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她是一名高一学生,独生女。聪明活泼,个性好强。上高中前与父母同住,父母对她较为宠爱,在各方面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同时对她的期望也很高。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担任班里的小队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同学面前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上高中后,她住进了学校,进了重点班,同时也当上了班干部。父母对她有了更高的期望,她对自己也信心十足,然而在期中考试的排名中,却没进入前十名,这对她来说如当头一棒,父母也训斥她学习不如从前,她便赌气和哭闹,上课也不愿发言,在做班级的工作中,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闹情绪,常因一些小事向教师哭诉,以至同学们都不愿理睬她。她每天下课就离开班级,独自一人到操场上玩,感觉这个班集体没人能容下她,由活泼开朗变得常常郁郁不乐,学习成绩下降。

她希望通过咨询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能更好地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

2.增强自信心,能使她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3.能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起来。

辅导过程

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快结束时我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理论模型(ABC):

诱发事件A:其中考试没考进前十名

不合理信念B:

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实现我的愿望;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赞同。

具体的不合理信念:

1.我必须考进前十名。

2.没进前十名,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

3.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

4.他们不应该对我不友好。

5.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行为表现——回避、退缩、发牢骚、焦虑、气愤。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学习受到影响。

我向她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A(如:父母对她考试成绩的态度等)、信念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此外,我向她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

在第二次咨询中,我们把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不同的问题上:一是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她很沮丧;二是班干部工作中的情绪化影响了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我从分析她主要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人手,并经过双方的协商修订了她的咨询目标。

行为目标:

1.学会以更有效的方式与同学沟通,而不是以敌对的、情绪化的方式对待同学;

2.纠正“我必须成功”等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过高要求。

3.在班级工作中改变工作方式,减少在工作与同学的冲突。

情绪目标:

1.降低在学习方面感到的沮丧和失落感;

2.降低与同学交往中因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得到满足带来的愤怒感;

3.降低因工作中的困难产生的焦虑感。

认知目标:(须予以纠正的目标)

1.“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

2.“因为这次没考好,我没有什么希望了,别人都比我强”。

3.“同学们都不喜欢我了,以后也不会喜欢我了”。

她把世上的不合意、不公平视为糟糕至极(这导致了她的愤怒和挫折感)。或当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认可、接受时,她也认为那是糟糕至极的(这导致了她的沮丧)。其实,这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糟糕至极”,这也是她各种不合理信念的核心之一。在第一次咨询中我已经对她讲过,可以把她的任何问题都放入ABC模型中去分解,找出介于情绪和行为之间的信念是什么。第二次咨询我们开始了这个具体工作,以下是第二次咨询中的对话节选:

咨(咨询师):这次考试后你主要的感受是什么?

求(求助者):我本以为这次会考得很好,至少也要前十名吧,没想到这么糟糕,真是太失败了!

咨: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那么你这次考多少名呢?

求:别说了,太没面子了。还是告诉你吧,我考了16名。这样下去,不就完了吗?

咨:照你这么说,那排在你后面的同学都没希望了?

求:那倒不是。他们或许以前成绩就不好呢?

咨:他们也都像你一样不开心吗?

求:好像不都是。

咨:这样看来,别人可以有失败的记录,是不是你就不能有?

求:因为我以前从没失败过,这次是上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却考这么差,太没面子。

咨:你是说你从没失败过,但能代表以后总是事事成功吗?能保证以后每做一件事都如你所愿吗?

求:那倒不能。

咨:不如你所愿就会很沮丧吗?

求:可能是这样的吧。

咨:那比如说你想要天上的星星,却没人能满足你的愿望,你也会很沮丧吗?

求:(笑)那当然不会。

咨:这也就是说,生活中不能如你所愿的事情会有很多,考试也是如此,这次考试虽然不能如你所愿,但并不等于你就失败了。

求:可是不理想啊。

咨:你是在重点班啊,这里每个人在初中都是前几名,现在放在同一个班级里,都想考前几名,而第一只有一个。

求:所以我就更担心了,以后我是不是就这样完了呢?

咨:进步是一步一步的,在16名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进步,你认为这不可能吗?

求:可一看到我前面那些人我就心烦,听课都没心情,干工作更没心情了,这段时间得罪了许多人,没人听我的。

咨:在干工作时,是否别人都应该按你想的那么做呢?

求:当然应该这样,我是班干部,他们就应该服从啊。不听的话,我就有权训斥他们,可老师反倒批评我。

咨:如果同学们都很听话是最好的了,遗憾的是,我们没办法控制别人,但如果你通过改变自己对别人的态度,第一,可以使自己的感受好一些,第二,同学们有可能接受你而配合你的工作。让我们做一个小练习,这个练习叫“合理情绪想像”,请闭上眼睛想像你在分配工作给同学、彼此争吵的情景。但,只让自己感到受挫,而没有生气、愤怒。

求:(大约一分钟以后睁开眼睛)。

咨:你做得不错,说说是怎么想象的?

求:人们不是应该凡事都听我的,再说我的态度也有问题啊,我现在好像认识到了。

布置作业:第一个是认知方面的,和不合理信念辩论:“我必须成功,失败不应该属于我”、“人人都应该服从我,听我的”、“别人不应该批评我”。

第二个是行为方面的,用一种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帮助一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工作中换一种方式,交两个知心朋友。

反思

当当事人暴露出她的主要问题时,会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上,因此,咨询的基本工作在于帮助她提高挫折阈限。

对她进行了4次个别咨询,工作重点一直集中于提高她的挫折阈限和增强她的自我接受上。在自我接受方面,具体的工作是处理她因考试自认为不理想引起的自我贬低;因为同学关系紧张而感到无能;以及为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而感到焦虑。

在每次会谈中,我们都会讨论位于她问题背后的信念,按照RET的原则,我告诉她,人的任何一个单独品质或行为都不等同于这个人的全部价值;一个人过去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将来不能成功。在每次会谈中,引导她与这些不合理信念争论,使她有了一些相对应的合理信念,并要求她每天至少花10分钟时间强化这些合理信念:1.即使我有一些缺点,犯一些错误,并不能说我不好。

2.即使我现在失败,但这不等于我将来不成功。

3.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

在几次咨询中总共给她布置了下面这些行为方面的作业:

1.让她发挥口齿伶俐和表情丰富的特长,在课堂上多范读和发言,帮助她重新树立自信;分配她担任一名后进生的朗读指导,让她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学会关心别人;

2.当受到父母指责时,努力表现得自信一些,而不是赌气和哭闹。

3.订定期末奋斗目标。

4.每天站在镜子前想自己的三个优点。

5.当因为学习、生活感到焦虑时,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听听音乐、散散步等)。

6.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主动与同学沟通。

第四次个别咨询结束后,她取得了很大进步,期中考试的阴影已经完全从心中消除了,和同学的关系也大为改善了,交往能力得到了增强,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再总是发脾气,也能接受父母的一些批评。情绪障碍的消除,使得她整个面貌焕然一新,终于真正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结论

在咨询中,对于她的每个问题,首先要致力于减轻其面对具体情境产生的过度情绪反应(如愤怒、抑郁、自我贬低、焦虑等),然后,再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引起问题背后不合理信念的核心是什么,以扩大咨询的影响,使之能从更高更抽象的层面上理解情绪反应的来由,有更多的机会确立建设性的适应模式。

点评

理性情绪治疗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已兼具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当一个人在面临着困难或挫折时,选择了非理性的取向和抉择加以应对,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困扰,而无法正常地、快乐地生活了。

本文作者依据这样的原理,在为一名因考试失利和班干部工作遇到困难而心烦意乱的女高中生咨询时,实施了以下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1.界定与来访者情绪困扰有关的不合理信念,要她去面对。

2.辅导员向来访者挑战,要求她为自己的信念辩护,证明其正确性。

3.辅导员向来访者显示那些信念无论在逻辑上还是验证上,都有很多错误,同时,也让她看到那些信念根本毫无价值,只会导致个人的痛苦。

4.辅导员协助来访者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合理的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并以行为作业来巩固和强化这些合理的信念。

由于作者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把握得相

当准确,又能够十分熟练地综合运用认知调整、行为改变的操作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因此辅导的效果也就比较理想。

当然,本个案的撰写在体例上还有一些不尽妥当之处,如四次咨询,仅详写了第二次,后面的咨询内容被放在了“反思”的内容中。这是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注意改进的。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合理情绪疗法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姓名:李筱睿 身份证号: 110108198412000000 所在省市:北京市 所在单位:北京嘉铭心理咨询中心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报告单位:北京嘉铭心理咨询中心姓名:李筱睿

摘要:本文为一例由于婚恋关系中怀疑男友出轨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求助者由于怀疑其男友出轨而心里出现负面情绪且挥之不去,出现睡眠不好、食欲减少,心情郁闷的情绪症状。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和症状标准,排除精神病性、神经症,问题持续时间一个月,且社会功能影响程度不大,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与求助者沟通协商后,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和求助者本身的条件,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抑郁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婚恋情感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哈某(化名),女,29岁,专科学历,五官端正,体型略胖,公司职员,目前与男友一起生活,没有孩子,性格外向。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父母均为北京郊区农村人,家庭教育较为宽松,从小较受父母宠爱,身体从小一直很健康,从小无重大疾病,精神疾病史,没有家庭变故,父母较为恩爱,与父母关系较为和睦。 三)精神状态:求助者主客意识观统一,逻辑思路清晰,无幻觉,自知力完整未见妄想等感知障碍,主动求医配合咨询师配合治疗。 四)身体状况:情绪郁闷,睡眠不好,食欲下降。 五)社会功能:工作效率下降,社会交往减少。 六)心理测验结果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9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2分;求助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 90自评症状量表(SCL-90):162分,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1.5,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8,抑郁2.3,焦虑2.4,敌对1.5,恐怖1.9,偏执1.2,精神病性1.5,其他1.8,总分:125;阳性项目25个,抑郁、焦虑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常模。 根据测试结果显示助者有抑郁、焦虑情绪,程度为轻度。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一)主诉

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模式

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模式 在人们的种种不合理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这三种特征。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则更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他们自己是难以自拔的,那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模式:ABCDE ABC人格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精华所在,它不但说明了人类情绪困扰产生的原因,也阐释了消除情绪及行为困扰的心理治疗之道。如果我们能够透彻地理解这种理论,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这种理论,那么我们很难陷入自己设置的情绪陷阱之中。 一、何为ABC?其实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A:activating events,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指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emp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 指劝导干预。 E:effect,指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

(A)。但是埃利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想法看法或解释),(B)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二、ABCDE模式在心理自助中的运用 合理情绪疗法是埃利斯通过切身体验感悟和总结出来、用于帮助自己同时帮助他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这种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培养更实际的生活哲学,减少自己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减轻因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別人的倾向(消极目标),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未来的困难(积极目标)。 三、其操作模式如下。 (1)找出使自己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A),例如当众讲话、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2)分析挖掘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紧张情绪(C)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异常的紧张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 (3)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

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案例: 来访者:男,22岁,大学四年级。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持续有一个多月。 自诉:我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单位应聘,都未被录取。为什么我不被录用,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是名牌的大学生,就被人看成是垃圾学校的学生。我现在没心情看书,找不到工作,四年大学白上了。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 诊断: 一、症状: 心理:焦虑、烦躁 生理: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 二、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 1.没有器质性病变。 2.根据心理正常非正常区分三原则,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排除精神病。 3.由找工作引起,没有变形冲突,排除神经症。 4.没有泛化,由现实问题引起出现了不良情绪,时间仅一个多月,社会功能受损轻 微,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原因分析: 心理:1.认知问题:不是名牌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 2.情绪焦虑、烦躁 3.人际关系:与同学交往少 社会:找不到工作 五、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使来访者能够从找不到工作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自己可以更加有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去找工作。 最终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人格,使之可以去更好的生活。 六、咨询理论 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它的中心目标是除去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以正确的信念取代错误的信念。其中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基础理论。 七、咨询过程 1.和来访者交谈找出不合理信念是绝对化,读心术和过度概括化,来访者认为自己 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生,这是绝对化。不是名牌大学生,就被人看作是垃圾学校的学生,这是读心术。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这是过度概括化。 2.要让来访者明白他之所以焦躁、痛苦,入睡困难,做恶梦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工作 硬气的而是因为他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我用A-B-C理论找出他的诱发性事件是快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是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生所以才找不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 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报告的案例中,求助者为一女性国企中层管理人员。三个月前,求助者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撞伤一老年人,令其致残,遭到其家属的人身攻击,求助者出现紧张害怕,自卑自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且出现泛化、回避,影响了社会功能,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指导求助者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经过5次门诊咨询,通过多方面评估及咨询前后的SCL-90、SAS、SDS二次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显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模式,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调节,效果较好。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求助者解除了情绪困扰,改变了不合理信念,达到了自我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严重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某,女,40岁,已婚,大学文化,某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大学学历,就诊前工作积极负责,深得领导和同事认可,家庭经济状况良。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头痛,食欲差,伴睡眠障碍三个月。 个人陈述:三个月前,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驾车路过云龙山下面的十字路口,绿灯开启后正常行驶,突然发现车前冒出一位60岁左右的老年人横穿马路,我紧急刹车,但由于路滑,车子没有停稳就撞到了老人身上,当即昏倒。我在送老人夫医院救治的当晚,病人家属纠集了十几个人对我进行围攻、追打,我的头发被扯下了一大把,外衣也给撕破。(说这话时,求助者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们

认定我对老年人的伤残负有全部责任,但交通事故稽查人员事故报告认定我不是事故的主要责任方。然而,车子是我开的,我总想着老年人的伤残,我是有很大责任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车子开的慢一些,他就不会伤残的。我很失败,我有罪,我对不起老人和他的家属。现在,我既害怕老人的家人再次对我采取伤害行为,又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发展前途。现在,我已经不能正常上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只要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或听到有人高声说话,就会出汗,心慌,我十分痛苦。近三个月,我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头痛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朋友、家人不断地安慰我,当时心情会好过些,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又回到痛苦之中。我知道肯定是出了心理问题了,所以前来咨询。(在其丈夫陪同下前来咨询) 求助者丈夫补充资料: 求助者刘某,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对她的期望值高,街坊邻居也赞誉有加。参加工作后,工作积极负责,成绩突出,深得领导和同事好评,下班之后不放弃学习,很快升职为大型国企中层领导。三个月前出了交通事故后,求助者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晚上睡不着,半夜时,还经常在家里走来走去,饭也不想吃,连班也不能上了,人也明显清瘦了许多。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齐,举此得体,面色憔悴,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求助者从小个性要强,追求完美,工作十多年了,同事、家属、街坊评价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常除看书学习之外,业余爱好较少,社会交往不多,其丈夫为公务员,有一10岁男孩。自从三个月前发生了老人伤残事件后,求助者一直处于痛苦、自责、焦虑不安之中,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人际关系敏感2.7 焦虑3.2 抑郁2.4 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4 标准分67

合理情绪疗法 不合理信念例子

(1) A:班里有些学生学习不努力,总是拖欠作业,午间或放学后把他们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自己一走开他们又不做了,又开始玩了。 B:每个学生的都必须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对他们无计可施又欲罢不能。 这么不听话,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教师的挑衅和蔑视。 自己班里的后进学生比别人班里的多,也更差,这太不公平了,自己的运气怎么这么差。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还以为我没本事,影响自己的声誉又影响考核成绩。 自己为教育这些后进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但是成效不大,自己真是太没用了,简直一文不值…… C:苦恼、生气、不平、焦虑、暗自神伤、失眠、吃不下饭。对学生常有恐吓性语言,偶有体罚。 D: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也有个别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克服绝对化倾向)。 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用的学生,都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这并不是自己班里独有的现象,其他班里也有。公平是相对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后进生确实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造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教师班里去,那对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 学生不做作业可能不懂怎么做题,也可能只是由于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是因为没听懂,那么自己的教学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如果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们做事也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那也就不成其为孩子了。而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当学生时重多了,大人总是要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们玩耍和童趣又实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说体育、劳动、乐于助人、有义气等),不能否定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克服以偏概全)。 自己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效果不显著,但也不是一点效果也没有,有几位不是有了明显进步吗?(自我效能感) 即使这项工作不能令人满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面做得挺好,曾经受过领导的表扬,因此自己还是很有价值的(克服“糟糕透顶”)。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 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 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 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 理论) 一、定义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简称RET ,也译为理性情绪疗法,又称情绪 ABC 理论)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Ellis )提出的。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因其中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也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理论基础: 人具有非理性的本质:每个人、任何社会与文化都有非理性的成分。 心理障碍是由于一个人所持有的非理性的(irrational)、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信念(belief) 引起的,是由于错误的自我谈话所引起。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 的看法所困扰。” 二、情绪ABC 理论 艾利斯: A (activating event ),诱发事件 B (belief):信念和态度 C (consequence):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理论要点: 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例】别人对你说:“你这人真好!” ·他喜欢我,真好!—— 高兴、开心 ·他仅在安慰我吧! ——伤心,生气 ·我不怎么样,这人干嘛?——怀疑、困惑 ·哼,讨好我,想利用我! ——厌烦、敌意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 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理性情绪疗法RET咨询案例一则

理性情绪疗法R E T咨询 案例一则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理性情绪疗法(RET)咨询案例一则 一.求助者的信 我有着不幸的过去,有着不良的家庭环境,也使自己那么多愁善感,极度的敏感又脆弱,容易受伤,之所以混到今天只是所剩无几的一点点自尊。我是一个硕士生,可是太多的风浪使我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和信心。我有着沉重的家庭,老弱病残具全,我自己也有不健康的身体,只因那过分的自尊,我不敢去看病,我不详让别人知道我过去的不幸以及现在的痛苦,只因为不想受到同情,可是我又那么渴望理解和关怀。我担心精神分裂的父亲是否会做出让我无法收场的事情,我担心残疾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是否身体健康,我怕自己学习不好辜负导师的关心和希望,我害怕自己将来没有前途无法支撑这个家庭。现在我无心学习,整天昏昏沉沉。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无精打采,看者同学专心的学习,我只有心里着急。每天早上5点甚至更早醒来大脑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总也无法停下来,上课没有精神,注意力我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经常一个人静静发呆,越想越痛苦,不能自拔。在我连上看不到一丝笑容,我沉默寡言不合群,可是我很想合群,但总是不自主得拒绝别人的邀请。我对自己感到很无奈。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绝望,我恨自己无能软弱,为什么不象别人那么坚强和勇敢。谁能鼓励我,给我一点点精神食粮,我很绝望。分析该求助者的心身症状的成因,并制定心理治疗方案。没有一件事情让我开心,让我感兴趣,我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又懒得思考,懒得去想学习问题。我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可是我看者书本就发呆,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我觉得自己好无能好每用,对生活好绝望。 二.咨询理论基石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2)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她是一名高一学生,独生女。聪明活泼,个性好强。上高中前与父母同住,父母对她较为宠爱,在各方面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同时对她的期望也很高。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担任班里的小队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一直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同学面前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上高中后,她住进了学校,进了重点班,同时也当上了班干部。父母对她有了更高的期望,她对自己也信心十足,然而在期中考试的排名中,却没进入前十名,这对她来说如

当头一棒,父母也训斥她学习不如从前,她便赌气和哭闹,上课也不愿发言,在做班级的工作中,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闹情绪,常因一些小事向教师哭诉,以至同学们都不愿理睬她。她每天下课就离开班级,独自一人到操场上玩,感觉这个班集体没人能容下她,由活泼开朗变得常常郁郁不乐,学习成绩下降。 她希望通过咨询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能更好地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 2.增强自信心,能使她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3.能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起来。 辅导过程 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快结束时我向她简单

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理论模型(ABC): 诱发事件A:其中考试没考进前十名 不合理信念B: 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实现我的愿望;我必须感到舒心, 必须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赞同。 具体的不合理信念: 1.我必须考进前十名。 2.没进前十名,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 3.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 4.他们不应该对我不友好。

5.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行为表现——回避、退缩、发牢骚、焦虑、气愤。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学习受到影响。 我向她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A(如:父母对她考试成绩的态度等)、信念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此外,我向她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

(情绪管理)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26岁,公司职员。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现在的公司工作,平时工作态度比较认真,很少出错。但是一个多月前,因上班时想着晚上和朋友聚会的事情,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领导当众批评。求助者当时觉得面子上很难看,在办公室与领导顶了几句。这件事之后,虽然领导没有说什么,但求助者逐渐觉得不想见到领导,有时候绕着走,汇报工作时只简短的用三两句话概括。最近半个多月,上班时心慌、气短,和同事口角增加,有时候早上醒来想到要上班就觉得天都是黑的,不想上班,但又怕这种情况影响工作,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收入。朋友劝她最好看看心理医生,于是前来。下面是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咨询师:现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与领导的关系,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沉默10秒左右)虽然我这件事情做错了,但是领导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因为我一直工作都很好。 咨询师:你是说你因为过去工作干得好,领导必须包容你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他必须这样做? 求助者:因为我一直工作都很认真、很努力,这次领导应该给我面子,原谅我。 咨询师:为什么领导因为你工作认真就要原谅你呢? 求助者:这……你好像在为他辩护,难道他这样对待我就对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领导原谅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看,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像现 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也许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理解。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也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像你一样有同样的想法。 领导与属下也一样的。领导要求你工作要做到三查七对,你也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对不对? 求助者:是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如不引起重视的话,或许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与领导批评你,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我们都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们必须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无权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 求助者:确实是这样。 多选:1、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A包括()。 (A)和领导发生争吵(B)工作中出现失误 (C)领导不给自己面子(D)领导不应该不给面子 多选:2、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B包括()。 (A)工作失误是一件糟糕至极的事(B)工作中不应该出现失误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真题-技能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真题详解(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答案与详解请点击购买)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l~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二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男,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目前休学l年。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意外身亡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听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警察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警察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认为自己脑子里想的事别人知道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一次,突然对电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坏人”;求助者时常自言自语,对母亲不象以前那么关心了,生活极端懒散,整天不刷牙洗脸甚至不主动摄食。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 多选:1.该案例典型症状包括()。 A.妄想 B.错觉 C.幻觉 D.强迫 多选:2.该案例异常心理的症状包括()。 A.自罪妄想 B.被洞悉感 C.幻听 D.意志缺乏 单选:3.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他属于()。 A.心理正常 B.心理健康 C.心理不健康 D.心理异常 单选:4.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强迫性神经症 C.焦虑性神经症 D.恐怖性神经症 单选:5.该案例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进行心理治疗 B.建议看精神科 C.建议加强交往 D.纠正歪曲认知 多选:6.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不符合()。 A.主客观世界统一性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一.学习目标 掌握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的ABC的过程。在进行这一步工作时,咨询师应注意求助者次级症状的存在,即求助者的问题可能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个ABC。有些求助者的问题可能很多,一个问题套着其他几个问题。例如有一位大学生,在一次考试不及格(A1)后变得很沮丧(C1),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我应该是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B1)。但是他的不良情绪(C1)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诱发事件(A2),引起他另一种不合理信念“我必须是个永远快乐的人,而绝不应该象现在这样忧心忡忡”(B2),从而导致他更为不良的情绪反应(C2)。因此,咨询师要分清主次,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咨询师还要和求助者一起协商,共同制定咨询目标。这种目标一般包括了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通常是要通过治疗使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得以减轻或消除(陈仲庚,1990)。 最后,咨询师还应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咨询师要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使他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虽然这一工作并不一定要涉及到求助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它却是以后几个咨询阶段的基础。如果求助者不相信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那么以后的咨询都将难以进行。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咨询师应注意把咨询重心放于求助者目前的问题,如果过于关注求助者的过去经历,那就可能阻碍合理情绪疗法的进行。 (二)领悟阶段 咨询师的任务和前一阶段没有严格区别,只是在寻找和确认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上更加深入;而且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 是由于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咨询师来说,要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不合理信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和合理的信念混在一起而不易被察觉。例如被人嘲笑或指责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它发生,这是一种合理的想法,由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也是适当的。但同时另外一些信念如“每个人都应该喜欢我,同意我所做的一切,否则我就受不了”也可能混于其中,这是不合理的观念,它会导致不适应的负性情绪反应。因此咨询师要对求助者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加以区分。默兹比(Maultsby,l975)提出

理性情绪疗法(RET)咨询案例一则

理性情绪疗法(RET)咨询案例一则 一.求助者的信 我有着不幸的过去,有着不良的家庭环境,也使自己那么多愁善感,极度的敏感又脆弱,容易受伤,之所以混到今天只是所剩无几的一点点自尊。我是一个硕士生,可是太多的风浪使我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和信心。我有着沉重的家庭,老弱病残具全,我自己也有不健康的身体,只因那过分的自尊,我不敢去看病,我不详让别人知道我过去的不幸以及现在的痛苦,只因为不想受到同情,可是我又那么渴望理解和关怀。我担心精神分裂的父亲是否会做出让我无法收场的事情,我担心残疾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是否身体健康,我怕自己学习不好辜负导师的关心和希望,我害怕自己将来没有前途无法支撑这个家庭。现在我无心学习,整天昏昏沉沉。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无精打采,看者同学专心的学习,我只有心里着急。每天早上5点甚至更早醒来大脑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总也无法停下来,上课没有精神,注意力我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经常一个人静静发呆,越想越痛苦,不能自拔。在我连上看不到一丝笑容,我沉默寡言不合群,可是我很想合群,但总是不自主得拒绝别人的邀请。我对自己感到很无奈。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绝望,我恨自己无能软弱,为什么不象别人那么坚强和勇敢。谁能鼓励我,给我一点点精神食粮,我很绝望。分析该求助者的心身症状的成因,并制定心理治疗方案。没有一件事情让我开心,让我感兴趣,我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又懒得思考,懒得去想学习问题。我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可是我看者书本就发呆,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我觉得自己好无能好每用,对生活好绝望。 二.咨询理论基石 理性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同时也采取了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所以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 埃利斯曾经是一位开业多年的精神分析家,但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感到不满足,就从经典精神分析转到新弗洛伊德学派,后又转向行为主义学派,在治疗中他又逐渐采取了更加主动及指导性的方法。同时他又受斯多葛派哲学,尤其是埃皮克特图斯的影响,逐渐于1951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疗理论和方法—理性情绪疗法(RET)。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也被称为ABC理论,.RET坚信,所有严重的情绪障碍不是起源于某些事情和经历,而是起源于人们对这些事情与经历的看法。 埃利斯对人性的部分假设成为理性情绪疗法的基础。根据埃利斯的观点,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妨碍自己的倾向,可能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易发生这种情况,但是所有的人都没必要使自己失败。除了这种自我妨碍外,大多数人还会向自己灌输某些非理性观念。埃利斯开始只列出了11种非理性观念,但1977年在三类主要的“自迫性观念体系”中列出了27种非理性观念,比如:我必须干得十分出色,并通过自己的成就赢得称赞,否则我就会被认为是瞥脚货。(自迫性观念体系l) 其他人必须完全按照我希望他们对我的方式—十分体贴和友善,假如他们不是这样或者不够体贴友好,那么整个社会和全世界都应当严厉谴责、咒骂与惩罚他们。(自迫性观念体我的生活环境必须安排得井然有序,以使我能够确实舒适、容易、迅速地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每件东西,并且彻底摆脱那些我不想要的东西。(自迫性观念体系3) 埃利斯认为,所有困扰人类的严重情绪问题实际上都直接起源于那些非理性思想。根据RET理论,不管个体的遗传方面有怎样的缺陷,也不管在他的早期或晚期生活中曾经遭遇哪种精神创伤,他现在对不良刺激所发生的过度或不足反应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他现在所持有的一些教条式的、非理性的、以及末经验证的某些信念所致。 埃利斯ABC理论的A是指激发事件,B是指个人的信念系统,c是指事件的情绪后果。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例教学文稿

合理情绪疗法真题案 例

三级技能—合理情绪疗法 (2001年11月-2008年5月真题汇总) 2011年11月 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婆媳矛盾,烦躁、失眠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谈谈您与婆婆的相处情况吗? 求助者:我结婚前,就对她很有意见了。那时我们准备结婚,他家有两套房子,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我公婆住着,另一套是140平米的新房,刚装修好。本来我公公打算让我们住这套新房,可我婆婆非说他们老两口一辈子没住过大房子,非要住这套新房不可,最后我们就在那套老房子里结的婚。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对婆婆有意见了? 求助者:是啊!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岁数了,干嘛非要住大房子,让我这新媳妇住老房子,这不就是瞧不起我嘛!而且还有更过分的。结婚两年后我怀孕了,那时婆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想着婆婆正好退休后帮我带孩子。谁想到,婆婆明知道我怀孕了,居然在单位返聘,继续上班。您说,她这不是成心不想给我带孩子嘛,她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心理咨询师: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求助者:有啊!今年孩子上幼儿园,我想让我婆婆每天早点下班,帮我接孩子,可她就是不肯,说是既然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要认真上班。她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我!一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生气,特烦,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天天和我爱人吵架,连工作都受到影响。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结婚、住房和照顾孩子这些事上,您婆婆的表现让您觉得她瞧不起您,不把您当回事,这让您感到生气,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她一点都不肯帮我,她根本就没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您的婆婆对你,就像对亲生女儿那样?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那您有没有像对自己亲生母亲那样,对待您的婆婆呢?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没有,我对自己的母亲要比对婆婆好得多: 心理咨询师: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怎样,首先就应该对别人怎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 怎么能期待别人能做到呢。 求助者:那我不要求她把我当亲生女儿看了,但她至少也要做一个婆婆该做的呀。 心理咨询师:一个婆婆应该做什么呢? 求助者:帮忙带孩子,照顾孩子呗。 心理咨询师:帮儿媳妇带孩子,是婆婆的法定义务吗? ‘ 求助者:那倒不是,但很多当婆婆不都是这么做的嘛,她不愿意帮我,分明是瞧不起我。 心理咨询师:您认识的女性中,有没有婆婆没帮着带孩子的呢? - 求助者:有啊。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释义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不合理的信念有3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 ◆绝对化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类字眼 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 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 绪困扰。 ◆过分概括化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 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 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的产生 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 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 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 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 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2021年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理性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案例: 来访者:男,22岁,大学四年级。 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持续有一个多月。 自诉:我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单位应聘,都未被录取。为什么我不被录用,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是名牌的大学生,就被人看成是垃圾学校的学生。我现在没心情看书,找不到工作,四年大学白上了。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 诊断: 一、症状: 心理:焦虑、烦躁 生理: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 二、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 1.没有器质性病变。 2.根据心理正常非正常区分三原则,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 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排除精 神病。 3.由找工作引起,没有变形冲突,排除神经症。

4.没有泛化,由现实问题引起出现了不良情绪,时间仅一个 多月,社会功能受损轻微,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原因分析: 心理:1.认知问题:不是名牌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 2.情绪焦虑、烦躁 3.人际关系:与同学交往少 社会:找不到工作 五、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使来访者能够从找不到工作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自己可以更加有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去找工作。 最终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人格,使之可以去更好的生活。 六、咨询理论 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它的中心目标是除去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以正 确的信念取代错误的信念。其中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 的基础理论。 七、咨询过程 1.和来访者交谈找出不合理信念是绝对化,读心术和过度概 括化,来访者认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生,这是绝对化。不是名牌大学生,就被人看作是垃圾学校的学生,这是读心术。找不到工作大学四年就白上了,这是过度概括化。

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的案例报告

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的案例报告 1.个案基本资料 1.1一般资料 蒋某,女,15岁,高·新生,初中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性格内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情况不好。 经详细询问和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1.2个人成长史 长女,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自幼懂事,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学习努力刻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并全县第一名升人县重点高中。13岁来月经,周期不太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小时候曾经摔倒,嘴唇有一不太明显的疤痕。父母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家族作者简介:杨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思想工作系史。 1.3测验 因求助者是青少年,本身易于焦虑,且所遇问题并不严重并具有普遍性,施以测验会增加其焦虑,故没用 测验。 2.主诉和个人陈诉 主诉;第一名进来的,第一次月考考的很不好,老师仅仅勉励自己好好学习,心理很失落,担心自己不再 考试优异,受老师赞赏,睡眠不好,也没食欲,影响学习而寻求帮助。 个人陈诉:家里情况不好,觉得父母不容易,想取得好成绩使父母感到欣慰。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都是老师的宠儿,父母骄傲的资本,进高中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减免学费的照顾,可是入校第一次月考虽然进班级前十名,但在全年级并不领先,老师在总结的时候都没提到自己,只在课下告诉自己要努力,倍感失落,担心老师对自己有意见。求助者渴望咨询师帮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现状,能高效率的学习,把成绩提上去,但又对高中的学习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前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感到没有头绪。月考后最近两周,睡眠都不好,不易入睡,醒来感觉不解乏,也不怎么有食欲,更加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了好成绩。 3.观察和他人反应 眉头紧皱,手无意识地抓着上衣下部。思维清晰,意思表达清楚,无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无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迫切的求助要求。老师同学反映,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性格内向,和同桌关系较好。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I生偏内向、情绪不稳定,存在问题主要是: (1)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方法不当 (2)情绪焦虑不安 (3)认知存在错误观念 (4)睡眠不好,食欲较差 4.2诊断 4.2.1诊断意见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是新生适应不良。新生适应不良,是指新生(初一、高一)进 入新的学校后,由于环境,学习等的不适应,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2.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 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障碍等)不足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理性情绪经典案例

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艾伯特·埃里斯 的经典案例 马莎的案例艾伯特·埃里斯著李小龙编译 (一) 【说明】埃里斯接受的是精神分析训练,但他发现精神分析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创立了具有自身特点和风格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理性情绪疗法是当今很多认知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的先声。 任何一个听过埃里斯演讲或有幸观察过他的治疗过程的人都知道,埃里斯的治疗风格极为独特。他的治疗直截了

当、富有力度、充满自信,他的观点的正确性令人信服。 在本案例中,我们有机会看到埃里斯对一位年轻女性的治疗过程,这位女性有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她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看来非常适合于接受理性情绪治疗。从这个案例中可以领略到埃里斯作为一个临床治疗大师的治疗风格。 马莎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23岁的女性,她陈述说,她来寻求帮助是因为她时常自我惩罚,有强迫意向,害怕男性,没有生活目标,与父母相处中有负罪感。第一次会谈片段

咨客—1:是这样的,我大学毕业大概有一年半时间了。我一直感觉到自己有些方面出了问题。我看来倾向于自己给自己惩罚。我容易遭遇意外。我时常重重击打自己,或是从楼梯上跌下来,或者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我与父亲的关系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一直不知道要怎样做,应该怎样与父母相处。治疗师—2:你和他们住在一起吗? 咨客—3:不,没有。我3月份就搬出来了。 治疗师—4:你父亲做什么工作? 咨客—5:他是一家报纸的编辑。

治疗师—6:你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吗?咨客—7:是的。 治疗师—8:其他孩子呢? 咨客—9:对了,我有两个弟弟。一个20岁,另一个16岁,我23岁。16岁的弟弟有小儿麻痹,另一个有心脏肥大。我们从来钱都不多,但我们总是感到生活中的爱和安全是有价值的。第一件困扰我的事情是,在我16岁时,我父亲开始酗酒。对我来说,他一贯是个可信赖的人,他说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因此我就搬出来了,而在我搬出来之前,我一直怀疑自己对家庭有什么地方没有尽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李红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例女性同性恋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概述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 nsequences)。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合理的信念有3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绝对化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过分概括化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的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