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依次是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参考答案:

D

2. 下列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疫功能不足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B.过敏原第一次刺激人体也会发生免疫反应

C.艾滋病是一种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D.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内环境失调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

A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解:A、免疫功能不足可导致免疫缺陷病,A错误;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所以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会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

C、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缺乏而引起疾病,是一种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综合症,C正确;

D、抗体、淋巴因子等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所以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内环境失调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相关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根据“无中生有”可判断A、B系谱中致病基因为隐性。假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中父亲应为患者,与系谱矛盾;A系谱中患者为女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A不可能是伴性遗传。选A。

4. 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参考答案:

C

5. 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人体内的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丙是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泌的激素可调节、控制垂体分泌相应得激素

B. 甲分泌的激素与乙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某些生理功能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 丙分泌的激素可通过内分泌腺甲释放,再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D. 甲、乙、丙都只能分泌激素,图示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参考答案:

D

据图分析,丙分泌的激素①促进了甲,甲分泌的激素②促进了乙,乙分泌的激素③抑制了甲、乙,说明丙是下丘脑,甲是垂体,丙是相关的腺体。下丘脑是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分泌的激素可调节、控制垂体分泌相应得激素,A正确;若丙是甲状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表现为协同关系,B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提供

垂体释放,再通过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下丘脑不仅可以分泌激素,还可以分泌神经递质,D错误。

6. 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t1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最剧烈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参考答案:

B

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在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为N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正确;t2时该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剧烈,C错误;在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即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因此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

7.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

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

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参考答案:

B

8.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特征是()

A.迁入率B.垂直结构C.能量流动D.性别

参考答案:

B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解答】解:A、迁入率是种群的特征,A错误;

B、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B正确;

C、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特征,C错误;

D、性别是个体的特征,D错误.

故选:B.

9. 下列有关基因组及其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特定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一定的

B. 蜜蜂(2n=32),其基因组包含17条染色体

C. 人类的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D.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际是测定人类24条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参考答案:

B

【分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

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这样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A.特定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一定的,这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A正确;

B.蜜蜂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性染色体,其性别取决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因此对蜜蜂基因组测序时不必考虑性染色体,所以蜜蜂基因组测序染色体数为16条,B错误;

C.人类的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C正确;

D.由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因此人类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24条DNA上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D正确。故选B。

10.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D

11. 2015年6月,某坡地因持续暴雨而发生坍塌,2016年的9月,有关官员检查时发现该处出现了新的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段时间该处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B. 在发生坍塌后,该坡地最先出现的生物可能是地衣

C. 在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全部草本植物

D. 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化

参考答案:

D

该处本存在植物以及植物生长的条件,出现了新的群落,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该地属于次生演替,裸岩上进行的初生演替,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B错误;次生演替不一定能演替到灌木阶段,C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群落演替的类型:

1、原生演替(又称初生演替)

(1)定义: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过程(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

(3)举例: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12. 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糖元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是生物体的核心元素,它总在每种物质结构的中央

B.氧化分解脂肪比氧化分解等量糖类物质,将放出更多的能量

C.若组成两种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则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要脱去水分子

参考答案:

A

14.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参考答案:

D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浓度一直在升高,脱落率先增加后降低,A、B两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一直呈正相关变化,C项错误;喷洒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脱落率,D项正确。

15.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和82%

B.36%和64%

C.53%和47%

D.76%和24%

参考答案:

C

16.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②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④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④⑤ D.③⑤

参考答案:

D

17.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参考答案:

C

18. 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争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

参考答案:

C

19.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

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A.抗虫基因 B.苏云金芽孢杆菌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

C.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电位不变

参考答案:

B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有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

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

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解答】解:A、神经递质大多数是有机物,有的是无机物,A错误;

B、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B正确;

C、突触后神经元也能合成神经递质,C错误;

D、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电位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

21. 基因型为DdTT 的个体与ddtt的个体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

B

22. 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据分析可知,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是人体的渴觉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的作用,下丘脑还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同时还是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参考答案:

B

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各含有一个X r基因,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 r,D正确。

【考点定位】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知识,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两对相对性

状遗传及与伴性遗传的联系,正确写出各种个体的基因型或可能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对于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应把基因分开一对一对的计算,再重新组合即可计算答案。

24. 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分别发育成精子和卵细胞时的不同点是

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B.DNA分子的含量

C.子细胞的数目

D.生殖细胞的数目

参考答案:

D

25.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C

26.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完成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B

27. 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 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参考答案:

B

【详解】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正确;

B、抗利尿激素促进丙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项错误;

C、抗利尿激素在甲下丘脑细胞中合成,由乙垂体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C项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项正确。

故选B。

28. 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基因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C

29. 一对夫妇,其后代仅考虑甲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p,正常的可能性为q,若仅考虑乙种病的得病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为n,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①pn+qm②1-pm-qn ③p+m-2pm ④q+n-2nq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

参考答案:

C

30.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需要加一些盐,下列哪项不是盐的作用 (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调制腐乳的口味

D.主要增加腐乳的重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参考答案:

D

31. 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兴奋的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你认为下列最可能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D

32.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

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参考答案:

B

33. 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共生、竞争、捕食

参考答案:

B

34.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

y

C.E与E D.f与f

参考答案:

B

35.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参考答案:

D

36. 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参考答案:

D

37. 通过体细胞杂交,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的步骤是

A.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B.制备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选择杂种细胞→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C.获取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获取细胞→细胞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参考答案:

B

38.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曲线b使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过高、过酸、过碱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详解】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A项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项正确;图中曲线b是最适温度、最适pH下的曲线图,因此,升高温度,减小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应为曲线a,C、D项错误

【点睛】曲线图中限制因子的判断方法:

(1)曲线上升阶段:纵坐标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横坐标为时间时,限制因子不是时间,而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或光照等环境因素)。(2)曲线水平阶段:纵坐标不再随横坐标增加而增加,限制因子为横坐标以外的物理

39.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北京时间22日7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上百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失踪。许多人被长时间困在废墟中,最终获得救援而生还。被困人员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机体需进行多项生理调节活动。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

B.由于降雨和气温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降低

C.因严重缺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救出后应该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参考答案:

D

40. 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袋子中的小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B. 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甲乙袋模拟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 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的10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

参考答案: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袋子中的小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A正确;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涉及两对相对性状,所以甲乙袋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同时也模拟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即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所以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每个桶中不同颜色(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雄配子多于雌配子,所以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的10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18分)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别称为_______ 和

_______ ,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 。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 ;由<4>培育成<5>的方法V称_______ ,其优点是

_______ 。

(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IV是______ _,其形成的<6>称_______ 。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VI是_______ 。

参考答案:

42. 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

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某一位置原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已知谷氮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请分析回答:

(1)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在突变前是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2)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 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依次是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参考答案: D 2. 下列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疫功能不足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B.过敏原第一次刺激人体也会发生免疫反应 C.艾滋病是一种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D.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内环境失调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 A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解:A、免疫功能不足可导致免疫缺陷病,A错误;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所以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会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 C、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缺乏而引起疾病,是一种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综合症,C正确; D、抗体、淋巴因子等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所以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内环境失调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相关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根据“无中生有”可判断A、B系谱中致病基因为隐性。假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中父亲应为患者,与系谱矛盾;A系谱中患者为女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A不可能是伴性遗传。选A。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 A.葡萄糖溶液B.油水混合物C.可溶性淀粉溶液D.鸡蛋清稀释液 2.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 A.所含的能量最多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 C.化学性质最稳定D.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3.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种群增长过程中bc段的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4.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 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 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 g 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 5.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石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石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参考答案: D 2.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蛋白质、糖类 B. 蛋白质、糖类、核酸 C. 磷脂、蛋白质、维生素 D. 磷脂、蛋白质、无机盐 参考答案: A 3.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B.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参考答案: D 【考点】F1:种群的特征;F6:群落的演替. 【分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 2、种群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解答】解:A、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则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A正确; B、种群性别比例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别比例,故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正确;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C正确; D、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惟一的氮源和碳源 参考答案: C 略 5. 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参考答案: B 6. 小丽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给她喝 A.纯净水B.矿泉水C.葡萄糖 水 D.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 C 7. 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60道试题,1-30每小题0.5分,31-60每小题1分,共计45分) 1.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A.内膜上 B.基质中 C.类囊体膜上 D.各部位上 2.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A.0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H20和02 D.[ H ]和ATP 3.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 A.C02的固定,O2的释放 B.C02的固定,C3的还原 C.H20的分解,02的释放 D.C02的固定,C5的还原 4. 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其() A.光合作用吸收02,放出C02 B.光合作用吸收C02,放出02 C.呼吸作用吸收02,放出C02 D.呼吸作用吸收C02,放出02 5. 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6.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该植物在2 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A.17 B.12 C.18 D.23 7. 下列过程存在无氧呼吸的是() A.植物叶片在光下放出O2 B.动物细胞内的糖分解为H2O和CO2 C.酵母细胞不产酒精的呼吸过程 D.苹果贮藏期间果肉积累酒精 8. 若在酵母菌酒精发酵后期通入氧气,与不通氧气相比,酒精的产生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9. 在上海种植的新疆哈密瓜往往没有原产地的甜,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地区() A.空气质量差,光合作用强 B.土壤肥力足,呼吸作用弱 C.昼夜温差小,糖分积累少 D.海拔高度低,水分散失多 10.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 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1.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生化反应一定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D.RNA的合成 12.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13. 经测定豌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豌豆()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占优势 D.无氧呼吸占优势 14. 南方橙产区测得果实生长和呼吸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A和曲线B),在果实成熟后, 若要得到高产,理论上应在什么时候进行采摘() A.E~H B.H~P C.P~D D.D~C 15.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直接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中,共穿过的 生物膜层数是()

2019-2020学年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上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2.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3.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4. 如图为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 C.②处具有合成和转化C3的酶 D.①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5.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5倍,K+浓度膜内是膜外的35倍,这种浓度差 与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B.呼吸抑制剂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C.该运输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征 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6.如图是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B.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7. 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表明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光能都能参加光合 8.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全过程 B.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后立即失活 10. 下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 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Word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90 分,答题时间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选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能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受精 C. 肌肉注射青霉素 D. 空气进入肺泡 2.下列不属于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的是() A.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B.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C.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D.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强 3.如图D1-4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均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D1-4 A.②可以进入A、C、D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①② C.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D.血红蛋白属于④的成分 4.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 5.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B. 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 C.自主神经系统都是传出神经 D. 自主神经系统有脑神经也有脊神经 6.小叶紫薇又名“痒痒树”,如果用手轻轻抚摸一下紫薇光光的树干,它顶端的枝梢马上会轻轻摇动起来,枝摇叶动,浑身颤抖,就像人们被搔了胳肢窝儿一般,因此它被叫作“痒痒树”。这个过程() A.是反射,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是反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C.不是反射,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D.不是反射,只有人有反射 7.乙酰胆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它通过突触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 B.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C.乙酰胆碱在组织液中扩散 D.乙酰胆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8.下列关于在特定条件下人体发生的生理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研人员进入冷库时:整个机体散热量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刚吃过饭1个小时内: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水平 C.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D.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组织液渗透压显著升高→组织液的量显著增多 9.下列症状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A.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B.Na+在体内滞留,造成水肿 C.K+在体内滞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D.肾小管排出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10.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B.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C.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感受器 D.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11.人在白天困倦时可用咖啡因提神,咖啡因能提神是因为其有着与腺苷相似的结构。人在困倦时会产生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让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疲惫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B. 咖啡因能提神是因为它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腺苷不能传递信息 C. 腺苷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 D.困倦打哈欠是因为血液中CO2浓度过高,通过脑干调节使呼吸加深 12.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酶。溶菌酶还可以与带负电的病毒蛋白质直接结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才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才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 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C.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D.病毒不是生命系统 参考答案: C. A、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A正确; 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是生命系统,D正确. 2. 一只羊的卵细胞的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核基因型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需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碳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分子 参考答案: B 4.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A.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B.供体胚胎可移植到不同种动物体内发育 C.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 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参考答案: A 5. 15N标记的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16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D.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参考答案: D 6. DNA连接酶的主要功能是( )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氢键的形成 B.黏性末端碱基之间氢键的形成 C.将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起来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某动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该种群中出现一个显性突变体,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位置,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下列杂交组合及结果(如表所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时,可以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 B.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C.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检测,若变蓝则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3.榴莲香味独特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榴莲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调节香气物质合成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是()

A.乙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榴莲细胞的细胞核 B.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提高了组成L酶的肽链的合成速率 C.核DNA可以通过调控L酶合成直接控制果实的香气性状 D.乙烯通过促进亚油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香气物质合成量 4.为了研究线粒体RNA聚合酶的合成,科学家采用溴化乙啶(能专一性抑制线粒体DNA的转录)完成了下表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实验组用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过高 对照组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正常A.线粒体DNA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RNA聚合酶可与DNA上的特定序列结合,驱动转录过程 C.由实验可知,线粒体RNA聚合酶由线粒体DNA控制合成 D.由实验可知,线粒体DNA转录的产物对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作用 5.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识别靶细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建职院附属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建职院附属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 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 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 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 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奈乙酸)的浓度 参考答案: C 2.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参考答案: D 3.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参考答案: A 4. 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水平结构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D.次生演替 参考答案: B 【考点】F5: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解答时可从鸟类的食性和栖息空间来考虑. 【解答】解:据题干可知,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说明鸟类由于生理特点、食性和栖息空间不同导致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不同,出现了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影响因素. 5.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下列关于狂犬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中为了获得大量的狂犬病毒,可以在体外用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 B.狂犬病毒结构非常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 D.该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参考答案: D 6. 用链霉素或新霉素处理,可以使核糖体与单链DNA分子结合,这一单链DNA分子可以代替mRNA合成多肽,这说明

第十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2.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2CO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2O的分子数与释放2CO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2O吸收也无2CO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2O的分子数比释放 CO的多 2 3。真核细胞中存在蛋白质与其他物质结合而成的物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与DNA结合后可参与DNA的复制,不能参与RNA的合成

B.蛋白质和DNA结合物的存在状态可发生周期性变化 C.蛋白质和糖类的结合物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蛋白质和RNA结合后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4.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龙胆紫溶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成深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略微斜靠着大试管内壁的一侧,轻轻插入蒸馏水中 C.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可用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进行观察 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呈现紫色 5。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生物膜上的是( ) A.蛋白质的合成B.2O的产生 C.【H】的生成D.ATP的水解 6.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 B.基因重组发生在真核生物的受精过程中 C. 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自发产生 D.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其性状不一定改变 7。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R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_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 1.孟德尔对于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假说”进行解释。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假说”内容() A.若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预期子代会出现1:1的结果 B.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颗粒,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不遵循遗传定律 3.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对数,则下列对应的数量分别是() ①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②F2的表现型种类③F2的基因型种类④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 A.4n、2 n、3 n、2n B.4n、4n、2n、2n C.3n、4n、2n、2n D.2n、4n、3n、2n 4.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中 5.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