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

胡勇

参考文献

何兆熊1999《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

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Levinson 2001(1983)《语用学》外研社

今天是星期天。

语音学分析其中每个字的发音以及整个句子的语调

句法学指出这是一个SVO语序的主谓陈述句,由2个名词和1个动词构成

语义学关心这句话的意思: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七天中的第一天

语用学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考虑说话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正在从事的活动等

A 妻子对伏案工作不知休息的丈夫说

B 妻子对只在星期天才帮忙做点家务的丈夫说

C 住在北京郊区平日难得进城逛街游玩的孩子对父亲说

D ……

语用学研究在具体语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

第一章绪论

1.1 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

广义:对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作的研究

Pragmatics

狭义:对有目的的语言活动的研究

美国哲学家Morris(1901-1979)1937年自造英语词“pragmatics”,并用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

英国牛津哲学家Austin(1911-1960)1955年正式提出第一个语用学理论,并在哈佛作学术讲座。美国哲学家Grice(1913-1988)1967年在哈佛作学术讲座。

1977年荷兰正式出版《语用学杂志》。

1983年Levinson 出版了《语用学》教材。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IPrA)在比利时成立。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语音(语音学、音系学)phonetics, phonology

词汇(形态学)morphology

语法(句法学)syntax

语义(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语用学)pragmatics

Three subfields of semiotics

Syntax,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 signs;

semantic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igns and the objects to which they

apply;

pragma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 system and the user.

Saussure:“语言”和“言语”

语言言语

社会的,主要的个人的,从属的

确定的,必然的变化的,偶然的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但是不管个人的特点如何不同,同一社团中的个人都可以互通,这是因为有语言的统一作用的缘故。

Chomsky:“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Chomsky《句法理论要略》(1965)用语言能力(competence)代替索绪尔的语言,用语言行为(performance)来代替索绪尔的言语。语言能力是说话人掌握的底层规则系统,语言行为是对规则的具体运用。

对语言本身的研究

拉斯克(R·Rask)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索绪尔1878年发表著名论文《印欧语的原始元音系统》,被誉为“历史语言学中杰出的篇章”。

形态学根据词的构造将人类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四类。

乔姆斯基以前的语言学家,如布隆菲尔德等人,专门致力于描述语言事实及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在很大程度上把语言学限制在音位学(语音结构)和形态学(词的结构)之中。

乔姆斯基在两个方面改变了这一学科的方向

他开始了一次技术性的突破,用类似数学公式的式子,来建立生成语法体系,并以此来描写自然语言,第一次使得句法的精细描写能够实现;

他除了进行纯语言材料的描写之外,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类心理特征上,后者显然是语言能力的内蕴基础。

最初认为句法独立于语义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从分化歧义看语义对句法的介入

(1) 咬死/ 猎人的狗咬死猎人的/ 狗

动宾定中

(2) 每一个/ 学生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 问题

定中定中

(3) 鸡/ 不吃了鸡/ 不吃了

主(施事)谓主(受事)谓

语义对句法的介入:更多的例子

(1) Bill thinks Tom believes Rick likes himself.

Chomsky:反身代词一定要在小句内有先行词

(2) 小张暗暗埋怨自己。

(3) 小张越想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对。

(4) 小张说小李知道自己下午没空。

(5) 小张认为小李太狂妄,总是看不起自己。

(6) 小张认为小李太自卑,总是看不起自己。

(7) 张三记得李四说过王五知道赵六在怀疑自己。

“语境”作用的凸显

“今天是星期天。”

语言是“行动的方式”?“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内在的生理遗传?一种社会现象?

如何解释人类语言具有的普遍现象?

因为人类有共同的生理遗传属性

因为语言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

语境因素进入语义研究的范围,促使语用研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各个学科领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于语用学

浅谈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儿童笑话 摘要: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提出了合作原则这一有关人类交际的总原则,但同时他又指出,在现实交际中人们并不都严格遵守该原则。说话人有意无意地违背该准则,产生了各种会话含义,其中也生出了不少幽默笑话。 关键词:合作原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幽默 Abstract: Grice had given three lectures a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67, set forth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at is a principl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but he also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not always observe this principle in communication. Innocently, speaker deviates from this principle, which will lead to variou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humor jokes. Key words: cooperative principle Quality Maxim Quantity Maxim Relevant Maxim Manner Maxim 一,引言 幽默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智慧之花,它体现一个人的乐观积极的处世方式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幽默也可以说是日常交际的一种调节工具,可以活跃会话气氛,通过风趣的语言委婉地批评别人,还可以巧妙地为自己开脱尴尬局面等等。其中,也因孩子的童真童趣而产生了不少的幽默笑话,下面将从违反合作原则来分析一下儿童的幽默笑话。 二,合作原则 格赖斯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他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这一原则包括四个范畴: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从理论上讲,言语交际双方都试图遵守合作原则,尽力相互理解和配合,以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但是由于谈话双方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智力高低以及特殊语境的影响,说话人可能会因为某种现实需要而违背某一原则。当听话的一方察觉到对方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时,它会结合语境去推断说话人表面违反的意图,推出隐含意义。热幽默往往会在这种意料不到的会话含义中产生。 三,下面简略地分析因违背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笑话的具体情况。 1,因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在日常交际行为中,质量准则显得尤为重要;但说话者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违反这一准则,向听话者传达了缺乏依据的信息或是不符合事实的话时,幽默就产生了。 有一天,两兄弟在睡觉。弟弟对哥哥说:“哥,今天蚊子好多哦~” 哥哥说:“把灯关了,蚊子就看不到我们了。” 后来弟弟真的把灯关了。忽然间一只萤火虫飞了进来,弟弟很紧张的说:“哥,惨了!蚊子提着灯笼来找我们了……”。 质的原则要求说话人说话要根据真实情况,有根有据,故意夸张或说些没有依据的话会被视为是假话,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蚊子是不用眼睛来发现人类的,而是借助于它的触须和三双腿上的传感器发现人,在睡着时,人不断地呼出二氧化碳气,蚊子就慢慢地沿着这气味找来,它在人的头上嗡嗡地飞,是用它的近距离传感器测定人的汗水湿度、温度以及所含哪些成分,以便决定你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攻击对象。所以,蚊子提着灯笼来找那对兄弟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因此,违反了质量原则。 2,因违反“数量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违反数量准则有两种情况,交际的一方提供的信息不足或是信息过多,从而出现言外之意,出现语言偏差。 (1)信息量不足 如,小妹参加妈妈同事的聚会,妈妈上司问“小姑娘,你叫什么?”(问名字)小妹看了看菜谱说:“我叫羊肉拉面”(点菜)。

日本的修辞学

日本的修辞学(转载,有调整) 19世纪中叶之前,和中国一样,日本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没有接触到欧洲的新兴文明。1853年,美国军舰开进了日本港,日本国门从此被打开。日本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成为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自此,国内矛盾触发,幕府统治结束,明治维新开始。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政策,迅速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也将日本引上了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945年,日本战败,整个国家经济陷入崩溃边缘。其后,在以美国为主的外力下,日本开始了国家改造和经济复苏。1960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今天,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不能否认,日本创造了一个奇迹。其中,最让我们感慨和深思的是日本低起点、快速度的发展史! 同样的起步,同样发展,日本的修辞发展如何呢?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易经上的意句话。…修辞立其诚?。对于修辞的研究,我国自古有之。例如:六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宋代陈骙的《文则》、元代王构的《修辞鉴衡》等书,都涉及到修辞学。到了近代,“修辞学”、“修辞格”一类的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32年,陈望道教授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是一本系统的修辞学书,开创可研究修辞学的新局面,影响深远。陈望道1915年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是日本修辞学的摇篮。当时著名的修辞学家坪内逍遥和他的学生岛村泷太郎(又名岛村抱月)、五十岚力都在该校执教。坪内逍遥的《美辞论稿》,岛村泷太郎的《美辞学》、《新美辞学》和五十岚力的《修辞学讲话》,均为日本权威性的修辞学著作。早稻田大学校长高田早苗的《美辞学的方法》对学生也有影响。 修辞学是“用语言做出选择的哲学”,修辞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是通过语言做出社会选择的社会行为和传播样式。它不仅是语言手段和话语的选择,而且是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对社会公平、公正不同实现形态的选择。修辞,无疑是一种社会公共政策的形成秩序,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人类对修辞秩序的建构和选择,就是对社会传播秩序的建构和选择,是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也是对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选择。东西方古典修辞学研究上的差异,不但反映了东西方不同传播秩序、社会秩序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两种制度传统下公众修辞权利赋予的不同模式,反映了两种社会文化传统下社会公平、公正实现方式的差异。如果说修辞学史描写了修辞学的成长轨迹,标志着修辞学学科身份的认定和学科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C.Morris在《符号学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首次提出。如果以1977年在荷兰创刊的《语用学杂志》为标志,则语用学作为一们独立的学科迄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 1、定义:Charles W.Morris在其《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研究“符号与有生命的方面,即研究符号作用下出现的所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现象”。 列文森(Levinson S.C.,1983:转引自何兆熊,1989:8-9)有关语用学的几个定义: (1)“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后被编码的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2)“语用学是对所有那些未能纳入语义理论的意义侧面研究”; (3)“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说明语言理解来说是十分根本的那些关系的研究”; (4)“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者把句子和使这些句子得以合适的语境相匹配的能力的研究”; (5)“语用学是对指示(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含义、前提、言语行为以及话

语结构各个侧面的研究。” (6)“语用学多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英·列文森S。C。Levinson,Pragmat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3 P。24。 再来看看其他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何兆熊,1989:10-11): (1)“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Stalnaker,1972)”; (2)“语用学是一种旨在描述说话人如何使用一种语言的句子达致成功交际的理论(Kempson,1975)”; (3)“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Akmajian,1979)”; (4)“语用学可以有效地定义为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取得意义的研究。”(英·利奇G。N。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1983。P。X。 何自然:“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语用学概论》第1页 金定元:“语用学就是研究语境的科学。”(《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载《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1期。) 周礼全:“语用学是符号学的重要部分……它研究:在一个语境中,说话者如何应用话语准确地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听话者,从而达到自己的意图;它也研究:在一个语境中,听话者如何准确地了解说话者通过话语所表达和传达的思想感情及其背后的意图。”(《中国语用学思想·序》) 2、对象和内容 就语用学研究对象而言,大致出现三大主要趋势: 一是认为语用学研究说话者意义(speaker meaning),如G Leech(1983),强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现代汉语修辞学学习资料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题旨:就是表达者说写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 情境:包括说写时的上下文语境乃至说写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说写时的场合等等。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其适用 的范围当然占了(甲)境界(引者注:指‘记述的境界’)的概念的语辞的全部,但 同时也做着其余两个境界(引者注:指‘表现的境界’、‘糅合的境界’)的底子。 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便可以 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法。”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由此可知,陈望道所说的“消极修辞”是一种专注于在语法、逻辑上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即表达者的说写应该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也就是“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的境界,也就是基本修辞。 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 的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这类手法颇不宜 用在(甲)境界的语辞,因为容易妨害了概念的明白表出,故(甲)境界用这种手法可说 是变例。但在(乙)境界中,却用得异常多。”“此外,(丙)境界(引者注:指‘糅合的境界’)的语辞,如一切的杂文,寻常的闲谈等,却又用不用都无妨。”(陈望道《修辞学 发凡》第四五至四六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表达效果为终极目标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 因此,也可以说,“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三、修辞文本 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 补充:古代“修辞”的含义 1.“修理文教” 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文言》) 唐代孔颖达对这句话的疏解是: ②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上云修业,下复云居业

语用学课件-预设与蕴涵

The projection problem There is a basic expectation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of a simple sentence will continue to be true when that simple sentence becomes part of a more complex sentence.This is one version of the general idea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sentenc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its parts.However,the meaning of some presuppositions (as ‘parts’) doesn’t survive to become the meaning of some complex sentences (as ‘wholes’).This is known as the projection problem.In example [12],we are going to see what happens to the presupposition q (‘Kelly was ill’) which is assumed to be true in the simple structure [12c.],but which does not ‘project’in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12h.].In order to follow this type of analysis,we have to think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erson might say: ‘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 and nobody realized that she was ill.’ [12]a.Nobody realized that Kelly was ill.(=p) b.Kelly was ill.(=q) c.p>>q (At this point,the speaker uttering[12a.] presupposes[12b.].) d.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r) e.Kelly was not ill.(=NOT q) f.r>>NOT q (At this piont,the speaker uttering[12d.]presupposes[12e.],the opposite of [12b.].) g.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 and nobody realized that she was ill.(=r&p) h.r&p>>NOT q (At this piont,after combining r&p,the presupposition q can no longer be assumed to be true.) In an example like [12],the technical analysis may be straightforward,but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hink of a context in which someone would talk like that.Perhaps example [13]will contextualize better.In an episode of a TV soap opera,two characters have the dialog in [13]. [13]Shirley:It’s so sad.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 Jean: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We know that now. If we combine two of the utterances from [13],we have the sequence, ‘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propositions involved,as in [14],we can see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q in [14b.] does not survive as a presupposition of the combined utterances in [14e.]. [14]a.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p) b.George got Mary pregnant.(=q) c.p>>q d.He didn’t get her her pregnant.(=r) e.George regrets getting Mary pregnant,but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p&r) f.p&r >>NOT q One way to think about the whole sentence presented in [14e.] is as an utterance by a person repor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soap opera that day.That person will not assume the presupposition q (i.e. that George got Mary pregnant) is true when uttering [14e.]. A simple explanation for the fact that presuppositions don’t ‘project’ is that they are destroyed by entailments.Remember that an entailment is something that necessarily follows from what is asserted.In example [13],Jean’s utterance of ‘he didn’t get her pregnant’ actually entails ‘George didn’t get Mary pregnant’ as a logical consequence.Thus,when the person who watched the soap

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1)

2010年第2期(总第74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BORDERECONOMYANDCULrllJRE No.2.20lO GeneralNo.74 【教育纵横】 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于松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学都采取传统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词汇、语法以及句子分析的能力,造成了学生的满腹理论而不知如何应用的结果。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应用并已被应用到众多领域。在英语教学中结合语用学的理论不但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语言知识,更可以促使其掌握语用知识,正确的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学理论;英语教学;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10)02-0156-02 一、引言 当代英语教学大都将英语视为一种语言知识进行传授,只注重孤立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单词、语法、句法、翻译、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可以在应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然而在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却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各方面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掌握了具体的语言形式所具有的功能并结合一定的语境,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一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重视对英语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语用方面的教学,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语用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书面阅读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并在理解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还应对语言环境、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进行语用分析。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提出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贯彻执行这一目标。 1.语用学对词汇教学的作用 传统英语词汇教学往往注重词汇本身的意义和语法意义,孤立地讲词义而不是将词汇放人具体语境去教词义,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的记住某一单词的各种意义,但到了实际应用时却一头雾水,常常出现语用错误。由于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知道该词的基本意义,因此在理解文本时产生障碍,不能有效的进行认知。例如good一词,简单的定义为“好的”是不合适的,例如:“heisagoodboy”并不一定表示“他是个好男孩”。如果在前面加上“hehasstolen10,000bicycles.”则表示“他是个坏男孩。”此外,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注意到某些词汇用法的局限。 例如,conference一词简单的定义为会议,但它往往不能与我们较熟悉的meeting互换。原因是前者用法较正式通常指较大型的会议。后者指一般的、较小型的、常见的会议。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tIleteacheraskedMarytoattendthecIass.roommeetingat120’clock.”而不是用“theteach.eraskedMarytoattendtheclassroomconference.” 2.语用学与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也同样采用孤立的教学方式。语法教学的常规模式通常是教师以一本语法书为基础,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向学生罗列语法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主要的任务就是不停地记笔记,课后花费大力气记住老师所讲的语法要点。这种教学方法的后果往往是学生有着很好的理论基础,可是实际应用时却错误百出。另一种结果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大量的练习,考试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考完试后所学的语法知识便忘在脑后。教授语法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用能力,掌握语法知识和句型是正确运用英语的前提,但有了这一前提并不代表有了语用能力,如果把语法教学与语用知识结合起来无疑会收到更好的 收稿日期:2009-09.15 作者简介:于松(1985一),女,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围删一舢Jw哪蝴 万方数据

修辞学下的词体艺术风格论文.docx

一、《论修辞》产生的词坛背景与詹安泰的大词学观对于学词和词学的区分和界定,与胡云翼等词学家的积极倡扬有着密切关系。 1930年,胡云翼就在《词学》中特别强调我这本书是‘词学’,而不是‘学词’,所以也不会告诉读者怎样去学习填词。 [3]这一观念逐渐成为共识。 随着《词学小丛书》胡云翼编十种等的刊行,现代词学的概念和内涵基本确定。 1934年之后,相关以词学命名的论著已逐渐消歇,也较少收录学词的内容。 而民国初年词学体系的建构,也正是以学词与词学的分化作为基础的。 但学词与词学的区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技法、词藻等与创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与明其利病得失的词学疏离开来。 作为《词学季刊》的作者之一,詹安泰当然不会也不可能不知道这篇无异于现代词学诞生的一篇宣言[4]的文章。 但詹安泰显然并不完全赞同将学词与词学判为二事的观念,而是试图建立包含学词、并以学词为基石的大词学体系。 他在《词学研究?绪言》中写道声韵、音律……章句、意格、修辞,俱关作法,稍示途径,庶易命笔。 至夫境界、寄托,则精神命脉所攸寄,必明乎此,而词用乃广,词道乃尊,尤不容稍加忽视。 凡此种种,皆为学词所有事。

毕此数事,于是乃进而窥古今作者之林,求其源流正变之迹,以广其学,以博其趣,以判其高下而品其得失。 复参究古今人之批评、词说,以相发明,以相印证,是者是之,非者非之。 其有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者,为之衡量之,纠核之,俾折衷于至当,以成其为一家言。 夫如是,则研究词学之能事至矣,尽矣。 [1]9这段论述将词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内在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学词是基础,了解其声韵、音律、谱调、章句、修辞等;其次是广博其学,知源流正变;进而才有可能自成一家之言。 主张在了解词体艺术特质的基础上,来研究词学,否则虽穷极繁富,也不过是拾人唾余,难有创获,仍作门外观也。 只有建构在对学词、作词有充分体会基础之上的词学,才是詹安泰所期待的大词学之完整体系。 作为抒情文体样式的代表,艺术审美和文体风格在词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詹安泰《词学研究》中兼论学词,非尽词学的观点,将学词作为词学基础的架构方式,是对清末民初以来,断续离合的学词与词学关系的再思考,也是授课的需要。 只有在了解学词之后,学生才能初步掌握词的体制特点,才能深刻感受精微窈曲的词体之美。 实际上,龙榆生的《词学十讲》作为创作类课程的讲义,就兼采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semantics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eaning, which studies literal, structural or lexical meaning conveyed b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concerned with is the denotation of the word,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the possible connotations. It is context independent, de-contextualized.and it deals with what is said. while pragmatics is a study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which studies non-literal, implicit meaning.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is context dependent, contextualized. What we concerned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a speaker and interpreted by a listene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oth concer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they research the different sides of languag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s of semantics i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need to know is their meaning, sense , reference and presupposes.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And one word may belong to another word. So we can conclude the words to these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hyponymy and antonymy. An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we may think of presupposes. Whether it is right under the presupposes. All those are semantics. It would not change with the

修辞学讲义-2

Chapter Two Communicative (Passive) Rhetoric Three levels of rhetorical operation Rhetoric involves choice of words, sentence patterns, figures of speech, organization of paragraphs and composition. This process can be broken into three basic levels: Level One: words and phrases Level Two: sentence variety Level Three: organizing paragraphs into a complete text Choice of Words ●Using suitable words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vocabulary: include over a half-million words, and thousands of new ones are added every year. Principles of choosing words: To communicate our ideas precisely and effectively, we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words that are exact, fresh, vivid, and appropriate.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s: ?Mother Teresa is notorious for her work with the poor and sick in India. ?Because he did not know either party, the arbitrator was able to take an uninterested view of the dispute. ?The businessperson has upheld a reputation for deception and deceit. ◆Be aware of the audience or readers and suit to the occasion: ?Jack's house was destroyed by fire. Jim went to comfort him and asked him to contact the insurance company. "Cheer up, my friend," he said, "your insurance claim will be proceeding like a house on a fire, I'm sur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Definitions ◆Denotation is the specific, direct, and literal meaning of a word, as described in a dictionary definition. It is also called denotative meaning or explicit meaning. ? A man was killed and his son was seriously injured in an automobile accident. The boy was rushed to a hospital. The surgeon took one look at him and said, "This is my son! I can't operate on him!" ◆Connotation is the associative or suggestive meaning of a word. It often implies attitudes, emotions, etc. of the speaker or writer, and is also called implicit meaning. ?"Proverb" would be the appropriate word to use in reference to saying from the Bible. ?"Saw" is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wisdom handed down to us anonymously. ?"Epigram" is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a witty statement. Words may ha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notations ?She has a slender figure. ?She looked thin after her illness. ?The child has skinny, freckled legs with prominent knees. ?The old horse was bony. Words hav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notations ?It may yet compound the misery of Iraq in the same way Watergate followed Vietnam.

语用学

语用学概述 ①语用学(pragmatics) 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语言学研究的较新的一个领域。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的使用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C. Morris 和R. Carnap在20世纪中后期提出来的。但此时语用学只是作为符号学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中指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研究“符号的有生命方面,即……研究符号作用下出现的所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现象(Morris 1971:17-74)。正如所有新兴的学科一样,语用学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语用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语用学曾被视为语义学的废纸篓。此时的语言学家们更加关注抽象的原则与语言逻辑。但是随着语境的引入及人们对于实际使用语言的重视,语用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如何兆熊(2000:4)先生所说“语境因素一旦进入了语义研究的范围,便为语用研究开辟了道路。语用研究进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那么什么是语用学呢?从字面上而言,语用学就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学科。但是对于语用学的定义远没有这么简单。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专家们对语用学所下的定义。 Stalnaker(1972:383)将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 George Yule (2000: 3) 认为语用学所关注的四个领域分别是(1)语用学是对说话人含义的研究(2)语用学是对语境意义的研究。(3)语用学是对所获得的交际比所说的内容多多少的研究。(4)语用学是对相对距离描述的研究。 Leech(1983:x)将语用学定义为“对于语用学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是对话语怎样在情景中获得意义的研究。” Mey (2004:42) 认为“语用学在本质上关注实际生活场景中语言的使用者及怎样使他们有效并得体地运用语言技能和资料的条件”。 我国的学者也对语用学下了不同的定义。 何自然(1997:1)认为“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context)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胡壮麟(2001:20)认为“语用学研究语境当中的意义”。“换句话说,语用学更关注语言交际的方式而不是语言建构(structured)的方式”。 尽管以上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共同关注了两个问题,即意义与语境。这也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 ②意义(meaning) 对于意义,有同学可能会问,语义学也是研究意义的。语用学与语义学是不是一样呢?在这里有必要对此稍作澄清。上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语用学曾被视为语义学研究的废纸篓,语义学家们将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扔进了这个“废纸篓”。传统语义学关注的是句子所包含的语义命题的真实值,以及判断一个命题内容真实还是谬误所要满足的条件。 例如:He arrived late and missed the train. 这个句子由两个命题组成,命题p “He arrived late”,命题q “He missed the train”。两个命题由合取连词连接。那么该句的命题为p & q,如果p为真并且q也为真,那么p & q为真,如果p或q不为真,那么p & q为假。 德国哲学家Frege认为只有“思想”(thought)才可能具有真实值。“思想”就是句子的“意义”。Frege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表达了思想,有的句子不具有表达思想的那种意义,有些句子表达了比思想更多的内容,有些句子不足以表达思想,其中包括表达请求、命令、意愿、感叹的句子等。Frege将这三种类型的句子都扔到了语用学的“废纸篓”。 假设我们说“The roo m is cold .” 那么对于语义学家们来说,只有当此句话表达了可以判

语言学整理资料.docx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A语言的特性: 一、任意性与规约性 1. 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2. 规约性: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俗称的关系。 二、二层性:指拥有两层结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有限手段无限使用,人类交际最显著特征) 三、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和递归性。 四、移位性: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时间和观点(好处:使得我们有可能用抽象的概念来交流或思考) B与动物语言区别:由于喉部结构的差异,不适合吐字发音。但可使用手势语言 C语言的效用:信息效用人际效用施为效用感情效用寒暄交谈娱乐效用元语言效用 D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一、传统语言学: 1.从哲学角度思考(名实之争):区分主语、谓、宾等逻辑成分概念、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讨论 2. 语文学习角度研究(梵文):为阅读理解古代经典文献服务的 3. 历史比较角度(主要比较印欧语系):试图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配合母语(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二、现代语言学(20c,结构语言学)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提出语言的线条性、任意性、“能指”(符号可感知)与“所指”(符号所代表的内容)、“组合关系”(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顺序组合的关系)与“聚合关系”(某一位置能够互相替代) (区分历时)更强调共时研究,重视排除历史干扰而对语言现状进行现实的描写 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认为语言学首先要进行语言系统和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研究。 E当代语言学三个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 生成语言学派:语言是人类内在化的能力,人类语言虽然差别很大但遵循的原则相同。强调语法的天赋性、自主性,着重探索人类语言的机制、共性,同时探究各个语言的参数差异,即在探索人类语言共性的基础上探究各个语言的特点。 天赋假设:语言是天赋,儿童生下了就有普遍语法,婴儿言语获得过程是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其研究目标是回答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语言能力(潜意识)根据转换规则可生成句子 效用语言学:“效用”指语言的交际效用。基本观点:语言的交际效用既是语法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语法研究的归宿。基本问题:语言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由语言的交际效用所决定。也研究语言的共性,认为人类各语言只存在蕴含性共性。 主要思想:重视语言的社会学性质;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不是知识的一个表现形式;注重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多语言现象;依靠对各种语篇的观察和统计学的手段来验证;把系统范畴作为核心。 系统语法;效用语法:概念、人际、语篇 认知语言学:观点:语言乃人脑心智和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世界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的物理世界,而是有一个主观的心理世界作为中介,主观的心理世界就是人的认知域。意象是语言结构被赋予认知内容的基本手段。各种语法结构的类型,都可以视为不同意象所造成的不同结构类型,并均有理据性,均可验证 基本观点:语法不是任意性,自主的形式化系统,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 体验性:“体验主义”的语言观;研究人的思想以及语言不能脱离人的体验性。 第二章:语音 A发音: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三部分:动力源(肺),发音体(声带),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统称声腔)。共鸣器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由主动的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被动发音器官,从而发出声音 B元辅音的差别:根本区别在于气流在口腔和鼻腔是否受阻,元不受 C区分不同元音和辅音的要素: 元音: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唇形圆展 辅音:发音部位、阻碍方法、声带状况和气流节制 D英汉中元辅音差别: 元: 1.除了央元音/?/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处在相同部位的。英语中的元音都是舌面音,没有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 2.英语元音分布比较均匀,而汉语元音分布不够均匀,高元音居多。 3.英语中的元音有长短的差别(如beat和bit,fool和full),而汉语没有。 4.英语前元音没有圆唇音,而后元音多为圆唇音。 5.汉语中的元音元音基本上在极限位置上,而英语中的语音并非如此。 6.汉语还有鼻化元音。 辅音: 1.英汉辅音在发音部分方面虽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发音方法和发音机制有着细微的差别。 2.英语辅音有清浊之分,而汉语辅音的区别并不全在清浊,除了几个个别的浊音,如鼻音、边音,其余的擦音、塞音和塞擦音的区别在于送气与否。 3.此外,英语辅音时长较短,单念时不允许延长;汉语辅音无论是清是浊,无论送气不送气,单念时听起来较长,似乎后面跟了一个短暂的/?/音 E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效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叫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音位在语音环境中的实际发音 划分音位的方法:最小对比对测试 音位变体现象:音位随位置不同出现读音差异的现象 自由变体现象:音位随方言或个人习惯出现读音差异的现象 F音系规则的描述方法 带音擦音→不带音擦音/___不带声音 斜线表示变化产生的环境,横线(焦点线)表示目标音段的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