法人企业,负责该水电站的资金筹集、建设、建成投产后的经营、偿还贷款和水库上游地区的开发管理。项目组织的一般职责是项目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组织要对项目的范围、费用、时间、质量、采购、风险、人力资源和沟通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目的性原则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项目目标。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就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因职责定权力。 2.精于高效大多数项目组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就要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应精干高效,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应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项目组织往往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所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有关。 (三)项目组织结构的类型 项目组织结构类型有许多,常见的有工作队式、部门控制式、项目型、矩阵型和直线职能型。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设计

一、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生产企业选择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或具体按哪一种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一定要结 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规模大小、人员素质高低、生产工艺复杂程度、所处环境等。总之,要以最有效的完成企业目标为依据来选择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并设置相应的 生产管理机构。下面给出了两家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范本。 总裁总裁办公室 研究中行政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营销总监心总监 总人行质售研务力政量生财后仓采销市发后资部管务产储购服场售中勤源理部部部部务部部心部部部部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一).

董事会 总裁总裁办公室技术委员会 售人技营战行财物后销略术政务力资服法监研资管中管务控理律源心发理中中中中中中中心心心心心心心海外事业部 国内事业部××三厂××二厂××一厂 售后质技服务量生术仓销售采财部产务管购部储管部部部部理理部部 ××车间××车间××车间

××班组××班组××班组某生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二) 二、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某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如下图所示。. 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 行政总监技术总监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运营总监 企业管理部销售管理部技术质量部客户服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投标部招标部信息部采购部企划部财务部审计部 销售分公司一销售分公司二销售分公司三销售分公司四财务科一财务科二财务科三财务科四 某销售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三、地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 董事会 总经理 行政总监营销总监工程总监财务总监 综人质造材工项项营销投行财审合力量料程目价目销资售政务计办资管技经管设开策发管公源理术理理备发划展理部部部室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 地产企业组织结构范本(一).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组织设计 【摘要】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具有类似大提花织物的图案大、花型活跃、流畅的风格。电子多臂技术的发展为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文章对这类织物的组织特征、设计原则、加工特点等作了分析。 关键词:织物组织,大循环,织造,电子多臂 大提花面料,以其多变的风格,形态万千的图案,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在装饰用纺织品中,30%的产品为大提花织物。文章提出了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的设计方法,以棉纺厂常用的多臂织机,借助电子多臂技术和纺织CAD设计系统,开发具有类似大提花风格的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品档次。 一、电子多臂织机和传统织机改造用于加工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 文章将经、纬纱循环数达到150以上,由多臂机加工而成的小提花机织物归纳为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该织物具有大提花的图案大、花型活跃、流畅的特色。 多臂织机的开口运动由多臂机形成。机械式多臂机最多可管理16页综框,纬纱循环为80。较小的纬纱循环不能满足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的成形要求,一些企业曾经对机械式多臂机进行了改造,加装到150块纹板,可织300纬循环,可是此时机构相当复杂,织造时运行状态不稳,疵布率也相当高。 大提花织物的经纬向循环数可以达到100—2000根。但大提花设备投资高、织造效率低、用工多、工序复杂,多数厂家都难以大规模生产。 随着电子多臂技术的成熟,在其他机构稍作改变的基础上,用EPROM芯片代替传统多臂织机的纹板和复杂的阅读装置,不仅简化了设备,使机械故障率大大降低,而且将纬纱循环数由传统多臂小提花的不足300扩大到数千、数万。目前,部分无梭织机配有电子多臂开口机构,国产有梭织机的机械式多臂开口机构改造工作[1] 也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完全组织纬纱数可达数万根,这就使在多臂织机上开发超大循环织物(特别是纬向超大循环)成为可能。 国内外对于超大循环小提花织物设计已有较多研究。[2~7 ]超大循环小提花既不同于常规小提花,又不同于大提花,与大提花相比,它循环内部有相当大的规律性,没有大提花那么大的自由度,与常规小提花相比,它循环极大,不是一个简单组织,它是包含了众多简单组织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上必须考虑花型的整体审美、整体布局等等,超大循环小提花的这一特点,使它的设计非常适合方兴未艾的CAD设计技术。 现阶段比较先进的可用于超大循环小提花设计的CAD系统有:Info Design公司以Windo ws2000为平台的CAD/CAM系统,该系统有与多种织机相连的接口程序,可直接用于织造;德国EAT公司的CAD系统;日本的BRIAN公司的Checkmaker CAD系统等。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于90年代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CAD软件,比如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织物仿真CAD。 二、超大循环小提花组织设计

组织结构定义设计的六要素

定义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设计的六要素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正确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业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1、工作专业化 20世纪初,亨利·福特(HenryFord)通过建立汽车生产线而富甲天下,享誉全球。他的做法是,给公司每一位员工分配特定的、重复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员工只负责装配汽车的右前轮,有的则只负责安装右前门。通过把工作分化成较小的、标准化的任务,使工人能够反覆地进行同一种操作,福特利用技能相对有限的员工,每10秒钟就能生产出一辆汽车。 福特的经验表明,让员工从事专门化的工作,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今天,我们用工作专门化(work specialization)这个术语或劳动分工这类词汇来描述组织中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 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一个人不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解成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人独立去做。就其实质来讲,工作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活动。 20世纪40年代后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数生产领域的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专门化来完成的。 管理人员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地利用员工技能的方式。在大多数组织中,有些工作需要技能很高的员工来完成,有些则不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好。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参与组织制造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那么,就要求所有的人不仅

纹织设计项目5大提花毛巾织物设计

纹织设计项目5大提花毛巾织物设计第九章纹织设计项目5—大提花毛巾织物设计 项目介绍:毛巾织物是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其中毛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毛圈~提花毛巾是毛巾织物通过毛圈的分布来形成花纹图案~织物表面图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本项目以普通的提花毛巾设计为驱动~通过对提花缎档毛巾织物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认识提花毛巾织物特点和设计特点~熟悉提花毛巾织物的设计过程~并能够进行提花毛巾织物的组织纹样设计、意匠设计和装造工艺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提花缎档毛巾织物设计。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提花毛巾织物特点、组织结构和生产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把所所学的有关纹织的知识运用到提花毛巾织物的设计中。 一、毛巾织物的特点 毛巾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和柔软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以满足人们的擦、铺、盖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的需要。 毛巾织物是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其中毛经和纬纱交织形成毛圈组织,地经与纬纱交织成地组织,毛圈组织与地组织配合后,再通过织机特殊的长短打纬装置即可织造出完整的毛巾来。毛巾的原料主要以棉纱为主,有纯棉毛巾、真丝毛巾、化纤毛巾、混纺毛巾等品种。 提花毛巾的花纹图案简洁大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它的花型和色彩主要是有毛经纱所起的组织以及色经的交替来体现的。 提花毛巾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面巾、餐巾、枕巾、浴巾、毛巾被、地巾等,还有一些提花毛巾是经过特殊后处理,如碱缩毛巾(用冷浓烧碱溶液浸渍,使毛巾骤缩,可改善毛巾的吸水性和上染性,也可使较高的毛圈呈螺旋状,达到手感丰

满,外观独特的效果),丝光毛巾(用丝光纱做毛经或地经),绒面毛巾(割去毛圈顶部,使毛巾有绒毛感)。 现在毛巾的产品生产工艺及加工方法日趋先进和多样化,除了提花毛巾以外,还有印花、高矮毛圈、绣花、贴花、双层等风格各异等产品。 二、毛巾织物的组织 (一)毛巾织物的基本组织 毛巾织物中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之比一般为l:l,另外地经纱与毛经纱排列之比还有1:2,2:2等排列情况。地经与毛经的基本组织一般都为平纹变化组织。 毛巾中的每个毛圈都是由若干纬纱通过长短打纬形成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每3纬起1个毛圈(称三纬一碰),称为三纬毛巾,其他还有四纬起一个毛圈的四纬毛巾及五纬毛巾等。 1、三纬毛巾的基本组织 (1)组织结构:分地经纱组织结构和毛经纱组织结构。 地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经纱组织结构,只有1种,见图9—1(a)。 毛经纱与纬纱交织的毛经纱组织结构有2种:正面起毛圈结构和反面起毛圈结构,正面起毛圈结构见图9—1(b),反面起毛圈结构见图9—1(c)。 (a) (b) (c) 图9—1三纬毛巾的组织结构 2、基本组织实例 以地经纱与毛经纱的不同排列,通过以上3种结构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很多种的毛巾组织,例如: 图9—2为单单经单单毛正面起毛的毛巾组织;

组织结构图类型和含义

组织结构图类型和含义 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 直线线组织结构类型:最简单和最基础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呈金字塔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 示例图: 优点:1、结构比较简单。 2、责任与职权明白。 缺点:1、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部门协调差。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它表现为,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即多单位企业、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示例图:

优点:1、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能够规划其未来发展,也能灵活自主的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所以,这种组织结构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适应性。 2、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同时又能使各事业部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事业部经理虽然只是负责领导一个比所属企业小的多的单位,但是,由于事业部自成系统,独立经营,相当于一个完整的企业,所以,他能经受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各种考验。显然,这有利于培养全面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干部。 4、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既便于建立衡量事业部及其经理工作效率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易于评价每种产品对公司总利润的贡献大小,用以指导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5、按产品划分事业部,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采用专用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6、各事业部门之间可以有比较、有竞争。由此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7、各事业部自主经营,责任明确,使得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能有效的进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高层领导的管理幅度便可以适当扩大。 缺点:1、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2、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费用开支。 3、对公司总部的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发生失控。 矩阵型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与特征矩阵型组织是职能型组织与项目型组织的混合体 示例图: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

第四章联合组织 1.条格组织 (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 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 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 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 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 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 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如平纹+ 缎纹2入4入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 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 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 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 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 设计要求: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 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 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 3、格子组织(check weave) 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 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 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 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 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 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 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另外,交错处的紧度较大(Pj、Pw大),采用重纬可使紧度减小。 上机①用综:考虑地组织与横条组织的配合及纵条组织所需的综页数 如:五枚缎纹与平纹组织需10页(地、横的最小公倍数)+5(纵条)=15 ②穿筘:纵条宽度在1cm以上时,为使条子明显些,经纱密度要增加,采用花穿。(在1cm 以下,由于地组织紧,条组织松,自然可突出条子) ③卷取:在卷取时,地组织与横条纹组织的卷取不同(因Pw不同)在横条织完,接织地组织时,应停卷,因横条密度大,紧度大,采用停卷以免出现稀弄。

纹织物设计(实习报告)综述

《纹织物设计实习》报告纹织物设计(纹织CAD)作品 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专业: 姓名:班级: 支持软硬件:时间:______ 指导教师:

单层纹织物规格参数(1) 表1-1 高支高密提花台布主要规格 纬二重纹织物规格参数(2)

纹织物设计指导书 一、织物分析 1.分析确定织物正反面: 根据纹样图案清晰度、织物光泽度、色彩搭配、色彩鲜艳度等确定织物正反面 图为织物正面↓经向 2.确定织物经纬向: 根据织物经纬向密度大小、线密度大小、纱线原料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经密98根/1厘米,纬密36根/1厘米。 3.分析织物纹样,确定纹样循环(花回)大小: 扫描范围:宽度16.4286厘米,高度21.1667厘米。 4.做出一个循环的大小,用色笔描出。(如果循环过大,用色笔将其分成若干部 分) 二、来样扫描: 1.按照已标出的区域分块进行扫描 2.扫描仪可扫范围为21cm*27cm 3.扫描时参数选择: 1)分辨率取150-300(由织物经纬密度决定):本次扫描选分辨率为150。

2)扫描图片格式为BMP格式,保存在bmp文件夹中 3)分色号尽量选在靠后一点的数字区域如30号以后,因为分色号以外的色不能用来修改意匠图。本次分色号选32. 4)调整明暗度、对比度使图案清晰度到最佳位置 4. 扫描后单击“取消”键:因为此时没有最后确定织物参数,只有在“重设意 匠”参数时才点击“确定”键 三、意匠图设计 1.打开文件。从bmp文件夹中找到你的图片 2.图片进行裁剪、拼接、修整、接回头 3.对照织物原样,检查纹样循环的完整性 4.描绘纹样轮廓: 1)注意连线的连续和封闭 2)注意曲线的自然弯曲 3)注意检查纹样中每一个需要描线的地方 5.分析纹织物中的组织构成。注意对复杂组织的分析:如二重、双层、多经多 纬和抛花组织的分析 所分析织物:地为双层组织,表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里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 6.对照织物纹样,在不同组织的地方填不同的色彩(织物中的组织数与意匠图 中的色彩数相同)

纹织物设计

《纹织物设计实习》报告 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专业:纺织工程 姓名:高肖彦、王慧霞班级:纺织L081 学号:08L0901103 、08L0901111 实习时间:2011年6月7日---17日 实习地点:纺织楼组别:_______ 指导教师:才英杰阴建华 2011年6 月1 日

纹织物设计指导书 一、织物分析 1.分析确定织物正反面: 根据纹样图案清晰度、织物光泽度、色彩搭配、色彩鲜艳度等确定织物正反面 图为织物正面↓经向 2.确定织物经纬向: 根据织物经纬向密度大小、线密度大小、纱线原料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经密98根/1厘米,纬密36根/1厘米。 3.分析织物纹样,确定纹样循环(花回)大小: 扫描范围:宽度16.4286厘米,高度21.1667厘米。 4.做出一个循环的大小,用色笔描出。(如果循环过大,用色笔将其分成若干部 分) 二、来样扫描: 1.按照已标出的区域分块进行扫描 2.扫描仪可扫范围为21cm*27cm 3.扫描时参数选择: 1)分辨率取150-300(由织物经纬密度决定):本次扫描选分辨率为150。

2)扫描图片格式为BMP格式,保存在bmp文件夹中 3)分色号尽量选在靠后一点的数字区域如30号以后,因为分色号以外的色不能用来修改意匠图。本次分色号选32. 4)调整明暗度、对比度使图案清晰度到最佳位置 4. 扫描后单击“取消”键:因为此时没有最后确定织物参数,只有在“重设意 匠”参数时才点击“确定”键 三、意匠图设计 1.打开文件。从bmp文件夹中找到你的图片 2.图片进行裁剪、拼接、修整、接回头 3.对照织物原样,检查纹样循环的完整性 4.描绘纹样轮廓: 1)注意连线的连续和封闭 2)注意曲线的自然弯曲 3)注意检查纹样中每一个需要描线的地方 5.分析纹织物中的组织构成。注意对复杂组织的分析:如二重、双层、多经多 纬和抛花组织的分析 所分析织物:地为双层组织,表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里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 6.对照织物纹样,在不同组织的地方填不同的色彩(织物中的组织数与意匠图 中的色彩数相同)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本章导读】本章的容包括:组织的概念和功能;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及组织 设计的简单模式;典型的组织结构;影响组织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以及权变的组 织理论。 任何一个组织,不管是大是小,是复杂还是简单,都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基本工作:一方面需要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性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得组织成为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这种现象在足球队、医院、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业中都能见到。 然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何构建分工协作系统?如何确保组织系统运行的高效率?如何使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是管理工作中组织职能所必须关注的。 第一节组织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每个人都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另一方面多数工作又是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并使之有效地运转,这无论是对个人目标还是组织目标的实现,都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结构和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管理目的的工具和载体,组织工作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组织的概念 关于组织概念,国外学者各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大体归纳起来说,组织包括如下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体系或组织结构,二是指组织活动和组织工作。前者是把组织作为名词来说明和使用的,后者则是把组织当作动词来使用和解释的。 组织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是根据计划任务要求和按照权力责任关系原则,将所必需的活动进行分解与合成,并把工作人员编排和组合成一个分工协作的管理工作系统或管理机构体系,以便实现人员、工作、物资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组合,圆满达成预定的共同目标。 二、组织的功能 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其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在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独立活动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管理者从事组织工作的目的在于:

管理学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为了克服由于过度分工而导致的工作过于狭窄的弊端,提出的职位设计思想是()( ) A.工作团队 B.职位丰富化 C.职位轮换 D.职位扩大化 2、激励潜力分数(MPS )的公式是()( ) A.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 B.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2]×自主性×反馈 C.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 D.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2] 3、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 A.横向结构问题 B.纵向结构问题 C.横向协调问题 D.纵向协调问题 4、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组织规模一定条件下,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呈()() A.正比 B.反比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6、层次较多,分工细致明确,管理严密的特点属于()() A.扁平结构 B.高耸结构 C.格拉丘纳斯结构 D.斯隆模型 7、在经营管理层次中战略规划层的时间幅度一般是()() A.年度以内 B.1—3年 C.3—5年 D.5年以上 8、为了达到组织结构的有效性,管理层次应尽可能()()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依具体情况而定 9、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A.算术级数增加 B.算术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 10、变量依据法所研究的对象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执行管理层管理者 11、部门划分主要解决组织的()() A.纵向结构问题 B.横向结构问题 C.纵向协调问题 D.横向协调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