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20200514103502)

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20200514103502)

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20200514103502)
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20200514103502)

第四节温度和温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知道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3、知道温度的表示方法。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理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以及温度、温标的建立和使用。

本节的难点是利用热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掌握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以外的周围物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

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

(2)状态参量: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

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

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3)平衡态:系统所有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时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

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往往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性质充分说明热运动

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

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

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

角度对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态参量.显然B、

C、D选项正确.

2、热平衡与温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热平衡:两个系统之间没有隔热材料,它们相互接触,或者通过导热性能很好

的材料接触,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最后,两个系统的状

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两个系统已经具有了某个“共同性质”,此时我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

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2)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

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3)温度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它的特征就是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这就是常用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

的基本原理。

若温度计跟物体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跟物体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的温度便与B的温度相等。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

[例2]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

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解析:因金属棒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

的温度不变时,金属棒两端温度始终不相同,虽然金属棒内部温度分布处于一种从低

到高逐渐升高稳定状态,但其内部总存在着沿一定方向的能量交换,所以金属棒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态.

答案:否,因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不相同,存在能量交换.

3、温度计与温标

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结论:

(1)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温标的建立包含三个要素:

①选择温度计中用于测量温度的物质,即测温物质;

②对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定量关系作出某种规定;

③确定固定点即温度的零点和分度方法.

(2)热力学温度.

①定义: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

量之一。

②符号: T,

③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④热力学温标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

T=t+ K

[说明]

①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位,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

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

②由T=t+ K可知,物体温度变化l℃与变化l 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

状态为l℃与l K是相隔甚远的;

③一般情况下, T=t+273 K

[例3]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

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

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的.图7- 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

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

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选项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

1.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1K

C.1℃就是 1 K

D.0℃的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K

2.(1)水的沸点是___100___℃=;

(2)绝对零度是℃=_____0____K;

(3)某人体温是36.5℃,也可以说体温为______K;此人体温升高 1.5℃,也可以说体温升高了______K。

(4)10℃=______K; 10K=______℃; 27℃=______K;

27K=______℃; 273℃=______K; 273K=______℃;

(5)若Δt=40℃,则ΔT=______K;若ΔT=25K,则Δt=______℃。

课后作业

1.(2013·绍兴高二检测)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

列哪些物理量( BCD)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

2.关于热平衡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AB )

A.两系统的温度相同时,才能达到热平衡

B.A、B两系统分别与C系统达到热平衡,则A、B两系统热平衡

C.甲、乙、丙物体温度不相等,先把甲、乙接触,最终达到热平衡,再将丙与

乙接触最终也达到热平衡,则甲、丙是热平衡的

D.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相同,压强体积也一定相同

3.关于温度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BC )

A.温度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状态量

B.温度是热平衡系统具有“共同性质”的物理量

C.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

D.只有两个系统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同,这两个系统才达到了热平衡状态

4.(2013·太原检测)下列状态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AB)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

C.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容器内的气体

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

5.下图是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D)

6.(2013·苏州高二检测)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 ℃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A )

A.仍然是运动的 B.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 1 K与摄氏温标中每 1 ℃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度升高 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 1 ℃

C.热力学温度升高 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 1 ℃

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 ℃,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

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量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 1 ℃是相同的,故A、C正确,B错误;摄氏温度为10 ℃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 K,D错误。

答案:AC

8.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 )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

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叫绝对零度

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

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温标的性质。热力学温标在科学计算中(特别体现在热力学方程中),使方程更简单、更科学,故A对;B是热力学温标的常识,B对;气体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已液化,但有体积,C错,D对。

答案:ABD

9.(2013·高密高二检测)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p,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p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 C)

A.30 ℃B.40 ℃

C.50 ℃ D.69 ℃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配套备课资源】第一章1.1.3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基础过关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就没有切线 B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有切线,则f ′(x 0)必存在 C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没有切线,则f ′(x 0)有可能存在 2. 已知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A )与f ′(x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x A )>f ′(x B ) B .f ′(x A )

温度和温标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知道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3)知道温度的表示方法。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理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教学难点:理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新课讲授: 1.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1)状态参量 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2)平衡态 系统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下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 2.热平衡与温度 (1)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了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 (2)热平衡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3.温度计与温标 (1)温度计 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膨胀规律来制成的。另外,还有金属电阻温度计、压力表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计、磁温度计、声速温度计、频率温度计等等。 (2)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常采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 T=t+273。15 (K) 说明: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改变1 K和1℃的温度差相同。 ②0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典例探究 例1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常见液体温度计的下部的玻璃泡较大,壁也比较薄,上部的管均匀而且很细,想一想,温度计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 解析: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更方便。下部较大而上部很细,这样下部储存的液体就比较多,当液体膨胀收缩时,膨胀或收缩不大的体积,在细管中的液面就有较大的变化,可以使测量更精确;下部的壁很薄,可以使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的温度较快地与待测物质的温度一致;细管的粗细是均匀的,是为了使刻度均匀,更便于读数。

学案制作规范

3 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规范 一、导学案内涵: 导学案是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和个人研究,设计出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练习案”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 导学案的类型根据高效课堂的课型来定,是一个立足于课时,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设计,有互动性和生成性,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二、导学案的使用 学案导学为主线的高效课堂,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前,学生在拿到学案后,就开始了主动学习,这时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学案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究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生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检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 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疑难点拨——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高二物理《温度与温标》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高二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第四节《温度和温标》 学习目标:1、知道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 3、理解温度的意义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掌握温度的定义,知道什么是温标、热力学温标,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理解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关系。 重点难点: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本节的重点 学习过程:【导读与导思】仔细反复研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系统和外界 (1)系统:在热学中,把某个范围内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叫做, 简称系统.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 2.状态参量:在热学中,为确定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的一些物理量,如、、等. 3.平衡态: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态.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两个系统相互接触,它们之间没有材料,或通过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触,这两个系统的不再变化,此时的状态叫热平衡状态, 我们说两系统达到了.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3.温度: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必定具有某个性质,我们用来表征这个“共同性质”.温度也可理解为物体的程度. 三、温度计和温标 1.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1)水银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金属电阻温度计是根据金属的随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的. (3)气体温度计是根据与的关系来测量温度的. (4)热电偶温度计是根据不同导体,因产生电动势的大小来测量温度的.2.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 (1)摄氏温标: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水的沸点为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摄氏温度的- 273.15 ℃为零值,它的一度摄氏温度的一度.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①摄氏温度:温标表示的温度,符号t,单位,符号表示为℃.

3-3-7.4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

第四节温度和温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知道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3、知道温度的表示方法。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理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以及温度、温标的建立和使用。 本节的难点是利用热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掌握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以外的周围物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 (2)状态参量: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3)平衡态:系统所有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时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往往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性质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 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态参量.显然B、 C、D选项正确. 2、热平衡与温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热平衡:两个系统之间没有隔热材料,它们相互接触,或者通过导热性能很好

学案设计的要求

学案设计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学案的设计十分重要,如何设计一篇实用有效的学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我认为应遵循如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知识目标:(1)、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号式,能清楚描述相关现象。 2、能力目标: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第一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想像、记忆等方法。 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第一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第三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三、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高中物理2.1温度和温标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 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 2.掌握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 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教学重点】 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学过了测量温度时常用的一种单位,叫“摄氏度”。大家都知道:它是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以一个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这两温度之间等分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为1个温度单位,叫“摄氏度”。这种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的测温方法叫摄氏温标,以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摄氏温度。今天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和温标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系统的状态参量?并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态?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2.热平衡与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平衡? (2)怎样理解"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 (3)怎样判断"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4)热平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5)温度是如何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温度计与温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温标? (2)如何来确定一个温标?并以"摄氏温标"的确定为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热力学温标和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怎样?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典例探究 例1: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常见液体温度计的下部的玻璃泡较大,壁也比较薄,上部的管均匀而且很细,想一想,温度计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 解析: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更方便。下部较大而上部很细,这样下部储存的液体就比较多,当液体膨胀收缩时,膨胀或收缩不大的体积,在细管中的液面就有较大的变化,可以使测量更精确;下部的壁很薄,可以使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的温度较快地与待测物质的温度一致;细管的粗细是均匀的,是为了使刻度均匀,更便于读数。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2.热平衡与温度的概念。 3.温度计与温标。 【作业布置】 1.阅读科学漫步中的材料。 2.完成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案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 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 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 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完整版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 2015高中化学人教版

电化学基础第四章原电池第一节了解2.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目标要求 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半反应、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3. 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原电池定义:.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实质:3简单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内进行,以适当方式连接起来,获得电流。以铜锌原电池为例:+2进入溶液,Zn形成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电子,1.在ZnSO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4从锌片上释放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2从铜片上得电子,还原成为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CuSO溶液中,Cu4+-2;-2e===Zn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 ===Cu。+2e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总反应式为Zn+CuCu===Zn 闭合回路的构成:2.外电路:电子从负极到正极,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溶液。溶液,阳离子移向CuSO内电路: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ZnSO44盐桥 3.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当其存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Zn棒中的Zn+++222获得电子ZnCu过多,带正电荷。原子失去电子成为ZnZnSO进入溶液中,使溶液中4+-22过多,溶液带负电荷。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时,将阻过少,SO沉积为Cu,溶液中Cu4-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盐桥的存在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Cl向ZnSO溶液迁移,4+K向CuSO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4 知识点一原电池 )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1. B 答案 解析A、D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符合原电2,2H+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4讲 温度和温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4讲温度和温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目标定位] 1.知道平衡态、热平衡的定义.2.明确温度的定义及判断系统处于热平衡的条件.3.能区分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1.系统:在物理学中,通常把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 3.平衡态: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就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 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最后系统的状态参量都不再改变,这时两个系统具有“共同性质”,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也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3.温度: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叫做温度. 三、温度计与温标 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_℃,水的沸点为100_℃,在0 ℃和100 ℃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做1 ℃.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_K. 一、热平衡与平衡态的理解 1.平衡态 (1)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2.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 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设计-温度和温标

1.温度和温标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状态参量、平衡态、热平衡、温度、热力学温度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 2.[科学思维]理解平衡态及热平衡定律,掌握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能进行相关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使用温度计时,应客观记录数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19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的知识点。教材P19“问题”提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气体会达到压强处处相等,温度处处相同。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 3.状态参量: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一些量,如:体积、压强、温度等。 4.平衡态:无外界影响,状态参量稳定的状态。 说明:平衡态是状态参量,不是过程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状态参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了,即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3.温度: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有一“共同热学性质”,即温度。这就是温

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三、温度计与温标 1.温度计 名称原理 水银温度计根据水银的热膨胀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金属电阻温度计根据金属铂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来测量温度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 (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在0 ℃刻度与100 ℃刻度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一份算作1 ℃。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度。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热力学温度 K 换算关系T=t+273.15 K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随时间变化。(√)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 (3)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 (4)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内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非平衡态的是() A.冰水混合物处在1 ℃的环境中 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较长的时间 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

导学案设计评价

上饶县第四中学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要求及评价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学生拿到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设计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配套备课资源】综合检测一

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 1. 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i 1-i 的共轭复数是 ( ) A .2+i B .2-i C .-1+2i D .-1-2i 2. 演绎推理“因为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是增函数,而函数y =log 1 2 x 是对数函数, 所以y =log 1 2x 是增函数”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3.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 ,b ∈N ,ab 能被3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 除”时,假设应为 ( ) A .a ,b 都能被3整除 B .a ,b 都不能被3整除 C .a ,b 不都能被3整除 D .a 不能被3整除 4. i 为虚数单位,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 = -i 2+i 的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P >Q B .P =Q C .P 11- 5. 证明:要证7-1>11-5, 只要证7+5>11+1, 即证7+27×5+5>11+211+1, 即证35>11,即证35>11,

∵35>11恒成立,∴原式成立. 以上证明过程应用了 (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综合法、分析法配合使用 D .间接证法 7. 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 ,b ),导函数f ′(x )在(a ,b )内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 f (x )在开区间(a ,b )内有极大值点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设f (x )=x 2-2x -4ln x ,则f ′(x )>0的解集为 ( ) A .(0,+∞) B .(-1,0)∪(2,+∞) C .(2,+∞) D .(-1,0) 9. 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是 ( ) A .e +1 e B .e +1 e -1 C .e +1 e -2 D .e -1 e 10.曲线f (x )=x 3+x -2在点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 =4x -1,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1,0) B .(-1,-4) C .(1,-4) D .(1,0)或(-1,-4) 11.函数f (x )在定义域R 内可导,若f (x )=f (2-x ),且(x -1)f ′(x )>0,a =f (0),b =f (1 2 ),c = f (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c B .c >a >b C .b >a >c D .c >b >a 12.设△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ABC 的面积为S ,内切圆半径为r ,则r =2S a + b +c , 类比这个结论可知:四面体S —ABC 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内切球半径为R ,四面体S —ABC 的体积为V ,则R 等于 ( ) A.V S 1+S 2+S 3+S 4 B.2V S 1+S 2+S 3+S 4 C.3V S 1+S 2+S 3+S 4 D.4V S 1+S 2+S 3+S 4 二、填空题 13.若复数z =cos θ-sin θi 所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θ为第________象限角.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4温度和温标互动课堂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4温度和温标互动课堂学案新人教 版选修3_3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微观含义: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表示物体内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温度的两个单位 (1)摄氏温度: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 水的温度为100℃.表示符号为t. (2)热力学温度:规定-273.15℃为热力学温度的0 K.热力学温度与 摄氏温度单位等大.表示符号为T,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热力学温 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0 K称为绝对零度,是低温的 极限. (3)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T=t+273.15 K,一般地T=t+273 K. 二、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区别与联系 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和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虽然起点不同,但表示温度的单位是等大的,温度的变化量相同即ΔT=Δt. 注意:(1)摄氏温标的1℃的分格与绝对温标的1 K的分格是等价的,摄氏温度升高10℃与热力学温度升高10K是一回事,而不能说升高了283 K.

(2)易混点:有些同学认为物体感觉冷就是温度低,其实这种说法是 缺乏科学依据的,人体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被感受 的物体的温度,另一方面还与被感受物体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放出给)人体的热量的多少有关.冬天温度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摸上去感觉铁块 更冷一些,这是因为铁块单位时间内从手上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 活学巧用 1.在下物各项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库仓,安培,千克,米 B.牛顿,千克,米,秒 C.帕斯卡,千克,安,牛顿 D.米,千克,秒,开尔文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共有7个基本单位:摩尔、开尔文、坎德拉,米、千克、秒、安培,因而只有D选项正确. 答案:D 2.天气预报中,某地最高气温是38℃,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 ____________;中科院在研究超导现象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物质的临 界温度为127 K,用摄氏温度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解析:熟练应用T=t+273 K是解决有关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的 基础. T=t+273 K=38 K+273 K=311 K; t=(T-273)℃=(127-273)℃=-146℃ 答案:311 K -146℃ 3.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

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就是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了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一节课是否能上成功,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学案设计。数学的学习起于“疑”,在于“思”,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因此,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就尤其重要了。那么怎样去设计导学案中的数学问题呢?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要有科学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设计问题,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来同化新知识。4、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我在实际教学时,导学案中各环节问题是如下设计: 一、在课前导学这一环节,要设计一组练习,这组练习题中要蕴含,本课学习所必须的知识点及技能,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例如:平行线判定一课课前导学设计如下: 课前导学: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载, 形成的八个角中,同位角有哪些,内错角,同 旁内角呢? 问题2:同位角具备什么关系时,能够判断a平 行b?你的根据是什么?

实数教学:(一)课前导学:探究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5 ,478 ,911 ,119 ,59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小数或________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二、 在新课导入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需要是求知的源动力,在新课起始,设计一道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而生活中又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了认知冲突,此时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算术平方根一课:学校要举行美术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 平行线判定一课设计如下: 新知导入:小明下课的时候,他想知道黑板上、下边沿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小明只有一个大的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黑板的上下边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黑板的上下边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度高中数学人教A版1-2【配套备课资源】第1章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度高中数学人教A版1-2【配套备课资源】第1章 【一】基础过关 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统计方法的特点是统计推断准确、有效 B、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数学上的反证法 C、任何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信度都可以通过查表得到 D、不能从等高条形图中看出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 2.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x与y是否有关系,当统计量K 2的观测值() A、越大,〝x与y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小 B、越大,〝x与y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大 C、越小,〝x与y没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小 D、与〝x与y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无关 3.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其数据计算得K2的观测值k=7.097,那么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的可能性为 () A、99% B、99.5% C、99.9% D、无关系 4.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K2的观测值为k=6.635,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 B、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 C、假设从统计量中求出有95%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出现错误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5.在等高条形图中,以下哪两个比值相差越大,要推断的论述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 A.a a +b 与d c +d B.c a +b 与a c +d C.a a +b 与c c +d D.a a +b 与c b +c 6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 ( ) A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有关 B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跟是否生病无关 C 、种子是否经过处理决定是否生病 D 、以上都是错误的 【二】能力提升 7.为了解高中生作文成绩与课外阅读量之间的关系,某研究机构随机抽取了60名高中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到K2的观测值k ≈9.643,根据临界值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B 、有0.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C 、有99.9%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D 、有99.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8.如果K2的观测值为6.645,可以认为〝x 与y 无关〞的可信度是________.

温度与温标练习题

温度与温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的冰比0℃的水冷 2.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 A.35℃B.37℃C.39℃D.42℃ 3.炎热的夏天,上海的最高气温为:( ) A.18℃B.28℃C.38℃D.48℃ 4.夏天的早晨,上海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B.25℃C.50℃D.75℃ 5.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 A.5℃B.15℃C.25℃D.35℃ 6.-5℃,可读作:( ) A.摄氏负5度B.摄氏零下5度C.负5摄氏度D.负5摄氏度7.下列所述的温度值,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温度 C.人感到舒适的温度D.上海盛夏的最高气温 8.上海市气象台有3种高温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中“红色”高温预警信号表示上海将要达到或已达到的气温为:( ) A.30℃B.35℃C.37℃D.40℃ 9.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B.0℃C.-40℃D.略高于-40℃10.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 ) A.10℃B.40 ℃C.80℃D.100℃11.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给体温计消毒的恰当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B.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片刻 C.用开水煮一段时间D.用酒精棉球擦一擦 12.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中冰块都未熔化,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13.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容器中开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最高温度大于100℃水的温度计 B.用温度计搅动一下水,使水温均匀后放在容器底 C.温度计仍在水中时读数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保持垂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