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锅炉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锅炉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锅炉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锅炉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锅炉)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锅炉”。

设备类别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或者“余(废)热锅炉”。

设备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承压蒸汽锅炉填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承压热水锅炉填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填气相炉、液相炉;余(废)热锅炉填烟道式锅炉、管壳式锅炉、烟道与管壳组合式锅炉。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实施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空格,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域划编码(会比制造单位代号多出一位)。

设备型号

也称为产品型号,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设计文件等技术资料填写。技术资料未提供的,划“—”。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办理变更登记的,本栏应为“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值

填写该设备购置时的固定资产值(万元)。

B3 设备使用情况

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

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号等。

组织机构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身份证编号。

邮政编码

填写使用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单位性质

填写单位经济类型(成分),按照国有、集体、私有、外商、港澳台、合资等。

所属行业

参照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于使用单位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可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食品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医药制造、化学冶炼、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可分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其他运输业)、其他行业等。按照括号外的大分类填写。

法定代表人

填写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人、或者个人企业的业主姓名。

安全管理部门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安全管理的内部机构,如设备处(科)。没有安全管理机构的,可划“—”。如果安全管理委托专业服务机构负责,则填写委托的专业服务机构名称。

安全管理人员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该台锅炉的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姓名。如果聘用专业服务机构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则填写该人员的姓名。

联系电话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该台锅炉的专职或者兼职、聘用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联系电话。

单位内编号

填写使用单位对设备进行管理自行编制的设备内部编号。

设备使用地点

填写设备安装在单位内的固定地点,如某某车间、某某场地等。如设备使用地点不在使用单位内的,应当按填写设备使用地的详细地址。

使用场所类别

由登记机关填写。按照分类监督管理方式,针对使用场所(环境)对设备安全运行性能的影响,包括管理、事故影响程度等。目前,由于没有安全技术规范予以规定,可以不填写而划“—”。

运行状态

填写设备的用途和运行方式。用途包括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运行方式包括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及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进行组合时,中间可用“/”分开,如自用/生产/备用。

投入使用日期

填写办理登记的设备正式投入使用的开始日期(包括年、月、日)。

设备地理信息

填写设备在使用单位内固定地点的地理坐标位置,包括经度、纬度、高度(海拔),以便建立特种设备的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如果没有条件填写,可先空格,由检验机构按照特种设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进行完善。使用登记时,设备地理坐标没有完善前登记机关划“—”。

B4 设备制造与监检情况

制造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制造的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制造许可证编号

填写制造单位取得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布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编号。

产品编号

有的表述为制造编号,按照产品合格证填写。

制造日期

有的产品表述为出厂日期,按照产品合格证、产品铭牌上标注的制造日期填写。

产品合格证编号

填写该产品出厂所附的产品合格证编号,该合格证上的设备代码、产品编号等应当和产品数据表、产品铭牌一致。

设计文件鉴定机构

填写产品数据表上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名称。

鉴定报告书编号

填写产品数据表上的设计文件鉴定报告书编号。

产品图号

填写设计文件或者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图号。

制造监检机构

填写负责该设备制造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

监检机构核准证编号

填写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制造监检机构的核准证编号。核准证编号在监检机构出具的制造监检证书上注明。

制造监检证书编号

填写负责制造监检机构出具的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的编号。

B5 设备施工情况

施工包括安装、改造和修理。

施工单位名称

填写从事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施工类别

填写设备使用登记时的设备的施工类别,包括安装、改造、修理等。

施工许可证编号

填写从事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持有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或者可以从事安装、改造、修理的制造单位持有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编号。

施工告知日期

填写施工单位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履行告知的施工告知日期。

施工竣工日期

填写施工完工并且履行了工程交付手续的日期。

B6 设备工作参数

填写使用单位实际使用(操作)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运行热效率(按照测定的热效率)等。

B7 设备保险情况

按照设备的保险情况填写,如果没有进行投保,可以全部划“—”。

保险机构

填写投保的保险公司,即保险人的名称。

保险险种

填写投保的保险险种。

保险价值

填写具体的保险价值。保险价值是投保时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标定的实

际价值。

保险费

填写实际交纳的保险费。保险费指投保人为取得保险保障,按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的费用。

保险金额

填写可以获得赔偿的最高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投保人缴付保险费的依据。

B8 设备变更情况

因使用单位变更、使用地址变更、设备主要参数等变更需要重新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填写重新登记时的变更情况。新设备首次办理使用登记,可全部划“—”。

变更项目

按照“使用单位、使用地址、设备参数”等填写。

变更类别

按照使用单位更名、变更使用单位、移装、改造、重大修理等填写。

变更原因

按照转让、搬迁、改造、安全状况不合格等填写。

变更日期

填写变更完成的日期。

B9 设备检验情况

办理使用登记时的设备检验情况(制造监检除外),包括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等。

检验机构

填写从事检验的检验机构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填写检验机构组织机构代码。

检验类别

根据检验情况,填写使用登记时最后完成的检验类别,如安装监督检验、改造监督检验、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等。

检验日期

填写进行检验的日期,一般是检验完成的日期(定期检验时针对内部检验),即报告出具日期(年、月)。

检验结论

按照有关检验规则的要求填写,一般为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等。

检验报告编号

填写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的编号或者监检证书的编号。

下次检验日期

填写下次定期(内部)检验的日期。

B10 使用单位申明和填表人员、单位盖章

本表所示申明,作为使用单位的承诺,使用单位的填表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签字,并且注明签字日期(年、月、日),填表后应盖单位公章,并且按照本规则正文第三十二条要求附相应的资料。

首次定期(内部)检验日期使用单位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新安装工业锅炉运行一年后要进行内部检验;

(2)电站锅炉和成套装置中的锅炉,结合第一次检修时间确定;

(3)本款(1)、(2)项以外的其他类别的锅炉为最近内部检验报告确定的下次定期(内部)检验日期。

B11 登记情况

由登记机关填写。在说明的空白处填写对使用登记的审查情况,包括同意或者不受理、登记等意见。如果不予以受理、登记,应当注明原因和处理情况。

登记机关登记人员

由负责登记受理、登记的人员签字,并且注明日期。

登记机关(专用章)

盖负责特种设备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专用章或者其他能代表登记机关的公章。

监管类别

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设备本质、使用场所、检验结论确定是否作为“一般监管”、“重点监管”对象。

使用登记证编号

填写已经同意登记,所颁发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见本规则附件C。

注B-1:所有栏目,除注明由登记机关填写外,应当由负责申请使用登记的使用者(产权所有者)填写。

注B-2:本登记表所列内容仅为锅炉进行使用登记时需要填写的基本数据,不代表特种设备动态管理信息化要求的数据,如事故数据、现场监督检查等数据。其他有关设备数据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立。

新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流程

特种设备合法使用流程图

特种设备办理使用登记一次性告知单

行政许可申请书 申请人(单位名称/姓名):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电话: 住(地)址: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电话: 行政许可申请事项: 行政许可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签名(公章):委托代理人签名(公章):年月日年月日 注:1、本申请书由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免费提供。 2、申请人应当如实向实施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 质内容真实性负责。

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使用登记办理指南 一、2015年5月1日起,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辖区范围内安装使用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开工告知均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 二、实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施工单位办理开工告知后到检验检测机构申报监督检验。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合格后30日内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书、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合格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移交给使用单位。 四、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安装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厂(场)内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8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开发区(头屯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所需资料见流程图)。 五、质监局接到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申请后,及时审核申请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按法定期限办理使用登记,对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知使用单位需要补正的材料或说明理由。 六、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使用单位,开发区(头屯河区)质监局将责令限期办理使用登记,限期未办理的将予以行政处罚。 七、本指南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法》所定义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备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相关资料、表格可到QQ群252741022下载。 每周五下午学习,不受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告知业务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质监局 地址:开发区维泰南路1号维泰大厦二楼 电话:3775820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锅炉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为了加强在用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使用固定式承压锅炉的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锅炉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劳动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电力系统发电用锅炉按水利电力部的有关规定由所在地的省级电力局办理登记手续,并报省级劳动部门备案。铁路系统内工作压力小于0.1MPa(1kgf/平方厘米)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供热量小于或等于0.70MW(60×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的使用登记由铁路监察部门自行办理。 第二章锅炉使用登记证的签发与管理 第三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锅炉登记手续时,应填写一份《锅炉

登记表》和《锅炉登记卡》,并应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资料:(1)《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或《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与安全有关的出厂技术资料; (2)安装质量检验报告; (3)锅炉房平面图; (4)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5)锅炉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6)持证司炉工人数。在用或移装的旧锅炉办理登记时,如使用单位提不出上述(1)、(2)两项资料时,允许以下列资料代替; (1)锅炉结构示意图及需核算强度的受压部件图; (2)锅炉受压元件强度及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资料; (3)锅炉检验报告。额定蒸气压力小于0.1MPa(1kgf/平方厘米)的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小于0.06MW(5×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在登记时,只需交验制造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发证日期:使用证号:注册代码:登记?首次登记?过户登记?改造后登记?移装后登记类别 使用管理人(公章)(单位名称) 使用单位代码 使用单位地址 单位所在区域县(区)镇(街道办)村 设备安装位置(小区/厂区/楼/房/车间)设备 使用投入使用日期法定代表人情况 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固话管理人员手机 产权单位名称 产权单位地址 联系人联系人电话 设备种类设备名称设备 设讣使用年限设备型号规格基本 情况产品编号内部编号(出厂编号) 设讣单位名称 设备制造单位名称 设计制造国(地区)制造许可证号制造 情况制造日期 制造监检机构 施工单位名称设备

施工施工许可证号施工类别情况施工告知日期施工竣工日期维保单位名称维保 保险联系人联系电话情况保险机构名称 水容积(L)燃料种类 锅炉额定蒸发量(t/h)额定蒸汽压力(MPR参数 出口水压(MP&)额定功率(MW) 最高工作压力(MPa)最高工作温度(?)压力 3容器容积(m)内直径(mm)参数介质氧舱额定人数 充装量(kg)充装系数(kg/L)移动式 压力容(挂车)车牌车架号码器参数 空载重量(kg)满载重量(kg) 额定载荷(t)运行速度(m/s) 提升高度(m)层站门数 机电额定乘客人数厂车车牌 特种 塔式起重机设备(t?m)装卸桥生产率(t/h)额定起重力矩参数扶梯输送能力(p/h)扶梯梯级宽度(mm) 扶梯倾斜角度(度) 检验机构 设备检验类别检验日期 检验 检验结论检验报告编号情况 下次检验日期

安全阀数量压力表数量安全 其他附件名称附件及数量 在此申明:所申报的内容真实;在使用过程中,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及其相关规定,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使用单位(公章) 年月日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以下页面不需提交) 1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首次登记、过户登记、改造后登记、移装后登记。 2设备使用情况 2.1使用管理人(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明确使用管理人:自行管理的,所有权人为使用管理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委托方为使用管理人;出租配有特种设备的场所的,可以约定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个人姓名;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特种设备。未明确使用管理人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2.2使用单位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身份证编号。 2.3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注册地址,与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的注册地址一致。

锅炉使用登记办理指南

一、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二、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及其安全阀、爆破片和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锅炉); 3、锅炉产品合格证(含锅炉产品数据表)原件及复印件; 4、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资料原件及复印件; 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7、锅炉水质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 8、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使用单位为承租方时,应当提供与出租方签定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合同。 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其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一、锅炉改造、长期停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更名或者超期使用变更,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二、锅炉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三、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锅炉,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 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四、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证书及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五、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移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使用登记表》、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证书及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六、锅炉需要变更使用单位的,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注销手续。 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原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原《使用登记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和有关资料全部移交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 七、锅炉变更使用单位但是不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八、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时,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变更的证明材料,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换领新的《使用登记证》。 九、使用锅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允许变更登记: 1、在原使用地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 2、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国家明令淘汰的; 3、技术资料和文件不齐全的; 4、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 5、存在危及锅炉安全使用隐患的。 十、锅炉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锅炉注销时,使用单位为承租方的,需提供出租方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2017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一) 注:本式样适用于按台(套)进行登记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二) 注:本式样适用于车用气瓶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三)登记类别:

注:本式样适用于按使用单位登记的特种设备。 附录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b2.1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也可直接印制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b2.2 设备类别、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没有品种的划“—” b2.3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4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不填写,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代码(比制造单位代号多出一位)。 b2.5 型号(规格) 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有型号的填写型号,没有型号有规格的填写规格,没有型号、规格的,划“—”。 b2.6 设备数量 压力管道填写本次登记时的压力管道长度(单位为“米”),气瓶填写本次登记时的数量(单位为“只”)。

b2.7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8 设计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设计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设计图纸)表述应当一致。 b2.9 制造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制造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b2.10 施工单位名称 填写登记时最近一次从事安装或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b2.11 监督检验机构名称 填写负责该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没有实施监检的设备,注明“不实施监检”,如该设备登记前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监检(如制造监检,安装、改造监检等),则填写最近一次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并且与本附录b4相协调(除制造监检外,优先满足b4填写要求)。 b2.12 型式试验机构名称 填写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全称)。安全技术规范未规定型式试验的,划“—”。 b3 设备使用情况 b3.1 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使用单位名称应当与含有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文件一致。 b3.2 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门牌号等。 b3.3 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文化人身份证号。

(特种设备安全)锅炉使用登记制度

锅炉使用登记制度 ?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每台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一个月内,应当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锅炉使用登记证,未办理使用登记证的不得投入使用。 ?二、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及其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 2、进口锅炉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3、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 4、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 5、锅炉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本单位对已经办理使用证的锅炉应当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将使用登记证、登记文件妥善保存。 ?四、将锅炉使用登记证悬挂在锅炉房内,并在锅炉的明显部位喷涂使用登记证号码。 ?五、锅炉安全状况发生变化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变化后30日内持有关文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六、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应当封存锅炉,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持定期检验报告向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七、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的,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登记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 移装地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登记卡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在原登记机关取得《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移装完成后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锅炉压力容器过卢或者异地移装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登记卡、锅炉登记文件以及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八、锅炉需要过户的,应当持使用登记证、登记卡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 ?九、锅炉只过户不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原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和新使用单位办理变更登记可以同时在登记机关进行。?十、锅炉过户并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十一、锅炉过户并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三)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式样三) 注:本式样适用于按使用单位登记的特种设备。

附录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b2.1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也可直接印制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b2.2 设备类别、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没有品种的划“—”。 b2.3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4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不填写,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代码(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 b2.5 型号(规格) 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有型号的填写型号,没有型号有规格的填写规格,没有型号、规格的,划“—”。 b2.6 设备数量 压力管道填写本次登记时的压力管道长度(单位为“米”),气瓶填写本次登记时的数量(单位为“只”)。 b2.7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8 设计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设计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设计图纸)表述应当一致。 b2.9 制造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制造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b2.10 施工单位名称 填写登记时最近一次从事安装或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b2.11 监督检验机构名称 填写负责该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没有实施监检的设备,注明“不实施监检”,如该设备登记前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监检(如制造监检,安装、改造监检等),则填写最近一次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并且与本附录b4相协调(除制造监检外,优先满足b4填写要求)。 b2.12 型式试验机构名称 填写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全称)。安全技术规范未规定型式试验的,划“—”。 b3 设备使用情况 b3.1 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使用单位名称应当与含有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文件一致。 b3.2 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详细地址,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门牌号等。 b3.3 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个人身份证号。 b3.4 邮政编码 填写使用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计算机使用情况登记表

计算机使用情况登记表

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 1、要建立机房财产档案,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设施,要分类编号定位,逐一登记建档。 文件、教学资料和软件要及时整理归档。要建立建全严格的报废审批制度,做到账据齐全,账物相符。 2、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对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及维修要建档备案。学期初有工作 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 3、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多媒体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必要的维护,保障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状 态。机房严禁吸烟。 4、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管理人员要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不得随意更改设置、添加或更改密码;严禁在任何计算机上私自安装、卸载、修改计算机程序。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下班时,要关好门 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对因未按规定要求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 原因,追究责任。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1、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 和资料管理的工作。 2、多媒体教室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高温、防强光、防尘、防静电设施,具备 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机房内严禁吸烟。 3、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需提前一天向管理人员提出预约申请,由管理人员协调安排并 组织实施。 4、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多媒体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必要的维护,保障多媒体设备处于良好状 态。对所有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情况要建档备案。 5、管理人员要做好课前准备,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下 课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清洁教室,并奖桌、凳摆放整齐。 6、多媒体教室使用结束后,教室应将所有设备、切断电源,罩好护套或防入柜内,登记好 设备使用状况表,并向管理人员做好移交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一) 登记类别:□首次启用□改造变更□移装变更□单位变更□更名变更□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续使用□停用后启用□补领 注:本式样适用于按台(套)进行登记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b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新设备首次启用、停用后启用、改造、使用单位更名、使用地址变更、过户、移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等。 b2 设备基本情况 b2.1 设备种类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也可直接印制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b2.2 设备类别、品种 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没有品种的划“—”。 b2.3 产品名称 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设备名称。 b2.4 设备代码 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如果该产品还没有编制设备代码,则使用单位可以不填写,由登记机关按照设备代码的编制要求[见《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填写,其中制造单位代号改为登记机关的行政区划代码(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 b2.5 型号(规格) 按照产品数据表或者相应的设计文件填写,有型号的填写型号,没有型号有规格的填写规格,没有型号、规格的,划“—”。 b2.6 设备数量 压力管道填写本次登记时的压力管道长度(单位为“米”),气瓶填写本次登记时的

数量(单位为“只”)。 b2.7 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产品数据表提供的数据填写。技术资料中未提供的,划“—”。 b2.8 设计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设计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设计图纸)表述应当一致。 b2.9 制造单位名称 填写产品的制造单位名称,其名称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铭牌表述应当一致。 b2.10 施工单位名称 填写登记时最近一次从事安装或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的名称。 b2.11 监督检验机构名称 填写负责该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没有实施监检的设备,注明“不实施监检”,如该设备登记前进行了不同阶段的监检(如制造监检,安装、改造监检等),则填写最近一次监检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名称,并且与本附录b4 相协调(除制造监检外,优先满足b4填写要求)。 b2.12 型式试验机构名称 填写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全称)。安全技术规范未规定型式试验的,划“—”。 b3 设备使用情况 b3.1 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姓名。使用单位名称应当与含有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文件一致。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及填表说明

锅炉登记卡

《锅炉(普查)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普查和注册登记共用,做普查表使用时,与普查无关的项目可以不填。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登记时应由使用单位在表头填写单位名称并盖公章,且名称内容应一致;同意注册后,应盖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01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可编为G2*******。 此号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的全称。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按《锅炉压力容器注册代码编制规则》填写。注意:为便于登记查询及修改,顺序号各单位用铅笔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原来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如市局发:ZLR053、ZLZ011等)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或锅炉业主姓名。 9、使用单位代码,填写由有关机构按规定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其他如制造、安装、监检、检验单位代码,知道的填,不知道的 可以不填。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的地址,区(县)后,应继续填写街(镇、乡)号(村)等。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无专门锅炉房的填“无”。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锅容管特检验单位。注意查看监检证书上的监检单位名称。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无该种结构的可添加)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经营用锅炉应列入生产用炉)。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不在范围内可添加)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7、单位司炉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持证司炉人员总数。 28、水质人员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水质化验持证人员总数。 29、主要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水处理设备:填写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自动控制及水处理设备及锅炉房内的分汽缸等。 30、检验单位:填写设备进口、安装、定期、修理、改造、事故检验的单位。 31、检验日期:填写检验工作完成,正式出示报告的日期。 32、检验类别:填写安装检验、进口检验、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单独检验项目,也包括共同进行的内部、外部检验。(按 检验报告结论填) 33、主要问题:填写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等;进口的设备可填写进口许可证书、文件资 料、材质、结构、外观及其几何尺寸、焊接质量、压力试验、其他等。 34、检验结论(处理):按有关检验规程规定的要求填写,如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修理)、限制条件运行(降压)、停止运行(判 废)等;进口设备的监督检验可填写合格、不合格等。 35、设备变动方式:填写设备本体变化方式,如改造、修理、移装等。 36、事故类别:填写爆炸(重大)、严重、一般等。 37、事故处理:结案、未结案。 38、变动主要项目:填写发生变化的主要部位或部件,如筒体、封头等,整体移装可填“无”。 39、变动承担单位:填写承担修理、改造、移装等变动施工单位。 40、水循环方式:填写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或复合循环。 41、燃烧器布置方式:填写四角切园布置、前墙布置、后墙布置或前后对冲布置等。 42、设计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值: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其单位用KJ/kg,对气体燃料用KJ/m3。 43、过热蒸汽调温方式、再热器调温方式:填写混合式减温、面式减温。 44、锅炉汽水分离装置:填写锅内分离、锅外分离。 注:①所列栏目,没有该项目的填写“无此项”,无法填写内容的填写“无”,不需要填写的可划“—”,不要空项。 ②填写字体要工整。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新)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发证日期:使用证号: 注册代码: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填写说明 (以下页面不需提交) 1 登记类别 填写本次办理使用登记的事由,如首次登记、过户登记、改造后登记、移装后登记。 2 设备使用情况 2.1使用管理人(使用单位名称) 填写使用单位名称(全称),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明确使用管理人:自行管理的,所有权人为使用管理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委托方为使用管理人;出租配有特种设备的场所的,可以约定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个人姓名;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特种设备。未明确使用管理人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2.2使用单位代码 填写使用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如果属于公民个人,则填写身份证编号。 2.3使用单位地址 填写使用单位的注册地址,与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的注册地址一致。 2. 4 单位所在区域 填写使用单位的所在区域,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市(地、州)、区(县)、街道(镇、乡)、小区(村)号等。 2. 5 设备安装位置 填写设备安装在单位内的固定地点,如某小区、几号楼、某车间、某厂区等。移动式(流动式)特种设备,填写“移动”或者“流动”。如果设备使用地点不在使用单位内的,应当填写设备使用地的详细地址,具体到安装位置。 2.6投入使用日期 填写办理登记的设备正式投入使用的开始日期(包括年、月、日)。 2.7 法定代表人 填写使用单位营业执照等证书中的法人代表(负责人)。 2.8安全管理部门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安全委员会等。没有设置安全管理部门的,填写使用单位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所属部门或者单位负责人办公室,如工程部等。如果安全管理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则填写委托的服务机构名称。 2.9安全管理人员 填写使用单位负责该台特种设备的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姓名。如果聘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则填写该人员的姓名。

锅炉注册登记

锅炉 一、锅炉注册登记: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锅 炉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 锅炉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 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租赁或者承包场所使用的锅炉,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 同所确定的承担主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合同中未明确的由锅炉产权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注册登记所需提供的资料: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 民个人所有的锅炉); 3、锅炉产品合格证(含锅炉产品数据表); 4、锅炉产品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5、锅炉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6、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证书; 7、锅炉水质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 &锅炉能效证明文件。 注:其中2、3、4、6、8需提供复印件,复印件加盖使用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章(专用章)。另需提供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证件原件,作为核对材料进

行核实。 D级汽水两用锅炉,仅需要提供1、2、3、4项规定的资 料。 使用单位为承租方时,需提供与出租方签订的明确安全 责任的租赁合同。 锅炉房内的水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其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 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时所提交的资料,包括填写的或 复印的资料和文件都应当盖单位公章或者使用单位安全管 理机构章(专用章),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锅炉改造 办理锅炉变更登记时,如果锅炉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产品数据表,并且在《使用登记表》设备变更情况栏目中,填写变更情况。锅炉的变更登记,原有的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锅炉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斯的《使用登记证》。 三、锅炉停用 锅炉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停用锅炉的停炉

锅炉使用登记申请书

锅炉使用登记申请书

锅炉注册登记表 (使用单位印章)登记表编号:

此表一式两份,使用单位、注册机构各一份(*项必填) 联系电话:87982317

《锅炉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锅炉注册登记使用(用A4版印制成1页),必须如实填写有关各栏目,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由使用单位在表头左上角盖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10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 可编为G2*******。(此号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的全称。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填写设备注册代码。(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原来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如市局发:ZLR053、ZLZ011等)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由注册登记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或锅炉业主姓名。 9、使用单位代码,填写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的地址,区(县)后,应继续填写街(镇、乡)号(村)等。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无专门锅炉房的填“无”。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检验单位。注意查看监检证书上的监检单位名称。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无该种结构的可添加)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经营用锅炉应列入生产用炉)。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不在范围内可 添加)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力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 不填。 27、单位司炉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持证司炉人员总数。 28、水质人员数量:填写使用单位已有水质化验持证人员总数。 29、主要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水处理设备:填写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自动控制及水处理设备及锅炉房内的分汽 缸等。 30、检验单位:填写设备进口、安装、定期、修理、改造、事故检验的单位。 31、检验日期:填写检验工作完成,正式出示报告的日期。 32、检验类别:填写安装检验、进口检验、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单独检验项目,也包括共同进行的内部、 外部检验。(按检验报告结论填) 33、主要问题:填写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等;进口的设备可填写进口许可证 书、文件资料、材质、结构、外观及其几何尺寸、焊接质量、压力试验、其他等。 34、检验结论(处理):按有关检验规程规定的要求填写,如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修理)、限制条件运行(降压)、 停止运行(判废)等;进口设备的监督检验可填写合格、不合格等。 35、设备变动方式:填写设备本体变化方式,如改造、修理、移装等。 36、事故类别:填写爆炸(重大)、严重、一般等。 37、事故处理:结案、未结案。 38、变动主要项目:填写发生变化的主要部位或部件,如筒体、封头等,整体移装可填“无”。 39、变动承担单位:填写承担修理、改造、移装等变动施工单位。 注:所列栏目,没有该项目的填写“无此项”,无法填写内容的填写“无”,不需要填写的可划“—”,不要空项。 供了资料的项目才打√。

锅炉注册登记表

锅炉注册登记表

《锅炉注册登记表》填写说明 此表为申报注册登记时使用,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登记时应由使用单位在表头盖公章,同意注册后,应盖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公章。 1、登记表编号:可采用设备类别(G)加年代(四位)和顺序号(四位)表示,如2001年所登记的顺序为1200台,可编为G2*******(注册机构填写)。 2、注册登记机构: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安全监察机构全称(注册机构填写)。 3、注册登记日期:填写注册登记的日期(注册机构填写)。 4、设备注册代码: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代码编制规则》填写(注册机构填写)。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锅炉设备编号。 6、使用证编号:填写安全监察机构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的编号,按有关规定执行。 7、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注册机构填写)。 8、使用单位:填写锅炉使用单位名称(全称)。 9、使用、制造、安装、检验等单位代码:按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代码(必须填写)。 10、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所属区、镇(乡)、街(村)、号(组)及邮政编码。 11、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锅炉管理的内部机构,如动力处(科)。 12、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负责锅炉管理的单位人员姓名。 13、锅炉种类:填写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热载体炉。 14、锅炉房类型:填写锅炉房的设置位置,如独立、地下、中间、顶层等。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单位。 16、投用日期:填写锅炉正式投用的时间。 17、锅炉结构形式:填写烟管、水管等(或锅壳式)。 18、加热方式:填写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余热,或其他。 19、燃料种类:燃煤锅炉填写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矸石等,燃气锅炉填天然气、城市煤气、高炉煤气等,对于燃油锅炉,填柴油、重油、渣油等。 20、锅炉用途:按主要用途填写发电、生产、生活一种。 21、使用状态:填写承压、常压、真空等。 22、燃烧方式:填写手烧炉排、机械炉排、室燃、链条炉排、振动炉排、往复炉排、抛煤机、煤粉、流化床。 23、水处理方式:填写锅外、锅内或无水处理。 24、除氧方式:填写热水除氧、真空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催化树脂除氧、无除氧措施。 25、出渣方式:填写机械、人工,对于燃油、煤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26、消烟除尘方式:填写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电气除尘、水幕除尘等,对于燃油、燃气、电加热或余热锅炉,此栏不填。

TSG R5002-201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新版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登记类别: 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种类压力容器设备类别固定式压力容器设备品种产品名称 设备代码设备型号 压力容器品种主体结构形式 设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值万元 设备使用情况使用单位名称 使用单位地址 组织机构代码邮政编码 单位性质所属行业 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员联系电话 单位内编号设备使用地点 使用场所类别设备 地理 信息 经度 运行状态纬度 投入使用日期年月日海拔高度 产权单位名称河间瀛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联系电话 单位性质所属行业 设备制造与监检情况 制造单位名称 制造许可证编号产品编号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编号设计单位名称 设计许可证编号产品图号 型式试验机构 试验机构核准证编号型式试验证书编号制造监检机构 监检机构核准证编号制造监检证书编号

设备施工情况 施工单位名称 施工许可证编号施工类别施工告知日期施工竣工日期 设备工作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 介质充装量/额定人数 设备保险情况保险机构 保险险种保险价值万元保险费万元保险金额万元 设备 变更 情况 变更项目变更类别变更原因变更日期 设备检验情况 检验机构 组织机构代码检验类别 检验日期检验结论 检验报告编号下次检验日期 在此申明:所申报的内容真实;在使用过程中,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相 关规定,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附;产品数据表 使用单位填表人员:日期: 使用单位(公章)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日期:年月日 首次定期检验日期:年月日 说明: 登记机关登记人员:日期:登记机关(专用章) 年月日 安全状况登记:监管类别:使用登记证编号:

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

(二)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1、所需携带资料 (1)《使用登记表》(附件3)(一式两份); (2)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 (3)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4)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安装监检仅适用于医用氧舱的安装); (5)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6)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7)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 (8)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 附件3 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 行政区域:省市注册状态登记表编号

《压力容器注册登记表》为申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使用,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的状态,填写时应由使用单位盖公章,参照特种设备相关资料进行填写。所列栏目中,没有该项目、无法填写、不需要填写的可划“—”。 一、以下由注册登记机构(即质监部门)填写: 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日期、设备注册代码、使用证编号、注册登记人员、更新日期。 二、其它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填写: 1、单位代码:指有关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2、所在车间分厂:使用单位内容器所在的具体位置(车间)。 3、使用单位地址:填写使用单位详细地址,所属县区、镇(乡)、街(村)、号(组)。 4、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部门及人员。 5、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压力容器设备编号。如果没有,可不填。 6、容器分类:按容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填写(分为反应容器、储存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球形储罐、医用氧舱、汽车罐车。) 7、安装单位、安装竣工日期:需要安装告知的容器才填写,必须填写有安装资质的单位。 8、产品监检单位: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监督检验证书”填写监检单位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