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PCM编码

实验日期:2019年9月30日

实验人员:闻某某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并研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编码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

二、实验要求

1、观察PCM编码的基本流程;

2、了解PCM的原理;

3、在实验室做出PCM编码相关实验;

4、利用计算机模拟PCM编码过程。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器材:PCM编码装置、电脑、接线板、测试线等。

(2)主要实验过程:

(a)连接实验设备:对PCM编码装置进行安装,把实验设备用相应接线板与PCM编码装置进行接线,然后将电脑与装置连接起来。

(b)编码过程:通过电脑编写程序,完成PCM编码的编写,编写的程序经过装置,调用测试线完成编码过程,并将编码的信息在实验装置分辨率上进行可视化表示。

(c)接收与解码:电脑编写接收程序,完成编码信号的解码过程,分析解码信息和编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解码过程产生的误码率等。

四、实验结果

(1)在实验中,按照相应实验步骤,成功地完成了PCM编码实验,并在实验装置上可视化显示了PCM编码信息;

(2)通过PCM编码系统,调用数据传输率,获得了高清晰度的PCM编码信息;

(3)可以观察到,在实验中编码后的误码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可以得到较小的延时时间。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加深对PCM编码的理解,了解它的原理和它的实验过程,更加熟练的使用PCM编码来实现可靠的数字信息传输。同时,本实验也增强了我们对实验装置、实验程序及数字信号的辨认能力。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码实验报告 引言 在数字通信领域中,编码和解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码则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PCM编码(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法,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视频传输等领域。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PCM编码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实验目的 1. 了解PCM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PCM编码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分析PCM编码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实验设备和材料 1. 信号发生器; 2. 示波器; 3. PCM编码器; 4. 解码器; 5. 音频播放器。 实验步骤 1.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为正弦波信号; 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PCM编码器的输入端; 3. 设置PCM编码器的采样率和量化位数;

4. 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到解码器的输入端; 5. 连接解码器的输出到音频播放器; 6. 调节示波器观察PCM编码器输出信号的波形; 7. 播放音频,观察解码器输出的音频效果。 实验原理 PCM编码是一种将连续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采样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量化是指将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映射到离散的量化级别上,以便数字化表示。 在本实验中,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过PCM编码器进行采样和量化处理后,输出为数字信号。解码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通过解码过程将其还原为模拟信号,最终通过音频播放器播放出来。 PCM编码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保持良好的信号质量。同时,由于PCM编码是一种线性编码方式,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然而,PCM编码的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不适用于对存储和传输资源要求较高的场景。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PCM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相似,但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采样和量化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所致。随着采样率和量化位数的增加,PCM编码的精度会提高,但同时也会增加存储和传输的成本。 解码器输出的音频效果与输入信号相比,存在一定的失真。这是由于解码过程中的误差累积以及解码器本身的性能限制所导致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Ⅵ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非集群方式 2. 熟悉PCM编译码模块,开关K1接通SL1,打开电源开关。3.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4.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

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A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测量B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B,(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B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B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当采用集群方式时:将示波器CH1接SL0,(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0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分别接SLA、PCM A OUT、SLB、PCM B OUT以及PCM_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开关S2分别接通SL1、SL2、SL3、SL4,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5.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6.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学院 姓名:靳家凯 专业:电科 学号:2014106025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4、熟悉了解W681512。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模块、3号、21号模块 2、双踪示波器 3、连接线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图1 21号模块w68 1 5 1 2芯片的PCM编译码实验

图2 3号模块的PCM编译码实验 图3 ~μ律编码转换实验 2、实验框图说明 图1中描述的是信号源经过芯片W6815 12经行PcM编码和译码处理。w681512的芯片工作主时钟为2o48KHz, 根据芯片功能可选择不同编码时钟进行编译码。在本实验的项目一中以编码时钟取64K为基础进行芯片的幅频特性测试实验。 图2中描述的是采用软件方式实现PcM编译码, 并展示中间变换的过程。PcM 编码过程是将音乐信号或正弦波信号, 经过抗混叠滤波(其作用是滤波 3.4kHz 以外的频率, 防止A/D转换时出现混叠的现象) 。抗混滤波后的信号经A/D转换,然后做PcM编码,之后由于G.711协议规定A律的奇数位取反, μ律的所有位都取反。因此, PcM编码后的数据需要经G.711协议的变换输出。PcM译码过

程是PcM编码逆向的过程,不再赘述。 A/μ律编码转换实验中,如实验框图3所示,当菜单选择为A律转μ律实验时,使用3 号模块做A律编码, A律编码经A转μ律转换之后, 再送至21号模块进行μ律译码。同理, 当菜单选择为μ律转A律实验时,则使用3号模块做μ律编码,经l,转A律变換后,再送入21号模块进行A律译码。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测试w68l512的幅频特性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测信号经w681512编译码后的输出幅频特性, 了解芯片w681512的相关性能。 1、关电,按图1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PCM编码】→【A 律编码观测实验】。调节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A_0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将模块21的开关Sl 拨至“A-Law”, 即完成A律PCM编译码。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设置音频输入信号为峰峰值3V,频率1KHz正弦波; PCM编码及译码时钟CLK为64KHz方波;编码及译码帧同步信号FS为8KHz。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调节模拟信号源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50Hz,用示波器观测A-out,设置A_out峰峰值为3V。 (2)将信号源频率从50Hz增加到4oooHz,用示波器接模块21的音频输出,观测信号的幅频特性。 实验项目二PCM编码规则验证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幅度或编码时钟,对比观测A律PcM编译码和μ律PcM编译码输入输出波形, 从而了解PcM编码规则。 1、关电,按图2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PCM编码】→【A 律编码观测实验】。调节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A_0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码器实验报告 引言 在现代通信领域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PCM编码器作为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语音通信系统中。本文将介绍PCM编码器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PCM编码器的原理 PCM编码器(Pulse Code Modulation Encoder)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离散化,然后将每个采样值用二进制数表示。PCM编码器由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组成。 1. 采样 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的过程。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采样频率为Fs的采样器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采样频率决定了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离散程度,过低的采样频率会导致信号失真,而过高的采样频率则会浪费计算资源。 2. 量化 量化是将连续的采样值映射为离散的量化级别的过程。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分辨率为N的量化器对采样值进行量化。分辨率决定了量化级别的数量,过低的分辨率会导致信息丢失,而过高的分辨率则会增加编码的复杂性。 3. 编码 编码是将量化后的离散值用二进制数表示的过程。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线性编码的方法,将每个量化级别映射为一个二进制码字。编码后的二进制数

可以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或存储。 二、实验过程 为了验证PCM编码器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包括信号生成、PCM 编码器实现和性能评估三个步骤。 1. 信号生成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音频信号作为实验输入信号。通过声卡输入设备,我们 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上,我们使用MATLAB软件对音频信号 进行处理,包括采样频率和量化分辨率的设置。 2. PCM编码器实现 为了实现PCM编码器,我们使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写了一段代码。该代码 根据采样和量化的参数,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最终输出PCM编码的二进制数据。 3. 性能评估 为了评估PCM编码器的性能,我们使用了两个指标:信噪比(SNR)和失真度。信噪比是衡量编码后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相似度的指标,失真度是衡量编码 后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差异度的指标。通过对编码前后信号进行比较,我们 可以得出PCM编码器的性能评估结果。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PCM编码器的性能评估结果。在采样频率为 Fs=44.1kHz、量化分辨率为N=16位的情况下,我们得到了一个信噪比为 SNR=90dB的结果。这说明PCM编码器在高采样频率和足够的量化分辨率下,能够实现较高的信号还原度。另外,我们还计算了失真度为0.01的结果,表明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周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结果,分析调制信号与基带信号之间的关系。 2、改变基带信号的幅度,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信噪比的变化情况。 3、改变基带信号的频率,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 4、改变位同步时钟,观测脉冲编码调制波形。 三、实验器材 1、信号源模块一块 2、②号模块一块 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 4、立体声耳机一副 5、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 1、观测PCM编码;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源板上“2K同步正弦波”点,调节信号源板上手调电位器W1使输出信号峰-峰值在3V左右。将信号源板上S4设为0100(时钟速率为256K),S5设为0100(时钟速率为2.048M)。用示波器同时观测信号源模块上的“2K同步正弦波”(模拟信号输入)和模块2上“PCMOUT-A”(PCM编码输出)的波形,回答一个模拟信号周期内编了几个码字? 2、用示波器同时观测信号源模块的“FS”(PCM编码帧同步信号输入点)和模块2 上的“PCMOUT-A”(PCM编码输出)两点的波形,上下对应画出这两点的波形(两个

周期),回答:这两点的关系?任意读取其中的三个码字并记录下来。 3、从信号源引入非同步正弦波,调节“频率调节”的S7或S8,改变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使其频率分别大于3400Hz或小于300Hz,观察“PCMOUT-A”(PCM编码信号输入)和“SIN OUT-A”(PCM解调信号输出)的输出波形,用文字记录解调信号输出波形的幅度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用信号源模块的“音乐输出”信号代替信号源模块的正弦波,输入模块2的点“SIN IN-A”,将模块2的“SIN OUT-A”连接到信号源的“音频信号输入”,通过听扬声器的音乐音质,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思考题 1、根据实验观察到数据和波形,回答W681512主时钟与8KHz帧收、发同步时钟的相 位关系。 2、为什么实验时观察到的PCM编码信号总是随时变化的? 3、当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大于3400Hz或小于300Hz时,分析脉冲编码调制和解调的波 形。

PCM编码实验报告

实验四脉冲编码调制(pcm)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 2,验证pcm编译码原理. 3,初步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了解语音信号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可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 观察测量pcm调制解调的各种时隙信号 ? 观察编译码波形 ? 测试动态范围、信噪比和系统频率特性 ? 对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 ? 系统输出信噪比特性测量 ? 编码动态范围和系统动态范围测量 ? 系统幅频特性测量 ? 空载噪声测量 三、基本原理 脉冲编码(pc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十多年来,由于超大规 模集成技术的发展,pcm通信设备在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功耗,简化调试以及方便维 护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目前,数字电话终端机的关键部件,如编译码器(codec)和话路滤 波器等都实现了集成化.本实验是以这些产品编排的 pcm 编译码系统实验,以期让实验者了 解通信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新技术. pcm 数字电话终端机的构成原理如图 4.1 所示.实验只包括虚线框内的部分,故名 pcm 编译码实验. 发滤波器 voice 编 码器 合路 发 混合装置 收滤波器 译 码器 分路 收 图4.1 pcm数字电话终端机的结构示意图 1、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pcm编译码系统由定时部分和pcm编译码器构成,电路原理图附于本章后. ? pcm编译码原理 为适应语音信号的动态范围,实用的pcm编译码必须是非线性的.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均 是折线近似的对数压扩特性.itu-t 的建议规定以 13 段折线近似的 a 律(a=87.56)和 15 段折线近似的μ律(μ=255)作为国际标准.a 律和μ律的量化特性初始段如图 4.2 和图 4.3 所示.a律和μ律的编译码表分别列于表1和表2.(附本章后) 这种折线近似压扩特性的特点 是:各段落间量阶关系都是 2 的幂次,在段落内为均匀分层量化,即等间隔16个分层,这些对 于用数字电路实现非线性编码与译码是极为方便的. ? pcm编译码器简介 鉴于我国国内采用的是a律量化特性,因此本实验采用tp3067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它 是cmos工艺制造的单片pcma律编译器,并且片内带输入输出话路滤波器. tp3067的管脚如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精品】

篇一: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Ⅵ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非集群方式 2. 熟悉PCM编译码模块,开关K1接通SL1,打开电源开关。 3.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4.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 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A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测量B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B,(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B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接PCM B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当采用集群方式时:将示波器CH1接SL0,(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0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CH2分别接SLA、PCM A OUT、SLB、PCM B OUT以及PCM_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位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开关S2分别接通SL1、SL2、SL3、SL4,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5.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6.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MC 503编码器。示波器的CH1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码输出)。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dB、20dB、30dB、40dB、45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 篇二: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项目二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pcm编码实验报告

pcm编码实验报告 PCM编码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数字通信领域,PCM(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常用的信号编码技术。本实验 旨在通过对PCM编码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PCM编码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二、实验目的 1. 理解PCM编码的基本原理; 2. 掌握PCM编码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分析PCM编码的优缺点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设备和原理 1. 实验设备:计算机、PCM编码器、PCM解码器、示波器等; 2. PCM编码原理:PCM编码是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然后将量化结果转换为二进制码流的过程。采样率越高,量化精度越高,PCM编码的质量越好。 四、实验过程 1. 连接实验设备:将模拟信号输入PCM编码器,再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 到PCM解码器,最后将解码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 2. 设置采样率和量化精度: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采样率和量化精度; 3. 进行PCM编码:通过PCM编码器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二进制 码流; 4. 进行PCM解码: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到PCM解码器,解码器将二进 制码流转换为模拟信号;

5. 观察示波器显示:将PCM解码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观察解码后的信号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通过示波器观察,可以看到PCM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码流经过解码后,波形与输入信号基本一致,证明PCM编码解码过程的准确性; 2. 随着采样率的增加,PCM编码的质量提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传输量; 3. 在实际应用中,PCM编码常用于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如CD、MP3等。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CM编码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PCM编码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PCM编码可以将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流,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CM编码解码过程准确可靠,能够保持原始信号的质量。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采样率和量化精度对PCM编码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七、参考文献 [1] 《数字通信原理与应用》- 高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信号与系统》- 刘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 以上是本次PCM编码实验的报告,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对PCM编码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次实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pcm实验报告

pcm实验报告 PCM实验报告 一、引言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技术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和通信领域。本实验旨在探究PC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PCM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PCM编码和解码的方法; 3. 分析PCM编码中的量化误差,并评估其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4. 实现PCM编码解码的算法,并验证其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1. PCM编码原理 PCM编码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首先,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器以一定的频率进行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样值。然后,采样值经过量化器进行量化处理,将连续的幅度值转换为离散的量化级别。最后,量化后的数值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生成对应的二进制码流。 2. PCM解码原理 PCM解码过程与编码相反,主要包括解码和重构两个步骤。首先,接收到的PCM码流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将二进制码流转换为量化级别。然后,解码后的量化级别通过重构器进行重构,恢复为连续的模拟信号。 四、实验步骤

1. 实现PCM编码算法 根据PCM编码原理,编写程序实现采样、量化和编码的过程。通过输入模拟信号,输出对应的PCM码流。 2. 实现PCM解码算法 根据PCM解码原理,编写程序实现解码和重构的过程。通过输入PCM码流, 输出对应的模拟信号。 3. 信号质量评估 通过对比原始模拟信号和解码后的模拟信号,分析量化误差对信号质量的影响。采用信噪比(SNR)作为评估指标,计算解码后信号与原始信号之间的信噪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PCM编码结果 将一段音频信号输入PCM编码算法,得到对应的PCM码流。通过观察PCM 码流的波形和频谱,可以验证编码的正确性。 2. PCM解码结果 将PCM码流输入PCM解码算法,得到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比较解码后的模 拟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波形和频谱,评估解码算法的准确性。 3. 信号质量评估结果 根据解码后的模拟信号和原始信号计算信噪比,得到评估结果。分析量化误差 对信号质量的影响,探讨信号质量与量化级别、采样频率等参数的关系。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C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验证,我们成功实现了PCM编码解码的算法,并对信号质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2021年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试验汇报 学院: 信息学院 姓名: 靳家凯

专业: 电科 学号: 1060259 一、试验目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动态范围和频率特征定义及测量方法。 3、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频谱特征。 4、熟悉了解W681512。 二、试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模块、3号、21号模块 2、双踪示波器 3、连接线 三、试验原理

1、试验原理框图 图1 21号模块w68 1 5 1 2芯片PCM编译码试验 图2 3号模块PCM编译码试验

图3 ~µ律编码转换试验 2、试验框图说明 图1中描述是信号源经过芯片W6815 12经行PcM编码和译码处理。w681512芯片工作主时钟为2o48KHz, 依据芯片功效可选择不一样编码时钟进行编译码。在本试验项目一中以编码时钟取64K为基础进行芯片幅频特征测试试验。 图2中描述是采取软件方法实现PcM编译码, 并展示中间变换过程。PcM编码过程是将音乐信号或正弦波信号, 经过抗混叠滤波(其作用是滤波3.4kHz以外频率, 预防A/D转换时出现混叠现象) 。抗混滤波后信号经A/D转换,然后做PcM 编码,以后因为G.711协议要求A律奇数位取反, µ律全部位都取反。所以, PcM编码后数据需要经G.711协议变换输出。PcM译码过程是PcM编码逆向过程,不再赘述。 A/µ律编码转换试验中,如试验框图3所表示,当菜单选择为A律转µ律试验时,使用3 号模块做A律编码, A律编码经A转µ律转换以后, 再送至21号模块进行µ律译码。同理, 当菜单选择为µ律转A律试验时,则使用3号模块做µ律编码,经l,转A律变換后,再送入21号模块进行A律译码。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项目二 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基本内容 1.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与增量调制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信道噪声较小时一般用PCM,否则一般用△M。目前速率在155MB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中,国际上存在A律和u律两种编译码标准系列,在155MB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M在国际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PCM多路电路通信原理可用11—1表示。对于基

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频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采用MC145503编译器,它包括了图11—1中的收、发低通滤波器及PCM编译码器。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系统内部产生的正弦信号,也可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本实验模块中不含电话机和混合电路,广义信道时理想的,即将复接器输出的PCM信号直接送给分接器。编译模块原理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及电路图如图11-2及图11-3所示。 BS PCM基群时钟信号测试点 SL0 PCM基群第0个时隙同步信号 SLA 信号A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SLB 信号B的抽样信号及时隙同步信号测试点SRB 信号B译码输出信号测试点STA 输入到编码器A的信号测试点STB 输入到编码器B的信号测试点PCM_OUT PCM基群信号输出点PCM_IN PCM基群信号输入点PCM A OUT 信号A编码结果输出点PCM B OUT 信号B编码结果输出点PCM A IN 信号A编码结果输入点PCM B IN 信号B编码结果输入点本模块上有S2这个拔码开关,用来选择SLB信号为时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的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十一: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Ⅵ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非集群方式 2. 熟悉PCM编译码模块,开关K1接通SL1,打开电源开关。 3.用示波器观察STA、STB,将其幅度调至2V。 4. 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 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 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A 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好的帧信号),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测量B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B,(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B 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好的帧信号),CH2接PCM B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当采用集群方式时:将示波器CH1接SL0,(示滤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0的周期, 以便观察到一个完好的帧信号),CH2分别接SLA、PCM A OUT、SLB、PCM B OUT以及PCM_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所处时隙位置与时隙同步信

号的关系以及PCM信号的帧结构(注意:本实验的帧结构中有29个时隙是空时隙,SL0、SLA及SLB的脉冲宽度等于一个时隙宽度)。开关S2分别接通SL1、SL2、SL3、SL4,观察PCM基群帧结构的变化情况。 5. 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1接STA,CH2接SRA,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示波器的CH1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6. 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编译码器的动态范围。 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MC145503编码器。示波器的CH1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码输出)。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dB、20dB、30dB、40dB、45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 篇二: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项目二 实验十一 PCM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CM编码原理。 2. 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 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一台 2. 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 3.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4.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基本内容 1.点到点PCM多路通信原理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与增量调制(△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当信道噪声较小时一般用PCM,否那么一般用△M。目前速率在155MB以下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中,国际上存在A律和u 律两种编译码标准系列,在155MB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SDH)中,将这两个系列统一起来,在同一个等级上两个系列的码速率相同,而△M在国际上无统一标准,但它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时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点到点PCM多路电路通信原理可用11—1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

pcm编码实验报告范文

pcm编码实验报告范文 A律PCM编码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 一、实验内容简介 利用软件及蓝牙身背组件点对点式连接,可以观察不同链接方式下数据速率的变化,以及不同接入技术下性能的区别。 1.了解A律13折线近似与PCM编解码原理; 2.画出信号原始波形和PCM编码、译码后的波形; 3.画出不同幅度A下,PCM译码后的量化信噪比; 4.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的线性编码比较分析; 实验室实验 2.1实验室实验步骤 2.2实验室实验结果 2.3实验室实验结果分析 从上图分析可知,量化信噪比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线性PCM是模拟语音信号经过采样、幅度量化和二进制编码后,有解码器做数模转换后由低通滤波器恢复出现原始的模拟语音信号波形,未经过任何另外的编码和压缩处理,编码目标是让解码器恢复出的模拟信号在波形上尽量与编码前原始波形相一致,所以失真要小。 三、自编实验 3.1自编仿真程序

t=[0:0.1:2*pi]; s=sin(t); dx=0.001; x=-1:dx:1; A=87.6; fori=1:length(x) ifabs(x(i))<1/A ya(i)=A*x(i)/(1+log(A)); else ya(i)=sign(x(i))*(1+log(A*abs(x(i))))/(1+log (A)); end end figure(1) plot(x,ya,'k.:'); title('A') xlabel('x'); ylabel('y'); grid on

holdon xx=[-pi/2,asin(-7/8),asin(-6/8),asin(-5/8),asin (-4/8),asin(-3/8),asin(-2/8),asin(-1/8),asin(1/8),asin(2/8),asin(3/8),asin(4/8),asin(5/8),asin(6/8),asin(7/8),pi/2] yy=[-1,-7/8,-6/8,-5/8,-4/8,-3/8,-2/8,-1/8,1/ 8,2/8,3/8,4/8,5/8,6/8,7/8,1] plot(xx,yy,'r'); stem(xx,yy,'b-.'); legend('A律压缩特性','折线近似A律'); partition=[-1:1/32:1]; codebook=[-32:1:32]; [index,ya,distor]=quantiz(s,partition,codebook); figure(2) subplot(2,1,1); plot(t,s); subplot(2,1,2); plot(t,ya,'*');axis([0,7,-40,40]); nu=ceil(log2(64)); codebook=zeros(length(s),nu)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学院 姓名:靳家凯

专业:电科 学号:2014106025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4、熟悉了解W681512。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模块、3号、21号模块 2、双踪示波器 3、连接线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测试 w68l512的幅频特性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测信号经 w681512编译码后的输出幅频特性, 了解芯片 w681512的相关性能。 1、关电,按图1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PCM编码】→【A 律编码观测实验】。调节 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 A_0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将模块21的开关 Sl 拨至“A-Law”, 即完成 A律PCM编译码。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设置音频输入信号为峰峰值3V,频率1KHz正弦波; PCM编码及译码时钟 CLK为64KHz方波;编码及译码帧同步信号 FS为8KHz。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调节模拟信号源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50Hz,用示波器观测A-out,设置A_out峰峰值为3V。 (2)将信号源频率从50Hz增加到4oooHz,用示波器接模块21的音频输出,观测信号的幅频特性。 实验项目二 PCM编码规则验证 概述:该项目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幅度或编码时钟,对比观测 A律 PcM编译码和µ律PcM编译码输入输出波形, 从而了解 PcM编码规则。 1、关电,按图2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PCM编码】→【A 律编码观测实验】。调节 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 A_0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设置音频输入信号为峰峰值3V,频率1KHz正弦波, PcM编码及译码时钟 cLK为64KHz;编码及译码帧同步信号FS为8KH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