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登记表

锅炉登记表

锅炉登记表
锅炉登记表

附件1:

锅炉登记卡

使用登记证号码:注册代码:

锅炉登记卡(电站锅炉副页)

新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流程

特种设备合法使用流程图

特种设备办理使用登记一次性告知单

行政许可申请书 申请人(单位名称/姓名):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电话: 住(地)址: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电话: 行政许可申请事项: 行政许可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签名(公章):委托代理人签名(公章):年月日年月日 注:1、本申请书由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免费提供。 2、申请人应当如实向实施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 质内容真实性负责。

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使用登记办理指南 一、2015年5月1日起,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辖区范围内安装使用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开工告知均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 二、实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施工单位办理开工告知后到检验检测机构申报监督检验。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合格后30日内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书、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合格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移交给使用单位。 四、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安装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厂(场)内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8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开发区(头屯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所需资料见流程图)。 五、质监局接到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申请后,及时审核申请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按法定期限办理使用登记,对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知使用单位需要补正的材料或说明理由。 六、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使用单位,开发区(头屯河区)质监局将责令限期办理使用登记,限期未办理的将予以行政处罚。 七、本指南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法》所定义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备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相关资料、表格可到QQ群252741022下载。 每周五下午学习,不受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告知业务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质监局 地址:开发区维泰南路1号维泰大厦二楼 电话:3775820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锅炉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为了加强在用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使用固定式承压锅炉的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锅炉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劳动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电力系统发电用锅炉按水利电力部的有关规定由所在地的省级电力局办理登记手续,并报省级劳动部门备案。铁路系统内工作压力小于0.1MPa(1kgf/平方厘米)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供热量小于或等于0.70MW(60×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的使用登记由铁路监察部门自行办理。 第二章锅炉使用登记证的签发与管理 第三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锅炉登记手续时,应填写一份《锅炉

登记表》和《锅炉登记卡》,并应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资料:(1)《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或《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与安全有关的出厂技术资料; (2)安装质量检验报告; (3)锅炉房平面图; (4)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5)锅炉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6)持证司炉工人数。在用或移装的旧锅炉办理登记时,如使用单位提不出上述(1)、(2)两项资料时,允许以下列资料代替; (1)锅炉结构示意图及需核算强度的受压部件图; (2)锅炉受压元件强度及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资料; (3)锅炉检验报告。额定蒸气压力小于0.1MPa(1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小于0.06MW(5×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在登记时,只需交验制造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锅炉使用登记办理指南

一、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二、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及其安全阀、爆破片和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锅炉); 3、锅炉产品合格证(含锅炉产品数据表)原件及复印件; 4、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资料原件及复印件; 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7、锅炉水质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 8、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使用单位为承租方时,应当提供与出租方签定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合同。 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其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一、锅炉改造、长期停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更名或者超期使用变更,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二、锅炉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三、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锅炉,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 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四、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证书及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五、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移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使用登记表》、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证书及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六、锅炉需要变更使用单位的,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注销手续。 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原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原《使用登记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和有关资料全部移交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 七、锅炉变更使用单位但是不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八、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时,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变更的证明材料,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换领新的《使用登记证》。 九、使用锅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允许变更登记: 1、在原使用地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 2、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国家明令淘汰的; 3、技术资料和文件不齐全的; 4、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 5、存在危及锅炉安全使用隐患的。 十、锅炉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锅炉注销时,使用单位为承租方的,需提供出租方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

(特种设备安全)锅炉使用登记制度

锅炉使用登记制度 ?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一个月内,应当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锅炉使用登记证,未办理使用登记证的不得投入使用。 ?二、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及其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 2、进口锅炉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3、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 4、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5、锅炉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本单位对已经办理使用证的锅炉应当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将使用登记证、登记文件妥善保存。 ?四、将锅炉使用登记证悬挂在锅炉房内,并在锅炉的明显部位喷涂使用登记证号码。 ?五、锅炉安全状况发生变化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变化后30日内持有关文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六、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应当封存锅炉,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持定期检验报告向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七、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的,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登记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 移装地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登记卡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在原登记机关取得《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移装完成后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锅炉压力容器过卢或者异地移装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登记卡、锅炉登记文件以及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八、锅炉需要过户的,应当持使用登记证、登记卡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 ?九、锅炉只过户不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原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和新使用单位办理变更登记可以同时在登记机关进行。?十、锅炉过户并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十一、锅炉过户并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及填表说明

锅炉登记卡

《锅炉(普查)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普查和注册登记共用,做普查表使用时,与普查无关的项目可以不填。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登记时应由使用单位在表头填写单位名称并盖公章,且名称内容应一致;同意注册后,应盖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01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可编为G2*******。 此号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的全称。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按《锅炉压力容器注册代码编制规则》填写。注意:为便于登记查询及修改,顺序号各单位用铅笔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原来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如市局发:ZLR053、ZLZ011等)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或锅炉业主姓名。 9、使用单位代码,填写由有关机构按规定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其他如制造、安装、监检、检验单位代码,知道的填,不知道的 可以不填。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的地址,区(县)后,应继续填写街(镇、乡)号(村)等。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无专门锅炉房的填“无”。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锅容管特检验单位。注意查看监检证书上的监检单位名称。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无该种结构的可添加)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经营用锅炉应列入生产用炉)。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不在范围内可添加)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7、单位司炉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持证司炉人员总数。 28、水质人员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水质化验持证人员总数。 29、主要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水处理设备:填写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自动控制及水处理设备及锅炉房内的分汽缸等。 30、检验单位:填写设备进口、安装、定期、修理、改造、事故检验的单位。 31、检验日期:填写检验工作完成,正式出示报告的日期。 32、检验类别:填写安装检验、进口检验、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单独检验项目,也包括共同进行的内部、外部检验。(按 检验报告结论填) 33、主要问题:填写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等;进口的设备可填写进口许可证书、文件资 料、材质、结构、外观及其几何尺寸、焊接质量、压力试验、其他等。 34、检验结论(处理):按有关检验规程规定的要求填写,如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修理)、限制条件运行(降压)、停止运行(判 废)等;进口设备的监督检验可填写合格、不合格等。 35、设备变动方式:填写设备本体变化方式,如改造、修理、移装等。 36、事故类别:填写爆炸(重大)、严重、一般等。 37、事故处理:结案、未结案。 38、变动主要项目:填写发生变化的主要部位或部件,如筒体、封头等,整体移装可填“无”。 39、变动承担单位:填写承担修理、改造、移装等变动施工单位。 40、水循环方式:填写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或复合循环。 41、燃烧器布置方式:填写四角切园布置、前墙布置、后墙布置或前后对冲布置等。 42、设计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值: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其单位用KJ/kg,对气体燃料用KJ/m3。 43、过热蒸汽调温方式、再热器调温方式:填写混合式减温、面式减温。 44、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填写锅内分离、锅外分离。 注:①所列栏目,没有该项目的填写“无此项”,无法填写内容的填写“无”,不需要填写的可划“—”,不要空项。 ②填写字体要工整。

锅炉注册登记表

锅炉注册登记表

《锅炉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申报注册登记时使用,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登记时应由使用单位在表头盖公章,同意注册后,应盖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01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可编为G2*******(注册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全称(注册机构填写)。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注册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代码编制规则》填写(注册机构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按有关规定执行。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注册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全称)。 9、使用、制造、安装、检验等单位代码:按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代码(必须填写)。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所属区、镇(乡)、街(村)、号(组)及邮政编码。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单位。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或锅壳式)。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渣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一种。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室燃、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水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煤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锅炉注册登记

锅炉 一、锅炉注册登记: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锅 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 锅炉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 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租赁或者承包场所使用的锅炉,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 同所确定的承担主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合同中未明确的由锅炉产权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注册登记所需提供的资料: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 民个人所有的锅炉); 3、锅炉产品合格证(含锅炉产品数据表); 4、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7、锅炉水质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 &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注:其中2、3、4、6、8需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加盖使用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章(专用章)。另需提供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证件原件,作为核对材料进

行核实。 D级汽水两用锅炉,仅需要提供1、2、3、4项规定的资 料。 使用单位为承租方时,需提供与出租方签订的明确安全 责任的租赁合同。 锅炉房内的水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其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 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时所提交的资料,包括填写的或 复印的资料和文件都应当盖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 理机构章(专用章),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锅炉改造 办理锅炉变更登记时,如果锅炉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产品数据表,并且在《使用登记表》设备变更情况栏目中,填写变更情况。锅炉的变更登记,原有的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锅炉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斯的《使用登记证》。 三、锅炉停用 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停用锅炉的停炉

锅炉日常记录表

锅炉工值班记录 锅炉型号:DZL6-1.25-S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记录时间检查事项有无异常处理结果备注锅炉气压、温度和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安全附件、仪表、仪器动作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辅助设备运转正常(声音,温度,运转无异常)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有冒、漏现象,燃烧良好 锅炉工签字:

锅炉房记录表格(DOC)

锅炉运行记录本 使用单位 锅炉房名称 锅炉编号 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

说明 1.本记录本适用于锅炉蒸发量≤4吨/时的整装工业锅炉,不适用于余热锅炉。 2.每台锅炉用1个记录本,记录本至少保存2年。每班填写1页,按项目填写,不得缺项,对没有的项目可以不填写。字迹应整齐、清洁,不得乱画、涂改和撕页。 3.锅炉设备概况表:按设备产品出厂质量证明书(或铭牌)填写。锅炉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码、许可使用压力按锅炉使用登记证填写。锅筒安全阀整定压力、省煤器安全阀整定压力按安全阀校验铅封标牌填写。 4.安全附件、保护装置定期试验记录:按锅炉热态运行时进行试验的实际内容和数据填写。 5.维护保养记录:填写锅炉设备正常运行时的维护保养情况(如转动装置轴承润滑加油,受热面清灰等等)和锅炉停炉期间的保养措施和内容。 6.设备点检记录:由当班人员按规定对锅炉本体、辅机、附件逐项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填写“I”、“O”、“X”。“I”表示正常;“O”表示存在缺陷,但可以维持正常运行(不影响主要功能);“X”表示不正常(不能发挥功能)。填写“O”、“X”项,必须在缺陷记录表中填写缺陷具体内容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如有本表未列出的检查项目,可以在空格处用手补充。 7.管理部门检查记录:由锅炉房管理人员和单位主管领导填写对锅炉房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意见。 8.交接班记录:填写本班班中发生和处理的事情,以及需要接班人员注意的事项。交接班人员应对口交接设备,签名确认。 9.运行记录:记录每次锅炉运行开始、停止的时间和锅炉的水位、压力、温度;燃气(油)的压力和温度;锅炉补水开始、结束的时间和锅炉水位。运行中的异常状况和处理。 10.供汽记录:向各用户供汽(供热)开始、结束的时间和蒸汽(热水)的压力、温度、流量。 11.排污记录:锅炉每班至少排污1次,记录每次排污的时间、压力和排污开始、结束的水位。 12.冲洗水位表记录: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1次,记录每次冲洗水位表的时间和蒸汽压力。 13.燃气、水、电消耗记录:填写每班实际消耗的燃料、水和电。 锅炉设备概况表

锅炉使用登记申请书

锅炉使用登记申请书

锅炉注册登记表 (使用单位印章)登记表编号:

此表一式两份,使用单位、注册机构各一份(*项必填) 联系电话:87982317

《锅炉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锅炉注册登记使用(用A4版印制成1页),必须如实填写有关各栏目,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由使用单位在表头左上角盖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10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 可编为G2*******。(此号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的全称。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填写设备注册代码。(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原来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如市局发:ZLR053、ZLZ011等)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或锅炉业主姓名。 9、使用单位代码,填写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的地址,区(县)后,应继续填写街(镇、乡)号(村)等。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无专门锅炉房的填“无”。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检验单位。注意查看监检证书上的监检单位名称。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无该种结构的可添加)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经营用锅炉应列入生产用炉)。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不在范围内可 添加)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 不填。 27、单位司炉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持证司炉人员总数。 28、水质人员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水质化验持证人员总数。 29、主要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水处理设备:填写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自动控制及水处理设备及锅炉房内的分汽 缸等。 30、检验单位:填写设备进口、安装、定期、修理、改造、事故检验的单位。 31、检验日期:填写检验工作完成,正式出示报告的日期。 32、检验类别:填写安装检验、进口检验、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单独检验项目,也包括共同进行的内部、 外部检验。(按检验报告结论填) 33、主要问题:填写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等;进口的设备可填写进口许可证 书、文件资料、材质、结构、外观及其几何尺寸、焊接质量、压力试验、其他等。 34、检验结论(处理):按有关检验规程规定的要求填写,如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修理)、限制条件运行(降压)、 停止运行(判废)等;进口设备的监督检验可填写合格、不合格等。 35、设备变动方式:填写设备本体变化方式,如改造、修理、移装等。 36、事故类别:填写爆炸(重大)、严重、一般等。 37、事故处理:结案、未结案。 38、变动主要项目:填写发生变化的主要部位或部件,如筒体、封头等,整体移装可填“无”。 39、变动承担单位:填写承担修理、改造、移装等变动施工单位。 注:所列栏目,没有该项目的填写“无此项”,无法填写内容的填写“无”,不需要填写的可划“—”,不要空项。 供了资料的项目才打√。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

(二)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1、所需携带资料 (1)《使用登记表》(附件3)(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 (3)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4)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安装监检仅适用于医用氧舱的安装); (5)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6)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7)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 (8)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 附件3 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 行政区域:省市注册状态登记表编号

《压力容器注册登记表》为申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使用,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填写时应由使用单位盖公章,参照特种设备相关资料进行填写。所列栏目中,没有该项目、无法填写、不需要填写的可划“—”。 一、以下由注册登记机构(即质监部门)填写: 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日期、设备注册代码、使用证编号、注册登记人员、更新日期。 二、其它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填写: 1、单位代码:指有关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2、所在车间分厂:使用单位内容器所在的具体位置(车间)。 3、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详细地址,所属县区、镇(乡)、街(村)、号(组)。 4、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部门及人员。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压力容器设备编号。如果没有,可不填。 6、容器分类:按容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填写(分为反应容器、储存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球形储罐、医用氧舱、汽车罐车。) 7、安装单位、安装竣工日期:需要安装告知的容器才填写,必须填写有安装资质的单位。 8、产品监检单位: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监督检验证书”填写监检单位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附录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b2.1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也可直接印制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b2.2 设备类别、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没有品种的划“—”。 b2.3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4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不填写,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代码(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 b2.5 型号(规格)

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有型号的填写型号,没有型号有规格的填写规格,没有型号、规格的,划“—”。b2.6 设备数量 压力管道填写本次登记时的压力管道长度(单位为“米”),气瓶填写本次登记时的数量(单位为“只”)。 b2.7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8 设计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设计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设计图纸)表述应当一致。 b2.9 制造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制造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b2.10 施工单位名称 填写登记时最近一次从事安装或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b2.11 监督检验机构名称 填写负责该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没有实施监检的设备,注明“不实施监检”,如该设备登记前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监检(如制造监检,安装、改造监检等),则填写最近一次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并且与本附录b4相协调(除制造监检外,优先满足b4填写要求)

锅炉使用登记申请表

黔南州特种设备(锅炉)注册登记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地址 设备类别设备型号台数 使用单位提供的申报登记资料份数备注 1.锅炉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留存一份 2. 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产权所有者的合法身份证明留存复印件 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等留存质量合格证明、制造监检证明复印件 4.特种设备安装监督检验证明或有效期内的检验报告书留存复印件 5.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留存复印件 6.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留存复印件 7.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留存复印件 注:办理下列锅炉使用登记只需提交上述第1、2、3、4项文件: 1、水容量小于50L的蒸汽锅炉; 2、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0.1MPa的蒸汽锅炉; 3、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且额定热功率不大于2.8MW的热水锅炉; 上述资料原件供核查用,注册登记完毕随使用证返还申请人。 声明 本单位(人)对所填写的内容和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人(签名):联系电话:年月日 受理意见: 受理人: 年月日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办理情况: 办理人: 年月日 注:锅炉注册登记应在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到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附件二

锅炉注册登记信息表申请单位(章) 设备基本情况设备代码设备类别设备型号设备名称 使用登记与监 督管理登记类别注册状态 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日期 注册登记人员更新日期 使用登记证编号设备注册代码 登记表编号 发证机构 发证类别发证日期 首次发证日期 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变更日期 设备使用单位 情况使用单位名称分部(厂)名称 设备所在地区代码 使用单位代码法定代表人 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单位经济类型单位所属行业 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联系电话 设备使用地点 设备单位内地点设备使用场所 设备单位内编号设备投用日期 设备用途设备使用方式 单位锅炉操作人员数量锅炉水处理人员数量 设备制造单位 情况制造单位名称 资格证书名称制造许可证号制造日期出厂编号 是否进口制造国 设备安装单位 情况安装单位名称 安装开始日期安装竣工日期 设备设计制造 情况 产品质量证明书编号 设备制造监检 情况产品监检单位 产品监检证书编号 设备安装监检 情况安装监检单位 安装监检证书编号 设备结构形式锅炉结构形式锅炉房类型

锅炉注册登记基本条件

特种设备注册使用登记证办理须知 锅炉注册使用登记证申报须知使用单位依据《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S004-2012)规定申请办理锅炉使用登记证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1.使用单位授权办理使用登记证的授权书(原件一份) 2.锅炉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填表人、安全管理员签字,单位盖章,领证时退回一份由使用单位保存) 3.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锅炉)(复印件一份) 4.锅炉产品合格证(复印件一份)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复印件一份) 6.锅炉监督检验证书(复印件一份) 7.移动式锅炉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复印件一份) 8.锅炉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单位盖章),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2)巡回检查制度 (3)交接班制度 (4)锅炉及辅助设备的操作规程 (5)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6)水(介)质管理制度

(7)安全管理制度 (8)锅炉、水处理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9)锅炉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0)能效管理制度 9.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名录(列出姓名、身份证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编号及其持证种类、类别和项目,单位盖章)或者证书的复印件(包括有效期、聘用单位栏目,单位盖章) 使用单位为租赁方时,应当提供产权所有者签定的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合同,新锅炉出厂1年后投入使用的,使用单位应当委托检验机构按期定期检验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报废,使用单位应当提出书面的报废申明,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并将《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交回登记机关进行注销。 附件:1.锅炉注册登记表 2.锅炉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组装锅炉安装记录表格审批稿

组装锅炉安装记录表格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组装锅炉安装记录表建设单位:孟州金紫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装单位:郑州郑锅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竣工日期: 郑州郑锅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安装记录汇总表 2、锅炉安装开工报告 3、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4、锅炉技术资料审查记录 5、安装图纸会审记录 6、基础放线检查记录 7、基础验收记录 8、锅炉本体就位检查记录 ①锅炉集箱安装记录 ②焊口外观检查记录 ③焊接施工记录 ④受热面管子通球试验记录及签证 9、汽水管道安装记录

10、焊接检查记录 11、分汽缸安装记录 12、省煤器安装记录 13、水处理设备安装记录 14、给水设备安装记录 15、电控柜、配电箱安装记录 16、风机安装试运行记录 17、变速箱、上煤机安装记录 18、出渣机安装记录 19、除尘器安装记录 20、水位表安装检查记录 21、压力表安装检查记录 22、安全阀安装检查记录 23、锅炉水处理设备调试报告 24、蒸汽锅炉热工仪表及安全保护装置调试记录 25、锅炉保护装置检验验收记录 26、省煤器水压试验记录 27、锅炉水压试验记录 28、阀门单体水压试验记录 29、安全阀定压记录 30、除氧器安装记录 31、烟囱安装记录 32、筑炉工程施工记录 33、烘炉记录 34、煮炉记录 35、48小时试运行记录 36、锅炉安装合格证书 37、总体验收证明 安装记录汇总表

锅炉安装开工报告

备注:本表一式五份,分存审批机关、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安装监检单位、安装所在地质监局。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锅炉使用登记指南

锅炉使用登记办理指导 锅炉使用登记: 一、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二、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及其安全阀、爆破片和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1、锅炉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原件)、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复印件)、有效期内安装过程监督检验报告或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安装告知书(复印件); 2、进口锅炉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复印件); 3、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见附件); 4、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盖单位公章); 5、锅炉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目录(盖单位公章); 6、锅炉司炉工、水处理工、安全管理员名录、作业人员证原件及复印件(名录及复印件盖单位公章)。作业人员配置数量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每班上岗司炉工人数不得少于2人,并出具操作人员上岗情况说明(盖单位公章); 7、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使用者应出具身份证(复印件); 8、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逐台填写《锅炉登记卡》(以下简称登记卡、见附件)一式2份,交予登记机关。 三、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不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四、登记机关接到使用单位提交的文件和填写的登记卡(以下统称登记文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及时审核、办理使用登记: 1、能够当场审核的,应当当场审核。登记文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当场办理使用登记证;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书面说明理由: 2、当场不能审核的,登记机关应当向使用单位出具登记文件受理凭证。使用单位按照通知时间凭登记文件受理凭证领取使用登记证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 3、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4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上5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1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 五、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编制规定》,编写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 六、登记机关向使用单位发证时应当退还提交的文件原件和一份填写的登记卡。 七、使用单位使用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锅炉的,登记机关不得给予登记。锅炉变更登记: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规定

锅炉使用登记办理要求 一、锅炉注册登记: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使用单位应当向锅炉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租赁或者承包场所使用的锅炉,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同所确定的承担主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合同中未明确的由锅炉产权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注册登记所需提供的资料: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锅炉); 3、锅炉产品合格证(含锅炉产品数据表); 4、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7、锅炉水质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 8、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注:其中2、3、4、6、8需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加盖使用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章(专用章)。另需提供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证件原件,作为核对材料进行核实。

D级汽水两用锅炉,仅需要提供1、2、3、4项规定的资料。 使用单位为承租方时,需提供与出租方签订的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合同。 锅炉房的水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其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时所提交的资料,包括填写的或复印的资料和文件都应当盖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章(专用章),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锅炉改造 办理锅炉变更登记时,如果锅炉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产品数据表,并且在《使用登记表》设备变更情况栏目中,填写变更情况。锅炉的变更登记,原有的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锅炉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斯的《使用登记证》。 三、锅炉停用 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停用锅炉的停炉保养工作。在封存后3 0日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登记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