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成型加工论文

材料成型加工论文

材料成型加工论文
材料成型加工论文

材料成型加工作业——无敌电脑吸热袋

1)塑料产品名称:无敌电脑吸热袋

2)功能:夏天可以放在电脑下部用来吸收电脑热量,

冬天它还可以作为普通的热水袋来使用。

3)塑料产品照片或草图和尺寸:

长:40cm

宽:30cm

高:3cm

4)希望产品上有新的功能:美观,可以用来作“水枕头”

5)你喜欢的产品的颜色和设计:其原材料为白色,可以通过加工印刷成各种大众喜爱的图案。

6)产品的实用性评价:

总体评价:该产品经济实惠,不但对电脑散热效率很高。而且本产品还可以有其它很多用途。具体评价:

一、发明背景:

炎热的夏天来临,令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当你在用电脑看电影、聊天、学习、打游戏的时候,电脑由于太热突然死机或

者速度变慢不但影响心情而且电脑主板温度过高对电脑

的损害较大。目前大家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是买那种电

动散热器(如右图),但是据调查,市面上几十元的散热

器在炎热的夏天根本无济于事,经常听到同学抱怨,买

的散热器一点用都没有,过几个小时就不能用了,风力

根本无法满足电脑的散热。上百元的散热器虽然散热效果较好,但是价格昂贵。因此我通过综合考虑发明无敌电脑吸热袋!

二、电脑吸热袋介绍:

1、本产品易于加工,价格低廉:经网上调查如下图,本品材料可直接采用暖宝宝的布料,这种布料采用高密度PVC和毛绒绸布面料制成,便宜耐水,根据网络价格每平方米布料仅5元。按照我们40cmX30cm的设计要求,整个电脑散热袋的材料成本价格仅1.2元。预计加上加工费等费用整个电脑冷却袋的成本不足3元,和市场上电动散热扇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2、吸热效果好,使用方便:

经实验验证,如右图,采用四个塑料瓶(总容量2200ml)

装满水放于电脑下方,让电脑连续工作一天,结果发现

水的温度几乎没有上升,而且对电脑的冷却效果很好。我的电脑(联想G460)平时在热天时连续用3个小时就卡的很厉害。结果采用矿泉水瓶冷却,一整天电脑没有出现卡机或者主板过热的情况。而我设计的无敌电脑吸热袋总容量3600ml,而且和电脑底板接触面积远远大于四个矿泉水瓶子。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它的预期效果惊人。

3、可以多用途、美观:

我们看到市面上的热水袋、水枕头都采用这种材料制备而成。根据我设计的大小,本品在冬天装满热水可以相当于普通热水袋的功能,夏天天热时装满冷水可以作为“水枕头”使用,而且本品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设计不同的图案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观。

7)(1) 你的设计市场上有无(查GOOGLE)? (2) 如有,你的特色在什么地方?(3) 你的特色对客户有没有特别的感觉?

本设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只有类似的用于取暖的热水袋产品。本产品特色在于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电风扇式的电脑散热器,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实用性强,可以“一物多用”不可能浪费资源。相信本产品出世后会广受欢迎。

8)你估计在华师周围你的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也即有多少人或单位会买你的东东:

本产品不但要面对华师,还要面对全国的大学及个体笔记本电脑用户,尤其是我国南部夏季容易高温的地区。相信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在高校中将广受欢迎。

9)你自己制作后,你希望多少钱卖给其他同学。以此来考察你的工作的市场价值。

由于本品成本价格仅为3元左右,如果面对自己同学销售以非盈利目的出售价格为5元。在外以营利目的销售,根据市场热水袋和水枕头的价格,本品价格将会在15-20元左右。因此本产品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10)你准备采用何种材料(PE,PP,PC,TPU)来加工。为何?

市场上的热水袋多采用高密度的PVC和毛绒绸布面料制成,本品可以直接利用这种材料采用热压的方式加工成型。本品也可以采用PE来热压成型。

11)加工工艺条件(温度等),采用的温度条件:

PVC熔点185~205℃,因此理论上热压温度应该小于205摄氏度。面料准备好后,采用热压的方法可以使无敌电脑吸热袋封口。

12)该产品采用热压成型方法这一工艺的优点:

所需操作空间小,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小,生产周期短。

13)该产品你喜欢的程度:非常喜欢

成型与加工考查报告-姓名: -学号:-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中文2500字 本科毕业设计翻译 学生姓名:***** 班级:*****班 学号:*****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 副教授 2011年3月25日

Section 4 – Di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HSS Dies General Guidelines for Di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 Dies Higher than normal binder pressure and press tonnage is necessary with H.S.S. in order to maintain process control and to minimize buckles on the binder. Dies must be designed for proper press type and size. In some cases, a double action press or hydraulic press cushion may be required toachieve the necessary binder forces and control. Air cushions or nitrogen cylinders may not provide the required force for setting of draw beads or maintaining binder closure if H.S.S. is of higher strength or thickness. Draw beads for H.S.S. should not extend around corners of the draw die. This will result in locking out the metal flow and cause splitting in corners of stamping. D raw beads should “run out” at the tangent of the corner radius to minimize metal compression in corners, as shown in figure 16 on page 47. Better grades of die material may be necessary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SS, the severity of the part geometry, and the production volume. A draw die surface treatment, such as chrome plating, may be recommended for outer panel applications. Form and Flange Dies Part setup in form and flange dies must allow for proper overbend on all flanges for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Springback allowance must be increased as material strength increases; 3 degrees for mild steels, but 6 degrees or more

材料成型基础论文

材料成型基础论文------铸造工艺之砂型铸造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件自浇注冷却的铸型中取出后,有浇口、冒口及金属毛刺披缝,砂型铸造的铸件还粘附着砂子,因此必须经过清理工序。进行这种工作的设备有抛丸机、浇口冒口切割机等。砂型铸件落砂清理是劳动条件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选择造型方法时,应尽量考虑到为落砂清理创造方便条件。有些铸件因特殊要求,还要经铸件后处理,如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粗加工等。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如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船舶螺旋桨以及精致的艺术品等。有些难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轮机的镍基合金零件不用铸造方法无法成形。另外,铸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适应范围很宽,金属种类几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耐磨、耐腐蚀、吸震等综合性能,是其他金属成形方法如锻、轧、焊、冲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机器制造业中用铸造方法生产的毛坯零件,在数量和吨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铸造机械一般按造型方法来分类,习惯上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化学硬化砂型铸造三类。特种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天然矿产砂石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泥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一类以金属作为主要铸型材料,如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等。 铸造工艺有与其他工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适应性广、需用材料和设备多、污染环境。铸造工艺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比起其他机械制造工艺来更为严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砂型铸造所用铸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组合而成。为了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常在砂型.剂,另外还加有便于施涂的载体(水或其他溶剂)和各种附加物。 砂型铸造的优缺点 (1) 优点 a.金属型冷却速度较快,铸件组织较致密,可进行热处理强化,力学性能较好。 b.金属型铸造,铸件质量稳定,表面粗糙度优于砂型铸造,废品率低。 c.劳动条件好,生产率高,工人易于掌握。 (2) 缺点 a.金属型导热系数大,充型能力差。 b.金属型本身无透气性。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排气。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 ? ? ? ? ? ?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在信息集成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精密加工一般指加工精度在10~μm(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μm以下的加工方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加工,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蜗轮、精密导轨、精密滚动轴承等,在当前制造工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超精密加工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为~μm数量级,表面粗糙度Ra值为μm 数量级的加工方法。此外,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一般都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 (2)精密成型制造技术,包括高效、精密、洁净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及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 (3)现代特种加工技术,包括高能束流(主要是激光束、以及电子束、离子束等)加工,电解加工与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高压水加工等。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EDM)电火花加工electricsparkmachining)是指在一定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能对任何导电材料加工而不受被加工材料强度和硬度的限制。可分为电火花成型加工(EDM)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wire–cutting--EDW) 两大类。一般都采用CNC控制。 (4)快速成型制造(RPM).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型与制造的技术。从成型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而成。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型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5)先进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1)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 2)成形精度向近无余量方向发展; 3)成形质量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 4)机械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方向发展; 5)采用新型能源及复合加工,解决新型材料的加工和表面改性难题; 6)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 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其二,铣削形式;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以及sic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 1.5%-2.0%(w+c)粘结剂,8.0%-8.5%pcd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论文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论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论文 材控试一班蒲东林 ·中文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模具和焊接设计制造金属压力加工方向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包括两个大方向:模具和焊接。 模具也包括好几个方向,有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锻造等。塑料模具包括:注塑、吹塑、挤塑、吸塑等,注塑模具学校开设得最多,应用也最广。冲压模具包括:冲孔,落料,拉伸,弯曲,翻边,复合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成型加工及模具CAD/CAM方向),培养目标具有培养具备金属、塑料等材料的产品、工艺与模具方面的知识,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与模具的设计、运用数控加工技术进行成型模具的制造,能从事产品及模具的试验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含金属成形工艺及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塑料制品装潢与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产品造型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成型过程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成型设备及计算机控制、创新设计、模具市场营销、模具生产管理等。毕业后可以在各行业从事与材料加工工程有关的金属与塑料产品、工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试验开发、质检分析、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培养具备材料加工基本原理、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加工成形过程的自动化与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开发、机械零件及工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新材料制备与加工、先进成形加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分析及控制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材料加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职业规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职 业规划 一、前言 每个人心里都藏有一个对未来的憧憬:有的人把这这些憧憬 显露出来,就成为一个人的雄途大志;有的人愿意把这些理想似的 东西深藏在自己的心中,就会变得韬光养晦;也有的人喜欢应时变 换自己的目标,可以及时的适应社会。总而言之,对于未来的憧憬,就好比每个人未来的路,用一句经典话说:“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当然对于这些理想,必须具备有一个基础,也就 是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我一直相信世界上的每一条路都是经 过无数人去走才开拓出来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办到的,但是,能走上这条路并不断走下去的人必将成为这条路上的领军人物。 所以,做好选择,不断坚持就会有收获。面对现今这样的一个就 业形势,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能坐以待业,必须给自己一个规划, 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经过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课程的学习,我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就业规划。所以,作为我们大一,我们更要面对现实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只 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强烈的社会中找到我们自己发展的空间。 二、自我分析与评价

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在这里,我们的基础都差不多,不管 你在高中是多么出色还是落后。。。在这里我们都是普通人,一 切从0开始。 我?我不就是我?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对于未来,我曾经 也有过憧憬,什么主席,总理,我可没想过,我小小的愿望和理 想就是能够做一名地方官员,造福一方百姓。可是时代在变,我 进入长春工业大学,慢慢的我也就失去积极战斗的心了,只顾学习,到头来学了什么不知道,会什么?不知道。整个人浑浑噩噩的。当看到自我分析时,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决定还是先 做职业量表。 分最高的三种分别是: I.R.S 个人特质: 接着看一看用橱窗分析法来分析的结果, “公开我”:我是材料专业的学生,学的是材料成型与控制 专业,我有上进心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未来会有一番作为 的! “隐私我”:我的脾气不好,虽然我已经很努力去改正了。 同时我比较粗心,有时还自以为是; 当然我还有很多没有暴露出来的优点:比如我做事坚持到底,不成功就成仁,做事雷厉风行,可能和性格有关系。 “潜在我”:这个部分不好写,刚才的量表显示我在操作能

先进材料成型技术及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与理论》考试大纲 一、《先进材料成形技术及理论》课程概述 编号:MB11001 学时数:40 学分:2.5 教学方式:讲课30、研讨6、实验参观4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材料的种类繁多,其加工方法各异,近年来随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材料加工新技术不断出现。本课程将概述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的选择;重点介绍液态金属精密成形、金属材料塑性精确成形及金属连接成形等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阐述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本课程作为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位课,将使研究生对材料加工的新技术与新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在大材料学科领域进行思考与分析,为从事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材料的分类及其加工方法概述 1.1材料的分类及加工方法概述 1.2材料加工方法的选择(不同材料)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精度比较(同一种材料) 1.3材料加工中的共性(与一体化)技术 1.4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液态金属精密成形理论及应用 2.1 材料液态成形的范畴及概述 2.2 消失模精密铸造原理及应用(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实例、缺陷与防治) 2.3 Corsworth Process新技术(精密砂型铸造:锆英(砂)树脂砂型、电磁浇注、热法旧砂再生) 2.4 半固态铸造成形原理与技术(流变铸造、触变成形、注射成形) 2.5 铝、镁合金的精确成形技术(金属型铸造、压铸、反重力精密铸造、精密熔模铸造等) 2.6 特殊凝固技术(快速凝固、定向凝固、振动凝固) 2.7 金属零件的数字化铸造(铸件三维造型、工艺模拟及优化、样品铸件快速铸造、工业化生产及 其设计) 2.8 高密度粘土砂紧实机理及其成形技术(高压造型、气冲造型、静压造型) 第三章金属材料塑性精密成形工艺及理论 3.1 金属塑性成形种类与概述 3.2金属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成形(概念、条件、成形工艺) 3.3 复杂零件精密模锻及复杂管件的精密成形(精密模锻、复杂管件成形) 3.4 板料精密成形(精密冲裁、液压胀形、其它板料精密成型) 3.5 板料数字化成形(点(锤)渐进成形、线渐进(快速)成形、无模(面、液压缸作顶模)成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论文

化学沉积中磷含量Ni-W- P合金晶化 及耐蚀性研究 作者姓名安宁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6-1 指导教师宏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3) 1.1化学镀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3) 1.1.1 化学镀的基本原理 (3) 1.1.2 化学镀镀液组成及作用 (4) 1.1.3 化学镀技术研究概述 (6) 1.1.4 化学镀技术在国的发展 (8) 1.1.5 化学镀技术的应用 (9) 1.1.6 化学镀的发展趋势 (10) 1.2化学沉积层晶化转变机理 (11) 1.3企业设备腐蚀的现状及危害 (11) 1.4本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容 (12)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1.4.2 研究容 (12) 第二章混晶态Ni-W-P合金镀层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14) 2.1实验材料与仪器 (14) 2.2化学镀镀液的组成及配制工艺 (14) 2.2.1 化学镀镀液的组成 (14) 2.2.2 化学镀镀液的配制工艺 (14) 2.3实验方法 (14) 2.3.1 镀前处理 (15) 2.3.2 化学沉积过程 (15) 2.4沉积层检测及性能测试 (15) 2.4.1 沉积层的结构测试 (15) 2.4.2 沉积层的形貌观察及成分测试 (16) 2.4.3 沉积层耐蚀性能测试 (17) 2.4.4 热处理后沉积层的性能测试 (17)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19) 3.1化学沉积中磷含量Ni-W-P合金镀层的微观分析 (19) 3.1.1 镀层的X射线(XRD)衍射分析 (19) 3.1.2 镀层热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23) 3.1.3 镀层的晶化过程及晶粒尺寸 (25) 3.2热处理前后镀层耐蚀性分析 (26) 第四章结论 (28)

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

关于材料成型的论文 浅析pc材料特性及成型工艺 【摘要】PC虽有很多优点,但其的一些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文章利用相容剂,采用两步试验合成工艺,经过试验确定了ABS含量以及增容剂对合金材料的影响,合成了高性能的PC/ABS合金材料。 【关键词】聚碳酸酯;成型条件;工程塑料 聚碳酸酯PC以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耐化学性,以及较好的机电性能,被广泛的 应用于汽车、飞机、电子、电气、家用电器、信息、机械等领域。但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流动性差,使得其加工困难,难于制成大型制品,且 制品残余应力大,易发生应力开裂。除此之外,PC的耐溶剂性和耐磨损性较差,且价格偏高,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因此,对PC进行改性已成为业内急需解决的 问题。PC的共混合金化法是目前常用的PC改性方法之一,它能够有效的改善PC的性能,使得PC能够在工程塑料方面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 一、PC 聚碳酸酯化学和物理特性 聚碳酸酯 PC 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 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 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 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PC是一种非晶体工程材料,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PC的缺口伊估德冲击强度otched Izod impact stregth 非常高,并且收缩率很低,一般为0.1%~0.2%。 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但流动特性较差,因此这种材料的注塑过程较困难。在选用何种品质的 PC材料时,要以产品的最终期望为基准。如果塑件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那么就使用低流动率的PC材TodayHot料;反之,可以使用高流动率的PC材料,这样可以优化注 塑过程。 二、PC注塑选材 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但流动特性较差,因此这种材料的注塑过程较困难。在选用何种品质的PC材料时,要以产品的最终期望为基准。如果塑件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那 么就使用低流动率的PC材料;反之,可以使用高流动率的PC材料,这样可以优化注塑过程。PC的最大特征是非晶型透明塑料,成型后的尺寸稳定性好,从低温到高温均能保持稳定的机械强度,它的拉伸与形变特性比较接近金属材料,存在着明显的弹性极限。因此PC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1)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各种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加工工艺,而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由于其组成中包括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因而则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并且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独立,相互间的界限分明;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和学科间的不断渗透j交叉、融合,界线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先进制造技术还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集成过程。先进制造技术是可以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生产和经济效益持续稳步的提高,能对市场变化做出更灵捷的反应,以及对最佳技术效益的追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随着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球交通运输体系和通信网络的建立,制造业将形成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格局,新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必将是全球化的模式。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有人称其为制造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更紧密结合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敏捷的反应及对最佳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先进制造技术十分重视生产过程的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 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 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 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 其二,铣削形式; 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 以及sic 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1.5%- 2.0%(w+c) 粘结剂,8.0%-8.5%pcd 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材料成形原理 论文

如何改进凝固过程中的问题 王迪阳 1006032036 材控(2)班 摘要:在当今金属工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金属凝固过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材料的利用和产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研究如何让改进凝固过程中的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字:凝固晶粒金属 正文:晶粒形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形核过程的控制实现的。促进形核的方法包括浇注过程控制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机械方法、传热条件控制方法等。(1)控制浇注条件①低的浇注温度。熔体的过热度较小,与浇道内壁接触就能产生大量的游离晶粒。有助于已形成的游离晶粒的残存,这对等轴晶的形成和细化有利。②合理的浇注工艺。强化液流冲刷型壁能扩大并细化等轴晶区。③合理控制冷却条件。④选用合适的铸型。 (2)加入生核剂——孕育处理 孕育—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物质以达到增加晶核数、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变质—加入少量物质通过元素的选择性分布而改变晶体的生长形貌,如球化或细化。 a)直接作为外加晶核; b)通过与液态金属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非均匀晶核; -能与液相中某些元素组成较稳定的化合物;-通过在液相中造成大的微区富集而使结晶相提前弥散析出 c) 加入强成分过冷元素生核剂。 -溶质富集、成分过冷会抑制晶体生长,促进非均匀形核导致晶粒细化。 (3)动态晶粒细化。熔体在凝固过程中存在长时间、激烈的对流→晶粒或枝晶脱落、破碎、游离、增殖。振动--机械振动、电磁振动、音频或超声波振动;搅拌--机械、电磁搅拌; 旋转振荡-周期性地改变铸型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 非规则共晶一般由金属-非金属(非小平面-平面)相或非金属-非金属(小平面-小平面)相组成,如Fe-C , Al-Si合金。小平面相的各向异性使晶体长大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固-液界面为特定的晶面,长大过程中虽然共晶两相也依靠液相中原子扩散而协同长大,但固-液界面不平整,不规则。小平面的长大属二维生长,它对凝固条件的反应极其敏感,因此非规则共晶组织的形态多种多样。缩颈”现象:溶质浓度再分配→界面前沿液态金属凝固点降低→实际过冷度减小。溶质偏析程度越大,实际过冷度就越小,其生长速度就越缓慢。晶体根部紧靠型壁,溶质在液体中扩散均化的条件最差,偏析程度最为严重,生长受到强烈抑制。 远离根部,界面前方的溶质易于通过扩散和对流而均匀化,面临较大的过冷,其生长速度要快得多。故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将产生根部“缩颈”现象,生成头大根小的晶粒。 熔点最低而又最脆弱的缩颈极易断开,晶粒自型壁脱落而导致晶粒游离。铸件中三晶区的形成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稳定凝固壳层的产生决定着表面细晶粒区向柱状晶区的过渡,而阻止柱状晶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则是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晶区的形成和转变是过冷熔体独立形核能力和各种形式晶粒游离、漂移与沉浮的程度这两个基本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铸件中各晶区的相对大小和晶粒的粗细。 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控制。铸件结晶组织对铸件质量和性能的影响,表面

材料先进加工技术

1. 快速凝固 快速凝固技术的发展,把液态成型加工推进到远离平衡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非晶、细晶、微晶等非平衡新材料的发展。传统的快速凝固追求高的冷却速度而限于低维材料的制备,非晶丝材、箔材的制备。近年来快速凝固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①利用喷射成型、超高压、深过冷,结合适当的成分设计,发展体材料直接成型的快速凝固技术;②在近快速凝固条件下,制备具有特殊取向和组织结构的新材料。目前快速凝固技术被广泛地用于非晶或超细组织的线材、带材和体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2. 半固态成型 半固态成型是利用凝固组织控制的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lemings 教授等首先提出了半固态加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枝晶凝固式,开辟了强制均匀凝固的先河。半固态成型包括半固态流变成型和半固态触变成形两类:前者是将制备的半固态浆料直接成型,如压铸成型(称为半固态流变压铸);后者是对制备好的半固态坯料进行重新加热,使其达到半熔融状态,然后进行成型,如挤压成型(称为半固态触变挤压) 3. 无模成型 为了解决复杂形状或深壳件产品冲压、拉深成型设备规模大、模具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灵活度低等缺点,满足社会发展对产品多样性(多品种、小规模)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柔性加工技术的开发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典型的无模成型技术有增量成型、无摸拉拔、无模多点成型、激光冲击成型等。 4.超塑性成型技术 超塑性成型加工技术具有成型压力低、产品尺寸与形状精度高等特点,近年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型结构件、复杂结构件、精密薄壁件的超塑性成型,如铝合金汽车覆盖件、大型球罐结构、飞机舱门,与盥洗盆等;二是难加工材料的精确成形加工,如钛合金、镁合金、高温合金结构件的成形加工等。 5. 金属粉末材料成型加工 粉末材料的成型加工是一种典型的近终形、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可以实现材料设计、制备预成型一体化;可自由组装材料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既可用于制备陶瓷、金属材料,也可制备各种复合材料。它是近20年来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热点与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自1990年以来,世界粉末冶金年销售量增加了近2倍。2003年北美铁基粉末。相关的模具、工艺设备和最终零件产品的销售额已达到91亿美元,其中粉末冶金零件的销售为64亿美元。美国企业生产的粉末冶金产品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可以预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粉末冶金工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粉末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粉末注射成型胶态成型、温压成型及微波、等离子辅助低温强化烧结等。 6. 陶瓷胶态成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避免在注射成型工艺中使用大量的有机体所造成的脱脂排胶困难以及引发环境问题,传统的注浆成型因其几乎不需要添加有机物、工艺成本低、易于操作制等特点而再度受到重视,但由于其胚体密度低、强度差等原因,他并不适合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进入90年代之后,围绕着提高陶瓷胚体均匀性和解决陶瓷材料可靠性的问题,开发了多种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温度诱导絮凝成形、胶态振动注模成形、直接凝固注模成形等相继出现,受到严重重视。原位凝固成形工艺被认为是提高胚体的均匀性,进而提高陶瓷材料可靠性的唯一途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逐步获得实际应用。 7. 激光快速成型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是20实际90年代中期由现代材料技术、激光技术和快速原型制造术相结合的近终形快速制备新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成形件完全致密且具有细小均匀的内部组

铝合金材料论文材料成型论文

铝合金材料论文材料成型论文: 铝合金材料在锻造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铝合金锻造工艺生产的铝合金锻件主要用做重要受力结构件。以铝合金锻造在汽车轮圈、悬挂零件以及摩托车中的应用,说明了发展锻造铝业的必要性。 [关键词]铝合金;锻造工艺;锻造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TH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738(2008)02-0109-02 1 引言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铝工业的整个发展历史不过两百年,但由于铝及铝合金具有一系列优异特性,发展速度非常快,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包装容器、建筑装饰、航空航天、机械电气等行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材料。铝及铝合金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有:铸造、锻造、冲压、挤压以及深加工。近年来,随着对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锻造铝业呈现增长态势。以日本为例,2004年锻造铝悬挂部件产品数量达到了2000年的5倍,用铝减轻汽车重量的策略已经从汽车发动机部分扩展到车身部分[1]。 2 铝合金锻造的优越性

2.1 重量轻。铝的密度为2.7 kg/dm 3,与铜(密度为8.9 kg/dm 3)或铁(密度为7.8 kg/dm 3)比较,约为它们的1/3。在相同条件下,铝合金车身与含铜耐磨钢车身相比,重量可减轻35%以上。由于重量减轻,在同样牵引力的条件下,铝合金车体可增加运量10%,节能9.6%—12.5%[2]。所以铝及铝合金材料是航空航天和现代交通运输轻量化、高速化的关键材料。 2.2 强度好。虽然纯铝的力学性能不如钢铁,但其比强度高,可以添加铜、镁、锰、铬等合金元素,制成铝合金并经热处理后而得到较高的强度。 2.3 加工容易。铝及铝合金不仅可以切削加工,还可以进行塑性加工。铝的延展性优良,易于挤出形状复杂的中空型材,适于拉伸加工及其他各种冷热塑性成形。目前许多铝合金都可以锻造,包括2000系列/7000系列高强度合金、6000系列/5000系列抗腐蚀合金和4000系列耐磨合金[2]。铝合金材料可以在液压机和机械压力机上锻造,液压机速度慢,适合锻造形状复杂或者较薄的零件;机械压力机速度快,适合锻造大锻件。铝合金锻件内部质量高,力学性能好,具有高可靠性。 2.4 美观,适于各种表面处理。铝及铝合金表面有氧化膜,呈银白色,相当美观。如果经过氧化处理,其表面的氧化膜更牢固。而且还可以用染色和涂刷等方法,制造出各种颜色和光泽的表面。

材料成型技术论文

材料成型技术 课程论文 题目:熔融沉积制造-FDM 系(部):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201 年月日

前言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是 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造型技术。RP技术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数控技术(CNC) 、材料学和激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造型技术。RP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几种比较成熟的快速成型工艺光固化立体造型( SL —Stereo lithography) 、分层物体制造(LOM —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SLS—Selected Laser Sintering)和熔融沉积造型( FDM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等。这四种典型的快速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但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FDM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工艺是由美国学者Scott Crump于1988年研制成功,其后由Stratasys公司推出商品化的3D Modeler 1000、1100和FDM 1600、1650等系列产品。后来清华大学研究开发出了与其工艺原理相近的MEM(Melted Extrusion Modeling)工艺及系列产品。[1]目前,FDM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如车型设计的检验设计、空气动力评估和功能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家电、通信、电子、建筑、医学、办公用品、玩具等产品的设计开打过程,如产品外观评估、方案选择、装配检查、功能测试、用户看样订货、塑料件开模前检验设计以及少量产品制造等。用传统方法需机几个星期、几个月才能制造的复杂产品原型,用FDM成型法无需任何道具和模具,可快速完成。

材料成型工艺论文

等静压成型 摘要:介绍了等静压成型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发展概况和前景,研究了研究了等静压成形过程中各种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 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等静压原理特点工艺缺陷预防措施 1.简要介绍 (1)等静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是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当液体介质通过压力泵注入压力容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压强大小不变且均匀地传递到各个方向。此时高压容器中的粉料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和大小一致的。通过上述方法使瘠性粉料成型致密坯体的方法称为等静压法。 起 (2)静压成型的过程 等静压成型的过程包括1.初期成型压力较小时,粉体颗粒迁移和重堆积阶段。2.中期压力提高,粉体局部流动和碎化阶段。3.后期压力最大时,粉体体积压缩,排出气孔,达到致密化阶段。 (3)等静压成型的工艺特点 静压成型的特点与等静压成型方法原理近似的是轴向压制成型。轴向压制成型为单向或双向压力压制,粉料与模具的摩擦力较大,压力沿压制方向会产生压力损失,使坯体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而等静压成型时液体介质传递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等是相等的。弹性模具在受到液体介质压力时产生的变形传递到模具中的粉料,粉料与模具壁的摩擦力小,坯体受力均匀,密度分布均一,产品性能有很大提高。与一般的钢模压制法相比还有下列优点。 1)具有凹形、空心等复杂形状的制件。 2)末提与弹性模具的相对移动很小,所以摩擦消耗也很小,单位压制压力比钢模压制成型时低。 3)属和非金属粉末,压坏密度分布均匀,对难容金属粉末及其化合物尤为有效。 4)密,强度较高,便于加工和运输。 (4)等静压成型的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