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摘要:中药口服固体制剂通常就是将天然的药物经

过粉碎、提取处理之后制成片剂、胶囊、颗粒等躲在后面那个制剂形式的总称。在这些固体制剂当中主要的材料是天然的药材,这些天然的药材中会携带一定的致病菌和杂菌等,此外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等级并不是很高,机械设备和辅料用具等水准都不是很高中,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都采取了手工操作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这样也就携带了更多的细菌,影响了药品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要口服固体制剂;灭菌措施;比较

在中药制剂生产的过程中,卫生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中药口服固体制剂通常就是将天然药物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制成各种口服类药物的总称。它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的药材。天然药材在种植、生长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非常强的特殊性,很多的中药原料药物都会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此外,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条件并不是很高,很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污染,为了更好的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细菌进行控制,不

同的灭菌措施有不同的特点,在效果和适用范围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比较。

1、中药制剂污染菌的主要因素

1.1原料药的污染

原药药材通常都是天然的物质,因为这些药材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和自然有较多的接触,在采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粗加工,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无菌处理,同时在包装上相对较为简陋,所以一般而言,其也带有非常多的微生物。

1.2半成品处理中的污染

制剂生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生药原粉、浸膏和浓缩液由于存放的时间比较长,保存的时间也不是非常的科学,在运送和传递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密封工作,所以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常会使得细菌大量的滋生和繁殖,这样也就使得细菌出现变性和交叉污染的问题。

1.3辅料污染

中药前期处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很多都是由食品

生产单位生产出来的,比如黄酒、醋和蜂蜜等等,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的条件并不是很好,高温,湿度也比较大,这也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此外,食品行业在生产中规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生产操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卫生观念并不是很强,在机械和容器等很多工具的灭菌处

理并不是十分的重视,灭菌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细菌繁殖和细菌污染的情况。

2、综合防菌措施分析

在中药制剂生产的整个流程当中,采用综合性的防菌措施可以使得产品的卫生情况充分的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比如说用乳酸熏蒸和紫外线等照射生产的区域,这样就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此外,生产中使用的机械也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生产的要求去清洗和处理,小型的工具包装要采用工器具和乙醇浸泡或者是熏蒸。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具体的要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分肥皂水和乙醇来清洁双手,生产中使用的口罩和工作服等一定要使用热轧灭菌的方式

进行消毒处理,玻璃器皿干热灭菌的方式进行处理。

3、几种灭菌措施在中药制剂生产中应用的优缺点比较

3.1 热压灭菌

该法灭菌因有水分存在,可促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且饱和蒸汽含热量高,穿透力强,易于透入菌体而使细胞膨胀破裂、原浆溶出,造成细胞死亡。但由于温度较高,易使物料中的挥发类充分散失及一些不耐热的充分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

3.2 流通饱和蒸汽灭菌法

充分利用中药材间隙大,微生物大都吸附在表面的特点,此法灭菌效果明显,对药材色泽、化学成分影响不大。是原

料药或粉末进行初步灭菌的经济方便的好方法。

3.3 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穿透力较弱且不均匀,加之空气的传热性能较差,因此必须长时间作用方可达到灭菌目的。该法主要用于耐热的原辅料(如滑石粉等)及玻璃、金属等器具灭菌。

3.4 紫外线灭菌法

一般紫外线灯管距物料50cm,时间2h可达到理想灭菌效果。物料厚度以不超过1cm为宜。可用于空气和散剂的灭菌。但其穿透力较差,不适宜大批量物料的灭菌。

3.5 酒精灭菌法

70%~75%乙醇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所以向原料药材上直接喷洒75%乙醇或在封闭容器内用95%乙醇熏蒸,可取得较好的灭菌效果。主要用于原药材的前处理灭菌。

3.6 60Coγ辐射灭菌

这种方法应用于我国制药行业以来,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辐射剂量选择、药材性质改变等诸多问题。

其他超高温瞬间灭菌法、远红外线加热灭菌法、隧道式微波灭菌、臭氧灭菌等高新技术也已在广泛推广应用,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问题,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药制剂品种多,原料复杂,微生物污染程度不尽相同,加之各单位具体条件不一。笔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既采用

有效的综合性防菌措施,又选用适当的灭菌方法,才能达到既保证药品内在质量,又无菌的要求。

4、当前灭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以辐射灭菌方法为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4.1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

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o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昔的药材如秦芜、龙胆及其制品)。标准还规定。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

根据标准要求,对于除标准中规定的70种中成药以外的其他上市中成药和几乎全部的医院制剂原则上是不允许

辐照的。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制药企业不顾名单规定的限制,随意将自已的制剂送去辐照。而辐照中心也往往来者不拒,不加限制。

4.2违规进行复方辐照。

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许多医药企业为图方便,不顾标准规定,擅自将自己的复方制剂而不是单味药材送去辐照,随意增加辐照品种,俨然将辐照中心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灭菌车间,由此对中

间过程疏于管理。将未进行前处理的染菌量极大的中药材直接送去辐照,由于复方制剂药材品种多,成分复杂,初始染菌量较大,辐照部门无法针对每一种单味药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辐照,为使灭菌一次合格,往往只能进行涵盖面更广的大剂量超标准辐照,这样势必对复方制剂中相当数量的药材形成了超剂量辐照。

5、结语

在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过程中,很多环节和很多因素都会使得药品受到细菌的影响,这些细菌当中,有一些是对人体有害的,即使对人体没有伤害,其也会影响到药品的应用效果,所以,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确保药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少俊,伍振峰,王雅琪,岳鹏飞,张帅杰,杨明.中药灭菌工艺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草药.2015(18)

[2]胡士高,孙备.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09)

[3]赵甜爽,汲静.浅谈口服固体制剂在新版GMP下的工艺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方案说明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 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的规定。 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五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1 回收 1.1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1.2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1.3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 分类 2.1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 2.2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3 清洗 3.1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09_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是( ) A、SOP B、GSP C、OTC D、GMP 2、100级洁净区适用于下列哪种剂型的分装? A、口服液 B、胶囊剂 C、片剂 D、粉针剂 3、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环境下最差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酸性和碱性 4、浸出方法中的单渗漉法一般包括6个步骤,正确者为() A、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B、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 C、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 5、关于软胶囊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可填充液体药物 B、有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 C、冷却液应有适宜的表面张力 D、冷却液应与囊材不相混溶 6、最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进行超微粉碎的设备是() A. 球磨机 B.万能磨粉机 C. 流能磨 D. 万能粉碎机 7、下列浸出制剂中,哪一种主要作为固体制剂原料而很少直接用于临床() A 浸膏剂 B、合剂 C 、酒剂 D 、酊剂 8、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 A、每g与原材料2-5g相当 B、每g与原材料1g相当 C、每ml与原材料1g相当 D、每ml与原材料3g相当 9、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制软材→制粒→粉碎→过筛→整粒→混合→压片 B、粉碎→制软材→干燥→整粒→混和→压片 C、混合→过筛→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D、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10、加速片剂在胃液中崩散成小粒子需加入()。 A、崩解剂 B、稀释剂 C、粘合剂 D、润滑剂 11、片剂中崩解剂加入方法可影响其崩解速度,一般的崩解速度是()。 A、内外加法>外加法>内加法 B、外加法>内加法>内外加法 C、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 D 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 12、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

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04-05发布 -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固体制剂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一、质量问题 制剂生产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制剂的质量不合格,尤其是在片剂生产中,造成片剂质量问题的因素更多。现仅对片剂生产中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作一介绍。 (一)片剂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1.松片 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①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选择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可选用适当黏合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等方法加以克服。 ③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如制成的颗粒太干时,可喷入适量稀乙醇(50%—60%),混匀后压片。 ④药物本身的性质。密度大压出的片剂虽有一定的硬度,但经不起碰撞和震摇。如次硝酸铋片、苏打片等往往易产生松片现象;密度小,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重新制粒。 ⑤颗粒的流动性差,填入模孔的颗粒不均匀。 ⑥有较大块或颗粒、碎片堵塞刮粒器及下料口,影响填充量。 ⑦压片机械的因素。压力过小,多冲压片机冲头长短不齐,车速过快或加料斗中颗粒时多时少。可调节压力、检查冲模是否配套完整、调整车速、勤加颗粒使料斗内保持一定的存量等方法克服。 2.裂片 片剂受到震动或经放置时,有从腰间裂开的称为腰裂;从顶部裂开的称为顶裂,腰裂和顶裂总称为裂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①药物本身弹性较强、纤维性药物或因含油类成分较多。可加入糖粉以减少纤维弹性,加强黏合作用或增加油类药物的吸收剂,充分混匀后压片。 ②黏合剂或润湿剂不当或用量不够,颗粒在压片时粘着力差。 ③颗粒太干、含结晶水药物失去过多造成裂片,解决方法与松片相同。 ④有些结晶型药物,未经过充分的粉碎。可将此类药物充分粉碎后制粒。 ⑤细粉过多、润滑剂过量引起的裂片,粉末中部分空气不能及时逸出而被压在片剂内,当解除压力后,片剂内部空气膨胀造成裂片,可筛去部分细粉与适当减少润滑剂用量加以克服。 ⑥压片机压力过大,反弹力大而裂片;车速过快或冲模不符合要求,冲头有长短,中部磨损,其中部大于上下部或冲头向内卷边,均可使片剂顶出时造成裂片。可调节压力与车速,改进冲模配套,及时检查调换。 ⑦压片室室温低、湿度低,易造成裂片,特别是黏性差的药物容易产生。调节空调系统可以解决。 3.粘冲与吊冲 压片时片剂表面细粉被冲头和冲模黏附,致使片面不光、不平有凹痕,刻字冲头更容易发生粘冲现象。吊冲边的边缘粗糙有纹路,原因及解决方法: ①颗粒含水量过多、含有引湿性易受潮的药物、操作室温度与湿度过高易产生粘冲。应注意适当干燥、降低操作室温度、湿度,避免引湿性药物受潮等。 ②润滑剂用量过少或混合不匀、细粉过多。应适当增加润滑剂用量或充分混合,解决粘冲问题。 ③冲头表面不干净,有防锈油或润滑油、新冲模表面粗糙或刻字太深有棱角。可将冲头擦净、调换不合规格的冲模或用微量液状石蜡擦在刻字冲头表面使字面润滑。此外,如为机械发热而造成粘冲时应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知识点归纳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知识点归纳 要点: 1.灭菌与无菌制剂常用的技术:灭菌方法 2.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 3.输液(大容量注射剂) 4.注射用无菌粉末 5.眼用液体制剂 6.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7.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一、灭菌与无菌制剂常用的技术 (一)几个基本概念: 1.灭菌:杀灭或除去活的微生物(繁殖体+芽胞) 2.消毒: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 3.防腐(抑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4.无菌:物体、介质、环境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5.灭菌制剂: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6.无菌制剂:采用无菌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二)物理灭菌技术 1.干热灭菌法 ◆直接灼烧(金属、玻璃及瓷器-安瓿180℃ 1.5h) ◆干热空气灭菌法(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 2.湿热灭菌法——饱和蒸汽/沸水/流通蒸汽 包括4类:热压、流通蒸汽、煮沸、低温间歇 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性质、药品性质、灭菌时间、其他(介质pH) 湿热灭菌法 1)热压灭菌法——最可靠的灭菌方法 特点:高压饱和水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 适用:耐高温、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 热压灭菌条件(药师): 116℃×40min 121℃×30min 126℃×15min F0值(热压灭菌可靠性参数,min)≥8 (12) 使用热压灭菌柜注意事项: ①必须使用饱和蒸汽; ②必须排尽灭菌柜内空气; ③灭菌时间以全部药液温度达到所要求温度时开始计时; ④灭菌完毕先停止加热,逐渐减压至压力表指针为“0”后,放出柜内蒸汽,使柜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稍稍打开灭菌柜,10~15min后全部打开。以免柜内外压力差和温度差太大,造成被灭菌物冲出或玻璃瓶炸

(现场管理)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最全版

(现场管理)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 事项

综合车间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我们综合车间现有固体制剂型有片剂—乳块消片,健阳片(糖衣片),降糖甲片(薄膜衣片),颗粒剂—舒尔经和腎全颗粒,下面我就来介绍壹下它们的工艺流程。12月份我们车间面临着颗粒剂的GMP认证,由于肾全颗粒是临床试验品种仍未上市,认证的品种仍是舒尔经颗粒,下面我们要重点关注舒尔经颗粒的生产过程,以便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舒尔经的生产工艺.,从而使我们车间能顺利的通过12月份GMP认证。 壹、产品介绍:

二、提取部分: 1、提取工序 舒尔经提取:领料投料→煮提、蒸馏→混合后浓缩→喷雾干燥 (1)、芳香水蒸馏后药渣和其余8味药壹起煮提:俩蒸馏罐每罐再加入陈皮10kg、柴胡3kg、桃仁9kg、牛膝10kg、白芍12kg、赤芍12kg、益母草15kg、醋延胡索9kg,和蒸馏后药渣同煮,壹煎加1900L饮用水,加热煮提,适当调节蒸汽阀门保持微沸1.5小时,二煎加1400L饮用水加热煮提微沸1小时,蒸汽压力保持在0.1MPa以下。合且药液至指定储罐内备用。 (2)将待浓缩液预留350L和50kg糊精、702g甜菊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吸入浓缩器内,浓缩至药液体积为920±20L。待浓缩液至终点时,吸入104kg芳香水溶液混合均匀,待喷雾干燥,此时药液相对密度约为1.08~1.13(75℃),即可放出至不锈钢桶中,储藏备用。挂好内容物状态标牌,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操作日期。和喷雾工序交接。

降糖甲提取:领料投料→水提→浓缩→醇沉→烘膏 健阳片煮提:领料投料→渗漉→收醇收膏→入库 蜈蚣粉经90%乙醇俩次溶解抽滤后,风干后入库。 乳块消提取:领料→水提,醇提→浓缩→醇沉→喷雾干燥/减压干燥 2、浓缩工序: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10-11-08 冃U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技术操作部分参照了美国ANSI/AAMI ST79-2006医疗设备中蒸汽消毒和灭菌保证综合指南(ANSI/AAMI ST79: 2006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ty assurane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EN ISO 15883-1: 2006《清洗消毒器》(EN ISO 15883-1 : 2006《 washer disinfector 》)和EN 285: 2006《大型蒸汽灭 菌器》(EN285:2006 Sterilization Steam sterilizers Large sterilizers) 。 本标准第5.5.1 >5.7.4 >5.7.6 >5.7.7 > 5.8.1.4.2b) 和e)、5.8.221 、5.9.5.1、 5.9.5.2、 6.1.1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局、煤炭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伍爱、张青、巩玉秀、么莉、李六亿、张流波、李新武、钱黎明、冯秀兰、王易非、钟秀玲、武迎宏、张宇、黄靖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 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阮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 行本标准。 己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09 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的存在方式包括、、、 2.制剂的要求中,三小是指、和。 3.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的主要依据。现行版《中国药典》是年版。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标准操作规程的缩写是。 5.空气净化的等级共分为4级,有、、、。 6.热压灭菌法是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方法,采用121℃温度时,所需灭菌时间为。 7.《中国药典》现行版收载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是。 8.珍珠粉碎时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法粉碎中的法。 9.含毒剧药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应采用。处方组分比例相差悬 殊、难以混合均匀时应采用法进行混合。 10.药典规定“标准筛”以筛孔的平均内径表示筛号,共种筛号。 11.浸提中药材时,选择溶剂应考虑是否适应,是否适当,这两点涉及所浸出的成分对溶媒的溶解度。 12.蒸发系指溶液受热汽化后除去溶媒而达到的过程。 13.混悬型液体药剂在标签及说明书上,应注明。 14.滴水成珠可用于黑膏药制备中程度的判断。 15.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壳,而易潮解药物可使胶囊壳,故不宜将此类 药物制成胶囊。 16.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和。 17.成膜试验发现,以为膜剂的成膜材料为最佳。 18. 制备蜜丸所用的炼蜜根据含水量的不同有、和三 种,其中的黏性最强。 19.气雾剂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耐压容器。 20.软膏剂所使用的基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基质、基质、基质。 21.注射剂的热原一般来自以下途径:受污染、制备过程生产环境的污染、 受污染、受污染、输液器受污染。 22. 丸剂的制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浓缩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4.软胶囊亦称_______,分为2种情况,所谓无缝软胶囊是用_______制备的,而有 缝软胶囊是用制备的。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G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清洗cleaning 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冲洗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洗涤washing 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end rinsing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 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清洗消毒器washer-disinfector 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 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密封sealing 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包装完好性package integrity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植入物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湿热消毒moist heat disinfection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应根据WS 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的规定。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消毒技术规范2

消毒技术规范2 3.4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3.4.1适用范围 本节规范适用于一般常规使用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吸引器、引流瓶、胃肠减压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扩阴器等。),包括接触皮肤及浅表体腔、黏膜的器材。 3.4.2 清洁与消毒方法 3.4.2.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 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或含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 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4.2.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口表、肛表等器具,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不耐高温的器具如口表、肛表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75%乙醇或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冲擦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4.2.3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3.4.2.4 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方法 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清水冲净,擦干,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二溴海因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放置在洗净灭菌装置内洗净灭菌依次完成,可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及保护医务人员。 3.4.3 注意事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主要是进行药剂压片包装、散剂包装和胶囊填充包装等加工。车间工艺布置避免人流、物流混杂,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严格区分。为保护车间良好的卫生环境,设有器具清洗。存放及洁具清洗、存放的位置。人流入口设换鞋间、经更衣洗手后进入车间生产区域。进入D级洁净区的人员要求经脱外衣、洗手、穿洁净衣、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该车间是合成药车间和中药车间的后续工段,主要原辅料是来自于合成药和中药提取生产线上的产品。 固体制剂原料由企业其他车间生产或者直接外购原料经过粉碎过筛后与经处理的淀粉蔗糖等辅料浓缩液混合制膏,经过干燥、粉碎后进行制粒再干燥、整粒、总混工序。然后再根据剂型要求进行压片、胶囊填充内包装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片剂、胶囊和散剂。该生产线工艺流程图见图1-10。

图10-10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图 制膏:各车间生产的原料药和外购的原料药经配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处理,细药剂粉末备用,叫粗药剂粉末返回重新进行粉碎处理。蔗糖淀粉等制粒原辅料浆经提取过滤后制成浓缩液与处理好的细药剂粉末混合均匀制成膏状; 干燥:对制好的膏状药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水制 膏 表示D 级洁净区 配 料 粉碎 过筛 干 燥 粉碎 过筛 制 粒 提 取 净 料 干 燥 内包装 整粒 总混 胶囊充填 压 片 内包装 抛光、检囊 过 滤 入 库 入 库 内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标签 浓缩液 微量粉末 微量粉末

分; 粉碎、过筛:对烘干后的块状药,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进行过筛处理,符合要求细药粉进入制粒工段,粒径较大的粉末再进行粉碎处理; 制粒:制成的细粉末与原料药细粉末按一定的比例再进行混合,在制粒机中制成小颗粒状的药剂; 干燥:对颗粒药剂进行再干燥,以进一步去除药剂中的水分; 整粒、总混:对成型的药剂进行整粒处理,使药剂粒径大小均匀,再进行充分混合,供下一工段使用,整粒后有三种剂型制作工艺,根据不同产品选用不同工艺; 散剂包装:对颗粒状的药剂直接进行定量内包装分装; 片剂包装:对颗粒状的药剂进行压片处理,使药剂成为一定规格形状的密实药片,再进行铝塑膜或者分瓶封装; 胶囊:处理好的颗粒状药剂通过自动胶囊充填设备进行充填,完成后进行胶囊表面抛光处理,再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铝塑膜或者分瓶封装;

消毒灭菌与无菌技术试题及答案

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别:姓名:日期: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消毒: 灭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 2. 手卫生指()、()、()的总称。 3.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不得使用 4.无菌包外须标明()、()、()、()、()、(),()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5.中度危险性物品有()、()、()、()、()等。 6.()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所有措施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果的措施。也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最基本措施。 7. 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天一次,每次()分钟。紫外线灯每 周用()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记录 8.对病人床单位保洁实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按要 求进行()。 9.无菌物品定点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面()离墙()离顶() 以上的柜内,有合格标志及有效期,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10.无菌棉签开启需注明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安尔碘开启需注明时间 用后拧紧瓶盖,时间不得超过()。无菌盘须注明铺盘时间,超过()不得使用。 11.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溶媒(除静脉用药外)超过()不得使用。 12.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13、.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医疗废物的分类 2.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别:姓名:日期:成绩: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消毒: 灭菌: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 2. 手卫生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 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3.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B A.蛋白质 B.脂多糖 C.胆固醇 D.磷脂 E.鞣质4.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是( )E A.N 2 B.CO 2 C.丙二醇 D.乙醇 E.氟里昂 5.浸提药材时( ) E A.粉碎度越大越好 B.温度越高越好 C.时间越长越好 D.溶媒pH越高越好 E.浓度差越大越好 6.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C A.含水量充足 B.含水量在12%以下 C.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7.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A.结合水 B.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 E.毛细管中水分 8. 单糖浆的含糖量为()(g/ml)。E % % % % % 9.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 A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0. 制备煎膏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加入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倍。E 11.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 C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12. 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 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答案

《中药制剂技术》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 A .最细粉 B .细粉 C .极细粉 D .中粉 E .细末 2.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 C A .《佛洛伦斯药典》 B .《纽伦堡药典》 C .《新修本草》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 .《神农本草经》 3.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 )。B A.蛋白质 B.脂多糖 C.胆固醇 D.磷脂 E.鞣质 4.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是( )E A .N 2 B .CO 2 C .丙二醇 D .乙醇 E .氟里昂 5.浸提药材时( ) E A .粉碎度越大越好 B .温度越高越好 C .时间越长越好 D .溶媒pH 越高越好 E .浓度差越大越好 6.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C A .含水量充足 B .含水量在12%以下 C .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 .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 .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7.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 )C A .结合水 B .非结合水 C .平衡水分 D .自由水分 E .毛细管中水分 8. 单糖浆的含糖量为( )(g/ml)。E

A.45% B.55% C.65% D.75% E.85% 9.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 ) A 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 10. 制备煎膏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加入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倍。E A.23 B.13 C.9 D.6 E.3 11.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 C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12. 渗漉法的正确操作为()。 A.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B.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渗漉→排气 C.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E.粉碎→润湿→浸渍→装筒→排气→渗漉 13.精滤中药注射液宜选用( )A A.微孔滤膜滤器 B.1号垂熔滤器 C.2号垂熔滤器 D.滤棒 E.滤纸 14.下列关于干胶法制备初乳叙述正确的是()。E A.胶与水先混合 B.乳剂要用水先润湿 C.分次加入所需水 D.初乳不能加水稀释 E.用力沿同一方向研至初乳生成 1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 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市精神卫生中心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 一、围 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性引用文件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 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1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应根据WS 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的规定。 4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5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五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1回收 1.1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1.2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1.3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分类 2.1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 2.2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3清洗 3.1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 2016-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王丽萍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 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采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3,辅照灭菌法。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制剂灭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环氧乙烷(EO)灭菌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但缺点是易燃易爆,残留物可致变异性,用于药品方面较有限,多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灭菌。微波灭菌:含水量多少影响微波灭菌效果,故不适合于含水量低的药材和药粉臭氧灭菌:臭氧穿透力弱,不及∞Co-3,和环氧乙烷,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实验证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的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超过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在相对湿度为90%时,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由于臭氧具有强有氧化性故不适用于易氧化的品种。紫外线紫外线穿透力弱,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60Co-ff辐照灭菌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辅照;常温灭菌,灭菌后物品温度升高 少的优点。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企业采用辐照灭菌法,且这一趋势又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向上攀升。但辐照灭菌又存在下列问题: 一、辐照装置的资格认证无标准可依。 目前国内还没有欧盟批准的辐照机构,我国对欧盟出口食品均不允许进行辐照处理。2004年--2006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有非法辐照问题。 二、辐照品种不规范 l、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 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苷的药材如秦艽、龙胆及其制品)。标准还规定。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根据标准要求,对于除标准中规定的70种中成药以外的其他上市中成药和几乎全部的医院制剂原则上是不允许辐照的。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制药企业不顾名单规定的限制,随意将自已的制剂送去辐照。而辐照中心也往往来者不拒,不加限制。 2、违规进行复方辐照。 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许多医药企业为图方便,不顾标准规定,擅自将自己的复方制剂而不是单味药材送去辐照,随意增加辐照品种,俨然将辐照中心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灭菌车间,由此对中间过程疏于管理。将未进行前处理的染菌量极大的中药材直接送去辐照,由于复方制剂药材品种多,成分复杂,初始染菌量较大,辐照部门无法针对每一种单味药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辐照,为使灭菌一次合格,往往只能进行涵盖面更广的大剂量超标准辐照,这样势必对复方制剂中相当数量的药材形成了超剂量辐照。而超剂量辐照又会带来如下问题,我们曾对我院部分固体制剂进行了中成药60C伊丫辐照灭菌考 察,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品种,在辐照后出现了一些有效成分薄层鉴别难以检出,具体影响如下: a、含葸苷及醌类的中药最为敏感,如大黄、丹参、何首乌、番泻叶、紫草、虎杖、决明子、芦荟等,仅此一项涉及我院119种固体制剂中的56种。 b、含黄酮及其苷类的中药,如葛根、黄芩、红花、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

中药制剂澄清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中药制剂澄清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张红卫有机化学专业 030070271 中药常以水为溶酶煎煮提取,其水煎液多存在着杂质较多,体积较大等弱点,常需要进一步精制。醇沉法是中药水煎液常用的精制方法,2000版药典收载的口服液有80%、颗粒剂有3l%的品种使用水提醇沉法,但该法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为了寻找更好的澄清工艺,在除去药液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并使药液澄清,成品稳定,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广大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近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l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为传统澄清技术,5O年代末期已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煎液中的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蛋白质、鞣质、色素、水溶性无机盐杂质.醇含量在80%时几乎可以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无机盐。该法具有澄清药液,减少服用量等优点。但成品稳定性较差,生产周期长,耗醇量大,有时成品中含一定量的乙醇也可能对药效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醇沉处理的液体制剂在保存期间易发生沉淀和粘壁,疗效也不如未经醇处理的全面。研究表明,中药的疗效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水提液中的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鞣质也被人们认识到是一种药用有效成分,因此把无机成分、多糖、鞣质当作杂质除去是欠缺的。何况许多中药所含成分具有双向作用。 此外,醇沉法造成了已知活性成分的大量流失,据报道各类成分损失率为:麻黄碱54.85%、黄芩苷l6.1l%、甘草酸l1.99%、桔梗皂苷42.52%。但也有实验表明,与大孔树脂吸附法和超滤法相比,醇沉法所得抗感颗粒中芍药甙含量最高。 2 高速离心法 高速离心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主要通过高速离心将大分子的杂质从小分子的有效成分中分离出去,是固液分离的理想方法。该法可使药液基本澄清.在其分离过程中能有效地防止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遗失,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药物的活性成分,而且使工艺流程大为缩短、成本降低、更趋安全,是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的方法。离心速度对药物成分的影响视成分不同而异,有些药物成分因离心转速加快而造成损失,有些药液则转速越快澄清效果越好,成分含量不减少。因此,离心条件的选择要视具体品种而定。 3 超滤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