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物质的转化

专题一、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钡)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但对应的碱不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可以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但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两种情况不能混淆。

铁单质与溶液反应只能生成正二价铁离子(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铁元素显正三价(黄色)。

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3、下列物质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气体D是一种剧毒性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省略).

请回答:

专题二、C、H2、CO还原金属氧化物

在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通入的气体(如H2、CO等)要“早出晚归”,这是为了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这是为了防止反应得到的灼热的金属(如Cu、Fe等)被空气中的氧气重新氧化。

物质制备时要注意一是选择的反应发生的速率要适中,二是反应物是否常见易得,三是生成物易分离。工业上还应考虑成本。

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2、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②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④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专题三、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如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用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检验氢气,当混合气体中有水存在时,需要先检验水。气体的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洗气瓶时,气体通入要“长进短出”。

气体净化一般是将混合气体通过洗气瓶中的试剂,利用所需要的气体不与该试剂反应、也不溶于水,而不需要的气体(杂质)能和该试剂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选择的试剂一般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如除去水蒸气(即干燥)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存在时,要先除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干燥)

1、某混合气体N可能是由H

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CO2)()

2、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某同学为验证草酸分解产物,将一定量的草酸完全分解,并将产物全部通入下列装置.

①A装置U型管内的物质左侧由白色变蓝色,右侧仍为白色,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中观察到B、E中石灰水变浑浊,C中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④为计算草酸分解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某同学在上述实验中测定了如下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能否计算草酸分解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若能,请写出计算式;若不能,你认为需要测定的数据是.(装置中残留的气体忽略不计)

3、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1.6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g,装置D 增重2.2g.则气体X的组成是______.

④向15克Fe、CuO、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300克,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放出0.15克H2;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转化成沉淀,共消耗24%的NaOH溶液100克,则原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专题四、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与实验目的有关:除杂时,先除杂,后干燥,即一般是先把水蒸气之外的杂质除去,然后再用干燥剂将水蒸气除去;检验时,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气体,且不能对后续气体的检验产生干扰。

1、要使N2中所含少量H

2、CO2和H2O等杂质完全除去,可能用到以下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盛有CuO的加热管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上除杂操作中,最好的顺序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④ D.④②③

2、锌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中,常含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了除去这两种杂质,可使氢气通过甲、乙两个洗气瓶.如果先将①和④连接,则下列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将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的氢气从③接入,从②流出

B.将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的氢气从②接入,从③流出

C.将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的氢气从②接入或从③接入都一样

D.无法将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除去

3、木炭粉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可以制得一氧化碳气体,用如图所提供的仪器装配成一套制取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并用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1)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2)在进行A装置的操作时,应该注意的是.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上面组装起来的装置有不足,你认为.如果是装置组装科学合理,装置一定要使用两次.

专题五、有关坐标图像的分析

1、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2、如图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 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C. 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D. 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3、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填 a 或 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填化学式)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书写——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备注:酸根离子不一定有氧元素(Cl-),可能有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不一定有金属元素( )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相关性质 (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三态转化,形状改变,挥发,潮解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爆炸,生锈,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溶解性,挥发性,易潮解,吸水性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的性质:脱水性,易风化,有毒,酸碱性等 三、实验现象的描述 1.溶液颜色是否改变:溶液从X色变为Y色 2.是否有X色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X色沉淀/气体生成需要描述现象, 3.固体物质是否逐渐消失/溶解:X色固体逐渐消失/溶解但不可直接说出 4.和气压有关的现象:液面上升,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气球胀大生成物的名称 5.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热胀冷缩:受热膨胀,气压增大 四、溶解性表(是指物质放在水中的溶解性) (1)大多数酸可溶()(2)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微溶,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其余全不溶。 两种有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以上说的不溶是指物质不溶于水会生成沉淀,但有的沉淀会溶于酸,将沉淀分类: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氯化银( )、硫酸钡( )两者都是白色沉淀 溶于酸,会有气体产生:碳酸盐沉淀,如碳酸钙( )、碳酸钡( )等 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附:医院里常用BaSO4做胃的透视检查,虽然Ba2+是重金属离子,会让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会电离出Ba2+,所以对人体无害。但如果勿服用BaCO3,则BaCO3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溶于水的BaCl2,然后电离出Ba2+,让人中毒死亡。化学反应方程式: 如果需要解毒,则可以喝一些硫酸盐的溶液,利用SO42- 和Ba2+ 产生BaSO4沉淀来解毒。以Na2SO4为例,注意是和BaCl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五、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3个条件任意一个)注:当生成物只有沉淀时,要求反应物都为溶液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面 注: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4: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熟石灰——

浙教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 3.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2NaOH===Cu(OH) 2 ↓+Na 2 SO 4 CuSO 4 溶液为蓝色 用途(1)可以用CuSO 4 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 (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3HCl+Al(OH) 3=AlCl 3 +3H 2 O 2HCl+Mg(OH) 2 =MgCl 2 +2H 2 O HCl+NaOH=NaCl+H 2 O (3)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 3 )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 化学方程式:2HCl+CaCO 3=CaCl 2 +H 2 O+CO 2 ↑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 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 2 气体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2HCl=FeCl 2 +H 2 ↑ 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 2+H 2 O 5.酸的个性: (1)盐酸(HCl) 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 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HCl+AgNO 3=AgCl↓+HNO 3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 蓝色白色白色蓝色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4大题,39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CI-35.5 N-14 Ca-40 H-1 Zn-65 Mg-24 Na-23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1-10每小题3分,11-20每小题4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野果 B 、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 2、下表列出了部分食物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 A、古代湿法炼铜:Fe+CuSO== FeSO4+Cu B 金属去锈:Fe2Q+6HCI== 2FeCl 3+3H2O C用氢氧化钠除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硫:2NaOH+SO=NaSQ+HO D 实验室制取氢气:Zn+ H2SQ== ZnS04+ H 2 f 5、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Cl 2+H>0=HCI+HCI0 , 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 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盐酸和硝酸银 B、硫酸和硝酸钡 C、盐酸和氯化钡 D、铁和稀盐酸 7、下列气体在收集时不能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的是▲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I C 烧碱、碳酸钠、Na2CO D 、食盐、氯化钠、NaCI 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晶体 10、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 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 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 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 黑 由黄变黑 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 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新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主要知识点 1、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物质分类: 2、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 2KI = PbI2↓+ 2KNO3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黄色沉淀 3、有关硫酸铜的实验 ①硫酸铜晶体(蓝色):无水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CuSO4·5H2O ②硫酸铜溶液(蓝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③硫酸铜粉末(白色):CuSO4获取方式:CuSO4·5H2O △ CuSO4+5H2O (现象: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试管口出现水珠) ④硫酸铜粉末遇少量水,发生反应: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⑤硫酸铜的用途: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原理:蛋白质和硫酸铜会发生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 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可以检验水分的存在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酸酸的含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 = H+ + 酸根离子 1、三大强酸:盐酸(H Cl)、硫酸(H2SO4)、硝酸(HNO3)常见的弱酸: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注:上述各指示剂遇中性溶液都不变色,依然显示原来的颜色。 3、pH 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 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 越高,碱性越强;pH 等于7 的物质呈中性。 4、pH值的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 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5、酸的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碱=盐+水 H2SO4 + 2 NaOH==== Na2SO4 + 2H2O H2SO4+ Ba(OH)2= BaSO4 ↓ + 2H2O Al(OH)3 + 3HCl=AlCl3+3H2O Mg(OH)2 + 2HCl = MgCl2 +2H2O (Al(OH)3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 和Mg(OH)2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化学方 程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复习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酸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NH 4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写出下列方程式 1、锌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3、铁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蓝色。 9、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蓝色沉淀消失 10、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变成蓝色溶液 11、氢氧化铁跟稀盐酸反应:红褐色沉淀消失 12、氢氧化铁跟稀硫酸反应变成黄色溶液 13、碳酸钠跟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14、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15、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有白色沉淀产生,不溶与稀硝酸 16、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 17.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不溶与稀硝酸 (二)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3、(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 ) 4、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 2 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可用指示剂标明现象 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可用指示剂标明现象 7、(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 8、(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蓝色絮状沉淀 9、(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红褐色絮状沉淀 (三)盐的性质: 1、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2、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3、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4、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和蓝色絮状沉淀生成5、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学霸笔记

第一节 一、金属与非金属 3. 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 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 3.常见合金: 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 4.合金的机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 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 1)浪费大量的资源 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 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 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 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 3)使用无铅汽油 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 第二节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Mg + O 2点燃= 2MgO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Cu + O 2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 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4Al + 3O 2 === 2Al 2O 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 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 H 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 、Hg 、Ag 、Pt 、A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 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 4 == FeSO 4 + Cu 湿法炼铜 Cu + 2AgNO 3 == Cu (NO 3)2 +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 3.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1)4 == ZnSO 4 + Cu 说明:金属Zn 失电子的能力比强 2)氧化还原反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熟记知识点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 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 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负三、正五氮 氟氯溴碘负一价负二正四正六硫 钙镁钡锌正二价碳正二四磷正五 铜正一二铝正三锰有正四六七价 铁正二三硅正四通常氧为负二价 单质元素为零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 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 负三价:磷酸根(PO43--);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溶于水放热。△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镁跟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镁跟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酸与四种碱反应---------[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Ca(OH)2 ==CaSO4 + 2H2O[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3HCl + Fe(OH)3 ===FeCl3 + 3H2O [红褐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H)2==CuSO4 + 2H2O[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3H2SO4 +2 Fe(OH)3== Fe2(SO4 )3+ 6H2O[红褐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黄色溶液]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07山东)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 2.(07广州)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 A、氧氧化钠的质量减小 B、氧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 3.(07常州)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硫代硫酸钠(Na2S2O3)属于( ) A.氧化物B.酸C.碱D.盐 4.(07上海虹口)下列四种物质呈碱性的是( ) 5.(07上海)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 6.(07济南)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溶液 B. K2CO3溶液 C. NaNO3溶液 D.稀盐酸 7.(07泰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07上海松江)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9.下面是李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 ..的一组是( )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 人体缺锌——影响人体发育 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A.性质与用途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C.生活常识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Na-23 、Si-28、Ca-40、Fe-56、Cu-64、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纯碱 B 、氢氧化镁 C 、熟石灰 D 、烧碱 2、1969年,美国一个天文小组在宇宙星云中发现了甲醛(化学式为CH 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醛属于无机化合物 B 、星际空间存在有机分子 C 、甲醛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 、食用被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无害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液态氧 C 、干冰 D 、大理石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NO 3和HCl B 、Mg (OH )2和稀H 2SO 4 C 、CaCO 3和HC1 D 、CaCl 2和Na 2CO 3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 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6、对Cu (OH )2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 、跟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常温下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D 、跟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7、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 大致如下: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8、往含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只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开始冒出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气泡 9、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 几乎不变的是………………………( ) A 、AgNO 3溶液 B 、CaCO 3固体 C 、KOH 溶液 D 、生石灰(CaO ) 10、在物质分类中,下列各组内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 、(NH 4)2SO 4 FeCl 2 Cu(NO 3)2 CuS B 、CaO Fe 2O 3 CO 2 SO 2 C 、H 2CO 3 H 2SO 4 HNO 3 H 3PO 4 D 、海水 石油 酒精 煤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 A 、碳酸钾和硫酸 B 、硝酸钾和硫酸钠 C 、氢氧化钙和盐酸 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1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13、在氯化镁 食醋 橘子 酱油 西瓜 西瓜 牛奶 蛋清 肥皂草木灰 牙膏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 金属的延展性、光泽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2NaOH+CuSO 4= Na 2 SO 4 +Cu(OH) 2 ↓现象: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CuSO 4·5H 2 O = CuSO 4 + 5H 2 O 现象: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O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硫酸铜属于,在硫酸铜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及而凝固。在中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热、酸、碱、重金属盐(钡、铜、银等)以及紫外线、、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溶解性及生理活性而凝固。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第二节:酸 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二、酸碱指示剂 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三、盐酸的性质: 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 HCl +NaOH = NaCl + H2O 3 HCl + Al(OH)3= AlCl3 + 3H2O 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2HCl + Na2CO3=2NaCl + H2O + CO2↑ Ca(OH)2+ CO2=CaCO3↓+H2O 6HCl + Fe2O3= 2FeCl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2HCl + CuO = CuCl2 + H2O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Fe2O3+ 6HCl = 2FeCl3+ 3 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Fe + 2HCl ==Fe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四、稀硫酸酸性实验: 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用来制取氢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现象: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试卷(含解析)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 一、选择题 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 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2.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1- 7-1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 图1- 7-1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人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慢倒人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3.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 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倾倒液体稀释浓硫酸测液体pH 检查气密性 5.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6.(2018湖南益阳中考)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1-7-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SO?和NaOH 7.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溶液 D.CuSO?溶液8.不用其他试剂,仅利用组内各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别出来的是( ) A.H?SO?、CuSO?、BaCl?、Na?SO? B.FeCl?、Ca( OH)?、NaCl、NaOH C.Na?CO?、BaCl?、HC1、H?SO? D.AgNO?、Na?CO?、NaCl、Na?SO?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lˉ、 B.H?、K?、Clˉ、OHˉ C.CU2?、Ba2?、Clˉ、 D.K?、、Clˉ、 10.(2015湖北鄂州中考)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OHˉ。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OHˉ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K?和OH ˉ来自同一工厂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11.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7-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全章教案

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技能领域: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难点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板书设计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物质的各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物质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 1、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 讲授:物质的分类 *注: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种类繁多,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课题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 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 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重点物质分类。难点物质分类。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C ) A.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的改变 2、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 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 ..完成任务的“警察”是(B ) A.紫色石蕊试液“警察”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D.纯碱溶液“警察” 3、小贝对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的pH分别进行了测定,其中pH最小的是( A) A.柠檬汁B.肥皂水C.食盐水D.草木灰水 4、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C )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 5、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D )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6、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 、Ca(OH)2、Na2SO4溶液的是( A ) 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稀硫酸D. BaCl2溶液 7、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C )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 8、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 有大量的( D) A.Ag+和CO32–B.Ag+ C.SO42–D.Ag+或SO42– 9、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 )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氯化锌 D.氯化镁 10、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B ) A.紫色石蕊试液B.Na2CO3溶液C.CuCl2溶液D.NaCl溶液 11、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B ) A.H2 B.CO2 C.CO D.O2 12、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D ) A.氯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 13、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D ) A.有机物B.混合物C.金属单质D.盐 14、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D )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 15、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C )

最新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兰色。 第2节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H2SO4 ==== H+ SO4HNO3===== H+ NO3 3、常见的酸: 盐酸HCI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醋酸CH3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碱===== 盐+ 水 3HCI+ AI(OH)3 ==== AICI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2SO4 +2 NaOH==== Na2SO4 + H2O 3、酸+ 某些盐===== 新盐+ 新酸 2HCI + CaCO3====CaCI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CO2) HCI + AgNO3 ==== AgCI + 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2SO4 + BaCI2 ==== BaSO4 + 2HCI (用BaCI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 6HCI + Fe2O3 ====2 FeCI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 ====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