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

北美教案1

高二地理教案:北美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北美概况”包括北美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 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三、学习重难点: 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北美和美国的一些基本概况在初中就一学过,但深入点的知识比如北美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要细致,结合地图,放慢速度。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在地图册找到北美地图。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读图识记、了解概况 在北美地形图上找出: 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 2、北极圈、大洋、海湾、半岛、岛屿; 3、地形分布特点 4、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亚加拉瀑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北美位置和范围 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的经纬度位置及范围,海陆位置 (1)、经纬度位置:20oW-170oW,主要在25oN-80oN。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范围: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3)、海陆位置: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2、北美地形: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 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三大地形区并观看幻灯片说出它们的名称,最后总结出北美地形地势的特点 (1)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盆地、高原相间。 教师提问:这些高大山系的成因是什么?有何特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引导 成因: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世界地理 北美和美国教案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北美和美国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北美概况”包括北美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类型。美国国土组成及三大地形区,自然条件及农业专业化,三大工业区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 1.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 3. 掌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 三、学习重难点: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北美和美国的一些基本概况在初中就一学过,但深入点的知识比如北美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美国农业专业化、美国工业区分布等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要细致,结合地图,放慢速度。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在地图册找到北美和美国地图。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读图识记、了解概况 在北美地形图上找出: 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 2、北极圈、大洋、海湾; 3、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亚加拉瀑布; 4、城市群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北美位置和范围 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的经纬度位置及范围,海陆位置 (1)、经纬度位置:20oW-160oW,主要在30oN-80oN。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范围: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3)、海陆位置: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2、北美地形: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 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三大地形区

美洲教学设计王羽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认识大洲《美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中的第三节。从内容上看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内容繁多,知识点也多。注重对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美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知道分析美洲自然地理特征需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环境需从大洲的居民特点、国家分布、大洲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因此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化繁为简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最后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一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及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 2、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能说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及其交通地位 3)、通过对课本26页27页的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4)、学会运用对比分析法掌握南北美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对比分析法掌握南北美洲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分析美洲地形分布格局以及南北美洲的地形格局差异(3)突破重难点的设想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努力把教材内容问题化;充分利用世界地图、美洲地形图、四大河流简图及各种直观图片等,提高学生的读图判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 三、课时安排二个课时 四、教学流程

初中地理《美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美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重点) 2.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位置及其交通地位。 3. 知道北美与拉丁美洲的范围和居民语言的差异。 4. 运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南北美洲的位置(重点) 对比南北美中的地形分布特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播放《美洲》视频。了解美洲神秘的的自然环境。 课内探究: 自主合作学习:(同桌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一)“新大陆” 读图6-28,结合课本20-21 页,明确“新大陆”“三线”中美地峡。并完成导学案的自主练习部分: 对照地图回忆半球的划分界限,找出穿过的主要几条纬线。 从图中找出周围的海洋,并标出,在空白图上填写名称,并做简单记忆。 1、海陆位置:美洲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洋,北部濒临洋,西北隔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纬度位置:北美洲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北纬10 度以南,跨南北半球。 2、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 和洋。 3 三线:洲界线: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4、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以北的狭长陆地。 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小结: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 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小组合作探究一: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美洲划分? 回忆所学过的亚洲与欧洲地理位置,跟美洲地区做一个对比。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了解拉丁美洲的范围及北美洲通用的语言。美国加拿大使用;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通用 和。(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以南的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展示美洲划分的练习:学生回答! 活动: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巴拿马运河重要的海上航道。展示视频。 比较运河的重要位置,小组交流意见。知识竞赛 (二)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a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 米)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 c 冰川作用显著。 看图明确北美洲的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间低 对比回忆前面所学大洲的地势特点,加强记忆 看北美洲地形图找出其主要的水系: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位置 小组合作探究二: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异同? 根据前面的自学知识,比较一下南北美洲两大洲的地形分布区别,注意观察地图,小组交 流答案,然后记忆本表的内容,最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记忆的效果。看图填图针对性巩固知识拓展: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异同? 课堂达标固知识:

魏江龙美洲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美洲(第一课时) 灵武市回民中学魏江龙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点,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板书:第三节: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北美地区教案

北美地区 一、位置、范围 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太西洋。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地形 1.特征: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呈三大南北纵列带 2.地形区分布 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分布,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东部高原。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西部大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西部高山区对来自于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长驱南下,达墨西哥湾沿岸,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使中东部地区普遍暖热。 问题一:地中海气候在北美西海岸与地中海沿岸的分布有很大差异,原因是什么? 答:北美西海岸冬季湿润西风受高山阻挡难以深入内陆,加之沿岸寒流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呈狭长分布;地中海面积较大,跨纬度较广,东西延伸,沿岸多东西走向山脉,使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广。 问题二:为什么北美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西岸分布纬度高,东岸纬度低? 答:东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气温低,西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温高。 三、水文 1.河流:多瀑布,水能丰富。 尼亚加拉大瀑布;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五大湖中的苏必利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 四、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水力、森林、渔业资源 五、居民: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美国 一、位置、范围 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范围: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面积:93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二、自然环境特点 1.本土都在温带→气候适宜,利于作物生长 2.三面临海→海上运输便利 3.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发展农业 4.河湖纵横分布→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非洲三大文明及美洲印第安三个文明中心 2、理解地理环境对其文明进程的影响,非洲文明和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填写《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两个表格,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文明区域范围、存在时间、主要文明成果等基础知识的技能。并能对比归纳文明特点。 2、通过阅读历史地图,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初步掌握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的方法。 3、通过观看《美洲文明》视频、阅读教材小字、历史纵横等栏目掌握从历史资料、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总结出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原因。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东非文明和西非文明的特点;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 难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发展缓慢原因;美洲印第安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设计说明] 1.学生对非洲的文明大都停留在对北非古埃及文明的认识,而对印第安人的了解也只是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知道他是美洲的土族居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以及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学生知之甚少,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文明区域及主要的文明成就,而且还能让学生认同世界文明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道理。 2.非洲文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其原因是什么,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3.因为大洋阻隔,美洲处在基本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的孤立性十分突出,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本节课把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 4、美洲印第安文明的迅速衰落也给人类留下许多启示。除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自然灾害等原因外,美洲印第安文明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局限和弊端。因为种种原因,美洲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的交流几乎为零。即使是在美洲大陆内部,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也少得可怜。导致美洲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学生的认识大多比较片面。限于篇幅,教材在编排中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本节课把美洲印第安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把学生从中非友好往来的现实一步步导入对古代非洲和古代美洲的历史的新课学习。 (1)《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图片及主题“合作共嬴,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说明学习本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东非肯尼亚曼布鲁伊遗址出土铜钱和瓷片》图,说明中非友好往来历史悠久。 (3)《哥伦布四次美洲航线示意图》说明美洲的文明就是印第安人文明。 2、出示史料: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知识 (1)"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处"--黑格尔"非洲人从来就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 --巴兹尔?戴维逊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北美洲-美国》练习题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北美洲-美国》练习题

《北美和美国》基础知识点 1.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观察地形对北美天气变 化的影响图 (1)落基山脉对北美气 候产生了什么影响?(当温 和湿润的西风①到达西北部 海岸时,受到落基山脉的阻挡,使其影响仅限于沿海地区,与西风有关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就仅分布在沿海地区。广大的大陆内部难以受到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它也是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的原因之一) (2)中部平原对北美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③可从北冰洋上空长驱直达南部墨西哥湾,气温突然下降,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暖湿气流④也可自由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3)从图中可看出,从北部来的干冷风②为何可越过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达东海岸?(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为

古老的高原山地,经过长期侵蚀,海拔低,对气流运动影响不明显) 2.美国自然条件的四个特点: ①绝大部分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②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条件。密西西比河在29oN处注入墨西哥湾;④美国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 3.美国的农业。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地区生产专门化程度高,其好处是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诠释美国农业带分布: 农业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有密切关系,我们只要将两者对照,就能根据气候的分布理解农业带的分布特点。

北美洲教学设计2

《北美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大洲的第二条课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限定为北美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自主建构的一节课。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着一个“美”字,充分发掘地理科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地理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热情。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主体地位。本条课标在亚洲部分是用两课时来完成的,由于课堂容量大,本节课不求达到面面俱到,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重点掌握分析某种地理要素特征的方法及联系。整堂课,侧重读图指导和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及联系的探究。作为学习区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具体来说,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天津市初中地理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北美洲》这一节,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中对本课的知识略有涉及,湘教版教材七年级地理下册有美洲这一节,高中区域地理设计北美洲的相关知识。根据课标要求,及以上各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整理了本节教学内容。认识大洲的位置是第一条课标的要求,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结合补充材料在课前完成。课上只做简单介绍,重点放在北美洲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归纳,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探究上,为学习大洲提供一个范例,进而归纳学习区域自然地理的一般方法,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2、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限定为北美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3、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看,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在心理上,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只学习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地球和地图;从空间认知来说,学习了陆地和海洋。学习了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气候,为北美洲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区域,没有形成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接触过地形、气候等概念,但没有实际运用的能力。不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概括地理事物特征、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能力还有待培养。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懂得如何根据目的,合理选择地图。 ②将所学的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及地图的使用,运用到分析具体的区域

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世界地理概 高中地理 况(教案)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主干考点 1.世界海陆和大洲分布
2.海陆地形类型、特征与分布
3.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近三年考情 2019 年上海 T13-14;全国新课标卷ⅠT7
2019 年北京卷 36(1)等
2019 年全国 I 卷 T12;全国 III 卷 T12 等
分析与预测
在题干中呈现世界局部区域轮廓图,利用经纬网来判定位
置,根据位置分析区域的气候地形等特征及关系,判断该区域的
工农业生产情况和发展条件,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具体的
地理现象是地理学科一重要命题方式,该模块命题具有鲜明时
代性,以热点作为背景素材,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考一点、知精识讲讲1解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识感记谢您世的界反海馈!陆分布: (1讲)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第1页/共24页

北美洲 大西洋 南美洲
(2)掌握大洲的界线。

欧洲 亚洲
北冰洋 北美洲 大

西 非洲


度 大洋洲

西 南美洲



南极洲
大洲
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黑 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第2页/共24页

亚洲和北美洲 白令海峡
欧洲和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和北美洲 丹麦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 德雷克海峡

(3)大陆大洋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来看,地球面积的 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
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例题 1】
【题干】世界陆地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和大陆地面平均海拔
高度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为各大陆的代号),据此回答下题。
1.M 大陆是( )
A. 非洲大陆 B. 北美大陆 C. 南美大陆 D. 南极大陆
2.濒临四大洋的大陆是( )
A. M
B. N
C. P
D. Q
【答案】1.D 2.D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第3页/共24页

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 考纲 1、掌握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气候类型的成因,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 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了解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分布状况,通过热带雨林开发,说明如何正 确处理人地关系 考向分析 1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结合亚马孙流域的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3结合拉丁美洲区域图考察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洋流等知识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气候的分布和地形质检单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学生对气候特点的掌握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评价设计 1、通过作图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完成情况,方式是同桌互查的方式,使一半以上同学准确作图。 2、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目标二检测情况。 3、通过完成表格及做《导与练》P196页习题1,完成对学生目标三的检测。 教学过程 导入:这里是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陆,这里气候特点是湿热,这里有热情奔放

的舞蹈,有令人狂热的足球,是生物的世界,是探险家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是——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和我们说的南美洲有什么联系呢? 展示材料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 拉丁美洲就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洲 通过材料找到拉丁美洲的组成和纬度范围,理解拉丁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关系,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 下面,我们就跟随地理的视角走近这片神秘而又古老的大陆 展示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较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分层展示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册P37.38,描述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展示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PPT,展示巴拿马运河教学视频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地形是本节课一个重点讲解部分,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简图。加深对地形的印象。 补充内容:学生对板块构造掌握的不好,这次考试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在地形的学习中穿插思考题:为什么南美大陆西岸会形成搞大山系? 答: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分层展示学习目标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出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美洲 教案

美洲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 1.北美洲概况 (1)位置与范围 经纬度位置:25oN—85o N,20oW—170oW,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 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2)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思考1: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 地形。 思考2: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 洋流。

思考3:为什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范围不广? 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强,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势力不强;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无法深入,分布范围不广。 思考4:北美降水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 西部: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西部高山南北走向,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带),在迎风坡一侧形成地形雨。 东部: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 (4)河流:河湖众多。 ①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注入墨西哥湾。发源于美国北部,纵贯大平原,灌溉和航运便利。 ②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由冰川作用形成。 ③圣劳伦斯河沟通了五大湖与大西洋。 ④西部发源于落基山脉的科罗拉多河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富水力资源,开发后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 ⑤东部河流水流平稳,通航便利;西部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5)人口:3亿多人口,白色人种为主,城市化水平高,自然增长率较低,通用语言是英语。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6)经济:

(七年级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基础。

【精】《美洲》教案

《美洲》教案两课时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国家及通用语言。 (3)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的地形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形图,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异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到不同地理事物存在的差异。【教学重点】 (1)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差异,熟练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导入: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 明确:北美洲和南美洲。 过渡:同学们,你对美洲了解多少?你知道美洲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块曾经的“新大陆”吧! 二、新课学习 (一)“新大陆” (1)“新大陆”的由来 美洲的全称:“亚美利加洲” 由来: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因为在5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

不知道它的存在。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才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2)美洲的地理位置 展示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让学生试着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 明确: 纬度位置: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南美洲位于100N以南,赤道穿过其北部,地跨南北半球。 海陆位置: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美洲大陆的划分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划分:美洲大陆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的划分:在政治地理上,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为界,北部属于北美地区;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播放视频:巴拿马运河 阅读:“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 指引学生在图中找出白令海峡,并说出是哪“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 明确: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都从白令海峡中部穿过。 阅读:中美地峡 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它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又称为中美洲。这里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农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部门,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香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重要地位。中美洲包括巴拿马等7个国家,面积52万多千米2,居民以印欧混血人种为主,其次为印第安人和黑种人。 阅读: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航海家哥伦布为寻找由欧洲向西航行到亚洲的新航路,于1492年首次航行到此,误以为这就是印度附近的岛屿。大约10年后,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航海家认定这里是不同于东方印度的“新大陆”。因为该群岛位于西半球,所以称西印度群岛。这个名称一直没用至今。 (4)美洲大陆的国家及通用语言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国,面积最大的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都属于发

湘教版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美洲自然特点和人文情况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初步学会分析美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搜集各国资料的方法,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地区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教学重点:南北各异的地形特征及;美洲经济发展记载及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各异的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看过了美洲的概况包括海陆位置及特殊地理区域(白令海峡中美地峡等),还学习了南北美洲南北各异的地形特点,这节课就来看看,在南北美洲各自不同的地形影响下,各自有着怎样不同的气候特点。主要通过自学来学习。先来看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板书]四、南北各异的气候 1、北美洲 [活动]看地图册P23,1、找出北美洲所跨温度带,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2、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哪两种,即分布范围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 [讲解]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的范围狭窄,仅限于北美洲大陆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和岛屿地区。(书上画出相关知识,P26) [复习过渡]在北美地区地形的特点是怎样的?(北美洲的地形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平原区—大平原,东部高地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结合这种地形特点,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结合图册P25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回答课本P29活动题: 1、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何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 2、北美洲中部为何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讲解]北美洲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等),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起阻挡作用,湿润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三节《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安娜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美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新大陆;(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3)移民和经济。本节课主要讲述美洲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低第一部分,北美洲的自然环境。重点让学生掌握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难点在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新鲜事物和地理知识充满好奇心,虽然能热情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发言,能根据图片资料简单描述地理事物的特点,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易过度“激动”,不太懂得倾听与思考,加之对某些景观不熟悉,对某些现象不理解,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欠缺,所以听课、思考、潜心学习效果较差。对于这节可的内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与欧洲,还有非洲,可以说有了一定学习大洲的能力,但是教师还是要认真挖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我们的学生多来自周边农村。受周围环境及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一般。尤其对于地理这门功课,学生平时接触外界的信息比较缺乏,思维比较封闭。因此在设计课程时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的有难易梯度,问题表述简单清晰,这样教学效果会比较好。这也符合地理“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读出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并能概括出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势的变化规律。 2、运用气候类型图,读出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了解形成复杂气候的成因。 3、学会分析理解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教案(新人教版)

世界地理 【命题趋向】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布来看,多以区域地理作为信息载体和考查背景,考查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区域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突出区域地理复习的思路和方法,构建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模式。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经济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主要环境问题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优缺点及相应措施)、区域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等。 【考点透视】 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单位:万平方千米)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 ”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北美洲试题

期末复习三《北美洲》 一、单项选择题(16*3=48分) 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处南部是某种农作物的故乡,并且至今是这种农产品的主产区,这种农作物是() A. 小麦 B. 玉米 C. 咖啡 D. 天然橡胶 2.关于图中各地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发展亚热带水果 B. ②处发展乳肉、家禽、蔬菜 C. ③处发展棉花 D. ①处发展粮食作物 图1表示某海城。回答3—4题 3.影响B地区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和极地东 风B.洋流和地形 C.太阳辐射和西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

4.若B地所临大洋上低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北京秋高气爽 B.江淮地区正值伏旱 C.北半球冷空气频频南下D.开普敦温和多雨 下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 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 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 是() ① 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 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 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 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 ③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8.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9.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0~11题。 表1

区域地理(北美洲)部分教学提纲

北美洲 北美与北美洲,拉丁美洲与南美洲有什么区别?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 北美是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地区,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 一、位置范围 1、绝对位置:纬度:10°N---85°N 经度:50°W---170°W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以温带为主) 相对位置: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北接北冰洋 南临墨西哥湾。(三洋一湾) 2、.北美洲: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 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概况: (1)以高原山地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地势:西高东低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 (2)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公里。 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 西岸南半部海岸较平直。 重要的海湾海峡: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墨西哥湾 (3)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 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4)地形大致如图 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 A、西部高山区:山脉 ,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北美落基山南美安迪斯山脉) B、中部平原: 特点--广阔 , 密西西比平原和大平原 北部湖泊众多成因与冰川活动有关; 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 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C、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美国)

世界地理教案

世界地理教案 【篇一: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第一章世界地理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大洲和大洋 1、基本概念 ⑴、岛屿、半岛、大陆、大洲的概念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作岛屿。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称作 半岛。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作大陆,地球上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陆 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 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大洲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⑵、海、海峡、海湾、洋的概念 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作海,其中伸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 通的海叫内海(如波罗的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 叫陆间海(如地中海)。向陆地凹进的海域称作海湾(如几内亚湾)。两个海区之间狭窄的水道称作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海 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七大洲: a、; b、欧洲; c、; d、大洋洲; e、南极洲; f、北美洲; g、。按照面积大小排序,依次是 acfgebd 。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 ⑴、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⑵、大陆坡: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⑶、海沟:板块的消亡边界。 ⑷、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⑸、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2、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 ⑴、人口分布不均 ①稠密区:a、东亚、南亚和东南亚;b、欧洲西部;c、北美洲东 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②稀疏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如d;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 林区,如e;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如f;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如g。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经典例题*思维建模】 〖例1〗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回答问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总行程137000千米,历时130天。其中,4月1日至5月3日,圣火将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传递,唤起人类对和平、和谐 和团结的珍惜,表达人类对友谊、关爱和尊重的渴望。 1最后回到亚洲。在火炬传递途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城市是旧金山,位于西半球正值秋季的城市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处岛国的城 市是雅加达、伦敦、长野(填写2个),位于半岛上的城市是孟买、马斯喀物、平壤、首尔、曼谷、吉隆坡、胡志明市(填写2个) 2.在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中,稀树草原、热带荒漠,与同纬度非洲 大陆西部植被南北更替状况相比,在东非高原地区缺失了该纬度带 应有的典型植被热带雨林。 课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 ) a.亚洲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 2.某两大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b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下面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b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丁 4.b地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关于c、d两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