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英文)名称: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研究地质体勘查(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本学科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领域,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发展既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进行工农业建设的先行和超前性工作。因此,本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已懂得寻找和利用铜、锡、金等矿产资源;公元前七百多年已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6世纪中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开始萌芽,并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独立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恢复重建为本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遥感、航空物探、化探、土力学、岩石力学、统计学等相继被应用到本学科研究中。1958年电子计算机首次用于地质研究,促进了本学科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化研究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板块学说的兴起取代了槽台学说,为区域成矿学研究和成矿区带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矿床统计预测、勘探概率决策系统相继提出和完善,并在指导找矿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

用。继成因演化论之后,结构控制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各类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0年代,矿床模型、盆地分析、克立格储量计算方法、地质统计学、勘探过程最优化决策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并随着测试技术和探测手段的进步,仪器分辨率和检测精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新一轮的全球找矿高峰。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促进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学说形成;此外,在矿产勘查领域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如地质异常成矿预测、勘探者专家系统、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相继被提出,以适应找矿难度不断增大的勘查新形势。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三大主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剧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成为重要的国家目标,矿产勘查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价、“三联式”数字找矿理论、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过程控制理论、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等学科前沿方向得到发展,并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学科内涵

1. 研究对象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包括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经济与技术特征,矿产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方法;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及观测、处理与解释技术;地质体钻

掘工艺与装备;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本学科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呈现如下几种新的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深部隐伏矿寻找和非常规(非传统)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资源—经济—环境联合评价,天空探测技术等。

2. 理论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研究地质体勘查(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它是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地质体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演化机理,并采用各种现代化勘查手段获取、处理、解释和应用地质信息,查明潜在地质资源,开展各种地质体勘察评价和开发利用工程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和地质工程及环境问题的阶段性与复杂性,可将本学科的主要理论具体归纳为:地质学基本原理、成矿成藏理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地球物理场论、工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与预测理论、勘查(察)与施工工程最优化理论、地球信息论等。

3. 知识基础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形成和完善支撑学科体系的知识基础。随着对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加强,本学科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五大知识基础,即(1)系统揭示固体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保存和时空分布特征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2)利用综合勘查与探测技术,旨在查明地下蕴藏资源的矿产勘查学;(3)研究工程地质体结构、工程勘察和设计、稳定性评价及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地质工程学;(4)利用地球物理场的形成、分布规律研究地下结构、矿产

3

资源分布等的勘查地球物理学;(5)研究地球信息采集、处理分析、数据挖掘和应用的地球信息科学。主要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床学、能源地质学、矿石学、流体包裹体地质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床统计预测、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遥感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土力学、岩土钻掘工程工艺原理、地质工程原位探测技术、地质工程试验测试技术、地质工程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GIS与空间数据库等。

此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知识基础不断拓展和深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基础知识包括三大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基础知识(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机械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4. 研究方法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了自身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方法体系:(1)以逐步缩小找矿靶区和降低勘查风险为核心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勘查与开发的方法技术体系;(2)工程地质体的规划、预测和评估方法技术体系;(3)对天然和(或)人工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处理和解释,以及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质目标和地质过程进行探测、检测、监测及评价的方法技术体系;(4)各类地球信息的采集、储存、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法体系。

三、学科范围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下设4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它们均以各类地质体为研究对象,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各具特

色。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以各类矿产资源为对象,重点研究勘查评价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地质工程”重点研究工程地质体的勘察、评价、规划、设计、施工、监控等的理论与方法、工艺与装备技术;“勘查地球物理”将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矿产资源和地质工程勘查(察)中,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处理来推断解释各种尺度地质体,是本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地球信息技术”则重点研究地球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融合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系统。

1. 矿产普查与勘探:以各类矿产的勘查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发现和查明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方法、地球探测技术、地球信息技术以及探矿工程技术,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探索和认知矿产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和随机性,研究矿床和矿体地质、经济与技术特征,开展科学有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

2.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交叉的学科,研究与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运用地质调查、钻掘、原位测试、样品测试分析、物理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技术,开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研究工程区域稳定性和环境效应,进行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研发岩土钻掘器具、钻掘工艺、钻井液和钻掘安全等技术;开展各类工程选址以及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勘察、评价、设计、施工、管理等。

3. 勘查地球物理:以地下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的物理属性差异为前提,通过对天然和(或)人工地球物理场的观测、处理和解释,进行

5

各种地质勘查,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下目标和过程进行探测、监测及评价。主要方法包括重力法、磁力法、地电法、地震法、地热法、核物理法、对地观测法等。主要应用于固体矿产勘查、能源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等领域。

4. 地球信息技术:以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对象。地球信息是指通过各种空间探测技术方法(RS、GPS、EOS等)获取的地表至地球内部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状态等相关的信息。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模型对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融合,并重建和推断各种地质过程及其结果,依托GIS和大型面向对象数据库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为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地质环境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信息支撑与服务。

四、培养目标

学士学位: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素养和职业道德,初步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运用先进地球科学理论和地质勘查、探测、钻掘及地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从事地质体勘查、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硕士学位:培养具有严谨学风和一定创新能力,以及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地球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相关研究方向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先进地球科学理论和地质勘查、探测、钻掘及地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从事相关领域地质体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博士学位: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地球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相关研究方向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评价、工程地质体勘察与评价、地球探测与对地观测、信息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技术,能创新地运用本学科理论和方法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及教学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及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五、相关学科

本学科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有密切联系。

7

全国学科门类和二级学科详细分类

学科门类(fieldsofDisciplinesofConferringAcademicdegrees)是对具有一定关联 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2](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科门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 制定,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 工作的基本依据。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 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4个学科门类 学科发展 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 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 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但要看这个学科是否全国领先,就要看它里面的二级学科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重 点学科的多少。我国高校学位点(硕士)的申报一般是依托二级学科来进行的,学位 点申报成功后,也多设在二级学科之下。重点学科基本属于二级学科范畴。在计划经 济体制下,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性的。从1992年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也由统一分配转为实施”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 度以后,人们对”专业”和”专业对口”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形成的专业设置过细偏窄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及毕业生本身的就 业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升温。所以,从本科专业目录到研究生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都把解决专业设置过细偏窄问题放在首位,都是朝不断拓宽专业的方向努力。 教育部将高等院校里的学科门类分类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 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 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基本条件 (一)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 象的不同方面。 (二)二级学科要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 (三)社会要对该二级学科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需求。

地质工程(081803)

地质工程(081803) (Geological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是国内培养水利水电地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综合排名处于前列。本学科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导9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近年来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学科拥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地质参数快速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本学科教师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经费达300万元以上。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一、培养要求 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宽广而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设备,熟悉现代测试技术。具备在地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艺最优化、研制新材料、新机具、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一两个方向上进行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地质体稳定性(Geological Body Stability) 2、地质工程安全监控(Safety Monitoring for Geological Body) 3、水文地质(hydrogeology) 4、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Geological environment & hazard) 三、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地质资源与地质 工程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以各类固体矿产和流体矿产为研究对象,以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研究内容,以地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标,为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矿产地质技术人才。矿产普查与勘探以地质、数理、技术、经济为基础,并与矿业工程、石油及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密切联系。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特点是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床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控金属矿床和有机矿产资源特征,为矿产资源勘察提供理论指导。在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宏观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和微结构与工程性质关系研究等放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系统研究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正确的探测煤矿水害的分布等方面,尤其是利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支持了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寻找技术、矿井地下水防治探测、矿产资源探测为特色。以工程岩土为背景,研究工程物探,为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供不可缺少的物理力学参数。 081803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原二级学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主体,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本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油气及固体矿产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当然这里还有些好专业没提到,如冶金专业,电器工程自动化等。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英文)名称: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研究地质体勘查(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本学科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领域,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发展既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进行工农业建设的先行和超前性工作。因此,本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已懂得寻找和利用铜、锡、金等矿产资源;公元前七百多年已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6世纪中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开始萌芽,并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独立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恢复重建为本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遥感、航空物探、化探、土力学、岩石力学、统计学等相继被应用到本学科研究中。1958年电子计算机首次用于地质研究,促进了本学科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化研究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板块学说的兴起取代了槽台学说,为区域成矿学研究和成矿区带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矿床统计预测、勘探概率决策系统相继提出和完善,并在指导找矿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

用。继成因演化论之后,结构控制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各类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0年代,矿床模型、盆地分析、克立格储量计算方法、地质统计学、勘探过程最优化决策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并随着测试技术和探测手段的进步,仪器分辨率和检测精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新一轮的全球找矿高峰。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促进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学说形成;此外,在矿产勘查领域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如地质异常成矿预测、勘探者专家系统、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相继被提出,以适应找矿难度不断增大的勘查新形势。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三大主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剧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成为重要的国家目标,矿产勘查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价、“三联式”数字找矿理论、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过程控制理论、区域稳定性评价理论等学科前沿方向得到发展,并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学科内涵 1. 研究对象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包括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经济与技术特征,矿产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方法;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及观测、处理与解释技术;地质体钻

77-081820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0818 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081820 二级学科名称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2007年 12月 12 日

一、学科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我校自行设置、国务院学位办备案的博士点。本学科以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目标,并积极深入开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本学科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组织结构出发,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学科研究的切入点,把握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和内在规律,结合社会、厂矿生产实际,按照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自从2002年设置本学科专业以来,逐渐形成以人工智能和分布计算为特色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计算智能、知识发现与决策支持技术及其应用、分布式计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在新的几何造型理论和方法与应用、软件工程建模、软件体系结构等方面发展迅速。现有教授4 名,承担多项国家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50余篇。博士生培养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在校博士生的学习环境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氛围浓郁。已经培养博士生2名,在校博士生9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道德品质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治学态度严谨、科学作风和科学道德优良,具有优秀的科学素质,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领域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技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1.人工智能及应用 2.分布计算 3.软件工程 4.可视化技术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1.学习年限 全日制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一般不超过6年。 2.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低于16 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2学分。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地学科中的重要一级学科。地质资源是指 地球内部和表层的天然物质,它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地质工程则是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人类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地 质问题,包括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等。 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拥有极其丰富的地质资源。矿产 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金属矿产 如铁、铜、铝等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等领域;非金属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则是能源的重要来源。通过地质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财富。 然而,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和风险。例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将导致地质景观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环境 污染等问题。因此,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是地质工程的重 要任务之一。 地质工程旨在解决人类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隧道工程是 地质工程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地质结构的评估和地质灾害的防治。通过对地质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隧道的施工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同时,隧道工程还可以促进地区交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 水利工程是另一个地质工程的重要领域。地质工程师会在水利工 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质因素。他们会研究流域的地质

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地基处理是地质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地质体的股份,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解决建筑物的基础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总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为地学科中的一级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效益。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地质工程的应用将解决地质问题,促进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推动其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具有50年的发展历史。2003年:国家有7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5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国家有12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10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总分100分,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继续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是国家教委于1988年首批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点(1986年数学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石油地质与勘探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被重新归属为新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该学科被认定为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1)固体矿产领域;2)能源矿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煤、煤层气和铀方向);3)地学信息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前身是探矿工程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原探矿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省、部级重点学科(1984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1997年我国对学科进行调整,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的“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合并为“地质工程”,我校地质工程是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评审。近年来辐射新增了4个博士学科点:岩土工程(教育部批)、安全技术及工程(教育部批)、钻井工程(自设)、地下建筑工程(自设);形成了五个主要研究领域:1)探矿工程技术;2)地质工程装备及新材料;3)岩土与基础工程;4)地质灾害防治;5)地下工程及安全技术。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于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首次设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1998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年通过国家评审,确认为国家

081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四化建设人才。 2、掌握较坚实的矿产普查与勘探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 3、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科技文献资料并撰写科技论文。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三、研究方向 01、区域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 02、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 03、资源环境联合评价 四、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师要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导师所在单位要为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2、鼓励聘请外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合作培养; 3、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除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本专业课程中的任选课程外,还可根据导师要求或个人意愿,选修我校其他院(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4、教学实践是培养提高研究生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内容可以是40学时左右的课程讲授或辅导、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论文等。要求在第四学期前完成,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写出评语,通过者取得学分,不通过者应重新进行; 5、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学术论文,要求研究生毕业之前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含会议论文)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6、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总数至少为27学分,其中学位课15~17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如确因学科发展需要,还可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之外另增开1—2门研究方向学位课(届时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学科概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学科概况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是研究地质体勘查(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本学科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领域,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发展既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进行工农业建设的先行和超前性工作。因此,本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 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已懂得寻找和利用铜、锡、金等矿产资源;公元前七百多年已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6世纪中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开始萌芽,并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独立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恢复重建为本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遥感、航空物探、化探、土力学、岩石力学、统计学等相继被应用到本学科研究中。1958年电子计算机首次用于地质研究,促进了本学科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化研究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板块学说的兴起取代了槽台学说,为区域成矿学研究和成矿区带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矿床统计预测、勘探概率决策系统相继提出和完善,并在指导找矿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o继成因演化论之后,结构控制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各类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0年代,矿床模型、盆地分析、克立格储量计算方法、地质统计学、勘探过程最优化决策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并随着测试技术和探测手段的进步,仪器分辨率和检测精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新一轮的全球找矿高峰。9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促进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学说形成;此外,在矿产勘查领域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如地质异常成矿预测、勘探者专家系统、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相继被提出,以适应找矿难度不断增大的勘查新形势。 “人口一资源一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三大主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剧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成为重要的国家目标,矿产勘查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价、“三联式”数字找矿理论、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重大工程灾变滑坡

12大学科门类简介

12大学科门类简介 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二是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三是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个,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 01 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02 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03 法学 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基本要求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地质体勘查(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学科,即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地质体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演化机理,并采用各种现代化勘查手段获取、处理、解释和应用地质信息,查明潜在地质资源及工程地质体的特征,为地质体勘察和开发利用工程服务。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成矿成藏条件、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矿产勘查与预测评价理论方法研究;非常规(非传统)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基础研究;工程地质体勘察、评价、设计和施工理论方法研究;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的理论方法研究;勘查仪器与装备研发;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及观测、处理与解释技术研究;地球信息的形成机理、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和综合集成及认知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地球空间数据库与地球信息存储管理,以及地球信息应用和共享技术研发等。 目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复杂性和非线性新理论新方法及高新探测与信息技术研发及其在深部隐伏矿产、新类型矿产和工程地质体勘查(察)评价,资源—经济—环境联合评价,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天空探测技术中的应用,已成为本学科国际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二、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反映作者掌握了本学科的相关研究方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与方法,表明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特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提出如下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在系统掌握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勘查地球化学等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接受完整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并针对固体矿产或化石能源勘查与评价目标,系统掌握成矿(藏)理论、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测试分析与模拟技术,以及地质勘查野外施工设计、质量评价、计算机制图等技术。 2. 地质工程 在系统掌握地质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地质、岩土钻掘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岩土体测试分析与模拟技术,工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方法、地质体钻掘工艺与装备研制技术。 3. 勘查地球物理 在系统掌握物理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应针对资源、环境和工程勘查目标,系统掌握地球物理场模拟理论与技术、岩石物理理论与测试技术、地球物理成像与反演理论与技术;了解地球物理仪器的原理、结构和种类;掌握地球物理野外施工设计、数据采集、质量评价、可视化解释、成果显示等技术。 4. 地球信息技术 在系统掌握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计算机及信息等技术的基础上,应针对资源、环境和工程勘查目标,系统掌握地球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融合的基本理论、数学模型和方法;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的原理、种类和操作;掌握地球信息存储、管理、应用、共享等技术。

教育部学科一级分类标准

附件3: 教育部学科一级分类标准 (注:二位码为学科门类,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 01 哲学 0101 一级学科: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一级学科: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4 教育学 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东华理工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该学科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矿产勘查与评价:主要研究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机制,探索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研究科学有效的矿产预测、勘查和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利用专门的仪器接收来自地下各种物理信息,应用数学物理方法提取或分离有用信息,结合地质条件对有用信息进行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赋存的位置、范围和产状。它是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3)地质工程:主要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地质工程问题。(4)核废物地质处置:主要针对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库选址、核素的迁移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向 1.矿产普查与勘探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3.地质工程 4.核废物地质处置 三.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四.课程设置

注:①非学位课程的公共选修课中,素质教育课程有:体育(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等内容)、第二外国语、科学研究技能(论文写作方法、文献检索等内容)、形势政策解读与就业指导、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②跨学科选修课程由各学院推荐一门课。要求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的公共选修课程为《自然辨证法概论》),不能推荐专业性太强的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