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1、依据

1.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0.2辽2013G901图集

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2、一般规定

2.1基本要求

2.2.1立杆及水平杆应用Φ48mm×

3.6mm的钢管。暂无此钢管时,可用Φ48mm ×3.0mm的钢管代替,但不得小于Φ48mm×3.0mm的实际值。

(辽2013G901 第3页第4.1.1条)

2.2.2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规范6.2.4-1)

2.2.3支架高宽比不宜大于3,否则应加强整体稳定措施。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3条)

2.2施工要求

2.2.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规范6.1.2-1)

2.2.2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7)

3梁支架的构造要求

3.1、立杆构造要求

3.1.1立杆基础要求

1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规范6.1.2-2)

2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规范6.1.2-3)

3.1.2立柱底部底座及垫板

1垫板

1)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规范6.1.2-2)

2)垫木材质:东北红松、东北落叶松。

垫木规格:宽度≥250mm,厚度50mm,长度宜大于两跨立柱间距。

(辽2013G901 第4页第4.7条)

2底座或钢垫板

1)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或钢垫板,并置于垫木上,在混凝土梁、板上支设立杆可不加垫木。立杆底部不允许放可调U型托撑和螺杆。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2条)

2)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规范6.2.4-1)

3)立杆应放入配套成型的底座中或立杆下放钢垫板。钢垫板规格≥80mm ×80mm×8mm。

(辽2013G901 第4页第4.8条)

图3.1.2 立柱底部设置垫板底座或钢垫板图

3立杆位置要求

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规范6.1.2-6)

3.1.2立杆间距、安装

1立杆间距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立杆纵距、横距不应大于1.2m,支架步距不应大于1.8m。

(规范6.2.4-1)

2)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规范6.1.9-1)

图3.1.2-2 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3)沿梁纵向同一跨间,所有梁、板下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保持相等,保证梁、板下所有水平杆能直线拉通。

(辽2013G901 第9页第7条)

图3.1.2-3 所有梁、板下立杆沿梁纵向间距保持相等

2立杆安装要求

1)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规范6.2.4-3)

图3.1.2-4立杆接头布置图

2)立杆伸出最顶层水平杆的距离应≥100mm。

(辽2013G901 第21页图)

图3.1.2-5立杆伸出最顶层水平杆图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

(规范6.2.4-4)

4)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规范6.1.6)

5)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

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且不宜大于100mm。

(规范6.1.7)

6)8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6.3-1)

3其它事项

1)梁下不应无立杆,且立杆应设计为轴线受力形式。

2)梁下不应无立杆,除去截面小的梁可用枇杷撑的一根立杆外。

3.1.3水平杆

1立杆沿竖向每一步距处应于纵、横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与立杆交叉处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上扣件紧贴下扣件,水平杆纵上横下。纵横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150mm。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6条)(规范6.1.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4)

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图集扫地杆纵上横下---按图集执行)

(规范6.1.9-3)

立杆纵向和横向宜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宜设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2)

3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 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规范6.1.9-3)

图3.1.3-1水平杆布置图

4 最顶水平杆距U型托撑支托板的距离应≤400mm。

(辽2013G901 第21页图)

图3.1.3-2最顶水平杆布置图

5步距h应在扫地杆与梁下最顶水平杆间均匀调整,且步距h≤1.8m。若周围有建筑物,水平杆宜在结构层(梁、板)处设置,且与周边建筑物顶紧。

(辽2013G901 第11页注)(规范6.1.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8-2)

6水平杆两端应与周边墙或结构柱顶紧。一端可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直接顶紧,另一端搭接顶紧。水平杆中间应对接,不得搭接。当无处顶紧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高于梁底部且位于板底的水平杆应与梁侧模顶紧。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且不应少于两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8条)(规范6.1.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6)

7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规范6.2.4-2)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图3.1.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8纵、横向水平拉杆应采用不小于Φ48m×3.0 mm的钢管,需接长时,采用对接连接,两根相邻纵、横接头位置不宜设在同跨或同步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应大于跨度的1/3 。

图3.1.3-4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9有框架柱时,支架需与框架柱连接固定,形成柱箍(抱柱)。沿住高每步距设抱柱一道。

(辽2013G901 第6页第条)

当柱距≥9m时,短钢管与水平杆扣点再增加一处,即短钢管长度向外延伸一个立杆间距。如图虚线所示。

(辽2013G901 第18页注)

图3.1.3-5 支架需与框架柱连接固定图

10梁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板下支架立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100mm,水平杆间距的偏差不宜大于50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6.3-1)

3.1.4可调支托(U托)

1对可调支托(U托)的要求

1)立杆U托螺杆应用梯形螺纹螺杆,其外径与立杆钢管钢管内径间隙不得大于3mm,和外径不应小于36mm。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1条)

2)可调U型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应牢固焊接,焊缝厚度hf ≥6mm。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4条)

3)可调U型托撑的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5条)

4)可调U型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 U型托撑支

托板厚度不应小于5mm。支托板侧翼高度应满足木楞不滑出。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6条)

5)可调托撑的螺母应采用锻铸铁或铸钢制造。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7条)

6)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杆严禁使用。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8条)

2可调支托(U托)安装要求

1)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规范6.1.9-2)

2)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螺杆伸出钢管长度不应大于300mm。

(辽2013G901 第4页第4.5.3条)

3.1.5剪刀撑

1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见图6.2.4—1)。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见图6.2.4—2)。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

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见图6.2.4—3)。

(规范6.2.4-5)

图6.2.4—1 剪刀撑布置图一

图6.2.4—2 剪刀撑布置图二

图6.2.4—3 剪刀撑布置图三

2水平剪刀撑

1)水平剪刀撑与支架水平杆夹角为45°~60°。

2)剪刀撑的每个剪刀宽度4~6m且≥4跨立杆间距。

3)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梁底水平杆)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此外,当层高在8~12m时中间至少加设一道,当层高在12~16m时,中间至少加设两道,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中间水平剪刀撑尽量布置在周围建筑有结构层处,如梁、板等处,紧挨水平杆上面。

4)水平剪刀撑布置宜从高支模区域平面图四角、边部向内部棋盘式分布。

5)水平剪刀撑遇水平杆必须扣紧,尽量能与立杆扣紧,与周边建筑物顶紧。

6)水平剪刀撑应在扫地杆处靠近主节点处扣紧。

7)竖向剪刀撑宜与水平剪刀撑组成封闭“盘体”,增加整体刚度。

图3.1.5-2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平面布置示意图

(8m≤支模高度≤16m)

(辽2013G901 第12页注、图)

3竖向剪刀撑

1)竖向剪刀撑底部与地面顶紧,且与地面夹角为45°~60°。

2)竖向剪刀撑的每个剪刀宽度4~6m且≥4跨立杆间距。

3)在高支模区外周须布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4)在高支模区域中间纵、横向竖向剪刀撑应尽量布置在有结构柱间和梁底,须设置由下而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5)竖向剪刀撑遇立杆必须扣紧,与水平杆尽可能扣紧。

6)竖向剪刀撑应在扫地杆处靠近主节点扣紧。

7)竖向剪刀撑应在最上处靠近主节点,并与杆件扣紧。

8)竖向剪刀撑不仅应立地,还须顶天,如梁底。

9)竖向剪刀撑宜与水平剪刀撑组成封闭“盘体”,增加整体刚度。

10)所有高支模的水平杆端部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当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连续式剪刀撑。

11)竖向剪刀撑间距离宜小于9m。当柱距小于等于9m时,在柱间梁下布置竖向剪刀撑;当柱距大于9m时,在其中次梁下加设一道竖向剪刀撑。

图3.1.5-3竖向剪刀撑立面布置图

(辽2013G901 第13页、14页注、图)

4剪刀撑杆件的连接应采用搭接接头,必须用旋转扣件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0mm,并应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辽2013G901 第15页注)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8m,且不应少于两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6)

图3.1.5-4竖向剪刀撑及立杆构造连接图

5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随着立杆上升而同时搭设,避免立杆搭设完毕,在搭设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而引起的施工困难。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9条)

3.1.6其他要求

1水平杆中心至立杆顶部的距离应≥100mm,水平杆中心至U型托撑支托板的距离应≤400mm。

2板模板中的次(主)楞悬挑长度e=250~300mm。

高支模要求

高支模要求 构造要求 立杆 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 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 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 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 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 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 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模板支架底层步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2m,其余步距不应大于。 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 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水平杆 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 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 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剪刀撑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

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91

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 一、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二、模板支架的设计、搭设、拆除与使用 模板支架的设计、搭设、拆除与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防火、临电等规范和规定。 1、模板支架的搭设和拆除前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形成

交底文件。 2、搭、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工人登高作业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在模板的紧固件、连接件、支撑件未安装完毕前,不得站立在模板上操作。 3、搭拆模板支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4、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架设防护架、防护网,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5、操作工具及模板的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支架或操作平台上; 6、拆下的模板等严禁抛掷,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7、不得任意改变构架结构及尺寸;不得使用不合格杆配件和材料;不得任意减少或改变防护设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操作程序搭设;搭设过程中必须及时设置拉撑杆件;拆除过程中不得过早拆除拉撑杆件。 8、不得随意增加上架人员和材料,引起超载;不得随意拆除构

浅谈高支模施工工艺

浅谈高支模施工工艺 陈晓军 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对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高。本工程的高支模部位位于酒店入口大厅部位、办公多功能厅部位、宴会厅部位涉及较大截面梁,如酒店宴会厅部位预应力梁截面尺寸为550×1500(三层平面宴会厅部位),800×2000(酒店宴会厅顶五层平面部位),600×1800(酒店宴会厅顶五层平面部位)等,所以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高。 关键词:高支模、支撑体系、稳定性、立杆、水平横杆、剪刀撑 一、工程概况 无锡新区科技商务中心工程位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科研南路以北,总用地27196m2,总建筑面积为134648.4m2,主体建筑为新区管委会办公楼一座和五星级酒店一座,为双子塔楼(高约99.1m),地下两层,总地下建筑面积约35000m2,地下二层层高约4m,地下一层层高约5.8m。建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5.550m(黄海高程)。 酒店主楼地上二十四层,办公主楼地上二十三层,两栋主楼间设大跨度组合钢结构,基本同裙房高度,二层,局部三层,与两侧相应裙楼通过抗震缝相接。 二、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难点之一是,高支模层数多,施工持续时间长。酒店主楼和办公主楼地上裙房四层,层高分别为6m、5.2m、5.2m、5.2m(裙房部位层高4.2m),酒店主楼五层层高5.2m。地下室一层层高5.8m。高支模定义为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 时的支模作业,本工程中高支模作业至少为五层,且不含有标准层(酒店主楼八层以上方为标准层),施工时间长。 难点之二是,楼层面积广,每层的工程量大,对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比较高。酒店和办公楼每层合计近4000m2,加上裙房面积之大可想而知,对资源数量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 难点之三是,对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高。本工程的高支模部位位于酒店入口大厅部位、办公多功能厅部位、宴会厅部位涉及较大截面梁,如酒店宴会厅部位预应力梁截面尺寸为550×1500(三层平面宴会厅部位),800×2000(酒店宴会厅顶五层平面部位),600×1800(酒店宴会厅顶五层平面部位)等,所以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高。 难点之四是,本工程酒店和办公主楼外周布置了大量的幕墙钢筋砼构架柱,间距1500(净间距1000),其截面呈梯形,凸出外墙200,五层以每栋主楼有60个构架柱,五层以上外周有115只幕墙构架柱。这些构架柱截面尺寸小,数量大,其施工质量及施工速度将直接影响

高支模细则

A.0.4 新建厂房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高支模工程) 内容提要: 高支模工程概况 本工程特点、难点 监理工作依据 监理组织机构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工程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日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高支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 高支模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为框架结构,地上 3 层(局部5层)多层厂房。一层层高8.8米。该厂房使用功能为机械制造。由吴江市华鹰喷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建设地位于吴江区八坼镇。本施工组织设计以车间、辅助用房为例进行说明;有关工程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高支模工程概况:(如有多种支模形式应分别说明) 本高支模工程概况一览表表

2 本工程高支模工程的特点、难点 本工程高支模分部工程设计、施工特点、难点: 2.1.1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楼层框架柱、梁及顶板模板的支撑限位,主要通过搭设钢管满堂排架体系受力;排架形式:采用Φ48*钢管搭设排架,立杆采用扣件连接组成排架支撑体系;支撑立杆下垫15mm厚300mm×300mm木模,木模下为混凝土楼面,立杆离地0.2m以内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水平纵横拉杆设置步距1.5m,其中最上层兼做枋木搁置钢管,搁置钢管需加一个扣件抗滑移。 在梁底垂直于梁跨方向满布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及支架中部再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局部适当调整(只允许调小不允许调大)大梁底的横杆间距,以便于在大梁底另专设纵向剪刀撑,以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为保证整个钢管排架支撑系统的稳定,其它未注构造做法,水平拉杆、斜撑、斜道等按规范要求。 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过程中,纵横向的水平拉杆,在过楼层时拉杆要求周边顶撑在梁侧面,形成高支模的竖向限位;高支模外有外脚手当外脚手超出二步不具备连墙拉结时,高支排架与外脚手拉结,形成整体受力,当上层结构施工时,利用结构拉结点做好拉结,同时拆除高支模与外架临时增设的拉结。 2.1.2施工特点、难点 1、本工程高支模部位面积较大。 2、本工程梁、板跨度较大,最大跨度为12米。 3、本工程梁截面较大,最大梁截面350×1100㎜, 4、本工程支撑高度较高,最高部位为8.8米。 本工程高支模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 高支撑模板系统应采用钢支撑作立柱,不得使用竹木作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搭设支撑。高支撑模板系统的钢支撑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前应由施

高支模要求

高支模要求 构造要求 6.1立杆 6.1.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6.1.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6.1.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6.1.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6.1.5立杆的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6.1.6模板支架底层步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2m,其余步距不应大于1.8m。 6.1.7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1.8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2水平杆 6.2.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2.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6.2.3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6.3剪刀撑 6.3.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米高支模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三模板支撑设计................................ 四梁模板与支撑架计算.......................... 1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参数......................................... 2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 3梁模板侧模计算 ....................................................... 4立杆稳定性验算: ................................................... 5钢管扣件验算: ......................................................... 五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1荷重计算: .............................................................. 2楼板底模验算(按五等跨连续计算) ....................... 3木楞验算(按两等跨连续梁验算) ............................... 4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5钢管扣件验算: ......................................................... 六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模板制作.................................................................. 2梁、板模安装........................................................... 3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4板模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5模板拆除.................................................................. 6成品保护.................................................................. 7安全技术要求........................................................... 8文明施工要求...........................................................

高支模施工方案(标准-已专家论证

邵阳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 武冈市中转站及经营业务用房项目 □高支模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配送中心 □第二部分:经营业务用房 建设单位:邵阳市烟草公司武冈市分公司 监理单位:邵阳市方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3 年7 月10 日 邵阳市烟草公司武冈市中转站及经营业务用房项目

高支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批表 邵阳市烟草公司武冈市中转站及经营业务用房项目

高支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议签到表

□高支模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配送中心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设计计算 (3)

4.构造要求 (3) 5.材料管理 (6) 6.劳动力安排 (6) 7.模板安装 (7) 8.模板施工质量要求 (12) 9.模板施工安全要求 (13) 10.文明施工要求 (13) 11.验收 (14) 12.使用 (14) 13.拆除 (15) 14.施工平面布置图及高支模区域划分 (16) 附件一.支模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17) 附件二.超高模板(扣件钢管架支撑)计算书 (21) 附件三.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支撑)计算书 (33) 附件四.柱模板计算书 (54)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邵阳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武冈市中转站及经营业务用房项目地址:武冈市竹城公路西侧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计划工期:300天 施工面积:2515.66m2

总高度:仓库12.45m 层数:仓库2层 层高:6.0m 本工程高支模区域为2层6m层高的仓库部分(仓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其支撑架搭设高度为5.5m。其地基为回填土层(机械夯实)上1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地面。 梁宽400mm,梁高1200mm,楼板厚度0.1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方木50mm×100mm ,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方木50mm×100mm 对拉螺栓布置4道,竖向间距220,220,220,220 (mm),断面跨度方向的间距1000mm。 承重架采用多根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增加3根承重立杆,承重杆间距300,300,300,300 梁底采用2根50mm×100mm的木方,顶托内托梁材料选择标准无缝钢管。 梁两侧立杆间距0.70(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0(mm)。 板底采用木方支撑形式,木方间距200mm,木方尺寸:50mm×100mm。 脚手架搭设高度5.50m,步距1.50m,排距0.70m,纵向间距0.70m。 2、编制依据 2.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建设方提供的《邵阳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武冈市中转站及经营业务用房项目》施工图纸。 2.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高支模注意事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 立杆步距的设计: a.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 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 高支撑架步距以 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 当支撑架高度> 20m或横向高宽比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 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 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 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 10--15m设竖 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 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 剪刀撑的设计: 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 b.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 c.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 W 12k 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 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 施工使用的要求: a.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7米高支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天然气水合物综合研究平台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建筑施工手册; 5.《冷弯薄壁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 二、工程概况 天然气水合物综合研究平台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兴建,广东省建工设计院设计,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广州市黄埔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总承包,本工程位于广州天河五山能源路2号。本工程为广州市能源所内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研究大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5.25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390.36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1.8m,筑物±0.00相对于城建绝对标高珠江系41.8米。 本工程的高支模主要为首层,层高7m,最大跨度为7.2m,结构层采用主次梁布置主梁最大截面为3003700,楼板厚为100mm,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 三、材料、构配件要求 1、钢管 钢管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附墙杆等。 钢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3.5mm,其材质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

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中的A3钢的要求。 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上严禁打孔(强制性条文)。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新、旧钢管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第8.1.1、8.1.2条的规定。 2、扣件 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 扣件及其附件应符合GB978-67《可锻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的制作性能,其附件的制造材料应符合GB700-79中A3钢的规定,螺纹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垫圈应符合GB95-76《垫圈》的规定。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隙小于1mm。 肢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2m时,不得发生破坏。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绣处理。 四、支顶的搭设方案 楼面钢管纵距、横距均≤1.2m;上层木枋单条间距350mm,下层木枋单

高支模拆除的工艺要求

高支模拆除的工艺要求 (一)高支模拆除工艺要求 1.拆模的时机应是砼达到必要的强度,其强度要求是根据规范规定,现浇砼结构拆模时所需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拆除模板前,由木工工长填写好模板拆除申请,项目主管工程师审核后,并附上试块强度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 (4)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因高支架直接支撑在下一层顶板上,故在高支架模板支撑架施工完毕至拆除高支撑架前,严禁拆除下一层的模板支撑, (5)在拆除时,不得中途换人,如果必须换人,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6)严禁夜间进行拆架施工。 2.高支撑模板拆除的工序要求: )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1(.

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拆 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及时运走,做到工完场地清。为了便于管理,利于前道工序为后工序创造条件,混凝土模板一经拆除,立即做好现场清理和成品保护工作。 (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 题时,应暂停拆除,并报项目部及监理,待出方案处理后,再拆除模板。 (3)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 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整齐,以利再用。 (4)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修改版)中4.3模板拆除分项的如下规定: 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审核单位: 审核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审批单位: 审批负责人: 日期:2006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xxxx厂厂房,建筑面积1037.4㎡,首层高5.5m。砼强度等级为C20,楼板厚h=120mm,模板用夹板,楞木间距为0.85mm,属高支模范围,需计算“高支撑系统”。 二、楼板模板采用20厚夹板,梁模板采用20厚夹板,φ钢管作模板支架, 间距900mm。 三、高支撑模板支架计算。 (一)楼板模验算(板厚120) 1、荷载计算:板跨800取1m宽作为计算单元 1)施工荷载g=RC板重×分布系数 =(3.9+0.3)×1.2=5.04KM/㎡ 活载P=施工荷载×分布系数 =2.5×1.4=3.5 KM/㎡ q=g+p=5.04+3.5=8.54 K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静载:g=5.04 KM/㎡ 活载:取双轮手推车的轮压(2.5KN)产生的集中荷载,进行验算 P=2.5/2×1.4=1.75 KM/㎡ 2、内力计算 1)计算Mmax Mma=Mb=1/8×8.54×0.82=0.683 KM/m 2)计算Mma

Mma=Mb=0.125g12p1×0.504×0.82+0.188×1.75×0.82 =0.403+0.211 =0.614 KM.m 3)强度验证湿材料整系数0.9施工荷载整系数1.3 取图1.2中Mma=0.683 KM.m fw=13 h=18mm b=1000 1=0.8m wbhb=1000×182/6=54000 mm 2 Ψw=M/wn=61400/5400=11.37n/㎡<×1.3fw 强度满足。 3、挠度验算 q=5.04 KM/㎡ E=1000N/㎡L=0.8m 1=1/12bh3=1/12×1000×183=486000mm4 W=0.52lg14/100EL=0.521×5.04×8004100×1000×486000=2.21<[1/250] =3.2mm 板底小楞即支撑模板的木方,其跨即支柱间距,支柱间距1200,负荷宽度为小楞间距,小楞截面80×80间距800 1、荷载计算 1)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时 静载:g=(3.9×0.8+0.3×0.8×)×1.2=4.032 KM/m 活载:P=施工人员及设备重×分项系数=2.5×0.8×1.4=2.8 KM/m 总载:g+p=4.032+2.8=6.832 KM/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区四建筑有限公司年月日 分部 (分项 )工程名 单位工程欧波港湾项目工程模板工程 称 交底内容高支模安装班组名称木工班组 1.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的进行施工,方案中如有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必须向 技术人员反映,彻底弄清方案要求后方可施工。 2.满堂支架搭设 (1)垫木铺设:在楼面沿横向铺设 5㎝厚木板,沿轴线方向按 0.6m间距布设,木板与地面应接触紧密。确保每根管触地面积不少于 0.2 ㎡。 (2)钢管支架搭设 1)下托撑定位 在已铺好的垫木上按平台搭设图进行摆放下托撑,下托撑底必须用硬杂木楔垫平,保证 其竖直且位置准确,以减少误差便于安装。下托撑布置原则,按照横向间距80cm(腹板下加密至40㎝) ,纵向 60cm的方法进行布置。 2)立柱 --- 横杆安装 在已摆好的下托撑上直接安装立柱,钢管一律采用Ф48×3.5 ㎜规格,要求管件无凹凸状,无疵点裂纹和变形,无锈蚀。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不得有裂缝、 变形、缩松等缺陷,铆合处活动应良好。 立杆要首先位于腹板下 , 立杆采用对接接头,保证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 3)在安装立杆的同时,应同步安装横杆,立杆底部 20㎝高处设扫地杆。安装一定要牢固,用以约束立杆底脚发生位移和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不均匀沉降。 4)上托撑安装 在立好的立柱上直接安装上托撑,按照标高调整好上托撑的高度及托撑槽口方向,以满 足使用要求。上、下托撑丝杆预留高度应计算确定,不可随意安装,确保调整丝杆伸入钢管 内长度不得小于 20cm。 3.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纵横两方向足够的 设计刚度;本方案立杆间距横桥向80㎝,腹板下间距 40㎝。顺桥向 60㎝。 4.严格按方案的要求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 5.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其中扫地杆距地约 20cm,安装一定要牢固,用以约束立杆底脚发生位移和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不均匀沉降。 3.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纵横两方向足够的 设计刚度;立杆间距横桥向80㎝,腹板下间距 40㎝。顺桥向 60㎝。 4.严格按方案的要求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 5.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其中扫地杆距地约 20cm,安装一定要牢固,用以约束立杆底脚发生位移和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不均匀沉降。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的构造要求 1、依据 1.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0.2辽2013G901图集 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2、一般规定 2、1基本要求 2.2.1立杆及水平杆应用Φ48mm× 3.6mm的钢管。暂无此钢管时,可用Φ48mm×3.0mm的钢管代替,但不得小于Φ48mm×3.0mm的实际值。 (辽2013G901 第3页第4.1.1条) 2.2.2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规范6.2.4-1) 2.2.3支架高宽比不宜大于3,否则应加强整体稳定措施。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3条) 2、2施工要求 2.2.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规范6.1.2-1) 2.2.2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4.4.7-7) 3梁支架的构造要求 3、1、立杆构造要求 3.1.1立杆基础要求

1竖向模板与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规范6.1.2-2) 2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规范6.1.2-3) 3.1.2立柱底部底座及垫板 1垫板 1)竖向模板与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与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规范6.1.2-2) 2)垫木材质:东北红松、东北落叶松。 垫木规格:宽度≥250mm,厚度50mm,长度宜大于两跨立柱间距。 (辽2013G901 第4页第4、7条) 2底座或钢垫板 1)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或钢垫板,并置于垫木上,在混凝土梁、板上支设立杆可不加垫木。立杆底部不允许放可调U型托撑与螺杆。 (辽2013G901 第5页第6.2.2条)

地下室高支模施工方案

地下室高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效澄清池为成都市xxx一期工程的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共计1867.32㎡,建筑基底面积1867.3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安全等级为二级。 南北向长约52.7米,东西向宽约34.7米,地下一层,层高为5.250米,框架最大有顶板跨度为7.5米,剪力墙15米,最大无顶板跨度为7.2米,地下室外侧墙体厚300mm、400mm、500mm,内剪力墙厚度有300mm、400mm,-2.9m 底板厚800mm;顶板采用无梁现浇板。地下室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地下室墙体及底板及顶板级别为C30P6。 本工程顶板模支模体系高度达到8.25米,属于高支模。在搭设地下室顶板及剪力墙支撑架时按高支模要求进行满堂架的搭设。 为了使本工程的砼成型质量达到质量要求,提高劳动效率及节约成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915×1830×15mm的模板,地下室外墙采用止水对拉螺杆,内隔墙、柱子和梁部分用PVC管和对拉螺杆进行加固。 二、材料的要求和配置 1、模板、木枋的强度、刚度应符合有关规定,模板表面应光洁,不起毛;木枋尺寸应满足要求。 2、禁止材质和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场。 3、钢管、扣件材质应满足要求,钢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检查校直,扣件应定时上油清洗,对拉螺杆每次使用前应检查其螺纹是否损坏等。 4、板外竖楞采用50×100木枋,木枋根据需要进行刨边,保证木枋与模板

接触面平整,严禁使用弯曲、腐朽的木枋。 5、模板使用之前必须刷脱模剂,当模板出现破损及时修补、截边,不能修补的要更新模板。模板加工不能在现场加工,必须在木工加工车间,弹线切割,钻孔在同一部位、同一尺寸的情况下作好标示编号。 6、内隔墙和柱穿墙螺杆采用φ14的对拉螺杆,加PVC套管对拉螺栓在模板拆除后抽出重复使用。地下室外墙采用止水螺杆。 7、由于进场的木枋存在加工尺寸不准及弯曲的质量问题,从而大大影响砼成型的质量,因此要对进场的木枋和层板进行挑选。 8、本工程模板采用拼板形式,墙、柱模板一次性支模满足层高和截面尺寸变化的需要。 9、水平和竖向模板按满足地下室和首层的需求量进行配模。 10、为了增强柱、墙阳角处的稳固,在阳角位置用对拉螺杆穿过钢套管进行加固。 三、模板制作安装及其支撑体系 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墙、柱定型模板的加工制作→测量放线→满樘架的搭设→墙、柱钢筋的帮扎→墙、柱钢筋的验收→安装墙、柱模板→梁板模板的安装→梁板钢筋的帮扎→梁板钢筋的验收→浇筑墙、柱、梁、板砼→拆模→清理修补→模板涂刷脱模剂 2、模板的安装及其支撑体系 本工程支撑体系采用满堂架,φ48×3.5钢管作支撑,立杆用6米和2米;4米和4米的对接,并且接头相互错开。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剪力撑使用长度为4-6米的钢管,立杆顶部使用双扣件或使用可调支座。

建设部高支模规定完整版

建设部高支模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1总则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 方案编制 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审核论证 2.2.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下列人员应参加专家论证会: (一)专家组成员; (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 (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2.2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2.2.3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高支模作业安全常识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21 高支模作业安全常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高支模作业安全常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4.5m时的支模作业。高支模中,大型桥梁或特殊结构的支模高度通常都有几十米高,部分可能更高,不但个别作业人员因高处坠落会发生伤亡,若作业中支模系统发生坍塌,就会造成其上作业人员群死群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因此,施工作业中,除遵守模板工一般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认真按高支模的要求作业,切实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1)每一项高支模工程,都要选用合乎要求的材料,并经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地基基础和支模体系进行设计计算,编制施工方案。 (2)高支模作业时,要认真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支模体系稳固可靠。支模作业初步完成后,要进行认真检查验收,确认无误才算完成。支模时,下方不应有人,禁止交叉作业,防止物体打击。 (3)高支模的支模架一般采用钢管架体系,由架子工搭设。模板工配合作业时,也要按要求穿工作服,系好袖口与绑腿,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模板及高支模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含高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江南景苑 建设单位:湖南天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湖南金鼎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勘单位:核工业衡阳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 项目规模:本工程由2栋26层住宅以及1栋6层住宅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1280.1m2。 工程特点:地下一层层高 3.9m—5.7m,最大梁400×1000,最大跨8.4m。地上一层为门面层高4.5m最大梁300×600最大跨7.8m。地上二层为转换层层高6m最大梁800×1200㎜,最大跨7.8m 根据规范地下室和转换层为高大支模体系。 二、编制依据 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三、材料选用 支模架的材料采用φ48×3.5mm钢管,(直角、旋转、接头)扣件,木楞50×100mm×2000㎜,模板采用2440×1220×18mm夹板,采用φ14对拉螺杆。 四、支设方案 1、模板及支撑体系: 针对本工程特点以及结合我公司在深圳地区的施工经验,在本工程中将采用由木模板、木方、钢管、对拉螺栓、“3”型卡扣等组成的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在模板工程施工中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1投入适量的新九夹板做模板,全部采用50×100mm的木方,对墙柱梁板的模板支撑、螺栓间距等要经过计算确定。 1.2利用我们的成熟经验,改进支模工艺,保证梁柱接头的混凝土质量,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 1.3针对结构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位,对模板及支撑必须进行详细计算,对结构转换层的模板及支撑单独计算,以确保支设牢靠、不出意外。 1.4后浇带处的梁板模板及支撑不得随意拆除以免出现裂缝,必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1.5内脚手架采用采用满堂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架必须严格按施工计算书搭设。标准层内架立杆可采用标准可调顶撑,其可调范围为 2.6m~4.8m,满足施工要求。 2、结构各部位配模方案: 钢筋混凝土墙体如地下室外墙、水池水箱、化粪池等有防渗要求的,采用Φ14圆钢制作的止水对拉螺栓,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